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如此多骄-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平见赵括笑了,知道这事靠谱了,说道:“我对张氏旁支了解的也不多,很多都是从张芳那里听来的……。”张怕把他所知道的事情都告诉了赵括。

赵括皱了皱眉,因为张平说了半天等于没说,张氏旁支的情况还是雾里看花,看不出样子来。

张平摊摊手,道:“我也就知道这么多,张氏旁支的详情都是张氏历代家主才有资格知道。”

赵括想了想,道:“既然他们冒头了,总有迹象可查。”说着回头对赵媛说道:“媛媛也都听到了吧!让韩端他们用心的查这件事,韩端不是说火烧观香楼的法子是他们墨者世家才有的手笔吗!这两件事合在一起查。”

赵媛点点头道:“我马上去告诉韩端。”

张平见赵括和墨者世家还有联系,喜道:“如果能让墨者世家帮着查一查,总会查到张氏旁支的眉目,不知道的详细点,我都睡不踏实。”

赵括笑了笑,完全能理解张平的紧张,从韩雪一事就可以看出张氏旁支的手段,难保张平身边没有张氏旁支的人,卧榻旁就呆着一只吃人老虎,会睡的好才怪呢!

“张兄,如果你担心自己身边有危险,我有个法子也许能帮你……。”赵括在张平的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张平听完眼睛一亮,道:“括公子这个办法好,我马上回去试试,如果真有奸细,肯定能揪出来。”

张平兴冲冲的走了,毛遂进来时扭头看了看张平的背影,道:“我听媛媛姑娘说张氏还有一个类似黑衣卫士的旁支?”

“是啊!据张平所说,火烧观香楼的人就是他们,目的可能是除掉张平,维护张氏的团结,理由虽然充分,可我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先生以为如何呢?”赵括问道。

毛遂梳理了一下思路,道:“如果真有这么一伙人,而且实力还如此之强,那么我可得劝阻二公子早日回转邯郸了,这浑水不趟也罢。”

赵括哦了一声道:“先生为什么这样说呢?”

“按照张平的描述,一旦张氏旁支显露实力,必定是韩国风云变色的时候,必定牵扯面极广,在这个时候我们参与其中,多少有点得不偿失,不管谁胜谁败,且让他们混战去好了。”毛遂道。

赵括明白毛遂这么说是为了自己好,可他实在放不下,找张氏旁氏算账还在其次,他还有另一层打算,“先生,张平给我的回报不少啊!但是我看重的并不是张氏的产业,如果我们能在韩国有一支亲和三晋的势力,如果我们能让墨者世家在韩国发展壮大,这些无疑对赵国有莫大的好处,可以将韩国打造成抵御虎狼之秦的堡垒……。”

毛遂不得不承认赵括想的很深远,道:“二公子一切皆为了赵国着想,赵国上下都该感激二公子才对。”

赵括摇头一笑道:“我是有这个打算,不过真正还是为了自己着想,我也不想老爹整日上战场厮杀,再说接收了张氏的产业,可以让造纸厂和洗浴中心毫不费力的进入韩国,那可是源源不断的财富啊!到时候我肯定离天下第一富豪不远了,能在战国时代做一个首富,那感觉肯定无比拉风。”

毛遂道:“二公子如果执意要帮张平,毛遂倒有一个主意,既然张氏的旁支看不见,那么我们就引他们出来,诱饵自然要二公子或者张平担当。”毛遂还不知道赵括的身体出了岔子,否则也不会提出这个来。

赵括知道现在有些人在打自己的主意,老爹赵奢大胜,紧张的肯定包括齐国和秦国,一旦自己在新郑出了事,那就再次挑起了三晋之间的矛盾,所以秦齐二国巴不得自己早死,至于张氏旁支,估计最大的目标是张平,所以担当诱饵引张氏旁氏出洞,还是张平比较合适。

张平回到府中,还没来得及试试赵括揪出内奸的办法,奴仆就把一张请帖递到了他手上,张平打开一看是族叔张禄送来的请帖,张禄的弟弟张裕从边远之地回来了,张禄遍请张氏族中的人为张裕接风洗尘,请帖中让张平务必要前去捧场云云。

张平知道张禄有一个弟弟在韩楚边境经营生意,不知道怎么回到新郑了,看来这个接风宴无法推脱,因为张平在金钱上有用到张禄的地方,不得不去捧场助兴,为了让自己心里踏实,张平带上了二百人保护自己。

张禄虽然在韩国没有担当任何官职,但是在张氏族中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他是新郑有数的大富豪,张氏在金钱上的用度被他包揽了三分之一,今天为弟弟摆接风宴,张氏中人自然要来捧场,那些和张禄交好的人也来了不少。

作为张禄的儿子,张非也邀请了不少狐朋狗友,不过张非却没有跟狐朋狗友厮混,而是站住叔叔张裕的身边替张裕介绍宾朋,乖的就像小猫咪一样。

张裕面带笑容,不过这笑容看在张非眼里却非常让人恐怖,他可是亲眼看到叔叔残忍的手段,一想到这张非就觉得后脊梁发凉,觉得自己的叔叔太可怕了。

张禄来到张裕身边,道:“二弟,张芳来了。”

张裕嘴角一翘,道:“我这就去看看我们的张相邦,人家可是大人物呢!怠慢不得。”

第一百九十七章 战略小调整

张芳知道张禄有一个弟弟,少年时候就离开新郑去了南方,据说在韩楚边境经营珠宝生意很是红火,不知为何返回新郑,不过他的心思完全不在这个上面,只是不得不给张禄情面罢了,看到张禄领了一个人过来,问道:“他就是张裕吗?”

张裕面带微笑,道:“在下正是张裕,久闻相邦大名,略被薄礼,还望相邦笑纳。”张裕从袖口内拿出一个漆制小盒,恭恭敬敬的递给张芳。

张芳接过小盒打开一看,里面是一颗桂圆大小的珠子,色泽圆润,价值不菲,常言道官不打送礼的,何况张裕献的还是大礼,张芳笑道:“你倒是有心了,以后在新郑有什么难处,尽管跟我说。”

张裕心中对张芳的行径非常鄙视,面带难色道:“相邦就是不说,我也要求到相邦头上,我这些年在外面跑买卖,实在太累了,如今年已不惑,很想回到新郑,如果能谋得一官半职,那更是再好不过。”

张芳一听张裕是跑官来的,心下有了计较,道:“这是小事一桩,你如果还有什么奇珍异宝的话,不妨献给大王,我再在大王面前替你美言几句,一官半职肯定轻松到手。”

张裕假意松了口气,道:“如此就好办了,我手中还有一件周武王时的青铜宝鼎,献给大王再好不过,还请相邦代为引荐。”

“好说,好说。”张芳又和张裕聊了几句后,借口有事告辞离去,他跟张氏的族长已经约好了,耽搁不得。

张裕目送张芳离开,对身边的张禄说:“我想张芳肯定是要去见族长,族长那里我已经糊弄过去了,你明天替我活动活动,我想尽快融入到韩国的权力阶层中。”

张禄点头道:“放心吧!一切我都安排好了,等您见过大王后,亚卿的职位肯定跑不了,虽然大王现在竭力打压张氏,可也希望能从不是张芳的嫡系中挑选人才。”

张裕哦了一声,道:“这么说来我得跟张平多亲近一些了,如果由张平保举我,岂不是比走张芳的路子还要强上许多。”

“理应如此,张平已经在那了,我们过去见见他。”张禄看到张平步入大厅,领着张裕前去打招呼。

张平看到张禄领着一个三十五六岁的人走过来,猜到那个人就是张裕,没等张裕说话,他略微躬身道:“小侄张平见过两位叔叔。”

张禄忙道:“使不得,使不得,哪有上大夫给我见礼的道理,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便是我那弟弟张裕,张裕,这就是张相邦的长子张平,如今可是我们韩国的上大夫,将来相邦之位必是由他接替。”

张裕并没有接触过张平,看到张平待人接物不卑不亢,感觉比张芳强多了,张氏能有张平这样的青年人,倒也难得,如果能为他所用该多好啊!张裕随即就压下了这个念头,如果不把张氏大清洗,张氏岂不还是老样子。

张裕把刚才跟张芳说的话又跟张平说了一遍,也给了张平一颗珠子当见面礼,让张裕意外的是张平并没有接下珠子。

张平面露诚恳之色,道:“叔叔如果想要步入官场,小侄自当鼎力相助,叔叔如果不介意的话可否到小侄身边来帮忙。”张平现在缺的就是帮手,如果能让张裕给他打下手,他也轻松不少,关键张裕是张家人,而且远从外地归来,正是他急需笼络的对象。

张裕心中思索了一下,道:“贤侄既然这么说,叔叔如果不答应那就是不识时务了。”协助张平打垮张芳,然后再取张平而代之,进而架空韩王,张裕认为这是眼下最佳战略。

张平非常高兴张裕能答应他的提议,道:“有两位叔叔帮助,张平何愁大事不成,两位叔叔先忙着,我现在就进宫去向大王推荐叔叔。”

张裕目送张平离去,道:“可惜了,他应该是张氏近百年来难得一出的人才,不过胆子小了点,还跳不出效忠韩王的老路子。”

张禄听了张裕的话,打了一个寒噤,道:“难道……我们连韩王也要……。”张禄有点不敢想下去了。

张裕冷笑一声道:“先祖当年就有这个意思,只不过时机还不成熟罢了,现在也不够成熟,所以我们最终的目的是架空韩王,等待时机进一步成熟之后再取而代之,重演田氏夺齐的好戏。”

张禄不禁舔了舔嘴唇,他觉得张裕的想法太疯狂了,他还要不要继续陪张裕疯下去呢?是不是应该给自己留条退路?

“都放在这,放在这……。”韩端让人把两筐黑色的石头放到院中,对赵括道:“当日火烧观香楼的木桶里装的就是这些黑石头的粉末,混合了菜油猪油的粉末燃烧起来特别厉害,孙老六,你把那个人的相貌跟二爷说说。”

赵括听了孙老六所说的那个人,应该就是自己在观香楼外杀死的人,他知道详细的事情赵媛会究问,径直来到黑石头面前,拿起来一看竟然是煤炭,失声问道:“这是哪来的?”赵括觉得这个时代根本就采掘不出地下的煤炭来。

孙老六解释道:“这是天火柴,前些年山崩的时候从地里冒出来的,这东西比柴禾好烧的很,墨家子弟觉得这东西打铁比较好……。”

赵括这才释然,看来那是离地表非常近的露天矿脉,山崩的时候露出一些煤炭来,心说这个东西虽然宝贵,可现在也利用不起来,多问也无用处。

韩端在一旁道:“谁让你说这些了,你不是认得跟你学磨粉的那个小子吗?知道他的底细不?”

孙老六舔舔嘴,心说这不是二爷问我嘛!嘴上道:“知道一些,他家就在新郑城内,当日还是他来挑走的两筐黑石粉呢!”

赵媛听出了门道,又问了孙老六几个问题,道:“韩端,你安排人手跟踪那个人,看他平日里都跟什么人接触,如果三天内看不出问题来,直接绑走拷问他。”

第一百九十八章 引狼入室

“那件事查的怎么样了?”赵括问道:“还是一点眉目都没有吗?”

赵媛点点头,道:“除了孙老六提到的那个学磨粉的人以外,有价值的线索还没有,张氏旁支隐藏的非常深,或者说已经渗透到了生活之中,和寻常人无异,是以很难查探。”

“这才是他们的高明之处,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大隐隐于朝,小隐隐于市……。”赵括说着说着便顿住了,想了会,道:“媛媛,你说张氏旁支的人会不会在韩王身边也有人?”

赵媛愣了一下,道:“很有可能,韩琳的举动就很奇怪,可惜墨者世家在新郑的势力无法渗透到韩国核心权贵中间去,想要从这方面查探只怕没有作用。”

赵括摇头道:“韩琳虽然在我的酒里下毒了,不过那并不是致命的毒药,如果说她是张氏旁支的人,多少有些牵强,我想她是受韩瑜的指示才给我下毒的,我答应张平要替他收拾韩瑜,受伤后就把这件事耽搁了,媛媛让韩端安排下,我想韩端应该有办法除掉韩瑜。”

“这件事我来办,说到刺杀,还没有人比我更专业,我还可以把刺杀韩瑜嫁祸给高陵君,让高陵君在韩国的立场更尴尬些,最好是能把他逼离新郑,有高陵君在新郑,只怕会出现对我们不利的变数。”赵媛原本就是一方首脑,此时有意替赵括扛担子,又恢复到了以前的状态,开始要主持全面“业务”了。

赵括想了想,觉得赵媛说的有道理,而且也是最佳人选,叮嘱道:“你出手自然好,可事无万一,一切还得多加小心,千万别让我为你担心。”

赵媛一笑道:“夫君放心吧!我除了打不过夫君,刺杀某个人的能力还有,我现在就让韩端安排一下,晚上就动手。”

赵媛去忙碌暂且不提,赵括仍旧努力的锻炼着自己忍受痛苦的能力,他知道只有忍受痛苦的时间越长,他保命的本钱才越雄厚。

到了晚上的时候,张平就拉着张裕前来拜会赵括,此举也是为了拉拢张裕,让张裕尽快的为自己效力,最重要的是在金钱上给予他最大的支持,殊不知他这是在引狼入室,后果极其严重。

赵括刚刚洗去一身汗水,就得到张平来访的消息,请上张平之后才发现和张平来的还有另外一个人,有些意外道:“张兄,这位是?”

张平笑着介绍道:“这位是我本家的一位叔叔,名叫张裕,早些年离开了新郑去楚国经营珠宝生意,如今感觉疲累了才知道叶落归根,我今后还有多仰仗叔叔的地方,因此就把叔叔带来跟括公子认识一下……。”张平又把赵括介绍给张裕,也有显示自己实力的意思,好让张裕对他死心塌地一些。

张裕已经从张平口中得知赵括安然无恙,这让他对赵括有些好奇,他可是知道韩雪毒针上的毒药有多么厉害,一根毒针可以毒杀上百匹战马,却没有把赵括怎么样,难道韩雪没有得手?

“早就听说过括公子的大名,今日有幸能够拜见,张裕深感荣幸啊!”张裕脑中想着,嘴上却笑呵呵的跟赵括打招呼。

赵括打量了一下张裕,年岁看起来不到四十岁,脸目铮铮,给人以精明强干的感觉,心中先是有了一些好感,道:“张先生客气了,张兄独立门户,还需要别人鼎力相助,看到有张先生这样的人帮助张兄,赵括安心不少。”

张裕终究抵受不住心中的万分疑惑,问道:“张某听说括公子受了伤,现在都好了吗?初次见面准备了一些薄礼,玉可以养身,辟邪,对括公子的伤势可能有一点帮助。”张裕说完将一方玉佩递给赵括。

赵括接过玉佩,感觉入手温润,看了看玉的材质不错,做工也很精湛,知道是个不错的物件,道了声谢谢,“让张先生挂怀了,赵括的伤势已经没有大碍。”

张裕见赵括轻描淡写,也不知道韩雪究竟有没有得手,可谨慎的他知道不能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下去,免得赵括起疑。

张平道:“我已经向大王推荐了叔叔,不日就会有新的任命发布,这样一来我们的力量就能加强不少。”

赵括知道张平铁了心的要把原有的张氏打压下去瓦解掉,不无担心道:“张兄,张相邦的实力还在那摆着,虽然韩王已经有剪除他的心思,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再说张氏还有那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旁支,一切要多加小心,不能打无准备之仗。”

张裕见赵括提起了自己,假意嘘声道:“是张氏旁支吗?我也听说过,就是没见到过,也不知道有没有这么一帮人。”

张平正色道:“当然是有了,叔叔也算是张氏的旁支了,这些事情不会知道,我曾经见过族长一面听他说过一些,只是那时候年纪还小,有些东西没往心里去,现在后悔的紧呢!”

“这些我已经让人去查了,也查出了一些眉目,这个世界不会有隐形人存在,就算张氏旁支的人隐藏的再深,也会有露出尾巴的时候。”赵括道。

张裕心中一紧,他没想到赵括居然在查自己,不知道查到哪一步了,可这个问题他又不好问,浑身不禁发痒,恰好张平替他问了。

“括公子查到眉目了?”张平对张氏旁支也挂心的很,问道:“能抓到一两条大鱼吗?”

赵括摇头道:“张兄还记得观香楼被烧的时候外面那些木桶吗?木桶里有些黑色的粉末,那是一种石头的粉末,我只是查到有人可能和那些黑色粉末有关联,至于能不能揪到大鱼,倒是不做希望。”

张裕心中暗忖,难道赵括和墨者世家还有联系?居然查到了黑色粉末,看来那条线得尽快给他断了,免得让他们知道的更多。

张平叹道:“张氏旁支太过神秘,就是张芳也知道的不多,多半是那伙人主动联系他的,面对看不到的敌人,实在让人心里没底。”

张裕心中暗笑道:“我就在你们身边,怎么说看不到呢!早晚都会有让你们知道的一天,不过那也是你们在世上的最后一天。”

第一百九十九章 混战在韩国

张平既然想要尽快使自己占据优势,就得把一切能利用到的都利用起来,首先想到的便是赵括的参谋毛遂,赵括尽管没让毛遂有所发挥,但是张平也从赵括对毛遂的态度中知道毛遂颇富智谋,这样的人才就应该才尽其用。

赵括见张平如此心急,叫人把毛遂找了来,问道:“先生对张平兄的事情也都知道,张兄现在想要向先生讨个计策,如何才能更快的让张芳失势?”

毛遂本意是不希望赵括掺合到张平的事情中,他总是有不好的预感,奈何赵括铁了心的想要为赵国谋福祉,他也只得出谋划策。

毛遂梳理了一下思路,道:“想要让张芳失势,毛遂有上中下三策供张大人选择,下策就是发动政变,以武力剿灭张芳的势力,这一策的好处就是胜算最大,当然影响对张大人是最不好的,张大人今后在韩国权贵中很难立足,尤其是会招致韩王的猜忌。

中策便是拉拢张氏中的可用之人,逐步剪除张芳的左膀右臂,待最后只剩下张芳一个人的时候,张大人怎么做都无所谓了,中策的优点是能使张大人获得巩固的势力,几乎可以全盘的接收张氏的现有势力,缺点也显而易见,那就是耗时费力,最少也得一年半载才能看到效果。

上策便是让韩国成为众矢之的,以外力压迫韩国发生人事变动,这样一来就能够浑水摸鱼,好处张大人一个人全占,坏处就让别人分担,我之所以认为这是上策,事因为眼下就有很好的机会。

其一,楚国使臣屈狄死在了韩国,楚国怎么也要做出兴师问罪的姿态,这无形中就给了许多人压力;赵军在邯郸大胜,马服君时刻挥师出击,括公子在韩国的遭遇也算一个,而只有楚国和赵国还不够,最好把秦国和齐国也牵扯进来,办法就是让秦齐使臣在新郑出点意外,如此一来四国必然遣使前来责难,这个黑锅自然要有人来背,韩王自然不会背黑锅,那么有资格背黑锅的也就张芳一系,不知张大人以为如何?”

张裕在一旁听了毛遂的计划,忍不住暗赞道:“果然是好计谋,原本中策才是上策,可是毛遂抓住了眼下的时机,才将现在的上策定为上策,可见其拿捏时机的功夫老道到家了,赵括有这样的参谋帮助岂能不冒头,这个毛遂应需除掉才好。”

张平摇头道:“先生也是知道大王已经提出要护送熊完殿下回国了,熊完和屈狄比起来,屈狄的分量太轻,楚国绝不可能因为屈狄的死就和韩国为难,这就去了一国,括公子在新郑虽然遭遇了刺杀,可毕竟安然无恙,眼下马服君又打了胜仗,韩国避之唯恐不及,如果韩王放下身段,这一篇也能揭过去,这又去了一国,还剩下秦齐两国,一旦真把秦国惹恼了,韩国肯定会吃亏……。”张平逐个分析,认为毛遂此计有些纰漏,他虽然想要成功,但是不想成功之后面对的是一个破烂不堪的摊子。

毛遂提出这个计策,真实的目的乃是为赵国打算,让韩国把周边的国家都得罪光了,逐步把韩国打造成抵御秦国的堡垒,这也是赵括的初衷,他当然不会被张平的质疑难倒。

“二公子现在和张大人交好,二公子怎么会不帮着张大人呢!至于熊完殿下,只要制造一个小小的意外吓吓他,韩王的献殷勤就更有嫌疑了,至于张大人担心的问题,更好解决,无非是利益纠缠,只要运作的好,不但韩国不会有事,还会让秦齐楚三国狗咬狗,完全忘了事情是因韩国而起的……。”毛遂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把除了赵括之外的人忽悠的晕呼呼的,连张裕都觉得毛遂所说确是高招。

张裕打的就是驱狼吞虎的主意,当然乐意看到毛遂描述的那一幕出现,附和道:“张某觉得毛遂先生所言之策甚为妥当,说白了就是让秦齐楚三国在韩国的地盘上厮杀,韩国绝不会担责任,但是三国如果强词夺理以威势压迫,那么韩国就必须拿出一个替罪羊,而替罪羊的最佳人选无异就是张芳,实在是妙计啊。”

张平被张裕点破关键,顿时有豁然开朗的感觉,道:“原来是这样,毛遂先生真奇才也,不过想要造成先生所说的那种情势,细节之处还得琢磨琢磨,免得被人看出破绽,那就不好玩了。”

“这些都由我来安排,免得让张兄沾染不必要的麻烦。”赵括豪气道:“张兄毕竟是韩国人,又是张芳的长子,如果让人知道张兄的行径,对张兄甚为不利。”

张平听了赵括的话很是感动,觉得赵括这才算是够朋友,看来他的决定是对的,有赵括这么帮他,何愁大事不成呢!当然必要的推脱还得表现出来,否则就太薄情了。

“……”

赵括抢白道:“张兄就不必说了,我已经占了张兄的便宜,做这些事情都是应该的,张兄只要做些表面上的功夫就成,这时候可是张兄表现的绝佳时机啊!”

张裕在一旁听着,知道张平和赵括一定达成了什么协议,看来他有必要多和赵括等人亲近一些,只有他这条椽子嵌的越深,赵括他们才会摔的越惨。

赵括又和张平商议了关键的细节后,便把二人送走了,回到房中赵括和毛遂相视一笑,赵括道:“先生这是妙计安赵国,赵括的钱袋子是哗啦啦,此事如果办成了好处多多,一想到先生糊弄张平的言语,我就忍不住想笑呢!”

毛遂让自己的表情严肃一些道:“二公子这话就不对了,我这也真是为他们好啊!虽然对韩国有些残酷,但是对他张平绝对有好处,只怕事情一了,张平的名字会响彻天下呢!”

“先生对你这位大舅哥还真是不错,希望到时候别甩了一个烂摊子给他,免得让韩国这个堡垒变的千疮百孔,那就可笑了。”赵括又想起一事,道:“先生,咱们也得去见见张弥啊!毕竟韩雪是他府上的歌姬,本公子被他的人扎了个半死,不讨个说法就说不过去了。”

毛遂笑道:“二公子既然要和张平站在一起,这个时候趁机跟张氏兄弟决裂也不错,咱们这一国就先发挥作用,让张氏兄弟感觉一下压力吧!”

“咣当。”

赵括和毛遂正说着,一个木匣被人砸在了桌案上,赵括见赵媛平安归来,问道:“媛媛可顺利?这木匣中难道是韩瑜的人头?”

赵媛点头道:“正是,这个家伙实在好色的可以,居然在家中做那种事情,一剑就可以结果了他们,在韩瑜死之前我问了他几个问题,夫君猜我问到了什么?”

赵括想了想,道:“问出了韩琳下毒的事情吗?或者是他们之间的龌龊事?”

赵媛闻听不禁白了赵括一眼,道:“夫君也是同他一样,就是收敛些罢了,我确实问了韩琳给夫君下毒一事,原来指使韩琳下毒的竟然是韩王,按照韩瑜的说法,韩王是怕夫君将来给韩国造成威胁,所以就想早些把夫君除掉,其实那些毒药不过是一些烈性春药,韩琳是想要把夫君带到她家里才动手的,幸好夫君没喝酒。”

“原来是这样,看来你夫君真成了一个人物,这么多人惦记我呢!还有吗?”赵括一点都不奇怪韩王会下这样的命令。

“观香楼内算计夫君,最后便宜了先生的美人诬陷计,真正执行的是张平,包括韩闯都有份在内,而且韩闯还把韩召善的第七房小妾给……这是韩瑜亲口说的。”

这出乎了赵括的预料,不由自主的和毛遂交换了一下眼神,他们俩都没有想到张平和韩闯会在这件事中充当角色,这也解释了韩非为什么被韩闯打,正应了那句话,人心是隔着肚皮的。

“现在来看,那时候张平也只能那么做,可见他是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人,韩闯与之相比就有些卑劣了,连老爹的女人都敢上,真想把这件事告诉韩召善,看看韩召善是什么表情。”赵括道。

赵媛哼了一声道:“一提到这种事看把夫君高兴的,还是研究一下韩瑜的人头怎么利用吧!我已经把刻着秦人标记的铁剑留在了韩瑜的府上,总觉得这么做还不够,所以才把人头摘回来,先生有什么高招没有?”

毛遂思索了一下,道:“这次就不能把人头悬挂在城头了,那样恐怕适得其反,媛媛姑娘辛苦一趟,把这颗人头藏到韩庚的府上,马上让张平制造机会和韩琳过去,咱们从高陵君和韩琳身上下功夫,绝对能收到起效。”

赵括拍案叫绝道:“先生这回才是真正的高招,让高陵君即使吃不到鱼也得沾染一身腥味,到时候一定要看看他憋屈的样子。”

毛遂道:“这是我们临时起意,所以时间上要像那么回事,媛媛姑娘马上去埋人头,我这就去找张平,让他带着韩琳前去拜会高陵君,争取一个时辰之内安排妥当,那时候韩瑜被杀的消息传出来正好,首先怀疑高陵君的恐怕就是韩王。”

赵媛和毛遂接连离去让赵括觉得有些不适,挠挠头道:“什么时候把自己晾起来了?这样下去不就成了甩手掌柜?”

赵括正感到无趣的时候,第三端着食盒进来,把饭菜都摆放在桌案上,道:“括公子,该用饭了。”

“跟你说几回了,你现在是我的家将,叫我括公子显得太生分,不过像毛遂先生那样叫我二公子也让人觉得不得劲,这个二的含义真是太广泛了,这样吧!从今以后就让人管我叫括少,第三觉得怎么样?”赵括一想起二这个字,总是想到傻B,感觉分外不爽。

第三应声道:“第三记下了,括少请用饭吧!这是少夫人早就煲好的汤,嘱咐我一定要看着括少喝下去呢!”第三等人对赵媛的印象非常好,主要还是赵媛在他们面前露过两手,让他们很是佩服。

赵括见赵媛还能想到这样细微的地方,笑了笑道:“媛媛还真是有心,我所认识的女人当中也属她最成熟,和她的外在正好成反比。”

赵括吃过晚饭后见第三并没有走,问道:“还有什么事吗?不要说没有,一看你脸上的表情就是有事。”赵括刚才吃饭的时候用眼角的余光看见第三的双手像是没地方放,猜测第三肯定有什么话要说。

第三犹豫了一下,道:“我知道括少已经站在了张平一边,虽然这有违碧卢的初衷,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