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笑林大全-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浮白斋主人《雅谑》
  “面上豆”与“肚里草”
  常熟人严讷,长了一脸麻子。新郑人高拱作文章时,常常先在腹中起草。当时的人常笑他俩一个是“苏州盐豆”,一个是“河南蹇驴”。二人有一天相遇,高拱对严讷说:
  “公豆在面上。”
  严讷反唇相讥:
  “公草在肚里。”
  ——明·江盈科《雪涛谐史》
  徐广文
  明代人徐广文,性情狂放,善调谑,机智聪敏。他年轻时,曾与侍御唐万阳一起游历。
  一天晚上,二人坐在灯下,广文打瞌睡,万阳将他叫醒,并出句子让他对。上句说:“眼皮堕地,难观孔子之书。”
  广文对句说:“呵欠连天,要做周公之梦。”万阳听了大笑。
  又有一天,徐广文乘船,正值夏月,而天气却很凉爽。船家叹道:“长江无六月。”广文马上接过话头说:
  “对,过了五月,就是七月。”
  船家听了大笑。
  徐广文参加科举考试前,地方官设宴为他们送行。第二天,他到督学衙门拜谢,守门人勒索他银子,才为他通报。广文给了他银子,等守门人通报过之后,却不进门,要转身离开。守门人只好还了他的银子,他才进去。
  ——明·江盈科《雪涛谐史》
  年老官小
  吴中之俗,人们喜次相互开玩笑,不避贵贱。有一个乡官,职位低微,迎接一妓女下船,突然问妓女道:
  “人都称你‘小娘’,为何年纪却又老了?”
  妓女反驳道:
  “您既称为老爹,为什么官职又小?”
  ——明·江盈科《雪涛谐史》
  隐语为对
  有个读书人家里很穷,他的朋友过生日,他想去祝贺,却没有酒,只好拿了一瓶水。见了面时,他对朋友说:
  “请让我以歇后语给您祝寿:‘君子(w‘w‘w‘。F‘v‘a‘L‘。c‘n‘ 福‘娃‘中‘国‘小‘说‘下‘载‘站)之交淡如。’”
  朋友即刻答道:
  “醉翁之意不在。”
  ——明·江盈科《雪涛谐史》
  打便是不打
  一个秀才,夏日里到寺中去参拜一个禅师,这禅师却坐在那里,不起身行礼。秀才很惊奇,便问他为什么,禅师答道:
  “我不起身便是起身。”
  秀才听了,便以扇柄狠狠敲了禅师的头一下,禅师也惊奇地问他为什么,秀才答道:“我打你便是不打你。”
  ——明·潘游龙《笑禅录》
  梦是反的
  有个人告诉朋友说:“昨天夜里我梦见自己在大哭,这肯定不是好兆头。”朋友解释说:“不妨不妨,阴阳相反,夜里梦见大哭,白天里就是大笑。”
  那人又说:
  “如果阴阳完全相反,那么夜里梦见有我在哭,到了白天岂不是无我在笑?”
  ——明·潘游龙《笑禅录》
  破锅不卖
  卖锅的人常当着买主把锅底掷地作声,以表明自己的锅结实无损。有一次,一个卖锅的把锅一掷,却掷破了,他便对买主说:
  “像这样的锅,是不卖给你的。”
  ——明·冯梦龙《笑府》
  鹿和獐
  王安石的儿子王雱(pāng)只有几岁时,有位客人把一只鹿和一只獐关在同一个笼子里献给王安石。正好王雱在跟前,客人便问他:“你知不知道哪一只是獐,哪一只是鹿?”
  王雱其实并不认识,他想了一会儿,答道:
  “獐旁边的是鹿,鹿旁边的是獐。”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
  上达下达
  《论语》上记载孔子说过:“君子(w‘w‘w‘。F‘v‘a‘L‘。c‘n‘ 福‘娃‘中‘国‘小‘说‘下‘载‘站)上达,小人下达。”意思是说君子(w‘w‘w‘。F‘v‘a‘L‘。c‘n‘ 福‘娃‘中‘国‘小‘说‘下‘载‘站)通达于仁义之理,而小人通达于财利。有两个人,一个叫达毅,一个叫王达,二人同为郎中官。一天签署公文时,王达开玩笑戏弄达毅说:
  “每次签名时,都以你的上半作我的下半。”
  达毅应声答道:
  “君子(w‘w‘w‘。F‘v‘a‘L‘。c‘n‘ 福‘娃‘中‘国‘小‘说‘下‘载‘站)上达,小人下达。”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
  于谦对僧人
  明大臣于谦年幼时,母亲把他的头发梳成双角。有一天他在学馆玩,僧人兰古春见到后,逗他说:“牛头喜得生龙角。”于谦立即对出下句:“狗口何曾出象牙。”兰古春听了感到很惊奇。
  于谦回家后对母亲说:“以后不梳双髻了。”过了几天,兰古春又过学馆,看到于谦已梳成三角发髻,又逗他说:“三角如鼓架。”于谦又对道:“一秃似擂槌。”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
  戴大宾妙对
  戴大宾八岁时在学校里,老师指着厅上的椅子出对说:“虎皮褥盖学士椅。”大宾立即对道:“兔毫笔写状元坊。”老师很惊奇。
  十三岁时,戴大宾在乡试中得中,有个做官的来访谒他父亲,见大宾在庭院游戏,还是个稚童,以为不过是个小学生,就出对子试他说:“月圆。”大宾即对道:“风扁。”那人问:“风怎么会扁?”大宾答道:“一有缝就钻进去,不扁怎能做到?”那人又出一个句子说:“凤鸣。”大宾应声答道:“牛舞。”那人问:“牛何尝能舞?”大宾解释道:“《尚书》上说:
  ‘百兽率舞。’牛不在其中吗?“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
  “容易”对
  明成祖朱棣曾对学士解缙说:“有一个书上的句子,很难对出下句,这个书句是‘色难’。”解缙随口答道:“容易。”
  过了一会儿,成祖还未理解,问道:“你既然说容易,为何这么久还没对上?”解缙答道:“刚才已经对上了。”成祖这才省悟,大笑起来。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
  面貌一样
  一个人抱着儿子在门外站着,另有一个人走过来逗乐占便宜说:“可见父子骨血,真是一脉相承,只看你抱这个孩子的模样,与我的面貌就一模一样。”
  抱孩子的人答道:
  “你与这孩子原是一母所生的兄弟,面貌当然一样了。”
  ——清·石成金《笑得好》
  云生足下
  有个叫丘琼山的人,小时候跟着老师在乡里一官宦人家私塾读书。他很聪明,远近闻名,可那官宦人家的孩子却最不喜欢读书。
  有一天,老师外出,官宦人家的孩子也偷偷跑回家,只有丘琼山还在学堂学习。当时天下大雨,丘琼山的座位上方正好是个瓦缝,雨漏下来,滴在丘琼山的肩上。于是,丘琼山就把那个官家公子的座位移到漏雨的地方,把自己的座位换过去。
  老师回来后,官家公子看到丘琼山占了自己的地方,便向老师告状。老师说:“我出对子给你们对,谁对上了,就算谁有理。”接着说出上联:
  “点雨湿肩头。”
  丘琼山脱口答道:
  “片云生足下。”
  这个下联暗含自己将来会步上青云的意思,老师十分赞赏。官家公子对不上,觉得既羞愧,又恼怒,便回家哭着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父亲。
  他父亲大怒,把丘琼山召来,又出个对联考他:
  “孰谓犬能欺得虎?”
  意思是:“谁说狗能欺负虎?”把自己的儿子比作虎,把丘琼山比作狗。丘琼山立即答道:
  “焉知鱼不化为龙!”
  意思是:“怎知鱼有朝一日不能变成龙?”相传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即化为龙,古人常以此比喻某人科举中第,一下由平民变成高官。这位做官的听了丘琼山的话,很吃惊,明白他将来怕是不同凡响,便说好话安慰一番,送他回去了。
  ——清·褚人获《坚瓠集》
  优人巧智
  有位郡侯庆祝生日,他管辖的一郡六县的地方官都来祝寿。唯独崇明县尹迟到了,等他来到,郡侯家的大门已经关闭。县尹进不了门,彷徨无计,便召来一个祝寿的优人,对他说:“你若能让郡公请我进去,我就重重赏你!”优人答应了。过了一会儿,里面酒宴桌前要优人唱戏祝兴,优人先高声朗诵道:
  “黄堂太守不是人!”
  满座宾客听了这话,都大惊失色。旁边一个配角凑上来问:“不是人是什么?”这个优人回答说:
  “却是天上老寿星!”
  座中宾客听了这话,才松了一口气,并露出笑容。只听那优人继续朗诵道:
  “今日八仙来庆会,眼前只少吕洞宾!”
  旁边的配角马上接过话头说:
  “吕洞宾因为到东海中去弄仙桃来献,所以来迟了一步,现在已在门外了!”
  郡侯听了这话,明白了其中的含义,便命令开门,把崇明县尹请了进来,与里面的人恰凑成八位。郡侯也很高兴,厚赏了那位优人。
  ——清·褚人获《坚瓠集》
  大大人
  湖北一个县尉是江南某大官的亲哥哥。他见人时常说:“在江南我哥哥的官署中,别人见了我都称‘大大人’,你们不应该小看我!”
  有位叫方畅弇的人听了这话,便对县尉说:“您本身就是一个绝妙的对子,您知道吗?”
  县尉问什么对子,方畅弇说:“我们见了大官要自称‘卑职’,您见了我们又要自称‘卑职’,所以您不就成了‘湖北卑卑职,江南大大人’了吗?”
  ——清·独逸窝退士《笑笑录》
  讥太监
  明朝嘉靖年间,一个太监奉命到浙江办事,与司北关南户曹、司南关北工曹在一起饮酒。酒席间,这太监瞧不起两位官员,便出了一个有侮辱意的上句,要官员们对。出的句子是:
  “南管北关,北管南关,一过手,再过手,受尽四方八面商商贾贾辛苦东西。”
  这个太监自己原本地位很低微,曾在皇宫中守门,所以官员便对出下句相讥:
  “前掌后门,后掌前门,千磕头,万磕头,叫了几声万岁爷爷娘娘站立左右。”
  ——清·独逸窝退士《笑笑录》
  萝卜对
  有一家请了个教书先生,主人对先生饮食供奉得很差,每餐只让先生吃萝卜。先生心中不满,但嘴上却不说。
  有一天,主人请先生饮酒,也借机考考儿子的功课。先生便预先对学生说:“令尊在酒席前如果让你对对子,你看我筷子夹什么,就以什么对。”学生答应了。第二天,东家摆了酒席,请先生上座就坐,学生侧坐。主人说:“先生每天费心,想必令徒的功课肯定每天都有长进了。”先生说:“若说对对子,还算可以。”
  于是,主人说道:“那么,我出个两字对让学生对对看。这上句是:核桃。”学生看着先生,先生拿筷子去夹萝卜。学生便对道:“萝卜。”
  主人听了说:“对得不怎么好。”便又出一句:“绸缎。”先生又用筷子夹萝卜,学生便又对道:“萝卜。”主人问:“绸缎怎么能对萝卜?”先生接过话头说:“萝是‘绫罗绸缎’的‘罗’,卜是‘布匹’的‘布’,有什么不可?”
  主人无话可说,只好再想题目。他抬头看到隔壁东岳庙,便出题说:“鼓钟。”先生又用筷子夹萝卜,所以学生仍然对“萝卜”。主人说道:“这回更对不上了。”先生又接过话头说:“萝是‘锣鼓’的‘锣’,卜是‘铙钹’的‘钹’,有什么不可以?”
  主人听了,说:“勉强之至。”便又出个二字对说:“岳飞。”先生又夹萝卜,学生又对“萝卜”。主人说:“这可不行。”先生说:“岳飞是忠臣,萝卜是孝子,有什么不行?”主人听了大怒,问道:“先生为何总让学生对萝卜?”先生也发怒说:
  “你天天叫我吃萝卜,好不容易请客,又让我吃萝卜。我眼睛看的是萝卜,肚里装的也是萝卜,你为何倒叫我不教令郎对萝卜?”
  ——清·小石道人《嘻谈录》
  该开门
  有个人很喜欢唱戏。有一次,他探亲回来晚了,被关在城门外,于是便高声叫门。把门者见是他,便说:“你唱一段给我听,我就放你进来。”那人说:“唱就唱,只是我唱的时候,你要配合,帮我接个下句。”把门人说:“就依你。”那人便先说道白,自称是关云长,高声叫:“周仓!”城上把门人答道:“有!”那人又说:“关爷爷在城外了还不快迎!”把门人又应道:“得令!”那人接着说:
  “你既然知道关你爷爷在城外了,就该开门,为何还敢叫我唱戏?”
  ——清·游戏主人《笑林广记》
  抵旧帐
  老虎要抓小猴子来吃,猴子骗老虎说:‘我身子太小,不够供您吃的。前山有个巨兽,能让您饱餐一顿,我愿意带您去。“
  虎便跟着猴子来到山前。一只鹿看见了,疑心老虎要来吃自己,便大喝道:
  “小猢狲!你答应给我弄来十二张虎皮,如今只送来这一张,还有十一张在哪里?”
  老虎听了,吓得拔腿就跑,一边跑一边骂:
  “原来这小猢狲如此可恶,倒要拐骗我来抵旧帐!”
  ——清·游戏主人《笑林广记》
  出学门
  学校里新盖了个碑亭,一个读书人带一个妓女一同去观看。看到碑下驮重的龟,读书人与妓女开玩笑说:“你父亲在这里,为何不下拜?”妓女立即下拜,口中念道:
  “我那大爷,看你这样磨磨蹭蹭,什么时候才能出学校门!”
  ——清·游戏主人《笑林广记》
  饭中石头
  有个穷人留客吃饭,家里的米不多,妻子怕做的饭太少,在客人面前不好看,便先用鹅卵石放在锅里,上面放米做饭。丈夫陪客添饭时,不小心把饭挖尽,露出了石头,感到很羞愧,便假装责骂仆人说:
  “瞎了眼的奴才,淘米的时候,眼睛长在哪里啦?这样大的沙石,都没拣出来!”
  ——清·游戏主人《笑林广记》
  潜龙对
  东桥公在楚地做官,张太岳当时仅十岁,来参加童子考试。东桥惊奇这么小的孩子竟能对句,便出题说:
  “雏鹤学飞万里,风云从此始。”
  张太岳立即对道:
  “潜龙奋起九天,雷雨及时来。”
  东桥大喜,解下腰间的金带赠给他。
  ——清·粱章钜《巧对录》
  小童戏军士
  有个人叫蒋焘,小时候就很聪明。有一天,他父亲的一个做武官的朋友带他去佛寺游玩。武官指着殿上的佛像出对说:
  “三尊大佛,坐狮、坐象、坐莲花。”
  蒋焘马上对道:
  “一介书生,攀凤、攀龙、攀桂子。”
  出寺后,武官的一个随从部卒拉住蒋焘的衣服问:“你刚才对的什么句?”蒋焘答道:
  “我对的是:‘一个小军,偷鸡、偷猫、偷芥菜。’”
  有一次,蒋焘的爷爷带他游佛寺,看见蒋焘从台阶上跳下,随口说道:“三跳跳下地。”蒋焘应声对道:“一飞飞上天。”
  还有一次,父亲正陪客人坐,出对说:
  “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
  这个句子中“冻”字拆开就是“东二点”,“洒”字拆开就是“西三点”,所以难对。
  谁知蒋焘在一旁接口对道:
  “切瓜分客,上七刀,下八刀。”
  ——清·梁章钜《巧对录》
  对句与出题
  一个姓陆的官员与一个姓陈的官员一起饮酒。陆见陈头发稀少,便出句戏弄他说:
  “陈教授数茎头发,无法(发)可施(数)。”
  陈答道:
  “陆大人满脸髭须,何须如此(髭)。”
  陆听了大为赞赏,又戏弄道:
  “两猿截木山中,这猴子也会对锯(句)?”
  陈对道:
  “匹马陷足泥内,此畜牲怎得出蹄(题)!”
  ——清·梁章钜《巧对录》
  假畜牲
  有位姓贾的名士住在乡里。有一天,刚下过雪,天气寒冷,他身披貂皮大衣在门前闲立。有个邻居少年外号叫“倪麻子”的,走了过来——此人很聪敏,好戏弄人。贾看见他穿着木屐,就说道:“我有个对子,不知你能不能对?”倪问什么对子,贾说道:
  “钉靴踏地泥(倪)麻子。”
  倪说道:“对倒是能对,就是不敢,怕对出来得罪您。”贾说:“我不怪你。”倪便应声对道:
  “皮袄披身假(贾)畜牲。”
  ——清·梁章钜《巧对录》
  有幸不需媒
  明朝礼部右侍郎程敏政十岁时,以神童被推荐到京城。宰相李贤打算招他为婿,便设宴招待他。席间,李贤指着桌上的果品出个对子让他对:
  “因荷(何)而得藕(偶)。”
  李贤这样做,一是为了考考程敏政的学问和智力,二是为了探探他对婚事的意见。程敏政当即猜测到了李贤的意思,随口答道:
  “有杏(幸)不须梅(媒)。”
  ——清·梁章钜《巧对录》
  连音成对
  两个读书人夜晚坐在月下。一人出对子说:
  “移椅倚桐同赏月。”
  另一人对道:
  “点灯登阁各攻书。”
  又相传唐伯虎与友人在郊外闲行,即景出对说:
  “嫂扫乱柴呼叔束。”
  朋友对道:
  “姨移破桶令姑箍。”
  两副对子用的方法相似。
  ——清·梁章钜《巧对录》
  九岁对
  镇海人陆志道,小时候对对子思路敏捷。九岁时他应童子试,县令出题说:
  “镇海县童生九岁。”
  陆对道:
  “大清国天子万年。”
  县令很惊奇,把他带到水阁面试,并请他喝茶,又出题说:
  “入阁饮茶,连步可登麒麟阁。”
  陆应声对道:
  “临池染翰,何年得到凤凰池。”
  另有个叫史望之的,也是九岁应县试,县令出题为:
  “閒(闲)看门中月。”
  史望之答道:
  “思耕心上田。”
  ——清·梁章钜《巧对补录》
  徒对师
  杭州有师徒六人,老师刁钻乖巧,常常为难弟子,而实际上这老师并无多大学问,五个弟子倒很聪慧。
  有一天,他们一同赴省试,要过一道关口。几个人走到时,大门已经关闭了,于是师徒相互埋怨。老师说:“有个对子,你们若能对得上,我就认错,否则仍是你们的错。”然后说出上联:
  “开关迟,关关早,阻过客过关。”
  一个弟子应声对道:
  “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
  老师用的是此时此地的情况,弟子用的也是此时此地的情况,老师很窘迫,说道:“让你们对对子,你们偏以对子纠缠,而且硬扯到我身上,这个不算,再重新对。”老师这样说,是估计再没人能对了,不料又一个弟子对道:
  “读画易,画画难,推作家作画。”
  老师大惊,只好说每人都要对,想难住其他弟子给自己解围。于是,又一个弟子对道:
  “松扣快,扣扣慢,唯侍儿侍扣。”
  老师说:“还有两个人没对!”于是又一个弟子对道:
  “停磨逸,磨磨劳,雇帮工帮磨。”
  最后一个弟子对的是:
  “听唱寂,唱唱喧,唯解人解唱。”
  众弟子对完了,一齐请老师对,老师说:“不是我不能对,几个好句,都被你们占去了,现在我真没什么可对了。”众弟子说:“那我们替先生对吧,下句为:
  “止扇热,扇扇凉,令长随长扇。”
  老师听了,仍然狡辩说:“‘关’对‘画’不妥,对‘扣扣’、‘磨磨’、‘唱唱’都不妥,必须另对,方才算数!”众弟子又对道:
  “掌印官,印印仆,有管家管樱——用‘印盈对’关关‘,稳妥吗?”
  “不!”老师说:“‘盈与’关‘虽然意思相连,但还差一点儿。”众弟子斟酌了一阵,又合成一句为:
  “设渡费,渡渡廉,便快足快渡。——用‘渡’对‘关’,怎么样?”
  老师很惭愧,终于无话可说了。
  ——清·梁恭辰《巧对续录》
  姓名官职对
  明朝嘉靖年间,发生水灾,田地被淹没。有个姓劳的人,号半野,官屯田郎中,当时的都水郎中是劳半野的同年顾一江。有一次,顾一江出对子同劳半野开玩笑说:
  “半野屯其田,空劳碌碌。”
  劳半野应声答道:
  “一江都是水,回顾茫茫。”
  ——清·梁恭辰《巧对续录》
  姓祖姓孙
  甲和乙二人相互不认识。有一次,他们因事相会在一起,甲问乙姓什么,乙答道:“姓孙。”乙又问甲姓什么,甲说:“不敢!”乙很纳闷,问道:“问您的姓,这有什么值得谦让的?”甲还是一个劲地推让说不敢,乙执意要问,甲才说:“姓祖。”
  乙听了这才明白甲是利用二人的姓开玩笑,便说:
  “这有什么关系。不过是你祖我孙,我孙你祖而已!”
  ——清·俞樾《一笑》
  本钱已还
  甲向乙借钱若干,并讲定二分利息,限期要还清。可谁知甲拿到了钱后,马上躲避起来不再露面。乙屡次上门讨债,都见不着他,不得已,只好写信质问,责其还钱。
  甲便先还十几元,过几个月,又还若干元,并以此为定例,结果拖了一年多,才把本钱还清,利息却一毛不拔。甲对乙说:“借你的本钱我分文未欠,所沾光的只不过是一点利息而已。”
  乙很气愤,便向甲借来一件宁绸长袍,借了之后,也躲起来不露面。过了几个月,才拿宁绸一尺还给甲,并写信说:“借你的衣裳,先还你一只袖子。”再过几个月,又以三尺左右宁绸还给甲,写信道:“这次还你一襟。”一直拖了两年有余,才把一件袍子的表里布料还清。然后,乙对甲说:
  “我借你的尊衣,分寸不少,全部还清了,所沾光的不过是成衣匠的手工钱罢了!”
  ——清·吴趼人《俏皮话》
  拆“公局”为联
  清代广东各州县乡镇都设有公局。公局中有绅士、董事,主要负责管理乡人借钱讨债、打架斗殴、邻居口角等小讼事。如果利用得好,倒也是个百姓自治的办法。然而,那些绅士、董事们往往处理不公,甚至有人仗势横行,营私舞弊。顺德县某公局处理事情时尤其徇私枉法,于是有人将“公局”两个字拆开,撰成一副对联为:
  八面威风,转个弯私心一点
  大模尸样,钩入去有口难言
  ——清·吴趼人《新笑史》
  “梁鼎芬”联额
  有个叫梁鼎芬的人在湖北做官,他不做好事,结果弄得臭名远扬。当地人用他的姓名字形撰成一额一联赠给他。额为:
  梁上君子(w‘w‘w‘。F‘v‘a‘L‘。c‘n‘ 福‘娃‘中‘国‘小‘说‘下‘载‘站)
  联为:
  一日难支,足下分开两片
  念头太错,颈上须防八刀
  ——清·吴趼人《新笑史》
  夸张类
  说明
  夸张既是一种修辞手段,又是一种文艺创作手法,二者的特点都是夸大其词、铺张扬厉。作为笑话体裁的一种较为常见的创作手法,夸张集中地体现在突出描写对象的某些细部特征,从而引起听众或读者的注意,借以达到笑话本身“抑恶扬善”、怡乐性情的教育和审美目的。
  夸张类笑话不是凭空捏造,而是有其坚实的现实基础的。通过夸张,可以变平淡为奇崛,化腐朽为神奇,使幽隐而昭然,用生动之形象揭示抽象之哲理。这类笑话,最具吸引力和说服力,给人的印象尤为深刻,经久而难忘。这里所选的三十几个故事,无一不具有这种特点。如旧题隋代文人侯白的《启颜录》记载为“痴生卖羊”故事,说的是南朝梁代的一位书呆子去集市卖羚羊,别人暗中用猕猴换走了他的羚羊,他竟然没有觉察到,还认为这猕猴就是他的羚羊,只是纳闷它为何没有了双角。这样一来,书生的“痴”也就令人过目难忘了。再如宋人邢居实《籍川笑林》记载的张丞相不识自家字,明人陆灼《艾子后语》记载为古齐国健忘者不识自家门、不识妻子的故事,虽然夸大了主人公健忘的特点,但却使人感到合情合理,而无荒诞之嫌。这些故事,形象鲜明,理趣横生,因而千百年来传诵不衰。
  夸张类笑语总起来说,是为了引人发笑,但笑声的背后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作者的良苦用心。欣赏这类笑话,首先要了解作者谋篇施墨的点睛之笔——夸张了什么?为何夸张?
  这个“点睛之笔”是故事的“笑”眼,通过这一“笑”眼,广大读者朋友尽可在捧腹之乐中回味作者的深层理趣。
  痴生卖羊
  传说南朝梁代时有一位书生,为人呆痴但又有些口才。他从来没见过羊。有一次,别人送给他一只漂亮的羚羊,他以为是一般的羊,便用绳子拴住羚羊的脖子,牵到集市上去卖。
  他讨要的价钱并不多,但卖了好多次都没卖掉。后来集市上的人们知道了这卖羊的书生原来很痴呆愚钝,众人便暗暗地牵来一只猕猴偷换了羚羊。这书生看到猕猴,还以为是他的羚羊呢,只是奇怪它为何没了角,样子也变了;又看见猕猴乱蹦乱跳,心想可能是市场上的人们把它的角锯掉了,但因为猕猴头上没有伤疤,不足为凭,于是只好忍气吞声不做声。
  集市散了,书生牵着猕猴往家赶,一路上悠哉游哉,歌而咏之曰:“我有一奇兽,能肥也能瘦。往日馨膻气,今天一身臭。数次牵入市,三天卖不售。头上失掉皂荚子,面孔变成橘皮皱。”
  ——旧题隋·侯白《启颜录》
  同州憨夫
  隋朝初年,有一个同州人背着麦饭到京城长安售卖。行至渭水上,河里已结满了冰。他因赶了半夜的路顿觉饥肠辘辘,想吃点麦饭,但又没带水,便砸开冰取水。他看见和碗口一样大的冰孔,心想,这下可好了,冰孔正好当碗,遂把麦饭倒在冰孔中,倒一点,散一点,把一袋子麦饭倒光了,也没有和成麦饭。他只顾自个儿在冰上叹惜,竟不知所措起来。
  过了好长时间,冰孔里的水渐渐清澈了,照见了自己的影子,同州人乃大声疾呼道:“原来偷我麦饭的正是这个家伙!这个鬼贼真不知足,还故意仰着脸看我呢。”于是便照冰孔挥拳打去。水混浊了,人影也不见了,他方才愤愤不平地大骂而去,并惊诧地自语道:“这个贼人刚才还在这里,怎么一转眼就走远了?”到了岸上,看见有许多细沙,便用布袋装满沙子背回家去了。
  ——旧题隋·侯白《启颜录》
  卖黑豆者
  隋代有一个呆痴之人,推了一小车黑豆到京城长安去售卖。走到灞桥翻了车,黑豆全掉在水里。此人便火速回家,打算叫家人们来捞黑豆。
  刚走后不久,灞桥边店铺里的人们便争着从水里捞走了黑豆,一点儿也没留下。等到那人带家人来打捞时,河里只有一些蝌蚪,游戏往还。那人还以为蝌蚪是他的黑豆呢,便带着人下水捞龋蝌蚪见了人,一时惊散。
  此人怪叹良久,说:
  “黑豆啊,黑豆,你不认识我,反而背着我走去。可怕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