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如此多骄-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组成的防御阵地。

赵军阵前,赵括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冰冷的杀机,这个时候可不是讲仁慈的时候,只有杀掉眼前的敌人才有可能生存,赵括身后的赵军也是一样心思,战场的气氛充分提升了他们的战意。

“去死吧!”赵括双手握锤一个弓身,手中的双锤就像雷公的神锤一般朝秦军的一名低级军官打去。

秦军的军官丝毫没有畏惧,大吼一声挥戈相迎,只听当的一声,金属的交击声刺人耳膜,秦军军官的长戈经受不住如此猛烈的撞击断为几截,赵括手中的双锤余势犹在,狠狠的朝对方的脑袋砸去,顿时热血飞溅,那名军官的脑袋已经被打碎了,只剩下无头的尸体在那里突兀的站立着。

“受死吧!”一道声嘶力竭的喊声从左侧传来,两杆长枪犹如出洞的毒蛇往赵括的胸前扎来,锋利的枪尖带起了一阵劲风。

赵括转头望去,只见两名秦军士卒的表情已经有些扭曲了,眼睛似乎快要瞪裂,看来不把自己刺死是不会罢休的。

“来的好。”赵括权当这是开胃菜,双锤一分,双手出动如闪电抓住了电掣而来的枪尖,赵括随即大喝一声双臂较力,两名秦军士卒已经被挑到了半空中,接着便撞击在了一起,赵括也没有管他们是死是活,催动坐骑闪电疾奔向前,相信在赵军的马蹄下,躺在地上的人绝无活命的道理。

“希律律……”闪电似乎能和赵括的心意相通,在那两名士卒落地后,它接连两下,马蹄都踩在了士卒身上,如果在寂静的时候,绝对能听见骨头随着马蹄落下而断折的声响。

秦军的长矛兵已经严阵以待,在赵括面前就有上百支长矛组成的枪林,他们正在等着赵括撞上枪林,在秦军看来赵括已经无法让坐骑减速了,唯一的可能就是赵括弃马,任战马撞死在枪林之中。

赵括焉能放弃坐骑闪电的生命,手中的双锤被他放开了一只,转眼间就变成了大号的流星锤,赵括舞动流星锤,在闪电还没有撞到枪林之前,流星锤已经把眼前的枪林扫平了,那些秦军士卒的身体那里能硬得过大铁锤,中者无不当场身死,被擦到的也是口吐鲜血,场面很是狼藉。

赵括面前当然是望风披靡,秦军士卒这才意识到赵括的厉害,纷纷退避,赵括回首望去,赵军已经和秦军绞杀在了一起。

一个赵军骑兵失去了坐骑,他的身上插着两支折断的长矛,眼看就要撒手归西了仍然死战不倒,满脸鲜血的他看起来就像是一只野兽,让他面前的一个秦军士卒下意识的后退,赵军起兵咧嘴一笑,手中不知在哪捡到的铁剑被他挥了起来,狠狠的朝秦军士卒扎去,在杀掉敌人后,赵军骑兵也倒下不动了。

一名秦军的军官枪法非常了得,接连挑飞了三名赵军骑兵,可他没来得及记住自己的战功,就被赵军分尸了。

一名秦军受伤后一跃而起扑到了赵军的马背上将赵军骑兵拉下马来,两个人就在地上玩起命来,可没等他们分出胜负,就一同死在了马蹄下。文人小说下载

寒风呼啸,刮的人脸上的皮肤很是疼痛,司马梗一眼不眨的盯着赵军,赵军的强悍超出了他的预料,这甫一接战就把秦军打的后退不已,尤其是赵军的主将,简直彪悍的过了头,一人一马杀进了秦军的阵地中,死在那名主将锤下的秦军没有三百也有二百了,实在该死。

司马梗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条信息,这让司马梗脑门冒出了一层冷汗,他喃喃道:“难道那就是赵括?果然是难得的猛将啊!”

司马梗可不想被赵军打败了,眼看第一道防御要被赵括撕破了,司马梗马上下令弓箭手放箭,再晚一会,赵军突入进来想要放箭就来不及了。

羽箭如蝗虫雨一般飞向赵军阵中,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羽箭,赵军士卒除了拼命的催动坐骑外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尽快的进入秦军的阵内才有可能活命。

几波箭雨下来,赵军骑兵损失了近四百人,这让司马梗略微点头,道:“让长枪兵和盾牌手组成合围之势,且不去管那赵军主将,先把赵军歼灭再说。”

司马梗无意中犯了一个大错误,他虽然听说过赵括的事情,但是没有亲眼见过赵括的厉害,司马梗的本意是先把赵军骑兵歼灭,然后再对付赵括,单单忘了赵括那个万人敌的绰号。

赵括扫了一眼便明白了秦军主将的意思,是想把赵军围堵在阵前,限制赵军骑兵的优势,围堵下赵军后自然就会把赵军吃掉,毕竟和数万秦军相比,两千赵军实在太弱小了。

赵括知道被堵在秦军阵前的赵军该怎么做,如果这点战斗经验还没有的话,那就白活了,因此赵括并没有去给被围堵的赵军发布任何命令,而是催动坐骑闪电一个劲的往秦军中心冲杀,今天他势必要上演一个人的传奇。

正如赵括所料,被围堵在秦军阵前的赵军马上改变了策略,以战马形成了一个简易的阵地,以此和秦军对抗,这样一来就对赵军非常不利了,被百倍于己的秦军歼灭是迟早的事,不过赵军心中还有一线希望,那就是被他们誉为万人敌的赵括,赵军上下几乎都盲目的相信,赵括会给他们带来胜利。

赵括当然不会让赵军士卒失望,此时的赵括如入无人之境,凡是被赵括盯上的秦军,无论是兵还是官,统统都是一个下场,那就是死无全尸。

起初司马梗并没有在乎赵括的匹夫之勇,认为只要赵军被歼灭,赵括也是败亡的下场,可随着赵括给秦军造成的伤亡越来越大,司马梗的脑袋就有些大了。

赵括怜惜闪电,在砸飞了几支冷箭后,就跳下了战马让闪电独自离去,没有了坐骑的赵括速度和杀伤力丝毫不减,两把大锤简直成了秦军的梦魇,号称虎狼之师的秦军也有些胆寒了,看到赵括杀奔过来下意识的就往后退却。

当赵括一人就斩杀了近八百秦兵后,司马梗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赵括并没有如他所料的退却,反而离他越来越近,似乎是想要杀到他身前来,这让司马梗心中惊秫,因为事实证明赵括确实有这个能力。

“司马梗怎么搞的?”中军内的白起皱起眉头,虽然离的有些远,但是白起仍然能看到司马梗的内阵和外阵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状况,正准备责备司马梗的时候,白起突然想到了一个可能性,这个猜测让白起再也不敢安然留在中军内,马上带着自己的兵器前往秦军左翼。

司马梗已经动用了至少三千精锐拦截赵括,可结果好比是大炮打蚊子,根本使不上劲,赵括却离他越来越近,看情形不到一刻钟就能杀到他身边,难道让他弃守军营吗?

“司马将军且退,这里交给我了。”司马梗正在惊恐的时候,突然听见身后传出了武安君白起的声音,他回头一看不是白起还有谁,马上一躬身道:“末将无能,竟然连一员敌将都拦不住。”

白起哈哈一笑道:“司马将军不必自责,那员猛将乃是号称万人敌的赵括,别说将军了,就是本君也未必是他的对手啊!今日正好手痒,且和他比试一番。”其实白起也说了瞎话,他真的不是赵括的对手,不过在这个场合,一旦承认他不如赵括,对秦军的士气可是不小的打击。

赵括此时正打杀的兴起,他离既定的目标也越来越近了,那就是秦军左翼的主将,只要他能把秦军左翼的主将干掉,今晚就不是小胜而是大胜了。

赵括这么想着,突然一阵疾风让赵括顿住了身形,当他看到那根大棍的时候就知道要坏了,白起既然出现在了秦军左翼,这仗可就不好打了。

赵括现在真想高喊风紧扯呼的黑话,面对杀气腾腾的白起,赵括连面都没有跟白起对上,一转身朝秦军的阵外杀去,速度比来的时候快了三倍不止。

赵括当然没有忘了被秦军围堵在阵前的赵军骑兵,来到外围后双锤轮番纷飞,秦军纷纷退避,秦军的围堵很快就被赵括撕开了,赵括高喊道:“撤……”

白起拖着大棍本想凭借自己的力量拖住赵括,等着秦军把赵军骑兵都歼灭后抽身退走,再利用弓箭手射杀赵括,他的如意算盘拨的很妙,可惜还没有施行,赵括竟然跑了,这让白起有些哭笑不得,检点损失发现秦军竟然折损了近一千五百人,而赵军留下的尸体才七百出头,这一战算是输了。

第二百九十五章 赵国毛主义

“君上旗开得胜,可喜可贺啊!”廉颇率领一万赵国精锐在壁垒中给赵括压阵,以防赵括有所不测,赵括率领骑兵的战果他看的真真切切,别说那些欢呼雀跃的军卒了,就是他也有些一扫晦气的感觉。

许历也由衷赞叹道:“古往今来能够像君上如此勇悍者,也许只有神话中才存在吧!这一战打出了我军的威势,接下来的交锋就好办了。”

赵括谦虚道:“将军和国尉大人过奖了,我军也损失了七百多军卒,算是不小的遗憾呢!”赵括倒不是矫情,以往他领兵作战,那一次不是打的有声有色,而且部下都是损失极少,今次算是最糟糕的一次战斗。

赵军上下有了扬眉吐气的感觉,事实也如赵括所料,士气前所未有的高涨,有些将官已经请命和秦军决战了,不过这个请命很快被赵括廉颇等人驳斥,因为秦军实力仍旧非常强大,白起的威名无可比拟,和秦军决一死战,那不是找死吗!

赵括并没有闲着,又率赵军骚扰了秦军几次,每次都是奉行敌进我退,敌退我追的策略,将秦军骚扰的疲惫不堪,最咽不下这口气的莫过于白起,因为赵括根本不给白起表现的机会,只要白起出面了,赵括肯定撤退,跑的比耗子还快,让白起无可奈何。

秦军和赵军相持了能有一个月左右,这一个月完全是属于赵军的,在赵括这个猛将的带领下,赵军在付出了损失三千余人的代价下,使秦军损兵折将近万人,也算是积小胜而成大胜了。

这一天白起正在帐中和参谋们研究应对赵军的策略,白起知道再这么任赵军和赵括猖狂下去,这个仗就不用打了,因此白起决定分兵,积极主动的调动赵军,在运动中寻找机会打败赵军。

“君上,咸阳有信使到了。”亲兵来到白起的身边低声道:“是穰候的心腹姚廷。”

白起哦了一声道:“姚廷来了?难道咸阳出了什么事吗!”白起心中狐疑,马上让参谋们出去,迎进了姚廷。

姚廷走进大帐道:“君上辛苦了,听说战事并不顺利。”

白起苦笑道:“没办法,遇到了一个难缠的对手,偏偏还是打不死的祸害,不得不费些时日。”

姚廷和白起的关系不错,道:“只怕君上没有这个机会了,穰候命我给君上带个话,让君上做好撤兵的准备,大王的命令不日就会到达。”

“撤兵?”白起不解道:“出兵十万,日耗粮草辎重无数,难道就这么撤兵吗?”

姚廷点头道:“君上只知道领兵作战的精要,旁的知晓的可能不那么透彻,前些时日大王执意让君上出兵,无非是为了试探一下韩楚赵三国的联合情况怎么样,可惜君上在赵国耽搁了两个月之久也没能前进一步,韩楚两国那边的战事也不顺利,试探的结果虽然没有明朗,但是我军已经耗不起了,三线作战的费心之处,君上想必比我还清楚吧!”

白起叹了口气,道:“当初我曾向大王建言,集中兵力猛攻韩国,出兵上党将韩国一分为二,可惜大王执意不肯,落得今天进退两难的下场,今时一旦退兵,我军的士气一年之内恐怕都无法恢复啊!”

姚廷点头道:“君上当初的提议我也知道,确实是一条好计,不过君上也不要灰心,俗话说好饭不怕晚,日后的机会多的是。”

“既然要撤兵,那就要早做准备,过于仓促的话很可能会给赵军可乘之机。”白起对于赵括那套打一下就跑的战术有些闹心,连撤兵也不得不精心谋划。

赵括这几日过的无比滋润,游击战被他使唤的炉火纯青,打的秦军一点脾气都没有,尤其是战果令人喜悦,赵军上下已经把赵括奉为神明,尤其是那些有幸跟随赵括出战的军卒,亲眼看到赵括的勇悍,心里无比踏实,知道这次和秦军作战,己方的胜算非常大,有了信心作战自然更加勇敢,口口相传之下,赵军的士气简直都要爆棚了。

“什么?秦军撤兵了,大营内都是空的?”廉颇有些不敢相信,在廉颇看来白起绝不会轻易撤兵,这个消息让他有些怀疑。

负责刺探军情的斥候长肯定道:“秦军确实撤兵了,昨天夜里就撤了,此时怕是已经撤出了三十里开外。”

赵括闻听秦军撤兵,知道碧卢那边可能已经取得了效果,让赵括不爽的是碧卢应该早点传来消息,如果早一步知道秦军撤兵的消息,肯定能打一个漂亮仗,如今秦军撤出了三十里,再想追击,很可能中了白起的伏击。

许历长出了一口气,道:“不管如何,秦军撤兵就好啊!我看追击就不必了,白起用兵如神,既然深夜撤军肯定有了万全的布置,我军一旦追击恐遭埋伏。”

赵括道:“国尉大人言之有理,今次能让秦军铩羽而归也算打出了赵军的军威,以后秦军再敢来犯,可就不这么容易收场了。”

廉颇觉得这也是个不错的结果,原本他只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如今还打了个胜仗,算是意外中的惊喜了,当即和赵括许历研究后续的部署,因为谁也不知道秦军是不是虚晃一枪,戒备一段时间也是必须的。

赵括返回自己的帐中后没过多久,第三竟然来了,这让赵括有些意外,道:“你怎么来了,难道邯郸有什么事情发生吗?”

第三摇摇头道:“邯郸一切尚好,是碧卢那里出了状况,这是碧卢给君上的信,请君上过目。”

赵括展开书信一瞧,信中先是告诉赵括游说穰候魏冉已经有了结果,魏冉答应肯定会让秦军撤退,随后说的就是猗顿家的家事了,猗顿老爷子的身体突然出了状况,过世也就是这段时间的事,碧卢恳请赵括能够前往猗顿家一趟,帮助碧卢谋求家主之位,言词之间极为恳切,也充满了迫切。

赵括放下书信道:“碧卢除了书信之外,还有别的话说吗?”

第三点头道:“有些话不能写在书信之中,前来送信的人是碧卢的心腹,碧卢说希望君上能率领一队精锐前往,因为形势极其不乐观,很可能要见血。”

赵括心中没有犹豫,帮助碧卢夺取猗顿家家主之位对他来说有利无害,猗顿家可是没有王爵的国王,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今次令秦军撤退就是最好的佐证,赵括不希望这样一股势力成为自己的敌人,帮助碧卢没有任何问题,可这绝不是一个好做的买卖,猗顿家的实力他不是没有见识过,各种手段阴招也多的很,自己的开价如果太低了,可就抵不上“劳务费”了。

“你先回邯郸的吧!猗顿家的事情我会处理的,你也可以给碧卢传个话,让他不必担心。”赵括对第三道:“回到邯郸后尽量让人以为我仍然在这里,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第三点头表示知道,见赵括没有别的吩咐了,起身告退。

赵括想了想,既然碧卢希望他带兵前去,那就肯定有这个必要了,不过和廉颇还有许历就不能这么说了,最佳的理由无非是前去追击秦军。

当赵括提出想要追击秦军的时候,廉颇和许历都有些纳闷,心说刚才不是分析好了吗!怎么这么一会就变卦了。

对此赵括解释道:“白起这个人让人难以捉摸,我也不能说是追击,而是远远的跟着,看看他们是不是真的撤兵了,如果另有布置,我也来得及向将军和国尉大人回报,不知两位大人以为如何?”

廉颇和许历当然不会反对,赵括的实力在那摆着,就算秦军杀一个回马枪也奈何不了赵括,就这样赵括点齐两千骑兵离开了赵军大营。

赵括几次跟白起打游击战都是随机挑选赵军士卒,为的就是检验一下赵军的整体战斗力,而这次赵括所带领的则是他前两次袭扰秦军的士卒,在赵括看来这些军卒对他的命令执行的更彻底一些,而且会是毫无怀疑的去执行。

赵括率领这支赵军起初是沿着秦军撤退的路线走的,追了一天后发现秦军确实是撤退了,赵括一声令下大军改道向北,直奔临猗。

赵括没有对赵军的两名裨将说什么,两名裨将也没有问,当赵军抵达临猗附近后,赵括才把两名裨将交到身边,道:“挑选一个有利的地形在此安营扎寨,本君先离开一会,尔等严阵以待。”

两名裨将心中虽然有些怀疑赵括的动机,但是他们俩对赵括绝对是盲目的崇拜,怀疑一闪而过,领命之后就去布置了。

赵括骑上闪电向猗顿家的核心地带奔去,碧卢的信上说会在这一带设立一个据点,等待赵括的到来,赵括奔出三十多里后看到了一个小村落,心想这里应该就是碧卢所说的据点了。

“是庐陵君吗?真的是君上啊!”赵括来到村外翻身落马,一个负责瞭望的人马上跑到了赵括的身边,道:“小的曾经随少爷去过邯郸,君上可能已经记不得小的了,少爷有吩咐,君上先在这里歇歇脚,我这就去给少爷送信去。”

赵括也没客气,随这人进村后喝了点水,静待碧卢的到来,等了大概有半个时辰,就见碧卢从外面走了进来。

碧卢看到赵括,脸上流露出喜色,道:“君上果然是信人,有君上一臂之力,碧卢大事可成啊!”

赵括客气了几句,道:“碧卢兄刚进来时脸上分明有些忧虑,就不要报喜不报忧,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第二百九十六章 哪来的姐姐

碧卢听了赵括这话,还算明媚的脸色顿时变的有些昏暗了,叹了口气道:“老爷子的身体估计撑不了几天了,我大哥武仲和五哥烈桓圉最近的动作都很大,君上恐怕也知道,武仲身后是秦国的穰候魏冉,今次能说服秦国退兵,还是老爷子让武仲负责游说的呢!烈桓圉的身后有齐国和魏国相助,听说齐国的稷下学宫已经在齐王的授意下派人来到了临猗,所以我才恳请君上带一支人马来,否则我就只有被弄死的份了。”

“我记得猗顿家的家将可不在少数啊!你二哥,三哥,六哥和九弟不是都支持你吗!难道不能动用猗顿家的家将?”赵括也没有隐瞒自己对碧卢的了解。

碧卢苦笑道:“不错,猗顿家的家将是一股可以不容忽视的力量,可这些家将都不是我们这些做子嗣的,而是老爷子的,老爷子曾经放过话,家将们除了被他指派给我们的之外,余者皆不可以和我们这些子嗣有所瓜葛,家将们对老爷子的话言听计从,我们这些做子嗣的也不敢放肆,若非如此,武仲和烈桓圉就不会眼巴巴的从秦国和齐国借助外力了,也正因为如此,我才无计可施,如今能在危难中拉我一把的就只有君上了。”

赵括见碧卢说的可怜,道:“碧卢兄不必担心,我赵括既然来了,哪有不帮忙的道理,至于怎么办,还得碧卢兄准备一个完整的计划,是斩尽杀绝啊!还是刺杀武仲和烈桓圉。”

碧卢皱了皱眉头道:“老爷子一天不死,我们谁也不敢对对方下杀手,否则激怒了老爷子,这个家主之位就便宜了其他子嗣了,另外不瞒君上,我那几个哥弟对我是不错,不过我六哥可不是善茬,我怀疑他在我背后搞鬼了,目的是想把我推上家主之位,他再取而代之,总之这么说吧!我的日子可不大好过。”

赵括此时对碧卢的状况多少有了了解,道:“看来还得从长计议啊!这样吧!我先回营一趟交代一下,然后略微乔装随碧卢兄前往猗顿家,一来可以见机行事,二来也能保证碧卢兄的安全。”

碧卢很是赞同道:“如此甚好,有君上给我压阵,我的心里就踏实多了。”赵括的话就像是给碧卢吃了一颗定心丸,碧卢可是知道赵括的厉害,有赵括给他保驾,他还怕谁呀!

赵括返回军营后见驻地已经有了些模样,他叫过两名裨将吩咐了一番,之后便跟着碧卢前往猗顿家的核心,家堡。

当赵括和碧卢走进猗顿家堡的时候,不由得心生赞叹,只见这猗顿家堡占地差不多有半个邯郸城大小,城楼高耸,城门前护城河环绕三道,虽然没有多少往来的行人,但是那一队队家兵很是器宇轩昂,一看就知道实力不俗,这哪里还是一个大商家,分明就是一方的领主啊!

碧卢见赵括眼中流露出来的神情,道:“猗顿家虽然不是诸侯,可也算是一方的霸主,眼前这座家堡不但城墙高厚,固若金汤,就是家堡内的粮草辎重都可以吃上十年,更有家将家兵上万,就算是白起想要攻打这座城堡,没有十年八年围困也是下不来的。”

赵括由衷赞道:“猗顿老爷子能凭借一己之力打造出这片基业,真是让人佩服啊!我还真想跟他叙叙旧。”

碧卢听了赵括这话,心中一动,道:“君上还真有见见老爷子的必要,不瞒君上说,老爷子对我还是非常喜欢的,我有六成的把握老爷子会在归天前把家主之位传给我,如果这个时候君上出面,让老爷子知道君上是站在我这边的话……”

赵括打断了碧卢的话,道:“碧卢兄此言差矣,天下间是没有人喜欢外人干预自己的家事的,碧卢兄此举无异于弄巧成拙,我还是呆在暗处吧!”

赵括进入猗顿家堡后就被碧卢安排住在了碧卢的住处,赵括在外面看到的是城堡的雄伟,而在内里见识到的却是猗顿的品味,整体的建筑布局非常的统一规划,给人干净的感觉,房间里的装饰也打造的与众不同,听说这都是按照猗顿当年的授意装饰的,赵括没想到猗顿还有这方面的才能。

“来来来,快些见过君上。”碧卢这会拉进来一个五六岁的男孩子,对赵括道:“君上,这是我的儿子倚天,小家伙非常的聪明。”

倚天的模样非常俊俏,瞪着大眼睛看了看赵括,道:“叔父好。”

赵括哦了一声道:“没想到碧卢兄还藏着这么大一个儿子,真是的,以前可没有听你说过。”

碧卢叹了口气,道:“这孩子他娘是我从小的使唤丫头,比我年长几岁,老爷子为了这件事还训斥过我,对这孩子也不太待见,不过我知道,将来猗顿家,还得靠这个孩子才能发扬光大,这孩子可是上天赐给我的礼物啊!”

赵括见碧卢舔犊情深,道:“如果碧卢兄不嫌弃,那我就认了这个螟蛉义子吧!”赵括一下子就猜透了碧卢的心思。

碧卢闻听心中大喜,忙让倚天跪倒拜干爹,倚天甚是乖巧,跪倒磕头道:“倚天见过义父,祝义父福泰安康。”

赵括把倚天搀扶起来,道:“好,没想到我也有儿子了,这可有些难为我了,见面礼'。。'总是要给的呀!”

赵括想了想,把腿上的军刀抽了出来递给倚天,道:“这是我很是趁手的兵刃,送给你吧!”赵括腰中还有赵雅送给他的锟铻宝剑,虽然他用军刀最为顺手,可也不能把锟铻软剑当礼物送给倚天,只好忍痛割爱了。

倚天接过军刀一看,顿时满脸欣喜,道:“孩儿多谢义父。”倚天年岁虽小,可也是生在世家大族,一眼就看出军刀的锋利非凡,知道赵括的这个礼物不轻。

碧卢见赵括给了儿子如此大礼,觉得有些过意不去,道:“君上的礼物太重了,况且开始君上最为趁手的兵器,这样吧!我手里有一把胡人打造的胡刀,这就拿来送给君上。”

时间不长,碧卢拿来了一把一尺多长的小小胡刀,赵括接过来一看,刀的质地非常不错,听说胡人没有冶铁技术,打造上好兵器的材料都是天上掉下来的陨铁,看来这把胡刀就是陨铁所造,用这把胡刀替代军刀,倒也不吃亏了。

赵括和碧卢聊了一会就到了饭点,碧卢请赵括来到了内宅,让自己的家人陪着赵括用饭。

赵括见一个大约三十余岁的少妇坐在了倚天身边,知道那就是倚天的生母了,看来碧卢还真是一个不忘旧情的人,因为那个少妇的容貌可以说非常普通,也就是中下等姿色而已。

“叔叔就是马服子吗?妾身见过叔叔。”少妇话锋一转,语不惊人死不休道:“说起来,妾身还是叔叔的姐姐呢!妾身也是刚刚才知道。”

第二百九十七章 毒非毒

碧卢听了姬沅的话,脸上顿时尴尬无比,他之前让儿子倚天认赵括为义父,多少有些功利心思在内,此时老婆再上演这么一出,就有些画蛇添足的味道了,更让碧卢有些不解的是,姬沅怎么会是赵括的姐姐呢?

赵括看到了碧卢那惊诧不已的表情,知道这不是碧卢有意为之,有些疑惑道:“不知嫂夫人何出此言?”

姬沅微微一笑,看了看碧卢又看了看赵括,道:“我本是燕国人,父母均是燕国王宫的乐人,我的母亲和君上的母亲亲如姐妹,记得我小的时候,燕姝姨娘还抱过我呢!”

赵括哦了一声,道:“你的父亲是姬顺?”赵括曾经听母亲燕姝说过一些在燕国的往事,提到最多的便是王宫之中的乐工姬顺,姬顺这个人还曾经帮过燕姝的大忙呢!没想到今日会遇到姬顺的后人,这还真是天下何处不相逢啊!

赵括当即起身,道:“家母曾经多次提及当年之事,赵括带家母向姐姐说声谢谢吧!如果不是姬顺叔父当年冒死相助,家母和家父也不能成就百年之好……”

姬沅慌忙起身,道:“君上多礼了,姬沅自小沦落天涯,幸得八少爷垂青,才没有命运凄惨,唯一的遗憾便是时常想念故人,今日能见到燕姝姨娘之子,也算了却了父母的遗憾。”

碧卢万万没有想到姬沅和赵括还有这层关系,这可不是一般的关系啊!碧卢不由得感叹命运的奇妙,当年他之所以垂青姬沅,看重的是姬沅的内秀,难道这是老天爷在冥冥之中的安排吗?让自己和赵括紧密的联系起来?

赵括略微一叹,道:“世事无常,人如浮萍,这是家母早年常说的话,如果家母知道姬顺叔父不但有后,生活还很安康,肯定会非常高兴。”

有了赵括和姬沅的这层关系,这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家宴了,只是这个家宴刚刚开始,只来得及叙叙旧,就见一个家将模样的人心急火燎的跑了进来,道:“八爷,老爷刚刚昏迷了。”

碧卢啊了一声,道:“怎么又昏迷了,君上可否随我走一遭。”

赵括点点头道:“事不宜迟,我们这就去吧!另外请碧卢兄做些安排,免得措手不及。”

碧卢点头称是,道:“我府上还有一百多心腹家将,在堡中倒也足够了,老大和老五他们还不敢撒野。”

距离碧卢府几条街便是大少爷武仲的府第,样式和碧卢府一般不二,此时在武仲的房间内,武仲正招待着一位贵客。

武仲年约四十上下,身材高大,脸色有些黑,粗眉环眼,直鼻阔口,脸上的连腮胡子仿佛钢丝一样,此时笑着,那钢丝须髯也轻轻的颤动着。

“此次有劳先生了,今次如果事成,我武仲自有千金奉上。”武仲的脸上笑意很浓。

武仲对面的是个五十多岁,做儒生打扮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