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血沃轩辕-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宣读圣旨的太监,将圣旨交给朱斌,上来讨好地说道:“我可从来没见过陛下这么高兴的,将来都司大人飞黄腾达了,还请多多提携。”

朱斌满脸带笑,塞了锭银子到这姓冯的太监手中:“侥幸而已,侥幸而已。将来去了京师,朱斌什么都不懂,还望冯公公关照。”

冯太监掂了掂沉甸甸的银子,笑容愈发灿烂:“来的时候,马登初马公公还特别提到了您,让您尽快赶路,不要耽搁了……啧啧,想不到您和马公公都认识,那可真正没得说了。”

“文邦,跟我来。”正热闹的谈笑间,祖大寿在后面轻轻拍了拍朱斌的肩膀。

随祖大寿来到营中,祖大寿让他坐下,说道:“蒙圣上召见,这是莫大的荣幸。只是,京师里形势复杂,你要切记切记,万万不可陷入任何争斗之中,天下最险恶的地方莫过于朝廷了,一旦深陷其中,只怕会万劫不复啊……”

这可是几句掏心窝子的话了,多少名将,就是在朝廷的政治斗争中成了殉葬品,这一点朱斌是知道的,可一旦到了京师,要想置身事外,那也绝无可能。况且这次朱斌知道崇祯单独召见自己,除了表彰外,还有件最危险的事情等着自己去做,到那时,想不陷入党争都不能了。

“放心吧,总爷,”朱斌虚伪地笑了一下:“等陛下召见完了,我立刻就回来,要说呆着舒服,还得算在这了……”

“去了就回不来了……”祖大寿重重地叹了口气,见朱斌面露诧异,想着别吓到了这孩子:“我说不是什么危险的事情,我估计陛下这次召你去,对你还另有安排。也好,也好,边塞苦寒之地,生死之所,早点离开的好。你还年轻,有的是大好前途,不像我们,早就想着把这把骨头埋在边塞了……”

他推心置腹的话,让朱斌可也真的有些感动了。要说自己能有今天,大半靠的是祖大寿。这位总兵大人,待自己真正如子侄一般关心照顾。

可惜的是,要不了多少时候大凌河之战就要爆发,祖大寿的人生轨迹,也会从此彻底转弯,从一个抗金将领,变成个人人不齿的汉奸。想到这,朱斌心里不由叹息了几声……

“其实这样也好。”祖大寿可猜不透朱斌的心思:“天字第一营都有背景,有势力,文邦,你要真牵挂着边军的话,记得,尽量动用他们的关系,为咱们多调拨些饷银、粮草和装备来。朝廷欠饷已久,弟兄们……弟兄们实在是苦啊……”

他话说得凄然,朱斌想到缴获的那一百万两银子,都被黄飙和郑天瑞他们悄悄分批换成了银票,分发给了营中兄弟。这次自己功劳最大,为天字第一营创下了好大名声,因此天字第一营的兄弟们商议着,把最大份,五十万两给了朱斌。

想到这,朱斌咬了咬牙,让祖大寿稍等一会,自己回转进去点了五万两银票出来,交到祖大寿手里说道:“总爷,这是朱斌的一点小小积蓄。如果真的按总爷说的,朱斌这次去了就回不来了,这点银子,也算是朱斌对兄弟们的一点心意吧……”

祖大寿想不到朱斌居然如此“慷慨”,握着银票的手都有些颤抖了:“文邦,文邦,一定要好好保重自己,他日有缘,你我……你我一定还会相见的……”

第040章 锦衣卫校尉

皇命在身,朱斌不敢怠慢。他留下郑天瑞等人,由他们带着天字第一营向京师开拔,自己字带着黄飙和李天齐,骑快马先行离开。

紧赶慢赶了一天,到了个小县城内,看看天色已晚,朱斌三人找了个旅馆住下。安顿好行李,三人来到店堂,要了几个菜,烫了壶酒,边聊边吃,打发时光。

过了会,忽然旅馆外一阵小小骚乱,接着八个锦衣卫押着个五花大绑的犯人进来。看到居然是凶名昭着的锦衣卫,那些方才还在谈笑着说话的客人,一个个赶紧闭上了嘴,只顾着地头喝酒吃菜。

这八个锦衣卫带队的是个十八、九岁的校尉,冷峻的面容和他的年纪并不相仿,而他边上年纪远比他大的同伴,看起来都对他敬畏的很。这人一进来,先是职业性的打量了遍店里的客人,接着让老板准备两间房子,那老板哪里赶大意,赶紧着前去准备。

不过吃饭就成了问题,这店堂里地方不大,就剩一张桌子,连着犯人他们总共九人,一张桌子无论如何也不能坐下。那校尉看了下,见朱斌那桌穿着朝廷将官的服装,上前冷冰冰地说道:“这位大人,拼个桌子如何?”

朱斌无所谓的点了点头,现在自己好歹是正四品的朝廷军官了,虽然和锦衣卫不是一个系统的,可毕竟也算是同僚,况且拼个桌子也不算什么了不起的事情,或者还可以借此认识个锦衣卫的朋友那也不错。

校尉带着两名手下,押着那犯人在这一桌坐下。正待叫菜,就听朱斌笑道:“兄弟不忙,反正我三人叫了那么多菜也吃不掉,不嫌弃的话就一起用点。”

见校尉默然应许,朱斌又让伙计送上来一壶酒,亲自为他倒满了,举起杯子说道:“在下朱斌,未曾请教兄弟尊姓大名。”

“你就是建昌城外打破后金,得到陛下亲自召见的朱斌朱大人?”未等校尉开口,他的同伴已经抢先说了出来。

“正是我们朱斌朱都司。”李天齐笑着说道。

朱斌得意洋洋,看来自己大名知道的人还不少,却不想那校尉好像根本没有听过这名字一样,勉强喝干了酒,极其冷淡地说道:“在下黄溪。”

拒人千里冷冰冰的样子让朱斌大感没趣,谁想到边上黄飙已经开口说道:“黄溪黄临江?锦衣卫同知黄百元是你的什么人?”

“父亲。”见认识自己的父亲,黄溪微微有些惊讶。

黄飙笑了起来:“原来真正是我的堂弟,在下黄飙,左副督御史岳谨元的外甥。咱们堂兄弟两个,可从来没有见过,只听舅父说过你父子俱在锦衣卫任职,不想在这遇见。”

朱斌听的一头雾水,这两人既然是堂兄弟,怎么从来没有见过?还有,从来不曾听黄飙说起过自己的父亲,看来,这里面大有学问。

黄溪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原来是堂兄在此,听闻堂兄在边塞奋勇杀敌。威名远播,今日方才得见,你们可是去京师的?”

“喂,你们别光顾着聊天,给老子一口酒喝。”边上那犯人叫了起来:“这一路上老子一口酒没喝到,小兔崽子们,想憋死老子啊!”

朱斌大怒,见这人犯三十来岁,样子长得狰狞,正想发作,就看到黄溪冷冷的看了犯人一眼,猛然伸出右手,只在犯人下巴上一拧,竟然把这犯人下巴生生拧得脱臼。手法快捷无比,朱斌根本没有看清他是如何动作的。

那犯人疼痛难忍,偏偏又叫不出声来,只在喉咙口含糊不清的发出声音,张着嘴的样子甚是滑稽。就听黄飙拍手道:“早听说堂弟是家传的擒拿手,锦衣卫上上下下无有不知其名者,今日终于大开眼界。”

“这是朝廷的要犯,闯贼高迎祥的部下。”黄溪淡淡地说道:“闯贼兵败,我们从陕西开始一路追踪,才终于在此将他拿住。他是高迎祥的一个亲信,又知道反贼中的大量机密。听说闯贼派出了很多人手前来营救,既然都是去京师,一路上免不得麻烦各位了!”

“客气,客气。”朱斌抱抱拳道:“大家同朝为官,你的事就是兄弟我的事,哪里用得着说上麻烦二字……”

黄溪有些好奇地看了一眼面前的这个少年都司,这人真的是大败后金的那个朱斌?看他说的话,文不文武不武的,连江湖口吻都用了出来,要不是他和自己的堂兄坐在一起,可还真得好好盘问盘问了。

来来回回喝了几杯酒,忽然看到十几个彪形大汉走进店里,也不吃饭,十几个人只要了两间房子住下,上楼前还特意往朱斌这一桌上看了几眼,朱斌很快注意到,那个被黄溪看押着的犯人眼中流露出了喜色。

“此必是人犯同党。”黄飙压低声音说道。

黄溪点了点头:“不错,看来今天夜间定有事情发生……”想了会,叫过手下吩咐了几句,对朱斌道:“朱都司,不知今晚可否我等住在一起,左右可以有个照应。”

“当然没有问题。”朱斌爽快地道,接着他又有些疑惑:“为什么不去找当地官府,那些差役打仗不成,可现在好歹能够派上点用场。”

“官府?”黄溪骄傲地笑了下:“锦衣卫做事,什么时候要小小县令插手了?那些当差的,除了会在无知老百姓面前耍耍威风,真的遇到了真刀真枪,早吓得屁滚尿流了。”

朱斌眼珠子转了几下,叫过几人说道:“我看他们来的可远远不止这么几个人,若是硬拼,只怕我们要吃亏,我倒有个办法,既不损伤人手,又能带着犯人安全撤离!”

第041章 前朝皇帝

到了半夜时分,旅馆外果然起了异动。不断的有火把打起,说话的声音一直就没有断过。朱斌悄悄从窗子向外看了一下,估计旅馆外来了不下二十人,加上前期住进来的,反贼已经达到了三十来人。

正当群匪准备动手的时候,忽然朱斌那间房门打开,黄飙和李天齐已如猛虎一般冲出,监视着这间客房的两个匪徒还没有反应过来,早被他们砍翻在地。随后,锦衣卫们押解着被用被子遮挡住的犯人从里面出来,团团围在犯人身边,奋力向楼下冲去。

“狗官兵要跑啦!狗官兵要跑啦!”

店内店外同时响起了叛匪的叫声,那些拥聚在外面的土匪,发了疯一样冲了进来,手里的武器只管向着锦衣卫身上招呼。黄飙、李天齐和锦衣卫不敢恋战,拼命想着杀出一条血路。黄飙和李天齐在前开路,两口刀锐不可当,竟渐渐的杀到了门口。

“杀了余大山,杀了余大山!”

群匪看到势头不对,想到来前闯王早吩咐过自己,实在无法救出那叫余大山的亲信,那就必须不惜一切代价的杀了此人,以免机密落到官军手中。顿时,无数的兵刃居然同时向余大山招呼过去。

锦衣卫哪里敢让如此重要的人犯有所闪失,急忙不顾性命的保护着余大山,不多时已有两名锦衣卫倒下。忽然,被棉被包裹着的余大山发出一声惨呼,终于有一刀狠狠地刺到了他的身上。余大山才一倒下,立刻又有十几把刀砍了上去。

一大滩的献血从棉被中流出,里面的尸体挣扎了几下,再也一动不动。

一看余大山已死,群匪欢呼一声,生怕天亮了遭到官兵合围,也不敢多加停留,呼哨一声,转眼间就散得干干净净。

这一番打斗,锦衣卫死了两个,伤了两个,还失去了重要的犯人余大山。本来应该沮丧的他们,谁想到却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表情。

旅馆老板一听到打斗之声,早吓得躲在屋子之中,好容易听外面没动静了,这才敢颤颤抖抖的出来,看到自己的旅馆之中竟然死了那么多人,不由得惊叫起来。

黄飙招了招手让他过来,瞪着眼睛扔给了他一锭银子:“去,半个时辰之内弄一辆马车来,否则,嘿嘿,锦衣卫是什么样的人我想你也知道……”

那老板哪敢说半个不字,银子的威力加上锦衣卫的名号,只一会功夫居然就弄来一辆马车。黄飙对落上叫道:“都司大人,可以下来了。”

就看到楼上闪出朱斌、黄溪二人,身边押着的穿着锦衣卫服装的,可不正是那犯人余大山。

待到余大山被押解下来,一名锦衣卫上去就劈劈啪啪给了余大山几个大耳光子:“你他妈的混蛋,老五为了冒充你已经死了,他老婆才给他生了个大胖儿子。到了京师,你要不老实招供的话,老子把你的皮一寸寸剥下来……”

“人已经死了,活人为大。”黄溪冷声说道:“你留下来,通知当地官府善后,其余人立刻离开这里……”

……

天亮后,这一行人已押着余大山离得县城远了。那余大山见自己忠心耿耿效忠着高闯王,高闯王去如此对待,心灰意冷之下,被结好下巴的他连话也懒得多说了,一个人老实了许多,只默默地坐在马车之上。

“朱都司,这次谢谢你了。”黄溪脸上勉强挤出了一个笑容:“若不是都司,只怕就要出事,回去后,我必然向朝廷汇报都司的功劳……”

“黄兄哪里用得着客气。”知道在这种人面前,可不能露出居功自傲的样子,朱斌谦逊无比地说道:“其实用不着我们,以黄兄的身手,相信也可以应付得了。将来到了京城,还要请黄兄多多关照才是。”

行了一会,来到一个空旷地方,看看四周无人,黄溪让停住马车,将随身带着的干粮分发给诸人。朱斌忽然看到那余大山向他使了个眼色,情知其中有异,对黄溪笑着说道:

“黄兄,一夜辛苦,不如你我轮着下去走动走动,黄兄先请。”

黄溪想了想,走下马车,朱斌看他走远,说道:“说吧,余大山,有什么事情现在可以对本大人说了。”

“我落到厂卫手里,想活着出来那是不可能了。”余大山苦笑着说道:“枉我跟了高迎祥那么多年,对他忠心耿耿,可他居然想杀了我。大人,我这条命是你救的,反正我是个要死之人,我衣服夹层中有一样东西,就当是送给你的吧。”

朱斌疑惑着按找余大山所说的地方,撕开他的衣服,里面有封信和一块玉佩。那玉佩精美无比,看起来价值连城。朱斌不明白此是何物,就听余大山说道:

“大人,知道建文帝朱允炆吗?当年燕王朱棣攻破京城,都说建文帝自焚而死,其实他是顺着地道跑了出去,其后一直隐居在湖南湖北一带,并且繁有子孙……”

听到这,朱斌一颗心已经“扑通扑通”跳了起来,他想到了马登初和自己商议的秘密,岂不也正是和此有关?他勉强让自己镇静下来,让余大山继续说下去。

余大山叹息了一声:“后来湖北战乱,建文帝子嗣皆死于匪乱之中,只有一人得还。后来,这人落到了高迎祥之手,他知道了这个情况,自然大喜,认为这是个反对当今朝廷的绝佳理由。可惜跑出来的那个建文帝的后代,却体弱多病,经不得艰苦跋涉,竟然一病不起之下死了。其后官兵围剿甚急,高迎祥便将从那人身上搜出的这两样东西交给我保管……”

朱斌强压着乱跳的心脏,打量起手中的东西,信是盖着建文帝私章,详细诉说逃出来之后状况的。玉佩却是当年朱元璋亲自赐给朱允炆,乃属皇家独有的宝贝!

第042章 初进京城

上天,上天,自己的运气真是太好了,急用着什么来什么,看来所有的晦气,已经在自己的那个时代跑得干干净净!

他竭力让自己平心静气,想着自己和马登初的密议。原来,建文帝未死,并且留有子嗣的消息,居然也传到了崇祯帝朱由检的耳朵里。朱由检当时就命令亲信太监吴直,秘密寻访建文帝的后人,并把他带进宫中,要好好的补偿一下。

其实在正德、万历、崇祯年间,都有大臣请续封建文帝和他的皇后,及加庙谥,只是讨论来讨论去,都没有落到实处而已。

这崇祯帝朱由检性格也当真奇怪。残酷起来六亲不认,可真心软起来,慈悲到令人无法相信,就朱斌在后来的史料上读到的,张献忠造反后,一路杀到安徽凤阳,砍光皇陵的几十万株松柏,还拆除了周围的建筑物和朱元璋出家的龙兴寺,然后放火烧了明朝皇帝的祖坟。

可当朱由检知道了之后,居然对大臣们说道:“老百姓不是想要造反啊,实在是他们饿得没有办法了……”结果不仅没有龙颜大怒,反而还派人去招安了张献忠这个挖了自己祖坟的大仇人,外加封了个大官给张献忠,简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所以这次想找到建文帝后人,好好安置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了。

朱由检把这事交给就吴直去办,吴直又交给了马登初。可是,天下如此之大,又并没什么头绪,让马登初到哪去找?可若不做好,只怕把吴直和崇祯皇帝一起得罪了。正在马登初左右思量无计的时候,却让他在无意间发现了朱斌。

在马登初看来,朱斌这人又聪明,胆子又大,偏偏还正巧姓朱,若是让他来冒充建文帝的后人,那是最好不过。要是事情败露了,只要把所有的责任往朱斌头上一推即可,自己顶多受到陛下的责罚。

这当中唯一难办的地方,就是如何得到皇帝的信任,确信朱斌就是建文帝的后代,本来按照马登初的想法,只要吴直能从中说话,向来对吴直信赖的崇祯必然不疑。现在好了,有余大山提供的物证,崇祯皇帝不信都难。

“大人,这些东西也许你拿着没用,可这玉佩我看还值几个钱,也算是我的一点心意吧。”余大山完全不知道这两样物件对朱斌意味着什么,见朱斌怔怔出神的样子,还当他不看在眼里,急切地说道:“大人,方便的话,求你再帮我一个忙。”

朱斌这才从沉思中醒来:“说吧,还有什么事?”

余大山惨然一笑:“我早听说进了锦衣卫的门,还不如死了的好。大人对小人有救命之恩,小人不敢在路上寻死,以免连累大人。我的衣服左下角里有颗毒药,求大人帮我启出,一到了锦衣卫的衙门,小人……也省得小人再受那些痛苦……”

这却是个难办的事了,要是余大山现在就服毒自尽,自己一口抵赖,倒没有什么大事,可负责押运的黄溪势必摇倒大霉,偏偏他他又是黄飙的堂弟。犹豫了好一会,朱斌凭感觉觉得这余大山也算条汉子,咬了咬牙,终于还是摸出了那颗毒药,放到了他的嘴中。

其实朱斌这么做也大有私心在内,万一余大山被送进去,熬刑不过,招供出了此事,自己当时就能人头落地,说不定,死法比余大山还要凄惨……

细心地收好建文帝的信件和玉佩,黄溪正好进来。总算还好,余大山说话算话,并没有当场自尽,这让朱斌大大松了口气,只不过,他现在担心的是,等到了锦衣卫,余大山还有没有求死的勇气……

……

赶了两天的路,京师在望。巍峨的城墙,自有它的一番气派。大明王朝初立国时,朱元璋定都于金陵。后朱元璋的四子燕王朱棣于北京起兵,夺取了建文帝的帝位。为了摆脱原南京的旧势力的干扰和抵御北方的蒙古入侵,即天子戍边,这才迁都北京。

一进入京城,里面繁华热闹,不停的有车马经过,到处都是叫卖声,似乎年前女真人的入侵,已经成为了很久远以前的事情。

越往前走越是热闹,人多车马多店铺多,五颜六色,真叫做花花世界。蛛网一样密的巷道,蚂蚁般稠密的人群……

“朱大人,我这就和你拜别了。”黄溪忽然停住马车,说道:“这次感激你出手相助,等我把手头上的事情办妥了,必然登门致谢。”

“兄弟一定等你,等我安顿好了……”说到这,朱斌忽然觉得没有必要派人告诉自己的地址,这样锦衣卫的,要想弄清楚自己的落脚处还不简单?

和黄溪分手后,李天齐也找了个由头溜走,黄飙想都不用想,这小子可是先跑回自己家享福去了。他对朱斌说道:“朱都司,等着皇上召见可得有几天,你住在客栈颇不方便,我舅父家中颇大,不如就住到哪里去吧?”

“这个,恐怕不太方便吧。”想倒是想,可朱斌又觉得有些难办:“在下和令舅父素未平生,贸然打扰,恐怕他老人家会不太高兴……”

“我舅父舅母膝下无子,对我最是疼惜,住上一段时候又有何妨?”不容分说,黄飙已经带着朱斌策马前行。

走了一小段路,来到一座精致的庄园面前,黄飙才一下马,看门的人立刻大叫起来:“甥少爷回来了,甥少爷回来了,快,快,快去通知奶奶!”

那看门的连滚带爬的冲了进去,另个看门的家丁上来欣喜地道:“甥少爷,你能回来就太好了,奶奶不知道有多想,每天都是红着双眼出来的……”

“你是小二子吧,我走的时候才把你买来的,一年不见,居然长得这么高了。”黄飙笑着说道:“我舅父呢,他人呢,又去青楼了吗?”

第043章 左副督御史

朱斌差点晕倒,天底下哪有外甥这样说自己亲舅舅的?那家小二子的却好像见怪不怪,笑嘻嘻地说道:“甥少爷,老爷他正在朝里当差呢。让老爷回来听到了你这话,只怕他又要拿藤条来抽你了……不过,您好像也从来没有怕过……”

黄飙鼻子里冷冷哼了一声,那神态压根就没有把自己这个舅父看在眼里。过了会,从院子里忽然传来说既悲又喜的声音:“飙儿,飙儿,我的飙儿,你回来了,你可回来了,你在哪,让舅妈看看你……”

随着声音出来个三十五、六左右的妇人,样子端庄秀丽,远远的看到黄飙,早已是一脸的眼泪,冲到黄飙面前,不断抚摸着他的头,上上下下打量着他,抹着眼泪说道:“飙儿,你一个好好的读书人家的,非要跑去当那兵。边塞可是好呆的,女真人又狠,万一有个好歹,我……你可让你舅舅和舅妈怎么活啊……”

黄飙大是尴尬,推推舅妈:“舅妈,我这还有朋友来呢。”

他舅妈这才发现,急忙拿丝绢擦去眼泪:“让这位公子见笑了。快,里面请,飙儿他舅父就快回来了。许妈,让厨子多上几道菜,千万别忘了飙儿最喜欢吃的鹌鹑蛋。”

整个庄园都因为黄飙的回来而忙碌起来,他的舅妈更喜欢的和什么似的,忙里忙外,又亲自下厨看着厨子,就生怕做的菜不合黄飙口味。朱斌也没事做,和黄飙闲聊了几句,才知道他舅妈赵氏,娘家在朝廷里也是很有权势的。和黄飙的舅舅岳谨元膝下无子,黄飙从小在舅舅家长大,这夫妻俩把他疼得和什么似的,几次想要把黄飙收成儿子,可黄飙都没有答应。

“我就觉得奇怪了,听你舅母说的,你一家都是读书人,我也觉得好奇,你怎么就会从军了?”朱斌喝了口茶,问道。

“读书人?哼哼。”黄飙冷笑了两声:“就是因为我从小在读书人家长大,才最明白那些读书人能做什么了。八岁的时候,我就发誓绝不靠用读书做学问去做功名,倒是钻研点兵法,学身好本事杀敌报国那才是王道……”

闲聊了有半个时辰,黄飙的舅舅岳谨元回来了。这位左副督御史四十来岁,生得风流儒雅,往那一站,倒让朱斌觉得他很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样子……

看到黄飙,岳谨元眼中一阵欣喜,接着很快恢复了常态,淡淡地说道:“飙儿回来了啊,那就先吃饭吧,这位是?”

“这是朝廷新任命的都司朱斌。”黄飙看到舅舅回来,也不起身,懒懒地回答道:“他在京里没半个亲戚,所以我请他住到这里。”

谁想到,岳谨元听到这名字,先是一愣,紧接着脸上居然露出了笑容:“原来是圣上亲自点名召见的朱斌朱大人,幸会幸会。哦,住我们这,很好,很好,好得很。你们一营为官,自该相互照应。朱大人来得匆忙,想必随身物品都没有备齐,用了饭我就让下人去准备。”

他脸色变化得如此之快,倒让朱斌呆在那。嘴里一口一个“朱大人”,让习惯称自己“朱大人”的朱斌甚觉不舒服:“伯父,朱斌和浩然兄一营当兵,可万万当不起伯父这声‘大人’,就请叫朱斌文邦吧。”

“好好,文邦,这透着亲热,真正是一家人似的。”岳谨元笑道:“内子不晓事理,文邦远道而来,岂有不腹中饥饿?又焉用等我,快快前去用饭。来人,把李侍郎前年送我的那坛好酒拿出来,为文邦和飙儿洗尘!”

四个人,岳谨元上座,赵氏打横,朱斌和黄飙下席。满满的一桌酒菜,其中黄飙最喜欢吃的虎皮鹌鹑蛋,那是赵氏亲自下厨做的。

“舅舅,”夹了个鹌鹑蛋扔到嘴里,用永远不变的玩世不恭的口气说道:“祖大寿那欠饷已久,总不能让兄弟们饿着肚子打仗吧?前些日子祖大寿再次上表朝廷,请求增拨辽饷五十万两,您帮着在朝廷里说上两句话吧。”

自从黄飙从把总、千总,一直升到现在的守备后,原来对这个不屑外甥弃文从军暴跳如雷的舅舅,也变得和蔼了许多,看着外甥的眼里也少了严厉:“我是风宪官,怎么好过问兵部户部拨款的事情?”

赵氏在边上帮衬着说道:“飙儿难得向你开一声口,你就帮他一次,去兵科给事中说和一下,大家总归都是同僚,他想来也不好意思驳你的面子……”

“你一个妇道人家懂得什么。”岳谨元呵斥了一句:“国家大事,岂是你能插嘴的……”

想到朱斌还在一边,岳谨元叹了口气:“文邦,飙儿,你们阅世还浅,有些事情你们不懂。五十两那可不是小数目,现在哪里不在等着用钱,连圣上都把内孥给拿出来了。再者,祖大寿虽然镇守边关,作战得力,可他,他毕竟是袁逆的人啊。朝廷肯让他独自带兵在外,已经是很对得起他……”

说到这朱斌和黄飙才终于懂了,朝廷缺银子那自然不假,最主要的,还是祖大寿是袁崇焕的部下,朝廷用他,又防着他,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银子上死死的卡住祖大寿。

“又要用人,又要防他,这样的朝廷岂有不败的道理。”黄飙素来口无遮拦,想到什么说什么:“再这样下去的话,不是摆明了逼反祖大寿吗?”

“混帐!”岳谨元吓得脸色都变了:“你,你这孩子,这话是可以乱说的?厂卫的厉害你又不是不知道,什么话不能传到他们耳朵里?真到了那个时候,舅父也帮不了你了!”

第044章 圣上的意思

黄飙浑不在意,只端着酒杯冷笑不止。抓吧,抓吧,等把所有的人都抓光了,等女真人打进了京师后,这大明的江山,就是毁在你们手里的!

看着这个外甥,岳谨元叹息着摇了摇头,话锋一转说道:“文邦啊,我倒有一个好消息给你,前日朝议的时候,圣上认为你统领的那营战斗力极强,并且别人送了个美称,叫‘天字第一营’是吧。当时圣上听到这个称呼,龙颜大悦,对臣下们说,谁说当官的儿子不会打仗,谁说只有辽军才最有战斗力,这天字第一营就连着打败了叛匪和后金军了……”

朱斌差点笑出声来,“天字第一营”可是这些公子哥们自己叫的,人家喊着也大多没有什么敬意,怎么传着传着,到了京师这里,就变成是“美称”了?偷偷看了一眼黄飙,发现他也在那窃笑不止。

岳谨元没有察觉到两人的变化,兀自兴致勃勃地说道:“所以圣上的意思,是准备亲笔赐名‘天字第一营’,让这正式成为我大明军队的番号。另外,还准备让兵部拨款五十万两,六百人毕竟是太少了,而且你营中大半兄弟回来后别有重任,因此募兵是免不的了,朝中大臣也大都极力赞同……”

废话,立了功就调回来,这层道理难道老子不懂?朱斌心里想道,等到了京师后,天字第一营能剩下一成人还在军营中那就了不起了。祖大寿要增调五十万辽饷迟迟无法解决,可自己这一下就批了五十万两,想来这也是营中兄弟身后背景的功劳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