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血沃轩辕-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帝才可以证明在这段时间里究竟发生了多少可怕的事情,无数无辜者倒在了国王的炮火下,无数的平民在鲜血里挣扎,无数的家庭发出了绝望的哭泣,但他们并不知道的是,这仅仅才是开始而已,更加恐怖的事情,正在悄悄地降临……

而这个时候让国王军为之欢欣鼓舞的消息也传遍了每个角落。中国人的军队已经顺利地夺取了他们想要的地方,并且在重新效忠于国王的英国将军们的帮助下,正在大步向伦敦的方向迅猛开进,也许用不了几天,伦敦的城外便能飘扬起中国人的战旗了。

三月十二日,自包围伦敦以来最残酷的一天发生了。

在这一天之中,国王军几乎打尽了储备的最后一发炮弹,然后,上万的国王军士兵,在鲁普特亲王的指挥下,怀着必胜的信心,对伦敦城发起了进攻……

本来在鲁普特亲王的设想里,这么多天的炮击,完全已经耗尽了城里军民的信心和士兵,在进入伦敦的时候,自己完全不会面对什么抵抗,但很快事实却证明他错了,当国王军出现在伦敦的时候,他们面对的遭遇,几乎让鲁普特亲王无法相信。

用各式各样材料堆积起来的防御工事后面,是虎视眈眈的伦敦守军,这里有议会军的战士,有没有任何作战经验的平民,他们用火枪,用弓箭,用石头顽强地守卫在每一处他们应该出现的地方,用自己的一种信仰,来和数倍优势于己的敌人做最后的战斗。

几乎每前进一步,国王军都会付出重大的伤亡。尸体堆满了前进的道路,有国王军的,有议会军的士兵,而更多的,却是本不该死去的平民……

战斗!战斗!!战斗!!!

热血沸腾在每一个人的胸中,死亡在这样的局面下已经变得并不可怕。所有人唯一要做的,就是杀死敌人,或者被敌人杀死。没有人会为此而退缩,哪怕是曾经胆小如鼠的人。在这里,他或者他们,都在这一刻成为了真正的战士。

勇敢的威斯克将军,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出现在了第一线。他指挥着他的三百名久经战阵的国王卫士们,不顾随时可能出现的危险,一次次带着士兵们发起了冲锋,最危险的时候,是爵士被几十个敌人围住,如果不是及时得到了援助,他差一点就成为了俘虏。

但是最可怕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完全忘记了自己安危的将军,被一枝卑鄙可恶的长箭,射中了他的胸膛,一直到他倒下的那一刻,将军还在继续战斗着,卫兵们几乎是强迫性的,将将军拉下了战场,但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这是一枝涂满了毒药的箭枝……

没有什么比这样的事情更加让人痛心了。虽然威斯克将军在谋略上总是显得有一些欠缺,但他的勇敢和对国王的忠诚却是毋庸置疑的。当初在国王陛下被迫撤离伦敦的时候,正是威斯克将军,自始至终的跟随在国王身边,一刻也没有离开过。

而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在苏格兰人背叛国王陛下的时候,也是威斯克将军挺身而出,在成功挫败苏格兰人企图绑架国王的意图的同时,也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维护了国王的尊严。

可就是这样一个可亲可敬的人,却就这么永远地离开了国王和他的军队……

当将军的死讯传到国王陛下的耳朵中后,查理难得一见地流下了眼泪。他悲伤地告诉身边的人:

“我从来也没有见过像他这样正直无私的人,为了我,将军甚至可以献出生命。上帝为什么要将将军从我的身边夺走?难道万能的上帝,真的要继续给予我考验吗?好吧,既然上帝真的想要考验我,那么伟大的查理,将会证明给上帝看的!

把这让人哀伤的消息告诉每一个忠诚于国王的人,告诉正在伦敦作战的孩子们,告诉尊严的亲王阁下。我们不会因为将军的离开而悲伤,而丧失战斗的热情,我们只会更加奋勇地投入到战斗之中。去吧,去杀光他们所能看到的每一个卑鄙的叛徒们吧!”

战斗的号角已经吹响了,同样怀着无比悲伤心情的亲王阁下,像一头被激怒的狮子一般,咆哮着带领着他的士兵,睁着公牛一般血红的眼睛,杀向了他们面前的敌人……

他和威斯克将军认识的时间并不太长,但他欣赏将军的勇敢和无畏。而将军的死讯带给他的打击实在是太大太大了。他发誓要为将军报仇,为一切为了国王而死去的勇士们报仇。

到了十二日夜间的时候,议会军的外围防线已经被国王军全部攻陷,而随着夜晚的到来,不管是国王军,或者是议会军,显然都不愿意选择在没有亮光的时候作战。喧闹了整整一天的伦敦,刹那间,让人极不舒服的安静了下来。

大约一千到一千五百名守卫伦敦的军民死在了这一天,国王军的损失不到对方的一半。

当然,这并没有什么特别光彩的地方,在武器上占据了绝对优势的国王军,依然在付出了如此惨重的损失之后,才取得了这样的战果,作为真正意义上的指挥,鲁普特亲王这位优秀的军事指挥官,面对部下的祝贺,显然并不是那么开心。

也许唯一值得庆祝的,就是胜利离他们已经不远了。那些叛徒们除了旺盛的战斗热情,又还有什么呢?他们没有援军,武器也在迅速地消耗中,大量的伤员无法得到救治,失败对于他们,只是明天或者后天的事情,仅此而已罢了……

十三日,在稳固了第一天取得战果之后,国王军稳步向市中心推进。在那,克伦威尔大约集中了两千名武装军民。只不过国王军的士兵们发现,敌人的战斗热情已经开始下降。

在经历了昨日一天巨大的伤亡之后,并不是每个人都如同克伦威尔一般,好战的情绪似乎永远也不会消失的。

在某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怯懦的军队,秘密和国王军的军官接触,商量投降的事情,而灵活的鲁普特亲王,也在私下接受了这样的投降。

完全可以想像一下,当这事在伦敦守军中传开之后,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多么大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守军们,都同样选择了这样的道路,选择了向国王投降……

当军心开始涣散之后,无论克伦威尔再做出怎样的努力,也无法挽回败局了。十四日,国王军的士兵冲进了核心阵地,克伦威尔被迫带着部分的士兵隐藏了起来。

第512章 克伦威尔

大明武英三年三月十四日,第三次伦敦攻防战结束了。伦敦重新回到了国王的手里。

这是让人异常振奋的事情,上帝终究还是站在了国王的这一边,而此刻那些叛徒也即将得到他们应有的惩罚,没有一个人能够逃脱,这一点查理可以向上帝发誓!

进入伦敦的国王军,看到那些已经精疲力竭的叛军们,起初还是表现出了充分的礼貌,他们并没有如何难为他们,但这一切随着国王陛下的进入,就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查理一世是在第三天下午的时候进入伦敦的,也许是为了炫耀自己的重新归来,也许是为了给那些叛徒们心理上的震撼,总之,这次国王陛下充分表示出了自己的威严和尊贵,在他的所有行仗中,最起码是国王军的将士,都感觉到了深深的震撼。

那些曾经反对过王国陛下的议员们,几乎无一漏网,当他们被带到国王陛下面前的时候,他们表达出了最沉痛的懊悔,并对自己的罪行做出了解释,但显然这一切都太晚了。

似乎是为了给这些叛徒一个下马威,或者是永远难忘的教训,查理一世几乎没有任何的迟疑,就宣判对以诺尔伊议长、切莫斯朗议员为首的等十一名叛徒处以绞刑,并且这一绞刑令在当天就得到了实施。

大约有两千名国王军士兵和成千上万的伦敦人目睹了绞刑实施的全过程。诺尔伊议长表现得还算沉着冷静,并没有过多地为自己辩解,只是默默地把头伸到了屠刀之下。但与他一起走上刑场的其他人表现得则远远没有他这么勇敢了。

比如切莫斯朗议员,这位当初在发动起义时表现得如此慷慨激昂的先生,从国王对他下达死刑命令的那一刻开始,哀求的声音就始终没有在他的嘴里停止过,他竭力想证明这次叛乱和自己一点关系也没有,但到了这个时候,还有谁会能他说了些什么呢?

十一个人就这么失去了生命,奇怪的是,整个现场上万人居然都是静悄悄的,一点儿声音也都没有发出来,伦敦人是麻木了,还是害怕了?有的时候暴力无法取代一切,但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之下,暴力这种手段,还是很能取得一些效果的……

“他们都不是我真正想要的人。”查理一世对目前取得的成效显然不是非常满意,他摸动着自己的下巴说道:

“克伦威尔,先生们,克伦威尔在哪里?这个大逆不道的,该死的叛徒,难道还容许他继续快活地躲在伦敦的某个角落搂抱着女人嘲笑我吗?这是我的无能,还是你们的无能?先生们,只有抓到了他,才能够说我们得到了最后的胜利。

中国人的军队正在向伦敦开拔而来,我要呈现给中国将领的,是一个完美的伦敦。况且,很快我将向中国的皇帝发出正式的邀请,邀请他来伦敦作客,参观我们一起取得的伟大胜利。我绝对不希望看到,在中国皇帝到来的时候,克伦威尔会继续策划什么卑鄙的阴谋……”

“陛下,我们已经在全城展开了搜捕。”忠诚的鲁普特亲王恭恭敬敬地说道:“但是克伦威尔还有一些追随者,他们正在想方设法地保护着他。可是我请您相信,十天,最多在十天之内,克伦威尔,就会出现在您的面前。”

查理一世的脸上终于露出了难得的笑容,他略带嘉许地说道:

“我完全相信您的能力,亲王阁下。不过我必须要提醒您,我要的是一个活着的克伦威尔,而不是一具叛徒的尸体。您知道我心里在怎么想吗?如果在中国皇帝到达伦敦后,我再在他的面前绞死叛徒,这,岂不是送给中国皇帝最好的礼物?”

是的,这完全是查理一世心中真实的想法。

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这次重新回到伦敦,并且成功地镇压住了叛军,完全都是明朝和英国共同努力下的结果,虽然,这仗主要是靠英国人打的。当然,查理一世也不得不承认,如果没有明朝皇帝的全力协助,自己并不能如此迅速地,有效的得到这样的成功。

从另一层想法来说,查理一世对那位明朝的皇帝也充满了好奇。他听说明朝皇帝非常的年轻,那么是什么样神奇的力量,让一个年轻人来统治着一个如此庞大的帝国?又究竟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让那位明朝的皇帝,在自己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慷慨地对自己施于了援手?

就在国王陛下下达了抓捕克伦威尔命令的时候,克伦威尔,这位曾经议会军的“军神”,也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之中,完全可以想像得到,在眼看即将取得最后的胜利,却莫名其妙的被国王所击溃,这份懊丧的心情,对于克伦威尔的打击会有多么之的大!

躲在伦敦西南角一个民居的克伦威尔,这个时候身边只剩下了不多的人手。至少目前他还不用担心会出现什么危险,国王军的势力尚没有到达这里。况且他身边人对于自己的忠诚,也是克伦威尔并不担心的。他唯一想的,就是将来应该怎么办。

议会军已经被完全击溃了,在伦敦短时期内很难再组建起一枝能够抗衡国王的军队。在英国的西面几个城镇,还有一些支持自己的人。但眼下最大的难题,是如果离开这里。

很显然,国王军应该完全把伦敦控制住了。想要从城门的方向出去难度实在是太大了。

“比卢克为什么还没有回来?”强森显得有些坐卧不安:“已经大半天时间过去了,可是比卢克却一点消息也都没有,难道,他也落到了查理的手里?”

比卢克是被派出去打探消息的人,对于他的迟迟未归,克伦威尔心里当然也充满了担忧,然而这份担忧却绝对不能在部下的面前表现出来,克伦威尔勉强笑了一下,说道:

“我相信现在伦敦的街头到处都是国王的人,比卢克当然得小心谨慎。不过强森先生,您完全可以放心,比卢克是个值得信赖的小伙子,又非常之的机谨,他一定能够躲避敌人的抓捕,并且把怎么样离开这里的办法,成功的告诉我们的……”

强森叹息了一声,抓了抓头说道:“先生,我们在伦敦已经失败了,下一步我们应该怎么办?就算能冲出这里,我想我们的力量也不足以对查理构成什么威胁了。”

“信心,勇气,决心!”

克伦威尔几乎是毫不迟疑地说道:“强森,只要有了这些,我们就不会害怕任何的失败。我相信只要我们默默地忍受别人不能忍受的痛苦,我们很快就会回来,就如同上一次一般。你难道忘记了吗?我们过去也如同现在一无所有,应该说比现在更加糟糕。”

强森是充分信任克伦威尔的,但他依旧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先生,我想问您一下,您能告诉我我们为什么会失败吗?我们差一点就成功了。两次伦敦保卫战,靠着我们的努力和全伦敦人民地支持,查理和他的国王军都遭到了痛击。可为什么这一次,我们却失败得如此惨痛……”

克伦威尔陷入了沉思中,他的脸上也同样显得如此的迷茫,过了好久后他才忧虑地说道:

“那个东方的国王,在这其中起了很重要的原因。可是我至今还弄不明白,他为什么会突然插手英国的事情?起码在此之前,我们和中国人看起来并没有多少利益冲突。

不过对此我却并不担心,在我看来中国人和苏格兰人是一样的。他们可以帮助查理,也可以在必要的时候抛弃查理。利益,只有利益才是永恒的。

既然查理能够利用中国人,为什么我们不能呢?也许并不是中国人,荷兰、西班牙、葡萄牙,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利用的力量,就看如何才能够说服他们……”

正在这个时候,门外忽然传来了敲门声,室内的人神情一下紧张了起来。强森抓起了佩剑,伏在门上听了一会,这才露出了喜色说道:

“先生,这是我们事先和比卢克约定的暗号,是比卢克回来了!”

所有的人都露出了兴奋的表情,在克伦威尔的示意下,门被打开了。

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果然是比卢克,只是他看起来神色有些紧张,面色也显得苍白了些。还没有等他说话,他已经被推开了,一个国王的军队出现在了克伦威尔的面前:

“克伦威尔先生,以国王的名义,你已经被捕了!”

第513章 皇帝和朝廷

当克伦威尔被抓获的消息传到了查理一世耳朵中后,一直为此事而忧心的查理国王,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是的,毫无疑问这是一件值得让人庆祝的事情,克伦威尔的被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发生在英国的叛乱,至此终于可以画上一个句号了!

鲁普特亲王因此而获得了属于他的荣誉,他被国王陛下授予了神圣的勋章,并且得到了一大片新的封地。在这次平叛中的有功人员,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奖赏。就连那个出卖了克伦威尔的比卢克,因为他的表现,也得到了国王陛下赏赐的一大袋金子。

在查理回到伦敦后的第十天,大明的何凯将军,做为明军的代表,在亨利克中校的陪同下,也进入了伦敦,而他的到来也受到了查理国王最隆重的欢迎。

国王陛下专门为何凯将军举办了一个盛大的酒会,以答谢明帝国给予自己的帮助。在酒会上的国王高举者用金子打造的酒杯慷慨激昂地说道:

“这是两个国家共同努力,两个国王携手创造出来的奇迹,让我们一起为这样的奇迹而干杯。克伦威尔和他的同党们,已经成为了可怜虫,正在监狱里等待着末日的宣判。我为这个国家感到骄傲,为自己感到骄傲,也为做出了无数努力的你们感到骄傲。

我们绝对不能忘记,在东方的那个庞大而古老的帝国,为此付出了多少的艰辛,现在,是我们,回报他们的时候了。我已经委托佛力奇司先生,向大明的皇帝带去了我诚挚的邀请,很快那位伟大的皇帝就会来到伦敦,现在,让我们一起为此而干杯吧!”

在国王陛下极富渲染力的鼓动下,宾客们热烈而兴奋地喝完了杯子里的酒,并且带着好奇不断向何凯询问起大明帝国的一切以及那位东方的皇帝。

“对不起,我真的不知道陛下什么时候会到来,我也不知道现在我的国家怎么样了。”面对鲁普特亲王的询问,何凯微笑着说道:“因为我已经离开了自己的土地太久了,亲王阁下,我现在和您的心情一样,是如此迫切的想要见到皇帝陛下……”

鲁普特亲王略略遗憾地耸了耸肩,那位东方的皇帝对于他来说是那样的充满了神秘。他曾经在佛力奇司的嘴里,听到过一些关于东方皇帝的故事。听说他十几岁的时候就当上了一个地方的总督,并且使许多将领都忠诚于他,他究竟是怎样做到的?

这时在酒精和胜利喜悦的刺激下,整个酒宴开始便得兴奋起来。无数人都在那热烈地讨论着处死克伦威尔时的盛大场面。何凯微笑着看着这些人,但他的神思却已经飞到了自己的故乡。陛下,也许很快就会出现在自己面前了吧……

……

“胜利只是早晚的事情,这并没有什么值得吃惊的地方!”

在大明的皇帝,听完了佛力奇司的汇报,朱斌淡淡的笑了一下说道:“倒是抓住了克伦威尔,这的确让人觉得兴奋。这才是最让人高兴的事情。”

佛力奇司并不太明白这有什么高兴的。虽然做为叛徒的军事指挥,克伦威尔的被抓让人开心,但和国王的成功复位相比,却并不如何重大。

看着佛力奇司有些迷惑的表情,朱斌知道这个人是无法理解的。

“查理国王的邀请吗?我接受。”当佛力奇司说出了查理一世的邀请之后,朱斌沉吟着说道:“其实在很早以前我已经在期盼着这样的邀请了,只是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平叛用了这么长的时间。不过,来了总比不来的好。

佛力奇司,你是我大明的官员,同时也接受了查理的委托。我现在可以很明确地告诉你,大约在一个月后,我将会造访伦敦。届时,我还会带去和查理的各种合作方案。大明和英国的友谊,从这一刻开始,其实才刚刚起步……”

“陛下,臣不建议去英国。”当佛力奇司告辞后,岳谨元皱着眉头说道:“陛下乃九五之尊,身系大明之前途安危。洋夷之心又最是难防,万一他们对陛下有所不轨的话,我大明危矣。况且,历朝历代从未有皇上前往外国之例……”

“以前的确没有,但现在有了。”朱斌并不在意地说道:“出访英国势在必行,否则我们之前的付出将得不到回报。有些事情必须由我亲自前去,其他任何人都无法代替。而且两国国元首之间的互访,早晚会成为最正常不过的事,这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地方!”

他站起身慢慢走了几步,说道:

“假设,我这次去英国真的遇到了什么不测,我大明就因此而会再次面临亡国之祸的话,这也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因一人之生死而亡一国,这绝不是一个成熟的国家。皇帝在我看来只不过是一个符号,真正让朝廷运转起来的,是你们。

其实这些年来,朝廷的运转在你们的努力下已经非常流畅了。我一直常年带兵征战于疆场,维持这个国家的,正是你们这些大臣。岳谨元,你知道我一直梦想着的朝廷是什么样的吗?是皇帝只不过是一个国家的精神领袖,而不是真正决定一切的人……”

岳谨元听得目瞪口呆,陛下的这些话当真是闻所未闻。这时他听到朱斌又自我解嘲似的笑了下:

“不过这还只能是个梦想而已,现在的国家,依旧需要一个英明的君主。但起码我们已经开始起步了,而且比任何国家步子迈得都要大。早晚有那么一天,我的理想一定会实现的。英国,或者是其它任何国家,都会被我们远远地抛在身后。”

“好吧,既然陛下已经决定了,臣也只有服从就是。”

岳谨元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个固执的皇帝,一旦做出了决定,就没有任何人能够改变主意。他长长地叹息了一声,一脸的无奈,说道:“但是,陛下,该准备的事情还是要准备的。”

“这一点我已经想好了,明天早朝的时候,我会把我的安排对你们详细说明的。”

朱斌伸了个懒腰,揉动了下有些酸麻的胳膊,说道:“同时,我还有一些继续改良朝廷的想法,等我从英国回来后也会在朝廷里推行下去……”

“郑天瑞、李定国上书,莫卧儿初定,已由李定国留守莫卧儿,继续巩固我大明在那的统治,郑天瑞部已率精锐,按照陛下的吩咐离开了莫卧儿之地。”

“我已经吩咐过郑天瑞了,凡事独断专行,不必事事汇报朝廷。”朱斌点了点头说道:“这次我坚持亲往英国,就是为了日后更大规模的战争。我大明的军事殖民事业,其实才刚刚起步。说实话比起其它欧洲国家来,咱们要做的还很多。”

岳谨元看着这位大明的皇帝陛下,正当壮年的皇帝陛下,眼角已经有了皱纹。这些年来,他从来没有省心过,休息对于他而言简直成为了奢侈的代名词。

当初在京师才遇到陛下的时候,陛下更像是一个善于玩弄心机的顽童。他真正成为一个领袖,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岳谨元也有些模糊了。不过唯一值得自己庆幸的,是自己选择对了人。大明,永远是陛下的大明。

他不知道这个时候的朱斌,也同样想到了很多。

自己的一生实在有些让人啼笑皆非,一个被人冤枉的“杀人犯”,一个被疯子科学家选中的军校学生,居然来到了另一个时代,改变了一个王朝的历史,改变了一个国家的命运。

他记得才来到这个时代,他从来就没有什么野心去当皇帝,但历史却选择了自己。他有的时候真的非常迷茫和不敢相信,历史,真的已被自己改变了吗……

崇祯、吴三桂、皇太极……这些历史上的风云人物,自己都曾经见过,同样也是自己,改变了他们本来注定的命运,现在回想起来,还依旧是在梦里一般。

崇祯,崇祯,你看到了吗?当初是你给了我机会,但现在我还给你的,是一个你朝思暮想的,强大无比的大明帝国,你可以安息了。

吴三桂,你看到了吗?当初你引鞑子入关,摧毁了汉人的王朝,摧毁了汉人的文明,现在是我,我阻止了这样事情的发生,我无愧于这个时代。

皇太极,你看到了吗?满清入主中原,只可能存在于另一个时代。这里,永远只可能是我巍巍大汉的江山。任何人任何力量,也都无法阻碍汉人的前进!

第514章 出访

虽然早在很久以前,大明朝廷已经开始风传,陛下极有可能出访英夷,但当这一消息真正由皇帝陛下宣布了之后,依然还是震惊了朝廷上下,几乎每一个大臣都在竭力反对,这在他们的眼中看来,陛下要离开大明的国土,简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可惜皇上的固执,也和他的传奇经历一样有名。只要是他决定的,就没有人能够反对。在已既成事实的情况下,大臣们只能无奈地接受了这一决定。

但随即有大臣提出,为了确保皇帝陛下出访的安全,宜动用御林军八万,精锐军队十万,并切建议派出上万军队先期到达英国,这才能让大臣们稍稍安心,这一提议迅速得到了大部分大臣们的赞成。但当朱斌听到后,却不禁笑了起来:

“调动十八万大军吗?做什么?朕是去英国出访,不是到英国去打仗的。况且,在英国有何征途的数万大军,他们足以安排好朕的一切了。朕知道你们对朕的安全担心,但朕不怕。一个强大的大明,一支强大的军队,那就是朕最大的靠山!”

皇帝毫不在乎的样子,极大程度上感染了朝廷里的大臣们。皇帝出访的工作在第一时间便被安排起来。

留太子朱顺煜监国,皇后陶慕晴,大学士岳谨元、史可法辅之。晋御林军总管徐军为京师将军,统管京师内外一体军务,卫护京师安全。以骆养性为其副手。

以贵妃陈圆圆伴驾出访,本来皇上出巡,皇后合当伴驾,但皇后陶慕晴识大体。认为无论在哪个方面来看,陈圆圆都更加适合与皇上在一起,而自己的职责,便是辅助好太子一起治理好皇上离开后留下的江山。

调两千精锐士兵伴随皇帝身旁,急调吕宋驻军大将军李睿回朝指挥,并由陛下亲自掌控,以卫皇上安危。这两千人都是当年白衣江南军的老底子,都是从战场上九死一生下来的忠贞之士,其中甚至还有两人是当初“天字第一营”的老人,其在忠诚方面绝对不会有任何问题。

黄溪这次也毫无例外的留在了皇上身边,这个近两年来愈发神秘,就连那些朝廷重臣也难得一见的大明最大的情报头子,在得知了皇上出访的消息之后,既没有反对,也没有赞成,面前部下征询自己的意见,他只淡淡地笑了一下,才说道:

“陛下要去,做臣子的就尽心尽力,辅助好陛下的出访。陛下一旦有了不测,咱们这些人其实也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大家一起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罪责就是了……”

朝廷内外为了陛下出访的事情忙得一塌糊涂,可当事人武英帝却和个没事人一般,期间他甚至还召佛力奇司等人详细询问了英国的风土人情。

那个处理完了父亲之事的西班牙女郎琳达,也在年初的时候重新回到了京城。这个西班牙女人,似乎对大明,不,更加准确的说,应该是对大明的皇帝陛下,产生了深深的好奇。本是西班牙人的她,现在居然把京城,当成了自己的家。

当琳达听说皇帝陛下要出访英国之后,她主动请缨一起伴驾同行,充当皇帝的翻译。

说实话,朱斌要说对这个风情万种的西班牙女郎一点都不动心,说出来未免有些亏心了。只是当初各地战事正急,皇帝陛下的心思可没法放在这里。现在各地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这次出访又不是什么征战。在考虑了一会后,皇帝陛下答应了这个请求……

“连那个西夷女人都去得,为什么我就去不得?”

在得知了琳达也随皇帝一同出访英国后,朱斌的宝贝女儿朱兰慧大为生气:“父皇,当年你可答应过我,让我和长平公主一起组建一支娘子军,和男儿们一样征战于疆场,可都说了那么多年了,您却一点也没放在心上。这次我说什么也要和您一起去!”

朱斌大是头疼,这个女儿虽然不是自己亲生的,可自己待她真正比亲生女儿还要宠爱。这次要是不答应了她,等自己回国后,她非得和自己闹上几年不可。

他愁眉苦脸的想了会,这才抓着头说道:

“要去也不是不可以,但第一你得和你娘说一声,你娘同意了那才行。这第二,国外可不比在咱们大明自己的土地,你要去了之后,可不能由着性子胡闹……”

谁想到皇帝陛下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