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宋浮生记-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的赌注算是很高了,在余潇和叶适的水军都在山东北部作战的情况下居然敢本兵一半去辽东而且是派上了两位完全没有海战作战经验的女真人作为领导真的是让所有的人吃惊。但是其中的道理只有谷永宁自己明白,这完颜彝可是个厉害的角色日后他曾经以400铁骑大破蒙古四狗之一的赤老温而名声大作。他所带的部队的名字正是这个“忠孝军”。而这次北上不是要靠水军作战,靠是骑兵的机动作战,而整个军队中最懂得骑兵战术的除了关正外就是完颜兄弟了,再说了他们也是女真人对于日后收降纳叛都一定的好处哩。
可是细想起来谷永宁这一路上走来也不断的结识新的朋友或者是敌人,这一路上似乎还算得上的平稳,中间多少的波澜也是一并走来。就一个人来到这里能够有这么多的人来帮忙真也算是缘分了。
但是除了缘分外,他也有一个最大的敌人象幽灵一般的笼罩在他的身后,就在谷永宁全力准备北上辽东之际,从宋廷里却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
宋金又要议和了。
这个可真的是天下最大的笑话。从外交层面上看宋金两国并没有开战,而战火不过是为了对付红袄军罢了。可是老奸巨滑的史弥远却派来了他的得力的助手聂子述,趁着恭贺金主寿辰的时候提出了两国停止交兵的和谈条件。这下将谷永宁又一次的扔进了深渊之中。
“这个老狐狸终于出手了。”谷永宁念到着。史弥员实在是个可恶的家伙,他的这个举动完全的丧失了宋军收复失地的机会。因为蒙古人虽然已经退去,但是不到十个月那些忘恩负义的家伙是一定会卷土重来的,而这一次蒙古人的重心不在中都而转向了西京大同,这样有利的时机却白百的放过了。
“还有更加不好的消息。”王渥手上拿着另外的信走了进来。看他眉头紧锁的样子就知道事情肯定很糟糕。
打开信一看,果然如此。
第十四节 金牌
看着这封信似乎是这样的眼熟这当中的行文让他仿佛想起来了一件往事。
“五弟钧鉴:
听闻贤弟在北地威风隆在,近来朝野形势大变,可有宋金盟好之味日重。士大夫真德秀被贬出朝,而群臣襟若寒蝉多不可发声。而丞相史弥远似有嫁祸与贤弟之意。兄虽不在朝,但也耳闻此事甚挂念。另弟媳母女安好望不自担心。家族之事现已妥置,虽有监视然未有妄动之人。近日已组织产业东渡台湾,朝廷对我谷家控管甚严,而家族之希望全系弟身,望保重之。
兄泰笔。”
这个是四哥谷永泰写来的信虽然说的都是家常的话,但是字里行间所表露的信息已经说明了这个史弥远真的决定对这山东的孤军下手了。而且这一次的下手绝对是够狠的。不光光是因为史弥远对自己下手,更多的是针对的是他整个家族,这让谷永宁不免的担心起他的孩子和小朵来了。毕竟把她们丢在临安现在看起来是非常的不明智的选择。但是,哎。
所有的都是没有可以后悔的,只要相信自己一定能战胜困难才可以,再说了,不光光是自己一个人在战斗还有许多的人都在身边,为了他们也要坚持下去。
朝廷,这个无形的手正将他的爪牙伸向了这个地方。
谷永宁甚至看到了另外的一条道路正在他的面前展开。这条路的艰难也许是必然的,但是在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了选择了。
事实上当时的决定是给谷永宁带来了许多的困绕,但是只要坚持下来了还是很快能够看到好处的。这样的好处却是要牺牲了个人的幸福,真的不知道是幸运还是悲哀。这样的悲哀也许是这个时代的悲哀,但是在谷永宁看来大概就是自己的一丝无奈吧。
但是现在既然已经是这样子了也没有办法后悔,相反的只有继续朝这条路走下去才是最好办法。小朵还有在台湾岛上的丹夏可都是他的命谁缺了似乎都是一种锥心泣血的痛。没有想到这个宋朝好称是最开放的时代居然也有了后世明朝的特务机构,真不不应该小瞧了这帮人。可是一旦宋金盟好了之后,红袄军和谷永宁的地位似乎就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不在是有朝廷介入的战争,整个战争就是金国的内部的矛盾,没有了外援这仗该怎么打?难道就等着被消灭吗?
所有的问题都集中在一起。要想在山东存活下来,除了契丹人的起义没有别的途径可以转移金国人的视线了。实际上这次的起义不仅仅是契丹人的战争,只要能够坚持到十月份,蒙古人的大军又会趁势南下,这样对于想从中获得利益的谷永宁来说绝对是一个不错的消息。于是他决定叫王渥和孟珙进来议事。
“大人真的决定突袭密州?这宋金的结盟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了,万一毁了这个盟,大人可是要承担很大的风险的。再说了,这密州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孟珙还是有所顾虑,不管怎么样他的父亲现在还在朝廷里做事,万一有什么样的变动还真的有点担心的。虽然他也是真的拥护抗金的。但是血的教训不时的提醒着他,没有朝廷的准许所有的行动都将是一种莫须有的罪名。
谷永宁自然有分寸,他镇定的说:“璞玉你可曾想过,这宋金结盟之后我们怎么办?历来的结盟无非是用金钱土地还换的和平。可是这一次不是这样的。首先宋金没有正式的宣战,只是我们的出现才让人联想到了宋金战争而已,所以这一次的结盟不过是形式上的议和,告诉金国国主,这山东地界上的不过是金国的内部红袄贼作乱。那么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来剿灭了而宋朝的军对自然是不管不问了。那我们怎么办是战还是撤。战又是什么名义,这撤又能撤到哪里?”
孟珙无言以对。如果说作战他可是宋朝的第一把交椅。可是他就是缺少了点政治观察能力,要不然最后他自己落的忠顺军的全面的溃散被接收这些都是不堪的历史。王渥思量着,今日的谷大人似乎有些变化,象这样的公然反制是以前从来没有的,难道说他真的有了二心?如果是的话,王渥倒是欣慰些,毕竟这宋朝也不是什么剩油的灯,没准现在的这点成绩到了宋朝手里又被送出去了也说不定,可是这个时候的反宋倒不是时机,毕竟南边的通道已经打通,而且谷家的老少都还在朝廷的手里,这样做真的值得吗?王渥也只是心中的猜测不敢妄加判断,可是现在所讲的出兵密州可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必须讲清楚其中的优劣得失才行,不然要是盲动的话到是害了军队。
“大人你可要三思啊。现在完颜斜烈所带的军队已经北上辽东,余统制的水军在邓州,王强的3000军马在沭阳,我们城内算是台湾水军的不过2000人,再加上回胡军,铁瓦军也不过2万人现在贸然出兵是不是有点草率?再说粮草上面可以支持我们的日子也不是很多,大人是不要再考虑一下。”王渥说的是实情,不由的让谷永宁苦笑。此时他的想法还没有得到这些最核心的幕僚的支持有怎么能出的了门呢?
“其实不是大家所想的这样子的。次此出兵是要赶在结盟之前拿下来,这样就可以自保了,再说了密州的刘二祖在那里有一支规模不小的农民军可以利用。”这些消息让在场的人都大吃一惊,想必这位面前的谷大人足不出户却能知天下事。真的不可思意。他们哪里知道这些情报一方面是林威所留下的斥候所搜集的,还有一部分是王居安所发来的消息。当然现在王居安已经浮出了水面了。
“这些情报都是准确的。我们这一次只要打一次闪电战,务必要在十天的时间内拿下密州,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孟珙,你可以吗?”谷永宁看了看他,心思全到了他那里。只见孟珙涨红了 脸,虽然说对于这场战斗的意义他不晓得,但是军情就是军情只要是命令,军人只有执行的义务。他没有二话爽快的就应了下来。
“很好,我们就这样定了。”谷永宁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接下来就开始讨论了具体的战略部署问题。
“报告将军外面有一来使手上拿着块金牌说要面见将军。”士卒报告这事。
谷永宁心里一惊。这么快就赶过来了啊?
第十五节 金牌背后
这个金牌就是传说中将岳飞招回去的金牌制度。在宋朝时,金字牌原是一种通信凭证。北宋初年,邮驿通信的凭信原国驿券,是一纸证明,当时又叫做“头子”,凭此券在驿路上通行无阻。宋朝人沈括说:这种金字牌急脚递,相当于古时的“羽檄”,即类似后世作为紧急文书的“鸡毛信”。到了南宋一朝把金牌发挥到了更高的境界——就是成为国家控制军队的一种方法。现在用到了海州军的身上,看来是要紧的事情了。谷永宁赶紧命人将使者请了进来。
“谷大人,想不到我们又见面了。这里搞的不错啊,看来是要在这里长住了吧”进来的人脸上浮现着奇怪的笑意让人感觉着十分的不舒服。这个人谷永宁是认识的,他就是宣缯。
“宣大人,真的会说笑话,我们不是在为国效力而已。”谷永宁也有点尴尬只好这样的转圜,但是心里还是没有什么底的。这个宣缯可是一个狡猾的人,在台湾做的事情没有瞒的过他,更何况现在是在海州呢?
不过这一次宣缯所到来的不是为了这个军队的事情,是为了谷永宁。
“宣大人,你说要我会临安一趟。可是这里怎么办?四面强敌环伺,这可是我宋军的桥头堡啊。”谷永宁虽然有了些心理准备但是面对宣缯的时候还是禁不住叫了出来。
这些都是人之长情,宣缯并没有理会这么多只是慢慢的说道:“首先要更正的一点是,这次不是我叫你回去,而是当今圣上的直译,难道是说你要抗旨吗?”
“臣不敢。”
“知道就好”宣缯有恢复了傲慢“这次台湾水军贡献很大在金国的土地上坚持了这么长的时间并且取得了这么大的成绩皇上都是看在眼里的,这一次不过是因为近日皇上要开恩科,而大人又是特奏名的进士出身想必是更加有分量的一个角色。再说了金宋议和的事情都已经在进行了,日后可能会有一段和平的时期,于是皇上挂念将军,特地要我来请将军回国。”
说到这个特奏名,谷永宁大概都已经忘记了原来自己也是个进士出身,这让在场的所有的人都为之惊艳。可是在谷永宁看来这个进士就是一张说不清楚的脸一样让他多了一份的尴尬而已。但是这次皇上居然用上了这个名号想必是深思熟虑过的,当然很明显这个绝对不是皇上的主意,看样子应该是史弥远的想法。
但是又能怎么样呢,所有的资源都掌握在人家的手上,自己就是人家手上的鱼而已。
可是事情绝对没有这么简单的,从宣缯口中还了解到这次要在十天后起程。
这一趟是一定要去的了,不关是什么因为是圣旨,没有理由这个时候就公然的违抗圣旨,可是十天的时间能做什么?十天的时间不知道密州能不能拿下来,看时候现在已经是在密州的路上了,但愿孟珙他们能够来的及。
先安排了宣缯等人歇息下去,谷永宁赶紧召开了紧急的会议部署一下自己走后的工作计划。这一次一去也许是危险重重,面对朝廷的一些动作所有的人都看的出来这一次不是这么简单的,也许背后会有一些另人以外的动作出来的。可是谷永宁倒是比较镇定,不管怎么说到时候灵机应变毕竟小朵还有他的孩子可都在朝廷的手上的。
“王先生,这一次回国可能会有很大的风险,海州一带就交给你了,特别是玉带河的防卫工作一定要抓紧进行,如果有什么需要的话可以向台湾索取,曹豳他们都还在台湾。我们海州现在的军队还是太少,先生可要抓紧时间组建一支军队起来为将来的金国的偷袭做准备的。”
“大人就这样肯定金国人会来偷袭?”王渥笑了,可以看的出他对于海州的感情绝对不会比谷永宁要差多少。“放心吧大人,只要这里有我王渥在绝对会好好看管这里的。说到军队的组建,其实我已经在进行中了,也许等到将军回来的时候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的。”
“但愿如此吧。”谷永宁心中充满了惆怅,真的不知道密州那边怎么样了。
此时的密州城已经被团团的围住了。
“怎么援军还没有到。这沂水离这里可不远啊,怎么这么慢,难道是那个仆散留家这小子做梗不成?”密州太守陈唐山看着战报焦虑的说。这也难怪了,不到三天的时间这些宋军突然间出现在了密州,这个时节除了宋军外还有将近5000人的红袄军的农民,听说领头的是一个叫方郭三的家伙,竟然还称自己做元帅。不管是真是假这密州的情况不妙啊。
“夏青,带上人到城墙上看看,要加强守备。”这个叫做夏青的人原本不过是个流氓头子,只是因为现在人手紧张不得已也让这些镇上的盲流上来抗敌了。夏青虽说有一百个不愿意,到最后还不是因为自己的小鞭子在人家的手上也只能硬着头皮去了。
这一去不得了,城下红红的一片。这些大多都是些农民起义军,武器防具破落看上去和要饭的也没有什么区别。这个时候农民都被逼成这样了,是跟要饭的没有什么区别,只是走的路不一样,因为现在在山东就是要饭的也要不到有剩余的饭了——大多数的战略物资已经被转运到了中都去了,那边仗刚刚打完需要的是恢复。
孟珙所带的部队在稍远的地方驻扎。他们都在调试着升龙炮——这个能够用最快的时间拿下城市的武器。在出发前谷永宁甚至将所剩的50门升龙炮全部的拨给了他,目的只有一个在沂水的完颜留家到来之前占领这里。
正当孟珙他们在研究如何进攻密州的布置的时候,方郭三带着几名将士就闯了进来。
“我说孟老弟,你们也太不厚道了吧,把我们丢在了前面你们到好自己躲的远远的,这样象话吗?”看着他怒气冲冲的,孟珙只是好笑。
“方元帅何必动怒呢,这仗还没有开始打先把自己的身子搞垮了可不成啊。”
“你放心,老子身体好着呢。”方郭三没有卖这个面子依旧生气。
孟珙见状不想的笑了“方元帅,这仗不是比人多就可以胜的,等下你们红袄军可是要出大力气的。我们谷将军说了只要能拿下密州就禀报朝廷封你个太守坐坐。”心想用一个太守换你个拼命应该是值得的吧。果然方郭三转了脸色。
“贤弟此话当真?”孟珙点了点头。
“那好你说们该怎么干。”方郭三来了兴致了。
孟珙也不再多说些什么指着地图就说开了。
第十六节 密州之战
在地图上看这个密州城是一个小城,但是他的地理位置上的原因也算得上是一个重要的海防重镇,实在是看不出来有什么漏洞的,要知道在金国历代对于海防不是很重视的时代有这样一座坚固的城市绝对不是很多的。但是密州确实可以算的上是其中的一座。但再坚固的城市遇到了贪生怕死的太守,无疑就成了一种摆设。
方郭三虽然是一个起义军的元帅,但到底是没有读过书的庄稼汉,他懂得最多的不过就是下地干活,而对于攻城根本没有概念,以往的战斗生涯不过是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强烈报复心的农民,战斗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获取食物来源的一种手段而已。百姓真的是太穷了,有的时候就是打下了个粮仓,那里的粮食也不够众人分的。这次作战一是为了有口饭吃,二是为了不被人家消灭于是在孟珙的多次建议下下才勉强的同意了战斗的方法。虽然内心有许多的不满,但是还是愿意配合,他知道没有合作这个城是怎么样也拿不下来的。拿不下来的话,谁来管吃啊。
孟珙看着方郭三,心里却是一阵的鄙视。这个小农民,连什么是最基本的作战基础都没有的,真不知道谷大人为什么将这么重要的城市让给这样无能的家伙。不过自然是大人的意思还是要支持的。也许这个密州会成为日后作战的重点也说不定的。
战场外所有的人都在做自己的事情,一时间尘土四起。站在城墙的高楼上的金国士兵都在紧张的注视这外面所发生的一切,这个时候他们并不知道这一切都是假象,真正的杀招正隐藏在尘土之后。
“孟大人你这样做可行吗?”在方郭三他们走后,唐飞问了句。因为他觉得这样的决定是匪夷所思的,就是连孩子都能看的出来其中的问题,可是这个孟珙怎么就看不到呢?
可是孟珙自然有自己的道理,他已经认定了这一仗是赢定了。这是对自己的自信,也是对敌人的一种藐视。
“大人,红袄军开始攻击了!”夏情飞也似的跑进了府里。脸上竟看不到一点血色。在城楼上呆上了些时间,精神已经被调动的高度的紧张,这一时间冲进来的红袄军的行动倒是真的吓了他一大跳。除了命令手下进行反击外,他自己倒是先撤下来佯装报信,实则想躲一躲锋芒。因为听说这些红袄军攻城的时候那个猛啊,就是被檑木砸下来还能在爬起来继续攻击当然这些都是听说而已。
“有什么好惊慌的。小小的蟊贼何需如此大动作。你只要在城楼上站好就可以了。”陈唐山假装镇定的说。他自己也已经开始打鼓了,这个红袄军可不是好对付的。听说他们杀人不眨眼,比魔头还要厉害着。要是真的蛮干起来。这守城的将士不知道能不能守的住。
“大人这些人来的很猛,是不是将官兵都派上来吧?”原来这个夏青是来要援兵的。陈唐山在心里把这个家伙骂了无数便了,但是这个时候还是不能撕破脸来的,就好声的说“这官军现在正在整队你们先在城上守上一段时间,后续部队马上就来。再说了你的手下可各个武艺精湛,相信对付这些个穷百姓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吧。”
夏青知道这个不过是说说而已的,这些官兵似乎比自己还要怕死。在他的心想这个陈太守也不是什么好鸟,小气的紧也就不在去说些什么,只好又回到了城墙处了。他的弟兄们都还在那里呢。
这一回去果然发现了红袄军将士开始攻城了。可是奇怪的是他们只是靠近了城墙,将云梯往上一搭,也不见什么人上来。后面跟进的是几辆用大盾遮盖着的车子,里面似乎也藏着些士兵在这严密的盾牌的护卫下,城内的弓箭也没有起什么作用。倒是城墙上扔下的檑木和滚油还有些作用。这云梯都是草草完工的。没有几下子就着了火,而那大车子自然也没有躲的过火油的攻击。这些红袄军也像是无心恋战一样,丢下了着火的车子,在没有掩护的情况下就草草的回营了。
“这些农民。乌合之众。”夏青鄙视了一下。他还有在胜利中回忆过来的时候,又有一群人冲了过来。
他们和前面的人一样,不过是农民一群,但是这些人有一个特点就是身上穿的比较的厚一点——原来在他们的身上都涂一层泥块在身上,还用茅草将自己捆了个结实,虽然走起来比较的迟缓,但是弓箭的伤害却是少了许多。
夏青当然不知道这个是什么玩意只是知道这些人有一个最大弱点就是用火攻。
“快,准备火箭射死这些穿着泥甲的家伙。”他到是有点害怕了,万一这些人连火都不怕的话还真的没有什么办法了。毕竟在古代作战中只有火攻是最有效的方法了。
果然一会儿的工夫火箭如雨般倾泻过来,顿时惨叫声不绝。又一次攻城失败了。
站的远处的孟珙自然是知道这样的攻击就是一种送死,但是此时的他是冷血的,他用敏锐的眼光注视着整个战场的发展动态。城墙上的金国士兵的能量到底是研究清楚了,他们的人数也不多,似乎也没有正规的训练过,倒是这个指挥的家伙算是有点头脑,但也不过如此。他微笑了一下。知道该自己出场了。
“唐统领,准备好了没有?”孟珙看了看天,这个时候似乎风向对自己有利,前面流血的可也是自己的兄弟这样的送死不过是要将敌人的攻击力给试探出来好用这升龙炮做一次彻底的回应。
唐飞正在最后的调试着他的升龙炮。好久没用到这个家伙了。这可是宝贝啊,就是对于底火药的需求太大了。谷永宁他们除了在海州四处收集原料才做了这么一点料。而远在台湾的制作工厂所制造的火药又不能立刻满足此地的需要,只能是剩着点用了。
可是就这几们火炮倒是真的有能力做出些事情来的。先远的不说,就在海州一战中就是这个家伙力下了不少的成绩的,所有的人都对他们看来是一个宝。可是在唐飞看来这个家伙还是需要改进的,最少是在射程上面要改进,不然的话就是要在人家的眼皮底下做事情了这个可不是很好的。可是现在也没有这么多的时间来操弄这个,只有凑活着用了。
“报告孟统制,所有的升龙炮都已经调试完毕。”唐飞正色道,自从上了战场之后唐飞整个人都变里摸样了,原来是有点游手好闲的毛病已经不见了,果敢干练还有点发明创造精神,现在绝对是军中的最骨干的力量,要不是这样的话谷永宁怎么会让他参加这么中要的战斗呢。
话是这样说,宋军主力已经做好了战斗的准备。可是看看前面的红袄军,他们的作战技术虽不是很高,但是有一点是他能够执行战前所布置的交而不战,战而不拈的策略。就是在战斗前将所有的红袄军分成十组,轮番的对密州城进行攻击。而攻击的目的不是要夺下城市,而是疲兵之计。只要对方被拖死累死,那么这个战斗就有希望获得胜利了。毕竟在作战的时候,攻击方永远是主动的,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是可以休息的时候,什么时候又是要紧张的。这样对于防守的人来说绝对是一种煎熬。
“孟统制,发现敌人的行营了。”
“在哪里?”孟珙兴奋的叫了起来。因为他清楚的知道时机来了。
这样的轮番攻击下,城墙上的部队早已经被操的疲惫不堪了,甚至对于红袄军的进攻都可以当做示而不见的程度,双方只是象征性的攻击了一下就退了。这其实也不能怪他们。毕竟手上的弓箭数量也在急剧的减少,士兵的劳累感却在不断的上升。
陈唐山 终于还是忍不住了,将自己的手下的嫡系部队也放上城去了,因为再要是抓不住敌人的话,或者沂水还没发兵的话。这里就真的很危险了。可是现在又能做什么呢?这几年来真的不知道是走了什么运了,金国年年征战,搞的整个山东没有一个地方是安宁的。现在好了,就连自己的小臣子宋朝都可以欺负到自己的头上来了,真的是命运不饶人啊。
可是他转念一想,这密州城内好象离海州还是很远的,要是自己能够守的住的话还真的有机会等到沂州或者是莒州的援兵。心里也就塌实一点了。
“命令所有的部队都上城墙去,只要守住了,老子重重的有赏!”心里默念着。
说来也奇怪,等到这些人都上了城墙之后,城外的红袄军就突然之间的停止了进攻。这个可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有一点头脑的人大抵上都能想到这个是战场前的宁静,所有的人都秉住了呼吸,就仿佛这一刹那间就会出现什么样的不同来的。
只看见远远的听到了车子的声音。渐渐地走近了,他们才发现那是一些碗口粗的铁桶。
“这个是火炮。”眼尖的人一下子叫了出来,相比这个人是在胶西战斗中见过这个玩意的。城墙上的人开始了骚乱。这骚乱也只是刚刚的开始。
第十七节 螳螂补蝉
没有错,这个武器就是火炮。但已经不是当时攻打胶西的时候所用的嘉定炮了。
这个就是升龙炮。
在海州的时候因为是晚上,再加上是寒冷的冬季,大炮的威力甚至没有完全的发挥出来就已经造成了这样大的伤害,更何况现在的条件下绝对是在有计划的进行着。所有的人都惊奇的看着这大炮,虽然城墙的混乱造成了许多的问题,但是在夏青的奋力阻挡下到底是安静下来,所有的人似乎是感受到了这大炮的威力,不免的握紧了手上的武器。
孟珙此时到是轻松的很,他知道现在是赢定了。
“唐飞,指挥升龙炮向官府的方向发射。”下达了一道指令。所有的炮手都是整齐划一的装弹,发射。只见天空甚至出现了彩虹般的光辉,城里已经是火光四起了。
这个才是孟珙所要的效果,这个升龙炮真的很行,就光光三轮火炮下来,城里的重点地方都已经找了火了。孟珙手一挥,两翼 的红袄军士兵就象发疯了一般的冲了过无*敌@龙'书;屋/整^理去。为了减少损失,孟珙还命令所有的火炮对着城墙攻击。这一次到没有这么准了,毕竟这炮要想跳准一个角度是要很多的时间的,再说了当时的条件可没有这么先进的刻度仪器的发明,最多就是借助自己的经验来调试。
但是这已经足够了,城墙上的人早已经吓傻掉了,他们都不敢相信原来发生在胶西的事情上真实的。这个城墙还真的有可能在一瞬间被击跨了。所有的人,不管是士兵还是一般的老百姓都开始逃跑。但是要往哪里跑呢?四面的成们都被锁上了。
这真的是一个非战之地。
密州的大门终于被敲开了,红色的军队就象是血液一样流向了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这不向是一个起义军,更象是一群土匪。但是就这个年代了土匪又有什么区别吗?每一个人不过就是想过好一点,难道这也是他们的过错吗?
孟珙真不能理解为什么要将这样的城市让给这个红袄军,难道就因为他们也是起义军吗?这真的是对于城市的一个灾难。
而密州的陈唐山早就在火炮中被炸死了,他就是到死了也不明白为什么这些宋人会拥有这样神奇的武器,要是自己也有该多好啊。不过这些都要到来世了。
密州一战就这样草草的收场了,除了有些杀的过头了外,城市还是基本上没有多少的损失,不过最繁华的街道是算毁了。在战争中没有人会在乎一个城市的兴亡他们都是在以战养战,而这样的做法最终受到伤害的却是中华文明的自身。
在清点了战斗结果的时候,孟珙惊喜的发现这一仗自己的部队损失不过百人,而大多也是在进城后的混乱中战死的。可是红袄军却是不同了,根据方郭三自己提供的消息,损失的人马在2000以上,这可是一个重大的伤亡比例,就是拿下了这个城市也是实力大损,要想恢复的话就是要做好这里的百姓的思想工作。孟珙这才明白,谷大人为什么要坚持收复密州了:将莒州和沂州的兵力都吸引到这边来,再加上议和的时间也已经临近了要是双方在有什么样的瓜葛都会是对和谈的一种破坏。这样的算盘还是打的很好的。
正当所有的人都沉浸在喜悦之中的时候,斥候传来的消息让他们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了。原来在孟珙攻击密州的时候就有一只军队死死的盯上了他们。这就是沂州太瘦仆散留哥家的先锋部队,因为他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