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二爷传奇-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铁头,什么时候自封主力团了?陆战二团是新团不假,但有陆战一团的老底子,不少战士在李庭芝麾下和元军打过恶仗,那些在扬州和丁村堡与元军短兵相接互相砍杀的原宋军官兵可不是吃素的。铁头,你有自满情绪了。”

“都督,我们团的装备比他们的好不假吧。”

“你想上城墙打守城仗啊,我将你和林冲锋换个位子怎么样?”

“哇,都督,别把我调到陆战团,我死活也要赖在骑兵部队不走。都督到哪里我的骑兵部队就跟着都督到哪里。”吕铁头脸上出现了难看的笑容,“都督,我请你喝酒如何?”

“呵呵,铁头有什么事求我呀?”

“都督,出击的时候让我做指挥吧。”

“骑兵快速突击,指挥非铁头莫属啊。”

“哇,我给都督和杨大侠拿酒去。”

杨无过笑道,“宝兄弟,你又骗了一瓶酒。”

第二卷 武装割据 第七章 重返江南(三)

7—3

下午元军又发动了攻击,但是没有攻城,只是用回回炮向城墙上抛射石块和火药包,弓弩手发射密集的箭矢。林冲锋下令不许反击,陆战二团在城墙上的两个营的官兵们隐蔽在坚实低矮的掩体里承受着心理考验。

贾迩冶一下午都在指挥部里睡觉,林冲锋派人向贾迩冶报告军情。贾迩冶问明情况和林冲锋的对策后赞扬林冲锋的悟性很高,不愧是职业军人出身。他让来报告的参谋转告林冲锋,可以想些办法诱使元军多折腾些时间,白天累了晚上睡的更香甜。

傍晚吃饭时贾迩冶才从床上爬起来,看着从外面风尘仆仆地赶回来的杨无过,贾迩冶调侃起来,“大哥,你没睡一会呀?今晚可没时间睡觉哦。”

“小滑头,明知故问。”杨无过笑道,然后正色说道,“宝兄弟,陆战一团下午在浒浦登陆,应当已经向江阴进发了。现在江阴城守军是一千水军,船只集中在城西江边河汊里。”

“大哥,你辛苦了。我们一定会比陆战一团先到江阴。今晚大哥还得辛苦哟。”

“唉,我现在才明白最清闲的人是你,最辛苦的人是我和情报人员。”

“大哥,你武功盖世,内功精湛,几天不吃不睡也没关系。情报人员要是练成千里传音的高深功夫,就用不着来回奔波那么辛苦了。”

“油嘴滑舌,哪里有什么千里传音的功夫。宝兄弟不是练了旁门左道的功夫了吗?你练成千里传音之术了吗?”

“嘿嘿,大哥,我只发现旁门左道的功夫就是床上功夫,就是睡觉的功夫啊。”

“胡说八道,旁门左道中也有不少成名的江湖豪杰。你是武功一窍不通,却学了些歪门邪道。宝兄弟,你怎么就不能正正经经地练些武功呢,那些小鬼都比你强。”

“大哥,我练武功有什么用?我就是有绝世的武功,靠一人之力也赶不走蒙古人。众志成城,发动人民大众,大家辛苦出力才能使我华夏子民翻身。”

“没错,这是你的正经事。哎,别贫嘴了,快吃饭吧。”

深夜,城门打开,直属团和警卫部队出城,悄无声息地缓缓迫近元军营寨,距离敌营一百多米处部队停止不前,分成两个冲击队形蓄势待发,中间两个小炮连支起小炮,做好了发射准备。林冲锋率领陆战二团随后出城,成四路纵队列于东侧。忽然,元军兵营响起鸣金之声,灯火通明,营寨里人影幢幢,煞气腾腾。

杨无过看着神情自若的贾迩冶,调侃起来,“宝兄弟,人家料到你会劫营,正排着队欢迎你呢。你是不是来个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打算逃之夭夭啊。”

“哇,原来大哥也会说笑话呀。元兵白天忙着扔石头,晚上还要熬夜欢迎我们,多辛苦啊。如果我们不进去遛遛马,那不是辜负了人家的一片深情美意?大哥,你要是不喜欢人家欢迎你,东面那片稻田里的元军就交给你了,好吗?”

“嘿,原来宝兄弟什么都知道啊。明明知道元军的部署,为什么还故作神秘兮兮的模样?半夜里偷偷摸摸的,好像蟊贼一样。元兵肯定都乐着呢。”

“大哥,明月当头,怎么能说是偷偷摸摸的呢。现在是六月酷暑,晚上出来遛马,是为了凉快。至于元兵嘛,等一会就乐不起来了。大哥,埋伏在稻田里的元军没有骑马,营寨里列队的元军多数也没有骑马,正合吾意呀。”贾迩冶念念不忘的东西只有战马。

这时城墙上的两个大炮连的四十门大型迫击炮开始炮击,炮弹呼啸着向东面稻田里的一千元军伏兵砸去。紧接着两个小炮连的八十门小型迫击炮开始向敌营倾泻炮弹。覆盖性的炮击进行了十分钟。炮击刚停止,直属一团和警卫部队向敌营发起冲击,陆战二团向稻田冲锋,贾迩冶身边只有一个排的兵力做警卫。骑兵和步兵的冲击队伍看似混乱,但实际上都是以连为单位的一个一个集团。这种以连为单位的冲击队伍是我军的特有战术,如果遇到散兵游勇,刹那间即可将之歼灭。如果对面是数百人列阵对抗或蜂拥而来,则一百多枚手榴弹同时扔过去,顷刻间敌阵瓦解。连队冲击队形打头的是副连长,班排队形打头的相应地是副班长或副排长,因此军中有副职是先死的长官的说法。

“宝兄弟,不打算凑凑热闹吗?怎么你转性了吗?”

“大哥,里面的场景肯定很不好看,气味也一定难闻。这种工作还是让军人去做吧。”

“嘿嘿,难道宝兄弟还怕见到血腥?真的转性了呀。”

“大哥,我不是怕见血腥,只是血腥气味难闻,加上元军白天扔石头辛苦,晚上还要加班加点防备我军,汗臭味更可怕呀。”

“哦,我还以为宝兄弟生出慈悲之心要出家。你就是出家恐怕也难得正果,死在你手上的敌人还少吗?你挥军灭掉多少元军了?”

“大哥,我怎么会出家呢?我心怀慈悲可是真的,但不是慈悲敌人,我要得到的正果也不是成仙成佛,而是朗朗乾坤。”

不到半个时辰,两个战场的战斗都结束了。陆战二团打扫战场,直属一团和警卫部队补充弹药后向江阴进发。将近三千人的骑兵队伍在月光下不徐不急的行军。天快亮时部队休息了一次,补充了干粮稀饭,然后上马疾行。

江阴三面环山,北面临江,虽然山势不高,却也可谓地形险要,易守难攻。但是元军守军只有一千,又是水军上岸充当城防,无力在要道口设防,只能看守城池。骑兵部队沿澄江东岸直趋河口,那里运河支流与澄江合二为一。先头部队顺利地控制了元军水军战船,抓获了一百看守船只的水军。事出突然,元军毫无防范。

部队稍事修整,吕铁头下令攻城。正如所料,元军抵抗微弱,守军在铁头重撞之下,顷刻间土崩瓦解。元军水军士卒多为原来的宋军,少数都元帅刘整在汉江流域训练出来的凶悍的汉军军官被狙击手点杀之后,余者多乘机找了个反正自新的机会。

几天后范广师的骑兵团和师直属部队绕道泰州渡江来到江阴,随后于辉的直属二团也渡过扬子江。范广率所属的骑兵团和直属营与赵林的陆战一团拿下常州,然后又与林冲锋的陆战二团拿下无锡。在江阴捕获的水军船队经过整编后划归陆战二团,由副团长张顺水亲自指挥,大部分移舟无锡。

贾迩冶和杨无过来到常州,这里曾遭伯颜屠城,虽然已经过去将近三年,至今仍然十室九空,城外农家也惨遭涂炭,许多田地荒芜。贾迩冶恨得咬牙切齿,谓杨无过曰,“他日北上荡涤元廷,若生擒伯颜,当剐之。大哥到时候一定要提醒我勿忘此事。”

范广说道,“都督,元人残暴,当活剐者何止伯颜一人。那个阿术也该当活剐,可惜这两个敌酋都已不在江南。还有在大江南北造恶后已经南下的阿剌罕、董文炳、博鲁欢等人,一个也不能放过。”

杨无过说道,“还有在荆楚、湘赣、滇桂粤等地造恶的敌酋,也都不能放过。宝兄弟,以后敌酋恶迹我都会查实,总有算总账的一天。”

陆战一团驻守常州,陆战二团移住无锡。缴获的战马装备了无忌师的秦玉团和李大逵团的二个营。贾迩冶的警卫部队扩编为营编制,辖三个骑兵连,其三连由浏河游击队改编。直属一团和二团由江阴向西进发,范广的骑兵部队、张顺水的水军以及贾迩冶的警卫营由无锡沿运河水陆并进北上。两军在常州汇合,然后继续夹运河而行。范广对慢吞吞的行军速度甚为不满。

“都督,兵贵神速,为何如此缓行。丹阳元军只有一千余城防军,多为原来的宋军,我军完全可以快速奔袭丹阳取之。”

“范将军,正是因为丹阳元军太少,又非主力,故无足轻重,不必急于拿下。”

“那为何我军进军丹阳?”

“引诱元军增援丹阳。”

“都督是希望元军增援丹阳,聚而歼之?”

“是啊,元军重兵驻守建康,镇江和江阴也各有五千主力。在常熟城下元军已经失去八千主力,现在镇江元军只剩二千,不足以增援丹阳。如果元军增援丹阳,只能从建康分兵来援,我军即可先吃掉一股,对以后攻取建康有利。”

“如果元军不增援丹阳,我军就不取丹阳吗?”

“怎能不取?取下丹阳,镇江近在咫尺,还有诱使元军增援镇江的机会。”

军至吕城,贾迩冶下令直属二团前出陵口,威逼丹阳。驻扎苏州的秦玉团和李大逵团的两个营以及团直属部队配属炮兵教导大队的两个连移师吕城。范广、吕铁头的部队以及警卫营西进珥陵,截断丹阳与金城(金坛)间的联络。范广派出麾下的一个营到金坛城下耀武扬威,企图引诱金坛元军出战,但元军龟缩不出。其实金坛元军敢于出战倒是事出意外。

珥陵指挥部里杨无过向贾迩冶报告军情,“宝兄弟,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大哥,先说坏消息。”

“金坛守军派人联络我军,表示愿降。”

“大哥,这是坏消息吗?”

范广和吕铁头异口同声,“确实是坏消息。”

贾迩冶大笑,“那,大哥,好消息是什么?”

“建康元军出动了,其前锋五千骑兵抵达句容,如果不顾后面的一万步兵,明天中午以前即可抵达丹阳。”

“步兵到什么位置了?”

“到达淳化,在句容以西约四十五里。”

“步骑相距四十五里。大哥,确实是好消息啊。”

第二卷 武装割据 第七章 重返江南(四)

7—4

白兔,位于句容和丹阳之间的最大村镇,扼东西南北交通咽喉。深夜,近万人的骑兵队伍突然降临白兔,村里顿时狗吠人惊,战马嘶鸣。渐渐地白兔重归寂静,秦玉和李大逵的部队以及三支部队的六个炮兵连隐匿村中。范广帅部沿大道北行一里,然后离开大道折向西行三里,在一村庄藏匿起来。吕铁头的直属一团和警卫营沿大道南行一里,然后也西行三里有余,选择一片树林隐蔽其中。

第二天上午刚过九点,隐身在大树上的侦察兵发现了敌人骑兵部队。先头一个百人斥候分队,后续的大部队相距二十多里。贾迩冶用望远镜观察到元军骑兵部队行军队列,元军大部队行军果然十分壮观,旌旗招展,密集的多路纵队仍然拖了两里多长,铁蹄扬起的灰尘像一条长龙蜿蜒起伏,在队伍之后渐渐淡化。

斥候分队穿行在街道上时提高了警惕,村镇太安静了。昨天傍晚这些斥候探路最远到达这里,当时这里的人满街乱跑,惊恐万状。这些元兵乘机掠夺奸淫,糟践百姓。今天为什么一个人影也不见了?怎么镇里的官员也不出来迎接?百户发出了命令,队伍停了下来,一些元兵下马,向路边的几所大房子走去。

秦玉双手握着转轮手枪,准心套住了百户的脑袋。这时元军百户头部由左转向偏右,秦玉扣下了扳机,直径九毫米的子弹穿进百户的右眼,百户上身僵直了一下,无声无息的栽下马来。枪声响了两次,秦玉知道另一声枪响是李大逵所发,而且肯定是同一个目标。秦玉想象着李大逵懊恼的神情,心里有些得意,想到李大逵输给自己一瓶酒,不由地笑出声来。

枪声就是命令,数百支弩箭从不同的角度射向马上和已经下马的元兵。仅仅是一呼一吸之间,侥幸没有中箭的元兵寥寥无几,,他们还没有作出有效的反应,就被另一批战士的第二轮射击消灭,有些元兵一人中了二三十弩箭。甚至战马也没有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有的在左顾右盼,有的低下头来嗅嗅倒在地上的元兵。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血腥,战马明白了一些,发出悲哀嘶鸣。秦玉看在眼里,暗暗感叹,这是真真的战马。

万户昔里罕的位置在中军,感觉到不急不慢的行军队伍在逐渐变缓,最后停顿下来。昔里罕离开队列,从路边策马向前,一百牙下亲兵成一路纵队紧跟其后。昔里罕来到前军,明白了队伍停下来的原因。前方大约三十丈有许多胸墙,都成弧形,错落层叠,纵深约十丈,大致分三层分布,但并不整齐划一,而是互补余缺。这些阻击工事是秦玉和李大逵的部队三千五百官兵在十几分钟的时间里用装土的麻袋垒砌而成。无忌的部队在莒州战事时摸索了一些野外阻击战的战术,以后又不断研究和提炼,今天快速建造的工事是许多研究心得之一。

昔里罕有些茫然,一百斥候哪里去了?难道都被消灭了?为什么发现敌人没有回报?昔里罕仔细观察,胸墙后的士兵武器杂乱,有弩、弓、刀、矛。昔里罕数了一下工事的数目以及一个工事后的士卒,估计对方工事有二千五百步兵,两侧各有大约五百骑兵,都成四路纵队保护两翼。正面错综复杂的工事不利于骑兵冲击,但是用步兵攻击并不弱于对方。两翼骑兵人少较弱,其装备和步兵一样,弓弩不多。昔里罕眼光锐利,但他看不出来对方士兵都装备转轮手枪,近战他是占不到便宜的。若论远战嘛,昔里罕认为自己占有优势。

昔里罕发布了命令,正面一千强弓手射击压制,两千骑兵下马佯攻,左右两翼各有一千骑兵迂回突袭,边骑马奔走边用弓箭杀伤对方骑兵,冲击到敌阵后回头攻击,然后正面变佯攻为强攻,前后夹击,一举消灭敌人。

元军在缓缓展开,并缓缓向前迫近。一千强弓手迫近到阵前十丈,开始压制性的射击,两千下马的步兵紧随其后,作出准备攻击的模样,他们的战马被集中到后方。两翼骑兵看样子是掩护正面进攻,实际上暗藏杀机,做好了向两翼冲击的准备。

秦玉眼看元军部署就要完成,抬手向天上打了一枪。阵地后六个炮连的一百八十门大小迫击炮同时发射,炮弹呼啸着射向空中,画出优美的抛物线,最后的轨迹几乎是垂直向下。几乎同时而持续的爆炸声震耳欲聋,胸墙后的士兵都捂着耳朵,努力将嘴张大。元军没有卧倒的概念,只有残碎的肢体漫天飞舞,硝烟刚起,第二轮炮弹又砸了下来。昔里罕没有中弹,但是他已经死了。昔里罕口鼻流血,眼睛和耳朵也在流血,他是被震死的。原来计划至少发射五轮炮击,但是刚发射两轮秦玉就下令停止射击,但是第三轮炮弹仍然发射出去了。

第一轮爆炸声响起之时吕铁头的部队和范广的部队就在敌侧后两翼发起了冲锋,贾迩冶策马缓行,身后是警卫营三连,其他两个连已经冲到前面去了。三连第一次参加战斗,贾迩冶命令三连此战只作观摩。冲击的部队在硝烟外围停了下来,因为应当还有两轮炮击。但是硝烟已经淡化了,第四轮炮击仍然没有响起,直到李大逵的两个骑兵营发起了攻击,侧后两翼的部队才蜂拥而上,秦玉的部队也步行压向敌人。

最后的战斗似乎令人失望,没有激烈的抵抗,没有令人热血沸腾的格斗。元军两翼的骑兵损失较小,但是多数都傻了,许多人捂着耳朵狂叫。战士们没有使用手榴弹,有点威胁的元兵用转轮手枪和钢弩解决。钢刀划出优美的曲线,头颅在血花中飞起又落地,砸下地面时发出沉闷的声音。长枪突刺,穿透衣甲和骨肉,然后一旋一扭,抬腿踢飞尸体,热血向喷泉一般迸射而出。还有范阔推广的投掷短梭标,无情地扎进敌人身体里。

部队打扫战场,贾迩冶若有所思。刚才似乎有一道灵光在脑海中一闪,现在又抓不住了。到底刚才想起了什么?

范广来到贾迩冶身边,“都督,看来我们小题大做了,用不着使用近万人的兵力对付五千敌人。何况我军火力威猛,兵器优越,还精心设计战场。”

贾迩冶说道,“是啊,现在看来用兵有些冗余。不过,范将军,战场形式变化在转瞬之间,用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原则永远都不要放弃。此战元军犯了一个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的错误,元军没有充分展开,而是集中在一起企图给我军发起致命一击,结果被我军炮火大量杀伤,而且一开始就被打烂了,失去了统一的指挥,失去了战斗意志。”

“都督,我军以少打多也打了不少胜仗。前不久不是在常熟城下以五千兵力消灭了八千敌人吗?”

“那也是分两口吃掉的。先是依托城墙和掩体吃掉三千,然后示弱给敌人造成我军无力出战的错觉,假装偷营使敌人集中起来企图反噬我军,这样我军才有机会消灭敌人而我军损失甚微。范将军,我军大量歼灭敌人而我军损失甚微的战例都离不开两个条件,一是敌军菌集成团,二是我军用火力大量杀伤敌人。如果今天敌军充分展开,我军炮火威力大打折扣,结果该当如何?”

范广思忖片刻说道,“我军有兵力和单兵武器的优势,能保证不败,但很可能不能全歼敌人,打成了击溃战和追击战。”

这时吕铁头,秦玉和李大逵等人都聚拢过来,贾迩冶对秦玉说道,“秦玉,今天这种情况,如果你是元军指挥,知道我军的兵器特点,但是不知道侧后我军的部署,你将如何指挥?”

秦玉想了一会说道,“公子,元军最好是向后退避,让我军的预设阵地失去效力,再寻找机会和我军的破绽。”

“如果立即进攻该当如何?”

“都督,如果下决心进攻的话,可以绕开正面的预设工事,全部骑兵从两翼迂回攻击。元军善于骑射,远距离强弓的威力胜过我军的转轮手枪,兵力又超过我军,我军难讨便宜。呀,公子,我军的布防有缺陷啊。不过我军在敌侧后还有两支劲旅,仍然可保不败。”

“换位思考是指挥官的一项基本素质,各位将军要在这方面多动脑筋。大逵,元军指挥为何没有向秦玉想的那样指挥作战?”

李大逵说道,“应当是元军对我军的武器和作战特点还不清楚吧,因此自以为能一举打败我军正面布置的兵力。”

“由此看来,在军事上保住秘密是头等大事。这件事要做细做透,所有可能失密的可能性都要尽可能的消灭掉。如果牵涉到人泄密的话,一定不能手软。但是时间长了,武器装备的秘密是不能永远保住不泄露的。现在我军的武器和作战特点一定不是绝对的秘密了,只是和我们交过手的元军指挥官都没有逃走的机会,而没交过手的不清楚到底有多厉害。”贾迩冶停顿了一会,接着说道,“铁头,如果今天的元军向秦玉刚才说的那样指挥作战,你当如何应对?”

吕铁头说道,“呃,都督,这种情况无巧可取,就是猛打。用炮火拦截,反冲锋分割敌群,冲击时缓时急,远的用弩,再近一些用手枪、手榴弹和梭标,最后还有战刀和手枪,长短配合,元军难讨便宜,只是我军伤亡较大。这方面我团有经验,范阔那小子也善于此道,我俩多次在一起切磋过近战战术。”

贾迩笑道,“其实有短兵相接搏杀经验的指挥官并非只有你和范阔两人。但是我更喜欢用火力消灭敌人,我军的每一个官兵都是宝贵的。”

第二卷 武装割据 第七章 重返江南(五)

7—5

下午,部队向镇江进发。元军一万步兵穿过句容东行不足十里,后队辎重还没出城,又急忙缩进城里,闭门自守。这些元军多为新附军,少数为北方来的汉军。贾迩冶期望元军继续增援丹阳,故让开通道,转而进击镇江。镇江虽然只剩下二千步兵守军,但属于元军主力部队。

部队为保持人和马的体力,行军速度不快,途中还休息了一次。有点阴凉的地方都被战马占据,贾迩冶席地而坐,又急忙站立起来。江南六月天气炎热,骄阳似火,背上如同火烤,人不能坐在地上休息。炎炎烈日将土壤里的水分大量蒸发,小腿以下空气尤其潮湿,如同置身于蒸笼之中。人若低下身来立即感到严重缺氧,头晕目眩,呼吸困难。“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贾迩冶口中唸出古人五言绝句,心里暗思其军事意义。如果军队在这样的环境里伏地埋伏,只能自取失败了。桑拿天里骄阳之下旷野之中绝无野战苟合之人。

白兔至镇江只有四十余里,既使刻意缓行,日薄西山时还是已经到达镇江北面的回龙山。部队在此分开,范广率部直奔镇江城东,直属一团奔城南,秦玉团和炮兵教导大队的两个连奔城西,李大逵的部队留下两个连看守缴获的战马和兵器盔甲等物资,其余部队和警卫营奔袭丹徒运河口。贾迩冶现在垂涎的东西除了战马还多了一项,那就是内河运输和作战两用的船只。这些船只可以使用一面风帆航行,也可以摇橹、划桨和撑杆航行。

丹徒的一千水军是闵烟发狠捣毁瓜洲营寨时驾船渡江而逃的元军水军的一部分,另有一千调往江阴,已被我军捕获,还有一千被调往建康。骑兵部队奔到运河口时元军船队也在向河口航行,一千多匹战马腾起的尘土使元军指挥官下令其船队驶离运河。骑兵队伍在岸上急奔,船只在运河里拼命逃命。

贾迩冶勒住战马,已经跑到船队的前面了,可是水陆相隔,元军船队无所顾忌地继续航行,船上有的士卒在左舷用盾牌护身,其他人各忙各的,并不理会岸上的骑兵。贾迩冶取出插在马鞍左边的步枪,瞄准一名摇旗呐喊的军官,一枪将之击毙。步枪手们有样学样,一时间枪声四起,元军军官纷纷毙命。钢弩手也不示弱,倒霉的元军更多了。贾迩冶点杀了三名军官,觉得不过瘾,向身边的士兵要了一枚枪榴弹和一发枪榴弹的发射弹,装好后正要发射,元军水军呐喊起来,表示要投降。有的船只上的水军士卒砍翻了船上的残余汉军军官,驾船靠岸投降。

贾迩冶觉得没有发射枪榴弹的机会了,心有不甘,忽然看见有几条船靠向对岸,船上的元军弃船逃命。贾迩冶找到了射击的合理目标,枪榴弹发射出去,随着爆炸声响起,只炸翻了一名小军官。“tmd,一枚枪榴弹才干掉一个,划不来。”贾迩冶收起了步枪,看见步枪手们纷纷在装枪榴弹,连忙喝止,“喂,你们干什么?想败家呀。”枪手们失去了一次用枪榴弹实战的机会。警卫三连连长郑敖向贾迩冶要过步枪,爱不释手,贾迩冶笑道,“别那么眼谗嘛,以后会有的。”

李大逵的部队留下来看守俘虏和船只,贾迩冶带领警卫营赶往镇江城西,半路上遇见秦玉派来的一个连的接应部队,得知镇江攻城战已经结束。用三个团打镇江二千守军,似乎又是小题大做,但是贾迩冶就是喜欢这样的小题大做。

第二天一大早在临时指挥部里贾迩冶招来萧德江,这位当年的小参谋已经是警卫营营长了。贾迩冶命令萧德江带领警卫一连和三连替回李大逵的部队,接管船队,并且立即过江迎接范广师的另外三个团和茗烟师的荣广野团渡江南下。警卫三连一百五十余人都是浏河船家子弟,有他们在船上可保航行无虞。

李大逵的部队带着一千多匹战马和炮兵教导大队的部队返回苏州重归项飞指挥,李大逵的骑兵团名副其实了。鉴于句容的元军迟迟没有继续东进的迹象,贾迩冶下令吕铁头团和秦玉团出动,与于辉的直属二团一道拿下丹阳,于辉团镇守该城。张顺水接管了新船队和隐藏在瓜洲的船队,陆战二团的船队规模超过了陆战一团副团长钱进指挥的另一支内河船队,该船队附属于主力战舰部队。

荣广野团过江后立即装备了战马,还有一些缴获的马匹都送往莒州马场,这些马匹多数受了伤,不能作为战马使用了,但是没有阉割的马匹用于传宗接代还是可以的。吕铁头和秦玉的部队再次出动,接受了金坛守军的投降,赵林的陆战一团移师金坛。吕铁头和秦玉的部队分别驻守吕城和常州。

转眼间时令入秋,肖烈和项飞先后来到镇江。肖烈回苏北后参谋部苏北分部、情报资源司令部和教导团团部移住扬州,同时大批军政大学结业的储备文官和情报资源司令部的人员来到江南,分散到各座城池。苏北的新兵训练团调到镇江,范广师扩编为五个团,四个老团抽调人员充实军官队伍,贾迩冶指定该师直属营营长范阔任新团团长。范阔团的武器装备是非制式武器,但防护装备是制式装备,并装备了手榴弹和少量手枪。江南俘获和反正的元军士卒经挑选后组建了二个新的训练团,在教导团的带领下驻扎扬州、真州和六合。还有一些愿意继续当兵的士卒充实到兵工部队和工兵部队,兵工连扩编为营编制,工兵营扩编为团编制。两支部队各配备两套指挥班子,随时分一半南下江南。

项飞来到镇江后向贾迩冶汇报了南线元军动态,“公子,自我军拿下苏州以后,上月下旬元军自临安调来五千主力部队增援嘉兴,其中三千是精锐的骑兵部队。最近元军还有增援湖州的迹象,有可能是大规模增援建康的前奏。对此我军应当早作部署防范。”

“噢,江南六万元军主力部队在临安和沿江一带各有三万。现在我军消灭了镇江和江阴的一万元军主力,还捎带了从建康出来的五千骑兵,建康的元军主力只有一万五千了。建康江宁一带还有三万新附军,其中一万在句容进退两难。照理现在是攻打建康的好时机,但是现在我军兵力分散,需要防守的地方太多,难以集中兵力。情报显示淮西的元军最近有异常调动,因此在淮西的情况未明时苏北的军队不能南调。”

“兵到用时方恨少啊。公子,攻打建康除了需要集中兵力之外还要牵制临安方向,以防元军增援建康和突袭我军后方。”

“项飞,嘉定元军对我浏河运输线有无威胁?”

“那倒没有,嘉定守军只有二千投降的宋军,被特战教导大队的两个连整治的只能龟缩在城里。另外我们的水陆运输部队都有相当的战斗力,不必担心小股敌军偷袭。”

“遏制临安元军主力增援建康和突袭我后方对我军攻打建康十分重要,但是我军打建康至少需要二万兵力,原因是建康城太大了,攻进城后需要足够的兵力才能攻占全城。另外攻占城门还得迅速,以防元军驱使平民上城墙守城。项飞,你考虑了没有?应当在南线如何使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