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心态的能量-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q。舒适区和学习空间
    r。我赢和共赢
    s。顽固和坚持
    t。目标和成果
    u。创造性张力和情绪张力
    v。知识技能和心态素质
    w。不喜欢和不愿意
    x。利益和立场
    y。情绪和情绪化
    z。理性和合理化


    下面的这些区分只是区分了其中的一个方向,并不是唯一的答案,谨供参考:
    a。自责、负责、指责
    这几个概念感觉上有相似之处,但其实各有不同。自责是向内的;指责是向外的;负责是中立的,积极的心态!而自责、指责是偏激的,不中立的心态。
    比如,公司的某个项目搞砸了。这时候,自责的心态可能会造成你情绪低落,反而影响项目的后期跟进。而指责就更不可取了,会把一个团队弄得鸡飞狗跳、人心涣散。只有负责的心态,才可能促使大家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如何进行项目的善后。
    当然,对于“负责”也是有不同区分的。
    在你的信念里,你和他人(也可以指团队)愿意为一件事情(团队)所负责任各占的百分比是怎样的?这里有四种区分,每一种区分都代表了不同的心态:
    ■
    b。负责任≠承担过错
    负责任与对错无关——对错发生在过去的时间,对现在已经没有意义!而负责任是发生在现在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过错的!对错是评估、比较后的结论,而负责任仅仅是心态。
 第42节:摆脱“混淆人生”的26位密码(2)
    例如,朋友去你家,把杯子打碎了。
    你要不要收拾?要!
    但是不是你的错?不是。
    可是你愿不愿意为其他人负责任?愿意!
    为什么这时候明明不是你的错,但是你愿意负责任?因为你是主人。这说明负责任并不代表你要承担过错。负责任只是一种心态。
    当然,我们还要弄清楚关于负责任的另一种区分:
    心态上的负责任,不同于法律上的负责任;两者范畴不同,前者是心态范畴的,后者是法律范畴;心态上的负责任无对错之分,而法律上的负责任是有对错的!前者是无形的,后者是可以有形也可以无形!
    c。大我和小我
    大我是追求理想、有创造力的我。
    小我是基于本能和习惯的我。
    大我和小我可以是矛盾的,也可以是和谐统一的。一般来说,我们首先需要战胜基于本能和习惯的“我”,养成优秀的习惯,培养卓越的本能,才能够实现有追求、有理想、有创造力的“我”。而当我们实现了大我以后,大我和新的小我又重新统一起来。
    比如,你想成为一个炒股高手,这是你的大我。但同时,你不长于计算,做事也不够果断,这是和你的大我相矛盾的小我。
    为了实现你的大我,你应该怎么做呢?当然是改造小我,通过不断的训练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同时让自己变得果断起来。最后,你实现了炒股高手这个大我,而新的小我——精于计算、做事果断也成为了“我”的一部分。
    d。意向强烈和急于求成
    意向强烈是承诺于目标,有计划有激情地去创造。
    急于求成是活在将来,想侥幸拿到成果,心态浮躁,不脚踏实地。
    意向强烈常常容易造成急于求成。两种心态最关键的差别是什么呢?是在心态决定下的行动。意向强烈,最后会转化成更高效、更成功的行动。而急于求成,则常常容易拔苗助长,妄想跳过事情的基本步骤,去达到最终的目标。
    e。智商和情商
    智商是人认识和驾驭外部世界的能力。
    情商是人认识和驾驭自身的能力。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f。沟通和争辩
    沟通是平等的,有明确目标,通过交谈解决问题或达成共识。
    争辩是压倒对方,为了分出胜负,证明自己或观点是对的。
    比如,当你和同事讨论一个问题的时候,你的出发点是得出某个项目的解决方案,这是沟通。但是,如果你希望证明你是对的,而且语气强硬,态度强势,这就叫争辩了。
 第43节:摆脱“混淆人生”的26位密码(3)
    g。负责任的冒险和孤注一掷
    负责任的冒险,是愿意为实现目标,突破自己能力的安全区域去做事情,是积极地愿意承担并且已经准备好承担后果的。
    孤注一掷,是盲目的冒险,用赌博心态去拼一次,不会为结果负责任。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积极地去创业。那么,怎样的创业心态叫做负责任的冒险,怎样又算是孤注一掷呢?
    酷6网站的创始人李善友说过这样一段话:“创业时,要准备如何成功的计划,更要准备万一失败的计划。在我接触的许多成功人士中,似乎都是做了周密的失败打算的,他们的成功计划反而更像是一种失败的流程。而我见到的那些最终失败的人,却很少做过失败的打算。把失败计划好,也许才是成功的第一步。知道可能失败的人,大概才知道怎样成功。”
    只想到成功的创业,是孤注一掷。不管成功还是失败,都愿意为结果负责的创业,才是负责任的冒险。
    h。主观和客观
    主观是人的思维所反映出来的一切。
    客观是人脑以外的物质世界。
    i。严肃和严谨
    严肃是人有原则又不苟言笑的表情。
    严谨是有原则又认真细致的态度。
    j。“我希望”和“我来做”
    “我希望”只是自己产生想法,但是不一定是自己来做,某种程度上是想别人使事情发生!
    “我来做”是我使事情发生!
    k。知道和做到
    知道停留在“我明白了”、“知道了”思维的层面。但世界不会因为我们知道多少而改变。许多人明白但就是不去做。
    做到是通过行为拿到成果。世界因做到而改变。所做所为决定人生的价值。
    这就像是你在交通严重堵塞的主路上开车,你明明知道旁边有一条辅路可以走,可是你为什么拐不进去呢?因为你虽然知道外面旁边有辅路,但是你不知道出口在哪里,你仍然做不到。所以有的时候,知道并不等于能做到。
    知道为什么不一定能做到?因为,有可能你知道的还不够具体,还不够清晰,还不够支撑你去做到。而只有你做到了,才能证明你真的知道。
    有一句话叫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你在实践中“做到”了,我们才能确定你“知道”的真理到底真不真!
    l。能力和权力
    能力是自身拥有的改变世界的技能和力量。
    权力是机构或者别人赋予的行使命令的资格。
 第44节:摆脱“混淆人生”的26位密码(4)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免费电子书下载
    能力一旦拥有,就没有人能够夺走。但是权力,只要赋予你权力的机构或者人物消失,哪怕你在权力的巅峰,你也有可能跌下来。
    m。焦点在外和焦点在内
    焦点在外是忘我,专注于外面的人和事。
    焦点在内是焦点关注于自身的想法、情绪、行为等。
    n。体验和概念
    通过行动得出自己的经验和感受是体验。
    通过书本或别人身上学来的知识和经验是概念。
    o。技术性和调适性
    靠用知识、技巧和方法来解决的问题是技术性的。
    靠调适心态、打开信念、提升素质来解决的问题是调适性的。
    p。自我和角色
    自我是小我,活在生理本能层面的我。
    角色是大我,或是担当的职位,或是追求理想时的定位。
    有一段我和B总裁的对话是这样的:
    B总裁:我很不喜欢我的副总裁,总是跟他处理不好个人关系,我很苦恼。怎么办?
    我:不喜欢他什么?
    B总裁:他是南方人,个子很小,外表长得很难看,说话声音又是娘娘腔,尤其他做事总是很小气,我们单位好多人都讨厌他!
    我:他的工作怎么样?
    B总裁:工作倒是搞得井井有条,业绩也很不错,但这些都是他分内应该做的!
    我:你认为你刚才讲这番话是站在个人的角度讲的,还是站在一个总裁的角度讲的?
    B总裁:我自己个人啊!噢!我明白了,我是老板!
    我:个人可以有七情六欲,是代表小我的利益;而总裁是一个职位,代表一个团队的领袖,是大我,你以这个身份做事的时候是代表团队和企业的立场!而现在,像你这样做,你有可能会为此付出什么代价?
    B总裁:有时很生气,我真想炒了他!但是,又没人能顶上!所以,有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我:你现在想要个人的小利益呢?还是坚持企业的大立场?
    B总裁:是啊!我现在清晰了,当然是企业的大立场了!过去我有很多时候区分不清这些,炒了很多人,损失了很多人才!也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作为一个管理者,你的自我是什么呢?你的角色是什么?
    角色是领导者,自我就是你作为个体所拥有的喜怒哀乐。
    如果这个管理者说,我不喜欢A员工,我喜欢B员工,是自我还是角色?是自我,他把“自我”的好恶带进了“角色”。
 第45节:摆脱“混淆人生”的26位密码(5)
    站在管理者的“角色”,可不可以说我喜欢A,不喜欢B呢?不可以。管理者评价员工的标准,应该是员工在工作上的表现。


    q。舒适区和学习空间
    舒适区是我们现有的能力范围,也是安全区域。呆在里面有舒适的感觉。
    学习空间是指人向内学习时,超出人的舒适区和能力范围以外的空间,需要突破和冒险的。在舒适区之外,人往往会有压力或者兴奋的感觉。
    很多人喜欢做在自己的“舒适区”之内的工作。但是其实如果一项工作超出了你的能力范围,反而能激发你的潜力,对你更有帮助。只有不断地突破你的学习空间,你的舒适区才能够相应地拓宽。
    r。我赢和共赢
    我赢是一种结果,一种是我赢了自己,是真正赢了;另一种是赢别人,有可能是赢了,有可能是输了,也有可能大家都输了。所以,我赢有时仅仅是一种表面现象或者是自定义的标准。
    共赢是一种心态,在我赢的同时让别人也赢,前提是我要赢。
    s。顽固和坚持
    顽固是顽强地固执于过去的东西。
    坚持是基于未来的目标。
    t。目标和成果
    目标是一个大方向,是无形的,或是基于大方向分解成若干小段的任务。
    成果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是目标的检视点。
    举个例子来说,年初定目标的时候,公司同事们一起定下了今年的目标,大家都说,下一年我们一起完成1000万。
    到了7月份的时候,大家看了上半年的销售报告:“太好了!已经完成了800万,看来今年的年度目标可以超额完成了!”
    这里,完成800万,就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阶段性成果,我们对于完成目标才会更有信心。如果我们只有目标,却不重视成果,就会有可能渐渐地偏离目标。
    u。创造性张力和情绪张力
    创造性张力是大我基于愿景去追求和创造的力量。
    情绪张力是小我执著于固有的习惯、信念和舒适区域的力量。
    v。知识技能和心态素质
    知识技能是关于智商的,需要用加法来学习。
    心态素质是关于情商的,需要用减法来学习。
    w。不喜欢和不愿意
    不喜欢是活在自己的标准当中,不符合自己的标准就不喜欢,实质是没能力喜欢对方。
    不愿意是任性、执著于小我的舒适区。
 第46节:摆脱“混淆人生”的26位密码(6)
    x。利益和立场
    利益,指的是所有能给小我带来的方便与好处。
    立场是大我表现出来的正直、中立、客观、坚持、爱心、挑战……等我们要具备的正面积极的态度。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以上两点往往是成反比的。
    很多人过度追求利益就会为失去立场而苦恼,过于执著立场也会影响利益,最佳的平衡是坚持立场做人,得到合理的利益。
    y。情绪和情绪化
    情绪是人身上与生俱来的纯粹的、自发的能力。
    情绪化是一种人为的计谋和技巧,用来操纵别人的。
    z。理性和合理化
    理性是人运用思维,客观、中立、逻辑分析时的表现。
    合理化是运用理性来保护自己,逃避压力的方法。
    每种区分都是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每个人都有能力为自己选择最好的路,但首先要懂得如何区分。
    将混淆的信念区分开,视野才会更开阔,行动范围才会更宽广,也会更容易达到目标。
    因此,你能让自己的表现发生改变的关键所在——就是帮助自己把混淆的信念从360度的各个角度区分清楚。
    在一个团队要创造无限价值的时候,在一个人要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时候,必须用成果来说话。
    没有成果的人生是空洞的,我们学习很多东西,体验很多东西,不是为了学到而是为了做到。
    人生是一场体验,赢的体验就是最好的印证。其实“做到”是对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好的诠释,“做到”是对自己能力检验的最有力证据。
 第47节:启发性发问找到人生无限可能(1)
    想到就能做到——启发性发问找到人生无限可能
    人的一生中究竟有多少种可能性?我们怎样才能不断地发现这些可能性?
    五步心态修炼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自我可能性的方法——启发性发问。
    启发性发问,通常是通过一些拓展性的问题,启发我们释放出生命的潜能,让我们赢得通向成功的更多可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和提升。
    启发性发问,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身都没有察觉的隐藏部分,释放出心态的潜能。
    通过启发性发问,还可以区分出我们自身的盲点,同样能发掘出被隐藏的潜能。
    为什么披露隐藏部分和区分盲点能释放潜能?
    这些原理在反映全方位互动的“乔?哈里窗户(JohariWindow)”模式里面有详细的阐述。
    在心态修炼、激发心态能量的过程中,立体式洞察是一个基础,它可以广泛地接收信息。而启发性发问则能更深地挖掘信息,冲击我们固有的信念,从而使我们受到启发,愿意看得更多、更宽、更广。
    启发性发问的重点,不在于问,而在于启发。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人生来就已经知道所有需要知道的知识,只不过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渐渐遗忘罢了。所谓的真理其实就是“回忆”起早已存在心中的事情而已。
    他曾经找来一个没受过教育的小男孩,问了他一个很高深的数学问题:
    “如何在不用任何工具的情况下而能将一个四方形刚好拉长一倍?”
    小男孩自然不知道,急着让苏格拉底告诉他答案。
    苏格拉底并没有直接给予答案,而是一步一步地问问题。一连串的问题之后,小男孩终于自己找到了正确的答案。


    那个小男孩非常开心,他大喊:“我成功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坚信,真正的智慧和答案永远都在自己手中。通过启发,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智者。
    启发性发问的秘密
    在我们运用启发性发问的方法来激发心态能量时,要如何对自己发问或者是问些什么呢?
    启发性发问,不是“连珠炮发问”,也不是问“搜肠刮肚的问题”。这些发问方式,都不能达到启发性发问的效果。
    没有方向地乱问会把自己弄晕,更加找不到方向。
    启发性问题是围绕6个方向来问的。
    5W和1H:
    谁?(Who);
    何地?(Where);
    做什么?(What);
    为什么做?(Why);
    何时做?(When);
    如何做?(How)。
    给出这六个方向,目的是让我们的问题直奔主题。方向对了,就可以节省自己的时间,提高发问的效率。
    总的来说,我们发问的心法,应该是“从黑暗问到黎明”。
    这是什么意思呢?
    当你在开始的时候,心里可能会一片漆黑,这时的你就像是黑夜里的旅人,不知道该往哪儿走,也看不到方向。
    而当你结束的时候,你会觉得天一下子亮了,一切都豁然开朗。你发现了一条通往四面八方的路,而且你自己完全可以在这条路中找到自己的方向。
    如果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启发性发问的目的和效果也就达到了。
    那么,怎么样让启发性发问更有效呢?
    启发性发问是一个从整理已知情况开始,逐步挑战自己的心态极限,拓展自己各种可能性的过程。在启发性发问中,会依次问到以下几类问题:
    首先,我们会问到的是下面这几个资料性的问题:
 第48节:启发性发问找到人生无限可能(2)
    现在情况怎样?
    有什么事情发生?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成绩?
    是什么在困扰你?
    经过立体式洞察和360度区分,我们对自己的心态和行为进行了整理。在启发性发问的第一步,我们就要针对这些整理后的资料提出问题。
    在进行这一步的时候,我们既要有好奇心,也要有耐心。因为这个环节的很多问题,答案可能跟你之前洞察和区分的结果差不多。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再问一次呢?
    因为,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人的条理性往往会更好。所以,通过提问得出的答案,等于是帮助你按照一定的逻辑重新整理了一遍资料。
    其次,我们要问自己下面这些选择性问题:
    你计划在今年还是明年做这个项目?
    你的目标是想尽快赚更多的钱?还是想将企业规模做大?
    遇到压力时你是习惯找人倾诉还是自己逃开?
    你会让自己回避还是面对这个逆境呢?
    你能够答出好的答案,就是因为你问了正确的问题。
    通过资料性问题回顾了我们的根本问题,接下来我们就可以通过选择性问题,给自己施加一定的压力,让自己必须做出非A即B的选择,这样的压力会转化成更大的动力,从而激发出自己意想不到的回答。
    然后,可以开始问测试性问题。
    不同心态的人,对于不同的外部情况,反应也是不同的。问测试性问题的目的是,通过对外部情况的反应来检测你自己真实的心理状态。
    下面这些问题属测试性问题:
    对这件事情、这个人,你有什么看法?
    如果对方不支持你,你会怎么办?
    别的小组成果超过你,你有什么想法?
    达不到预期的成果时,你有什么体验?
    接下来,问一些引导性问题。
    我们进行心态修炼通常都是为了解决某一个心态问题而进行的,所以启发性发问应该是一个方向性、策略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很多问题来引导自己去探索某些特定的方向。
    比如,如果你希望增加企业的销售额,你可以问:
    在同一个行业里,排在前两位的企业做得好的地方是什么?
    有没有问过你的业务人员该怎么调整?
    你的企业在产品上有什么优势?
    而针对自己的心态,你可以问这样一些引导性问题:
    你是否留意过你对这件事情的反应是怎样的?
 第49节:启发性发问找到人生无限可能(3)
    你这样做反映出自己一些什么问题?
    你需要调整些什么而令你更有效地达成目标?
    你留意到对方的优点是什么?
    再接下来,要问的是可能性问题。
    问到可能性问题的时侯,说明启发性发问已经进入了最关键的环节。可能性问题通常用于启发自己突破局限,去发现解决问题的不同角度。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努力地去穷尽一切的可能性,多问一些“你还可以做什么?”或者“还可以怎么样?”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免费TXT小说下载
    下面这些问题属可能性问题:
    你认为在人与事方面的调整会带来什么效益?
    如不改善此情况,会导致什么影响?
    你可以做些什么去改善目前的情况?
    你还需要什么其他资源?
    通过可能性问题,我们能找到新的可能性,要通过宣言性问题把它确立为行动方案。
    经过可能性问题的洗礼,你的心态一定已经修炼到了新的境界,你发现了很多新的可能。这时候,就需要通过宣言性问题,确认自己下一步的行动与成果,为之后的建设性回应和全方位互动提供备选的行动方案。
    下面这些问题属于宣言性问题:
    你会采取什么行动?
    你下一步要达到什么成果?
    最快是什么时候做到?
    具体成果是什么?
    最后,我们还需要问自己一些挑战性问题:
    还可以做些什么?
    要更快做到,可以是什么时间?
    是否已经做到最好?
    哪方面有保留?
    挑战性问题是对自己最后的洗礼和追问。通过挑战性问题,我们会再一次冲击自己原有的信念,促使自己调整心态,并激发自己的心态张力。
 第50节:启发性发问情景测试(1)
    启发性发问情景测试
    前面对启发性发问做了很多的介绍,下面就让我们假设一些情景,大家根据这些情景来尝试进行发问,尽量把我们前面所学到的技巧用进去。
    1.明天是周末,你想去见本地的一个朋友,但同时又想和同学们一起去游玩。你要如何用一个强有力的问题解决自己的矛盾?你有什么样的问题可以更好地支持自己做出选择?
    A.究竟哪一个选择对你更重要?
    B.这是谁的问题,要由谁来决定?
    C.你想度过一个什么样的一天?
    D.到底是什么阻碍了你,让你这么犹豫不决?
    参考答案:
    A.你不知道怎样回答,没有进行原因分析就进行选择,会让自己感觉到更加迷茫;
    B.除了感受到压力,你仍然没有得到支持;
    C.这个问题可以打了10分,通过询问自己的需求,来给自己做出决定的理由;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免费TXT小说下载
    D.这个问题也不错,通过分析自己的障碍,来帮助自己做出决定。
    2.你明天要参加一个课程的培训,但是明天又正好是你岳母过六十大寿。你要通过什么样的问题帮助自己做出选择?
    A.究竟是参加完培训对你更重要呢,还是为岳母过生日更重要呢?
    B.这一次你能不能挑战自己两件事情都做好?既让老岳母感受到你的爱心,又准时参加培训?
    参考答案:
    A.对于这个问题,你还是很犹豫,选择带来的是压力,而不是支持决定的理由;
    B.这个问题让你感受到鼓舞,因为这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所以,提出启发性的问题也需要你进行思考,尽量突破原有的心态界限,来提供新的可能。
    3.你最近一个月经常迟到,你感到这样不好,你要通过怎样的发问来了解引起自己迟到的内心原因?
    A.你为什么常常迟到?
    B.你近一个月经常迟到,原因是什么?
    C.你是一个没有承诺的人,下一步有什么行动?
    D.迟到是一种违反纪律的表现,你准备接受什么处罚?
    参考答案:
    A.这种语气很像质问,容易引起自己的情绪反弹;
    B.与第一个问题指向相同,但是语气更加中立,是一种了解真相的态度;
    C.没有原因分析就自责,是很不恰当的行为;
    D.没有透析原因,只讲处罚,只能触发自己行为上的改变。
    4.你在第一次的业务推广活动中失误,心情很低落,几乎想辞职,因为这次的推广活动很失败。你要问自己什么样的问题,来调节自己濒临崩溃的内心?
    A.新人就是这样的,不失败哪会有成功的可能?
    B.你那么快便放弃了,你到底是怕面对挫折?还是有其他原因?
    C.为什么那么快就要辞职?
    D.你是想找人诉苦?还是想自己做得更好?或者做点别的?
    参考答案:
    A.这是一种自我安慰,而且是在讲道理不是在提出问题;
    B.这个问题夹杂了判断,不够客观;
    C.是客观的原因分析,但对于负面情绪的调节作用不够;
    D.提供了多种选择方案,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稳定情绪,调节内心。
 第51节:启发性发问情景测试(2)
    5.公司里很多人投诉你,说你脾气很暴躁,常常和其他同事以及客户发生争执。你会以什么样的角度发问帮自己认清问题?
    A.你是否知道你做人有点问题?你这样下去,会被要求离开公司的,公司很重视自己的士气和形象。


    B.你是否留意到你的脾气已经严重影响你的工作?
    C.以和为贵,你的脾气如果不收敛一下,同事们恐怕不能和你合作了,你打算怎么办?
    D.你经常和同事以及客户发生争执,你认为这样对你会有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
    A.批判性问题,通过批判和后果展示给自己压力,但没有真正解决心态问题;
    B.封闭式问题,很难引发自己进一步的原因分析;
    C.同样是呈现后果,只会造成对于自己的压力;
    D.启发性发问,引导自己分析原因。
    6.你总是喜欢很快地说出自己做到了些什么,你的下一步会如何行动。同时,你喜欢把实质的行动和计划快速做好。看上去你的表现已经不错了,你还可以应该通过怎样的问题来让自己进一步提高?
    A.你玩的游戏太小了,为什么你不挑战自己、再超越自己的舒适区域?
    B.你一直以来都做得非常好,你的表现也达到满意的水平,但你在管理团队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好,你认为呢?
    C.你好像在交功课,你认为你是否已经做到最好了呢?
    D.你能自发地做到你的目标,这相当好。你认为自己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呢?
    参考答案:
    A.可以算作一种自我激发;
    B.启发自己看到改进的空间;
    C.这种激发语气强硬,类似批判;
    D.这是最好的正面启发。
 第52节:“照镜子自省”的人生大智慧
    差距到底在哪里——“照镜子自省”的人生大智慧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一面镜子,来看清自己最真实的一面。镜子不会教你如何穿衣服,但镜子会告诉你穿得怎么样,之后你可以有一个新的选择并进行改进。
    照镜子,就是把自己经历或听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