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枢-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由于城邦的建立和内陆湖航道的打通,哈梯远征军的后勤压力也越来越小了。如果形势继续发展下去,可能只需要两个王国之间签署一个停战的协定。冯钮王子已经请示巴伦国王,准备派使者去哈梯王都谈判了。
恰在此时战局风云突变,谁也没有想到亚述国王辛纳赫倾举国之兵,从东北方绕过亚述高原,向巴伦王国发起了突然进攻。
亚述王国在周边一带疆域最小、物产相对不丰富,向来也被认为是最弱小的国家。都克平原北部的恩里尔城也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各国都知道亚述王国派出巨人军团翻越亚述高原在都克平原北部建立了这个城邦,与撒冷城经过一番大战和连续不断的摩擦,恐怕根本没有余力再关注别的事情。
就算亚述王国想发动战争,也会继续增兵恩里尔城,既巩固已经建立的战略根据地,同时也能扩张势力范围,这是一种惯性的思维方式。亚述王国偏偏打破了这种惯性,玩了一招声东击西。
在与撒冷城一番大战之后,亚述王国并没有向恩里尔城增援别的军团,只是命巨人军团继续集结完毕,并不与撒冷城大战,只是陆续有小规模的军事冲突,保持一种低烈度的战争状态。巨人军团想攻战撒冷城自然很难,但想守住恩里尔城却没有问题。
巨人军团在人们的印像当中一直是亚述王国最精锐的前锋部队,它出现在哪里,就意味着亚述王国军事战略的主攻方向,但这次却是虚晃一枪。亚述王国不引人注目太久了,谁也没想到国王辛纳赫用了十年时间,竟然不声不响训练了四支整编军团,每一支军团的战斗力都堪比其它王国的主力部队。
亚述王国怎么能够支撑这么庞大的精锐军队?可以说辛纳赫胸怀大志也可以说他是穷兵黜武,隐忍谋划了多年,走的是一条军国道路。亚述的国土大部分都是险峻的高原山地,可耕作的土地较少也很贫瘠。但是亚述高原多矿,可以打造武器,辛纳赫这些年以举国之力在悄然练兵。
他将引人注目的巨人军团派往了都克平原,当哈梯王国与巴伦王国的大战打到僵持阶段的时候,机会终于来了。辛纳赫担任总指挥御驾亲征,率领三支军团绕过亚述高原,从东北方向猛攻巴伦王国腹地,将巴伦王国打了个措手不及。
巴伦王国的军队主力都在幼底河以西与哈梯大军作战,所有重要的战略物资也都运往西部的基什城邦囤积,急切之间根本调不回来。东北部几个城邦正是防范最薄弱的地方,驻守的守备军根本就不是如狼似虎的亚述大军对手,在半年月内连续被攻陷了六座城邦。
巴伦王国被趁虚而入,损失如此惨重,一方面是因为主力都在西线,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连续发生的两场战争也严重消耗了它的国力。眼看整个王国有覆灭的危险,年迈的汉莫拉比二世急令冯纽王子率军回援。
有这样的天赐良机,哈梯国王亚设怎会不命令大军趁机发动强攻?结果冯纽王子一年半的努力化为乌有,只得向哈梯王国乞和,割让了幼底河以西的土地,同时马尔都克城也陷落了。哈梯大军建立了一个城邦、攻战了一个城邦,又得到了巴伦王国在幼底河西岸小半个城邦,成了新开辟的疆域,彻底实现了战略目标!
年轻的国王亚设在王宫中仰天长笑,他终于取得了前任国王以及歌烈都没有取得的功业!
哈梯王国吞并了大片土地需要时间消化,亚设国王的策略以安抚为主,他将马尔都克城改名为布达米亚城,推倒马尔都克神像建立了恩里尔神殿,仍然允许原住民居住开垦,但要发誓向哈梯王国以及恩里尔大神效忠,成为哈梯王国的子民。
这一场列国混战的第二阶段,主要是亚述与巴伦之间的战争,持续时间有大半年。
冯纽王子回师之后虽然守住了王都,但这个王国此时已是元气大伤,面对气势汹汹的亚述大军,只得再次乞和,正式签署文书割让了已陷落的六座城邦。那六座城邦的土地已经被亚述王国占了,以巴伦王国目前的实力根本夺不回来。
但是正式文书一签定,就等于承认那六座城邦划入了亚述王国的版图。仍然是冯纽王子代表巴伦王国去签定的文书,当时他差点把牙都咬碎了,只能强忍着不流泪。沦陷的六座城邦已经面目全非,很多地方化为一片焦土,亚述王辛纳赫太残暴了!
辛纳赫发动这场战争之前,虽然在国内也有很多残暴之举,但大体上还算是个相当英明有才干的君主。他施行的是一条军国路线,百姓的生活虽然清苦,但自古民风彪悍的亚述王国却保持了稳定的社会秩序,蓄积了强大的军事力量。辛纳赫在军事方面也许是个天才,懂得隐忍也懂得寻找最合适的战机。
十年前他刚刚登基不久就进行了军事改革,不仅规定王国内每一位成年男子都必须接受武士的训练服兵役,而且还实行了募兵制,招揽远方的高原巨人、强盗团伙、流浪探险者加入军队,并承诺他们可以在战争中获得丰厚的报酬。
亚述王国的军团不仅有传统的战车兵、骑兵,步兵还分为重甲步兵和轻装步兵,同时专门训练了攻城兵与辎重兵,还有其它王国军团所没有的工程兵。军队装备由国家供应,配备铁质盔甲、武器和战马,还备有攻城的冲撞器与投石机。
当亚述大军势如破竹的推进到巴伦境内,辛纳赫残暴的本性终于彻底显露了,就像压抑多年之后更加扭曲的爆发。他做为偏安一隅的弱小王国君主,已经隐忍太久了,忍得自己都受不了,只有在近乎疯狂的杀戮中才能得到发泄的快感。
大军所过之处,毁城灭族、烧杀抢掠无度,亚述王国向来民风彪悍,这些士兵在无尽的杀戮中也几乎成了野兽。他们把敌人的尸体挂在削尖的木柱上示众,密密麻麻就像丛林一般,遇到的反抗时,甚至连整个城镇中的妇女儿童都不能幸免于难,大量的金银财宝都成了战利品。
这样的杀戮场面,就连为王国制定军事战略的“贤者国师”浮士德都看不下去了,这位大神术师走在尸横遍野的巴伦市镇中,都莫名觉得有些腿发软。
浮士德是在亚述王国深受民众爱戴的贤者,也是他为辛纳赫制定的战略计划。先是冷眼旁观埃居、哈梯、巴伦三国的混战,并选择时机适当去添一把火挑起争端。暗中派巨人军团翻越亚述高原建立战略据点,在哈梯王国与巴伦王国之间插一根钉子,既吸引注意力也能把水搅混。在混战进行到最有利的形势时,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进攻巴伦王国。
浮士德制定的战略计划完全成功了,但他也没想到辛纳赫国王会如此残暴的杀戮,他忍不住硬着头皮向辛纳赫谏言——
“战无不胜的伟大君主,您发动战争是为了建立功业,也是为了亚述永久的利益,没有必要无谓的杀戮,您纵容士兵抢夺了那么多金银财宝,但那并不能完全起到以战养战的目的,战争之后还是需要和平的长治久安,才能建立一个强盛而繁荣的大帝国。”
恰在此时,跟随辛纳赫御驾亲征的王后塞米尔也来找国王,表示不愿意再看见亚述士兵奸淫掳掠,否则她将不会再上战场为王国效命。辛纳赫刚开始暴跳如雷,呵斥了他以前从未呵斥过的贤者国师与王后,但等到前方战报传来,被占领地区的反抗越来越激烈,战争的消耗越来越大时,终于接受了浮士德的建议,下达了新的命令。
亚述军队停止在已占领地区的烧杀,并将被征服地区的居民编入亚述户册,强制迁移到别的地方分散安排,所有人不得继续居住在原籍,也不得按原先的村庄或市镇聚居。这些打散被迁移原巴伦居民领到了新的小块土地,为亚述的奴隶主耕种并向王国缴纳赋税。
亚述王国占领了六个城邦的土地成为新的疆域,并拥有了大量的奴隶,亚述王国参与军事战争的人员形成了一个新的特权贵族集团,获得土地与奴隶统治着这片地区,恢复了部分的生产,弥补了战争的消耗,杀戮终于停止,局面渐渐稳定下来。
辛纳赫的这些政策是在浮士德的建议下做出的,它确实有利于对占领区的统治,而另一方面浮士德的主要目的是不想看见尸横遍野的屠杀。同时在塞米尔王后坚决的要求下,辛纳赫终于同意。
推行新政需要时间去消化被占领区域,同时亚述大军的战线几乎已经展开到极限,前线大军还在作战。巴伦国王就在这时派冯纽王子率大军抵挡了辛纳赫最新一轮的攻击,并提出了停战乞和的要求。
辛纳赫很享受这种君临天下的快感,乐意看到昔日强大的巴伦王国向自己表示臣服,再加上暂时也无力进行更大规模的扩张,于是就答应了巴伦王国的乞和。停战之后,从前线押回了最后一批数千名战俘,他们其中有巴伦王国的军团战士,但大部分是曾经抵抗过亚述大军的城镇居民。
最后一战亚述大军没有大获全胜,辛纳赫非常生气,下令将这些人不分老幼全部斩首剥皮,以震慑企图反抗他权威的人。浮士德和塞米尔实在看不过去,坚决要求国王不要再杀那些已经投降的人,他们中有很多人只是普通的居民,根本没有对抗过亚述大军。
辛纳赫本来很不悦,却突然一转念改变主意道:“你们要为这些人求情,祈求我的仁慈留下他们的性命。那好,我就把这些奴隶分成两份,赐赏给贤者国师与王后。但我有一个任务需要你们完成,否则这些人仍然得死!”
216、神降临之时
辛纳赫的最新命令则是让浮士德与塞米尔悄然去都克平原中的恩里尔城,而他本人还留在巴伦王国的被占领城邦、如今亚述王国的最新疆域,享受着征服者的成就与快感。此时巴伦王国已经割地乞和向辛纳赫臣服,境内的战事平息,列国混战的第二阶段大致结束。
这场混战最大的失败者当然是巴伦王国,然而最大的收获者却是一位神灵——恩里尔!
亚述和哈梯信奉的主神都是恩里尔,他们开辟了新的疆域,将神殿修到那里,以神灵的名义进行新的统治,也代表了祭司贵族与神殿势力的扩张。恩里尔的神域范围越来越广,而马尔都克是节节败退,这不是两位大神之间的直接交锋,而是人间战争的结果。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亚述王国是恩里尔手中一枚最重要的棋子,辛纳赫的雄心壮志、浮士德的战略策划,或多或少都有这位神灵的指引,他们的很多想法与愿望甚至都直接与恩里尔的神谕有关。比如辛纳赫刚刚登基之时,恩里尔就降下神谕,说他将成为大陆上伟大的君王,并暗示他应该怎样去做。
巴伦王国的激战渐渐平息的时候,这场列国混战进入了第三个阶段。辛纳赫的雄心壮志被点燃,他的目标又指向了都克平原,已经建立了恩里尔城这个战略基地,下一步便是要击破撒冷城、封锁黑火沼泽的商道。
辛纳赫保守的计划是与哈梯王国南北平分这片千里沃土,最佳的打算是将整片都克平原彻底占据。如果这个目标实现,亚述王国的实力将在大陆上达到鼎盛,辛纳赫也将成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君王。
辛纳赫派浮士德与塞米尔悄然前往恩里尔城,其实也是受到了恩里尔的暗示。这位大神根据战况的发展以及各方力量的对比,预言了都克平原将来的情形,他本人的指引也成为了这种预言的一部分。
伊索刚开始并不清楚自己的对手变了,在恩里尔城中掌握军政大权的不再是一位武夫非利士,而是运筹帷幄的浮士德。浮士德一开始也没有暴露出战略意图,也没有公开露面,而是在暗中增强恩里尔城的力量,表面上甚至在几次摩擦冲突中故意示弱。
通过征伐巴伦王国的战争,亚述王国虏获了大量的人口成为奴隶,浮士德趁机用以解决最头痛的后勤问题。他给了这些奴隶一条生路或者说希望,只要他们能够运送足够的生产与战略物资翻越亚述高原到达恩里尔城,就能够获得自由成为城邦居民,他们将来在战场上立下功勋,还能获得一片土地。
翻越亚述高原的羊肠小道寒冷而险峻,后勤补给中人员与物资的损耗都很大,但有了这么一条政策,就能让那些被掳掠的奴隶们主动卖命。巨人军团已经集结完毕,更庞大的后备军队伍以平民的身份在恩里尔城出现,囤积物资、打造武器。
辛纳赫国王征战巴伦的消息已经传到了恩里尔城,参加那场大战的战士们有很多成为了王国新兴的贵族,拥有了大片的土地和大量的奴隶。这也令恩里尔城中至今没有取得战果的将士们既羡慕又期待,他们迫切的盼望着攻破撒冷城,成为都克平原上的新贵。
巴伦王国向亚述王国表示臣服,除了没有在全国各城邦为恩里尔修建神殿之外,其它方面很类似于当年哈梯王国向埃居帝国臣服的情况,辛纳赫于是自称亚述大帝。
伊索等人多少也发现了恩里尔城的情况不对劲,但此时却有另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那就是亚述帝国、巴伦王国、哈梯王国之间最新的形势变化。就在浮士德于恩里尔城中暗自谋划的时候,巴伦王国境内的战争彻底平息,亚述大帝辛纳赫派使者前往哈梯王都与亚设国王谈结盟事宜。
如果不是辛纳赫突然从东北方进攻巴伦,哈梯王国也不会取得西线战争的大胜,亚设也是直接的获益者,这两位国王先前就已经互派使者祝贺胜利。如今亚述与哈梯各有所获,为了巩固战果,辛纳赫又提出了另一个建议。
他首先提议两国之间结为盟友,加强通商与贸易合作,互相遣返逃亡的奴隶。除此之外,辛纳赫还特意提到了都克平原的归属问题,他建议南北划界平分都克平原,使这片千里沃土成为两国新的接壤疆界。
在辛纳赫的建议中,平原最北部的恩里尔城、中央偏北部的撒冷城都是亚述王国的疆域,而南部的美索城和布达米亚城当然是哈梯王国的疆域,而且还包含了大片尚未开垦的地区,都比两国控制的现有地盘大的多。从目前的实际形势看,这个提议对双方都是有利的。
可是有一个问题辛纳赫故意没提,他把撒冷城所控制的势力范围划进了亚述王国的疆域,就是想试探一下哈梯王国的态度。哈梯国王亚设表面上不想与目前正强大的亚述帝国翻脸,派使者的回信很有意思。
他向辛纳赫表示,希望两国结成友好同盟,同时也很捧场的称呼辛纳赫为亚述大帝。但他在国书里也提到,他已册封阿蒙为撒冷亲王,撒冷城周围方圆二百里是撒冷亲王的领地,是属于阿蒙神的!如果阿蒙神的意志令撒冷城归顺亚述帝国,哈梯并不阻止。
哈梯王国表面上并不反对南北画界,但也声明,撒冷城的归属并不由两国说了算,还得看撒冷城民众自己的选择。
哈梯王国目前刚刚占领布达米亚城与幼底河西岸不久,新建立的美索城邦也是百业待兴,从都克平原的南部站稳脚跟再扩张是明智之选,暂时抽不出余力与亚述王国对抗。但是亚设与辛纳赫恐怕心里都清楚,将来这两国之间极有可能在都克平原上发生冲突,就看谁的野心更大、国力更强了。
在目前,撒冷城是一道屏障也是一根钉子,插在两国控制的势力范围之间。亚设国王也很乐意看到撒冷城与亚述帝国死磕,他好在都克平原南方经营巩固,因此采取一种观望的态度,在军事上不直接支持他们,至于民间的商贸以及物资补给也不阻止。
撒冷城与恩里尔城之间的更大规模战争爆发,是撒冷城主动挑起的,因为乔治终于察觉到事态的严重。浮士德暗中蓄积实力就算做的再隐蔽,也不可能没有蛛丝马迹,乔治飞天侦查发现了两个异常情况。
一是翻越亚述高原的人员明显增多,以往都是正规的后勤军需队伍,如今成群结队的普通移民越来越多,有很多人在高原的羊肠小道上冻死甚至是摔死,但有更多的人成功到达了恩里尔城。二是恩里尔城在高原山脚下新开了多处铁矿,这些新来到的人口大多在冶炼精铁。
如此看来,撒冷城这两年在快速的发展,但恩里尔城的实力也不是想像的那样保守。假如辛纳赫在巴伦王国的征伐结束后腾出手来主攻都克平原,撒冷城会十分被动。是时候展开真正的决战了,只要彻底打败恩里尔城,并封锁住亚述高原的羊肠小道,撒冷城的地位就会彻底巩固下来。
乔治飞天侦查时还遭遇了一次险情,他在亚述高原上空突然被飞来的几支飞梭袭击,他当时没有恋战迅速脱身逃走,事后才知道亚述王国的贤者国师浮士德已经到了恩里尔城,情况已非常不妙。
乔治与伊索等人正在商议对策时,黑火沼泽的商道又出事了,有一个商队被截杀,大量物资被毁弃在沼泽中。黑火沼泽中的商道只有两个入口,分别掌握在叙亚城邦和撒冷城手中,不是绝顶高手很难穿过沼泽在商道中伏击,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沼泽女神”云梦奉命前去调查,结果发现这是恩里尔城做的手脚。有人化装成商队携带作战物资进入了商道,撒冷城目前需要作战物资,因此也从外界买武器,叙亚城邦那边的关口是完全放行的。但这些人进入黑火沼泽中之后,半路找到合适的地点离开商道潜伏了起来。
他们没有袭击哈梯王国运送的官方后勤物资,而是袭击了一个与撒冷城做交易的民间商队,然后又潜入沼泽深处躲了起来。云梦在沼泽中把这些人找到了,并尽数擒获审问才查清楚是恩里尔城派出的奸细,目的就是想袭扰撒冷城的后勤军需补给线。
目前哈梯王国已经占领了布达米亚城,并在内陆湖南北两岸开通了航道,黑火沼泽中的商道对于远征军的作用已经不像当初那么重要,但对于撒冷城来说,则是必须要保障的通道。于是云梦领命驻守黑火沼泽中,并加强了商道上各驿站的军事力量。
商道上发生的意外使伊索意识到,不能再这么被动的等待下去了,而阿蒙神还毫无消息,只得撒冷城自己决定如何解决困境。恰在此时,两座城邦之间又爆发了一次小规模的冲突,约翰带领游骑打败了企图挑起争端的巨人军团小股部队。
乔治趁势扩大了作战规模,率撒冷军团展开了进攻,如今的撒冷城远比当年兵强马壮,已经组建了一支五千名战士、数十名神官的整编军团,平时从事耕作并轮流操演,在战争中集结可全数杀往前线。
乔治的战略简单而实用,第一步是趁着冬季来临之前,袭扰恩里尔城外的田庄,使敌人获得不了原地的粮草补给;第二步是绕过城防坚固的城池,切断亚述高原进入都克平原的小道,断了恩里尔城的后援;第三步是沿高原脚下包抄,袭击那些矿场、拔掉外围的据点;第四步是围攻孤立待援的恩里尔城,并不强攻,就是围困!
亚述高原的羊肠小道被切断,城外的田庄与矿场无法正常的耕作与开采,不需要大战,恩里尔城迟早要投降。乔治想强攻城池代价会很大,巨人军团拥有强大的进攻与防守器械,如果能引巨人军团出城做战的话,也是乔治想看见的结果。
第一波进攻,撒冷城获胜,在城外耕作的恩里尔城居民见撒冷军团大举杀到,纷纷逃进城去。乔治自己在两座要塞间布下防线接应,命约翰率领先锋部队绕城而过,去袭击亚述高原山脚下的通道,而恩里尔城终于迎战了。
巨人军团派出前阵指挥官居肥率领战车,与约翰的骑兵在高原山脚下展开一番混战,约翰获胜,占据了羊肠小道的出口,并命人凿塌巨石暂时封锁了这条路。然而就在此时,浮士德却率领着巨人军队的主力突然出城直扑乔治的大阵。
浮士德本就没有要求居肥获胜,派过去的兵力也不多,目的就是暂时牵制约翰。那边约翰刚刚获胜封锁高原道路,浮士德就将蓄势已久的主力部队派到了正面战场。乔治本来就有所防备,但恩里尔城的实力却超出了他的预计。
浮士德一摆开军阵就发起了猛攻,非利士军团长跳下战车挥舞巨剑冲在最前面,巨人军团将原本用于守城的重弩与攻城的投石车也摆在了战阵中,冲锋之前发动了一轮远程猛轰,撒冷军团一时之间没有抵挡住。
还好有两座战斗堡垒可以依托,乔治指挥军阵后撤,一直退到两座堡垒的后方形成了三角形的防守态势。而浮士德一方面在正面巩固战线,另一方面集中攻城兵攻打一座要塞。
此时拉斐尔已经被哈梯王国招到阿努军团中,林克还在伊甸园中修炼,云梦又被派去驻守黑火沼泽。镇守这两座堡垒、主持神术大阵的分别是梅丹佐与加百列,眼看平原中的军阵就要溃散,而要塞的神术大阵也坚持不了多久,乔治急令加百列突围与撒冷军团汇合收缩力量。
一座要塞终于被攻陷,神术大阵也被毁,两军的伤亡都不小,但撒冷军团明显损失更大。更要命的是,约翰率领的前锋部队与军团主力之间的联系被切断了。约翰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立刻率骑兵回驰,企图前后夹击巨人军团。
浮士德这时又改变了战术,他把攻城部队摆到了步兵战阵后面,用投石车和弩阵稳固防线,下令全力抵挡乔治的反攻,集合战车主力向回迎击约翰,先把这一支军队消灭。
这一仗打的很惨,约翰率领骑兵拼死想冲回来却陷入了重重包围,他本人在一开始或许能够飞天逃走,但职责所在不能扔下部队,等大战展开之后已经无法逃了。乔治也发起了反冲锋,企图接应约翰突围,却被巨人军团的防守战阵顶住了。
这场大战最后已经打乱了,乔治明知道反冲锋救援约翰也许得不偿失,但他却没有办法放弃。到后来军阵绞杀在一起,忒弥绯斯率领一支骑兵冲出一条血路到达了约翰被包围的战场。她本不必这么做的,这支骑兵杀过去也许只是徒劳,她只希望吸引围兵的注意力给约翰创造突围的机会。
约翰眼睁睁的看见忒弥绯斯冲过来了,红色的战袍就像一朵火烧云,然后她的战马中箭扑地,忒弥绯斯持剑步战陷入重重包围,身边的战友纷纷阵亡,一支梭枪穿透了她的胸膛。约翰发出了平生中最后的一声大吼,挥舞巨剑像发了疯一般冲向这边。一路追击而来又再度与他交战的居肥被狂暴的约翰斩杀,约翰最终倒在了离忒弥绯斯不足十尺远的地方。
被截断的前锋部队全军覆没,巨人军团事隔三年重新爆发出来的战斗力远远超出了乔治的预计。乔治继续发起反冲锋救援接应已经毫无意义,但是两军形成了绞杀作战的胶着状态,这时候想撤是撤不下来了。
浮士德消灭约翰之后组织战车回援,从大阵两侧插入战场,乔治连最后的预备队也全部推上了战场。守护另一座要塞的梅丹佐带着守军从侧翼杀了过来,粉碎了左翼战车的包抄,双方一直打到天黑才收拢军队,撒冷军团伤亡惨重,这一战完全败了。
只差一点就要全线溃散,如果天黑的再晚一些,如果不是梅丹佐及时放弃无人围攻的要塞率最后一股生力军从侧翼增援,撒冷军团就得葬送在这里。收拢残兵之后双方都有短暂的休整,一座要塞已毁,但另一座要塞并没有丢失,乔治仍然把战阵摆在这里,全军上下笼罩着一种悲壮的情绪。
最后决定命运的一战到来了,穆芸女神降下神谕,伊索率领后方民众举行了盛大的献祭仪式,前方的将士们也在战场上向着阿蒙神祷告与呼唤。阿蒙神巍峨的身形闪着金光在空中出现,撒冷军团一瞬间从绝望中受到的鼓舞难以形容!
然而紧接着所有人都发出了一声惊呼,因为巨人军团的战阵散开,出现了一个石台,石台前站着高举法杖的浮士德,石台中央有一名女子射出了惊天动地的一箭。
那支黑色的弩箭带着无坚不摧的力量箭向了阿蒙神,一瞬间战场上只有巨箭划破长空的啸音,其它什么声音都听不见了!
第七卷:撒旦
217、恩里尔你别跑
阿蒙刚刚从不生不灭的永恒中迈出,身形就被浮士德强大的神术锁定,恩里尔早就算准了他避不开这一箭才做了这样的安排。假如阿蒙尚未从重创中恢复,猝不及防间真有可能当场殒落,就算不殒落,这一箭射中也足以让他在漫长的岁月中难以恢复。
更要命的是,就算阿蒙能闪避也无法做出闪避的决定,若他被这一箭射落或者狼狈不堪的逃窜,那么撒冷城军团刚刚激发的士气就会彻底溃散,平原中的战争将成为一边倒的屠杀,他的反应与万千人的命运是一体的。
阿蒙听见撒冷城方向遥远的天际传来一声惊呼,那是穆芸女神的声音。又听见亚述高原的方向传来一声冷笑,那是恩里尔的声音。很久之前,阿蒙在苏美尔镇外见过恩里尔一面,当他成为神灵之后此生的一切经历已明晰无比,就这一声笑便能回忆起来那人是谁。
随着冷笑声,恩里尔还发来一段信息印入阿蒙的灵魂:“恭喜你成为超脱永生的神灵,我遵守我的承诺以及与穆芸女神的约定,就在此时此地给你一个选择的机会,你可以加入阿努纳启神系并向我立下誓言。如果做此选择,你将不再是不生不灭永恒中孤寂的神灵,将被接引进入阿努纳启的神国。”
恩里尔居然在这个时候说这种话,简直是最致命的干扰,如果阿蒙对成为神灵后的一切懵懂无知的话,突然一步踏出虚空接受到这段信息,灵魂必然会深为震撼。可是那足以令他殒落的一箭已经射到,这是人间的战争,浮士德与与塞米尔也并非阿努纳启神系的神使。
假如阿蒙喜欢说粗话骂人,定会将世上最肮脏的语言全部在怒吼中倾泻出去,但此刻他已经没心思去理会这些了,恩里尔传来的信息只是稍稍扰动了一下阿蒙的灵魂,阿蒙同时挥手斩出了一团银光。
阿蒙再大的本事,也不想凭着神灵的身躯去硬接这一箭,否则必然受伤,幸亏他还带着一件神器秩序之刃。战斧在空中化成一轮半弦月,月轮旋转就化成了弧光,在百尺之外不偏不斜正斩在飞来的箭簇上。
空中传来的是无声的冲击,但地面上的人刹那间感觉自己的脑袋都快裂成两半,那长长的巨箭竟然从正中间被裁成两支,分别向左右两个方向飞去。撒冷军团的众将士还没有来得及喝彩,就又听见高空传来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
人们通常对爆炸的概念都是四散飞射,但是天空的景像却是急剧的收缩,裁成左右两半的巨箭分别划了个弯曲的弧线居然又合在一起恢复了原先的模样,仿佛从未被斩开过。箭身上的神术阵花纹发出刺目的黑光,已经到了阿蒙身前。
秩序之刃并没有真的把箭斩成两半,只是划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