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伐-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么?石青狐疑地望过去。这家伙叫诸葛攸,不叫诸葛亮。
“不错!王传算什么?慈胸中所藏,随便挤点,淹也淹死他。”伍慈不放过任何表功的机会,意兴飞扬,拉开架式。已准备大大自褒一番。
看到伍慈,石青眉头彻底皱了起来。这家伙叫伍慈,可不是伍子胥。
这个计划出自三人之手,一个是伍慈,一个是诸葛攸,一个就是石青自己。让石青感觉不踏实的就是:这三人有一个能让人彻底放心的么?
伍慈,思维天马行空的鬼猴子,所出的主意从来没挨过地。
诸葛攸,皮厚心黑、莽撞胆大之辈。智算超群……暂时看不出。
自己,毒蝎的一半,武勇狠辣,心思没有多少;穿越客的一半,数理化不错,纸上谈兵有一套,玩阴谋诡计幼稚园还没毕业。
一想到这,石青的不踏实就变成了不安。“来!大伙儿再议议,哪儿容易出纰漏?”
司扬贼笑。“蝎子。你的胆子越来越小了。怕什么!出了纰漏能怎样?不过是王传不上钩,一时拿不下泰山县。只要我们收编了奉高城、徂徕山两个坞堡,近万大军在手,粮草辎重不愁;以后拿下泰山县还不是易如反掌?”
“不错!”韩彭点头赞成:“我们不知道王传的心思,设想的再好也是无用。依我的主意,不用这些小伎俩,以堂堂正正之师攻打,还怕拿不下小小的泰山县?”
诸葛攸、伍慈白了两人一眼,颇不满意。费尽脑筋筹划的奇谋妙策,竟成了小伎俩?
石青却是霍然顿悟。惊喜道:“对。逊之说的好。以堂堂正正之师,以实力取胜,才是正理。一厢情愿地依靠计谋,把自己的命运托付给运气,太不可靠。”
石青振奋,祖凤眼中立即熠熠闪光,凑趣道:“既然如此,目前该当如何?”
石青沉吟道:“这次筹划,如箭上弦。刘公子已进泰山县,来不及更改了。目前,我们只需要保证刘公子一行的安危就可,原有的筹划,成与不成,无关紧要。嗯……逊之,你带五百志愿兵随身携带飞钩,今夜去泰山县城外埋伏,留意城内动静。若是有变,想法接应刘公子。另外带十名子弟骑,与大营保持联络。”
韩彭应声去了。诸葛攸恼怒道:“罢了罢了。看来,新义军没有用我之地,明日我赶往东莱,和苏公子会合去。”
诸葛攸是苏忘的人,早晚一天都会走。石青明知他说的是气话,还是有些唏嘘。“苏公子的船快到东莱了。睿远兄要走,小弟不敢强留。希望睿远兄不要忘记新义军的兄弟,有暇之日,多来相聚。”
诸葛攸一瞪眼,打量了石青一阵,突然大叫起来:“石帅。你当真赶我走!”
石青一怔。“小弟怎敢?只不过睿远兄是苏公子的部属,这个……”
“狗屁的部属!”诸葛攸狂态大发。“诸葛攸乃诸葛氏子弟,怎会是那个土财主的部属。诸葛攸单身北上,人单势孤,不得已才凑到苏忘一伙。哼哼……苏忘这个土财主,一心想躲到东莱偏僻之乡称王称霸,诸葛攸不屑与之为伍。早想另谋出路……”
说到这,他脸色涨红起来。“……石帅。我说走是开玩笑,其实诸葛攸想正式入伙新义军。”
石青惊愕不已:“入伙新义军?新义军有什么好?”
诸葛攸不好意思地嘿嘿笑道:“新义军敢干敢闯。嘿嘿……随性而为,闯哪是哪。这等新鲜刺激的日子,诸葛攸早已心神俱往。”
果然是个莽撞任性的家伙。石青彻底无语了。
第四十三章 胜利来得如此简单
出事了!泰山县城里打起来了!
半夜里,石青被小耗子唤醒;子弟骑传来韩彭急讯。
子时初,泰山县城突然响起喊杀声。在外埋伏的韩彭立即指挥志愿兵飞钩攻城,让子弟骑回报石青,请求接应支援。
出事了。原来的筹划成空。伍慈表情讪讪,诸葛攸一脸黑线。
石青顾不得住些。“子弟骑,紧急集合,随我先驱;子弘大哥,率大队随后接应。”免去军议,直接给侗图和司扬下达命令后。石青拎起蝎尾枪,跨上黑雪,冲出营门。
“等等我!”祖凤骑着白夜,兜鍪悬挂马鞍,未及戴上,就慌慌张张追上来。黑夜中,看不清她的表情,只是语气中全是担忧。“怎么会这样?这可怎么办?”
这个女孩屡遭挫折,已受不得半点风吹草动。
石青心头一软,柔声道:“没事!不用担心!孙霸、丁析武技出众,都有一搏之力。我担心的是刘复。刘家父子执掌兖州,对我们很有用,只要刘复不出事,泰山县再是内乱,也伤不到我们分毫。”
“真的?!”
“嗯!真的!”
……。
子弟骑追了上来。借着月色,战马缓步小跑。一百二十多骑扯成长长的一绺。从驻地到泰山城不到二十里。不到半个时辰,他们就来到泰山城南门。
南门大开,韩彭部不在,城头、城门附近没一个人影,城内却是杀声连天。透过城门洞看进去,城内深处火光处处,厮杀的身影若隐若现。
石青略一诧异,旋即放下心来。很明显,韩彭冲进城了,他手下有五百志愿兵,自保绰绰有余。
“子弟骑下马。侗图,留十个人照顾战马,其他人随我进城。”石青大声下令,随后低声嘱咐祖凤:“跟在我身边,不要离开了。”祖凤的武艺大半在马上,石青担心她在乱战之中受伤。祖凤乖巧地嗯了一声,下马绰枪,跟着石青步进泰山县城。
城内到处都是厮拼的痕迹。
尸体横呈,残肢断臂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火头摇晃不休,折断的梭标、歪斜的铁锄、带血的菜刀,零乱地四处摆放。这不像两军对阵厮杀,更像大规模的血腥械斗。
沿着主街道走了几十步,路上出现一个身穿皮甲的死者,死者被三四支梭标交叉穿透,梭标没有拔除,一端嵌在身上,一端支在地上,死者早死透了,仍被支撑着昂立不倒。
侗图和几个子弟骑上去查看一番,禀道:“是我们的人。”
石青点头。他已经猜到了。从遗留的痕迹看,志愿兵不是在战斗,而是在屠杀。对手太弱了。一个个皮包骨头,瘦弱不堪;没有衣甲,没有兵器。除了一个肩膊扛张嘴,几乎什么都没有。
这是真正的流民武装,与坞堡兵丁相比都差得很远,遑论正规军队。难怪奉高城一心想加入联盟。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出路。
蓦地,石青冲着前方大吼:“投降免死!投降免死!投降免死!……”
祖凤接口叫道:“石帅有令。投降免死!”
子弟骑跟着一起大喊:“石帅有令!投降免死!石帅有令!投降免死!”
上百人的喊声压过石青。轰然响起来。
喊声得到回应,好几处喊杀的地方哄地爆发出阵阵喝声,显然是正在杀戮的志愿兵得知主帅到来,精神更是振奋。
“石帅有令!投降免死!”
喝声在城内到处响起来。随着喝声响起,喊杀声开始减弱。只有城中心仍然传出酣斗声。
石青循着声音向城中心走去,一路上,只见志愿兵和一些衣裳褴褛的人一道,押着更多衣着褴褛的人汇合起来。
那些人不像战士,甚至不像农夫,倒像是好几天没讨到食物的乞丐。黑瘦、肮脏、无精打采,虚弱的一阵风就能吹走。
沉默着,石青来到城中心;这里是县衙所在;县衙内战斗仍在时断时续地发生。
进入县衙正堂,从角门绕进后宅。后宅有三进,两侧有偏门。走进第一道跨院,透过月亮门,后宅的情形已经大致可见。
战斗已进入尾声;陆续有志愿兵押着对手从四周冒出来,韩彭从一个偏院出来。一见石青立即迎上来。
石青正想问问是怎么回事。突然听见一个公鸭嗓子大叫饶命。循声看去,只见最后一进小园,一个凶恶的大汉正撵着一个瘦猴子追杀。大汉拎着大号篾刀,横冲直撞。瘦猴东躲西逃,眼看不幸。
石青脸色一沉。大喝:“住手!”身子一动,快步走过去。
凶恶大汉恍若未闻;一刀狠似一刀,一刀紧似一刀;刀刀致命。
石青大怒,旋风般卷过二进,冲进第三进,隔得老远,蝎尾枪已经昂起头。
“啊——”惨呼声倏地响起,瘦猴子没能躲过厄运,被凶恶大汉一刀枭首。此时,石青的蝎尾枪刚刚出手。
凶恶大汉感应敏锐,似乎听到蝎尾枪的啸叫;一刀斩去瘦猴子首级,移步侧身,篾刀顺势后斩。当地一响,挡住蝎尾枪……
石青虽然没有全力出手,四十多斤重的蝎尾枪也不是十来斤的篾刀可以挡住的。刀枪相交,溅起两点火星,篾刀嗖地一下震飞到半空。凶恶大汉倒是机灵,一觉察到不妙,立即翻身滚到,合身扑出。
石青皱眉望了一眼身首异处的瘦猴子,蝎尾枪收了回来。
凶恶大汉翻身站起,两眼圆睁,恼怒地瞪着石青。
祖凤、侗图、韩彭随后赶来。
“大胆!竟敢忤逆军令!”
侗图大叫一声,就想扑上去拿下凶恶大汉。韩彭拽住他,冲大汉叫道:“左敬亭。你想找死么!还不快向石帅请罪!”
听到石帅二字,左敬亭有些着慌。合身跪倒,叩首:“石帅恕罪!左某与王传仇深四海,一时不察,杀起了性。下次不敢了。”
“你就是左敬亭……罢了。起来吧。”石青待左敬亭起身后又道:“军中以军纪为重,你若想跟着我,以后不可再犯。否则,军法无情。”
左敬亭诺了一声,跟着解释了一句:“石帅,王传不杀,泰山县难稳。所以……”
“是杀是留,由我而决。难道……你想替我决断么?”石青森冷地看过去。左敬亭这时真的慌了。扑通跪倒,叩首如捣蒜。“属下不敢……”
石青很清楚,像左敬亭这样的悍匪,不同于司扬、韩彭。只有以威压服,凭感情……刚见面哪来的感情?用恩惠……他自己穷得丁当响,哪有恩惠施舍?
等左敬亭连叩了十七八个头后。石青哼了一声。“左敬亭,这两天配合韩彭收编王传旧部。精心点,别再弄出什么漏子。我不想再听人告饶。”
言毕,石青走出跨院。韩彭跟上,将事情来由说了出来。
刘复按照石青的意思,诈称兖州刺史府出兵泰山,意欲围剿三义军,请王传予以配合,出疑兵吸引三义军的注意力,兖州军从后偷袭三义军大营,然后两方合击,彻底击溃三义军。事成之后,如何如何……
王传很干脆地答应了。
夜里,丁析带人保护刘复。孙霸带人悄悄找到左敬亭,请他里应外合,破泰山县城,除掉心向胡人的奸贼王传。并承诺,北伐大军到达后,三义军将继续北上,泰山县会留给左敬亭照应。
左敬亭欣喜不已。
事情一切顺利。
谁知道,非常时刻,王传担心内部不稳,决心除掉左敬亭这个隐患。就在孙霸和左敬亭密谋的时候,王传密遣心腹部众前来暗杀左敬亭。
孙霸为防事泄,联络左敬亭时,在他住处外布有暗哨。王传的人手还没接近,就被暗哨发现。左敬亭闻报,再也顾不得许多,带了几十个心腹手下往城外杀。孙霸无奈,和手下一起跟着他们往出杀……
韩彭听到动静,立即下令攻城。正好接应了孙霸、左敬亭一伙。当下里应外合,一举破了南门。
王传不防韩彭突然杀进城,志愿兵也不是王传的人马能够抵挡的,加上左敬亭旧部响应;结果,新义军势若破竹,轻易拿下了泰山县。
知道经过后,石青啼笑皆非。
战争啊……总是充满了变数,一个偶然,一个巧合,就能把全部改写。
第四十四章 我们的家
黎明时分,泰山县恢复平静。火头被扑灭,死者已焚烧,所有人都有了统属。包括活着的人。
泰山县原有四千五百人左右,一夜死了五百多青壮;剩下四千人,老弱妇孺占了大半。
志愿兵收编了三百多比较强壮的,其余一律解甲为民,归到民部孙俭、赵谏辖下;最鳖屈的是左敬亭,这个功臣连降将王甫、刘圭都不如,在韩彭手下当了一名大头兵。
“好好学习军纪,成为合格的士兵后再说其他。”石青轻描淡写地把他打发了。事实上,对他的安排石青很用了番心思。这个悍匪武艺不错,新义军中只有司扬、韩彭、孙霸寥寥几人降得住。不把他制得服服帖帖,以后反倒麻烦。
城内恢复了平静,丁析陪同刘复来见石青,他们在一间民居躲了大半夜。
刘复脸色煞白,惊吓得不轻。其实,石青对他印象非常好,孤身入新义军、从容进泰山县,似乎很有胆识。如今一见,大不以为然。一经兵火,刘复原形毕露:以前是无知者无畏;如今知道刀兵凶险,性命如草,他吃不住劲了。
石青温言抚慰一阵,又上了些粥。吃过后,刘复渐趋正常,向石青告辞。道:“泰山事了,复该去了。人多嘴杂,实不宜久留。”
“也好。我送送刘公子。”
石青没有挽留,考虑到刘复的安危,吩咐道:“侗图,安排十个子弟骑,护送刘公子回禀丘。”随后,他喊上祖凤:“祖小姐。刘公子伯父与士稚公并称双杰,你和我一起送送吧。”
石青对刘氏父子很感激,出了城门,继续前行,一送再送,直到看不见泰山县城了,才道:“送君千里,终有一别。石青不敢耽搁公子行程,就在此分别吧。”
刘复很感激石青的诚意,诚挚说道:“待北伐功成,可公开来往之时,复与大督护再叙别情。”
石青略一沉吟道:“其实,刘公子可以公开与泰山县来往……”
刘复微微一诧,询问地望向石青。
石青笑道:“北伐先驱秘密前来,联络北地英杰,为的是关键时刻,从大赵军身后突然发起攻击,协助主力军作战。所以,会盟之后,我们会隐瞒身份,蛰伏泰山,等待主力北上……刘公子明白么?”
刘复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石青解释道:“如今我们是兖州生民,作为刺史府官员,刘公子来泰山合情合理,刺史府甚至可以派员前来打理泰山郡。刘公子以为如何?”
刘复显然没有诸葛攸那么变通,一听之下,忍不住骇然。“这……行吗?”
“当然可以!”石青笑眯眯地说道:“刘公子放心,会盟之后,我们会作出安排,另打旗号,等北伐主力到来,再恢复庐山真面目。如果此时,刺史府能派员前来管理地方生民,可给了我们最好的掩护。朝廷和北伐军将会感激不尽……”
扑哧——
听石青口口声声朝廷和北伐军感激不尽,祖凤忍不住笑了。新义军只沾便宜,不承人情。太坏了!
刘复有些意动。
石青郑重一揖。“刘公子,泰山郡有两万多生民,需要抚慰;刺史府不为朝廷北伐着想,也请慈悲生民,派遣能吏前来打理。兴许……北伐之后,刘刺史仍会继续抚慰兖州呢。”
刘复踌躇道:“此非刘复能够作主,回转后,将如实禀明家父。石大督护以为如何?”
“如此甚好。”石青点头,不经意地说道:“青州刺史刘征公倒是有意派员前来管理泰山郡。石青以为,泰山份属兖州,青州遣人前来,与理不合,就没有回复。若兖州无意,暂时委托青州代管也好。须知,青州用的铁和石炭都来自泰山郡。”
刘复惊呆了,一待石青说罢,立即问道:“青州刘刺史和你们有约?”
石青笑笑,没有直接回答。悠悠道:“我等既为北伐先驱,怎可能只和泰山郡英杰会盟?黄河以北就不说了。这黄河以南……呵呵。好了,刘公子一路保重,石青告辞。”
石青说走就走,刘复想问问青州之事,一抬眼,石青和祖凤已上马离去。他张口欲喊,想了想终于作罢。
薄薄的山雾随风漫卷,清凉的露珠打湿了裙摆。泰山南麓的清晨宁静平和。黑雪和白夜并绺缓步,不时打着响鼻儿。
石青、祖凤沉浸在幽静之中,没有说话,默默前行。待看到泰山县城时,相视一笑。
“看啦……”祖凤雀跃着指着东南,那儿,新义军民部从驻地赶了过来,络绎进入泰山县城。祖凤面向朝阳,开心地笑了起来:“那是我们的家。我们有家了……”
家!
听到这个词语,石青心中一暖。恍然记起,来到这个世界两个月,他一直在四处飘荡,睡泥窝草地,饮山泉湖水。从来没有安顿过,从来没有家这个概念。
不仅仅是他,征东军的兄弟、颍川土匪、汝南流民都是如此。也许只有祖凤、只有三义连环坞出来的人,才会想着家。
石青踏上一步,轻拥祖凤,温馨笑道:“是的,这是我们的家,我们所有人共同的家。虽然,土地荒芜,房屋残破;虽然老人失去了儿女,孩子没有了父母;但这就是我们的家。一个等着我们去建设、去创造、去恢复往昔荣光的家……”
祖凤双眸闪亮起来,偎依在石青怀中喃喃自语:“去建设、去创造……说的真好。石青哥哥,你要记住今日的话……”
‘石青哥哥’出口,祖凤双颊一片陀红。第一次亲昵地称呼石青,当真羞煞,双剪睫眉轻轻蒲扇,鼻翼急促翕张;急促的呼吸清晰可闻。
朝阳如血,人面桃花,辉映之下,明艳不可方物。石青心旌动摇,忍不住就想吻去……
“哈哈。佩服……城内乱成一团糟,石帅犹能效仿嵇康作惊世骇俗之举。实在非常人。”哈哈大笑声中,诸葛攸毫不知避嫌,走了过来。
对这个莽书生,石青也没有脾气。收拾起绮念,镇定问道:“乱成一团糟?什么事?”
诸葛攸摊摊手。“还能是什么?不外乎抢女人、抢房屋……哎你干么!”诸葛攸话未说完,石青已跨上黑雪冲了出去。
怎么可能发生这样的事!
石青心中火烧火燎。决不能让新义军成为流寇武装。绝然间,黑雪嘶鸣着冲进泰山城。没有丝毫减速,石青控马在大街上狂奔。
“传我军令!……为恶者……杀无赦!”
扬声呼喝之际,三个抢夺衣裳、殴打妇孺的汉子出现在眼前。没有任何犹豫,石青纵马上前、出枪、三个不可一世之人倒下、鲜血从喉间汩汩流出、一个老太太搂着一个少年一个幼女痛哭跪拜。
石青慌忙下马搀扶,温声道:“老人家放心,石青在此,任何人都不能伤你们分毫。”
司扬、侗图闻讯赶了过来。
石青嗔目怒喝:“子弘大哥。怎么回事!义务兵是怎么维持秩序的?侗图,子弟骑在干什么?立即给我传令。为恶者。杀无赦!无论是谁,先斩后奏。”
侗图老老实实,应命而去,司扬神色一僵,想说什么,终究止住。降将王甫、刘圭随后过来。石青一见,指着两人叫道:“你们二位即刻起任泰山县左右县尉,即刻带领旧部,整顿城内秩序;但有作恶者、抵抗者,杀无赦!”
两人欣喜地领命而去,司扬喉间咕噜了一下,要说的话咽了下去。蝎子这会儿太反常了,一会儿再说吧。
石帅发怒,当街格杀三人,子弟骑和左右县尉在全城斩杀作恶者……消息飞快传开。新义军上下个个惊恐,跑到石青身边一探究竟。
石青站在原处,正对赵谏大发雷霆。“你怎么管带民部的?他们是乱民还是土匪……”
事情的结果弄清楚了。抢女人、霸家产的是刚进城的几百民部。
新义军是以征东军残部为核心组成的军队。区区百十人,收编了几千土匪、山贼、三义连环坞旧部。为了防止有人作乱,石青、韩彭、司扬等人对军纪十分重视,一举一动,尽皆以律而行。所以,志愿兵、义务兵都很老实,进了泰山县城,没有引发任何骚乱。
民部人员不一样。民部人员大多是盗匪、山贼的附庸,习惯山寨生活的无拘无束。他们以前的统带孙俭,是个老好人,要求不严格;现在的统带赵谏是个书生,不了解山寨人的秉性,也没有防备。结果,这些人一进城,便以胜利者自居,开始抢掠。
民部乱子一起,赵谏管不了,志愿兵、义务兵不敢管。便形成了这种局面。
“这样的事情绝不能容忍!没有律法之前,民部暂行新义军军纪。”石青听到各方汇报后更加恼怒。“赵谏、伍慈。你们会同孟先生,立刻制定新义军民部暂行律法,一俟完成,立即推行。”
说道这里,他凶狠地瞪向耗子:“传我军谕。自今日始,新义军上下,谁敢自喻为土匪流寇,谁敢烧杀抢掠。格杀勿论!”
第四十五章翻脸不认人
天将正午,石青头昏脑涨地出了泰山县衙。
和孟还真三人议了一上午的民生律法,着实苦了他。无论毒蝎还是石青,对这种话题都比较陌生。作为业余的历史爱好者,他还没达到精熟历朝历代律法的程度。
哎。兖州若能派员管理就好了……能不能从青州弄几个人来呢……
石青很不负责任地乱打主意之时,诸葛攸的身影就像挥舞不去的蚊子,在他身前身后晃来晃去。石青心中一动,主动招呼道:“睿远。你不就是想领兵么?好吧,你为我做件事,成了。兵有你带的。”
“这个……”诸葛攸羞恼地瞪了一眼,怪石青说话太直白,不过,与许诺相比,这点怨艾诸葛攸不会放在心上。“石帅有事尽管吩咐,诸葛攸入了新义军,自当为石帅分忧。”
“你找子弘要几百义务兵,去青州跑一趟。把陈然答应援助的粮食讨来,运到莱芜谷……”
这事简单,诸葛攸心中一松,正欲大声应许。石青又道:“……然后向刘刺史借几千斤食盐,请他派十个书办官吏前来,帮‘三义军’管理泰山郡民生事务。”
诸葛攸半张开的嘴立时紧紧闭上,一言不发。几千斤食盐还可商榷,十名书办属员可就难了。
石青斜睨一眼,怪声怪气道:“怎么?办不成?好吧,我另找高明就是……”
诸葛攸哪受得这个。明知石青故意相激,还是蹦了起来,傲然应承道。“不过十名属员,几千斤食盐而已;于其它人而言,或许难若登天,于诸葛攸而言,易如反掌,怎会不成?石帅只管静候佳音。”对石青一揖,扬长而去。
石青欣赏地望着诸葛攸远去。
这个时代的世家子弟,玄理奥妙,洒脱出众,狂放不羁之辈在所多有;稀缺的就是诸葛攸这种肯干、敢干的务实之人。
“石帅!孙鼎、戴洛率奉高城大军已到城外。”耗子前来禀报。
“孙鼎亲自来了?”石青一笑,这可是奉高城两位大当家之一啊。“耗子,请祖小姐前来,和我一起出城迎接孙大督护。”
远远看去,奉高城大军精气神很好,只是形色过于简陋。一千二百人的队伍,只有四人有坐骑,坐骑不知是战马还是驮骡;皮甲寥寥,兵刃驳杂,至少有两成人,所用是私兵。他们用得私兵,就是篾刀、柴斧之类的家当。
石青估计,就是如此简陋的军队,还可能是奉高城腾出全部家底凑出来的。
队伍前方,一个年青人和一个中年人并肩而行;年青人是戴洛,中年人面容清癯,一身大氅,飘飘如仙。想来便是孙鼎。
此时正值儒学衰落,道、玄、佛兴起。孙鼎是五斗米教徒,他与时俱进,将老土的教徒形象删改为仙风道骨。
不过,他便是真神,此时也得低头。
一夜之间,三义军全歼奉高城最头痛的大敌王传,实力强悍的让孙鼎震惊。当然,仅仅震惊肯定不行,没一会儿,他就开始震撼——强烈地震撼!
石青、祖凤陪着孙鼎、戴洛迈入泰山县城。石青轻描淡写道:“……事发突然,当时城外只有五百儿郎。为了接应自家兄弟,五百儿郎奋力攻城。呵呵……没想到王传军如此不堪,五百儿郎一击就溃。”
石青连连摇头,叹息不止。
孙鼎、戴洛睁大双眼,不敢置信。
五百人破了泰山县!?王传军是强是弱,他们清清楚楚;至少不是奉高城可以小觑的;若王传军不堪一击,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奉高城同样不堪三义军一击?!
两人震撼之余,石青又道出一个惊天消息。“朝廷先遣使诸葛大人已前往广固城,接运青州刘刺史援助的粮草辎重。两天后方回,二位在泰山县城稍歇两日吧。”
孙鼎、戴洛两人麻木的有些反应不过来,青州刘刺史援助粮草辎重?这意味着……
两天后,诸葛山庄大庄主诸葛裕率四百军兵、羊家楼羊琨率三百军兵来到泰山县,意欲和三义军正式会盟,组建联军。
如果说奉高城军是乞丐军,这两个坞堡的军队就是暴发户。两个坞堡七百人,竟有两百付铁甲。手中的兵刃是铮亮簇新的环首刀。铁器作坊的军队装备就是不一样!
韩彭、丁析、万牛子等人两眼放光,口水直流。等不及一般就想上去抢夺。新义军和奉高城军都是乞丐军;全军只有张遇送的两套铁甲;一套在司扬身上,一套石青送给孙霸了。有了战马黑雪,步兵用的筒袖铠,石青已没法用了,至于骑兵用的两裆铠,他没敢奢望。
啾见手下的丑态,石青干咳两声,待这帮人收敛一些,便带着他们迎上去。“大庄主亲自前来,足见诚心。朝廷先遣使大人正自青州回赶,不久便到。两位请进城歇息,稍等片刻。”
诸葛裕年已五旬,像个半路出家的读书人,壮硕的外表带有刻意的文质。他和青州关系密切,知道先遣使从淄水乘筏去广固运粮。是以,对石青的解释没有半点疑心。欣然道:“如此也好。会盟盛事,由朝廷先遣使大人主持,更显隆重。”
孙鼎、戴洛也来了,他们和诸葛裕、羊琨熟识。当下上前寒暄、客气,随后相携入城。孙鼎、戴洛的奉高军提前两天来到,为了方便,分散驻进城内民居。诸葛山庄和羊家楼的士兵跟着两位督护,一直来到城中心县衙前。
县衙大堂轩亮阔大,靠里有两个角门通向内宅。朝外的一方没有门户,竖了一排木栅,坐在堂前,可以清晰地看到外面街口。两个坞堡的士兵分站在街口两侧。
石青肃手请四位督护进入大堂,随后高声叫道:“韩彭、司扬。好生招呼两个坞堡的兄弟们,让大伙喝点水歇息一会儿。”
司扬、韩彭应声去了。
诸葛裕一揖致谢:“有劳大督护费心。裕感激不尽。”
“好说,好说……”石青哈哈大笑,和祖凤并肩而入。
大堂上首正中有席有几,两边也各有三张草席三张矮几;诸葛裕、羊琨、孙鼎、戴洛一进来,扫视一眼,便心中有数。
正中之位是朝廷先遣使大人的。六张席位则是自家四人外带三义军前部督祖小姐、三义军石大督护的。四人沉吟着,正在揣摩自己该坐哪个位置时,石青大笑上前,越过众人,来到正中席位上泰然坐下。
一摆手,石青大度道:“诸位来宾!请坐。除了我这个位置不能坐,其他的位置大家随便选。”
没有人坐,没有人说话,时间仿佛停滞了,四个督护不知道是麻木,还是思维出现空白;声音、动作、表情……一切都凝固住了。
“呵呵……”一阵轻笑打破了宁静,石青悠悠说道:“怎么?嫌位子不好?你们应该珍惜啊……要知道,好多人想找个位置坐而不得。”
“石督护。你这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