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公元1042-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才知道,原来这个宋守义在梁山落了草,尽管嘴上说是入了什么吃喝不愁的拜王母教,还领了工钱,今个就是回来孝敬父母的,可是翰生怎么想怎么觉得有问题。

正在这时,远处火把一闪,打官府方向来了一伙人,这些人行动迅速很快进了村子,眼看着就要来到这里,翰生忽然灵机一动,喊了嗓子“官府来人了,扯了”

宋守义正跟父母把话家常,忽然听外边有人大喊,就知道出事了,也顾不得跟父母道别了起身就逃了出去,按照自己事先想好的退路,来到一处芦苇荡里躲过风声后,撑着早就停在里边的小船朝着梁山而去。

要说这个时候翰生去哪了,那还用说跟宋守义在同一条船上。

开船后,翰生将自己的事说给了宋守义听,并拿话来要挟他说,你要是肯帮忙什么都好说,要是不帮的话,就告诉官府你老爹老娘跟你同流合污包庇罪犯不说,还拿了山上不干净的银子,知道你去哪了还不大义灭亲,你说到时官府会怎么对付你老爹老娘。

宋守义最是孝顺,别看杀人后他逃了可是一旦爹娘受到了牵扯,他顿时蔫了,真想立刻投案自首,可是翰生偏不让他投案,只说你要是帮我把我家老爷救出来,我管保你平安无事,尽释前嫌,若要说个不字,小爷我先杀了你然后再去杀你爹娘,最后再反告你畏罪潜逃,被小爷看到就地正法了。

宋守义本来胆子就不大,被翰生这么一吓,心中早就没了主意,只说求小爷爷不要伤我爹娘,你说怎么办,我就怎么办。

翰生看到宋守义终于服软了,才将自己早就想好的计策说出来,当然并没告诉他自己要如何上山,只说你尽快准备好下山的绳索,小爷我到时来找你就是了,宋守义不敢怠慢,回山后,赶紧准备反正自己每天都守在后山,没事的时候多了去,一抽出空子便立刻动手编草绳,只等翰生上山找他。

随后的时间度日如年,每一天都过的心惊肉跳,直到翰生真的来了,还带了三个人来,宋守义一看这么多人,有两个还是山中的要犯,立刻心虚道“小爷爷你怎么能将此二人救走呢,这二人可是我们教主叮嘱的要犯,我若是帮你放了他们,被教主知道了,我必死无疑,连我爹娘都会受牵连,我求求你不要救他们了,换个旁人”

翰生气极而笑,告诉他“你还想不想升官发财了,小爷爷我今晚带的这几位都是当朝的大员,见过官家的人,你要是想出头就得帮我救他们,到时候自然会给你个说法,你若是不答应,嘿嘿,小爷爷就先要了你的命,然后再写封书信扔在这说是你背信弃义,居然帮着外人救了山上的要犯,我想你们教主肯定会好好对待你的尸首还有你爹娘的,你选吧”

宋守义一听,惊得嘴巴半天何不拢,思来想去只好忍气吞声道“罢了,大不了我这身肉还给爹娘便是,随我来吧”

宋守义抱着必死之心带着这几位大爷来到后山的碑亭处,这里藏着宋守义编好的草绳,这草绳可实在是长,黑夜中跟本望不到头,系好后,翰生叫宋守义头一个下去,然后才是李孝基、李迪,接着是张洞,翰生守在上边,直到山底下众人都上了事先准备好的小船,撑船的人点火放出信号,翰生才放开手脚麻利地爬了下去。

到底后,天都快亮了,先前救的人已经被送走,翰生是最后一个。

木船划动后,朝着北边的大树坡而去。

第一百二十一章 郓城灾难(一)

济州郓城县近日里出了个胆大包天的飞贼,此贼是继杀人魔头宋守义后第二位遭到官府悬赏通缉的要犯。

要说此贼都犯过那些惊天大案,咱们还得从头说起。

且说宋守义案之后,郓城消停了一段时间,不过好景不长,京东路大旱那会,流民四起涌入城中,知县张文张大人赶紧动员城中大户捐钱捐粮开设粥蓬,布施百姓。

可是僧多粥少,大户捐出的钱粮很快就用光了,这些流民眼看着衣食无着吃了上顿没下顿,没办法知县找来观音寺的和尚希望他们可以帮忙收容点流民,只要给他们活命的口粮让他们干什么活都无所谓。算是帮官府解决了一个难题吧,何乐而不为。

观音寺的和尚一看既然是知县大人亲口提出来的总得给点薄面,于是在这些流民里挑出了百十来个精壮之辈带到寺院种地、种菜、开山凿石,这样一来算是缓解下流民吃饭的问题。

说来也巧,当时进入寺院的这百十来号人里就有这么一位浑水摸鱼之辈,趁着夜色偷上寺院的库房卷走了不少金银细软,末了还留书一封说是“某乃劫富济贫的雁三,借贵寺金银一用来日奉还!”

各位看官你说这雁三气不气人,偷了人家的东西走人就算了,还留书一封让人知道,末了还不承认自己偷说借的,这可把观音寺的和尚长老气得半死,破口大骂了半日后,找到知县头上,说道“大人,我佛慈悲,上天有好生之德,正因如此方丈长老才收留了这些难民,可是大人你给评评理,这些难民简直是不可理喻,直把我佛门清净之地当成了行窃偷盗藏污纳垢之所,想来就来,想走走,若不是当初惹了这一身孽债,也不会发生这事了,大人,长老的意思是那余下的百十来人寺里不要了,还请大人让他们另谋出路”

送出去人泼出去的水,张文也不是泛泛之辈,心说你算老几叫本县领回去,就领回去啊,不过张文心里这么想嘴上却是说“这个嘛,本官也为难啊,若不这样,先叫那些流民在寺上再住几日,本官趁着这个空挡想想办法,再派人缉拿这偷儿可好”

观音寺的和尚一看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也不好再强求只说大人尽快,小僧这就回去禀报长老了,告辞、告辞。

送走观音寺的和尚后,张文唤来了本县老都头任大海,这任大海五十出头,身高八尺有余,虎躯凛凛,面如重枣,颌下三缕长髯,目若朗星,人送绰号美髯公。祖上三代都是都头出身他这一代亦然。

任大海来到张文面前后,抱拳施礼问道“大人找属下不知有何事”

张文将发生观音寺内的偷窃一案从头说了一遍,然后问任大海“老都头可是咱们郓城的名捕啊,这案子可要靠你了,不然的话观音寺的和尚就要赶人,你说本官还能有什么法子安排那些流民啊,难不成任之自生自灭,那样的话本官也不用干了,莫不如回乡种树”

任大海久在官场自然明白其中厉害,忙拱手抱拳道“请大人放心,属下这就调集人手去追捕这偷儿,只要他不出郓城县”

任大海这话说的很有学问意思是,只要这偷儿在郓城,他就管保手到擒来,若是不在那只能听天由命了,尽管没直接说出来,张文也明白,摆了摆手道“既然如此,就有劳老都头了,你下去准备此事吧,本官还有公文要处理”

任大海俯身领命,出了县衙后赶紧调集手下兄弟,放出耳目,四处打探,心说这偷儿也太大胆了,难道没听说过马王爷三只眼,本都头在这郓城打拼了半辈子哪条巷子不知道,什么案子没见过,敢来这犯案,简直是自寻死路,且等爷爷将你这贼人揪出来送官查办。

这话说来简单,真正追查的时候可就难了,根据观音寺流民的供词,那个贼人他们就不认识,乃是半路上碰到一块的花子,所以就带着来了郓城逃难,怎知人心叵测那花子是个手脚不干净的主,老天真是瞎了眼,反倒叫他们成了替罪羔羊。

官差拿了供词后找到正在街上打听消息的任大海,任大海也是才发现点头绪,听官差禀报后,觉得事情蹊跷,搞不好那贼人不过是云游到此,拣了便宜后就拍拍屁股跑路了。

既然有这种可能性,任大海就放出了长线钓大鱼打算慢慢查探,哪曾想,才不过三五天,这胆大的贼人再次翻墙入室,这回受害人成了本地的大户张老爷,要提起张老爷一家那可是鼎鼎有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追其祖上乃是汉之丞相张良、张子房。

要说张良何许人也,大家应该有所耳闻,那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开国谋臣,曾在圯上桥头为黄石老人匍匐取履,后得到战国奇书《太公兵法》,辅佐刘邦南征北战,平定寰宇一统六合的大英雄。

非但如此,有关张良的事迹,还有谏主安民斗智鸿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虚抚韩彭兵围垓下,假托神道明哲保身等等。

这张良既然得了黄石老人的真传,自然是胸怀天下、文韬武略、能掐会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然的话怎会辅佐刘邦成就了不世之业,功成名就,名垂千古。连后来的王相公都有诗称赞道:“汉业存亡俯仰中,留侯于此每从容。固陵始义韩彭地,复道方图雍齿封”

说到这,咱们再讲回这郓城内的张老爷,其实乃是为张良守墓的守陵人后代,祖祖辈辈居于此地,百年后这些人守陵人生息繁衍在运城西北的山脚下形成了一个村落,名张家村。这张老爷的祖辈就是从张家村走出来的,至今他还深以为荣。

不过偷儿可不管你家祖宗是谁,哪怕是三皇五帝也照偷不误。更何况这张老爷本来就是这铁公鸡吝啬之徒,人家别的大户捐钱捐粮,他只写了张字据说是府中没有余粮等秋收后再接济流民。

若非如此,张老爷家也不会损失最为惨重,连知县大人都放出了话,说是活捉偷儿赏银一百,死的赏两百,明摆着是要将这贼人至于死地。

其实,这里边还有一层关系,那就是知县张文张大人是张老爷的儿子,帮里不帮外,帮亲不帮理,张文也不是神,自然会护短,更何况是本家遭了殃,还连累老爷子来到府上连吵带闹,好不容易才送走了这位亲爹,又有几家大户来告说是雁三又犯案了,不是把我家的金猪偷走就是窃了他家的银猫,再不就是翻箱倒柜掘地三尺连那藏在棉被里的银子也能抠出来。

这偷儿可着实了不得,简直把郓城上下搞得鸡飞狗跳、人仰马翻,受害者莫不对之咬牙切齿、恨入骨髓,不过这是说那些有钱的大户人家;平头百姓穷嗖嗖的还乐不得呢,因为这雁三可是有言在先,劫富济贫,自然会把顺到的银钱分给城中贫苦百姓,所以雁三此人在民间口碑甚好。

事情发展到这份上,任大海急了,心说照这样下去城中大户就要被偷个遍了,到时候全都来告,不得累死你家老都头我啊,我还想抱孙子颐享天年呢,得了趁早换人吧。

心中计议已定任大海找到张知县,告诉他说“这几日来为了抓捕那贼人,他茶饭不思,夜不能寐,连头发都熬白了,走遍了郓城地界每个地方,他已经尽力了,怎奈那贼颇狡猾,每次发现点头绪正要进一步追查便顷刻间就断了线,他自知年老体衰,心力憔悴,力不从心,有时走路的时候眼前也会发黑,所以想请知县大人允许他回家养老,不过这差事他不会放下,想借此机会推荐家中长子任迁来做这都头一职,任迁从小就跟他在县衙办案,现在已经成年,比他父亲强了百倍,请大人明鉴”

张文也在发愁中,本想训斥任大海几句,给他点压力,哪曾想任大海说自己要撂挑子不干了,这一下张文没辙了,赶紧换了个话题,安慰道“老都头老而弥坚,堪比那大将廉颇,怎能在此关键时刻抽身不管呢,本县又不曾亏待与你,你看要不这样,这都头一职还是你来做,至于你宝贝儿子,叫他帮你当差,老都头就不必事事躬亲了,如何啊,你父子一起上阵,正可谓父子同心其力断金,如鱼得水、如木逢春,无往而不破,本县的主意可好啊”

“这”任大海心说,老滑头,真是老滑头啊,居然拿话堵了本都头的嘴,既然这样的话,任大海想了想,勉为其难道“既如此,属下就再加一把劲,以报大人知遇之恩,大人,等抓到贼人那天,属下想回家养老了,到时还请大人开恩”

张文笑道“那是自然,那是自然,老都头放心,本官也知道你戎马一生,不如这样贼人抓到那天,本县叫那些大户人家给都头打块郓城第一名捕的金字牌匾可好啊,到时老都头春风得意、荣归故里,不失为一桩美谈”

“好,既然如此,一言为定,属下就算竭尽所能也要将那贼人缉拿归案,好配得上这郓城第一名捕的称号”

张文抚掌而笑,亲自送任大海出门,才松了口气,心说幸好你家老爷我素有急智,不然的话这偷儿一事就坏了你家老爷的名节。

第一百二十二章 郓城灾难(二)

流民一事才平西没多久,郓城县内又发生了一场大灾难,那是前天夜里的事情。

张文张知县跟任大海父子在杏花楼喝完酒,回到县衙,才上床没多久正在打盹呢,眼皮子忽地一跳,心说不好有事要发生了,瞧这眼皮跳得这个厉害,说不定要发生多大的事呢。

要说古人迷信也不见得,这人身体的直觉本来就是很神秘的,张文张知县这次算是猜对了。

半夜那会月光隐入云中,郓城县也跟着吹灭了最后一盏油灯,黑暗降临笼罩了城头。四下里鸦雀无声,万物都陷入了沉睡,并无一点微风。

一盏茶后,如洗的夜空闪出一颗耀眼的大星,随着那大星越来越亮,城外麦田随风摇摆了起来,不过那风很邪,刮得麦田东倒西歪不说,连附近的树木花草也打起了蔫,这还不止,当那颗火球般的大星划过麦田上空时,地下硕鼠钻出洞穴携家逃窜,一时间田间地头硕鼠成群,黑压压一片拥挤着狂奔着望西边的山中逃命去了。

火红的大星出现在郓城上空时,照亮了城中的街道民房,不少人家还以为天亮了,可是公鸡并未报晓,这是怎么回事,披上衣裳出门一看,吓了一跳,只见好大一颗灾星拖着火龙似的尾巴、口吐烈焰、卷着呼啦啦的烈风破空而来。

就在这些起夜之人惊魂未定之际,眼看这颗灾星打眼前飞过一头扎进城中观音庙里,轰的一声巨响后瓦片飞起、尘土飞扬,紧跟着惨叫声划破了夜空,吵醒了左邻右舍。

事发突然,大星坠地那会郓城县地震般抖了三抖、颤了三颤,好悬墙倒屋塌,不过还好这大地的震颤片刻就过去,饶是如此,还把不少人吓得半死,一个骨碌从床榻上爬起后,再也不敢睡觉了,掌灯后举家穿好衣裳,来到院中避难。

没院子的则来到地埂田间,就地铺了块凉席接着睡。

不过,这个时候就算全城的人都睡着了,有一个人是怎么都不可能入睡了,要问此人是谁啊,此人就是本县的父母官张文。

且说张大人入睡的时候就心慌意乱,正在惴惴不安之际,只感觉身子一颤,房顶落下不少尘土来,紧接着附近打更的更夫没命似的敲响了铜锣,高呼救火、救人啊。

果然,一阵吵吵嚷嚷后,有人敲响了县衙的大门,只见是一个灰头土脸的小和尚,吓得六神无主、体若筛糠,连说话时舌头都是直的,讲了半天才说明白“灾星落入观音寺,砸毁了佛塔不说还撞入僧人们的睡房,死了好多人,请大人赶紧到场主持大局,长老有请”

得了,张文心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该来的还是要来的,去看看吧,谁叫咱是一县之主呢。

穿戴整齐后,叫上了几个当班的官差,径直奔观音庙而去。

话分两头,且说大星坠地时,观音庙内住着百十来号种地、种菜的流民,这些人被安置到佛塔前的客房内,因为这里是大通铺,人数颇为密集,那颗坠地的大星降临时,佛塔客房内的人睡得死死的,愣是一个清醒的都没有,也许这就叫天意吧,大星撞入寺院时,方向正好是佛塔这里,这佛塔乃是一座六角幞头古塔,唐朝时甚是有名,至今有诗赞曰:

巍巍不记何年起,半入云霄半插水。

岫色黑斑映古雪,苍茫莫知其所以。

幽洞恍惚若有物,霎时飞飞来燕子。

振翮环绕蔽塔尖,冷落荒闵相顾喜。

风轧轧互作声,羞向朱门绣户里。

从这诗中来看,这座古塔的确有一段来历,可是阎王叫你三更死,黑白无常也不敢留你到五更,大星本就是天灾,那座古塔算得了什么,只被这大星轻轻撞了一下便瞬息间支离破碎,灰飞烟灭,砖石瓦块漫天横飞,一头栽倒在那客房之上。

那客房只是普通柏木屋宇,怎经得住千万斤重的石块挤压,还有那颗来势汹汹的大星碰撞,只一眨眼的功夫就听轰的一声巨响,那客房便陷入了地下,连带着那百十来号可怜人,顿时沉入地底化作肉饼烂泥。

坠地的大星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震动,整个观音庙都被震翻了天,到处是尘土、到处伤者,偌大的寺院就没一处完好的,不是屋顶塌陷就是泥墙崩倒,要不就是池塘开裂,鱼儿都顺着裂缝不知逃去了哪里。

不过还好这寺院都是木造的挑脊瓦房,榫卯结构经得住这般震动,若非如此今夜伤亡会更加惨重。

张文张知县来到观音庙时看到眼前这等凄惨的景象不禁露出了骇然的神色,镇定了好半天才找到一副失神落魄的长老主持问道“大师受惊了,可曾伤到哪里啊”

“伤?”这长老主持估计是被吓糊涂了,忽然长身而起,大叫道“佛祖啊,都怪弟子被功名利禄迷住了双眼以致上天惩罚,请佛祖原谅弟子则个,弟子无颜再见佛祖了,弟子走也”

说时迟那时快,这长老主持转身朝着一根石柱冲了过去一头碰在上面,顿时脑浆迸裂、血肉模糊,好大一颗光头成了血葫芦。

看得张知县一阵不忍,赶紧命人将长老的尸首抬下去,过后慢慢处理。

观音庙出了这么大的事任大海父子早就接到消息,离开家门后一路狂奔,来到出事现场,见到张知县正在指挥众僧人救治伤者,赶紧上前问安。

张文见到任大海父子来了,心里轻松了不少,赶紧唤过任大海吩咐道“老都头啊,来得正好,今晚的事不小啊,本县忙了半天,可能是受了惊还感染了风寒,这先交给你,本县回去歇会再来,记住啊先救伤者,余下的事慢慢处理”

任大海抱拳领命,目送张知县离开,一摆手唤过自己的宝贝儿子任迁吩咐道“迁儿,今晚的事不小,咱们爷俩也忙不过来,你赶紧去动员附近百姓有钱出钱没钱出力,过来观音庙救人,权当作善事了,此事若是办好了知县大人也会抬举你的,去吧,为父在这看着”

任迁重重点了下头,转身离去,眼中含着热泪,不过这热泪始终没流出来,一直在眼圈里转,也不知这任迁哪来的这般多愁善感,也许是看到那百十来流民命丧黄泉,他于心不忍吧,不过也可能是感慨造化弄人,嗳,命也!

半个时辰后,任迁不负所望动员了附近的邻里前来观音寺帮忙救助伤者,连不少大户人家也派出了仆人前来帮衬。算是各尽所能,做了些善事吧。

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多好办事,有了这股生力军加入,黎明前观音庙内的伤者基本上都抬走了,着火的庙宇也被扑灭了,街坊邻里长出了口气,正坐下来歇气,只见有人慌张地跑到任大海面前禀报道“都头,那房子那里出大事了,都头赶快去看看”

任大海也忙了一夜累得够呛,还没缓过神来,一听又出事,心里这个气,不过身负重任的他就算咬着牙也得上。

带着儿子任迁来到那处被灾星砸出的深坑旁,朝下边这么一望不由得心惊肉跳,胆战心寒,只见那里黑乎乎的烧焦了一片,不少地方露着人的胳膊、大腿、还有脑袋,不过这些零件都是散落在深坑内,根本无法收拾,看得众人一阵恶心。

任迁站在一旁赶紧拉过一小和僧问话,这小僧吓得脸色苍白回答说这里乃是客房,住着那些种菜种地的流民,看这样子,八层是没救了,连俺这寺庙里的古塔都陪送进去了。

众人听了小和僧这么一说不由得心生怜悯起来,请示任大海后,赶紧动手将那深坑填平。也不管里边有没有活人,不过就算有也早死了。被这灾星当头砸上还有好吗,得了,趁着这灾星生出祸端前,还是趁早掩埋的好。

深坑周围被烧焦了一大片,上空漂浮着灰黑的烟气,甚是熏人,街坊邻居拿着破布掩住口鼻才能呼吸,不然没法干活了,一阵铲土、担石后,忙到中午才将那三丈深的大坑填平了,这时,太阳露出了头,平地吹过一阵微风驱散了深坑上空的烟气,众人望了望天心说灾难过去了吧!

第一百二十三章 郓城灾难(三)

《老子》有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句话指的就是祸与福是相因而生的。

人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这天灾人祸亦是在所难免的。

且说张知县这一日处理完观音庙一事后赶紧写了封奏折派人连夜送到州府,然后偷空歇了几天,回家养了养精神,蓄了蓄锐气,赏花玩鸟,逗猫遛狗,陪着三妻四妾风流快活了数个夜晚。

然后才精神头十足地返回县衙继续开堂办公,哪知这屁股才坐下还没捂热呢,就见到任迁头前带着一个人来到了堂上,走近后这么一看,把张文吓了一跳心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个天杀的宋守义是如何抓到的。

要说这宋守义是怎么被抓回来的,咱们还要从头说起。

话说翰生救了张洞、李迪祖孙俩,从青龙山背后攀着草绳逃下山去,山下早有船只接应,一前一后两只小船载着五个人分开水面望北边的郓州地界而去,上岸后来到一处茂密的树林前,此地有名大树坡。

众人聚首后,张洞夸赞道“翰生此计甚妙,无奈就是苦了赵大人,害的他为咱们背了黑锅”

翰生说“大人不必介怀,赵大人吉人自有天相”

李迪喘着粗气接着说道“他要是真的想劝贼人归顺早就劝了何必等到今日,此子必有所图”

李孝基一边给爷爷捶背一边用目光上下打量宋守义,因为昨晚逃得太匆忙了,根本没看清这个恩人长什么样。

宋守义见李孝基望着他赶紧俯身施礼道“草民宋守义拜见大人”

李孝基笑了笑,心说这人长的黑麻麻的讲话倒还文雅,顿时多了几分好感,回答道“多谢宋头目相救,本官这厢有礼了”

宋守义赶紧回礼道“草民不敢,草民已经离了山寨弃暗投明,请大人莫要称草民头目了”

李孝基点了点头正要说点什么,只听翰生道“此地南可去济州郓城北可通郓州寿张,不知诸位大人想去哪处地方?”

“自然是去济州的郓城了,那里距离老夫的家乡较近,老夫若是没记错的话,郓城的知县还是老夫的学生,诸位以为如何啊!”

表面上看李迪是在跟大家商量实际上早就想好去的地方,这里边属他官最大,自然是听他指挥,张洞当然是没什么意见,同意李迪的主张。

随后,这一行逃跑的人原地歇息了片刻,等日头升起后,赶紧上路,水路不敢走,就走陆路,沿着水泊西边的林间小径一路向南,于午时后来到了郓城地界。

郓城这些天来灾祸不断,先是宋守义杀人,接着是流民来奔,期间又出现雁三大盗,随后又大星坠地,毁了观音寺不说,还压死了好多人。

这一件件大事小事,若是真的详细追查起来恐怕没个十天半月是弄不清来龙去脉的,更何况张文张知县就没打算在那上边耗费心思、呕心沥血,观音庙一事过后没几天,他便叫任大海提前回家养老了,留下他儿子任迁接任都头一职,你还别说这任迁到任后,真就挺争气的,一时间明察暗访在街头巷尾抓获不少飞贼毛贼,管他是不是真的雁三呢,自从这些贼人被投入了大牢,郓城一带便消停了许多,再也不见雁三的踪影了,知县大人拍手称快,心说虎父无犬子啊,这任小海也就是任迁倒是胜过其父,孺子可教、孺子可教啊,本县果然没用错人。

且说任迁得了知县的奖励后,心中兀自高兴,离开县衙后来到城中闲逛,本打算出城踏青透透气,哪知才来到南城门前,还没到护城河边上呢,就望见远远的走过来几个人、这几个人互相搀扶着结伴而行,若是不太留意的还以为是普通百姓。

哪知来了近前,任迁打眼一瞧这几位风尘仆仆,疲惫不堪,一脸痛苦的表情,还以为遇到贼人抢了钱财没处伸冤,正要上前相问,猛地发现里边有个人神情古怪,低头不语,黑黑的脸蛋子上胡子茬拉査。

这人怎么有点眼熟?任迁正在纳闷,心里琢磨着记得好像哪见过。

正在这时,只听为首的长者道“守义啊,这就到郓城了,咱们赶快去县衙办大事要紧”

一语惊醒梦中人,任迁听到守义二字时,身体里的血脉顿时膨胀起来,大叫一声“贼人休走,你家任都头在此;拿命来”

刚才经过城门口时,宋守义正在胡思乱想,哪知突然被人喊出名字来吓了一大跳,出于自保,宋守义忙摆开架势准备迎敌,心说“横竖是死,你家爷爷也不能被人活活欺负死”

正待以命相搏,只见翰生闪电般出手拦在面前,接了任迁一招,喊了一嗓子“那汉子,休要乱来,我等可是朝廷命官,找你们知县大人有事相商,头前带路就是,待会再告诉你宋守义的事”

任迁见眼前这个俊俏的小哥仪表不凡身手矫捷便知道事有蹊跷,也不敢怠慢,立刻收手带着众人望县衙而去,于是乎这才有宋守义被抓一说,其实是误会了。

县衙内后堂。

洗漱完毕后的李迪大摇大摆地坐在虎皮交椅上,将自己被贼人绑上梁山一事说了一遍,末了指了指宋守义,告诉张文“文长啊,这宋守义纵然有错在先,可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他救了本官还有李知县、张大人,这笔帐就两相抵消了吧,此事情有可原,错不在宋守义,是那妇人不守妇道才惹了杀身之祸,你看如何啊”

张文早年进京赶考时,曾拜在李迪门下,也就是给李迪写过帖子,拍过李迪的马屁,那时李迪还是朝中重臣官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拜集贤殿大学士,张文的帖子虽然写的一般,可是乡里乡亲的济州离濮州也不远,李迪是濮州人士,借着当日的好心情,在进士及第唱名时保举了张文一把,这张文才一朝得志,中了进士不说还当上了郓城知县。

大恩不言谢,那时张文才当知县没多久,手头上没几个钱,能拿得出手的礼物也不多,东拼西凑后将家中几件古物找了出来送与了李迪,李迪此人最爱收罗古物,一见是汉朝的古物顿时乐得手舞足蹈,立刻写了封感谢的书信给张文意思是这个学生没白收,以后地方为官好好干,只要一心为民,为皇上办事,总会有高升的一天,他身为张文的业师也会为他高兴。

自此,张文就在济州郓城当上了知县,虽然没什么太好的政绩,但也没太大过失,一年一年的就这样混过去了,还以为这辈子都再也见不到业师李迪了,哪知京东路就这么小,在上天的安排下,张文再次见到了李迪。

李迪老了,老得都快认不出来了,张文鼻子一酸,心头一热抱着李迪的脚哭了起来,哭声甚是感人,听得李迪心里也难过起来,忙拍了拍张文的肩膀道“文长不必如此,过去的事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