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魔乱群雄-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潘布扑氖颍酱蛩遥⑶遥ナ粲诘诙诺恼潞蚰Ь惨丫酱镂诹钟胂钣鹁岷稀5谌贰H词谴幽Ф技街莩歉侠矗晌е髑鬃月柿斓慕滥Ь吭谝话偻蜃笥遥淙徽饨滥Ь诰癯潭壬显堆酚谙钣鸬牡谌牛J毓兰疲彩窃诙蜃笥摇

如此一来。魔军已经在乌林之处汇集了二百六十万大军,其中水军四十万,在江北设立水寨,派出巡逻艇在江面上游弋。仅仅不到半日时间,便与大汉帝国的荆州与东吴水军发生了数十次小规模水战,各有胜负。

而在江岸之上。二百二十万魔军陆军已经沿江下寨,连营数百里。声势浩大,整军备战。整个天下,十之七八的军队此刻都已经集中在了长江两岸。大战迫在眉睫,天下归属,即将确定。

孙权见刘备变色,不禁冷冷一笑。淡淡道:“皇叔明鉴,刚刚皇叔还有言,我军与魔军之实力相差无几,有一战之力。而如今,却不知皇叔怎么说?”

“差距如此悬殊,难道秦阳那十几万兵就能力挽狂澜么?!”刘备兀自嘴硬说道。

曹操见刘备此刻被孙权挤兑的有些骑虎难下,不禁充当和事老,笑道:“皇叔莫急,吴王殿下也没有别的意思。如今,魔军之兵几乎是我军的一倍。如此悬殊的对比。我们正是应该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力量,唯有这样,我们才能与魔军分庭抗礼啊。”

说话间,曹操还一个劲的给孙权使者颜色,孙权自然明白曹操的意思。便只是望着刘备微微冷笑,不再说话。

“这……”刘备也是陷入了沉默,曹操和孙权的意思他又何尝不知,只不过,现在自己再点头的话,那岂不是等于自己承认被魔军的声势吓到?若是传出去,恐怕刘皇叔这胆小之名,就要名扬天下了。

“陛下!主公!大事不好了!”就在刘备心中正在天人交战之时,忽然从龙帐之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脚步在帐门前顿了顿,随后帐门一开,一个身穿青衫的文士,大步走了进来。

“徐庶军师?!出什么事了?”刘备见到来人,不禁暗暗松了一口气,急忙开口问道。来人正是刘备麾下另一个谋臣,徐庶徐元直,如今诸葛亮身在前线,徐庶便陪在刘备身边。刘备心中正拿不定主意,此刻见到徐庶前来,自然十分欣喜。

只不过,徐庶却是并没有看出刘备的欣喜,只见他头微皱,颇为清秀的脸上,闪烁着一丝的迟疑与忧虑。

“徐庶参见吾皇陛下!见过主公,见过二位殿下。”贸然走进龙帐的徐庶在拜了一圈之后,直接说道:“回禀主公,赤壁南方一百里外,发现大批部队,看人数应该在十万以上。这些部队尽皆都不是我中原之人,也根本就不听我军斥候与沿途关卡号令,长驱直入,直奔赤壁而来……”

“并非中原人?难道是南荒蛮族?”不待徐庶说完,孙权便已经插口道。就在韩信的第二军团登陆中原之时,东吴因受到了秦阳的提醒,才得以有效的遏制住了韩信的攻势,而在那时,便是南荒的蛮族军队突然神兵天降,帮助吴军扭转战局。所以孙权对蛮军的印象极深。

一想到蛮军,孙权不禁一乐,继续说道:“南荒蛮军乃是明帝秦阳的属臣,他们自然不会听命于我大汉帝国的官员,想必他们此来,应是到江夏与明帝挥师的……”

说着孙权瞟了一眼刘备,心道,你不是说黄巾军便只有十几万残兵败将么?这一下子就来了十万生力军,我看你怎么说。

徐庶对孙权深深一躬,说道:“吴王殿下明鉴,在下也是认为如此。若是仅仅这一军,在下自然不会慌张,只不过,如今向着此地汇聚的,却不止一军。”

“不止一军?”孙权等三人对视了一眼,目光顿时全都集中在了徐庶身上。

徐庶说道:“我军斥候回报,另一军队,已经出蜀地,过白帝城,经公安,抵达了吴地巴陵之处。这支军队打着大明帝国旗号。马步大军共计五十余万,也正前往赤壁。”

“从蜀地而出?是了,大明帝国统领汉中,益州,南荒。这些兵。应该是蜀地之兵,前来增援了。只不过,秦阳在大战之后,竟然还有五十万军队,这实力,还真是强悍……”曹操分析道。

徐庶言道:“魏王说的极是。这些,应该便是倾尽汉中与巴蜀之精锐,再加上当初魏王麾下的西凉之兵,如今都已经到了。”

“五十万,十万……”刘备在听到只在短短时间内,秦阳便聚集了六十万援军。不禁面色更加难看。如今看来,他的确是小觑了秦阳的实力。

而曹操在听到了援军之中竟然还有自己原本西凉铁骑,也不禁有些尴尬。当初,自己为了快速撤离长安,索性将西凉铁骑当做了诱饵留给白起。却没想到,如今秦阳却是将西凉军收编,此刻还来援助自己。这无疑是秦阳不经意间在自己脸上抽了一个嘴巴。

孙权见其余二人都不说话。知道二人心中所想,不禁微微一笑,说道:“大明帝国乃是我大汉的盟友,此刻援军抵达,乃是好事啊。”

徐庶微微摇头道:“回禀吴王殿下,虽然这两路兵马都是援军,但此刻正赶往赤壁的,却并不止这两路大军。”

“还有?!”这一次,孙权也不禁诧异了。

徐庶点点头,说道:“根据长江沿岸斥候飞鸽传书回报。长江入海口之处,忽然出现了近万艘各式战船。这些战船尽皆打造精良,船身巨大,即便是在大海之中行进也丝毫不会受阻。根据禀报,这些战船的精良程度。甚至要超过魔军渡海的海船。”

“战船?!”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刘备和曹操都已经忘记了刚刚的尴尬,孙权则更是惊讶的张大了嘴。要知道,中原之地,唯有荆州与东吴拥有正规水军。也只有这两地有着大江大湖可以训练水师。如今凭空杀出万余艘战船,而且还是海船,这多半应该是魔军。

如今在与魔军的对峙之中,中原人族唯一可以放心依仗的便是长江天险,也唯有在水军方面,联合东吴与荆州之力能够压制魔军水军一头。若是在这个时候,魔军忽然增加了上万战船,那么无论在陆地之上还是在水面上,中原诸军便都要被魔军压制了。

“是魔军么?”半晌之后,孙权如自语般喃喃说道。

徐庶老实的摇了摇头,说道:“战船之上并没有打出旗号,看不出是哪方的军队。若是魔军的话,应该直接打出旗号才是……”

“没有打出旗号……难道这也是……”孙权说到一半,忽然闭口不言,他只是根据刚刚的惯性思维,忽然冒出的一个想法而已。但这个想法很快便被他否决了,秦阳即便是再如何强悍,也不可能在数年之中打造出一支近万战船,并且还全都是海船的水军。这也太匪夷所思了。

徐庶点点头,说道:“很有可能,这普天之下,能有如此实力的,除了主公与二位殿下之外,恐怕便只有明帝陛下一人而已了。”

“什么?!这也可能是秦阳的人?!”刘备口中便如同塞进了一个大苹果一般,张着嘴,瞪着眼睛,头脑中已经一片空白。

其余两人的表情也差不多,在听完徐庶的分析之后,也都是表情十分精彩。秦阳如今的实力,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若这些水军也是秦阳的,那么秦阳如今的实力,已经完全可以与三大诸侯分庭抗礼了。

徐庶轻轻咳了一声,继续说道:“回禀主公,二位殿下。不仅如此,还有一支兵马,也正在向着赤壁赶来……”

“还有?!”这次,即便是孙权也不淡定了,他似乎有些气急败坏的望着徐庶。心中腹诽,这家伙难道是故意吊我们的胃口?!有啥事不能一气说完?就这一个军情汇报,也要说得支离破碎的?!

徐庶却丝毫没有察觉到孙权的怨念,老实说道:“不错,这支军队有些特殊,他们是从吴地而来,而且尽皆都是百姓自发组成的义军,人数大概在三十万左右……”

“哦?从吴地而来的百姓?!”孙权心中微微得意,从吴地来的,自然便是自己的军队了。而且还有三十多万,恩,这些百姓的确很给自己这个吴王长脸啊!你看到没有?就算是秦阳有着各路援军,但咱东吴也不差,而且还是百姓自发的……

诶?不对呀!正在挺直腰板自鸣得意的孙权忽然心中一动,暗暗嘀咕道:“这些百姓平日里自己无论是重金征兵还是强制兵役,一个个都躲得远远的。怎么这一下子就出来了三十多万?!难道是这些一直逃兵役的百姓们突然良心发现?还是说,他们想给我一个惊喜?!”

孙权越想越不对劲,赶忙咽回了自己欲要慷慨陈词一番的话语,小心的对徐庶问道:“徐先生,这些百姓打的旗号是?”

徐庶面无表情,淡淡说道:“根据禀报,这些百姓之中,为首的乃是东吴郡主,吴王殿下的亲妹妹,孙尚香郡主。而他们打的旗号,却是大明帝国的黄巾旗……”

“我妹妹?!黄巾旗?!我擦……”孙权闻言顿时傻眼,其面色,甚至比曹操刘备还要精彩万分,他东吴的百姓不但站在黄巾旗之下,就连自己的亲妹妹也……吴王殿下顿时觉得有些天旋地转。

“皇叔……”就在三大诸侯在听到了徐庶的话之后,都尽皆沉默不语之时,忽然之间,龙座之上一直在“放空”的献帝陛下,却是不知发了什么神经,开口说话了。

“陛下?!”刘备诧异的望着不再“放空”的汉献帝,声音之中充满了诧异。

“皇叔还是去一趟江夏吧……”汉献帝似乎鼓起了极大的勇气,说道:“你若不去江夏请罪,恐怕在这些援军都到达之后,朕就得亲自跑一趟了……”

第三百八十章 援军到

东吴,江夏。因为大明帝国黄巾军的进驻,此地附近的百姓尽皆都如同潮水一般蜂拥而至。这些百姓似乎都没有被黄巾军与魔军之前一战大败之事所影响,即便是那些为避战乱,而已经远遁数十里的,都纷沓而至,来到江夏城外。

“这位兄弟,你们这都是要到什么地方去?难道你们不知道在江边马上便会有大战了么?”通往江夏城的大路之上,数十匹骏马夹杂在沿途络绎的百姓之中,战马上一个身穿白袍,年约二十左右,一身逼人贵气的青年出言问道。

“哦,这位贵人,难道你不知道吗?”被青年询问的一个汉字抬起头,嘿嘿一笑,说道:“前方正在打仗是不假,但你可知道如今在江夏的,是谁的军队?”

不待青年回答,那汉子便自顾自啧啧说道:“那可是大明帝国的黄巾军啊!而且听说明帝陛下也在江夏。”

“哦?”青年似乎微微一怔,随后沉吟道:“江夏不是大汉帝国吴王的领地么?”

“切,这位贵人想必是从南方来的吧?不然也绝对不会没听说过明帝陛下的威名。”就在这时,一旁的另一个汉子似乎极为得意的轻哼一声,说道:“这江夏是吴王的属地没错,但吴王又哪能和明帝陛下相比?!明帝陛下可是魔军的克星,有明帝陛下的黄巾军在,我们还怕什么?!我们这些人,现在就是去江夏城,给明帝陛下助威,为黄巾军劳军的。”

“哼!什么克星?不久前,黄巾军不是刚刚被魔军杀得落花流水吗?你们这些贱民。现在去江夏,难道去送死么?!”不待那白袍青年开口,一旁坐在马上一个生得极为威武的汉子却是冷哼一声,瞪视着那个说话的汉子。

那汉子似乎被马上这人的气势所迫,狠狠的吞了一口吐沫。在后退了两步之后,却依旧挺着脖子说道:“这位贵人,你可不要乱说!咱们即便是老百姓,却也是知道,这天下哪有常胜的将军?败上一两次又有什么?就算是败,明帝陛下也绝对不会让我们这些百姓遭殃!哪像那个吴王。魔军还没打过来呢,就将军队都撤到了江南。我原本就是江北吴地的百姓,结果等到魔军来的时候,最先跑的却是一直号称保护我们的将军们。若不是明帝陛下只身来到江北,将我们解救出来,现在我们说不定早就死了!就冲这一点。我就只相信明帝陛下,只支持黄巾军!”

“你这贱民!还敢嘴硬!”马上的那个汉子见这百姓还敢顶嘴,不禁怒目圆睁,眼看着就要发作。

而此刻,聚集在周围的赶路百姓也是越来越多,不时间还有人对着马上的数十人指指点点,议论纷纷。而那个说话的百姓见到周围的人多。也是不甘示弱,梗着脖子说道:“我嘴硬?!你来问问这些乡亲,他们为什么都去江夏,而不去赤壁?!这些大多都是从北方逃回来的难民,无论是魏王,刘皇叔,还是吴王,又有哪个理会过他们?!我们被魔军屠戮的时候,大汉帝国的军队在哪里?!我们被魔军抓住恣意蹂躏的时候,大汉帝国的这些王侯都在哪里?!”

“我杀了你!”

“太史将军!”白袍青年一声低吼。喝住了马上那名睚眦欲裂的汉子。虽然他自己的脸色也十分难看,但却依旧保持着一分冷静。难道这些就是东吴百姓们的心声么?看来,自己这个吴王做的,也实在太不称职了……

这白袍青年,正是如今的东吴之主。大汉帝国吴王殿下,孙权。在孙权身边,身穿紫袍,一张国字脸的男子乃是曹操,另外一个颌下一绺墨髯的,正是大汉皇叔刘备。

此次三大诸侯乔装而行离开赤壁,各自都只带了数名护卫。他们的目的,自然与这些百姓一样,是去江夏。但不同的是,此次去江夏,他们不是去劳军,而是去请秦阳。

孙权和曹操自然知道,若是让刘备大张旗鼓的去江夏向秦阳请罪,那绝对是不可能的。所以三人才乔装改扮,悄然而行,给刘皇叔保留了一分面子。但却没想到,无意之间,三人却是意外的发现了市井百姓对秦阳的崇敬与信任。

面对这么多百姓,孙权自然不能让自己的亲卫将军太史慈出手。当他们一行数十人到了江夏城外之时,却是发现,江夏城如今已经热闹无比。

除了因为从附近闻讯而来的百姓前来劳军之外,今日的江夏城,却是城门大开,似乎有什么大喜事一般,守卫城门的黄巾军一个个面上喜气洋洋,就连站得也是比平时笔直许多,看起来甚是威武雄壮。

这一次,是曹操随意找到了一个同样在城门口向着远方翘首以盼的百姓询问。

“呵呵,这位老丈,不知今天江夏城有什么喜事?”曹操下了马,十分谦逊的对一个老者问道。

“呵呵,小伙子,你是刚来的吧?”老者一副老气横秋的神态,捻着胡须,淡淡问道。

“正是。”

“哦,那就难怪了……如今整个江夏城的人都知道,明帝陛下的各路天兵就要到了,都在等着夹道欢迎呢!要知道,这次来的,可都是明帝陛下麾下最强悍的军队啊!我们被魔军欺凌了这么久,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真没想到,我这老头,有生之年竟然能看到明帝陛下的天兵大败魔军的景象,不枉此生,不枉此生啊……”老者一副感慨状,说话的语气,便好似积郁了许久的怨气都随着话语而倾吐出来一般,言辞中似乎还带着一分殷切的期盼与沧桑。

“天兵?难道是大明帝国的援兵么?”曹操诧异问道。

“废话!”老者白了曹操一眼,似乎对曹操打断了自己的感慨十分不悦,淡淡说道:“不是大明帝国的援兵,难道还能是大汉帝国的?大汉帝国那些兵马有什么用?魏王丢了北方大片疆土,现在连屁大的地方都不剩。刘皇叔就只会带着天子逃命,吴王也就能躲在长江边上。这些年,在前线上征战的,哪一个不是大明帝国的将士?!”

“呃,老丈说的是。说的是……”

曹操被奚落了半天之后,才灰头土脸的回到众人身边,垂头丧气的将自己所得到的情况与众人说了。孙权等人闻言,索性便先不进城,便在这城外等着,看看这大明帝国的援军究竟如何。

“来了!来了!天兵到了!”就在城门处的百姓越聚越多。甚至已经达到数万人之时,忽然间,不知是哪一个眼尖,忽然指着南方远处大声叫道。

一瞬间,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已经集中到了南方的大路之上,片刻之后。在目光所及的尽头,已经荡起了一阵烟尘。

在下一刻,一匹战马如箭一般从远处驰来,战马之上,一名身材魁梧,赤膊上身,披着一张虎皮的汉子附身在战马之上。在这汉子的手中,一杆足有三米高的大旗高高竖起,烈烈生风!大旗之上,清晰的书写着,“大明南疆”四个大字。

“南疆蛮族,大蛮王孟获,率军勤王!求见明帝陛下!”

生生长啸从汉子的喉咙中吼出,他的速度似乎与声音一般迅速。就在城门众人刚刚听清他的话语之时,一人一马已经冲到了城门之前!

此时此刻,城门口的黄巾军都已经站得笔直。目不斜视,威压的站在两侧,任由那执旗汉子风一般冲入城中。

就在围观的百姓们正在赞叹这蛮族汉子骑术精湛,相貌威武之时。忽然城内马蹄声再度响起,却是那汉子再次冲了出来。只不过他手中的旗帜,现在已经换成了明黄色,旗上的大字,也变成了一个“明”字。

“奉大明帝国,明帝陛下诏!令大蛮王孟获率南疆蛮军,入城!”

蛮族骑士的吼声如狂风一般刮起,神骏的战马风驰电掣一般冲向南方尘头荡起之处。

不多时,忽然之间整个大地似乎开始了微微的颤动。江夏城南方向,似乎涌起了一片黑压压的乌云。在这乌云之中,竟然还夹杂着野兽的嘶吼之声,听起来令人惊心动魄。

“呼啦啦!”江夏城门之内已经再次涌出了数千身穿黄巾军军服的士兵,在出城之后,这些士兵迅速分列左右,在城门之外两侧形成了一条千米长的甬道。一名身穿淡金色战甲身背巨大金色宝雕弓的将军,胯下一匹黄骠马,马上斜斜的挂着一柄锋刃森寒的大刀,在百名骑兵的护卫之下行出城门。

“是黄忠将军!是天下第一神射手,黄忠将军!”

哗的一声,周围的百姓们沸腾了。他们虽然并没有见过黄忠,但黄忠的名字却早已传遍了天下。黄巾军中,又有哪个将军能够背着如此一张神异非凡的宝雕弓?这定然是黄忠无疑。不仅仅是黄忠,事实上,黄巾军之中,许多上将都已经家喻户晓。如今百姓们虽然并没有见到明帝秦阳,但在见到黄忠出城之后,却是瞬间欢呼起来。

“黄忠……”见到黄忠出现之后,大汉帝国的三大诸侯纷纷陷入了回忆之中。曹操想到的是,在洛阳城中,黄忠浴血奋战,带领数百名弓箭手,与陶升一起,将数十倍于自己的帝国禁卫军杀得落花流水。而刘备却想起了,虎牢关前,三英战吕布,黄忠金箭神威救下了夏侯惇。至于孙权,对于黄忠虽然并没有实质性的接触,但只是一见之下,便已经心中凛然,他早已知道秦阳麾下战将如云,黄忠只是其中之一,却没有想到,今日从另一个角度一见,却是惊为天人一般。

出城的黄忠,自然不知道人群之中的三大诸侯。此次秦阳派他出来,便是迎接大蛮王孟获与十万蛮军入城。

就在黄忠带领着一众骑兵来到甬道尽头之时,远处黑压压无数人马也已经到了江夏附近。在大队人马之前,数百蛮族骑兵已经当先到了城外,骑兵为首三人,两男一女。正中央一名男子。身高足有两米开外,裸露在外的肌肉更是如同钢筋一般纠结,一眼望去,霸气凛然,力量感十足。

在这高大男子左侧。一匹红色战马之上,一名窈窕之极的女子,美眸流盼,顾盼生辉。女子一身赤红色战甲,纤腰盈盈一握但胸前却丰盈无比,巧笑之间。在场的男子恐怕十之八九都会心中绯然。

而右侧,战马之上却是坐着一名灰袍文士。乍一看,此人面目十分俊朗,颇有一派儒雅之风。但仔细看去,却是一双眼中精光四射,分外的狡黠。

黄忠见三人到来。赶忙催马向前,在马上抱拳笑道:“奉明帝陛下之命,黄忠恭候大蛮王,王妃,以及郭司徒入城。”

当中壮汉,正是大蛮王孟获,孟获哈哈一笑。不禁问道:“黄将军,陛下不是应该在赤壁么?怎么如今竟然到了江夏之地?”

一提起此事,黄忠眼中不禁闪过一丝的愤然之色,随即重重的哼了一声。碍于此地人多耳杂,只得随口说道:“陛下来到江夏,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还请几位入城之后我们再细说吧。”

“恩,也好!”孟获点点头,便要传命大军入城。

但一旁的郭嘉却是眼珠转了转,微微一笑,拦住正欲开口的孟获说道:“大军入城岂能如此草率?大蛮王殿下。我看,不如趁此机会向这吴地百姓展示一下我黄巾军的风采如何?”

郭嘉何等聪明,此次虽然他奉秦阳的命令南下调集蛮军赶往中原驰援,并不知赤壁军营之事。但他见到了黄忠的表情,便已经猜出大概。他料想此地人群之中定然会有大汉帝国方面的斥候窥伺。于是便开口提议。

“好!”孟获见郭嘉眼含深意,于是也是一笑,朗声对身边的传令兵说道:“速去告诉孟优,我蛮军列阵!入城!”

蛮军军规虽不如黄巾军那般严明,但却也异常迅速。只是片刻之后,负责统领大军的小蛮王孟优便已经将十万蛮军尽皆整肃完毕。

只见,蛮军的阵列忽然一变。全军上下的气势也猛的提升了一大截!而在最前方令旗的挥动之下,十万蛮军的阵列之中,更是顿时响起了“大明帝国万岁!”山呼海啸一般的声浪!

随着声浪的响起,一队队蛮军轰然而动,配合着甬道的宽度,蛮军十人为一行,整齐的向着城中行进。

“吼!”走在最前方的,正是蛮军兽兵之中战力强悍的猛虎军团。只见得一个个身材魁梧壮硕的蛮军士兵,牵着一头头斑斓猛虎,人借虎威,虎助人势。昂首阔步,向着城中行进。

中原的百姓哪里见过能够驯服猛虎为战的军队?此次一见,在瞬间的惊慌与目瞪口呆之后,顿时发出一阵阵欢呼之声。万兽之王的老虎竟然也听命于明帝陛下,那他们还有什么可担心的?!这样一支军队,又有谁能战胜?!

而百姓们的惊喜还没有结束,接下来,蛮军兽兵的巨蟒军、火鸟军、灵猿军、雄鹿军、以及深藏在巨大瓮中的食人鱼军,一队队的走过。江夏城外,惊呼声一浪接着一浪,再加上蛮军齐声呼喊的口号。整个江夏城瞬间便被“大明帝国万岁!”“明帝万岁!”“黄巾军万岁!”这些口号所淹没。

而夹杂在人群之中凝神观望的孙权,曹操与刘备三人,也是早已被这蛮军的雄壮惊得目瞪口呆。除了孙权之外,曹操和刘备在此之前,都认为蛮军都是一些茹毛饮血,手持木棒身穿兽皮的乌合之众。

却没想到今日一见,在秦阳于南疆的经营之下,如今的蛮军虽然保持着身穿兽皮,赤膊上身的习惯。但手中的武器却已经变成了丝毫不逊于中原的精铁兵刃,兽皮之外,也是照着厚重的精铁护心镜,而秦阳更是为了彰显蛮军的强悍,在蛮军的头盔之上设计了两支弯弯如同牛角一般的尖角。

这种尖角非但看起来使得身材健壮的蛮军更具力量感,而且在对敌之时,更是出其不意杀敌的利器!试想一下,当一名蛮军战士在受伤无法拿起武器之时,凭借着自己的蛮力,如同一头野牛一般用头盔顶撞敌人的场面。一个蛮军便是这样一头蛮牛,十万蛮军,便是十万无可阻挡的疯狂牛群!

蛮军的入城威武无比,城外的百姓们更是热血沸腾。直到蛮军的最后一列队伍消失在江夏城门,曹操这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喃喃说道:“我只以为秦阳便只有黄巾军一支精锐,却没想到,这南疆蛮军,竟然恐怖如斯!”

另一侧的刘备却早已看得有些呆了,自语般说道:“是啊……当初我还想着找个机会南下收服南疆,真没想到,幸亏,幸亏……”

第三百八十一章 义军

蛮军全部入城之后,时间已经过了正午。就在曹操等人收起了惊讶,准备进城面前秦阳之时,忽然之间,从远处大道之上再次驰来一匹战马。

原本意犹未尽的百姓们见状,顿时又来了精神,飞马执旗,乃是大军入城的先兆。难道又是一支援军到了?!

这次在战马之上的骑士,全身银灰色战甲,胯下一匹灰色战马,整个人便如同是一道灰色闪电一般,无比稳健的手中,持着一杆银灰色大旗。烈烈劲风之下,大旗迎风招展,“西凉,马”三个大字分外醒目。

“这,这人是马岱!”曹操见到此人,不禁一声低呼。马上的战将他自然认得,正是原本已经归附于他的西凉军马腾之子,马岱!

“西凉铁骑,万里勤王!求见明帝陛下!”执旗的马岱目不斜视,附身在战马之上,朗声长啸,如同箭矢一般冲进城门。

但就在马岱的声音仍旧在回荡之时,忽然之间从远方又驰来一匹健马,马背上的骑士也是大声长啸。

“汉中守备军团,万里勤王!求见陛下!”

长啸之后,上书着“汉中黄巾”四个大字的明黄色旗帜,映入所有人的眼帘。显然,这与西凉铁骑仅仅相差一步的军队,乃是汉中守备军张白骑的麾下。

而汉中守备军的大旗还未进入城门,另一批战马也是接踵而至,紧追不舍。这三人三马,就好似在赛马一般,这行在最后的骑士显然有些沮丧,但却依旧提起精神朗声长啸。

“西川蜀军。万里勤王!求见明帝陛下!吾皇万岁!”

“轰!”城外的百姓在见到这接二连三而来的军旗之后,顿时如同炸开了锅一般。十万蛮军入城,本就十分震撼,谁也没想到,在接下来竟然一下子来了三支援军!

片刻之后。三匹战马从城中风驰电掣一般再度冲了出来,毫无意外,他们三人手中的旗帜都已经变成了明黄色大明帝国的军旗。

紧接着,城门之外的甬道再度排开,只不过此次从城内,却是行出了足足数百战骑。

这数百战骑。尽皆银盔银甲,胯下白色战马。马上的骑士也都是神色彪悍,一看便是身经百战屠戮万人的强兵。

“银甲军么……”与黄巾军经常打交道的三大诸侯与护卫将领自然认得银甲军的装束,只是他们没想到,刚刚蛮军入城,便只有黄忠来迎接。此次。却是出动了银甲军。

“是秦阳!”忽然,刘备一声低呼,随后赶忙闭嘴。只是一双眼睛却是惊异万分的望着在银甲军的簇拥之中,一匹黑色战马之上穿着普通黑袍的一名青年。

此次银甲军出城,并没有任何将领,而其中的黑袍青年,正是秦阳无疑。只不过。城外的百姓却都不认识秦阳,只是觉得这名被银甲军簇拥的青年举手投足之间一派王者之气,器宇轩昂,不禁纷纷猜测此人的来历。

这个时候,远处的大军也已经陆续赶到。行在大军最前方的,乃是数百战骑。在这些战骑头顶之上,三面大旗迎风招展。很显然,三路大军已经汇在一处,一起来到城外。

行在最左侧的,乃是一名身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