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血沃轩辕-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明之魂,这就是我大明不灭之魂!”

崇祯嘶声叫着,舞动着那面大旗,像一个真正的,不世出的杰出帝王,指挥着他的臣民,指挥着所有忠勇的部下,为了一个明知道不能取胜,但却一定要义无返顾去从容赴死的战斗而战斗!

“邢老三!”

崇祯厉声叫着,当他看到邢老三的时候,他吼着:

“邢老三,你,给朕去死,去死!去杀开一条血路,保护武英王冲出去!朕,亲自给你们断后!”

“大明皇上,臣邢老三,接旨!”

邢老三没有任何一点犹豫,把疯狂地挥动着手里的战刀,近乎疯狂地叫道:

“关宁铁骑,圣上有圣,保护武英王,圣上亲自断后,去死,去死!”

“死!死!死!”

最后三十三名关宁铁骑齐声叫道,这声音,让大地为之颤抖;这声音,让江海为之倒流;这声音,让群贼为之胆寒!

看着关宁铁骑奋勇搏杀,看着御林军将是奋勇搏杀,看着朱由斌奋勇搏杀,崇祯笑了,大明没有亡,大明也永远不会亡!因为,有着这么多的忠勇将是,流寇、满清,不管是谁,都亡不了大明的江山!

忽然,崇祯身子晃了一晃,他的脸色一紧,但随即就恢复了正常,在战马上,他拼力挥动着战旗。从他嘴里迸出来的,只有一个字:

“杀!杀!!杀!!!”

“滚!”朱斌暴怒地吼道:“邢老三,王八蛋,给我把皇上救出来!我在前面帮你们开路!”

打到这个时候,朱斌的脑中早就忘记了过去所有的不快,他现在只有一个念头,自己不能死,崇祯也不能死,千军万马,他也要保护着崇祯冲出去!

邢老三又重新回到了崇祯身边,不待崇祯痛斥,一把就见崇祯从御马拉到了自己的战马上,猛然,他的表情怔在了那里,他看见,在崇祯的背上,插着一枝箭,插得是那样的深……

“邢老三听旨。”崇祯微微笑着:“把箭杆给朕折断,朕不能让任何人看见!”

邢老三咬着牙折断了那箭杆,快马冲到朱斌面前:“抚帅,圣上就交给你啦!”

他把崇祯放到朱斌身后,一马当先,冲在最前:

“抚帅,圣上,随我来啊!”

三十三名关宁铁骑,像三十三把出鞘的钢刀,笔直地插向敌人的胸膛!

三十三名关宁铁骑,像三十三把离弦的利箭,闪电一般地刺入敌人的心脏!

贼兵从来没有见过大明有如此勇敢的士兵,贼兵从来没有见过大明有如此勇猛的王爷,贼兵从来没有见过大明有如此果敢的皇帝!

这道路,竟被三十三名关宁铁骑生生砍出了一条血路,一条用三十名士兵的生命铺成的血路!

刘宗敏不敢相信自己看到了什么,几千人的军队,竟然没有阻挡住崇祯和朱斌,几千人啊,竟然没有阻挡住三十三名士兵,这是什么样的队伍啊!

“皇上走啦,武英王走啦!万岁!万岁!!”

还在浴血苦战的御林军士兵,忽然爆发出了一阵阵欢呼。他们的一起牺牲,一切鲜血,在这一刻,已经充满意义!

“弟兄们,皇上走啦,武英王走啦,他们一定会为我们报仇的,大家把命留在这吧!”

不知是谁发出了这一声怒吼,没有人投降,没有人怯弱,他们要让对面的敌人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战士,他们要让敌人的尸体,铺满紫禁城的每一个角落!

“冲啊,杀啊!王公公,我们来啦!”

从宫中,忽然冲出了几百名太监。不,冲出了几百名战士,大明最优秀的战士!他们就如同那些御林军士兵一般,勇敢地投入到了战场……

……

“陛下,抚帅,城里都是闯贼,唯南门尚未被合围,陛下和抚帅可从那儿突围,或有生机!”那邢老三大声说道。

“你呢?”朱斌死死地盯着他。

“我的兄弟都死了,你说,我还会独自活着吗?”邢老三凄凉地笑了一下:“你们走吧,大明可以没有我邢老三,可是,不能没有你们……我,要回去找我的兄弟……”

他笑了笑,然后和他的两名同伴,默默地拨转了马头,向着紫禁城的方向,向着那死亡的道路,慢慢地走去……

“陛下,我们走了,我们去江南。”朱斌大口大口呼吸着空气,说道:“抱紧我,陛下,前面还有敌人,咱们,一起冲出去!”

身后的崇祯,用低沉的声音“恩”了一声,声音很低很低,朱斌没有在意,皇上累了,这么激烈的搏杀连自己都觉得累了……

……

紫禁城的战斗已经结束了,一地的尸体,一地的鲜血……

刘宗敏的心情,只能用绝望两个字来形容,从进京城开始,他就没有遇到过那么激烈的抵抗,没有遭到过那么重大的伤亡,近千名闯军士兵死在了这里……

几乎所有的御林军士兵和冲出来助战的太监都死了,这对刘宗敏而言,根本就不是一场胜仗,而是惨败,不折不扣,最惨重的失败。

“将军,你看!”

忽然有士兵指着远处说道。

刘宗敏放眼看去,远处的阳光里,慢慢地走来了三条人影……

太阳忽然收去,天下又开始下起了小雨,雨点打在这三人的身上,他们却忽然不觉,只是一步步向这走来,走得很慢很慢……

“杀了他们!杀了他们!”

刘宗敏认出了,这三人就是什么关宁铁骑,正是这些关宁铁骑,让他蒙受了耻辱!

贼军蜂拥着冲了上去,他们原以为会遭到抵抗,可谁想到,当刀枪落到三人的身上,三人却什么反应也没有,还是向前一步步地走着,向前……

邢老三身边的两名同伴终于倒下了,可邢老三没有倒下,他的身上不知中了多少刀,他不能倒,因为,他还没有和他的兄弟死在一起……

贼军害怕了,胆怯了,他们不敢再把手里的武器砍下,他们眼睁睁地看着这条大汉从他们的面前缓慢,但却坚实地走过,看着地上那一串串的鲜血映着这大汉的步伐!

看到了,邢老三看到了,他看到了自己兄弟的尸体!

四十九个好汉,没有一个投降,所有的人,直到死还依然保持着向前冲锋的样子!

“兄弟们,我来了,咱兄弟又能在一起了……”

邢老三软软地坐在了一具尸体边上,抱着他的兄弟,微笑着喃喃说道。

“你是谁,你究竟是谁!”

刘宗敏几乎要发狂了,他端着一口大刀冲到了邢老三的明前。

邢老三笑得那样开心,他笑着:“你害怕了,是吗?告诉你,我是关宁铁骑,知道吗?战无不胜的关宁铁骑,是你的噩梦,一生一世都无法摆脱的噩梦……”

他死了,和他的兄弟死在了一起,没有任何的遗憾,甚至带着几分快乐,因为,他是大明之魂,他的兄弟,紫禁城外这么优秀的士兵,都是真正的大明之魂!

第246章 举火自焚

大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闯贼攻陷紫禁城,做为先锋的刘宗敏功不可没,但让他愤怒的是,大明皇帝和大明武英王的逃跑,而为了弥补这一遗憾,他以两百余骑自后紧紧追赶,务必要追杀到此二人而后为快!

当朱斌到达北京南门的时候,只看到十几具大顺军的尸体。仔细追问,原来是守在南门的大顺军士兵,见到一骑驮着二人飞奔而来,才想阻拦,却见前面的那人,也不知手里拿着什么东西,竟然隔着老远就能杀人于无形……

大顺军士兵以为对方鬼魅一流,心中害怕,竟是不敢阻挡,任凭二人冲了出去。

那追兵的首领,刘宗敏部下大将马温俯身细看那些尸体,却见人人身上都有一个血洞。马温心中大骇,一个小小的血洞就能致人于死地,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武器?

可害怕归害怕,刘宗敏之命不能不执行,他又想着一马驮着二人,如何能够逃远?当时就整点起部下,一路狂追而去。

十九日临近中午时分,北京城内人声鼎沸,战马嘶鸣,贼军大队人马进城。这些贼军疾驰而过,他们身穿白衣,头戴青色帽子,手上拿着劲弓,夹着长箭,腰上拴着短棍。

老百姓们照常开门,街上的行人站在道路两旁观看,寂然无声,只听得盔甲与马蹄的声音,他们似乎对这一天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一个脸上都写满了麻木和冷漠……

李自成头戴毡笠身着缥衣,乘乌驳马,拥精骑百余,由得胜门入,转大明门。伪军师宋献策、伪内阁牛金星及宋企郊等五骑从之。

伪将李牟,副将田化龙、李岩等,分将各兵。

李自成从西长安门入,弯弓仰天大笑,自恃百发百中,射长安牌坊,说道:“若射中间字上,天下太平。”谁想却一箭射在瓦楞内。

宋献策赶紧说道:“射在沟中,以淮为界。”

其实在相术上来说,瓦楞内为空虚之处,一旦成空,乃必亡之兆耳。

李自成长得相貌丑陋,又瞎了一只眼睛,等到了承天门,顾盼自得。见“承天之门”四字,欲借以惑众,复弯弓指门榜,大声语诸贼曰:“我能为天下主,则一矢射中四字中心。”

射之,谁想到又不中,只中“天”字下,李自成闷闷不乐。

牛金星又说道:“中其下,当中分天下。”

李自成这才开心起来,投弓而笑。太监王德化率内员三百人,先迎于得胜门,这位崇祯曾经重用的太监,却做出了最无耻的行径。

早先投降的太监曹化淳引导李自成和他的随从人员牛金星、宋献策、宋企郊,从长安门进入大内,紫禁城就这样易主了……

但并不是人人都如他们这般无耻。

驸马都尉巩永固、新乐侯刘文炳,十八日接到皇帝的密诏,赶到宫中,崇祯问他们能否为自己巷战抵挡贼军,两人告诉他已经毫无可能。崇祯说:到此地步,朕的意志已定。

巩永固回答皇帝:“我们在家中堆积了柴草,决心全家自焚,报答皇上。”巩永固回家后,在墙上写了八个大字“世受国恩,身不可辱”。当时妻子安乐公主已经自缢,巩永固和子女五人自焚而死。

而刘文炳全家也自焚而死,年已九十多岁的祖母,投井而死。

大学士范景文眼见大势已去,感叹自己身为大臣不能为天子出力,深深愧疚,从此绝食。十九日京城陷落,传闻皇帝驾崩,或者说已经“南巡”,叹息道:

“不知圣驾所在,只有一死,来报答陛下。”

随即在妻子陆氏灵堂前自缢,被家人救下后,赋诗明志:“谁言信国非男子,延息移时何所为?”向皇宫方向跪拜号哭,纵身跳入龙泉巷的一口古井中。他是内阁辅臣中唯一的殉难者。

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华,十八日率领御史上城巡视,遭到太监阻挡,归途遇见同僚吴麟征,握手挥泪,互相鼓励,誓死国难!

次日获悉“国难”,抱头痛哭,拿了印信、官帽、官服,前往吉安会馆,祭拜文天祥,题写绝命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今日骑箕天上去,儿孙百代仰芳名。”随后自缢而死。

像他们这样殉节的还有惠安伯张庆臻、东宫侍卫周镜、宣城伯卫时春、阳武侯薛濂、兵部侍郎王家彦、刑部侍郎孟兆祥、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施邦曜、大理寺卿凌义渠、太仆寺丞申佳胤、太常寺卿吴麟征等人。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大多数官僚贪生怕死,卑躬屈膝地卖身投靠新朝,追求荣华富贵。大学士魏藻德、陈演等领袖人物,在李自成入主紫禁城的第二天,就前往拜谒,表示改换门庭之意。

魏藻德恬不知耻地说:“臣在内阁三年,皇帝不听我的话,以至于有今日的下场。”

李自成训斥道:“你受到皇帝重用,应当为社稷而死,为什么偷生?”他连忙叩头,称呼李自成为“陛下”,说道:“如果陛下赦免我,一定以赤胆忠心相报。”

对于这种朝秦暮楚之徒,李自成根本不屑一顾,命令士兵把他囚禁起来。魏藻德还不死心,透过监狱的窗子,向外喊话:“如果用我,什么官都可以,为什么拘押我?”

负责守卫京城的总指挥、京营总督李国桢,临阵脱逃,求见李自成。

李自成对他根本不屑一顾:“你身负重任,既不坚守京城,又不为皇帝殉节,厚着脸皮来见我,为什么?”

李国桢沮丧得无话可说,连声称呼李自成为“陛下”,吞吞吐吐地说道:“陛下应运而兴,我愿意用余生为陛下效劳。”人居然厚颜无耻到了这个地步!

李自成勃然大怒:“你辜负你的君主,我为什么要用你这种没有忠心的人?误国奸贼难道还想求生吗?”

其他投降的官员一千二百多人,按照贼军的布告,身穿青衣,戴着小帽,前往会极门集合,自报姓名、职衔,等待牛金星的录用。

这些昔日八面威风的官僚,如今好像囚犯一样坐在地上,听凭贼军士兵的戏弄侮辱。

后来有目击者这样描述他们的丑态:“平日老成者,乖巧者,负文名才名者,哓哓利口者,昂昂负气者,至是,皆缩首低眉,直立如木偶,任兵卒侮谑,不敢出声。亦有削发成僧,帕首作病。种种丑态,笔下不尽绘。”

他们从黎明一直等到黄昏,都没有受到召见,饥渴疲惫之极,横七竖八地躺倒在地上,丑态百出。李自成对这批降官十分反感,对牛金星等人说:“官员们在城破之日能够为国殉难的就是忠臣,怕死偷生的都是不忠不孝之人,要留他干什么……”

牛金星对待这批前来等候录用的官员,也很蔑视,用手摸着他们的头顶,口中“一双”、“两双”的报着数目,如同对待牲口一般。

点完数目后,挑选九十多名,送往宋企郊处听候差遣。其余的都押往刘宗敏处等待处分。刘宗敏、根本没有心思审问,把他们关押起来。这些官员身穿囚服,饥肠辘辘,顾不得体面,捡起士兵丢弃的食物往嘴巴里面塞,丢尽了大明官员的颜面……

取得了北京的李自成,意气风发,一个诺大的王朝,就这样毁在了自己的手中,这也许是他过去从来都没有想到过的,但现在一起却都成为了真实的事情!

但也有让他愤怒的,那就是大明的皇帝崇祯和义军的死敌,武英王朱由斌的逃跑,在责怪了刘宗敏一番后,为了抓到这对大明的君臣,又增派五百人前去捉拿。

正在这个时候,有士兵前来报告,说在一座青楼上,公然悬挂起横幅,上面写着“有杀一贼者,赏银一两;有擒获李自成者,赏金百斤”!

本来就被崇祯逃跑而弄得心情大坏的李自成,亲自带着一众将领来到那青楼处。

只见那青楼上写着“春意楼”三字,只见楼上坐着一个绝美的姑娘,穿着一件大红的鲜艳衣服,神色从容,面前堆满了金银,身边还站立着一个老妇人!

“大胆妖女,如何敢如此对待我义军!”刘宗敏性子最急,指着上面破口大骂:“等我上来,拿下你这妖女再说!”

李自成却似乎对这女子的美艳所迷惑,他制止了刘宗敏说道:“姑娘,你叫什么名字,大明已经亡了,下来吧,我可以饶你不死……”

那女子丝丝一笑:“谁说大明亡了,大明武英王尚在,大明江南军尚在,大明关宁军尚在,难道你得到北京,便能说亡了大明了吗?我的名字,你这样的流寇却不配问起!”

被这一女子骂成如此,李自成大怒不已,却又听那女子指着下面道:“贼首李自成在此,凡我大明军民何不奋起擒贼?若得李自成之首,我甘愿以身相许!”

那些投降的官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谁都不敢做声……

“皆非大明忠臣。”丝丝叹息一声:“陛下如此待你们,你们却做出如此卑鄙下流之事,甘愿以朝廷命官身份事贼,你等朝廷命官尚不如我一风尘女子!”

李自成再也忍不住了,大声叫着,命令部下将这女子拿下。

正待贼军士兵想要冲去,忽然见到这女子身边老妇人点燃一枝火把,只往身边一扔,顷刻间春意楼火光冲天……

那些贼军士兵却看得呆了,李自成更是目瞪口呆,喃喃不住对身边众将说道:

“奇女子,真天下第一奇女子,如何却偏偏这般效忠大明?”

又想了什么似的,转身对那些明朝投降过来的官员鄙夷地说道:“这位姑娘说的当真一点也不错,你们这些男人,枉读了那么多的圣贤书,却还不如一个女人!”

“谁将三字狱,堕此一长城。北望真堪泪,南枝空自荣。国随身共尽,君恃相为生。落日松风起,犹闻剑戟鸣。”

忽然,琵琶声声,大火中,丝丝竟是怀抱琵琶,一曲哀婉的“岳王墓”在她嘴里唱来,凄婉无比,闻者无不伤心落泪……

火光越来越盛了,渐渐淹没了春意楼,淹没了丝丝和丁翠姐。可她们一边流泪,一边在那笑着,渐渐的,什么也没有了,可那一抹大红色,却永远也无法从所有人的脑海里消失……

看着那美丽的身影迷失在了大火之中,李自成看得痴了,良久,忽然发出一声长长地叹息:“若北京城中人人都如她这样,咱们还能坐得长吗?”

边上李岩上前说道:“所以咱们必须要严明军纪,我有三条建议,请闯王一定要答应。”

他这三条建议第一是李自成本人暂时退出内宫,名义上是等工政府修葺后再入宫,实是委婉地希望李能够带好头;

第二对明朝官员分别处置,一些名声很坏的贪官,严加追赃,家产充公;抗命不降的,除追赃外,并加以惩治;一些俗称清廉的官吏,免予动刑,命其自愿捐纳;

第三就是将大部队撤出城外扎营,听候调遣出征,城内留下的人马也不宜借住民房……

李自成看到刘宗敏等将领,明显对李岩的意见流露出了不满,犹豫了会说道:“这个,还是容我再考虑考虑,咱们以后再说这事吧!”

第247章 得子岭

那匹战马的速度渐渐慢了下来,这是一匹骏马,但托载着两个人的它,长途的奔跑,已经让它体力难支,可马上的主人,却依旧在毫不顾惜地鞭策着,终于,那战马再也支撑不住,发出了一声长长地哀鸣,吐着白沫倒在了地上!

一落地,朱斌立刻翻身而起,扶起了崇祯。这时候的崇祯,面色白得就像一张纸,看不到一点的人色。

自从紫禁城杀出来,为崇祯和自己换了两套便装,趁着城中一片混乱,朱斌带着崇祯一路向南城方向奔去。那贼军只顾着控制京城各处,城门那早就在之前早早结束了战斗,因此反而守备空虚,依仗着从不离身的那把手枪,一连射杀了十几名贼兵,终于冲了出去。

只可惜那把枪在这个时代陪伴了朱斌十余年,此刻子弹用尽,却成为了一块废铁……

“陛下,伤势怎么样了?”崇祯背上中的那一箭甚深,没有办法拔出,这一路崇祯都是苦苦咬牙支撑,也不知这位从小锦衣玉食的皇帝哪里来的这份毅力。

“不妨事,不妨事。”崇祯煞白的脸上挤出一丝笑意:“武英王,你带着我实在是个负担,你还是自己先走吧……”

“再往前走,必有援兵,贼兵攻北京前我已让人急速增援。”朱斌扶着崇祯,往前走了一小段,忽然莫名其妙地笑了起来:“陛下,你说我现在扔下了你,别人知道了会怎么说我?”

崇祯愣了一下,也笑了:“后世的史书上,肯定不会说你是扔下我的,而会说你弑君,就算不这么说,你也摆脱不了这个嫌疑。除非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你自己当了皇帝,那么就可以按照你自己的心思去做任何事了……”

“我永远也不会想当皇帝。”朱斌笑着摇了摇头:“陛下,你说,你这皇帝当得快乐吗?皇帝真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吗?”

崇祯的神色暗淡了下来,继位之初,他意气风发,以为凭着自己的一己之力,就可以扭转乾坤,重振大明的江山,可是这十七年的皇帝当下来,到了这个时候他才发现,其实当皇帝是普天下最痛苦的事情,尤其是想当一个有为的好皇帝……

“有的时候啊,皇帝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崇祯苦笑着说道:“你明明下了圣旨要赈济灾民,可那些银子天知道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奸臣当成忠臣,比如周延儒、杨嗣昌这些人;忠臣却又当成了奸臣,比如你……”

“咱们说好不说这些事的。”朱斌扶着崇祯后背的手掌里,忽然感到热乎乎的,他偷偷看了一眼,鲜血正顺着他的指缝流下,他的心中一紧,把话题转开道:“陛下,其实我从一见到你,就犯下了欺君之罪……”

“你根本就不是建文帝的后人,对吗?”崇祯的笑容显得如此轻松。

朱斌的脚步一下停住,愕然地看着崇祯,他根本就想不到崇祯居然知道这个秘密。

“走,快走,朕可不想落到贼人的手里。”崇祯笑着催促道:“那个余大山进了厂卫,原想自杀,可人一到厂卫,就算想死都死不成了,所以朕一早就知道了……”

朱斌难以置信地看着崇祯:“既然陛下早就知道了,为什么当初还如此厚待于我?”

“其实啊,我一开始也没安着什么好心思。”崇祯的脸上写着君王的莫测高深:“当时我本来想杀了你的,可后来见到你,不知道为什么觉得和你特别投缘,又一想,留着你比杀了你更加有用。你从一个穷小子一步进入皇亲国戚的位列中,岂不对朕感恩戴德,心中又害怕将来万一事败,也好凭着功劳将功赎罪,或许能免个被五马分尸的命运,做起事来必定卖力。你从小又在民间,朝廷里不认识任何人,自然也不会牵连到朕深恶痛绝的党争之中。朕把你派到浙江,就是要利用你的这份心思铲除浙江一派的党阀,事实证明朕的决定没有错……”

崇祯看着朱斌愕然的表情,笑了笑:

“朕派黄溪严密监视着你,本想着等个两三年后,就随便找个差错杀了你,这事的真相从此后就再也没有人知道了。可惜啊,后来见你在任上大有作为,为人又忠诚不二,朕有些不忍心杀你了。等到发现无法掌控你的时候,再想除去你已经有心无力了……”

“朕啊,一来想用你,二来又想对天下人显示朕的仁慈,朕对自家人的宽厚,朕是一个有为的仁德之君,却怎么也想不到最后会是这样的结果!朕有心说出真相,那时只怕徒惹天下人嘲笑于朕。”崇祯叹息了一声,可脸上却看不到一丝的懊丧!

“所以说,伴君如伴虎。”朱斌揉了揉鼻子:“陛下,我说句话你可别生气,外面都说你这皇帝生性多疑,却没有想到会这么用了,现在想来臣心里还实在是后怕。”

“当皇帝的不多疑不行啊,可不会用人也不行,这些话你都记在心里了。”崇祯意味深长地说道:“朕啊,就是又多疑,又想牢牢的驾驭住臣子,结果却一事无成,还生生把一个大明大好的江山丢了,不过你放心,知道这件事真相的人,都被朕给除了,包括那个余大山,现在除了你和我,再也没有人知晓其中的真相了……”

走了一段,崇祯伤痛加剧,大口喘息了一会:“武英王,朕已经决定了,朕的子女生死未知,就算能跑出去,朕也不想让他们当皇帝了,这是天下最苦最累的差使,朕只想让他们当个普通人平安安的过完这一生……这大明的江山,朕,朕想交给你!”

今天听到的让朱斌惊讶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他对崇祯说的话已经不觉得如何吃惊,朱斌断然摇了摇头:“陛下,臣不是皇家的人,只是个冒牌货,名不正言不顺,况且,你也说了,这皇上当了没趣之极,还是您继续当下去吧……”

“你可不要想偷懒。”崇祯的脸上有一些惆怅:“这些日子,朕想通了很多事,皇帝姓朱也好,姓王也罢,只要是咱汉人,终究还是汉人的江山。朝代的更迭,却是任何一个王朝都无法避免的事情,只要百姓不再受苦就好……”

看到朱斌还想抗辩,崇祯摆了摆手:

“这事朕意已决,但朕必须要告诉你,暂时还不要登基。眼下京师才破,我看我这样子也挨不了几天时间了,等朕一死,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这张位置。谁先称帝,必然成为众人攻击的目标。而你雄踞江南,手握精兵,只要稳住不动,势必会被各方拉拢,而后就可以从中收渔人之利……”

朱斌心中叹息,这崇祯虽然已经觉悟,但从小生长在皇家,所见所闻,无不是天下最阴暗的事情,国家败亡如此,却还在想着如何运用权势心机。可再仔细想去,他说的也没错,自己不想当皇帝,可旁人就未必没这心思了……

“朕得拜托你三件事。”崇祯实在走不动了,一屁股坐了下来:“第一,想办法帮朕找到子民,让他们隐姓埋名;第二个你总也姓朱,将来不要改了大明的国号;最后一个,就是帮朕报仇,将来带着李自成和金虏皇帝的头来祭奠朕!”

正说着,前方忽然疾驰而来数百骑,领先一员战将冲到面前,一见二人,下马就拜:“臣济南总兵李天齐拜见陛下、武英王,臣李天齐护驾来迟,万死之罪!”

“李天齐?朕听过你的大名,你是武英王麾下的大将啊。”崇祯笑着让他起来,看了看周围:“这里是什么地方?”

“回陛下,此处是得子岭,传说附近有座小山上的山神庙,求子最为灵验,故此得了这么个名字,这里已近山东地界,陛下勿忧。”李天齐起身道。

“得子岭,得子岭。”崇祯默念了几遍,忽然对李天齐说道:“李将军,你给朕找纸笔来。”

李天齐心中大是不满,情况如此危急,追兵就在后面,道这位皇上还有心思舞文弄墨,可看了一眼朱斌,终于还是心不甘情不愿地找来了纸笔。

崇祯略略想了会,在纸上一挥而就,却又从怀中拿出了一个印玺,盖好连着印玺一起交给了朱斌:“武英王,这东西,你留着。”

正在这个时候,就见一名江南军士兵快马而来:“回陛下,武英王,后面大约有近二百骑兵朝此奔袭而来,一柱香的功夫就到!”

“陛下,请上马!”朱斌大声说道。

崇祯却摇了摇头:“朕实在没有力气了,得子岭,这里就是朕的毙命之处了……”

其实谁都能看出,崇祯的确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也许他背上的伤势还不至于就要了命,但这位皇帝的心,却因为大明的败亡,而彻底地死了!

朱斌咬了咬牙,嘶声厉吼:“李天齐,给我把那些王八蛋全部宰了!”

“末将得令!”李天齐大声应道,翻身上马:“兄弟们,武英王有令,把那些王八蛋全部宰了,都跟着老子上啊!”

“大将出征胆气豪,什么样的王爷就有什么样的部下。”崇祯微笑着说道,向朱斌招了招手:“来,陪朕去那山神庙看看。”

这崇祯不知道哪来的力气,居然在朱斌的搀扶下,硬生生爬到了那座小山的山头,他并没有进去,只是在外面看着山神庙,出神地说道:

“神仙,神仙,为什么你就救不了大明的江山?”

忽然,他回头,从怀中拿出了那面被鲜血染成通红,从紫禁城一路带到这里的战旗:“武英王,朕再加封你为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兼蓟辽督师,加天下兵马大元帅,拿着这面战旗,去恢复我大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