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地师-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国人隐瞒了实力!”瓦尔多再笨也知道自己上当了,明军拥有这样远射程的武器,在上一次海战中却不惜付出伤亡与自己近战,明显是有示弱诱敌之意。自己拉了其他国家组成联军来找明军寻仇,殊不知这正中了明军的下怀。

“瓦尔多先生,怎么办?”凯文惊惶地请示道。

“下命令,冲上去,迫使中国人和我们近战!”瓦尔多在一刹那间就下了决心。也许转身逃跑是更好的一个选择,但好不容易把其他国家都拉进来,如果这一次不战而退,下一步中国人就真的要欺负到自己门上去了。

自己的战船只有在300步之内才能有效击毁对方的战船,要冲上去近战,就意味着还要向前冲700步。如果再考虑对方后退的速度,自己也许需要追出几千步,才能追到对方跟前。而在几千步的航程里,对方能够开多少炮呢?自己这支舰队,能支撑到那个时候吗?

“全速前进!”瓦尔多孤注一掷地喊叫着,不成功便成仁,如果这一仗不能打赢,那就让自己葬身在这亚洲的大海上好了。

瓦尔多带领的这个支队,只有旗舰圣马利安号是参加过上次海战的,其他船只都是其他各国海军派出的。那些船上的船长是第一次见识到明军的火炮,虽然感觉到震撼,但却以为上一次西班牙人与中国人海战的时候就是如此,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落入了明军的圈套。看到旗舰上发出了冲锋的旗语,各艘船都挂满风帆,向前猛冲。

“来得好,给老子狠狠地打!”熊民仰兴奋起来,大声吼叫着。

“轰!轰!”

火炮不停地怒吼着。前一轮炮击,只是试炮而已,观测兵从望远镜中看到了炮弹的落点,及时通知炮手修正坐标。第二轮炮击,炮弹的命中率大幅提高,有三艘欧洲战船被直接命中。其中一艘被击中船头,猛然灌入的海水让战船瞬间就解体了。另外两艘被击中甲板,也当场就丧失了行动能力和作战能力。

还有一些炮弹在敌舰的近旁落水爆炸,冲击波对于战船也产生了程度不同的影响。战船在爆炸掀起的巨浪中左右摇晃,把一些水手都从船上晃到海里去了。

“瓦尔多先生,不能再往前冲了,明军的炮弹太厉害了!”

圣马利安号上的船长向瓦尔多哀求道,他是亲眼看着旁边一艘船如何被明军秒杀的,他不敢想象如果有一枚炮弹落到自己的指挥位置上,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

“混蛋,现在还能怎么退,必须前进!”瓦尔多狂吼着,“其他几个支队听到炮声,马上就会赶过来,中国人的战船是有限的,他们不可能同时阻拦住我们这么多船!”

第431章 海上游击战

瓦尔多不知道,在他率领第一支队向明军的宝船发起进攻的时候,大明舰队的其他战船已经迂回到了联合舰队的两侧,炮口隔着1000余步的距离,对准了联合舰队其他几个支队的战船。

“开炮!”

郝彤和邓子龙在两个不同的地方同时下达了命令。

“轰!轰轰!”

炮声隆隆,海面上硝烟乍起,巨浪滔天。炮弹在海上、空中、船只的甲板上炸开,刺眼火焰顿时笼罩了整支联合舰队。

“中国人是在多远的距离上开炮的?”

各舰队的指挥官下意识问出来的,都是同样的一句话。

他们记得清清楚楚,瓦尔多曾经告诉他们,明军的火炮有效射程是500步,炮弹有一定的毁船能力,但通常需要三发炮弹先后命中,才能让一艘轻快船沉没。

可是,他们现在看到的情况,与瓦尔多的叙述完全不同。明军的战船在1000余步的距离就开火了,炮弹呼啸而至,丝毫不见半点颓势。那炮弹的威力也远比瓦尔多说的要厉害得多,一艘四桅帆船只要正面被一发炮弹击中,就会完全丧失作战能力,严重的更有可能在瞬间解体沉没。

“这难道是中国人改进了他们的火炮吗?”迪克吃惊地问道。

“不,司令官先生,是瓦尔多被中国人欺骗了。”迪克的参谋科林说道,谁也不是傻瓜,这种军事上的小伎俩,只能骗人一时,无法骗人一世。

可是,中国人需要的,只是欺骗他们一时。欧洲各国的舰队就这样轻而易举地上了当,落入了大明水师的包围圈。中国人现在已经不怕欧洲人知道自己的实力了,因为他们压根就没打算让联合舰队活着回去。

迎上去吗?

所有的指挥官都是这样想的,于是他们纷纷下令,让自己的支队前进迎敌。只要能够冲到离中国舰队500步远的地方,他们的寇非林炮就可以击中明船了,即使不能达到毁船的目的,至少也可以压制住中国人的火力。

可是,明军可不讲什么绅士精神,你往前冲,我就向后退,始终与你保持1000步的距离,然后不断地用远程炮火狙杀你的船只。

火药和炮弹的成本都是非常可观的,火炮频繁地发射,也会消耗炮筒的使用寿命,而一根炮筒的价格也令人咂舌。但在这个时候,所有这些考虑都只能放在一边了,一轮齐射哪怕只能击毁一艘欧洲战船,其收获也远远大于耗费。苏昊在战前就已经放出话了:不计成本,力争一战解决南洋的欧洲海军力量。

一艘、两艘、三艘……

被击沉、击伤的欧洲战船数量在跳跃着上升,而联合舰队与大明舰队之间的距离却没有明显的缩短。各国的指挥官开始有些扛不住了,那些在海上燃起大火的船只,都是他们辛辛苦苦从欧洲远涉重洋带过来的本钱,这样毫无价值地扔在海上,让他们情何以堪。

集中起来,攻其一处?

这样一个想法也迅速得到了贯彻,五个支队的船只冒着明军的炮火向一起靠拢,然后选择了一个合适的方向,开始集团冲锋。

联合舰队改变战术,大明舰队紧跟着就作出了反应。明军的战船上都装备着高倍望远镜,对海上形势的判断远比联合舰队要准确得多。

“好样的郝彤,没有恋战,不让红夷贴近自己。咱们要赶紧追上去,在红夷的背后狠狠地揍他们。”邓子龙在自己的座船上观察着敌情,对属下发布着命令。

如果有人拥有一个上帝视角,能够从空中向海上俯瞰,他将会发现,海面上的局势就像是几个身体敏捷的斗牛士在挑逗一头发狂的蛮牛。这几个斗牛士,自然就是明军的几个分队。而那蛮牛,就是拥有100艘战船的欧洲联合舰队。

联合舰队向南进,南边的郝彤迅速后退,不让对方贴上来。而位于北边的邓子龙部则紧紧追上,用火炮猎杀联合舰队的后翼。联合舰队见郝彤跑远了,掉转头来向邓子龙发难,邓子龙便赶紧离开,然后郝彤却又杀了一个回马枪,从联合舰队后面杀上来了。

那几艘由宝船和运输商船改造成的炮船,成了联合舰队无法突破的屏障。由于载重量足够大,这些船上的火炮数量众多,一次齐射就能够在海上形成一道火网,任何试图突破这道火网的船只,都会碰得粉身碎骨。

“瓦尔多先生,咱们上当了,这一仗咱们无论如何都是打不赢的。”凯文终于感到绝望了,火炮射程相差一倍,这样的仗是无法打下去的。

“可是,这个时候撤退,咱们的损失就永远无法挽回了。”瓦尔多说道。

凯文道:“瓦尔多先生,我们的损失已经是无法挽回了,再打下,只会使损失更多而已。”

瓦尔多抬眼看看前面遥不可及的明军战船,又看看两侧中弹起火的己方战船,长长地叹了口气,下令道:“给迪克先生发信号,请求撤退。”

迪克是这次行动的总指挥,所有的行动都是必须通过他来协调的。他在自己的旗舰上,一眼就看到了圣马利安号上升起的信号旗,他知道,这面信号旗的含义是请求撤离。没等他考虑好如何答复瓦尔多,英国、法国、葡萄牙的船只上都升起了同样的旗号旗。几乎在同一时间,大家都认识到了这场海战是不可能打赢的。

“撤退!”看到众人都没有了斗志,迪克当机立断,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红夷退了?”在宝船上观敌的苏昊看出了敌军的动向,“来人,放号炮,通知邓总兵和郝游击,敌舰队要跑,请他们迅速追击堵截,扩大战果。”

号炮响起,明军的战船挂满风帆,向着落荒而逃的联合舰队追去。

“中国人追上来了,要不要回头去迎击他们?”参谋科林对迪克询问道。

“不能上他们的当!”迪克道,“一旦我们回头,他们又会跑掉,他们的目的就是缠住我们,然后逐渐消灭我们。既然决定了撤退,就不可恋战。”

“明白,不过,司令官先生,我建议安排一些船只殿后,阻滞中国人的追击。”科林建议道。

迪克点点头:“你说得对,来人,挂信号旗,命令瓦尔多率他的舰队负责殿后,掩护联合舰队撤退。”

信号旗挂出去了,原本就跟在整个舰队后面的瓦尔多看到信号旗,气不打一处来:“该死!迪克这个混蛋,居然想牺牲我们来拖住中国人。”

“这个命令我们不能接受!”凯文说道,“我们留下来就一定会被中国人消灭,而迪克他们则可以趁机逃脱。如果我们不能回去,那么我们国家在东南亚的势力范围一定会被这些狗娘养的家伙瓜分掉的。”

“我当然不会留下。”瓦尔多道,“去他妈的联合舰队吧,稍微遭遇了一点挫折,就这样仓皇逃跑。早知如此,我又何必去邀请他们参战呢?”

他倒忘记了刚才是他第一个请求撤退的,还有,这一场海战所以打成现在这个样子,完全是因为他上了中国人的当,向各国海军传达了错误的信息。

“全速前进!”瓦尔多向水手们下令道,迪克挂出来的信号旗,他就权当没有看见了。

迪克注意到了瓦尔多的表现,但也无可奈何。联合舰队原本就是乌合之众,如果打仗打赢了,大家还可以商量一下如何分赃的问题。现在确信已经打输,那就是大难临头各自飞的局面了。

“轰!”

一声巨响,在迪克的座船旁边响起。迪克下意识地回头望去,却见后面的追兵离自己已经有2000步的距离,含含糊糊都快看不清了。难道这样远的距离上,中国人也能开炮吗?

“司令官先生,快看前面!”科林失声惊叫起来,同时用手指着前方,眼睛里露出恐惧的神色。

迪克顺着科林的手指看去,只见在他们撤退方向的正前方,黑鸦鸦地出现了一片遮天蔽日的帆影,截住了他们的去路。那是一支空前庞大的舰队,船只的数量多达百艘有余,其中包括三四艘巨大的宝船。

在那些战船上,飘扬着红日黄月交叠的国旗,迪克知道,这就是那个叫作“大明”的强大国度的旗帜。

联合舰队的船只全部停了下来,船上的水手、士兵们都失神地看着眼前突然冒出的大明舰队。就在刚才,他们被20余艘大明战船打得落花流水,而现在,眼前是上百艘战船,他们还能有逃脱的机会吗?

“谁是舰队的指挥官,请上前来答话!”

一条小舢舨离开大明舰队,驶到联合舰队跟前。在那小舢舨上,有几名大明水师士兵,还有一名红头发、高鼻子的欧洲传教士。那传教士用西班牙语对着联合舰队大声地询问着,小舢舨在众多战船之间游曵,然后就在各船的指示之下,来到了迪克的旗舰跟前。

“我是传教士拉斯特,我是受上帝的旨意来拯救你们的!大明的无敌舰队已经抵达,你们是不可能战胜他们的。现在只有向大明投降,才是大家唯一的出路!”传教士对迪克大声地说道。

第432章 另一个大明(大结局)

没有人对舢舨上的明军士兵动武,他们不敢这样做。迪克来到船头,探出头去,对舢舨上的拉斯特问道:“拉斯特神父,你是从中国人那里过来吗?”

“迪克先生,我正是从中国舰队那边过来,受中国舰队司令官的差遣,前来劝说你们接受中国人的投降条件。”拉斯特毫不掩饰地说道。在他的背后,有上百艘巨大的大明战船作为支撑,他的底气足得很。

迪克深深地叹了口气,他知道,自己率领的这支联合舰队,是很难冲破大明舰队的封锁线的。从其他方向逃跑也已无可能,对方实力雄厚,火炮射程又足够远,完全可以在追击的过程中把联合舰队中的大部分船只都送入大海。

“拉斯特神父,我想知道,中国人的舰队是早就埋伏在此吗?看在大家都是欧洲人的份上,我希望你能够告诉我一个实情。”迪克说道。

拉斯特道:“不是的,中国舰队是十几天前才从中国启航过来的,不过,我们在路上的时候收到了在吕宋的中国指挥官的信件,于是我们的指挥官就下令加速前进,到这个海域来守候了。我身后那些战船都是中国的船厂新建造的,它们配备的火炮射程达到1500步远,而且他们还配备了能够看到3000步以上距离的望远镜。我想,你们是不可能战胜他们的。”

迪克点点头:“好吧,拉斯特神父,请你转告中国舰队的司令官,请他给我们一点时间,我要和我的同行们一起商议一下这件事情。”

“我以上帝的名义保证,我会请求他们宽限一些时间的。不过,也请迪克先生约束一下你的同行们,让他们不要试图突围或者挑衅,否则……后果就只有上帝才能知道了。”拉斯特放出了一个严肃的警告。

迪克让人用旗语通知各国的指挥官到他的旗舰上商议,众人的意见再次达成一致,那就是同意向中国人投降,以保全舰队官兵的性命。在会上,没有人对瓦尔多谎报军情的事情发难,因为大家已经懒得去计较这个了。

苏昊、邓子龙指挥的明军舰队也已经赶过来了,前后两支舰队合兵一处,在海上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受降仪式。邓子龙、苏昊代表大明接受了迪克以及其他五国海军指挥官交出的佩剑,同时承诺不伤害联合舰队的所有官兵,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

当然,作为战败的一方,联合舰队接受的投降条件也是十分苛刻的:

所有的军舰,包括那些没有参加本次海战的军舰,连同各自的海军基地和所有物资,全部交给大明,用以补偿在此次海战中大明的损耗;

六国放弃在南洋诸岛的殖民地,撤出全部武装力量,撤走贸易公司,承认南洋诸岛为大明的势力范围。

“这是不公平的,你们仅仅是在海岸上架上几门火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岛屿,这实在是太霸道了。”乔尔在交出他的佩剑时,这样对苏昊说道。

苏昊微微一笑,想说些什么,又忍住了。

历史应当不会重演了吧?他在心里愉快地想道。

交出了所有武器的欧洲水手和士兵们被带到明军的运输船上,再由几艘大明炮船护送着,分别前往各国在南洋的海军基地,完成交换手续。而联合舰队的那些船只,则由大明水师接管,未来将编入大明水师的序列。

拉斯特和另外一些欧洲传教士利用这点时间在欧洲水手和士兵中间做了一些工作,结果有上千名欧洲人拒绝了被遣返的待遇,要求留下来在大明水师效力,苏昊非常愉快地接受了他们。在未来征战大洋的历程中,苏昊是非常需要一些外籍炮灰的。

看着迪克等人被运输船送走,苏昊回过身来,向新到的大明舰队的指挥官呵呵一笑,拱手道:“陈侍郎,多亏你们及时赶到,否则我们很难取得如此圆满的结果啊。”

新晋兵部侍郎陈道拉着苏昊的手,笑道:“哪里哪里,这都是改之老弟和邓总兵英勇破敌,令敌寇丧胆,我部才得以兵不血刃,逼降红夷。这破敌的首功,无论如何当由改之和邓总兵来分享才是。”

苏昊指指周围的舰队,说道:“陈侍郎,我记得兵部最早通知我们,说只有40艘船,怎么你们一下子来了一百多艘?这其中有什么变故吗?”

陈道一拍脑袋,说道:“哎呀,我竟然把大事忘了,来来来,改之、邓总兵,大家须当先拜见过福王殿下和韩尚书,方可叙这些旧事啊。”

“福王?”苏昊目瞪口呆,“你是说……宫里那个福王?他难道就在这宝船上吗?”

“可不就是那个福王吗,还有谁敢自称福王的?”陈道得意地说道,他显然早就料到了这件事会让苏昊觉得震惊的。

听说有皇子在船上,大家都不敢造次了,赶紧跟着陈道往宝船的船楼上走去。趁着这段时间,陈道简单地向众人介绍了事情的缘由。

原来,在苏昊出征南洋的这段时间里,大明国内也发生了许多事情。

首先是倭寇再次进犯朝鲜,朝鲜王再次向大明求救。万历派出辽东总兵李如松入朝抗倭。在苏氏工厂提供的大量火器的帮助下,李如松以极小的代价重创入侵的倭寇,连倭寇的首领丰臣秀吉都在战斗中被一枚炮弹击中,尸骨无存。

平定朝鲜战事之后,李如松没有停歇,在水师的掩护下,率部渡海抵达倭国。倭国国内的经济由于侵朝战争的拖累,已经完全崩溃。倭国百姓如盼望王师一般欢迎明军的到来,俯首称臣。万历派出文官到倭国担任总督,将倭国变成了大明的一个行省。

李如松从倭国回到辽东,又接到了朝廷的新的命令。万历根据苏昊在临走前留下的秘密奏折,强令李如松放弃养贼自重的策略,率军北上白山黑水,消灭了建州武装,从而消除了大明的又一隐患。

在几场战争取得全胜之际,万历朝廷中旷日持久的“国本之争”也有了转机。万历顺应大臣们的要求,宣布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皇三子朱常洵为福王。让众人大跌眼镜的是,万历宣布福王的藩地为南洋各岛,包括苏昊给他说过的那片海外大陆——澳大利亚。

既然洵儿不能为中华之君,那就让他去当海外之君,海外国土之大,不亚于我中华,此项安排并不亏待我洵儿。这是万历对自己的宠妃郑氏解释的理由。

这个解决方案,在万历心中已经盘算许久了。早在苏昊向他说起海外世界的时候,万历就灵机一动:与其让自己的孩子们在国内为了一个皇权而争得头破血流、手足相残,为何不让他们走出国门,每个人都去建立一个新的大明呢?

带着这样的想法,万历积极支持苏昊复兴海军的努力,推动明军向海外扩张。苏昊、邓子龙收复吕宋之后,万历看到了海外开拓的希望,于是做出了立太子、封福王的决定。

就这样,年仅十岁的福王朱常洵被带出了皇宫,乘上宝船前往南洋。万历调拨了上百艘战船为朱常洵护航,船上职位最高的武官就是新任兵部侍郎的陈道,而职位最高的文官则是新任的户部尚书、苏昊的老丈人韩文。

按照万历的安排,在新开拓的海外国土上,苏昊将担任所有军队的总兵,负责在前方作战,陈道则承担兵部的职责,保障兵员募集、后勤供应的事务。至于这些地方的行政事务,就由韩文及其他的文官来管理。有这样一个班底,福王就可以高枕无忧,尽享人间清福了。

“对了,改之,尊夫人韩氏、陆氏,还有令堂大人,都随宝船到南洋来了。海上寂寞无聊,韩大人让你的二位夫人成天陪着福王殿下玩耍,他们的关系好得很呢,一会你就能见到她们了。”陈道呵呵笑着对苏昊说道。

“我晕……圣上这是要把我全家都流放到澳大利亚去啊。”苏昊哭笑不得。

一行人来到宝船正中的舱室,通报之后,便有太监出来,将苏昊等人迎入朱常洵的座舱。苏昊刚进门,只见一个小胖子跌跌撞撞地跑上来,一把抱住苏昊的腿,仰着头问道:“你就是苏昊吗?你什么时候带我去抓袋鼠?”

“呃……你就是福王殿下吧?你听谁说去抓袋鼠的?”苏昊蹲下身,抱着这个萌态可掬的小王爷,笑着问道。

朱常洵回头一指:“是韩姑姑和陆姑姑跟我说的,她们说,父皇赐给我的藩地比宫里要大一万万倍,到处都是袋鼠。苏昊,你快带兵把红夷打跑,我们去抓袋鼠玩。我打算亲手抓一只最大的袋鼠送回京城,给太子哥哥玩呢。”

苏昊抬起头,顺着朱常洵的手指看去,只见在朱常洵的身后,韩倩、陆秀儿笑靥如花,正用温情的目光看着他。

“倩儿,秀儿,你们怎么来了?”苏昊放下朱常洵,走到韩倩、陆秀儿的面前,一手拉着一个人,笑着问道。

“你不是早就说过,要带我们去看大海的吗?”

“对啊,你还说,要造一座海边的房子,全家人住在那里,面向大海,春暖花开!”

(全书完)

【完本感言与新书预告】

这本书就这样完本了,有点匆忙,不过故事也还算是完整吧,从头到尾读下来,应当不会有残缺的感觉。

对于橙子来说,这本书不算成功,完本之时,高订不到5000,均订不到2000,感觉写下去就是鸡肋了。不过发出最后一章之后,好几个朋友过来表示惋惜,倒是让橙子心里很是温暖和自惭了一阵。

《大明地师》这本书,原来的设想是从经济对政治格局的影响入手,去写一部与众不同的历史小说。最早设定主角前世是一个经济官员,书名也打算叫作“大明发改委”。发书的时候,考虑到节奏的需要,更换了主角设定和书名。原本打算写主角在县城里呆五年,种田打怪;在省里呆五年,种田打怪;然后走向中枢……

可惜的是,原来的设想在实际写作时发生了偏差,原因日后再讨论吧。这本书最终还是走向了高层宫斗、争霸这样的套路。按照调整过多轮的大纲,宁夏之役之后,紧接着就是朝鲜抗倭,然后是建州……橙子扪心自问了许久,最后发现无法把这些情节写出新意来,于是决定跳过这些,迅速结束。

写作这本书的这一年,是橙子在工作上非常艰难的一年,中间出现了许多变故,导致这本书有一半的时间是处于断更状态的。橙子不求原谅,只求理解,毕竟人在职场,身不由己。

最终还是要感谢广大对本书不弃不离的读者,感谢所有订阅、打赏、投月票、投推荐票的书友们。此外,还要感谢本书的两任责编,感谢起点编辑部的所有美女帅哥。

早在半年前,橙子就在酝酿开一本新书的事情,如果没什么意外,新书应当会在五月中旬奉献给大家,故事梗概如下:

材料,是工业的基础,也是一个工业大国的基石。

秦海,一位来自于21世纪的材料学专家,穿越到了1986年的一家小农机厂。于是,一切遗憾终将不再,一切辉煌得以续写。

电性功能材料、光学功能材料、生物医学功能材料、超导材料、纳米材料、化学薄膜材料、智能材料、敏感材料、储氢材料……种种神奇,尽在《XXXX》。

……我会说我还没想好新书的名字吗?

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支持橙子。

橙子拜上!

【由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