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神魔列国志-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五十水国武士,横击蛇尾,同时红苗道人,玉石仙姑,火浣公,青丘真人以及水仙客等各领黄巾力士四名,分别合力截击蛇阵中部左右两侧。
仙方的力量如此雄厚,威力非同小可,若是普通妖魔精怪,早已被杀得血流成河,尸积如山,但对方却是魔国的精兵猛将,道行功力,可与仙佛神圣颉顽,所以这场激烈武斗,仅次于二千多年前通天教主的诛仙阵和万仙阵,而另有变化多端,则比以上两阵大战,更为凶猛。
蛟魔王在风雨雷电交击之际,突然化作了身长三丈八尺的巨人,高立阵中,施展移雷转电之术,把雷公的雷,电母的电,转移到校场之外,轰毁了由仙匠神工所新建的聚奎殿上层——登仙堂,顿时发出震耳欲聋的坍墙倒屋之声,击得碧玉瓦,钻石砖,黄金柱,翡翠栏,成为大小碎片,纷纷坠落,五花三飞,散布满地,这使雷电二神大吃一惊。立即停止攻击,呆立云端,一筹莫展。
风伯雨师失去了雷电之助,威力大减,除了风伯,只能把蛇阵周围的毒雾黑气吹散之外,雨师则成事不足,毫无贡献,只得袖手旁观,暂停行动。
风伯吹散了毒雾和黑气,使坛上九源丈人等就能看清楚己方攻阵,以及对方守阵的一切行动,攻守双方的每一分子,都使出浑身解数,丝毫不留余力,斗争激烈,喊杀之声地动山摇。
根据九源丈人的观察,攻击蛇阵的头尾,双方势均力敌,杀得难解难分,而两侧腹部的攻击是己方主力所在,却占尽优势,并且打伤了几个妖魔。由于腹部受到压迫,阵头阵尾的守方大受牵制,威力难展,所以不久之后,也逐渐转处下风。若攻方能将蛇腹截断,中央突破,两侧会师,这座一字长蛇阵就要瓦解了。
蛟魔王发觉情势不妙,败象渐露,于是大喝一声,双手摆动,立即改变阵形。
不出仙方所料,此阵在顷刻之间变成了双头交叉的一个斜形十字阵,使它的威力增了一倍。
北海龙王挥旗指示方向,同时攻方早有准备,一看蛟魔王变阵作战,立即分兵奋击,企图在守方阵脚尚未稳定时,予以捣乱,但也未能如愿,因那些妖魔精怪,平时训练纯熟,作战经验丰富,应付攻方的突然冲截尚能胜任,直到阵脚稳定后,就有余力反击,于是斗争更为猛烈。
如果攻方在战前不知阵势变化,胸无成竹,这时已遭败绩了。
坛上九源丈人见到蛟魔王将阵形由一变十,心中甚喜,认为那蛟精的下一步骤,必将阵形改为廿字,这样变化下去,己方取胜的希望转浓。
当时,坛下仙妖武斗正殷,风伯也在高空助威,双方杀得天翻地覆,你死我活,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都失去了慈仁心、恻隐心和饶恕心,同时大家都产生了凶恶性、残暴性和嗜杀性,妖魔精怪个个都是疯子,而仙佛神圣也不例外。
战斗良久,蛟魔王发觉己方改变阵形后,依然未能转占优势,且伤亡数字也比对方更多,终于忍耐不住,又摇摆双手,阵形立即变为歪体的廿字,这使攻方又要化费许多力气和精神,才能稍为适应新的环境,经过了一番苦斗,总算恢复了主动的攻击能力。
这时,守方已投入了一批生力军,将伤亡者替换出来,而攻方也采取同样步骤,使战况进入了白热化。出于意外,守方的这批生力军个个都是惯战能将,立即扭转了局势,把攻方围困起来,处于挨打地步。
九源丈人看到己方战士,在阵中艰苦挣扎,危机重重,不由吃惊,连忙派遣真武大帝、金孩儿、昆吾真人、紫石老人和空空道长等五位神仙,统领仙界试官,武士和黄巾力士等约计百名,分别支援蛇阵的头腹尾各部门,并指示他们应如何对付守方改变阵形为卅字时的计策。
这是孤注一掷的战略。
为什么九源丈人会使用这一着危棋呢?
由于听到了空谷传音,他知道镇守丈人宫的海潮真人等已被魔国元帅——魔煞南宫操率兵包围,处境万分险恶。这里,蛇阵斗争正在要紧关头,一时抽不出援兵,所以为了速战速决,他不惜调动后备军力,希望以压倒性的绝对优势,一鼓作气地把这座蛇阵击破,然后移师支援海潮真人,以解丈人宫之围。
这时,九源丈人非常注意观光客席上的许多人物,只怕他们之中尚有魔国高手在暗地里指挥。如果是这样的话,本洲的前途就非常危险,可能也会蹈凤麟洲的覆辙,被魔兵占领。
过了一会,那边观光席上一片静寂,毫无反应,这使九源丈人稍觉安心。这里坛下,蛇阵中战局稳定,双方胜败难分,暂时僵持着。
空谷传音,不绝如缕,它是海内十一洲三岛互通消息的暗号,惟有九源丈人熟悉此中内容。刚才他因忙于调派军力,无暇抽身接听。此刻他觉得己方攻势逐渐强盛,颇有获胜把握,于是倾耳细听空谷传音,不由面色大变,原来他已听到了一连串的坏消息……
东海中的生洲、祖洲和瀛洲,已被魔国西方主将司徒文率领属下红毛女,陆虎,周奇以及伍本等一百零八个精煞征服占领,打伤仙家甚多,所有三洲的不死之草和神芝(当年秦皇劳师动众,欲求一草而不可得),都为他们采摘殆尽。还有函醴泉,饮之令人长生,不但也为他们大饮特饮,而且灌入大桶,数以万计,运往魔国。
魔国北方元首杜充,率领属下二百五十六名怪煞,乘仙伯真公前去参观千年大比的机会,侵入玄洲,击伤许多仙家,铲平了凤山,烧毁太玄仙宫,劫去金芝玉草不计其数。
魔国东北方魁首孟元,带领了麾下一千零二十四名乱神,攻占了炎洲,把洲上的仙家全部驱逐,又捕杀或活捉许多风生兽和火光兽。那两种神兽乃是仙界珍物,取前者的脑和菊花服之,能延寿五百年,拔后者之毛,可织火浣布,制成衣服,入火不焚,且能永远保持洁净。
长洲和元洲也同时被魔国西南方“统领”铁金刚将军的属下——司马仲弓和欧阳头陀,各率一千多名力士,分别攻陷。长洲的天真仙女自知不敌,携带子一群女仙子及时逃走,未为所辱。司马仲弓兵不血刃,入驻紫府宫,作为司令部。洲上许多二千围的大树,以及仙草灵药等,被那批力士砍斩采摘,损失惨重。欧阳头陀在元洲凶性狂发,打伤不少仙家,并大吃仙芝,狂饮犹如蜜浆的玄涧之水,使他无端端延年益寿,长生不死,道行突飞猛进。
流洲和聚窟洲都在西海之中,也都已沦陷于魔国西北方总管温戎将军之手。他率领了属下五千零九十六名散神,倾巢而出,实行突击,使洲上仙家措手不及,无法抵抗,纷纷逃亡。
流洲所产铁矿,铸成宝剑,锋利非凡,割玉如割泥,那批散神正拟开矿造剑。聚窟洲的狮鹿以及长牙铜头铁额之兽,都与魔国臣民同族同类,早为通天教主所觊觎,誓欲收归国有。此外,还有许多花叶香闻数百里的返魂树,为仙界灵物,若以此香去薰死人,立即复活,所以叫做却死香。那些奇兽异木现已尽入妖魔之手。
现在,九源丈人听了这些坏消息,惊悸不已,心神难以安定,想不到通天教主竟敢有此斗胆,藐视天国法律,仙国邦交,妄兴无名之师,不宣而战,侵略海内十一洲仙境,使魔国扩展版图,真是无法无天,不仁不义,到了极点,但玉帝和太上老君为何不乘那些妖魔立足尚未稳定之际,速派援兵,恢复失地?
他沉吟长久,想不通此中道理,但也不将那坏消息告诉达摩佛和敖顺,以免扰乱他们指示攻阵的心神。接着他举目观察坛下的战况。
这时,仙方攻势极为凌厉,魔方阵脚已呈摇动现象,这使九源丈人的心里稍觉宽慰,决定在必要时亲自出手,消灭这批妖孽,以便保卫本洲安全。
蛟魔王发觉己方战事渐露败象,似乎有恃无恐,心里毫不惊慌,于是双手挥动,阵容瞬息变形,将廿字阵改为井字阵形,而并非改成卅字。这一变化,真是出人意表,使九源丈人预定的攻阵计划和指示全部失效,不禁大为吃惊。
顷刻之间,攻方主力已进入井字蛇阵的陷阱之中,左冲右突,艰苦困斗,但始终脱不出那井字中间的空框子。在井字以外的许多仙圣也受到阵头和阵尾的守方严密牵制,自顾不暇,怎有余力去救陷阱里的同胞?因此,九源丈人、达摩佛和北海龙王敖顺都感到焦急万分,除那三位仙佛神同时亲自出场外,已无第二条可走了。
蓦地,天空层云密布,云端坠下一个小型的物体,如球非球,似石非石,但起初谁也没有注意它。
这时,蛟魔王看到自己稳操胜券,心中大喜,得意洋洋,高声道:“九源丈人听着!现在你的主力已成瓮中之鳖,只要贫道作出举手之势,他们就难逃劫数,命归黄泉。如果你肯答应条件,贫道立刻解围,放他们一条生路。”
九源丈人还未回答,但那空中坠下的物体渐渐地大起来了,到了离开地面数百尺的高空时,大家才发觉它好像是一座带着血腥气的小山,正向蛟魔王的头顶压下。
蛟魔王艺高胆大,见此情形,不慌不忙,双掌向上一托,把那庞然大物牢牢托住,原来它是一颗大鲸头,鲜血淋漓,腥气令人恶心。
九源丈人心中大喜,高声道:“太古鲸神恶贯满盈,已被鳄夫人诛杀了。”
蛟魔王正想抛掉鲸头,忽然那边校场凌空飞来一个黑脸老翁,刺出一剑,正中了蛟魔王的头部,剑从后脑刺进去,面门出来,鲜血直流,但他无暇抽回宝剑,人已经飞跃而退,驾了青云,向南方如飞逃去,因当时有四五个妖魔人物,迅速地从观光客席上跃出,也立即驾起青云,大声呼喝着,前去追赶。
那黑脸老翁非谁,乃考中本届千年大比第一名,即人间科举时代所谓新科文武状元,清白山蟒公是也。他奉了古仙眇真人之命,会同鳄夫人前来诛杀蛟魔王和太古鲸神,为天上消灾,人间造福。
劫数已到,无可逃避,如果蛟魔王不逞威显能,卖弄本事,去托接太古鲸神的头颅,则蟒公道行虽高,功力虽强,也无法在群魔环伺之下,一击得手。蛟魔王双手托住像一座小山那样的大鲸头,而它又是从高空坠下,重量何止万钧,他却能抵得住这种压力,道行之高已属不可思议,不料变生意外,蟒公忽来暗算,等到他发觉脑后剑风,想要抛弃鲸头,时间已经不及,突感痛彻心肺,自己的头部已被蟒公刺穿,不禁双臂一软,鲸头随即滑落地上,打乱了蛇阵的阵形。他惨叫一声,响彻云霄,但依然稳立着,还想挣扎,正要自去拔剑,但立即被观光客席上的神医子高声阻止道:“住手!我来救你!”声到人到,可惜迟了一步,那站在云端观战的雷公和电母一看机不可失,连忙发动猛烈雷电,五响霹雳,电光闪闪,但这时蛟魔王受伤甚重,神昏智迷,无法施展移雷转电之术,遂使雷公电母初次得手,五雷击中蛟头,把它打得焦烂,血肉糊涂,立即现出原状,乃是一条混身锦鳞的独角巨蛟,身长千丈,粗约十围。
神医子一看此景,知道无法抢救,只得怏怏退去。
这时,蛇阵失去了指挥的头儿,所谓蛇无首而不行,阵势转动迟钝,同时群魔心理上也大受打击,斗争力大为减低,但此消彼长,攻方则勇气百倍,努力冲杀,蛇阵立即瓦解,死伤惨重,若非观光客席上拥出大批妖魔人物,前来支援,只怕魔方还要受到更大的损失。
此刻,蛇阵虽已被破去,仙魔两方不但依然继续混战不已,而目斗争比刚才攻阵和守阵时更为激烈,这是由于魔方增援了数百名伪装观光客的生力军,仙方破阵后的胜利只不过昙花一现而已,瞬息之际,又被包围,难以脱身。
那批伪装观光客的妖魔人物,几乎都是魔国的高手,而其中尤以撼天陷地二位煞神最为突出,他们的道行和武功,联合起来,已能使神圣侧目而视,仙佛避道而行。刚才撼天煞神因晨间贪饮几瓶仙酒,醉醺醺地坐在观光客席上,非常赏识蛇阵的布置,认为无懈可击,深信必能击败仙方无疑,所以安心地打起盹来,怎知变生不测,蛟魔王遇刺受伤,又被五雷击顶,他方才被霹雳巨响惊醒,瞪眼一看,蛟精已现原状死亡,不由大怒,立即腾云升空,去打雷公电母,不到一个回合,夺得了前者的雷鼓,以及后者手中的两个电镜之一。
雷电二神正为击毙蛟精而感到高兴,不料一个凶恶怪物忽然降临,进行突击,不知是何方神圣,仓猝抵抗,恨力有未逮,武器瞬息被夺,才看清楚对方乃是撼天煞神,顿时吓得面如土色,连忙把电母拉在背上,负着她,展开两肩双翅,拚命飞逃而去,气得那煞神破口大骂,一边催云追赶。当时风伯雨师早已知道来者的身份,吓得不战而退,预先隐入层云躲避,直到煞神去追雷电二神,才敢现身,慌忙从相反的方向逃走。
刚才武坛上的九源丈人、达摩佛和北海龙王敖顺等,最初见到己方的主力被困于井字蛇阵的陷阱中,进退维谷,狼狈不堪,心里焦急万分,又受到蛟魔王出言威胁,不禁怒气填膺,正拟亲自出马,希望挽救颓势。后因太古鲸神授首,蟒公不速而至,刺中蛟头,接着雷电二神合击得手,以及大破蛇阵,喜事接踵而来,顿时心中大悦,以为歼灭妖孽易如反掌,同时又可抽调兵力,援助海潮真人,以解丈人宫之围。出人意表,但又在意料之中,果然有许多伪装观光客的妖魔人物,成群参战,实力雄厚,遂使己方的战局渐处劣势,不久即将反胜为败,而那三位仙佛神也随之转喜为忧。
忽然,校场外面的远处,火光烛天,估计地位和方向,好像是丈人宫失火了。
接着,隆隆之声不绝于耳,但这并非雷声,而是高矗云霄的丈人峰突然低了一倍,原来是山崩了。
九源丈人见此变化,方寸大乱,知道丈人宫已被南宫操攻破,海潮真人必败无疑,他连忙把手一挥,命令雷公电母,风伯雨师合力出击,以助威势,不料天空毫无反应,又知天上四神也已出事了。不由惊上加惊,于是仙佛神三位一体,联手立即跃下坛去,参加混战。
三位仙佛神之中,九源丈人道行最高,武功却不及达摩佛,而敖顺则较为逊色。如今他们合力出击,攻势非常凌厉,拳脚所到之处无坚不摧,对方死伤累累,避易而退。陷地煞神见了大怒,立即飞跃而来,接住了达摩佛大战,于是群魔手持武器又一拥而上,把九源丈人和敖顺围在核心,双方恶斗不已。
忽然,半空中响了一声狮子吼,声到人到,一个隆鼻、深目、广颊、高额,头如巴斗的大和尚自天而降,此僧非谁,乃是降龙罗汉,接着法幢佛、韦陀、哪吒、巨灵神、黄大仙接踵而至,立即参战。
降龙罗汉举目向四周巡视一遍,看到达摩佛正与陷地煞神大战,不分胜败,连忙赶了过去助佛斗煞,不久,陷地煞神双手难敌四拳,心里急躁异常,暗骂撼天煞神为何不来助战,否则天地双煞联手,一定可以打败这两个贼秃,念头一动,意志分散,被达摩佛挥掌击中肩部,身形歪斜,右冲三步,脚步尚未站稳,又被降龙罗汉飞腿踢中头颅,立即开花,脑浆和鲜血混合直流,翻倒地上,死于非命。
达摩佛和降龙罗汉口念:“阿弥陀佛!”,表示开了杀戒,向佛祖忏悔。接着他们又去作战。
这时,哪吒等已杀入重围,与九源丈人和敖顺会合,并肩与群魔作战。
群魔之中,除了龙龟二族的考生外,另有高手颇多,例如:白毛公主,李元,吴本,李奕,彭宁,魔道人,周普,赤眉仙姑,火头陀,黄头公,哈哈和尚,十目真人,公孙先生,阿弥,焦熊等,乃是七十二魔煞中的著名人物,道行武功都已超凡入圣。野仙方面有郎三妹,王麻,王元,绿毛大仙,白痴大仙,纯青子,平凡子,元寿子,享行子,利孟子,贞力子,多手道人等,散人阶级约计萧山,王兰,白生,雪和尚,土木书生,白统,沈三保和独臂居士,再加上红蓝二位狂客,他们乔装观光客,混入千年大比的武场。此外,还有仙佛神见了都要感到头痛的“天不怕”郝道子,和“打不死”鬼影子,这时,虽未参加作战,却来扰乱秩序,混水摸鱼。魔方的实力如此雄厚,怎会把那批仙佛神圣放在心上。
现在暂时搁下仙魔混战,先补述降龙罗汉与鬼影子同赴丈人峰打斗,为何忽又回来呢?
还有法幢佛,韦陀,哪吒,巨灵神和黄大仙等已去支援凤麟洲。为什么也去而复返呢?
详细的情况是这样……
当降龙罗汉与鬼影子驾云到达丈人峰的高空时,后者拨开云脚,向下一望,只见峰顶已有许多妖魔人物,三五成群,徘徊于山石树林之间。他心里明白,开口道:“大和尚,我们不必下去,就在云端比划如何?”
降龙罗汉道:“不,层云飘浮,不够结实,还是到后山旷野,地基巩固,施展武功比较方便。”
他之所以要选择后山旷野,不愿在云端比武,是由于对方是个鬼灵精,身形轻捷,纵跳如飞,很难捉摸,而自己则魁梧奇形,武功又属刚强门路,适宜于地面作战。
鬼影子听了,笑道:“大和尚倒也聪明,不敢在云端与我较量,避免以柔制刚,使你吃亏……好,我不要占便宜,就依你到后山旷野去。”
他说着,催云先行,后面跟随着降龙罗汉。
到了目的地,他们弃云降落地上,面对面相距五丈立定。
鬼影子道:“大和尚,上次交手,你有帮友,也无奈我何,这次,你单我只,只怕你要倒运了。佛门秘技,尽管施展出来,让我再度领教。”
降龙罗汉知道这家伙诡计多端,一不小心就会上当,所以处处谨慎,也不答话,立即劈出一掌,凌厉无比,掌风到处,呼呼作响,飞沙走石,山谷震动。
鬼影子不敢硬斗,立脚斜跃避开,窜到对方的背后,乘机反击对方光秃秃的后脑。
那罗汉转身接战,鬼影子左避右躲,前纵后跃,顺便伸出冷拳,往往为其所乘,气得前者呱呱大叫,苦在有力无处用。
他想放出那条缠在臂上的小金龙,对付鬼影子,但此鬼早已准备了金光闪耀的匝龙圈,拿在手中一扬,笑道:“大和尚,你敢放金龙吗?”
他默然无言,挥掌连发三雷,鬼影子不甘示弱,也回敬了三个掌心雷,六雷相撞,电光闪闪,声震山壑,响彻云霄,势均力敌,俱各无功。
他发出了狮子吼,意欲扰其心神,惊其魂魄,但鬼影子稳定原处,置若罔闻,反使他自己面红耳赤,消耗精原神,这等于顶石臼做戏,吃力不讨好。
总而言之,不论他施展任何佛门秘技,对鬼影子言,都是白费气力,无济于事。他想歇手不打,离开现场,但也为对方所阻,使他不得不被迫继续纠缠,真是欲罢不能,有苦难诉。
正邪在此打斗,形同游击,大战小斗,不下三千回合,降龙罗汉始终未占上风,而且还吃了一些小亏,这可能是鬼影子投鼠忌器,加以情让。
蓦地,一声巨响,震耳欲聋,丈人山脚渐渐震动,一尺,三尺,五尺……缓缓陷入地底,不久,丈人峰低了一倍,半山旷野几乎变成了山脚平地。
降龙罗汉见此情形,大惊道:“地震了!”
鬼影子笑道:“大和尚,胆量真小,这不过是敝友江帆的杰作而已。”
降龙罗汉骇然道:“你说是野仙‘踏崩泰山’江帆?”
鬼影子还来回答,忽然近处山坳里传出来一个声音:“不错,是他!”
降龙罗汉与鬼影子回头一看,原来是茅山道士郝道子,蹒跚地走了过来。
鬼影子狂喜道:“天不怕,你来得正好!我们联手,把这个大和尚宰了,当作罗汉荤斋吃,倒可增加不少道行。”
郝道子摇摇头,苦笑一声,道:“算了,让他走吧!”他说着,把手一挥。
这是暗示,降龙罗汉岂有不知之理?他自忖一个“打不死”,已很难缠,若再加上了“天不怕”,如何能敌?于是合十道:“二位施主,后会有期!”
他们目送降龙罗汉离开现场后,开始谈话……
“天不怕,你怎么会在此出现?”鬼影子问道。
“我来发掘万年仙芝。”郝道子道。
“得手了吗?”
“可以这样说,不过,江帆可恨!”
“何故?”
“早不踏,迟不踏,恰巧当我正想要多掘一些仙芝时,他忽然踏崩了丈人山。如果不是我当机立断,放弃贪心,一跃千丈,逃出险地,这时我的尸体已埋入黄土了。”
“哦!那么,你掘得了几茎?”
“三茎。”
“原来如此,无怪你不想吃罗汉肉了……喂!天不怕,我知道你是慷慨的,分一茎半给我。”
“天下不可少‘天不怕’,地上不可无‘鬼影子’,我给你一茎。”
“不公平,你吃二茎,我吃一茎,以后你的道行不是比我高了吗?”
“我也吃一茎,另有一茎,我要派别的用场。”
“什么用场?”
“分给我的宝贝弟子和别的朋友。”
“你这样打算是合理的,也能使我心平气和。”
“真可惜呀!那边生长着不少万年仙芝,现在都已埋入地底,成为废物,真是暴殄天物,所以我恨江帆。”
“算了,只要别人也得不到,就让它们成为废物吧!”
“那么,我们走!”
“你不想到那边去看热闹吗?”
“不,让他们去斗得你死我活。”
“好,我同意你的见解,走!”
再说降龙罗汉驾云正向前山校场进发,忽见对面高空,祥云飘飘,来了法幢佛、韦陀、哪吒、巨灵神和黄大仙等,连忙上前招呼,得悉他们迟去了一步,凤麟洲早已被魔国占领,弱水真人和洲上群仙逃得不知去向。
支援不及,法幢佛等只得怏怏地去而复返,匆忙地回来复命,在中途邂逅了降龙罗汉。
随即结伴同行,径到校场,正值九源丈人等与群魔恶斗,情况非常危急,于是协力助阵。
降龙罗汉虽助达摩佛击毙了陷地煞神,同时法幢佛和韦陀等虽已解了九源丈人之围,但魔方兵多将广,势力雄厚,战况依然无法改善,下级的神圣伤亡累累,双方杀得天翻地覆,难解难分,惨叫之声,不绝于耳。
方丈洲乃是神仙聚集的第一乐地,瑞气飘缈,仙气浮荡,百兽欣舞,群禽和鸣,饮则琼浆玉液,食则交梨火枣,万古以来,逍遥自由,朝朝暮暮,但闻笑声,不料作了千年大比的考场之后,此处此时,竟然变成了鬼哭神嚎,腥溢血流的集体屠场,那真是佛仙神圣所从未想到的浩劫。
物极必反,安极必危,人间如此,天上亦然。做了神仙,如果只图欢乐,不思忧患,一旦道消魔长,也难免劫数降临,世间凡夫俗子更不必论了。
仙魔混战,双方各有死伤,势均力敌,优劣难分,除非有生力军支援,否则任何一方也无法取胜。
这时,观光客席上空空如也,连一个影子也没有。与魔方有关的冒牌观光客早已参加作战。与仙方有关的,例如玄洲仙伯真公、蓬莱岛九老丈人,扶桑东王父、昆仑谷希子,以及其他各洲列岛的众神群仙都助仙方作战。至于与仙魔两方均无好感或恶感的散神、散仙和醉仙之流,有些明哲保身,不愿堕入这种是非旋涡。有些道行浅薄,功力平庸,自顾尚且不暇,怎有余力为仙魔作左右袒?有些畏惧腥血气氛太浓厚,杀戮行为太残酷,不忍大开杀戒,所以大家不约而同,纷纷起身出场,悄悄地逃离本洲。
在杀气冲天的战斗中,本洲数十万仙家,见到丈人山崩颓了十分之五,丈人峰低陷了一半,丈人宫正被魔火焚烧中,新建未久的聚奎殿遭雷电击毁了一层,万年芝圃埋入地底,遍地已熟的仙家瓜果,给妖魔精怪盗食一空,未熟的也受到蹂躏殆尽,神药仙草,又被他们放野火大烧,神木受砍,仙花遭折,瑞祥仙氛不知去向,鲜血腥气冲鼻欲吐,损失惨重,言之痛心。此外,风闻海内九洲又皆沦陷敌手,而天兵不至,仙援断绝,更兼本洲力量孤单,显然劫数已到,大势去矣,于是成群结队,相率逃亡,有些腾云驾雾,有些作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遁,有些隐身匿影、溜之大吉,也有些化了一道白光而去,诸如此类,不到半天,仙家逃剩了只有百分之五左右,几乎把这座仙洲变成了一个荒区。
海中各洲仙境都已被魔方乘虚攻占,方丈洲也在劫难之中,只有三岛——蓬莱、扶桑和沧海尚未波及,仙佛神圣伤亡甚多,为什么玉帝和太上老君还不派救兵前来支援?难道他们还不知道千年大比已出了乱子,以及魔国占领九洲仙境的消息吗?
不,天国和仙国在大比前夕已得悉魔国出兵消息,可是,玉帝和太上老君都中了通天教主声东击西之计,援军不能及时赶到,遂使海内十洲沦陷,方丈洲遭遇浩劫。
实际的情况是这样……
当凤麟洲和方丈洲两位座主正在分别欢宴千年大比的麟风龟龙四族考生时,那就是大比前夕,魔国通天教主,在黑夜里,秘密派遣了大军,衔杖疾走,朝着佛国的方向进发。
众所周知,魔国企图攻打佛国,准备完成,谣传已久,玉帝,太上老君和弥陀佛早已洞悉其奸,但因逆迹未显,证据不足,只得暂时隐忍,未加谴责,而他们却时时刻刻在暗中密切注意对方的行动。
这次,值夜神、顺风耳尊者、神谍仙探等,前后获悉魔国秘密出动的军队,实力非常雄厚,包括千手老怪、小夫子、狮首力士、独火大圣、金刚猿神、十二地支真人、枚公公、富钰、五形郎君、神武子、混沌子、菩提子、清虚子、玄机子、玄阴子、玄真子、玄阳子以及青符山人等,无一不是道行深厚,武功卓绝的野仙和野圣,例如:千手老怪的能耐仅次于金仙大夫子;狮首力士可与元始天尊争长论短;金刚猿神力敌十八罗汉而绰绰有余;混沌子的法道可与慈航、文殊、普贤三大菩萨之一媲美,其他可想而知,何况再加上一个小老先生—
—上一代古仙大老先生之子,也是玉仙(即玉面神猴)之友,运筹帷幄,主持军略。
玉帝得到了值夜神顺风耳尊者等的报告,心中大惊,连忙召集天国诸神以及仙国群仙开了一次紧急会议,同时派遣巡天大使兼程飞往佛国,通报消息。
会议结果,天国立即传令托塔天主李靖,发动火部六位正神:罗宣、朱昭、高震、方贵、王蛟、刘环,八位天君——秦完、赵江、董全、袁角、柏礼、姚宾、王奕、张绍,又令太空国太阳神速从天罡星座中拨出十八位星君,地煞星座中拨出三十六位星君。仙国也发动了玄都大法师,赤精子、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