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庶女医华-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智瞧着唐纤纤一脸淡然,波澜不惊,她是默认了?这个可恶的女人!!谢智往后退却一步,发狠地瞪了她一眼,这才撩衣阔步流星而去。那一方背影,诉说着无限的决然和冷意。
唐纤纤陡然打了个激灵,缓缓收回了目光。谢夫人望着谢智离去的背影,却是淡淡一笑,眸色恢复如常,她瞥了眼驻着发愣的唐纤纤,“让唐侄女见笑了,那是吾家四子。因平日里纵容惯了,才会这般无礼,得罪唐侄女之处,还请海涵。”
唐纤纤挽笑,“谢夫人客气了,谢四公子为人不阿,倒是侄女不知轻重了。”瞧那人气冲冲的样子,他应该不会轻易的原谅自己。只是她本身就不是谢府之人,又何必在乎那么许多。
谢柔醒来的时候,脸上被白纱布缠得紧紧的,唯有一双秀气灵活的眼睛露出来,那模样,倒真是让人觉得有几分好笑。经过一晚上的酣眠,她几乎已经感觉不到脸上的疼痛了,可是唐纤纤并未让她此时拆开白布,说是要休养上几天,等伤口完全愈合之后才能拆开,不然见了风会留下疤痕的。
谢柔虽然急于知晓自己如今是何模样,但听了唐纤纤的话,便不敢轻举妄动了。安心等着这几日过去,反正隔不了多久就会拆开的。
唐纤纤要等到谢柔拆布之后才能离开谢府,她每日用膳之后便回去谢柔闺房里问问情况,聊表关切之意。这日,终于等到拆布的时辰,唐纤纤刚进房门,便听见里屋传来嘻嘻笑声,她快走几步,迈进内屋,悬着的心也算松下,听着她们这般开怀的欢语,想必是事情成了。
第七十二章 狭路相逢
第一卷 第七十三章 两相生厌
第七十三章 两相生厌
唐纤纤几步踱进了内屋,粗粗一扫,果见那坐在铜镜前啼笑的女子已不再包着白布。她又上前了几步,“谢姐姐。”
那端坐在镜前的女子侧目,朝那发音的地方寻来,见是唐纤纤进了屋,脸上灿灼的笑容越发明媚了。她有些激动地开口唤道:“唐妹妹,快进来吧。”
唐纤纤放下帘子,又听得谢柔对着底下丫鬟骂了一句,“真是的,唐妹妹来也不先招呼招呼,快些备茶。”
底下丫鬟默默应“是”,转眼已打了帘子,退出屋去。
唐纤纤瞧了瞧谢柔的脸色,但见她皮肤白皙粉嫩,似天上朝霞般喜人;纤巧小鼻,显得谢柔越发温顺可爱;眉黛如远山,一双美眼炯炯,水灵灵、嫩汪汪,里面一潭清水,让人忍不住沉迷于其中。莫说是先前那道疤痕了,此刻谢柔的脸上是半点儿瑕疵都是寻不见的。整张脸犹如新打磨出来的精致美玉,白皙无暇,让人瞧了便是移不开眼睛了。
被一个小姑娘这般灼灼地盯着,谢柔这还是头一遭,她面色稍红,微微垂了头,“唐妹妹盯着我作甚?莫不是姐姐脸上有花儿?”
这几日相处下来,唐纤纤跟谢柔的关系倒是亲密了不少。这会儿唐纤纤也没甚顾忌,打趣儿直道:“姐姐不就是那朵花儿么?”
谢柔脸色又是一红,“你个口无遮拦的,等寻了婆家,自有人收拾你!”
瞧得出来,谢柔如今瞧上去比往日更多了几分自信的身材,她全身所焕发出来的生机与活力,是往日唐纤纤决计在她身上寻不到的东西。唐纤纤好似瞧见了一个全新的谢柔,一个前世今生都不曾见过的谢柔,她心下已是起了微微的波澜,自己如今又何尝不是全新的自己呢?
前世的自己,循规蹈矩,卑微的活在那些嫡女的欺压之下;好不容易碰见个关心她照顾她的姐姐,原来却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罢了。
谢柔原来略有些发福的脸如今被削成了一张瓜子脸,那一颦一笑,无比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如今她又找回了自己的自信,瞧上去更是神采奕奕、不可同日而语了。唐纤纤出神地望了她一会儿,才痴痴道:“原来姐姐,可是这般美的。”
谢柔脸色又开始发烫,今天这个唐妹妹,怎都说这些事情,害得她脸上又起火烧云。“那都是唐妹妹医术高超,就是那些当了一辈子的医者,他们的手法都不能与你相提并论的。可想而知,这医术也要靠天赋的。”谢柔将功劳归于唐纤纤,还将她狠狠赞了一下。
谢府之人听说三小姐的伤疤已经被祛除了,整张脸水水嫩嫩的,比婴儿的皮肤还白还细滑。当然他们底下传这儿传那儿,也不忘记从唐府过来的那位庶小姐。唐纤纤一时在谢府之中声名鹊起,最后给谢柔保养的那段日子,她连院门都不敢迈出了。一出去便有几个谢府小姐对她死缠难打,唐纤纤苦苦应对,连着几日便是不出门的,心道只要等着那谢柔全然恢复,她便是可以离去了的。
她心中只盼着谢柔可以早些恢复如常,那样自己也就可以从谢府脱身了。
谢齐乍听这个消息,还有些不信,遣了人去往谢柔那里一瞧,果然如地下传闻这般。他心里说不上是喜是忧,这小女娃居然还有这等医术,还真是人不可貌相。但谢齐一想到那日她的奸诈狡猾,便又给她来了气儿。这女娃,明明知道自己生气了,可是她却一点儿都不在乎的样子,偏生他自己还隐隐盼着那女娃过来朝他解释一番。这连着几日都过去了,迟迟不见有动静,想来唐纤纤是压根没打算过来跟自己道歉。一想到这里,谢齐心头更加添堵了。
谢柔如今一日比一日光彩照人,恍若那天上一道初升的霞光,逼人眼目。唐纤纤优哉游哉叹了口气,瞧谢柔这恢复的效果,应该也差不多了。遂又给她开了几帖养颜的方子,便是辞了谢府。
谢夫人感念唐纤纤之恩,又思及日后她便是谢柔小姑子,便与了她诸多玉石宝器之类,唐纤纤拒不敢受,道:“与人瞧病,不过是悬壶济世罢,且谢姐姐如后便是吾家嫂嫂,自是一家人,又何言谢,既无谢,又怎能收?”
谢夫人一听,当即无言以对。谢柔在一旁娇笑,“唐妹妹医术甚好,胸襟博大,日后定有一番作为。”
唐纤纤听了谢柔这话,没差点笑过气去,女儿家能有甚作为,不过只是不希望自己如前世般被奸人谋了性命罢了。
遂辞了谢府。
谢唐两府同居京城繁华之地,两府邸相距不过两大条街之距离,此消回去不过半个时辰的功夫。唐纤纤清闲地靠在轿内,微微眯着眼,挑了帘子瞧了瞧外面一片繁华的街道,来来往往的人群熙熙攘攘,好一番热闹的景致。正到了一条岔路口,陡然一骑快马急转而至。驾马车的老伯哪里料想会有这般的局面,被吓得连弯儿都来不及急转。唐纤纤坐在轿里被颠的撞到轿门上,磕得她眼冒金星,只是透过那被疾风掠起的轿帘瞧到一匹骏马忽将而至,那模样像是要撞上车轿似的,她更是惊出一身冷汗。
千钧一发之际,那骑马之人忽勒住了缰绳,那马被拦了去路,引脖厉嘶,前蹄抬起,这才安分下来。
料想到的疼痛并未如期而至,唐纤纤既是惊惧还是多疑地睁开眼。只见自己还好好的坐在轿内,轿子也没有甚损害,轿帘也给合上。她朝四周扫了一遍,紫嫣则也在这时睁开了眼睛,有些后怕地拉了拉唐纤纤的衣襟。唐纤纤也是心有余悸地缓了缓神,也顾不得揉揉额头,只淡淡整了整衣衫。这才抬眼朝前方瞧去,“发生了何事?”略微平息了一下,她顿了顿声朝赶车的那老伯询问着。
此时紫嫣已先她一步掀开了轿帘,轿帘大展,只见刚才那驾车的老伯这会儿双手还抖索着,连那下巴上的一把胡子也是颤巍巍地抖着,也不知是因为战栗还是被风给吹得。这会儿见小主人问话,他侧过了头,一双死鱼眼因着几分畏色而多了几许生机,一张皱皮老脸痉挛着,发乌的双唇也是瑟瑟抖着,磨蹭了半会儿仍是说不出话。因是打开轿帘,唐纤纤将他的一举一动瞧得一清二楚,想必他已被刚才那凶险之极地模样吓破胆了。
此时周遭聚过来不知多少的百姓,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紫嫣刚忙放下了轿帘,擦了擦额头冒出的冷汗,又拿眼瞧了瞧这会儿已是一脸淡然的小姐,皱了皱眉头低低在唐纤纤耳畔诉道:“看来那老伯被吓坏了,只是这会儿外面这么多庶民,小姐决计不能出去应付的。好好的回府,怎就摊上了这般事情。”话说到此处,紫嫣露出一张苦瓜脸,眉头越发地紧了。
唐纤纤听得紫嫣此言,心知她说得不无道理。她系唐府小姐,被庶民瞧了去并不利于她的名声。她眉色一动,又朝那已经隔了帘子的轿外瞥了一眼,只是隔着帘子,只隐隐见些影子。还不待她收回目光,只听轿外一男声清道:“靖轩行事鲁莽,有唐突小姐之处,还请见谅。”
隐约中,她似瞧着一个五六尺身高之人行至轿门前,朝着轿门恭敬抱拳。虽是隔了帘子,她仍是能觉察到轿外那男子应是气度不凡。
唐纤纤嘴角露出一个若有似无的笑容,原来是他。
随即,她嗤嗤冷笑一声。往日,他便瞧她不顺眼,如若知道这轿内是她,这声道歉还至于这般诚挚?她心中一凉,摆了摆手,示意紫嫣替她回话,而她则重新靠回轿内,有一搭没一搭揉着刚刚被撞的额,双眸合上,脸上已是不动声色。
紫嫣领悟到唐纤纤的意思,此下她也依然知晓那轿外何人是也。她撇嘴笑开,“公子客气,区区如此小事,怎会惊吓到吾家小姐,公子多虑。此下小婢还有个不情之请,还请公子让开,还吾家小姐一个康庄大道。”
南宫靖轩闻言不由得拿探究的眼神朝那轿内寻去,只是隔着帘子,他瞧得并不真切。只隐隐觉着那小姐身段莫名有些熟悉,怕是往日在宴会上见过也不一定。也不知道系哪家的小姐,连底下丫头嘴巴都这般放肆。他眼里闪过一丝厌恶,端了手,又朗声道:“既如此,靖轩失陪了。”话毕,他便驱了众人,长鞭一甩,朝集市而去。那乍起的疾风又急急撩开了轿帘,南宫靖轩亦是鬼使神差地在此时回眸,恰巧瞧见了轿子里面面色沉静的唐纤纤。他眼里的厌恶之色更浓,原来是她。
唐纤纤见那瘟神终于走远,这才吩咐车夫驾车。那老伯这会儿已然回过了神,因着刚才的突发事件,他不敢急行,马啼声“嗒嗒”朝唐府驶去。
第七十三章 两相生厌
第一卷 第七十四章 人怕出名猪怕壮
第七十四章 人怕出名猪怕壮
好几日不曾回家,唐纤纤心里生出几许想念。她虽然心中记挂姨娘,但也只有先给祖母问安之后才能回芳草轩。马车“嗒嗒”从侧门进去,半盏茶的功夫已过了外院。那驾车老伯便长“吁”一声,喝住了蹄马,待车轿停好,才回过头对着轿内的小姐回道,“小姐,已到。”
唐纤纤睁开了双眸,由着紫嫣扶了出去。弃了车轿,主仆俩辞了老伯,这才拐了弯闪进内院。此消也不知行了多久,才到了碎玉轩。进了碎玉轩,早有婆子丫鬟立于一旁,见唐纤纤主仆俩此下已是进了院儿,忙着迎了过来。“五小姐,老夫人真叨念着呢,可好回来了,快随老奴进屋吧,老夫人都等急了。”为首的婆子殷勤说道。
唐纤纤对着那迎面过来的婆子丫鬟轻轻一笑,道:“真是有劳诸位了。”这几个人可是祖母身边的红人,她可半分怠慢不得。
那几人听唐纤纤说话温婉得体,心里也爽快了些,脸色更是和颜悦色了。
随着底下几人进了碎玉轩主屋,这时才瞧见那屋子里挤满了。唐纤纤心头“咯噔”一声,莫不是今日有甚大事,怎家里大小都聚集在此?她随着下人进了屋子,只见那满屋子的人都纷纷侧目,朝她望来,那神色似打量似鄙夷似羡慕,唐纤纤索性不去瞧他们。直直朝屋里那老妇行去,她甜甜唤道:“给祖母、母亲、二婶婶请安。”
唐老夫人直直点头,欣慰说道:“快些起来吧,纤儿,如今你可是立功了,那谢家小姐可是全好?”
唐老夫人问出了话,满屋子人目光此时都搁在屋子正中那跪在团蒲之上的小丫头,极其认真地盯着她的嘴,像是怕错过了甚一般。
唐纤纤被祖母这般一问,心中自然有数。这两家相距不远,传个消息也是极其方便的,想必那谢柔脸好的事情已早已在唐府之中盛传了。只是他们没有见到自己,也不敢辨认此事真伪,如今她回来,当然是等她亲口说出的好。是以,祖母这般问了下来,他们才会如此看向自己。唐纤纤淡淡一笑,“谢姐姐大好,纤儿才敢离去。”她只消说这一句,就会打消他们心头所有的绮念。
果然,众人皆是睁大眼睛直直望着这还跪着的小丫头,那眼神,似乎是第一次认识她一般。旁儿坐着的箫氏更是瞠目结舌,谢柔的伤她是瞧过的,很大一块,而且疤痕又深,连那些名医都说没有可能。可是这小姑娘,年纪轻轻,居然在医术上的造诣比那些学医学了大半辈子的人还高,若不是事实摆在眼前,她如何能信?
连唐老夫人此刻也有些动容,她似被吓着一般坐直了身子,随后又倒抽了一口冷气,半响才缓了一口气似的,却还有些不可置信,道:“纤儿如今的医术,竟比那些大夫还好。如今,吾唐府也还出了一位神医。”
唐纤纤知满屋子之人都不太相信自己居然有如此高超的医术,但她并不打算与人解释。如若被人缠着问一句这不过短短数日,你又何以有如此造诣?她可不知该如何回答是好。总不能直接说是前世都会了的吧,那般回答,估计唐府之人早就将她当妖怪给诛了。“祖母谬赞了。”语气颇为平淡,不知是谦逊疑惑其他。
众人又围坐一团跟她寒暄一番,问东问西,唐纤纤虽然这会儿从谢府赶回来,已是身心俱乏,但也还规规矩矩回应了众人的问题。直到老夫人说了句“纤儿累了,先回去歇息吧”,她才得了空,朝自家院子行去。
此次为谢柔治伤,不仅让唐纤纤在谢唐两家声名鹊起,更在京城里大户人家、小户邻里名声大噪。当然,有句俗话叫做人怕出名猪怕壮,唐纤纤一下成了人们口中的神医,那有个甚顽疾苦疾之类的,就直往谢府门口一站,想着唐府里那位神医能为自己除病。唐府遣了好些仆人驱赶这些围在大门口的病人,可是这越是驱赶,这些人越是涌了上来,最后那唐府仆人实在招架不住。刚刚被驱散之人,又已将唐府大门围了个水泄不通。
唐府之人已被这些民众弄得焦头烂额,就是老爷在外面出了生意上的纰漏也不曾这般被人围追堵截过。宅子里此时由着对唐纤纤的赞誉都变作了明里暗里的挖苦怨恨,如若不是她,又怎会整出这般幺蛾子事?
唐老夫人听说之后,直直叫底下仆人去请衙门之人前来打发。唐老夫人吩咐之时,唐纤纤也是在场的。她颇觉此时颇为不妥,赶紧阻止祖母道:“祖母,纤儿以为这般做法并不妥当。”
这事儿是唐纤纤惹出来的,唐老夫人见她还如此站着说话不腰疼,有些冷了脸色,“纤儿有何良策?”
唐纤纤见唐老夫人如此态度,有些见怪不怪。祖母本就是视名声如生命之人,如今这么多的病民聚集在唐府门前,这知情地只道是求医,不知情地还以为唐家商铺出了甚乱子。祖母如此爱惜面子,如今自然心头不悦,只是自己之前还算对唐府有功,祖母这会儿也只忍着不发而已。唐纤纤心中犹如一块明镜,她早已将此事看得透彻,如今自然亦不会为此牵动情绪。她敛了敛眉,跟祖母仔细分析了这其中利弊,“祖母,这本是求医之人,身体自然羸弱些。如若官差去遣人,到时候伤了哪位,岂不赖上唐府?到时候跟这些人鱼死网破,岂不是得无偿失?”
唐老夫人思及此处,心中微微一颤,幸好经唐纤纤这般提醒,不然自己做了傻事儿还自以为是完全之策。心有余悸之余,她又问道:“那应如何是好?”
唐纤纤并未急着回答,挨了会儿,等到唐老夫人有些不耐烦之时,才说:“就说纤儿如今不在府中,跟师傅去游历了。”
唐老夫人半信半疑,“你何时有了师傅?”唐纤纤说得话越来越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唐纤纤只得仔仔细细解释,“只是权宜之计而已,其目的在于纤儿不再府中,而且要很久才能回来。如此,他们自然不会再来闹事,而过些时日,他们依然忘却这桩事,如此,也便不会上门寻诊了。”其实,她倒希望自己出身在小户人家,有一方自己的小小药圃,一间小小医馆,每日都能为病人看病抓药。只是如今自己系唐府未出阁之女,连出门都有诸多限制,莫说是开医馆这样的事情。只是泡影罢了。
唐老夫人这回终于弄明白了,重重点了头,此时原本一张布满阴霾的脸终于在春回大地,露出了一丝久违的笑容。吩咐下人道:“就按照五小姐说的去办。”
得了老夫人吩咐的芳绾这会儿急急朝唐府大门而去,远远儿的,都能听见门口那无比冗杂之声,她眸色一沉,此下已是健步如飞,急急朝大门而去。
好不容易令周遭的病民不再吵闹了,她这才按着老夫人的吩咐对着大伙儿道来:“各位,实在是对不住,咱家五小姐如今并不在府上,已随她师傅游历一番去了,最迟也得三五年才能回来。真真是对不住了。”她这会儿说的真诚,脸色因着刚才地疾走而显得有些苍白,声音又带着些急音,让人听起来,只觉她心头也是一片难受的样子。
乍闻这个消息,那聚在唐府门前的民众都纷纷住了嘴,面色各异,有的一副深受打击,天要亡他之像,芳绾虽有些于心不忍,但她也必须执行老夫人的吩咐。
“这位姑娘,你知道五小姐往哪个方向去否?”问话的是一个梳着双丫髻瞧起来颇为机灵的小丫头,她这会儿正端着眼睛问着芳绾。
芳绾被那双真挚的眼睛盯着,那眼睛像是一潭清水,渗透进自己的内心深处,她苍白了一张脸,却还是硬着头皮道:“奴婢也不知,是昨晚连夜走的,如今怕是离京城已是很远。”
问话的小丫头收回了目光,略有些怅然,“这样啊……”语气里有言之不尽之意。居然要找的人不在,她也没有由头留下来了,跟芳绾告辞,转身从人群里散去。那些人亦见无望,也只能骂骂咧咧散去。
由着芳绾这几句话,那些聚在门口之人终于被打发了个干净。她这才松了口气,擦了擦额头汗水,朝屋头行去。却不想那街头忽的闪出一个人影来,他朝着那府门瞧去,随后定定一笑,“出城了么?”他轻轻琢磨着这几个字,眼里越发清明,脸上却已浮现出一抹嘲笑。
这小妮子最是与人耍心机,若不是芜佳身患疑症,他此番也不会前来。这会儿,刚才那率先散去的机灵小丫头已经退回到他的身边,口齿伶俐道:“公子,那婢子说话时脸色苍白,眼有闪躲,只怕,这里面另有乾坤。”
第七十四章 人怕出名猪怕壮
第一卷 第七十五章 另有乾坤
第七十五章 另有乾坤
“嗯。”那男子嘴边若有似无地滑过一个字,便转身朝前面行去。步履匆匆,衣袍拂动,猎猎生威,瞧得后面那丫头都呆呆愣在原处,半响才意识到了什么,慌乱收回目光,急急直追那少年而去。
芳绾回去禀告之后,唐纤纤便辞了祖母回自个儿院子去了。正巧出了碎玉轩,迎面走来一个人,那人白衣墨发,衣带款款,风姿绰绰,可是一双腿一瘸一拐,并不利于行走。唐纤纤怔怔望着来人,却是自打那日见过便不曾相见的袁清音。那袁清音瞧来当日的落拓已然不复存在,脸色也因着些许日子的保养变得光泽白皙,更添几许绝艳。唐纤纤颇为惊奇,但也按着辈分唤了句,“姑姑。”
那迎面过来的女子面色无异,只微微颔首。两人待要擦肩之时,袁清音却突然停了下来,面无表情地问道:“你是纤纤?”
唐纤纤继而怔了怔,这人为何如此一问,只是碍于长辈情面,她也不好多问,只得规规矩矩点了头。
“你可知道为何你姨娘不受大少爷宠爱?”见面前的小女娃已然点头,袁清音继续说道。
唐纤纤眼皮一跳,忽觉得此人行事太过随性,诸如此类之事,又怎如此逼问一个晚辈?但她还是敛了眉,继续摇头。
袁清音淡淡一笑,那笑里有无限的凄凉与决绝,半响,她才缓缓道:“罢了……”
待唐纤纤还在回味她话中之意时,那女子已然朝后行去,与她已有了几步之远。唐纤纤收回心思,也自离去。
行了几十步之远,紫嫣忍不住问道:“小姐,那是何人?”她从来没在府里见过此人,并不知道府里有这等人物,自家小姐还管她叫姑姑,可是唐府里只有两位老爷,并没有姑姑。她是个藏不住话之人,此下有了疑问,自然想早早解开。
唐纤纤自然知晓紫嫣脾性,微微责怪道:“你这性子得改改。”
紫嫣闻言,羞愧地朝唐纤纤吐了吐舌头,继而垂下头,不再言语。
唐纤纤见她一副做错事儿的模样,忽觉不忍,只是想着她这性子并不会给她带来甚好处,她也只好不去劝她了,由着她自个儿想。
中午用过饭,唐纤纤便去姨娘屋头找她。彼时的罗姨娘已比往日气色大好,面色红润,白皙泛光。这会儿罗姨娘正坐在软榻上绣一幅屏风。那是上好的真丝白面,一朵雍容的牡丹已初见雏形,唐纤纤呆住,痴痴道;“这是姨娘绣的?”
罗姨娘见是自家女儿过来,笑得春风迭起,她搁下手头的活儿站起身子来,笑语道:“纤儿怎过来了,再过些时候,就是你爹的生辰,也没有什么好送的,趁着现在身体还硬朗,便绣个屏风。”
唐纤纤眼下一黯,绣屏风怎会是易事?对于姨娘这般身子骨的人来说更是难事了。唐纤纤已然有些气恼,姨娘好不容易才恢复到这般模样,莫非因着这扇屏风就将她打回原地?她心头如何不恼,那父亲要是稀罕,那也还算值得。可是送过去之后,只怕他看都不会多看几眼,她在为姨娘这般劳心感到惋惜。“姨娘,爹爹的生辰,咱们再寻其他的东西送过去便罢了,这屏风可是万万碰不得的。您自己的情况您又不是不知,怎能做这般劳心伤神的活计?”
虽然唐纤纤语气里带着隐隐的责备之意,但罗姨娘知晓唐纤纤只是因着关切,所以才如此说话,她并没有生气,只淡淡说着:“纤儿,无碍。”
见着姨娘如此固执,竟然不听她的劝告,唐纤纤心头又急又气,由着姨娘这般不顾及自己的身子,那病很快就会复发的。难道姨娘还是会跟前世一般早早就撇下她?不行,既然知道了前世的结局,这一世,她绝对不会让这样的事重演一遍。思及此,唐纤纤霸道地将那屏风挪开,嘴里更是急急劝慰,“姨娘不顾及自己的身体,纤儿可是会顾忌的。你若顾念我这个还不到十岁的女儿,就别再做出这样的事情!”
闻言,罗姨娘浑身打了个寒颤,她脑子里此时乱作一团,全部都是唐纤纤这会儿说的话,若是还顾念她这个女儿,若是还顾念她这个女儿,罗姨娘无端一笑,女儿是在威胁她啊!她如今这般身子着实不宜做这些刺绣的活儿,但是除此之外,她也想不到如何才能唤回老爷的心了。她知道这屏风完成之后,她的身子定会大损,要是到时候自己有个三长两短,岂不剩下纤儿一个人了么?她的双眉又是一颤,“纤儿,姨娘听你的话就是……”她不得不为纤儿的将来考虑。
唐纤纤见姨娘的心思终于动摇,这才舒缓了一口气。语气变得甚为温和,“姨娘,要不,您将刺绣的功夫教给我,由纤儿完成这幅画,如何?”只怕这是目前最好的方法了,既可以完成画作,也可以不用劳烦姨娘动手。
罗姨娘呆住,随后忧心忡忡道:“刺绣岂非一朝一夕所能练就的,不过几日功夫,怎会绣出好的屏风?”
唐纤纤早就料想到了姨娘的忧虑,继续怂恿着说:“姨娘没试过怎就知不成呢?”其实有哪个女儿家不会刺绣女红之类?嫁人之时所用的喜帕、喜服之类只有自己亲手所做,到了夫家才不会被指责手拙。况且还说这些新嫁娘所用的东西必须自己亲手做成,这桩婚事才会长长久久。她就算再不会做,那也得会一些才行。前世姨娘过世,等自己临近出嫁之时,女红是跟着奶娘学的。当然,在她的心底深处,她还是想让姨娘教她的。如今有了这样的机会,她自然不会错过,将前世的遗憾弥补回来。
罗姨娘还愣在原处,有些无言以对。她本就是不善言辞之人,没准儿说话又让女儿给抵回去了,是啊,没试过又怎么会知道行不通呢?罗姨娘郑重地朝唐纤纤点了下头,“好。”
见姨娘终于点头应是,唐纤纤终于也舒下一口气。事实证明,唐纤纤对刺绣还是挺有天赋的,不过这半日的功夫,她就已经熟悉了刺绣之中所有的技法。这让一旁指点的罗姨娘觉得惊奇万分,再瞧了瞧她所绣之物,虽说功夫还有待锤炼,但那一针一线绣上去,似乎比其他绣品多了一丝灵气,让她有些瞠目结舌。
唐纤纤面上虽是得意不已,但心里也道,她此下不过是熟悉熟悉针法,好些日子不用,都有些钝了。她知道自己的技法并不止在这个层面上,但这会儿她并不打算暴露,若是那样的话,太容易令姨娘起疑了,还是一步步来就好。“姨娘,怎么样?”她笑吟吟说道。
罗姨娘也松了一口气,“你这孩子倒也是机灵,这屏风你就拿回去吧,紫依,去取画样给小姐。”
“是。”立于一旁的紫依垂首,闪进内屋,半会儿又移出步子,手里多了一卷画卷,想来就是姨娘所说的画样。
紫依双手奉给唐纤纤,道:“小姐,这便是图样。”
唐纤纤接了过来,展卷一瞧,居然是一副百花图。这画卷如此繁细、色彩艳丽又种类繁多。唐纤纤忍不住抽了口气,这图卷居然如此繁复,那便是很难绣了。她暗自嗟叹,姨娘真是没心眼儿,这东西绣来,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完成呢。她此下已起了心思删繁就简,将繁复之处镂空,绣作单线或者是留白。“嗯。”她淡淡地回应一声,然后将图样卷好,藏进袖子里头。
这会儿,院外又进来两个粗使丫头,往着屋里进来,躬了身便抬了屏风往外行去。
唐纤纤又叮嘱了姨娘几声注意身子之语,这才随了下人一道回去。屏风被安置在唐纤纤闺房的外屋,这会儿又有人送了好些丝线过来,唐纤纤屋头的人乖乖收下,现下已全堆放在屋里一长几之上。唐纤纤瞧着那一团团颜色各异的丝线,不由自主地蹙了眉,自己从来还没绣过这样的大件儿。而且她也还得找其他东西练练手,才敢去绣那屏风。她这会儿心里头似乎又想到了甚,忆起父亲生辰在秋后,这前后不过短短地两月多点零头,看来她还得抓紧才行。
不过现下,京城之人都以为她已不再府上,平日里那些所谓的赏花会、诗会、宴会聚会甚的都跟她毫不相干了。这倒也省下了不少功夫。
“小姐,老夫人那边来人了。”她这才准备动手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