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懒夫子 by 却三-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孟劳,一路珍重!
天边挂满彩霞,把整个悬空山编织进一幅金丝线压底的织锦中,山寺的钟声在山谷里久久回响,仿佛调皮的孩子,踩着山顶嶙峋巨石和参天的树木,蹦跳着闪进朦胧雾色。
孟拿摇晃着走出来,往门槛上一坐,靠着门框闭着眼哀叫,“我饿……”
只要他一叫嚷,孟劳就会屁颠屁颠跑来,用他那粗糙的大手摸摸他的脸,或者把他摁到怀里揉揉脑袋。吃了熊心豹子胆的时候,还会在他脸上唇上用力亲一口,然后用哄孩子般的温柔口气道:“别闹,菜马上好了。”
孟劳着急做事的时候,会找些糖果点心什么塞进他嘴里,不着急的时候,就会絮絮叨叨说起一天的见闻和经历,每当闻到孟劳身上特别的青草香,他就会从心底快活起来。
这一次,他预想的事情全都没有发生,他突然觉得周围气氛有些诡异,猛地睁开眼,方丈和乐游身披着灿烂霞光站在院中,笑容凄凉。
他心里咯噔一声,提不起劲来行礼,干脆眯缝着眼看向彩霞的方向,微微一笑道:“神医,不是我就要死了吧?”
乐乐如霜打的茄子,低着头一步步挪到他身边坐下,扯了扯他的袖子,哽咽道:“夫子,孟教习去太平山给你找解药去了。”
“笑话!”一种奇怪的尖利声音从孟拿喉头冲出,他懒洋洋的神色顿敛,变得无比惊惶,脸扭曲得状若鬼魅。他霍地起身,以从未有过的迅猛身手扑上去揪住乐游的衣襟,大吼道:“你这庸医,眠蛇无药可解,你懂不懂,另外半颗解药是我眼睁睁看着被揉碎扔掉的,你把他骗到哪去了,还不快把他叫回来!”他突然松开乐游,匍匐在方丈面前,哽咽道:“大师,请赶快派人把孟劳找回来,别白费工夫了!”
方丈脸色凝重,“孟夫子,请稍安毋躁,孟劳早已出发,骑的是书院最好的马,现在绝对追不上了。孟夫子还是好好保重身体,等孟劳带解药回来吧!”
孟拿一寸寸从地上撑起来,推开方丈和乐乐搀扶的手,踉跄着回到门槛坐下,抬头望着如血残阳,喃喃道:“乐乐,你告诉我,他是不是去找冰蛇?”
乐乐不忍看他那枯木死灰般的面容,讷讷道:“夫子,你别担心,孟教习从小在山里长大,而且在寺里习武多年,这件事难不倒他!”
乐游突然来了兴致,笑嘻嘻凑到他面前,问道:“你怎么知道冰蛇?”
孟拿横了他一眼,磔磔怪笑,“是我画的〈太平图〉,难道还不知道冰蛇?我可不会像你一样信口开河,把别人当猴耍。我问你,你见过冰蛇吗?我在太平山三年,寻访无数山民,冰蛇只是口耳相传下来的传说,连几个百岁老翁都没见过,你就能肯定真的有这玩意?”
乐游尴尬地笑着,一边往柴门退去,方丈长叹道:“乐先生,请随老衲到禅房休息,多年不见,乐先生跟老衲说说这些年的经历如何?”
“好说,好说!”乐游急不可待,一溜烟就没了踪影。
于言有功课要做,很快也回去了,让乐乐留下来照顾。乐乐关好柴扉,踌躇着坐到孟拿身边,在他脸上看了一会,欲言又止,干脆随着他的目光托腮看天,看得西天最后一缕光都被黑暗吞没,竟耷拉着脑袋打起盹来,直到差点一头栽倒在地才猛地清醒,而孟拿仍是那个姿势,皎洁的月光中,满脸水痕。
“啊,看我这猪脑袋!”他大叫起来,慌慌张张跑进厨房下了碗面出来,小心翼翼端到孟拿面前,讪笑道:“孟夫子,你不是早就饿了吗……”
要是那呆子在,他现在肯定把嘴一张,等着他吹冷了喂进来。又或者,他会坐到他怀里,两人你一口我一口,能把面吃出比蜜还甜的滋味来。
他苦笑着接过碗筷,面仍是原来的味道,只是,多了种浓浓的苦涩。
也许,在他剩下的生命里,再也无法化开。
即使方丈和山长把消息封锁,孟劳求药的事情还是很快传开, 孟拿再去学斋上课时,夫子和学生看他的目光,就都有了不同的内容,连平时从未说过话的夫子,也时常特意到他位置问候一番,碰上不认识的学生,皆敛容行礼,神情谦恭至极。厨房还为他开了小灶,在孟劳的灌输下,掌勺熊师傅对“我家阿懒”孟夫子的口味耳熟能详,倒也不用多费工夫。
孟拿却仍是那懒洋洋的性子,他拒绝山长要人接送的建议,每天囫囵睡醒便收拾一番往书院走,走走停停,往往到了书院已是最后一节课。学生们还发觉,他讲课的时间倒是越来越长,似乎有把所有才学倾囊而授的架势,脾气也不甚好,急起来戒尺一抓就打在书案上,有时候一天竟要打断五六把戒尺,每个人都胆战心惊,丝毫不敢分神。即使夫子伏在书案上小睡片刻,学斋里仍是鸦雀无声。
转眼半个多月过去,于言接到边关守将的密报,孟劳已进入太平山最东部的小兴山,沿着山脉向西搜索,打探消息的士兵在山中见过他,他餐风露宿,须发蓬乱,衣不蔽体,已如野人一般。
听于言激动地说完,孟拿出人意料地微笑,不置可否。第二天,他起了个绝早,一口气走到藏书楼,无视众人惊诧的目光,踉跄着直奔烟雨阁,扑通跪倒在太平图下,目光焦灼地找到小兴山,身体一点一点软了下去。
钱老夫子跟在他身后进来,不忍多看一眼,正要把他扶走,孟拿突然哑着嗓子开口,“能不能给我笔墨纸砚,我要重画《太平图》!”
钱老夫子惊喜交加,立刻派人搬来书案,亲自挑选文房四宝,亲自磨墨。待一切准备妥当,孟拿展开宣纸,用纸镇压好,竟也不去拿狼毫,端着砚台就泼了下去。
墨在宣纸上迅速洇开,层层叠叠的山峰跃然纸上,孟拿拿起狼毫,点染勾勒,寥寥数笔就把山中的云雾和树木尽数绘出。这边墨迹未干,他顺手拉过一张宣纸,趁着纸在空中翩然欲飞,狼毫迅速点下,宛如一条潺潺的溪流从青山中逶迤而来。待纸落到地上,高高的山峰和嶙峋怪石由远及近而来,和溪流边的点点青草一起逼到眼前。
钱老夫子磨墨磨得汗流浃背,再看孟拿,虽已连续画了十来张,却仍是脸色惨白,眉目清冷。他屏心静气,手下越发细致,孟拿似乎颇为满意,看过砚台时,常常送来一个感激的眼神。
窗前斑驳的光影不知不觉到了正中,又渐渐偏移,从耀眼的金变成沉郁的红时,孟拿突然停了笔,眉头纠结如锁。他悬着腕斟酌良久,狼毫上余墨已凝成一滴,摇摇欲坠,钱老夫子正想提醒一句,却见他轻叹一声,在崎岖的山路上画下一个戴着斗笠的壮硕男子。
西方的悬崖峭壁上,斜斜长着一棵遒劲的松树,树根盘曲错节,如蜿蜒的龙身,树冠散开如盖,半轮红日在树顶挂着,似乎在以不可阻挡之势下坠,连松树都有不堪重负之感。
这个男子,正抬头望向西天,满脸粗硬的胡须遮盖了他的面貌,只剩下一双虎目怒睁,那眼神,似要把太阳摘下来吞入腹中。
孟拿大笑着掷笔而去,烟波阁外,夫子和学生挤得水泄不通,却都满面肃然,沉默不语。
见他出来,大家自动自觉分开两边,孟拿眸中无数情绪闪动着,怔怔无言,一路高高抱拳致意。
走出藏书楼,天色正美,半天飘渺半天红,正中却是一道柔和的白光,如同天开了眼,要救出罪孽深重且苦难深重的人们。
瀑布在那方轰隆作响,酸涩的山风把漫天水雾卷来,孟拿突然有些恍惚,猛地站定,一手叉腰,一手指天,用最后的气力发出震耳欲聋的呐喊,“混蛋老天,你要收就收我,把孟劳还回来,否则我要你们永远不得安生!”
月上中天,乐乐正守在孟拿床边打盹,一个高大的人影突然闪入,他吓得大叫一声,见方丈正笑微微地对他招手,拍拍胸膛道:“大师,你走路怎么没声的?”
方丈轻笑道:“你先回去歇着,我看着就好!”
“这怎么使得!”乐乐哇哇大叫,方丈眉头一拧,二话不说,把他拎了出去。孟拿听到动静,轻轻动了动,微微睁开眼睛,方丈连忙凑到他面前,抵住他胸口,把至阳的内力灌了进去,直到他脸上出了层薄汗才罢手离开。孟拿精神好了许多,这才想起自己画了一天《太平图》,一走出藏书楼就晕倒在地,肚子里还空空如也,连忙挣扎着爬起来,方丈已端了一大碗素菜粥过来,孟拿食指大动,几口就喝个底朝天,见方丈笑吟吟看着,心中五味杂陈,强笑道:“真不好意思,给你们添麻烦了!”
“孩子,你应该早些来。我答应过你母亲照顾你,你要我如何向她交代!”方丈痛心疾首道。
“有件事我一直不明白,还请大师赐教!”孟拿豁了出去,冷冷道,“我母亲为何对一个叫‘满牛’的人念念不忘?”
方丈浑身一震,沉默半晌,凄然笑道:“你不要误会你母亲,她吃了一辈子苦,还好早走几年,没有看到孟府落败,没有等到白发人送黑发人。她和我……是青梅竹马的恋人,我父亲早亡,因为和你家沾亲带故,寡母带我在孟府寄住,除了府里的粗重活计,平常还做些针线贴补。你父亲看中她的美貌,千方百计逼娶,还诬赖寡母偷东西,把我们打了出来,寡母很快伤重不治,而她为筹钱帮我,只好屈从。”
“我那时年少无知,并不理解她的苦心,对她大发雷霆,不顾而去。因为势单力薄,无处申冤,我只好四处流浪,在悬空山下正好碰上师傅,他指引我遁入空门,并收我为徒。”
孟拿羞愧难当,沉默良久,沉吟道:“孟劳和你有什么关系?”
方丈眼中闪过一丝慌乱,“果真是火眼金睛!实不相瞒,我刚入悬空寺时六根不净,难舍七情六欲,曾犯下一件错事,他就是我留下的孽种。”
“果然如此!”孟拿苦笑,“有你这个好父亲多年照拂,他倒也没受什么罪。”
方丈满脸尴尬,目光闪躲着,低头不语。
孟拿突然拂衣而起,深深一拜,正色道:“请大师放心,孟拿自知时日无多,绝不会乱说话。还请大师看在我母亲的面子上,在我死后一把火烧个干净,把骨灰撒在这院子的桃树下。”
方丈终于释然,双手合十,长念一声“阿弥陀佛”,张了张嘴,却无言以对。
孟拿说了这么许多话,似乎极其困乏,哈欠打到一半,身体便软软往下滑,方丈作势要把掌心对住他心脉,他轻轻推开,半闭着眼睛强笑道:“大师,你的内力来之不易,别浪费在将死之人身上,能活到今天,特别能遇上孟劳,我已经很满足。”
他眼中的光芒渐渐散失,声音近乎呓语,“我不行了,我只希望……死的时候……孟劳看不到……他会受不了的……我喜欢他……他也喜欢我……”
第六章
“他的身体本应静养,不能再耗费心神,多活动一刻便少活一刻啊!”乐游看着在屋檐下奋笔疾书的孟拿,忍不住深深叹息。
乐乐没有答话,噙着泪,赶着把一支新的墨条拿过去,对好水细细地磨。
画过《太平图》之后,孟拿的景况便一日不如一日,他又坚持着上了几日课,实在没办法挪动脚步了才罢休。乐游祖孙干脆住到他家里,到底人命关天,乐游也不敢轻慢,每天变着法子开续命的药方,孟拿初时不肯喝,被他拿银针出来吓唬一顿,想想比起死后成为全身千疮百孔的刺猬,喝药还是要死得好看一点,他这才拧着眉头,捏着鼻子,把那奇奇怪怪的黑汁灌下去。
也许是知道清醒的每时每刻都弥足珍贵,只要有一丝清明,他就会挣扎着爬起来,趴在屋檐下的案几上,抓起画笔疯狂地作画。他画的东西很多,悬空山、悬空寺、书院、翠绿的竹林、墙头的灼灼桃花、大虎小虎,画得最多的,却是一个永远昂首向天的男子,他壮硕异常,有时怒发冲天,有时哈哈大笑,有时满脸髯须,只余虎目圆睁,有时面容整洁,英伟异常。
倦极了,他就趴在案几上,望着柴扉外的崎岖小路,默默进入梦乡,等到醒来,他又摸到画笔,把无望的生命用最浓的墨抒写。
日继以夜。
仿佛整座山林像瞌睡中的一场梦,偶尔的虫声,是无意的呓语,喃喃又止。这样的午后,适合……死去。
已经两个半月了,孟拿清楚地记得,那天西天残阳如血,他一觉醒来,孟劳竟被那庸医哄走了,不告而别。
他没有办法不原谅他,没有办法不原谅所有人,爱过他的,伤害他的,是他们,成就了他圆满的一生。
死去,从此无撼。
靠着乐游的药苟延残喘到现在,他的良心备受熬煎,药材都极其珍贵,每一碗药,都能让一个贫苦人家过上一年的好日子,方丈和他非亲非故,甚至可以说是夺妻杀母的仇人之子,这样的恩德,要他如何承受。
他心愿已了,相信孟劳回来会明白他的心意,好好地活下去。 于是,三天前开始,他趁乐乐不备,把药偷偷倒进台阶边的兰花丛里。三天没有喝药,果然愈发困倦,第一天还能醒两个时辰,到了第二天,便只有午后阳气最盛的时候意识清楚一会,只是,连抬手的力气都丧失了。
即使是盛夏,午后的阳光仍让他觉得冷,他眯缝着眼睛看向天空,阳光在他长长的睫毛遮掩下幻成七彩的颜色,有的比父亲砍头时喷出的血还红,有的比哥哥狰狞的脸色更青,有的比自己小时候和母亲一起栽下的菜苗还绿,有的比那人身上千金一匹的云彩缎还蓝……迷离中,阳光又幻成孟劳眼底的火焰,火焰燃起时,有暗香盈满自己心中。
是什么声音穿林过花而来,在他耳际低低徘徊,是那对黑翼蝴蝶的缱绻歌声,还是风的呜咽,溪流难舍的离情,他嘴角用力弯出一个弧度,用轻颤的手指摸到案上刚完成的一幅画,画上,孟劳一身戎装,笑容狂妄,一手按在腰间大刀上,一手挥舞在空中,似在指点江山,威风凛凛。
仿佛整个身体轻盈起来,随着阳光舞蹈着,他看到母亲在向他招手,看到父亲垂头丧气地跟在母亲身后,看到披头散发的大娘,看到许多死去的亲人,甚至还有他小时候养死的狗……
他看到乐乐神色仓皇地跑来,张大了嘴巴大叫,他却听不到任何声音,他想劝他不要惊慌,他的亲人都来接他了,乐乐已不顾一切地冲了出去,接着,乐游来了,用长长的银针扎进他的身体,方丈也来了,带着几个长眉白须的僧人,轮流用内力护住他心脉。
母亲泪水涟涟地看着他,轻柔道:“阿懒,回去吧,有人舍不得你。”
他又慢慢飘了回来,终于听到乐乐的哭声,许多人的叹息声,还有绵绵不断的颂经声。
七彩的阳光慢慢退去,天地又沉寂下来,偶有一片青的黄的叶子,旋转着落下,仿佛谁丢下的无字书。
“你们在干什么!”仿佛晴空里一声霹雳,忙碌的众人纷纷回头,却看见大虎小虎正上蹦下跳,嗷嗷怪叫。这时,柴扉轰然倒下,一个浑身伤痕累累,状若野人的男子冲了进来,把手中的袋子扔到乐游脚下,用嘶哑的声音吼道:“阿懒,我回来了!”
那一刻,地动山摇,日月变色,正在运功的方丈一口鲜血喷出,指着他有气无力地骂,“死小子,你想害死我!”
这一吼, 孟拿脑中的混沌似被生生劈开,颤抖从手指开始,一直传到心中,又把千万句话齐齐逼到胸口,逼到喉头,口微微一张,便是澎湃的情绪奔腾翻涌。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场大梦醒后,却只剩低低的一声呻吟。
这一声,如同在死水里投下巨石,刹那间,波澜万顷。
里里外外的人们,有的痛哭失声,有的默然垂头不语,有的静静走开,有的茫然望向天空,感慨命运的恩悯。
乐游把银色的细蛇尽数倒入一个大锅, 心中五味杂陈,喟叹不已,没想到世间果然有冰蛇,更没想到,为了自己牵挂的人,有人愿意以身试险。
等他燃起火,院子里突然一阵慌乱,乐乐冲进来大叫:“爷爷,孟教习晕倒了!”乐游连忙要乐乐看住火,出来一看,孟劳直挺挺躺在院子里,屋檐下的孟拿,正软绵绵靠在案几上,遥遥对他伸着手,目不转睛盯着他的脸,泪眼迷离。
他心头一酸,要众人远远让开,舀了一盆水蹲在他身边。即使行医多年,看到他浑身的伤口,他还是倒吸一口凉气,他全身几乎没有一处完好的地方,有的伤口已和衣裳长到一起,他不得不把衣裳一条条剪开,把伤口重新清洗止血上药。不一会,院子里满是血水,腥臭冲天。
冰蛇是天下至毒,被咬上一口可以三步毙命,乐游战战兢兢剥开他重重绑起的小腿,在左腿赫然发现一大块青色腐肉,靠近膝盖处用布条绑得死紧,中间的齿痕已变得乌黑。看来他是有所防患,也找到治疗的办法,乐游松了口气,又在他胸前发现一条深深的爪痕,看来是什么猛兽留下的,幸运的是未伤及内脏,孟劳还用山中的草药简单地敷了一下,伤口并未恶化。
一路检查下来,乐游不觉已冷汗淋漓,待把伤口重新处理一遍,他终于长吁口气,一抬头,正对上孟拿惊恐的眼睛,强笑道:“别担心,他身体壮得很,死不了!”
孟拿脑中紧绷的弦一松,立刻两眼一翻,晕了过去。
倾耳听,山林中虎啸风吟,亮蓝的阳光如杀人的剑,白晃晃的利刃穿胸,连骨头都在涩涩地疼。
孟劳几乎忘了自己遇到过什么,昼夜不停的奔波寻找,他脑子里只剩下一张懒洋洋的笑脸,提醒他一件事,他在,那笑容就在,他若死了,那笑容将烟消云散。
他如何舍得。
从一脸惨痛和无奈,到面对他时难以遮掩的微笑,他的阿懒好不容易从过去走出来,他如何舍得让这笑容消失。他甚至不敢想象,没有他温柔的阿懒,他要怎么面对漫长的夜与漫长的孤独。
太平山里的两个月,恍如一场噩梦,梦里有永远不能停歇的脚步,马蹄声碎,孤猿长啸,有猛虎嘶吼着扑来,那锋利的爪,抓得他鲜血飞溅。
梦里,隐居山中的鹤发老翁为他指点深谷里地下寒潭的位置,冰蛇惧火,他在黑暗的洞|穴里呆了几天,直到能在黑暗中依稀辨物,才一步步走下寒潭,一下水,便只有一个感觉——疼。
即使吃了寒潭边能治百毒的灵芝,冰蛇的毒牙,仍然让他苦不堪言,他只觉得疼,钻心的疼,从每一处伤口一丝丝发散,一直传到心头,疼得五脏六腑都绞在一起,他一次一次地吐,吐得头昏眼花,却借助疼痛清醒,捉满百条时,他疼得再也无法忍受,一手抓在自己胸口的伤处,以疼止疼。
梦醒了,孟拿的脸就在面前,苍白如昔,美丽如昔,那一刻,所有的疼都已值得,他的阿懒,不会永远睡着,再不能醒。
两人默默相对,不知道目光纠缠了多久,孟劳的黑眸中有对方的担忧,孟拿的泪眼里有对方的释然,狂潮阵阵涌来,又吼叫着退去,剩下一泓静水,随着微风漾起涟漪。
这时,语言已是多余,风卷着浮云飘过,微微一笑,撒落几片绿叶,仿佛热情的信使,告诉他们,往事随风,旋身,红日喷薄处,便是天长地久。
孟劳终是忍不住,颤抖着伸手出去,孟拿一滴泪挂在睫毛,凑进那粗糙的掌心轻轻地蹭着,热泪落入掌心,牵扯起隐隐的疼。那些关于疼痛的记忆排山倒海而来,孟劳轻哼一声, 孟拿脸色骤然苍白,抱着他的手,全身不住发抖。孟劳从未见过他如此仓皇,哈哈大笑,笑得满脸髯须飘动,十分诡异。
孟拿拧了拧眉,揪住他腮边的长须,朝他龇牙咧嘴地笑,回头拿出一把小刀,为他细细地刮脸,孟劳索性闭上眼,感受他温热而芬芳的呼吸。好不容易把一张俊脸清理出来,孟拿长吁口气,摸着他脸上熟悉的疤痕,轻轻地,用唇感应他真实的温度。
以为是殊途,以为是生死两茫茫,却在最后一刻,他以轰然的狂喜,听到他的吼声,看到这个伤痕累累的男人,把伸手向他的姿势,在心中定格成永恒。
他画下点点滴滴的告别,却知道,自己有多难舍,每一笔下去,胸膛里都触及一个疼痛的名字,似青锋的寒芒,独自冰冷,寸寸无情。
他带着满身伤痕,整整昏睡了三日,他整整陪伴了三日,也揪心了三日。他明白,他自己的痛于他,只是微末,甚至说出来都是笑话,他突然有些惶恐,自己只有一颗残破的心,要如何回应那深沉如海的感情。
刚刚清醒,孟劳身上仍提不起一丝力气,任凭他的阿懒温柔地吻,乖顺得如同孩童,孟拿吻了一气,突然拍了拍脑袋,一步步挪到厨房,哐当铿锵一气后,气喘吁吁地端着一碗粥出来,趴在他身边一点点喂,还不时停下来,轻轻为他擦嘴。孟劳不吃还好,两口下去,越吃越饿,嫌他喂得太慢,低咒一声,把碗抢过去咕咚几口就倒了个底朝天。孟拿保持着端碗的姿势,目瞪口呆看他吃完,刚想再去盛,孟劳一个鲤鱼打挺就起来了,三步并作两步冲进厨房,哇啦哇啦一阵大吼,“谁搞得乱七八糟的,不会做事别捣乱!”
孟拿瞧瞧磕得青一块紫一块的手,气得往门槛上一坐,托着下巴看天边的浮云。孟劳飞快地钻出来,扑上来把他拎起,在他胸口喉头一阵乱摸,急吼吼道:“喝了药没,有没有用?”
“没有用我还好好地被你拎!”孟拿暗骂不已,抡圆了拳头,瞥见他满身的伤痕,实在下不去手,张开双臂把他抱住,喃喃道:“我好了,谢谢你!”
孟劳突然爆发出一阵狂笑,“天啊,你真的好了,阿懒,我的阿懒……”他已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激动,把他横抱起来,高高地抛向天空。
可怜孟拿本来就没几两重,加上大病初愈,瘦得已不成|人形,被他卯足了力气一抛,就如离弦的箭般射了出去,一直飞,一直飞,眼睁睁地撞到屋檐,晕乎乎地掉了下来。
所有人都知道,孟劳是最闲不住的人,所以,当第二天孟劳背着椅子出现时,众人并没有惊讶,只是当椅子上包得密不透风的孟拿露出脸来时,几个年轻的夫子还是惊叫出来。
听到叫声,孟劳连忙把自家阿懒的脸囫囵塞到衣服里,尴尬地冲大家笑了笑,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朗声道:“谢谢大家照顾我家阿懒!”
众人都是眼睁睁看着这对苦命鸳鸯走过来,感慨不已,笑容满面地纷纷还礼,钱老夫子慢吞吞从远处走来,含笑对他点点头,坐到孟拿身边,定睛一看,呵呵笑道:“老天,你怎么弄成这个样子?”
孟拿顶着个鼻青脸肿的猪头,本不想出来上课,稀里糊涂被孟劳从被子里抓出来,胡乱抹了把脸就塞到椅子上,一醒来,自己已在书院,心头那口气怎么咽得下去,干脆把蒙脸的衣服拉下来,一把扔到孟劳头上。
见他这阵仗,大家心里明白几分,纷纷掩面窃笑,钱老夫子干咳几声,又慢吞吞走进藏书楼。孟劳讪笑着搬出凉席铺下,把在椅子上捆得死紧的孟拿解下来,轻手轻脚挪到凉席上,又屁颠屁颠倒好茶水,上下打量他一番,觉得把他侍候好了,习惯地摸摸他的头,笑嘻嘻地跑开了。
一会,钱老夫子抱着一堆画出来,把书画组授课的几个夫子招呼过来,大家围坐在孟拿身边,钱老夫子一张张画传看,要大家给出意见。
原来,在孟拿离开这段时间,钱老夫子苦心琢磨了他所教授的内容,用启发引导的办法,让学生体会情境交融的意境,意在画外,情在景中,情景交融,意味深长。
钱老夫子前几天进行旬试,以“深山藏古寺”为题,要学生各作一幅画,表现此中的深意,画作刚刚收回来,他对其中几幅十分属意,专门来征求大家的意见,给予评分。
孟拿看过一遍,不置可否,斜斜靠在后面的案几,捞起被孟拿揉乱的一缕发,轻轻揉捻。钱老夫子瞥他一眼,知道他胸有成竹,也不说破,笑道:“‘深山藏古寺’,应以‘藏’为眼,大家可有主意?”
夫子们仿佛醍醐灌顶,连忙把直接画了寺庙的挑出,标为丙等,剩下的几幅钱老夫子一一摊开用纸镇压好,一幅幅开始讨论。
这时,孟劳托着一个蒸笼跑来,跑得浑身汗涔涔的,有个年轻的夫子远远打趣道:“孟教习,又给你家阿懒送什么好吃的?”
孟劳憨笑着把蒸笼放下,一揭开,一股香气扑鼻而来,原来是刚蒸好的肉包子,夫子们哪里忍得住这种诱惑,毫不客气,一涌而上,一眨眼的工夫就抢个精光。孟劳手忙脚乱抓到两个,连连吹着来到孟拿身边,见大家正忙着,有些不好意思,缩手缩脚地坐到书案后,连吹了几口,小心翼翼地送到孟拿嘴边。
孟拿见大家都眼睁睁看着,一张脸涨得通红,回头瞪他一眼,孟劳讪笑两声,把手缩了回来,钱老夫子大笑,“孟教习,你的手艺果然不同凡响,光闻这香味老夫就流口水了。厚着脸皮问一句,包子还有么?”
孟劳忙不迭点头,嘿嘿直乐,“有,今天我做了好多,我家阿懒喜欢吃。”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一个夫子大笑,“有你家阿懒在,连带我们也有口福,幸甚幸甚!”
孟拿鼻子一酸,低头装作看画,微笑道:“‘藏’之意,不见其形,不闻其声,而能知其所在。你们看这一幅,无寺也无飞檐,只有一个和尚下山打水,含蓄而意境深远。但是,我更喜欢那一幅,同样无寺,长长的山路上,一个妇人背着简单的行囊,对着前方叩拜,大家可知这个习俗,如果家中的孩子病了,亲人为了求神保佑他,会从家中一路叩拜到寺里,一路行来,往往两膝额头双手都磨得血肉模糊,款款亲情,尽在这迢迢路途里。”
大家啧啧称叹,钱老夫子连忙在那幅叩拜图和和尚挑水图上标上甲等,其他标上乙等,捻须长叹,“情在画外,意在画中,果然难得,孟夫子,你的得意弟子真是不同凡响!”
“哦?”孟拿蹙眉道,“这画者是……”
“于言!”钱老夫子激赏不已,“真是人才难得,他不但各科都是甲等,而且为人低调,对夫子们谦恭有礼,以后定成大器!”
听到自己熟悉的人得到夸奖,孟劳也呵呵笑起来,看手里的包子冷了些,随手又递到孟拿嘴边,孟拿可能肚子也饿了,下意识地咬了一口,见众人目光灼灼看着,脸皮挂不住,劈头夺过包子,低声道:“再去拿!”
孟劳答应一声,兴冲冲地跑了,看着他的背影,孟拿不禁轻笑出声,钱老夫子笑吟吟道:“孟夫子,你这些天的画稿还是自己来整理吧,老夫实在不敢越俎代庖。”他捻须大笑,“那《太平图》,乃是老夫平生所见的绝世佳作,老夫已裱好收藏在烟波阁,至于其他画作,山长想要在藏书楼里专辟一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