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二爷传奇-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
另一个小组更奇特,他们的琉璃制品要么极透明,要么透明度很差,带有浓浓的红褐色。贾政刚才已听说极透明的琉璃十分金贵,不仅要求原料纯净透明,而且还使用了经过提纯的碱面和硼砂,硼砂本身就很珍贵。红褐色的琉璃是在原料中掺入赤铁矿和铁锈粉末制成的。粘稠的熔浆团被放进精心制作的金属模具里,盖上另一半模具,压紧,刮掉挤出的熔浆,等待冷却。极透明的琉璃片是圆形的,有凸透镜、凹透镜、平凸镜和平凹镜之分,也有厚厚的三角形。红褐色的琉璃片两面都是平面,形状为方形。但这些都不是成品。在成为成品之前,还得经过细心的打磨抛光。
打磨抛光的工艺和设备令贾政眼花缭乱,一两名工人象推磨一样推动一个大大的铁盘,缓慢的转动经过许多齿轮和转轴后传递到一个飞速旋转的金属圆盘,转盘的中心固定着特制的模具,紧紧地夹住加工件。一名工人摇动一个三柄铁轴,一块与加工件阴阳对称的油石缓缓下降,与加工件接触而发生摩擦。油石上有几个孔洞,不断地流出清水,起到润滑和降温的作用。
一名工人向贾政展示了他们的产品的魅力。这是一个巴掌大的凸透镜,镶嵌在红木边框里,还安装了红木木把。工人说这是放大镜,让贾政用它看工作台上的蚂蚁。啊,小蚂蚁变成了大蚂蚁,头上的触须都十分清晰。工人请贾政来到阳光下,拾起一片枯黄的树叶,揉烂,捏成团,用放大镜对着太阳,豆大的一点白光照射在树叶团上,冒出一些黑烟,然后就燃烧起来。
冶炼车间一片忙碌,但没有烟火。贾迩冶在去赣南之前到冶炼车间来了一趟,几乎在这里待了一个上午,这是最近几个月以来很难得的事情。自从许总管带领工匠们炼出硼钢,也就是弹性钢材以后,基本就见不到贾迩冶往冶炼车间跑了。现在车间里新做了两百多个大小和形状一模一样的黑色石墨坩埚,是按贾迩冶的吩咐做的。材料主要是石墨,掺合少量耐火黏土,用特制的铁制模型挤压成型,还在窑里经历了培烧。贾政估计一个坩埚一次能炼出四五十斤钢铁。原来的冶炼炉都拆掉了,新砌的炉子很厚,每个炉子都有两个手摇鼓风机,看样子是想提高炉膛温度。数一数新砌的冶炼炉,有六十个。如果同时工作,一次至少能炼出两千四百斤钢铁。另外还新做了一批铸模,看形状是冶炼的坩埚和冶炼炉,大小不等,最小的只有二十几斤的容量,最大的恐怕有两三千斤的容量。
冶炼车间里的热加工部分还保留着。这里有贾政熟悉的铁匠工具,也有没见过的新工具。拉丝机是最令贾政惊奇的新工具。其实铁丝不是拉出来的,而是挤出来的。将铁浆灌进一个封闭的铁槽,挤压活动的一头,从另一头的细孔中就能挤出通红的铁丝。
金工车间的工匠们多数以前就是工匠,有铁匠、金银匠、铜锡匠、锁匠、木匠、兵器匠以及磨刀磨针的匠人,甚至还有一位给海船制作罗盘的匠人。最早到东山庄园来的工匠已经一年多了,其他多数匠人都是亲朋好友,是由早来的工匠介绍来的。其实庄园里的工人多数都是这样陆续加盟的,现在还有许多人想来,但总管许大锤说庄园里住不下了,请他们耐心等待,等庄园扩大后一定请他们来。
金工车间是从冶炼车间分离出来的,但它的扩大速度比冶炼车间还快。在许总管的带领下,金工车间的工作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除了工匠们熟悉的工具之外,不断产生的新工具一次又一次地令经验丰富的工匠们感到震撼。台钳是许大锤带领工匠们的第一个杰作,虽然看上去很粗糙,但工匠们立刻就爱上它了。很快一批大小不同的台钳被制造出来,这让许大锤也感到惊讶,那螺纹可都是用锉刀一下一下锉出来的啊。
台钳让工匠们认识并且掌握了将转动变化为线性运动的方法,接下来制造成功的手摇鼓风机又让工匠们体会到了齿轮传动的威力。现在各个车间里的风箱都被手摇鼓风机取代了,食堂也安装了手摇鼓风机。
丝杠这种手动攻丝工具的结构复杂吧。既然会锉螺纹了,结构复杂一点怎么会难倒智慧的劳动人民,何况徐大锤还有当过水管工的徐安全的记忆。丝杠的制造成功不仅仅产生了螺丝这种新的连接方法,还让自来水系统得以实现。另外,还促使扳手和管钳的诞生。
机器的概念正在金工车间形成。琉璃车间的脚踏转盘和人力打磨抛光机械都是金工车间的产品。现在已经造出了各种机器,都是人力驱动的。有锯床、刨床、钻床、铣床,车床和镗床,虽然只能加工木料,但贾迩冶不断地提出新问题和新要求,许大锤亲自带领工匠们研究改进。这项工作实际上是贾迩冶在培养机器制造的技术力量和进行技术储备。
贾政对金工车间十分好奇,这里的很多东西都是以前没有的新东西。这里的产品有力的支持了其它车间的生产,鼓风机这样的东西本身就应当是有市场的,就是那些加工木料的机器也应当有人会买的,因为那些机器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工效,对工人的手艺要求不高。贾政隐隐约约地感觉到可能会有一个制造生产工具和机器的行业出现。
第一卷 未雨绸缪 第二章 东山庄园(六)
2—6
贾政回到贾府后才想起来,还是遗漏了一些东西。那个蒸馏水是什么水?还有那个铁制的食盒为什么是白色的?啊!还有火柴。其实他遗漏的东西还不止这些。
那位炼丹老道的住房后面还有几间房子,再往后的围墙边还有几座窑和几个成天到晚都在燃烧着的大炉子。傍边有几间房子,那是贾府前柴房管事夫妇的家。
这里的工人很少,但下午来这里的见习学生最多。这里的日常工作名义上由总管徐大锤亲自安排,但实际上常常都是炼丹的老道在这里指手画脚。
房子里有几个冶炼炉,只要有矿石运来,就可以炼出铜、铅、锌和很少量的锑。有时老道弄些朱砂来,可以炼出水银。冶炼炉不大,却有很高的烟囱。如果将烟气用管道引入蒸馏水中,水会变得有很强的腐蚀性,这是硫酸溶液。
房子里还有几个培烧炉,将黄铁矿放进去,可以制得硫磺,这是炼丹老道的拿手好戏。但也可以制成硫酸,这就是老道获得的新知识了。而且用硫磺也可以制成硫酸,这让老道和见习学生们对硫酸究竟是什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然,用黄铁矿制硫磺是正经的工作。制得的硫磺都被收集在一个个陶罐里送到库房里妥善保存。
将铜、铅和锌放进硫酸溶液中都可以溶化,还会冒出许多气泡。用猪尿泡收集这种气体,当猪尿泡涨大后,把口扎住。放开手,它会飞到天上去。用线牵着当玩具,不仅迷倒了所有的小孩,就是美丽的女教师们也都爱不释手,完全忘掉了她们头上飘动的玩具原来是储藏猪尿的东西。还是严肃点吧。这种气体既然比空气轻,不妨就叫氢气吧。怎么?你有意见?
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这种溶液可以做消毒液。如果熬干它,可以得到漂亮的蓝色晶体。火不要太急了,否则晶体太小。如何测得硫酸铜溶液的浓度?这是见习学生面临的一道考试题。解题的方法是明摆着的,但是你要知道正确的答案,你必须有把称,当然最好是天平,还得升火熬汤。最大溶解度是多少?这道题就有些难度了。并不是解题困难,而是这道题不不是很严格。答案是多样的,原因是最大溶解度与温度有关。现在贾迩冶还没造出温度计呢。如何测得硫酸的浓度?答案有极高的实用价值。你现在的知识已经足够解这道题了。在你千辛万苦得出答案时,不要骄傲自满而驻足不前。一定要仔细研究多个实验小组的多次实验数据。这样你可能会发现定比定律。
将铸造的铁管放到硫酸铅溶液中,过几天再取出来,表面已经镀上了薄薄的铅层。虽然不够光滑,但埋在地下充当水管还是可以的。将铁制的餐具放进硫酸锌溶液里,耐心等待几天,餐具表面会镀上薄薄的锌层。什么?镀铬更好?你听说过硫酸铬吗?研究镀铬工艺?算了吧,太复杂没条件没时间且不说。你知道哪里有铬铁矿吗?中华大地贫铬啊。哪里有?正确答案是南非阿扎尼亚布什维尔德最多,其次是阿尔干半岛的阿尔巴尼亚。开条军舰去?那哪能呢。那是帝国主义干的事,我们都是用钱买的。现在还没有国际货币,无法买呀。
那些窑是干什么的?别急,用处还不少呢。砌冶炼炉的耐火砖是烧制的,那些掺有耐火黏土的铸模和石墨坩埚需要培烧,否则太不结实了。还有烧木炭和烧焦碳的窑。木焦油和煤焦油都用桶盛装起来,以后有时间再进行研究,这东西还是培养有机化学家的摇篮呢。
那些成天到晚都在烧火的炉子使用的燃料是稻草,别的什么花草树木当然也行,但谁有闲工夫收集那些东西。自家地里就盛产稻草,大量的收购还让周围十乡八里的农户多了一项意外的收入。一锅锅草灰用蒸馏水浸泡,放在炉子上煮。锅上有罩子,长长的弯弯曲曲的而且弯曲的部分是浸泡在水缸里的管子将水蒸气引走了,流出来的就是蒸馏水。
快烧干的时候将锅里的东西倒进一个四周吊起来的大布兜里,有两个炉子熬的是从布兜里滴出的残羹剩水。熬干后锅底那薄薄的一点白色晶体不是盐而是碳酸钾,是制造钾硝石的原料,当然还得使用钠硝石,得到的产品还有碱。
煎制硝碱的原料来自福建和广东,负责这项工作的人是贾府柴房管事,他原来是山东半岛煎制硝碱的工匠。那里离宋境太近了,因而被严禁煎制硝碱,失去生计的他一无所有。不过现在他又干上了熟悉的老本行。
硝石、木炭和硫磺。想干什么?是做烟花爆竹吗?没劲,做那个干什么。那是做火药兵器?还是没劲,水平太低。用小数量的低水平对抗大数量的低水平能打赢吗?
把硝石溶入硫酸中,提高点温度,用琉璃管将冒出的气体导入蒸馏水中,得到的溶液是硝酸溶液。剩下的是硫酸钾或硫酸钠溶液,这要看你用的硝石是钾硝石还是钠硝石。
实验课题:如何浓缩硫酸和硝酸至最大浓度并测定它们的最大浓度?见习学生们,你们的工作很辛苦。但现在的辛苦为你们将来成为科学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就是现在,你们掌握的技艺已经使炼丹老道垂涎三尺。当然,他的指点也使你们获益非浅。
将一份浓硝酸和三份浓硫酸混合。多霸道的液体啊。你能找到的大多数物质都能被它销蚀,就是金子放进去也消失的无影无踪,只是使液体呈现美丽的金黄色。当然,它不能溶蚀琉璃,否则用什么盛装它呢。既然这么霸道,就叫王水吧。不对,应该叫霸水。难道王道和霸道是一样的吗?这个,这个,超出了实验研究的范围。打住,不要再讨论这个问题了。一只手的大拇指顶在另一只手的手掌下。
不知道如果贾政知道这些事情后会不会因为没有亲眼目睹而感到遗憾。反正他既没有见着也没听说。贾政回府后的第六天,东山庄园的冶炼车间沸腾起来,原因是贾迩冶前一天下午回来了,而且还带回来十车黝黑的黑钨矿。人员只回来三分之一,那些没回来的人还在赣南采集矿石。第二天这些回来的人又赶着车到赣南去了,但贾迩冶没去。
上午,贾迩冶让工匠们将二百多斤黑钨矿砸碎,然后用硫酸处理。黑钨矿分解的不理想,因此逐渐加入硝酸,直到黑钨矿充分的分解,铁锰等元素进入了溶液。经过多次清洗的不溶物与砸碎的焦碳混合制成矿团,其中还掺入一些助熔的矿物。
下午,三个装满矿团的石墨坩埚被分别放进三个冶炼炉内,其周围塞满了大块的焦碳。“点火。”这是冶炼车间管事发出的口令。炉膛下的木柴被点着了。
“鼓风。”
六名工人摇动鼓风机。他们的装束很奇怪。八月份的天气并不冷,可是他们都穿着厚厚的棉衣,头上套着厚厚的棉套,就是眼睛也没露出来。他们都带着面罩,眼睛的位置是一块红褐色的琉璃。穿这么厚不热吗?何况还在冶炼炉旁工作。实际上他们不仅不热,现在还有些冷,因为他们刚才都在水缸里泡过。这个措施在贾迩冶去赣南之前就交代好的,理由是这次冶炼的炉膛温度要比以往高很多。贾迩冶和身边的几位大师傅也是一样装束,只是还没有在水缸里泡过。他们现在感到很热。
焦碳燃烧了,火势越来越旺。六名鼓风的工人身上渐渐的升起热气,越来越多,衣服眼看就要干了。
“换人。”
六名湿漉漉头带面罩的工人换下前面的六名工人。贾迩冶对身边的大师傅们说道,“我们也去泡泡吧”。
透过红褐色的琉璃镜片,贾迩冶看见坩埚里的矿团也燃烧起来,和几位大师傅仔细的观察了每个冶炼炉。然后互相招呼着离开炉旁。摘下面罩,又到水缸里泡了一下。
鼓风的工人轮换的频率加快了,透过红褐色的琉璃镜片看炉膛也是耀眼的白色光芒,炙热的气浪让没有在水里泡过的人彻底打消了靠近观察的念头。
“开始熔化了。”一位轮流上前观察的大师傅兴奋地叫了起来。
一阵紧张的忙碌之后,矿料彻底熔化了。透过琉璃镜片,坩埚里的分液面很清晰。
“停止鼓风。”
“去渣。”
“取出坩埚。”
六名湿漉漉头带面罩的工人用特制的钳具取出坩埚。不,看那小心翼翼的样子应该说是捧出坩埚。
“准备浇铸。”
“开始浇铸。”
三个坩埚里的熔融体依次注入铸模。
熔融体刚刚凝固一会,铸模就被打碎了,一只乌金坩埚呈现在热切期盼的众人眼前。一阵热烈的掌声、一阵欢呼骤然响起。
“都记下来了吗。”贾迩冶询问一位秀才打扮的年轻人。
“是,都记下来了。”
“明天上午上班之前在这里有个碰头会,你也提前来一下。”
第二天上午上班之前贾迩冶来到冶炼车间时,车间管事、年轻的秀才和几位大师傅都已经来了。大家围在昨天使用的冶炼炉前议论纷纷。仅仅使用了一次,这冶炼炉看来是必须翻修了,那三个石墨坩埚肯定报废了。看来温度实在是太高。
碰头会只有十几分钟,议题只有两点。一是根据昨天的经验,对矿团中各种物料的比例作了一些修改。其二是浇铸早已做好的那个最大的坩埚铸模。会后,贾迩冶就离开了冶炼车间,四天后在生火时才出现在这里。这次他没有穿湿漉漉的棉衣,只是远远的做个旁观者。
接下来的工作是浇铸一个冶炼炉,一个乌金的冶炼炉。钨的熔点仅次于石墨。有了乌金坩埚,什么高熔点的合金不能冶炼?有了乌金冶炼炉,搬到哪儿都可以快速的投入冶炼,当地没有耐火材料也没关系。
以后的工作就是把已经做好的铸模都浇铸成大大小小的乌金坩埚和冶炼炉。不过贾迩冶连看都不去看了,他回到了贾府。两天后的下午,吴公公来到贾府传达皇帝召见的圣旨。
第一卷 未雨绸缪 第三章 官僚资本(一)
3—1
贾政有满肚子的问题要问宝玉,其中关键的问题是吴公公怎么会到东山庄园去,为什么皇上要召见父子两人。可是送人的宝玉没等回来,被送的吴公公却回到了客栈。
“公公光临,贾政未能远迎,还望公公恕罪。公公请坐。”
“贾大人不必太客气,贾大人请坐。”
两人入座,茗烟奉上茶水。
“噢,洒家来此是要将贾公子的两车礼物运到宫中。”
“啊,公公请便。贾政这就让人将礼物随公公送去。”
“不急,不急。洒家想在此喝杯茶。还有些话与贾大人说说。”
“噢,那公公就多歇一会。”贾政示意茗烟退下。
茗烟出去了,还在外面将房门掩上。
“贾大人可知贾公子现在在何处,正在做什么?”
“这个贾政正想请教公公呢。”
吴公公呵呵一笑,“贾公子正在宫里与皇上饮茶聊天,徐总管作陪。”
“啊,这是怎么回事?望公公告知。”贾政惊喜万分。
“这个,原因洒家也不知道。洒家与贵公子交好,贾公子情谊厚重,将洒家一直送到宫门口。不想早先回宫的西门子侍卫已侯在宫门,传皇上口喻让洒家领贾公子及随行的徐总管进宫面圣。”
“那,没,没什么,没什么意外吧?”贾政担心贾宝玉的德性。
“贾大人无须过滤。皇上见贾公子年轻俊朗又才干非常,龙心大悦啊。又知贾公子是德妃娘娘胞弟,甚是亲切呢。”
贾政心里又惊又喜,没想到混小子如此福星高照,看来飞黄腾达是想躲都躲不过去了。唉,这小子想不到的事真多啊。“那,真的和皇上饮茶聊天吗?”
“这还能假,洒家可是在旁侍侯呢。后来还是贾公子说给皇上带来了一点礼物,洒家这才有机会来此与贾大人一叙。哦,洒家也该回宫去了。”
“哦,公公请便。”贾政将吴公公送到客栈外,原来还有三位年轻的公公候在那里。茗烟已吩咐贾府家丁将礼品搬到两辆宫里来的车上。
吴公公临上车之前,忽然想起了什么。“哦,洒家差点忘了大事。”走近贾政身边,吴公公小声对贾政说道,“贾大人,明早有宫里来的人带大人进宫,皇上要在早朝时见大人。贾大人可别误了时辰啊。”说罢,吴公公向贾政告辞,坐上一辆马车离去。
且不说贾政自吴公公走后精神亢奋,那真是浮想联翩,饮食不知其味,夜不能寐啊。却说吴公公将两车礼品运进皇宫后,只有不太长的时间,又乘马车向西湖葛岭弛去,同行的一辆马车上载运两个长长的木箱和两个方方的木箱。
西湖葛岭是太师贾似道的官邸所在地。这位当朝重臣权倾天下,无人能与之抗衡,是当今皇帝的依靠。这座官邸就是当今皇帝登基后不久为之建造的,官邸的规模和豪华不亚于皇宫,由此便可见这位太师的显赫地位。
年过一个甲子的太师看样子保养的很好,面色红润,微胖的中等身材,表情平淡但目光炯炯。贾太师半躺在太师椅上,目光凝聚在天花上的一点,似乎在深思冥想。周围七八个小妾丫鬟,有的薄扇轻摇,有的端茶侍侯,有的在肩上和腿上轻捶慢揉。太师的一双大手白皙柔软,掌厚指壮,不时的在美女的身上缓缓游荡。现在左手抚摩的是摇扇的丫鬟菱儿,这是一个湖州的美女,身材修长,面容俏丽洁白。右手抚摩的是端茶侍侯的丫鬟莲儿,这是一位无锡美女,娇小玲珑,面容柔丽浅黑。真不明白,为什么同样的一池太湖水,却滋润出两种不一样的娇娃。
随着太师一双手的游动方向,两位美人或前趋或后退,或扭身斜肩或弯腰曲就,或屈膝含胸或挺腹后仰。虽然动作缓慢,两位美人却累的满面嫣红,娇喘连连。莲儿端着的茶盘微微颤抖,菱儿双手摇动的丝绸大扇乱了节奏。
“茶。”太师的双唇微开,还用舌头舔了一下。
莲儿放下茶盘,端起杯子抿了一口上等的西湖龙井,放下茶杯后移身靠近,俯身面向半躺着的太师。双手揽着太师的大头,莲儿湿润柔软的双唇贴在太师肥厚的嘴唇上。太师的喉头动了一下,一口香艳的茶水喝了下去。可是粘在一起的两双嘴唇没有分开,太师的嘴又裹又吸,享受着莲儿柔嫩的香舌,右臂轻揽着莲儿纤细的腰肢,手指在后崛圆滑的两座山峰上来回滑动,指尖不时的在山谷里轻搔几下,莲儿已是哼声连连。过了一会,太师的喉头又动了一下,这次咽下的是一口莲儿口中分泌的津液。莲儿和菱儿,还有另外两个丫鬟进府已经三个多月了,至今都还是处女。太师最喜欢处女的幽幽体香、芬芳的气息和清爽的津液。
崛起的圆滑山峰被轻拍了几下,莲儿直起身,又端起了茶盘,太师的右手勾在一条玉柱上。脚下两个跪坐在厚垫上的小妾,一左一右怀抱着太师的两条小腿,不停地在腿上和脚上又捶又揉。这时,她们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太师的大腿上,指尖不时地划过一堆丝绸。慢慢地,那堆丝绸蠕动了几下,太师发出轻轻的呻吟,两只手都突然使上了力气。莲儿和菱儿黛眉紧皱,激烈的颤抖几下,却没敢发出一点声音。太师的喉头又动了一下。这回咽下的是自己的口水。
“茶。”太师似乎又渴了。
又是莲儿抿着一口龙井茶,靠在太师的身边,抿着的嘴唇没有俯向太师,却迎向对面就过来的菱儿微开的红唇。四唇相接,茶水渡进菱儿的口中。菱儿俯身面向太师,环抱着太师的颈脖,柔嫩的嘴唇贴在太师的厚唇上。太师的喉头又动了一下,咽下了菱儿渡过来的茶水。然后吸嘬着菱儿的香舌,享受那柔软和滑润。左臂轻揽着菱儿柔软的腰肢,手指在身后崛起的两座山峰之间的山谷里上下滑动。菱儿轻声的呻吟起来,腰胯有些扭动,身体微微颤抖,胸部大起大伏,呼出的气息如同热浪。
太师感觉到手指有些湿润,不时地增加一些按压的力度,每按一下,菱儿都大声叹息。呻吟和叹息,在太师听来都宛如天籁,同时品味着菱儿的气息、享受着手足肌肤的快感,真是换个神仙做也不干啊。与莲儿的清淡幽香不同,菱儿的气息浑厚芬芳。几次咽下菱儿口齿间分泌的香津之后,太师才在圆滑的山峰上轻拍了几下。
太师是个懂得怜香惜玉的男人。看着都已香汗津津的美人,太师挥挥手,“你们都下去歇歇吧”。美人们退下后,过了一会,太师身边又围上了七八个小妾和丫鬟,其中有端茶侍侯的丫鬟媚儿和摇动丝绸大扇的丫鬟欢儿。她们俩和莲儿、菱儿一样,已经侍侯太师三个多月了。太师还不想让她们身上的处女体香淡化消失,反而希望香味更加浓厚些。为此,太师不辞辛劳的每天亲手加以调教和刺激,还用名贵的药材和精美的饮食加以喂养。太师的付出现在已经有了回报,她们的体香已经比刚进府的时候更加迷人。
正在享受并调教着媚儿的太师看见管家悄无声息的走近身旁。这位中年的管家显然早已见惯了这里的场景,平静的脸上没有一丝波澜,正在工作的美人们也都没有一丝暂停的意思。看样子都是训练有素啊。
“老爷,宫里的吴公公来了,还带来了几样礼品。”管家的声音很轻。
“噢,知道了。请吴公公在客厅饮茶稍待,我休息一会就去会客。”今天的功课还没结束,太师是个一丝不苟的人,功课怎能荒废呢。当然,速度加快一些也没什么问题。
管家去陪吴公公了。太师现在不仅嘴忙、手忙,大脑也忙碌起来。这个吴公公近来行动异常,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两次北上。上次去的是建康贾府的东山庄园,带回两车礼品。皇上给大臣们都分赠了一些,其中本太师所得最丰。都是些金贵的好东西啊。以后太师府还派人去买了一些。最近一次去建康就有些蹊跷了,居然是传旨召见建康贾府父子。这位皇上似乎与过去不太一样了。以前宫里的太监奉皇命出宫办事都是后宫之事。虽说建康贾府是德妃的娘家,但从来也没有过如此殊荣啊。难道皇上要培养心腹,那就会产生新贵,可能会打破现在的局面。这位一向唯唯诺诺的皇上会突然精明起来吗?
噢,皇上虽然和以前一样的唯唯诺诺,唯本太师的意志是从。但最近一年多来,皇上的唯唯诺诺不象以前那样是昏庸无主见,倒是象小心翼翼不说出自己的主张。看样子不得不有所防范了。怎样防范呢?贾太师还没有想出办法。
在贾迩冶和徐大锤被吴公公领进御书房后约半个时辰,贾太师就得到了线报,可惜不知道他们在书房里说了些什么。啊,这里有个纰漏,既然皇上可能精明起来了,那就需要在皇上的贴身处有双眼睛和有对耳朵,这样才能知道皇上在私下里的所为和所言。怎样才能办到呢?啊,有了。虽然有些心疼,但为了办成功,只能忍痛割爱了。那个尤物一定能将好色的皇上迷的灵魂出窍。有什么舍不得的,最近不是有点腻味了吗?其实是太师的有些能力越来越不如从前,尽管欲望没有丝毫减弱,反而好象越来越强盛。
功课要加快一些。既然吴公公来了,正是办这件事的好时机。
第一卷 未雨绸缪 第三章 官僚资本(二)
3—2
吴公公的心情看来很好,没有因贾太师的故意怠慢而有一点点不快。上等的西湖龙井清爽碧绿,细呷慢咽,口齿留香。吴公公不时地抿嘴砸舌,细细品味,三杯茶水已快见底,仍然是兴趣不减半分。当然,也不能太冷落了站在身旁侍侯的管家。吴公公有一句没一句地和管家搭话,虽然管家看来实在不善于言辞。
贾太师终于现形了,一身华丽的绸缎便服,看来倒也没在吴公公面前摆官架子,一股轻松释然的感觉在吴公公的心田倏忽流过。
“让公公久待,似道罪过,罪过。”太师拱手作揖,神态谦恭。
“洒家不请自来,打扰了太师休息,还望太师原宥。”吴公公作揖还礼,胖呼呼的脸庞笑容可掬。
“公公请坐。”
“太师请坐。”
各自端杯饮茶。说是饮茶,实际上两人都抿了一点点。贾太师刚刚采撷了大量上阴,吴公公刚刚已饮三杯龙井,哪能口渴。
“公公此来·;·;·;。”
“哦,皇上给太师又有馈赠,洒家特此送来。”
“似道久沐皇恩浩荡,却不能为皇上解忧,惭愧,惭愧。”
“岂止惭愧,应当是该死才对。”这是吴公公的腹诽,然而嘴上却另有说辞。“太师乃朝廷栋梁,皇上之依靠,何来惭愧。”
贾似道在当今皇帝登基之前就官拜右丞相兼枢密使,手握重权。当今皇帝登基后加封贾似道为太师,后来又授平章军国重事,倍加宠信,将朝政统统委托给他。贾似道见皇上昏庸无能,就更专横跋扈,目无天子,把持朝政,竟然不将上朝当回事,先是三日一朝,如今人家可是十日一朝。
“呵,呵,公公过誉。不知皇上恩赐何物,竟劳公公亲自送来。”
“哈哈,太师不妨一猜如何?”
“哈哈,这如何猜得?公公可有提示?”
“此物出自建康贾府。”
“啊,那一定是不凡之物。上次皇上已经赏赐不菲,那对琉璃宫灯价值连城啊。”
吴公公上次去东山庄园与贾迩冶相会,带回的两车礼品中有两对琉璃宫灯,其中一对用皇帝的名义赐予贾似道,这是吴公公与贾迩冶密谈的结果之一,目的无非是想取得贾似道这位权臣的好感,为将来的发展减少障碍。贾似道视这对琉璃宫灯如至宝,置于寝室中夜夜灯火不熄。
“太师可知建康贾府何以屡出奇物。”吴公公忽然转移话题。
“那贾政在工部为官多年,自当熟悉百工。贾府之出,应当与之有关。只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