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魔乱群雄-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郭嘉慷慨陈词字字清晰入耳,整个金顶大帐之前除了郭嘉的声音之外,所有人都沉默不语。郭嘉说的不错,现在的黄巾军早已今非昔比,从刚刚的情形便已经看出,张角不在整个军中已经没有一个能够统揽大局之人。以如今的情况去面对皇甫嵩带领的精锐之师,更是还有张曼成口中那个如同鬼神一般的吕布。黄巾军能挺得住么?

说罢,郭嘉扫了一眼黄巾军众将。对秦阳说道:“兄弟,该说的我都已经说了,至于做不做这个出头鸟,就看你的了。你要是不想做现在还来得及,那边有人接着呢。”

说着郭嘉的目光落在了如今已经面色凝重的黄龙与黄邵兄弟二人身上。黄龙和黄邵不傻,如今敌人兵临城下,即便是他们抢到了大贤良师之位,恐怕也坐不了多久。而且毕竟他们是篡位,一旦开战其余各路渠帅势必不会用命。光是靠他们的颍川军和幽州军绝对不帝国大军的对手。

正在他们二人犹豫,整个场面十分尴尬之时。马元义对着郭嘉和秦阳深深一拜,说道:“少主,这位郭嘉兄弟说的虽然有理,但黄巾军乃是大贤良师耗费全部心血所创,如今正值危难之际望少主能秉承大贤良师遗志拯救我黄巾军于水火之中啊!”

说着说着马元义声泪俱下,哽咽道:“正如郭嘉先生所说,如今能够使我黄巾众志成城的,便只有少主了!”

“少主,军师说的不错,俺管亥虽然不懂什么大道理,但是要是说谁能当黄巾军的头领,那必须是大贤良师!”在人群之中的管亥大声嚷嚷道。

管亥虽然只是一个将领,但是为人耿直热心,在战场之上也是拼杀在前从不怯懦。而且他一开口便代表着青州渠帅张牛角也支持秦阳。

“少主,我裴元绍。”

“末将周仓。”

“恭请少主继大贤良师之位!”黄巾军中又走出两名将领对秦阳躬身说道。他二人乃是张角麾下直属大将。张角麾下的黄巾军乃是战力最强意志最坚之众,如今这黄巾军的精锐之师已经公开宣布支持秦阳。

“少主,益州马相恭请少主继位!”

“宛城韩忠恭请少主继位!”……

顷刻间,黄巾军各部或是渠帅或是主将都纷纷表态,在黄龙与黄邵二人被郭嘉的话语震慑,稍一犹豫之际,在场的黄巾军已经绝大多数倒向了秦阳一边。黄龙兄弟二人就如此便失去了掌控黄巾军的最好机会。

眼见大势已去,黄龙暗中给黄邵使了一个眼色,讪笑道:“原本我兄弟二人原本以为少主年幼不足以服众所以还有所犹豫,但是此时既然少主乃是众望所归,又有郭嘉兄弟如此雄才辅佐,我等自当顺应天命。幽州黄龙,颍川黄邵恭请少主继位。”

秦阳见局势陡然扭转,心下稍定,旋即把怀中张角亲笔所书的“传位诏书”又收了回去。心中暗想:“郭嘉三言两语之间便将已经涣散的黄巾军重新聚拢力挽狂澜,果然不愧是传说中曹操麾下第一谋士,若是有了他相助恐怕一统天下也不是什么难事……”

第十二章 战神吕布

有了郭嘉相助,秦阳继位黄巾军大贤良师十分顺利。此时摆在秦阳面前的最大问题便是在城外搦战的官军。

此时既然秦阳已经继位成为大贤良师,接下来的事情自然要他来主持。金顶大帐之前的数百黄巾将领都在静静的等待着秦阳开口。若是秦阳无法带领黄巾军抵挡住帝国大军的围剿,那么他恐怕便是最后一个大贤良师了。

突如其来的权力,让秦阳有些不知所措,毕竟读书看历史与亲身在其中体会是两码事。望着满眼期待的众将甚至是军师马元义,秦阳虽然面上依旧能保持冷静,但是身上已经冒出了一层冷汗。

“既然敌军在城外搦战,那我们是不是要到城上去看看?”郭嘉仿佛看出了秦阳的心思,对着秦阳询问道。

“哦,对!大家随我上城迎敌!”秦阳恍然,在郭嘉的提醒之下,他暗暗的骂了自己一句,随后对着众将朗声说道。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大汉帝国虽然有了衰微的迹象,但是却也军容严整实力雄厚。黄巾军之所以在起事一年左右便遍布天下,兵锋直指王都洛阳。除了张角的个人实力与号召力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仓促之间大汉帝国的各路诸侯措手不及,在丝毫没有预兆之下被黄巾军这个犹如从天而降,凶猛似洪水猛兽一般的声势给打懵了。如今在各路诸侯警醒之后,立即从四面八方前来勤王,而且各地也组织起了无数义军乡团,前来助战。

仅仅月余不到,大汉帝国便聚集了号称五十万大军,大汉帝国大将军慎候何进亲自挂帅出征,中郎将皇甫嵩、朱隽辅之。会同江东太守孙坚,庐江太守卢植,西凉太守董卓等十余路勤王大军以及各路义军,兵临襄城之下。

襄城之外,大汉帝国的各路诸侯勤王大军已经陆续汇集于此。数十万大军从四面八方向着襄城集结而来将整个襄城围困的水泄不通。无边的旌旗飘扬之下,大军已经开始安营扎寨,养精蓄锐准备着与黄巾军的最后决战。

望着城下那如海般的飞舞的旌旗,即便是身为斗者的黄巾军将领,也不由得被深深的震撼了。面对军团的冲锋,即便是斗者或者符咒师,也绝对没有半分机会。

“大人,你看城下有人!”正在秦阳心中震动不已之时,身边的马元义却是注意到了城下的异样。

襄城之下,在黄巾军弓箭的射程之内,空旷的空地上孤零零站着一个男子。此人身材并不魁梧,但是站在那里却丝毫不会让人觉得瘦弱。反而不知为何,即便是在城上的秦阳等人都是感觉到一股扑面而来的压迫感。

他身上穿着一身精致的精铁盔甲,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头上没有戴头盔,一头赤红色的头发如鲜血一般冲击着众人的视觉。而在他的身边地面之上,则直直的插着一柄几乎比他还要高的一杆方天画戟。

感觉到城上众人正在望向自己,红发男子随意的扯了扯嘴角,目光也是望向城头之上。

“并州吕布吕奉先在此,哪个黄巾军的朋友愿意出来一战?不知道张角大人肯不肯赏这个脸?”红发男子望着城头上的黄巾军众将,如闲聊一般淡淡说道。

声音不大,但是城头之上的黄巾众将却是听得真真切切。当红发男子报出姓名之时,包括秦阳在内,几乎所有的将领都是深深吸了一口气。

战神吕布!如今大汉帝国之内,素有“南张角,北吕布”的传说。传说之中,张角乃是天下符咒师之首,也是整个帝国之中唯一一个踏入“法神”境界的高手!而吕布则是与张角齐名,号称天下斗者之中第一强者,已经踏入“战神”级别的无敌强者!只是令世人疑惑的是,吕布虽然有着天下无敌的名号,但是却甘愿在并州刺史丁原的麾下做一个中郎将,这点不禁让世人议论纷纷。但是吕布却依然我行我素,甘愿在丁原麾下做事。

在有了张角的亲传弟子张曼成的前车之鉴之后,吕布之名更是深深的烙印在了黄巾众将的心底。如今与吕布齐名的大贤良师张角已经陨落,吕布已是公认的天下第一武将。而吕布现在就站在城下,黄巾众将的心中自然忌惮不已。

而秦阳对吕布的感觉,则又是不同。在他印象之中,吕布应该是“身穿西川百花袍,胯下追风赤兔马”的那种以刚毅为主的大汉。没想到却是这么一个留着一头怪异长发的年轻人。若是在现代,恐怕直接会被定义为非主流吧?

不过虽然秦阳对吕布的外表腹诽不已,但是对于这个非主流的吕布他确是一点也不敢小觑。开玩笑,这可是能单挑刘备、关羽、张飞他们哥三的绝世强者啊!秦阳可是亲眼见过张飞和关羽的厉害,即便是黄巾力士和张宝都被咔嚓了,那吕布岂不是更强的可怕?

但是吕布在城下叫战,秦阳这个新任大贤良师自然不能坐视不理。秦阳干咳了一声,扭头扫视了一圈身边的黄巾众将,说道:“诸位,这吕布也太过狂妄,哪位将军愿意下去将这厮斩了,灭一灭汉军的威风?”

听到秦阳询问,周围的黄巾众将都赶紧低下头沉默不语。就连素来有“铁血军师”之称的马元义,此时的脖子也几乎折成了九十度,不敢看上秦阳一眼。

而秦阳的目光刚刚望向刚刚还义正言辞的郭嘉之时,郭嘉生恐秦阳点到自己,急忙嘴巴一咧,捂着肚子“哎呦哎呦”的呻吟起来,仿佛生怕别人不知道他的“习惯性内伤肚子疼”又犯了一样。

黄邵和黄龙兄弟二人更是怕秦阳假公济私借刀杀人,直接连话都没有说,借口去茅房,一溜烟的跑了。黄[小说网·。。]巾众将人人自危,那种表情仿佛是告诉秦阳,即便是杀了他们,也绝对不会去对付吕布。

见到众人如此,秦阳心中不由得一声哀叹,黄巾军中到底都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啊?平日里看起来好似一个个强大无比,到动真格的时候竟然都成了缩头乌龟。秦阳有心自己下去,但是又掂了掂自己的斤两,想起自己到现在还是一个处男,还有很多“人生大事”没有完成的时候,不禁暗暗的摇了摇头,只有作罢。

“放箭,让这厮闭嘴!”无奈之下,秦阳只得一声长叹对守城的弓箭手下令道。

“对!放箭,射死丫的!”

“快!没听见大贤良师的命令吗?你们给我瞄准了狠狠的射!”

听到秦阳的命令之后,刚刚一个个跟鸵鸟似地众将突然之间来了精神,一个个精神抖擞的对着城上的弓箭手大呼小叫。

嗖,嗖,嗖!霎时间,城头之上响起无数破空之声。

望着城头之上如雨点一般落下的箭矢,吕布不由得轻蔑一笑。这种情况他早已司空见惯了,自从他跨入战神之后,面对他的挑战,很少有那种一时冲动过来送死的。大部分的不是直接挥军直接杀过来,就是直接放箭。

“真没意思,难道这么大的黄巾军里就没有一个够胆的么?”吕布无奈的摇了摇头,虽然面上轻蔑,但是即便他是战神强者也不敢小觑这如雨点一般的飞矢。

“张角的黄巾军,也不过如此而已!”吕布此时并不知道张角已死,只道是张角怯战罢了。

说话同时,吕布随手拔出身旁的方天画戟往肩膀之上一扛转身慢悠悠的向着城外大营走去。而那些疾速而来的飞矢,却是在距离吕布身边一米左右的距离之时仿佛是撞到了一面无形的墙壁之上一般,向着四外弹开。

“斗气领域!没想到真的存在斗气领域这东西!”见到吕布如此轻易的便弹开飞矢,城头之上传来黄巾将领的惊叹之声。仿佛他们都在庆幸,刚刚没有头脑一热去面对这个强大到恐怖的家伙。

第十三章 遁甲之术

金顶大帐,原本张角所在的祭坛已经被一道强大的封印所笼罩,任何人都无法进入其中。在祭坛前方,秦阳居中而坐,郭嘉和马元义坐在秦阳的两侧。其余的黄巾军各路渠帅也在各自的位置。

通过在城上的巡视,秦阳已经了解到目前帝国大军的布置。襄城北门乃是帝国大军王师所在之处,由大将军何进亲自统领,朱隽、丁原、曹操、吕布等人都在此处,此地的军容最盛。

西门外的主力部队是董卓的西凉军,西凉军素来以彪悍闻名于世,传说中西凉骑兵之中的飞熊军茹毛饮血凶悍异常,个个都是百战之士。

在东门,则是江东太守孙坚和庐江太守卢植的大军。虽然江东军的实力尚没有确切的论断,但是从黄巾起义以来,黄巾军在江东的发展收效甚微的情况来看,便可知江东绝对不容小觑。

而南门则是各地自发勤王的各路义军,人数最为庞大,足足有二十万之众。何进派遣大将皇甫嵩坐镇指挥。

“按照估计,帝国大军明天恐怕就要攻城了,各位说说看法吧。”简单将局势分析一遍之后,秦阳略微有些疲惫的向后靠去,对众人淡淡说道。

“我先说一下。”马元义沉吟一下,开口说道。

“如今襄城之中,我黄巾大军能战者共计三十二万。其中一直跟随大贤良师南征北战的‘黄天营’拥有堪与官军匹敌的精锐步卒四万、敢死军七千、骑兵三千,共计五万之众,由周仓和裴元绍二位将军统领。”

“黄天营将士已在城中整军待发,愿为大贤良师效死命!”周仓和裴元绍二人立即站起对秦阳抱拳躬身。

秦阳微笑着对二人点点头,目光扫向其余众位渠帅。

“禀大贤良师,我青州军精锐,大刀营一万,轻骑兵两千整装待发!”青州渠帅张牛角乃是一个十分魁梧的大汉,此时声如洪钟一般站起身来朗声说道。

“益州军铁盾步卒一万五千,听候大贤良师调遣。”

“宛城长枪步卒两万,骑兵一千,听候大贤良师调遣!”……

各路渠帅纷纷报上自己的精锐战力向秦阳表忠心,秦阳一边听着,一边心中暗暗计算。他知道,黄巾军虽然如今城中拥有三十二万大军,但是真正能战之兵却不会太多。此时各路渠帅所报的军队,如果汇总起来的话,最多不过十五万之众。

正如郭嘉所言,黄巾军果然是根基尚浅,真正的可用之兵勉强达到总数的一半而已。反观官军一方,即便不算上那二十万的义军,尚且还有三十万精锐之师。更何况秦阳知道,义军之中还有刘关张等绝世豪杰,绝对是一支不容小觑的战力。

想到这,秦阳抬手揉了揉太阳穴,对郭嘉说道:“郭兄,此事你如何看待?”

秦阳知道,郭嘉虽然平日里看起来胆小如鼠,弱不禁风。但是若论道运筹帷幄,莫说是马元义。便是纵贯整个三国时期,也绝对是首屈一指的谋士。所以秦阳直接越过马元义,开口对郭嘉询问。而马元义虽然性格刚烈,但却不是那种心胸狭隘之人,郭嘉的能力他已经在金顶大帐之前领教过了,所以对于秦阳的做法并无任何异议。

郭嘉略一沉吟,嘿嘿一笑,说道:“大贤良师既然问到我,那我便僭越了。若是按照我的意思,我们黄巾军不若招安了吧……”

“什么?!”郭嘉此言一出,莫说是黄巾众将,即便是秦阳也不由得目瞪口呆。虽然说现在大汉帝国一方军容鼎盛兵临城下。但是黄巾军也是一路势如破竹并没有丝毫颓败之象,郭嘉竟然直接说要投降?整个金顶大帐之中顿时一片哗然。

“哼!我就说这小子来路不明,一定是官军派来的细作!今日我一定要杀了这个混蛋!”黄邵猛然起身盯着郭嘉冷哼道。

与上次不同,此次黄邵开口要杀郭嘉,黄巾众将竟然没有一个开口反对,甚至还有人出声附和。

黄邵扫了正在沉思中的秦阳一眼,目光之中透出一股浓浓的杀意。随后他冷喝一声“郭嘉受死!”瘦小的身形陡然从原地消失,直接再次出现已经距离郭嘉只有两米之遥!

“呼!”枯瘦的手抓带着凄厉的冷风直奔郭嘉的头颅抓来,隐隐之间黄邵的手抓所过之处竟然留下了一道道诡秘的残影。显然,这次黄邵是下杀手了!

“住手!”“鬼遁!”

秦阳的大喝和一声轻呼同时响起。只听到“嘭嘭”两声,一大一小两只有力的手掌已经牢牢的抓在了黄邵的手臂之上。使得黄邵的手抓生生的停在了距离郭嘉半米之处,再也不得寸进。

金顶大帐之中的气氛骤然凝固,所有黄巾将领都目瞪口呆的望向黄邵身前,这些身经百战的豪杰几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所见。因为在张角三兄弟陨落之后,他们在这金顶大帐之中,竟然再一次见到了黄巾力士!

抓住黄邵的那只大手属于一个身材巨大的巨人,除了这巨人的外表与张角兄弟所幻化的黄巾力士有所差距之外,其余的基本没有任何区别。

而另一只瘦小的手掌,则是出自一个从地面之中陡然破土而出的僵尸!僵尸身上穿着早已生锈破碎的甲胄,原本的双眼之处早已变成了两个漆黑的窟窿,甚至它身上皮肤都已经多出腐烂而露出森森白骨。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如同从九幽地狱之中传来的森然气息。

这黄巾力士自然是秦阳所召唤而出,在与张角共处的三天之中,秦阳可谓是有了脱胎换骨一般的改变。但是即便如此,他骤然施展出《太平要术》之中的高阶符咒“金刚临世”,也是颇为吃力。

此时秦阳神色不动,手掌轻轻一挥,巨大的黄巾力士陡然凭空消失。随后秦阳冷哼一声,对同样目瞪口呆的黄邵说道:“退下!若是再敢无礼,我定杀你!”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是秦阳却是心中暗暗庆幸,若不是那个僵尸出现,自己所祭出的这个空有其表的黄巾力士恐怕真的很难阻挡住黄邵的这一击。到了那时,自己可是真的要露馅了。

“属下惶恐,谢大贤良师不杀之恩!”但是黄邵却是不知道内情,张角盛名之下,他哪里还敢多想。慌乱之间也顾不得其它,便要抽身而退。只听得“呲啦”一声,黄邵抽身之时另一只握着他手臂的僵尸手掌已然放松,但是那尖利的指甲却是挂到了黄邵的衣袖。黄邵慌乱之中竟然被这僵尸生生的拽掉了半截衣袖。

“哟,抱歉抱歉,黄先生,还您的袖子……”郭嘉戏谑的声音响起,显得颇为得意,而那撒发着森森鬼气的将士也是十分僵硬缓缓将手上半截黄色袍袖递到了黄邵的身前。

这下任谁都能够看出,这突然从地面出现的僵尸乃是郭嘉的杰作了。登时在场的黄巾众将不由得纷纷脸上浮现出骇然之色。秦阳乃是黄巾少主,若说能够召唤黄巾力士倒也说得过去。但是谁也没想到郭嘉这个看起来弱不禁风的小子,竟然也精通召唤之术!而且这召唤之术还透出一股异常邪异的味道。

黄邵登时羞愧难当,颇为忌惮的狠狠瞪了一眼郭嘉之后,头也不回的回到座位。显然刚刚发生的事情让他有些惊魂未定,心中那杀了郭嘉立威的计划也随之落空。

郭嘉也不以为意,手中看似随意的掐了一个印诀,那僵尸便缓缓的爬回土中。

就在秦阳准备再将两句场面话的时候,身旁的马元义却是神色凝重的站起来,对郭嘉恭敬说道:“马元义斗胆敢问先生,你刚刚所施展的,可是那奇门遁甲之术?”

第十四章 定计

奇门遁甲之术?!刚刚从惊讶之中回复过来的众将都不由得又是一怔,难道是传说之中与绝世奇书《太平要术》齐名的《遁甲天书》之上所记载的奇门遁甲之术?

原本秦阳能够召唤黄巾力士这件事众将能够想通,但是郭嘉会奇门遁甲的这件事情却更加让他们惊讶不已。要知道,传说中《遁甲天书》与二百余年前大汉帝国被王莽篡位之时已经被毁,奇门遁甲之术从那时起便已经失传。没想到这郭嘉竟然还会这遁甲之术!

若是别人说出此话大家可能还有些怀疑,但是黄巾众将大多知道马元义身上拥有一部残缺不全的《遁甲天书》。只不过,马元义的这部《遁甲天书》其收藏价值远远大于实用价值罢了。但即便如此,从马元义口中说出此话,众人不觉更加信了几分。

郭嘉见马元义问起,微微一笑说道:“军师说的不错,只不过在下悟透这遁甲之术还全赖军师的那本《遁甲天书》了。”

听郭嘉这么一说,众将更加深信不疑。这郭嘉果然是掌握了奇门遁甲之术!他们一个个心中不禁暗想,果然少主的朋友哪有平庸之辈?黄邵这厮不知天高地厚,自取其辱,还好刚刚没有随这厮一起闹事……

马元义听罢,沉吟了少许没有说话,而是对着郭嘉深深一拜,便回到座位。此时的马元义对郭嘉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在这世上能够修习《遁甲天书》之人,郭嘉是第一个!他知道,郭嘉日后的成就,绝对不可限量,远非他马元义能够比拟。

小小的骚动之后,金顶大帐之内重新恢复了平静。秦阳此时非常得意,自从他和郭嘉分别露了一手之后,他明显的感觉到众将看自己的眼神都已经不一样了。

“你小子可以啊,竟然还有这么一手,也不早点和我说。”秦阳面上带着僵硬的微笑,贴近郭嘉,咬着牙小声说道。

“少废话,刚刚可吓死老子了。这招我刚学会,要是没有你恐怕我现在的脑袋早就搬家了……”郭嘉回望秦阳,也是咬着牙说道。

“你放心,哥们给你报仇,明天我让黄邵这小子连哭都来不及!”秦阳悄声对郭嘉挤了挤眼睛,二人心照不宣。

随后,秦阳干咳了一声,说道:“郭兄,你刚刚说的意思我没有听清楚,你的意思是我们要接受大汉帝国的招安?”

秦阳知道郭嘉绝对不会乱说话,既然郭嘉这么说了,那么就一定有他的用意。

郭嘉笑道:“回禀大贤良师,虽然我黄巾军自起事以来战无不胜,势如破竹。但是大贤良师和众位将军想过是什么原因吗?”

见众人沉默,郭嘉继续说道:“那么众位谁能回答我一个问题。大汉帝国,立国四百余年,兵精粮足。为何大贤良师张角大人能够一呼百应,掀起滔天狂潮?”

马元义一笑说道:“大汉帝国压榨百姓,贪官横行,天怒人怨民不聊生。大贤良师德高望重,振臂一呼自然从者如云。”

“不错!”郭嘉点点头,说道:“但是诸位却是不要忘记,这天下虽是百姓的天下,但更是兵之天下!没有军人,再大的帝国也会遭受欺凌,没有军人天下则没有秩序。同样,没有军人,那么这天下便人人可以为主!”

郭嘉见众人仍旧疑惑,朗声说道:“我之所以说大汉帝国死而不僵,依然难以撼动,便是因为这个国家的魂魄,这个帝国的脊梁还没有断!众位都知道,城外聚集了帝国大军五十余万,但是众位不知道,在整个大汉帝国来说,还有百万甚至数百万的大军正在疯狂的扑灭我黄巾军所燃起的熊熊烈焰!”

“我郭嘉,在来到黄巾军之前,只是一个游方术士。说白了,只是为了在这乱世之中混口饭吃而已。也正因为如此,我比各位看到的更多。”

“在幽州,黄巾军奔赴襄城之后,整个幽州迅速被公孙瓒重新收复,黄巾信徒十不存一!在汝南,袁术只用了区区数千兵马便使得百姓不敢再言黄巾!在徐州,陶谦公勤政爱民,黄巾教义被弃之如敝履!在江东,太守孙坚竟然已经能够出兵勤王而没有后顾之忧!”

“如此情况,举不胜举。郭嘉此次要说的是,如今天下黄巾,除了我们襄城之中的三十二万大军,还有谁?!”

“也许,你们会说汉中,那里有大贤良师的弟子,深得大贤良师真传的张白骑张大人坐镇,黄巾教徒多达百万。但是各位不要忘记,我黄巾军只有一个汉中!而大汉帝国幅员万里,有着多少个汉中?更何况,汉中远在千里之外,即便是星夜驰援襄城,恐怕也难以阻挡帝国大军踏平襄城!如今我黄巾覆灭在即,若要保存我军实力,便只有招安一途!”

张牛角说道:“郭先生,我不明白,我们除了投降,难道就不能突围么?”

郭嘉微微一笑,说道:“突围,我郭嘉有九成的把握可以带领大家冲出去。”

张牛角眼睛瞪的老大,说道:“那我们为何不突围出去伺机再战?”

郭嘉说道:“我们黄巾军能够有今日之成就,靠的主要是一股锐气,一股势不可挡的锐气。我们不能败,一旦我们败了,那天下百姓便不会再支持我们!”

“各位放心,我郭嘉并非是要我们现在便与官军议和招安。而是要打,狠狠的打,让官军不敢和我们再战。让他们心甘情愿招安我们,那样我们在谈判桌上才有更大的筹码!而且,据我推测,大汉帝国现在虽然看起来兵强马壮,但是其内部却已经开始分崩离析。只要我黄巾军不灭,不出数载,大汉帝国必将分崩离析,到了那时,天下战乱再起,便是我黄巾一统天下之日!”

郭嘉的言辞铿锵有力,金顶大帐之内更是鸦雀无声。主位之上的秦阳望着郭嘉那瘦弱的背影,心中的感觉已经完全不能用震撼来形容了,这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惊恐!在座的所有人之中,唯有秦阳一人知道今后的历史。但是郭嘉竟然能够凭借自己的观察,也洞悉的如此透彻!秦阳不禁暗暗庆幸,幸亏自己来到此地之后遇到郭嘉。传说中卧龙凤雏得一便可安天下,那么这郭嘉恐怕绝对不会逊色于卧龙凤雏!

“说的好!”想到这秦阳蓦然起身朗声说道:“到时候,天下三分,我们黄巾大军出汉中,霸西川,以天府之国巴蜀为根据地扫荡荆州,踏平东吴,兵出祁山,灭掉曹魏,一统天下……呃,你们,你们都看我干什么?”

“大贤良师不会疯了吧?”

“就是,就是,什么天下三分,曹魏是谁啊?”

“完了,刚刚有点希望,大贤良师就疯了,看来我们黄巾军真的要完了……”

“兄弟,我知道官军之中有你的熟人,要不你给我引荐一下,看看我现在投降能不能转成污点证人……”

听着黄巾众将的窃窃私语以及马元义郭嘉等人投来的那种似乎担忧又好像怜悯的神情,秦阳不由得心中有些发毛。

“咳咳,肃静,肃静!”秦阳尴尬的摸了摸鼻子,说道。

“总之,不管我刚才说的是什么。但是,大家只要相信,最后的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就是了!另外,今天的话将会被列为我黄巾军中的最高机密凡是敢泄露者,便视为黄巾军的叛逆,天涯海角,我黄巾军共击之!”

一通发飙之后,金顶大帐之内的黄巾将领不由得面面相觑。他们不明白,张角的传人,英明无比的大贤良师到底是怎么了。只不过,既然秦阳如此说了,他们就只能愣愣的点头称是。

见众人安静下来,秦阳不由得长出了一口气,说道:“好!大家现在还有什么问题吗?”

张牛角挠了挠头,眨着牛一般大的眼睛,怯怯问道:“那个……大贤良师……,能否解释一下曹魏是谁么?”

“滚!”

第十五章 守城

在秦阳和郭嘉的主持下,黄巾军众将连夜部署,终于拟定了具体的作战计划。最后在秦阳的强烈要求之下,黄巾众将终于点头决定改口,不再称呼秦阳“大贤良师”。原因是秦阳认为这个称谓不好听,也太绕口,说出去没有气势。

从此之后,黄巾军众将对秦阳的称呼便改为“黄巾明王”,简称“明王殿下”。看惯了狗血小说的秦阳认为,只有“明王”这种名字才够拉风。

对于这件事,三国奇书《三国奇志列传》也有这样的记载:“大汉帝国灵帝光和七年,秦阳公率黄巾大军拒帝国大军于襄城之下,秦阳公改号明王,威震海内。”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晨雾照射到襄城之上时,一股滔天的萧杀之气便已经传遍了整个襄城周围方圆百里之地,大战即将开始。

按照大将军何进的部署,襄城攻坚战的第一天负责主攻的是南门外的各路勤王义军。其余三个方向尽皆佯攻。这个布局,也是在秦阳和郭嘉的意料之内,毕竟大汉帝国虽然兵强马壮,但是在暗中各路诸侯却是离心离德,都希望给自己保存实力。在这种时候,自然人数最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