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图穷对话录-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乐一吟显然搁浅了。去日本三年,她浪费了两个人生最宝贵但却又是最容易浪费的财富:青春时光与美丽资源。青春时光,过去了就不复存在,如空山鸟语;美丽资源,不使用就落英缤纷,似黛玉葬花。
乐一吟的错误是去了日本。我要说明,去日本留学本身绝对不是错误!我也绝对没有对日本留学有任何贬低的含义。相反,日本过去是今后也必将是中国学生包括新东方学员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目的国。但北京大学英语毕业生乐一吟的日本之行却是一个简单而绝对的错误。她的错误在两个方面:第一,她浪费了在国内各种火热的发展机会;第二,既然去了日本,又没有选定一个可以发展的事业通途。
去日本的错误在于对于人生和青春没有一点点远见和计划。当三年前她听信了亲戚的话语去日本的时候,她根本没有想到三年后或五年后她将在什么社会过什么样的日子。“出国”——仅仅这个充满魔力的单词,就可以扭转和歪曲乐一吟、以及很多很多中国家庭和学生心中对于自己未来的方向盘和指南针。
世纪之交的过去几年,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可能是历史上最深远和最宽广的。在奥运会和WTO的热潮中,中国从一个封闭的社会,最终走向了全方位开放的国家。从前“出国”、“留学”所代表的一切人生追求,在中国自己的土地上,已经有了可以替代的目标!假如在过去,青年人的许多梦想只能通过留学和出国来实现的话,这几年中国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机会,让年轻人留在国内也可以实现以前只能通过出国才能实现的梦想。这是留学出国领域发生的最深刻的变化。这是中国社会所产生的最惊人的留学新思想。乐一吟正好成为这个历史变化的见证人、成为这个思想最幸运的受益者或可悲的受害者——这就要看乐一吟如何看待重新剪裁她的前途重新规划她的未来。
为了说明我的思想,我想请读者和我一同回顾一下过去二十年中国社会价值观念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并看看人们的观念怎样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潮起潮落:77、78年的时候,北大中文系数学系是所有系科中录取分数最高的,最优秀的学生,都去了这些传统的文理专业;到了80年代中期,这个最高分很快被国际贸易专业所取代;随着国际贸易专业的降温,90年代初,法律和管理成为大学生心中最热门的专业;而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新经济的崛起,北京邮电通信大学成为全国录取分数最高的学府之一。中国的学生和家长其实心里最清楚,什么是前途,什么是价值,什么是真正值得追求的东西。
这里虽然说的是大学入学的专业地位变化,而决定这个变化的却是专业人才市场上需求的变化。看不见的手,决定着大学不同专业的价值和供求。出国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人们为什么留学?如果不是为了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过上一份好的日子,为什么要倾毕生积蓄、耗半生心血这么奋斗?
乐一吟的悲哀在于,在日本苦读了三年,把自己的青春耗费在语言和历史的青灯黄卷时,却突然发现完全没有必要来日本留学。她应该在中国火热的各行各业做一个成功的专业人士。国内这样的机会已经诞生,国内这样的人群已经出现。假如三年前她不出国,她应该已经是一个国内人人知道的主持人,已经是一个行业人人敬佩的专家,已经是新东方学生崇拜的优秀老师,已经在国内挣着一万多元人民币甚至更高、准备着托福和GMAT,梦想着并且非常可能进入哈佛耶鲁这些能和她的母校媲美的美国大学、假如……
乐一吟的假如可以很多很多,乐一吟的“假如”其实都是被她放弃的机会和必然,都是她的同学们正在兑现的现实。正是这些发生在中国土地上、验证在她的同学身上的如梦似幻的奇妙现实,使三年前不负责任让自己流放日本的乐一吟感到绝望。乐一吟既不乐、也不吟、更不敢想。她问我:“那你说怎么办呢?”
我毫不犹豫地说:“如果我是你的话,我就立即回国。立即停学,把那个硕士学位先放在靖国神社供起来,回国开创你的事业。”
“你去日本之所以是一个错误,是因为你的选择包含了留学领域里所有愚蠢的因素:中国不值得工作,美国也不必要追求,事业没有必要考虑,能力没有必要挖掘。时间可以浪费、青春可以耽误、去日本只是为了去日本,结果把留学变成了流放,你甚至连那些去日本打工的上海人都不如。上海人去日本打工,这也算是一种人生目标:含辛茹苦,背几年尸体或让尸体背着自己,在厨房、工地做一个行尸走肉扫地洗碗、拔麦子脱坯,辛辛苦苦挣上一笔钱回到浦东创业过日子,并不是什么不值得尊敬的追求!
“但是你去日本就大有可疑之处。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浪费金钱、浪费美丽。外国语是人生奋斗的一门武器。但是你已经拥有了英语这个巡航导弹,就没有必要再去掌握日语这个人体炸弹。除非你有非常雄厚的计划,想做一个中美日大三角的政治战略专家,把握这三种语言也许还有一点必要。但我看你并没有这个计划,即使有这个计划我也劝你不要做。因为学术这样的东西其实未必适合你。
“你已经浪费了生命最宝贵三年时间。我建议你立即回国,找一份你自己最喜爱的工作,认真踏实从头做起,把自己当作刚刚从大学毕业的学生。好好工作三年左右,成为某个行业里的行家里手。那个时候,如果这份工作有非常好的发展前途,就做下去,做出个样子来,让所有出国和不出国的人都羡慕你的成功;或者,如果你觉得你竞争力不足以使你脱颖而出、鹤立鸡群,那么就考一个托福什么的去美国或任何一个发达国家留学深造。目前的你,只有立即回国,才能走出你日益加深的人生危机。
“我知道,是你的同学们在国内的成功加深了你的挫折感和危机感,但在这里你还要注意防范另外一个陷阱:不要被别人的成功所煎熬,为自己的失落而沮丧,否则,你已经浪费的宝贵的青春,势必继续被浪费。一切都是心态。还是我经常说的那句话:把自己当作零开始奋斗,那你的前途,依然是非常伟大的。毕竟,你在日本只呆了三年,而不是十三年或三十年。要真是那样,我就无法帮助你啦。”
乐一吟被我的话所打动。但是要她放弃日本三年的语言学习和生活经历,显然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她在日本有什么难言之隐我绝对不知道也根本不去想。就像小山丽智先是给人无限风光在富峰的错觉,后来终于揭露她的婆家虐待她(而且我坚信还有许多她老公如何虐待她的细节她永远不会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世界上的事情你根本没有必要去猜或想,那只是小人物喜欢做的事,而不是我。我只看大方向。假如乐一吟承认中国是她事业发展的热土,那么即使她在日本有过两个私生子,也应该安排好一切立即回国奔赴事业的疆场。
“同学们,大家起来,奔赴那事业的疆场!”
如果不回来,乐一吟又会这样?我愿意为大家做一个算命先生,预卜她的未来。我说过,我能够看见人们的未来:乐一吟回到了日本,继续攻读她的硕士学位。又是两年过去了,这个时候的她,已经二十七八岁!二十七八,是现代女性的又一个心理大关。在这个年龄还找不到事业自我的她,终于发现无法进入渴望生活其中的更高社会阶层。进入不了更高社会阶层的乐一吟,迫于各方面的压力,最终草草在本来自己要脱离的生活圈子里找个男人结婚。在举行婚礼的前夜反反复复想逃亡,但是当黎明出现的时候终于还是在惯性中穿上了婚纱。当她走进婚礼大厅的时候,脸上的笑容虽然依然美丽却是对于自己红颜薄命命运之嘲讽。
眼睛一眨她看见自己已经三十多岁了,本来想把幸福寄托在孩子身上,但作为知识妇女的她发现这只是一个自欺欺人的谎言。她感到苦闷感伤,开始酗酒放浪,寻找外遇,被丈夫毒打同时自己也毒打丈夫,带着仇恨离婚、哭泣的单身母亲、形影相吊的四十岁离婚女人、上网找一个情人结果发现这个情人是个被通缉的连锁杀人犯……
后来她又来找我说后悔当初没有听我的,不该继续回那里读那个没什么用的硕士学位。我说我的价值就在于逆向指出你的人生方向而不管其他人怎么说和怎么想。即使全世界只有我一个人这么指导你你也应该按照我的做。说着说着我自己也哭了,因为我仿佛看到:四十岁的乐一吟,正用手帕优雅而悲伤地擦着眼泪,在向东京都警事厅松田大佐交代,如何认识那个杀人犯的详细过程……
我支持乐一吟回来。我渴望她立即回来。我知道乐一吟如果回来,立即像鱼儿入水一样,能迅速而顺利地找到属于自己一生可以为之奋斗的事业方向。
我要再次声明,我在这里探讨的话题,并非政治的、更非民族的,而纯粹是一个“地域人才经济问题”。即乐一吟这样的人,到底能够在什么地方发挥她最大价值,找到她最好的未来?
此情可待
一个多月后,我在北京碰到一个朋友,他也是北大英语系毕业,在中央电视台做得相当不错。我和他谈到乐一吟,这个朋友正好认识她。听我说了乐一吟的近况后,他沉吟了半晌。然后说:乐一吟在北大时,曾经做过北大有线电视的主持人和制作人,风靡过北大。她去日本,很多人都为她可惜。其实如果她选择凤凰卫视中央电视甚至阳光卫视的话,肯定会像陈鲁豫、许戈辉这样的当红花旦一样,迅速在国内崛起,成为这个时代的成功代言人。但没想到混成这样。
我们两个哑口无言,为一个女天才的牺牲而沉思。
乐一吟回来了没有?我希望她已经回来。精神枯萎的花朵,在事业的即时雨中,立即会恢复她鲜艳的光彩和生命的美丽。
◎俞敏洪点评
前两天我从报纸上读到一篇调查报告,调查两个大学女生宿舍的故事:一个宿舍里全是美女,另一个宿舍里全是丑女。美女的宿舍天天门庭若市,而丑女们过着安静和孤单的生活。通过调查发现,在她们大学毕业十年后,所有的美女的生活相对来说都不理想,要不就是离婚,要不就是过早地憔悴,要不就是老公没出息、酗酒打架……反过来,丑女宿舍的同学都过着很幸福的生活,他们的老公不少都是科研专家,甚至是富翁。
这个故事是说,很多人自以为先天条件很好,常常以浮夸的心情生活,预支未来,所以他们的人生容易亏空。而另外一些人比较本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机会,能够把握住机会,脚踏实地地为实现这个目标努力奋斗,这才是成功的最基本的保证。
现在回过头来说乐一吟。在我看来,她的错误在于:单单为了出国就切断了自己生活的脉络,打乱了自己前进的路线。英语系的学生去日本干什么?去了那里,她首先要改变语言系统,而任何一个语言系统的改变,都要耗费大量宝贵的时光。换一个语言系统,除非你有真正有说服力的理由,否则就是浪费生命。如果乐一吟能把这段时间用于建立自己的事业系统,她肯定会成为令人仰慕的白领丽人。没有明确的事业目标,乐一吟犯的第二个错误是盲目出国。她跌入了最糟糕的留学陷阱:为了留学而留学。我相信她去日本背后的原因,就是把出国本身当成了一个事业,这就是出国的无意识。
出国本身永远不是人生的目标,只是通向辉煌人生的中途小站而已。所以,乐一吟虽然实现了留学梦,但当她回国看到自己的同学朝着自己的目标愉快地奋斗着的时候,她必然感到空虚和失落。再往前看,自己的生活依然没有目标,再去日本,她可能继续把青春时光耗费在为生活最基本的需求而挣扎,混迹于日本的底层社会。而如果一直在中国,她已经是高层人士,而且是最高层的优秀人士。两个极端相比较,她最后的结果是必然的。简单说,乐一吟必须立即回来。
另外,我很喜欢那些小标题。特别是最后一个:“此情可待”。非常富有诗意和哲理。我对于这个小标题的理解是:此情可待,回国还来得及。乐一吟千万不要让这个青春成为追忆,否则,她的一生一定惘然。
治疗药剂师的处方
案例提示:
何乃悟,三十岁,毕业于西北某大学药剂学专业,到某国营医院药房做药剂师八年。他的留学计划是再花八年时间到美国读研考博,学成后不知道在哪里和干什么。
且看徐小平如何抨击这个不止是令人沮丧,简直是令人气愤的留学计划。
令人同情的现状
假如何乃悟在见到我之前走到你的面前,你一定不会喜欢他。
你不喜欢何乃悟,不是因为他长得只有一米六零,不高;也不是因为他穿得不体面,太脏;更不是因为他看上去穷兮兮的样子,寒酸。
你不喜欢他,是因为他的精神状态。他的精神状态萎靡不振,消极低沉,一败涂地,好像米卢以前的中国足球队。他走进我的办公室,带给我的就是这种彻头彻尾的失败者的感觉。这使我感到无比的压抑。我恨不得砰砰给他两拳,打出他的愤怒,打出他的仇恨,打出他依然还存在于世的自我感觉。但是我没有碰他。我不是怕我打了他他会愤怒反击,我怕的是他肯定不会做任何反抗和反应,那我才下不了台呢!
壮志未酬心先死,常使小平泪沾巾。
何乃悟今年三十岁,毕业于西北一所医学院,专业是药剂学,培养做药剂师的那种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医院的药房,一干就是七八年。在这个期间,他成为一个娴熟的药剂师。工资从三百人民币一个月涨到一千五。“在我们那里已经是很多的了。”何乃悟得意地告诉我,他很满足。
何乃悟能够激发起我对他的满腔激情,是因为我发现他很穷,根本没有出国的经济能力。在国家医院的药房而很穷,这个人如果不是太愚蠢就是太纯洁。何乃悟,恰恰属于那种太纯洁的人,他根本没有想过要利用职权去搞钱。所以,何乃悟三十岁了,还没有女朋友。No money, no honey。没有honey(蜜糖)还能过,没有女友怎么行?我不能看见我的学生三十岁了还自己和自己过不去。但是何乃悟显然就是靠爱着自己在体验着人生。他的脸上,一点也看不到女性爱情和性爱光彩的返照。相反,充满着自己扑灭自己热情之火的灰烬。
三十岁的时候,何乃悟回顾一下自己的人生,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所以,吃完一两个羊肉泡馍,他决定来北京城寻找发展。北京城吸引他的地方,是这个叫新东方的地方。
令人沮丧的计划
他糟糕无比的生活状况,是他非要找我不可的原因。他要我给他的留学计划做一个分析,给一些“鼓励”。因为,虽然他在我面前并没有明确表达,但我知道,他对自己的前途,实际上充满了深深的沮丧,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往何处去。天下药房那么多药,却找不到一剂治疗他前途问题的良方。
他告诉我,他的计划是:在新东方读一两年英语,把托福和GRE考下来,然后到美国留学。“我知道我这个专业去了美国很难读到药剂师执照,所以只能读药剂化学,改行搞研究。先读两三年硕士,再读四五年博士,然后在一个研究机构做个研究员,开发新药。”
何乃悟说完他的留学大计,等待我的反应。他的眼睛里,流露出得意、自信、挑战、期待以及难以觉察的焦虑。在这一瞬间,我看见了何乃悟心灵深处那点知识分子真我的风采:追求知识,追求无限,并且随时随地愿意为了知识的无限,而虐待生命,谋杀青春。
我问:“你想听我说真话吗?”
何乃悟说:“我来,就是听您说真话的。”
我说:“你的计划,使我顿时感到胃酸。太难受了。坦率说,这个计划是扯淡。”
何乃悟脸色苍白,但还是认真地听着我对他的学习计划进行无情的宣判。
山穷水尽的未来
于是我说:
“你的留学计划,属于最教条主义、最保守主义、最没有创意、最没有诗意、最令人沮丧的一个留学拜物教的殉教计划。
“你今年三十,而且没有女朋友,且不说性生活,生命还没有开始呢,你却想用留学这个歪主意来进一步封杀它。
“设想一下,按照这个计划,假如你能够在2003年秋天出去(我和他谈话时,是2001年10月),就阿弥陀佛了。更何况,在未来两年内,你要把托福和GRE达到美国一般学校的录取水平,其实难度是很大的。难度大,就是风险。你怎么能够保证2003年你就能够得到美国大学的录取、奖学金以及该死的签证呢?你能保证吗?没有奖学金,你出去读什么东西呢?边读书边工作的时代,属于自己折磨自己的非人时代,已经不适合现在的中国人。当祖国没有退路的时候,人们只能这样;当祖国已经不再需要你这样虐待自己的时候,人们就无法坚持。”
何乃悟眼睛瞪得大大地看着我,我搞不清楚这是什么表情,是视死如归的决心呢,还是茫然无知的空白?我不知道。但我至今还记得他那一双无辜也无神的大眼睛。
“假如你一切顺利,2003年秋天去了美国,按照这个学习计划,没有五年,你是拿不到博士学位的。拿不到博士学位——这个博士还必须是名校的学位——你就很难找到工作。找不到工作,何乃悟博士,只能在中餐馆或麦当劳做博士后。这就是你未来七八年的日子。
“再退一步讲,假如你拿到博士学位,顺利获得一份非常精彩的工作,比如到辉瑞制药去研发下一代伟哥,年薪八万美金。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个时候是什么时候?
“这是中国已经胜利举办完历史上最伟大一次奥运会的年代,这是中国已经度过改革开放最艰难的时刻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一步挺进的年代,这是中国中产阶级已经迅速崛起、社会文明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丰腴富足的时刻。你那点工资和成就,已经不能激起中国人民,特别是和你同等学历和经历的中国成功者们的任何兴趣了——说不定连找对象都难。换句话说,你会发现你花费半生精力所追求的目标在中国人心中其实已是昨日黄花、价值暴跌了。这个时候,你的人生支柱就会腐朽崩溃,精神就会重新陷入今天这种沮丧:早知未来,何必今日啊!八年抗战,却没打着日本鬼子,没有摘到胜利的桃子,冤枉啊。
“再退一步讲,即使你得到工作,得到成功,得到满足,甚至得到人们的羡慕和赞美,精神也非常充实,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个时候你多大了?你已经三十八岁了,如果生日早的话按照虚岁说,已经四十了。人家四十不惑,你才四十而立,也许会令你陷入黑暗的困惑年代呢!
“四十岁,回首往事,你会看到,你的前半生在孤独压抑中度过。要知道,四十年,将近小半个世纪呢!小半个世纪就在煎熬和苦难中度过,简直是对于奋斗人生极大的讽刺。要欢乐,不要苦难!这应该是我们这个时代奋斗者的最强音!
“我知道你在奋斗成功之前不考虑结婚。结婚和爱情,是两回事。孔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并不同意。但我认为,最大的不孝不是没有后代,而是没有当代——天天虚度今日的生活,总把幸福寄托在明天,但明天永远不会到来。如果你自己活着就如此折磨和摧残自己,你的孩子为什么要降生呢?
“奋斗很可贵,但是杜绝了爱情的奋斗生活,算是怎样的人生啊!你的奋斗,什么都考虑到了,就是没有考虑一点:奋斗是为了幸福生活,拿幸福生活做赌注的奋斗,其实是赌博,而不是奋斗。赌博是恶习。所以你这种奋斗方式,与其说是追求,不如说是失足。你是一个经典的留学失足青年。”
柳暗花明的探索
何乃悟有什么出路?为了帮助他,我从他的同学的现状问起,慢慢找到了他的人生突破口。
何乃悟的同学,有在国家医院药房吃回扣吃得脑满肠肥的。何乃悟说他并不羡慕。“因为有两个人因为吃回扣太多进了监狱。”我说我也不羡慕。
还有的同学毕业工作两年之后又进了学校去读硕士和博士的,现在在大学里教书在研究所里搞开发,他说他不喜欢学术,所以也不羡慕。我说我也不羡慕。
也有同学,在医疗管理部门做到科长处长的,“手上有点小权,比处方权还要管用呢。”但做官并非何乃悟的长项,也不是他的兴趣。我说我也没兴趣。
又有同学,毕业后干了两年,发现什么出路也没有,于是赶紧加入一些私营和外企的医药公司去做药品营销,几年下来,好几个发了不大不小的财。
我说这不是挺好的吗。但是何乃悟叹了口气说:“我并没有那种搞经营的能力啊,把假药说成仙丹,把石头说得点头,我缺少这个能力。徐老师你不是说‘选择前途和事业要因人制宜、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吗’?我没有这方面的特长。”
我说:“那你的特长是什么呢?除了你刚才想做但你却并不喜欢的研究工作之外?”问完这句话,我感到悲哀。因为我觉得何乃悟这样的朋友,可能是生活无奈的失败者。大浪淘沙,人类社会总是会有一些人成功,一些人失败。何乃悟可能就是一个注定的失败者吧。我的心,等待着迎接伤悲。
何乃悟想了想:“我没有什么特长,还真的没有。”
看着他那副脊梁骨断裂的无赖的样子,我想哭。因为一时间我想起了我的儿子。我的儿子七岁的时候在加拿大读小学,一天在送他上学路上我说:“儿子,你要为你自己自豪啊!”
儿子说:“我没有什么可自豪的。”
我心里非常悲伤。想想也许儿子是对的。我想自杀。但是想想老子虽然没出息但是不能让儿子看出来呀!我憋足了气对他说:“儿子,你当然有太多的东西可自豪啦!妈的,比如说,你会说两种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国家最多的语言,中文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两大语言王国为你一个人掌控之中,想想,你多厉害!”
儿子看着我,激动得脸都红了。从此,他心里对自己充满了自豪感。今天的他,十二岁提前进入了青春期,已经长成一个自信的、性感的,既不爱理睬我也不爱听我说教的少年了(而且我自认为他很英俊)。何乃悟今年三十,但是他的精神状态,连一个七岁的儿童还不如呢。中国的教育,背负着五千年伟大的精神文明,怎么培养出了这样的孩子!
“自信——自尊——自爱……”
我听见,一头野狼在旷野里奔走呼嗥;我看见,这头野狼就是我。
云开雾出的前程
我知道,天生我材必有用。上帝创造了何乃悟,必然有何乃悟的作用,他一定能够在中国社会找到他的生存、用武和做爱之地。他的惟一的问题,在于他自己对自己封闭了各种可能性,把读博士当作惟一的价值追求。他的问题,其实还是学位本位主义和知识本位主义的罪过。
我说:“你的同学,到底还有一些其他什么人值得你提一提的呢?比如,有没有自己开药房,卖假药的?”
“还真有一个,他后来去了东北沈阳,那里下岗职工多,心情不好的多,求医吃药的就也多。他在那里开了两个药房,还真的赚了不少钱。”
我问:“到底有多少钱呢?比你的工资多多少?”
他说:“具体不知道。但最近我听说一个消息,他的老婆,也是我们同学,最近被他送到澳大利亚读书去了,都是他卖药赚来的钱。而且据说他自己也准备明年夏天走人。最近正在找人替他打点他的药店呢。”何乃悟在谈到这个同学的时候,眼睛里不断流露出一种不屑的神情。
我真的不理解,为什么他会对此如此不屑。而我听到这里不禁眼睛一亮。虽然我不认识假药真药,在这个地方不如何乃悟,但是,我知道什么是假的人生目标什么是真的人生目标;我知道什么是生命砒霜什么是青春甘露。
我知道,何乃悟得救了,何乃悟有福了!
我说:“你在医院药房做药剂师,到底做了几年?”
何乃悟说:“我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药房,做了整整八年!”
我说:“在医院药房做,比起私人药店做药剂师,在专业技术上有什么不同吗?”
何乃悟想了想:“没有什么不同。顶多私人药房为了声誉,对客人必须要更诚实一点。”
我说:“你知道在国外药房经理本人必须是药剂师吗?”
何乃悟很自信地说:“知道!在中国也一样”。
我双手击十,大声对他说:“祝贺你!你的前途问题彻底解决了!”
于是我说:“你在药房做了八年药剂师,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抗日战争,不过也就是八年。而你刚才的留学计划,也需要整整八年。但是,去美国留学,你要从头来起,残酷的战斗在后面;而作为一个成熟、成功、有娴熟行业经验的药剂师,你已经完成了这个人生搏斗!已经完成了这个人生的积累!你已经成为这个领域里面顶尖的专业人才——怎么不是顶尖人才?说到底,药剂师不是什么需要灵感和天才创造力的职业,这是一种学而知之的专业。你已经‘学而’,而且已经‘知之’。你现在要做的是,不是把这个宝贵人生积累束之高阁,明珠暗投,捧着金盆要饭;你要做的,是迅速找一个药房平台,把你过去八年积累起来的工作经验,兑换成人生财富,兑换成女朋友,兑换成贫穷的何乃悟富有的幸福生活(这是我和何乃悟谈话时,念念不忘的主题)。”这个平台已经存在,已经有人在那里淘金。就是你说的这个同学。你的同学已经在中国实践了西方社会药剂师们最梦想的成功人生——自己拥有自己的药店——而你,却看不起同学的成功,看不到这个同学的成功对于你们这个行业未来的象征意义。
“今日中国,什么行业都在改革。医疗制度肯定也要发生彻底变化。这个变化已经在许多牵涉面比较简单的地方开始了。比如,北京已经出现了许多本质上是私人性质的牙医诊所,中国的医生,至少从牙齿开始,已经有了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自己为自己挣钱并且成为富有阶级的先驱了。药房肯定是下一个改革目标。私人开设药房的事情,在中国肯定已经出现了。而你这样有经验的药剂师,将是这些第一批新开幕型药房里发财致富的新贵族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