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血沃轩辕-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着倭奸的越来越多,加贺的暴乱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平息,看起来轰轰烈烈的加贺暴乱,带了武英二见的时候,仅仅只有零星的几个地方,还有着对明军构不成任何威胁的抵抗。

不,这些效忠大明的倭人,不应该叫他们倭奸,这是那些心思歹毒的人,对他们的诬蔑,他们是大明王朝忠诚的部下,甚至在某种形式上,还可以把他们当成朋友来看待!

第467章 石川由比之会

倭岛的江户最早是由豪族江户氏所统治,扇谷上杉氏家臣太田道灌筑城于此后,便一跃成为关东的战略要地。其后,德川家康在关之原一战中取得关键性的胜利,由此开始了以江户城为据点的江户幕府统治时期,江户也因此作为一座政治城市而登上历史的舞台!

在江户的皇宫中,绍仁天皇显得有些百无聊赖。自从姐姐兴子让天皇的位置让给自己后,自己便一天也没有开心过。他和自己的父亲政仁天皇一样,对幕府把持朝政怀着强烈的敌视。总是认为日本的军政,应该归还到天皇的手里,而不是由那些幕府的将军们来把持。

可是,父亲已经在这样的反抗中失败了,绍仁接受了父亲失败的教训,并没有把这份不满,公开在幕府面前宣泄出来,而是默默地忍受在心里,等待这一个对自己,对皇室最有利的时机出现在他的面前。但这样的时机,却又显得那么遥遥无期。

外有幕府的监视,朝野里到处都是将军府的人。内有德川家光的外甥女,太上天皇兴子,自己有任何的举动,不要半天的时间,就会传到将军府中,到时,自己的命运便会和父亲悲惨的结局一样,被迫让出这张皇位,从而耽迷于和歌与佛道之中。

石川丈山默默地看着陛下,叹了口气。作为腾原腥窝的亲传弟子,号称“五大天王”致之一的石川丈山,是坚决地拥护天皇亲政的代表人物。将军府的人也曾经极力拉拢过他,但被他婉言拒绝了。当年老师拒绝了德川家康二千石的俸禄,难道自己做不到吗?

和天皇两个人这么对坐着,一句话也没有说,已经过去了一个时辰了。石川丈山觉得此刻的自己非常的没有用,不能为陛下排忧解难,归政于天皇这是自己最大的耻辱。难道整个日本,除了藤原腥窝亲传的一派以来,便都没有敢于反对将军府的人了吗?

正当两个人默然无语的时候,德川家的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轻轻地走了进来,在给绍仁天皇请过安后慢慢地说道;

“陛下,臣有一个不好的消息要告诉您。明朝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悍然发动数十万大军侵犯我日本,臣也是刚刚才得到的消息,目前,明军已经在加贺藩、萨摩藩等数处登陆,进军速度相当迅速,各地都难以抵挡……”

绍仁天皇身子哆嗦了一下,尽量控制住自己的语气问道:“日本和明朝太平已久,双方之间各无瓜葛,为何明朝会忽然进犯?我想,这其中必有原因。将军,我想可以派出一个代表。以我的名义询问一下明朝,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陛下,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德川家光看起来恭顺无比地说道:“明朝这次进攻是有备而来,并且来势非常凶猛,要想让他们就这样罢兵恐怕是我们做不到的。请陛下也不必过分担心,臣已经在着手布置了,必然能打退明朝的进攻。

我可以随时调集起十万人的军队,阻挡住明朝人的攻势。与此同时,在各地征召新兵,预计在一个月内可以扩充到二十万人。军民们为了反抗入侵势必士气高涨。加上我们在本土作战,各方面的条件都有利于我们,胜利一定属于日本!”

绍仁天皇微微点了点头,他虽然对幕府相当不满,但现在外敌入侵,却不是钩心斗角的时候,否则占便宜的只会是敌人,他好言对德川家光说道:

“将军,朕和日本的命运柩拜托给您了,请您勇敢地去战斗吧。您需要朕做什么,朕就会去做什么的。从今天开始,一直到明朝军队退兵为止,朕都将吃斋念佛,恳求日照大神的保佑。将军,日照大神必然与日本同在。”

德川家光显得有些感动,一再请陛下放心,自己必然竭诚所能,和明军去战斗,把所有的明军全部赶出日本后,这才匆匆离去。他才一走,石川丈山脸上边露出了喜色:

“陛下,我们的机会到了!”

见绍仁天皇怔了一下,石川丈山喜不自禁地说道:

“陛下,明朝这次毫无征召的大举进犯,想来是为了报当年丰臣大人之仇。去年我听一个偷偷出海做生意的商人说过,明朝出了一个忠勇武英王,他所指挥的军队在明朝势如破竹。如果我猜得不错的话,想来是这忠勇武英王,指挥着明朝军队前来报当年之仇。

我料明朝人不是真的想要亡我日本,只要到达了他们答应的某些条件,以唐人的性格来说是一定会退兵的。所以,我倒对这次战争没有什么担忧的地方。陛下登基忧虑幕府势大已久,现在明朝的入侵,却提供给了我们一个绝好的机会!

臣建议秘密派出使者,和明朝人取得联系,争取他们的帮助。陛下可以适当地放下一点面子,承认当初的事都是丰臣大人弄出来的,陛下本人非常痛心。若明朝人愿意答应和陛下合作,一里一外,何愁幕府的势必不被剿灭呢……”

绍仁天皇面上的神色都变了,自己身为日本的天皇,却要去和明朝人合作?那,那自己又成为了什么?看出了绍仁天皇的忧虑,石川丈山胸有成竹地说道:

“陛下,想要做一个圣明的君主,就要能忍人所不能忍。一时的委曲求全,并不算得了什么。一时的屈辱,也不妨碍一个伟大君王的诞生。无论在唐人,还是日本的历史上,难道这样的故事还少吗?否则仅仅凭借我们的力量,又怎么可能把权利重新归于陛下手中?”

他的话让绍仁天皇心动。是啊,一时的屈辱,不妨碍一个伟大君王的诞生。没有军政权利,所有的事情便都是空谈。可要让他就这么下定决定,实在是一件有伤尊严,无法下定决心的事。正当他犹豫不决的时候,石川丈山已经跪倒在了他的面前:

“陛下,我愿意担当您的使者,亲自前往明朝人那里和他们商谈。我向您保证,我绝不会做任何一件过分出卖日本利益的事情,绝不会答应任何一件有伤您自尊的事情。我一定能让唐人答应我们的要求,把日本的权利,全部归还到您的手中……”

……

石川丈山之所以敢如此的反对德川幕府,除了本人对于天皇的忠诚以外,主要原因还是得到了一个人的强力支持。如果没有这个人的支持,仅仅依靠石川丈山和天皇的力量,是绝对无法和强大的幕府作对的。而这个人名字,叫做由比正雪!

由比正雪生于骏河国宫崎,为当地农民冈村弥右卫门之次子。由比一姓,出自拥有倭岛楠木氏血统的,在桶狭间战死的今川家臣由比正宣,是由比正雪为标榜自己的楠氏遗裔身份而取。当然对于他农民身份的出身,由比正雪也想了很多办法掩饰。

此人因幼年家贫,被送至骏府临济寺做小沙弥。在寺中修行数年后,由比正雪离开故乡,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周游日本的修行。元和八年来到江户,拜在江户著名兵家楠木正成之末裔楠木正辰门下学习兵法。之后得到楠不传青睐,入赘楠木家。

他被没有子嗣的楠木正辰收为婿养子。楠木正辰病逝后,由比正雪继承了传家宝菊水之旗,楠廷尉所用短刀和楠木氏系谱,成为楠木氏的正统传人,在神田连雀町开办了兵学塾“张孔堂”。而张孔堂的出现,迅速改变了江户的很多事情……

作为楠木流兵法的正统传人,由比正雪在江户与各兵家论道,自称“集和汉各家兵法于一身”。在此期间,经常有大名、旗本来张孔堂听正雪讲课,而正雪也倾听了各国武士、浪人们对幕府政策的抱怨。这一切,都给了由比正雪莫大的启发。

此后,由比正雪开始不断批判幕府政策,也拒绝了幕府俸禄五千石的仕官条件,并因此得到了浪人的支持,收下了一大批弟子,曾出现数千人听由比正雪讲课的盛况。利用愤怒的浪人,维护天皇威信,颠覆幕府的计划已在他心中酝酿成型……

当时实行武断政治下的幕府,由于对地方大名大量的改易与减封,产生了大量失业的浪人。幕府对浪人们的政策十分严酷。不仅难以再次任职,就连工作和更换居住地都必须得到许可。而这些贫困的浪人们,大多数除了舞刀弄枪之外便再无所长。

处于饥饿和死亡线上的浪人们,对幕府的怨恨越积越深。而这份怨恨当无法得到宣泄的时候,便成为了社会的巨大隐患。由比正雪的适时出现,使这些浪人们看到了一份希望,得到了一份依靠。由比正雪在不知不觉间,已经成为了他们推翻幕府统治的领袖。

而由比正雪的个人英雄主义情结,决定了他的目标。他幼时嗜读《太阁记》、《楠公传》,幻想自己也能“布衣起家,成为天下第一出人头地之人”,“拥护天皇,打倒幕府”,因而他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而要颠覆幕府,必须要有一定的群众基础,而这绝非几个心腹或两、三百人参与就可以成功的。庞大的浪人群体正提供了这个条件。

明确目的与手段后,由比正雪开始笼络人心。他不断地批判幕政,宣传幕府如今由奸臣掌权这一观点,得到了浪人的拥护,被视为浪人阶层的领袖,因而,大量对幕府抱有不满之情的浪人成为了张孔堂弟子。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石川丈山和由比正雪这两个各自怀着不同目的的人,也终于走到了一起……

接受了绍仁天皇特别使命的石川丈山,第一个辞行的对象就是由比正雪。当他告诉自己此行的真实目的后,他看出了由比正雪也有一丝犹豫。他微笑着,对自己的同伴说道:

“由比君,想要推翻幕府,光靠我们是不够的,必须要得到强有力的外部支持,而明军的这次入侵日本,正是我们需要的支持。同时这也是陛下的意思。

我坚定不移地相信,唐人在日本不会耽太长的时间,很快他们就会回去的。难道您不是和我一样的想法,想要把日本的权利,归还给天皇陛下吗?

我们两个人的一点个人荣辱并不算什么,哪怕我们被全日本唾骂,也丝毫不相干。等到许多年之后,日本,会记得我们的功勋的……”

由比正雪整个人都趴伏到了地上,恭恭敬敬地说道:

“石川大人,您已经有了这样的觉悟,那么由比正雪也只有跟随着您一起承担。无论是死是活,是荣是辱。由比正雪都不会再多考虑了。由比正雪的一切都将奉献给天皇陛下。

您放心地去吧,这里就交给我和我的张孔堂了,我将已生命保卫天皇陛下。如果您出现了任何的意外,那么由比正雪将以自己的生命来陪伴着您,来完成武士的光荣。

您明天就要去了吗?请允许我今晚为您准备一次宴会,为您送行。为了您一路上的安全,我将指派两个最优秀的武士,充当您随行的伴侣。”

这一次两人的谈话,史称“石川由比之会”。不管是石川丈山,还是由比正雪,这两人,谁都没有想到,自己的决定,会对倭岛造成多么大的影响!

第468章 中英联手

莫卧儿的德干诸省总督奥朗则布,亲自带着七万援军,星夜赶赴救援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巴比巴甲将军的耳朵里。这一消息,让这位喜欢吹牛的将军既欣慰,又感到了一丝惶恐不安。以奥朗则布的精明能力,要想再如同以前那样糊弄的话,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了!

就在这不安的等待中,巴比巴甲将军终于得到了奥朗则布已经到达。王子殿下好像什么也都不知道一样,看到巴比巴甲的时候非常客气。他不光赞扬了巴比巴甲为莫卧儿所取得的功勋,而且还当着所有人的面,宣读了皇帝陛下对于他的嘉奖。

这一来巴比巴甲彻底放下了心,他用盛大的宴会欢迎了王子殿下的到来。在宴席中,奥朗则布详细地询问了明朝军队的装备配制,人数等等之类。对于巴比巴甲来说,当然是把明朝人说得越凶狠越好。在他的嘴里,明朝军队赫然都快要接近百万之众了。

奥朗则布微笑着听他吹嘘着,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在那不停地敬着他酒。在酒精作用的刺激下,巴比巴甲渐渐显得亢奋了起来,他不断地拍打着胸脯,告诉王子殿下,有了王子殿下的七万援军,明天,他就可以彻底地打败明朝的军队。

酒喝得越来越多,巴比巴甲终于渐渐支持不住,发了会酒疯之后,在旁人的劝说下沉睡过去,可当他醒来的时候,却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被捆绑了起来。

“王子殿下,王子殿下,您这是在做什么啊!”

奥朗则布微笑着拍了拍手,然后巴比巴甲就看到了阿马德加出现在了自己的面前。在这一瞬间,巴比巴甲的整个脸色都变得苍白不堪。他知道,自己的牛皮被戳破了。阿马德加一定已经把所有的一切都报告给了皇帝陛下……

奥朗则布很满意自己能轻松骗过了巴比巴甲。做为莫卧儿老资格的将军,巴比巴甲在军中有着太多的亲信。如果贸然抓捕他的话,因为他的反抗也许在军队里将会激起有场激变。在即将到来的与明军的决战之前,这样的激变,显然不是自己想要看到的。

“巴比巴甲,你这个骗子,因为你的无能使多少的莫卧儿人无辜地死去!”

面对阿马德加愤怒地指控,巴比巴甲低垂下了他一度高昂的头。他现在并不关心自己的作为,给莫卧儿带来了多大的灾难。他在考虑,王子殿下究竟会怎么处置自己。皇帝陛下呢,难道皇帝陛下不知道吗?自己是陛下的宠臣,陛下一定不会容许王子殿下杀了自己的。

在抓捕了巴比巴甲之后,奥朗则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逮捕了巴比巴甲的全部亲信。并且他把巴比巴甲的士兵们召集到了一起对他们说道:

“我已经知道了巴比巴甲的所作所为,正是因为他才使得我们一败再败,他必须为他的作为承担一切应该得到的惩罚。士兵们,将军们,我将当着你们的面,砍下这个只会吹嘘骗人,没有任何本事的骗子的脑袋,还你们一个公正!”

士兵们爆发出了如雷的欢呼,王子殿下的话终于替他们出了一口气。没有人比这些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们,更加知道在战场上发生了什么了。他们一样痛苦,为了死去的同伴和自己的未来而感到悲哀。但现在王子殿下来了,来为他们主持公道了!

“莫卧儿勇敢的将士们,从现在开始我将和你们一起战斗!”奥朗则布意气风发地说道:

“无论生死荣辱,我都保证将不会离开你们。无论流血死亡,我都将和你们在一起。为了莫卧儿军人的荣誉,为了莫卧儿的未来。从这一刻开始,你们将都是我的兄弟。我会用我的剑为你们抵抗住敌人,我会用我的身子挡住刺向你们的刀枪。莫卧儿万岁!”

“万岁!万岁!!万岁!!!”

“莫卧儿万岁!!!皇帝陛下万岁!!!王子殿下万岁!!!”

士兵们潮水一样的欢呼响彻起来,此时的他们对于奥朗则布的拥戴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们在和王子殿下一切战斗,当他们流血牺牲的时候,王子殿下也和他们在一起。为了这样勇敢的王子,无论让他们付出什么,他们也都心甘情愿……

奥朗则布满意地看着欢呼的士兵们,这正是在想要的结果。

军队是自己的一切,将士们的拥戴是成就大事的基础。他之所以如此主动请缨来到战场,为的就是把军队掌控在自己手中,现在看起来自己是做到了。只要能带着这些士气空前高涨的军队打上一个漂亮的胜仗,那么自己的声望,将到达一个任何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整个军营里只有两个人似乎对面前的一切都无动于衷。他们就是皮诺派到莫卧儿军营中的英国人卡切特和勃兰斯。

卡切特看着那些近乎疯狂的莫卧儿人,向勃兰斯耸了耸肩:“勃兰斯先生,这些莫卧儿人难道真的疯了吗?王子的一番话就让他们如此的癫狂,难道他们以为,就凭借着这样就能够在战场上取得胜利?我想,我对此保持着一定的怀疑……”

“他们能不能取得胜利,我想这和我们一点关系也都没有。”勃兰斯微笑着说道:“我所唯一关心的事,就是我们肩负的使命,是我们能不能够和中国人取得联系……”

卡切特目光注视着远方,过了一会说道:“在我们动身之前,皮诺总督已经派詹姆斯先生比我们提前动身了。我想,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他现在已经在中国人的军营之中了。上帝保佑,愿上帝保佑中国人取得胜利,愿上帝保佑国王陛下取得胜利……”

……

的确,在明军的军营中,做为远征莫卧儿的主帅郑天瑞和副帅李定国,很惊讶的在自己的大帐中接待了一个自称是詹姆斯的英国人,郑天瑞和李定国知道,皇帝陛下和英国人有着某些秘密的联系,可是,英国人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在这里?

“将军阁下,您不必对我有什么怀疑,我是中国人的朋友。”詹姆斯通过通译有礼貌地说道:“皮诺总督之所以派我来,是来通知我们的朋友,莫卧儿人已经往这里增派了七万的援兵,由德干诸省总督奥朗则布指挥,并且携带了一定数量的火器……”

这一情报郑天瑞已经知道了,但他还是奇怪英国人是出于什么目的才如此做的。

詹姆斯似乎对其中的真实情况也知道得不是很清楚,只是有些含糊地说道:

“皮诺总督让我告诉将军阁下,他是国王陛下最忠诚的仆人,任何反对国王陛下的企图都将遭到最彻底的失败。国王陛下已经把贵国的皇帝陛下给予英国的友谊,告诉了皮诺总督。做为朋友之间的友谊,皮诺总督愿意同样给予你们帮助,这也包括情报方面的……”

郑天瑞渐渐地明白了,想来是陛下和英国人之间达成了某种联系。难怪在出征前皇帝陛下曾经派人告诉过自己:

“此次出征莫卧儿,也许你们会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帮助,希望你们能够好好地利用。但是,在国家和国家之间,绝对没有什么不用付出便能得到的回报,所有的一起,都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之上,当失去了这个前提条件,一切都成为了空谈……”

郑天瑞面带微笑地接待了这个皮诺的使者,详细地询问了莫卧儿援军的情况。显然,皮诺对莫卧儿的一切都知道得非常清楚,詹姆斯甚至告诉了莫卧儿援军各个将军的姓名,才能,莫卧儿军队的武器配备状况,各部之间,战斗力的差别等等细节。

将头从地图上抬起来的时候,郑天瑞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詹姆斯,非常感谢您和皮诺总督提供给我们的情报,这一切我们的皇帝陛下很快就会知道的。我们之间的合作,在将来一定会更加愉快。为了表达我们的感谢,我为您准备了一点小小的礼物。”

他用力拍了拍手,一个亲兵捧着一个小小的箱子走了进来,郑天瑞微笑示意让亲兵将箱子递到了詹姆斯的手里。

“不,不,您真是太客气了……”

他的话才刚刚出口,郑天瑞的亲兵已经打开了箱子。顿时,金灿灿的光芒遮住了詹姆斯的双眼。金子,全部都是金子,整整一箱子的金子!詹姆斯的整个人都怔在那里。上帝,这是什么?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啊,他发誓自己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金子。

“希望您能够对我的礼物感到满意。”郑天瑞的笑容是那样的亲切:“我们中国有句老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是朋友了。朋友间互相赠送的礼物,如果您拒绝了,在我们看来,这是一件很让我们丢面子的事情。”

这样的礼物是没有人能够拒绝的,詹姆斯的眼睛好久都没有从箱子里的东西上转移开。天那,这些中国人真是太富裕,太慷慨了。和他们合作,真是一件最惬意的事情。中国人都说了,拒绝礼物是很不礼貌的。所以自己绝对不能够让朋友不开心!

他尽量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恋恋不舍的把目光从箱子上移开,说道:

“将军,您是所见过的最慷慨的人。为了我们彼此间的友谊,我决定接受下您的礼物。我们见面的机会还很多,这份情我一定会还给您的!”

“最怕的就是身边出了内奸。”

看着詹姆斯心满意足的走了出去,李定国微笑着道:“莫卧儿人可能怎么也想不到,英国人居然会出卖他们。”

“这些英国人也未必便是什么好东西了。”郑天瑞冷笑了下,随即指着地图说道:

“奥朗则布这次来势汹汹,以目前他们的兵力配置来看,在我们对面的敌军已经达到了十万众。同时英国人提供的情报,有一定数量的火炮和火枪,这对于我们或许能构成一定的威胁。宁宇,你认为这仗应该怎么打?”

“根据英国人所说的,这个叫奥朗则布的人,是莫卧儿的英雄,如果能够打败了他,对于莫卧儿全国军民的士气和信心来说,都将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李定国神情变得严肃了许多:“我的看法,是在这里和他进行决战!”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郑天瑞再次笑了出来:

“英雄所见略同,我也赞成在这和莫卧儿决战。此战我们兵力处于极度劣势,因此将在极大程度上以来火炮的力量,不过,这可得考验后勤的能力了……”

“这是陶海的事情了。”李定国坐了下来,说道:“现在我们在多线开战,也够难为他的了。从进军莫卧儿开始,我们还从来没有因为补给方面的事操心过。希望这一次,他也同样不会让我们失望吧。”

陶海,这个名字注定要在明军的战史上写下最为浓重的一笔。

当前线的将士们已经进入到梦乡的时候,他却依然在为了前线的物资补给而操心。当战斗进行到最紧张激烈的时候,前线的将军们,从来没有因为后勤方面的问题而操心过。对倭岛,对莫卧儿,几乎每一寸土地上都流下了他的身影。

陶海曾经对他的部下们说过:

“我们的功勋也许永远不那么眩目,但永远也不会有人忘记我们。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将是明军的一段历史。我们的名字,也将在大明的青史上永垂!”

第469章 德里的大富豪

在莫卧儿的德干诸省总督奥朗则布,率领七万援军到达前线之后,大明和莫卧儿十余万军队,陈兵于前线,双方彼此对峙,都在耐心地等待着什么。无论是大明还是莫卧儿其实心里都非常清楚,这已演变成了边境上的一次决战,这是一场谁也输不起的战争!

双方不断地发生小规模的摩擦,这样的局部摩擦仅仅局限于上百人之间的争斗。明军似乎并不愿意过早地暴露出自己的全部实力,当小规模战斗一开始的时候,总会选择适时地退兵。起码从表面上来看,莫卧儿军总能或多或少地占据着一些上风。

就在莫卧儿将领兴奋异常,认为王子殿下的到来,将瓦解明军曾经如雷一般攻势的时候,奥朗则布却一点也轻松不起来,这位远比巴比巴甲稳健得多的莫卧儿王子,很清晰地看到这一切并,不是自己取得的战果,而是明朝军队在那刻意避战。

明朝人好像摸准了自己的弱点,那就是在后勤补给上。超过十万的军队每天光是吃喝,就已经达到了一个庞大的数字。后方正如宰相巴哈都里所说的那样,这些年由于沙贾汉肆无忌惮地大肆挥霍,国内已经空虚,根本无法支撑这样的一场战争了。

但那些明朝军队的将领,又是怎么会知道其中的内幕的?这对于莫卧儿来说,是最高的机密。除了皇帝陛下、自己和巴哈都里寥寥几人外,并没有多少人知道帝国目前所面临的财政压力。是有人出卖了自己的国家吗?奥朗则布有些迷惑不解。

此时的奥朗则布,急切地盼望着决战的尽快到来。他几次指挥军队企图提前与明军决战,但都因为对面敌人阵地上的严密防范而被迫放弃了这一想法。七月下旬,莫卧儿军队粮食危机终于放到了奥朗则布的面前。而这,也成了奥朗则布必须解决的燃眉之急。

只剩下最后两天的军粮了,这还是军需官费劲周折才能弄到的,但后方的补给却依旧遥遥无期。当军需官忧心忡忡地找到奥朗则布的时候,这位王子殿下并没有说什么,反而还下达了一个奇怪的命令。他下令将绝大部分的食物拿出来,分发给他的士兵们。

这一天的莫卧儿的士兵,发现吃的比原来丰盛了许多。正当他们觉得有些奇怪的时候,王子殿下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看着吃得津津有味的部下,奥朗则布笑了,起码看起来笑得非常轻松自如。他微笑着看着自己的士兵们,微笑着对他们说道:

“莫卧儿最勇敢的士兵们,我要告诉你们一个最好的消息,皇帝陛下已经命令组织了大量的军粮正在昼夜兼程送往这里。有多少?我也不知道。但皇帝陛下派来的特使告诉我,吃的能把整座军营淹没。我只是有些担心,万一我的小伙子们因为贪吃而吃坏了怎么办……”

士兵们发出了一阵哄笑,奥朗则布笑得最是开心:

“本来昨天我还非常担心,为什么会担心?因为军中只剩下了两天的军粮,怎么能够让即将为了莫卧儿流血的小伙子们饿着肚子打仗?但现在我却一点也不担心了,我唯一犯愁的,就是那么多的军粮,究竟应该放在什么地方?

吃吧,我的孩子们,放开肚子吃吧。我命令那个吝啬的军需官,把所有的军粮全部拿了出了,发给我的孩子们。痛痛快快地吃上一顿,下午就和明朝军队去决一死战。等打败了那些该死的中国人后,等你们再回来,就能看到堆积得比山还高的吃的!”

“万岁!万岁!!王子殿下万岁!!!”

那些士兵们兴高采烈的欢呼着。他们也听说了军粮补给上出现了一点困难,可现在有王子殿下在什么样的困难都解决了。如果王子殿下心里没有数的话,怎么可能一次性的把军粮都拿出来吃了?再说,皇帝陛下能看着自己的儿子饿着肚子吗?

奥朗则布微笑着接受着将士们的欢呼,但他的心里却有些苦涩和担忧。在后方军粮天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运上来的情况下,这是他唯一能够选择的最好办法。军中剩下的粮食,连一顿都不够了。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起码士兵们的士气已经提升起来了……

“殿下,万一……万一决战开始后军粮依旧看不到怎么办?”

面对阿马德加忧心忡忡的话,奥朗则布苦笑了下:“我的谎言起码可以维持上几天,在未来的这段时间里,哪怕只喝一点凉水,士兵们心里还是有一份期望的,他们相信正在有整车整车的粮食运送上来,阿马德加,有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就是个骗子!”

阿马德加叹息了一声,王子殿下已经很不容易了。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却要想方设法地稳定住军心。正当他想劝慰几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