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血沃轩辕-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飙拉了拉李天齐,说道:“总镇,过去的事咱们就不说了,现在大家各为其主,总镇,不是,你现在是满人的汉军正黄旗的总兵了,祖总兵,里面请!”

当祖大寿在昔日部下们的带领下,跨进明军中军大帐的时候,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着人穿着一身黑色的军服,脚上蹬着锃光闪亮的皮靴,一口宝刀悬挂在腰间,正在那聚精会神地观看着一副挂着的地图,这人,不是大明义烈忠勇武英王朱由斌却又是谁?

“督帅,女真和谈代表,女真汉军正黄旗总兵祖大寿到!”

随着李天齐有意而为之的大嗓门响起,朱斌慢慢地转过了身子,注视了祖大寿好大一会,他的眼神里写满了复杂,良久,朱斌轻轻发出了一声叹息:

“总镇大人,一路辛苦了,请座!”

这还是当年那个油腔滑调,甚至有些贪生怕死的年轻人吗?当年的那个朱斌,做事总不喜欢脚踏实地,总喜欢凭着一些小聪明去达成自己的目的。自己虽说依然非常看好他,当时的自己就算在怎么能做梦,也想不到面前的这个人,会像今天这样的场面下出现在这里。

见祖大寿坐了下来,朱斌笑了一下,亲手为他倒了玩茶:“总镇,一别已经这么多年了。我有的时候时常在想,若不是总镇大人,朱斌这时候早不知道死在什么地方了。所以总镇大人对朱斌的提拔,我永远不会忘记的,这份恩情朱斌记在心里了!”

说完他忽然面色一沉:“但记恩归记恩,谁要阻挡我大明进入盛京的步伐,不管这人是谁都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总镇,我知道你此次前来是代鞑子皇帝来和谈的,那这绝对没有什么和谈的余地。若你想要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朱斌可以答应……”

朱斌的态度似乎祖大寿早已猜到了,他苦笑了声说道:“武英王,说实在的,我这次来本来也没有抱着什么太大的希望。但我可以告诉你,眼下盛京集结了有八万左右的兵力。若是拼死一战的话,纵然武英王能够获胜,我看付出的代价也必然是相当惨重的。

祖大寿为武英王计,为明军计,不如接受清朝的和议条件。让清朝割让一半以上的土地,并缴付大量的赔款。清朝的土地本来就不多,再有了这么一个议和的条件,我看用不了三年的时间清朝就会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

朱斌缓缓摇了摇头:“山海关大战之后,我大明也正是这么做的。当年可以等,但现在我不会再等下去了。我知道要攻克盛京,哪怕在火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也肯定一样会付出不小的代价。但这样的代价,我们已经做好了承受的准备。

三年?再让女真人苟延残喘三年吗?再让十万,几十万的汉人死在女真人的虐待之下吗?总镇大人,你可以出去问问,问问大明的将士们答应不答应。我也可以告诉你,我的水师,已经开始登陆,对盛京的攻击即将打响!”

祖大寿眼皮跳了一下,对盛京的攻击即将打响!长伯,不是做舅舅的不肯帮你,实在是舅舅已经尽了自己最后的努力。现在的朱由斌,早就已经不是当年的朱斌了!

朱斌面色缓和了些,笑道:“好了,总镇大人,和谈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不过你今天来,朱斌特意让人准备了一桌酒席。总镇大人请入席,以便让朱斌报答昔日之恩!”

也不容祖大寿分说,便被朱斌半拉半拽的拖到了酒席之中。祖大寿还没有来得及说几句话,便被老部下们灌了几大杯酒。喝得稍稍有些急了,面上一片红晕。

“总镇啊,想当年建昌城下,总镇叱咤风云,金虏闻总镇之命无有不闻风丧胆者,朱斌有的时候总是在想,若今日我明军中,能有一面祖字的大旗迎风飘扬那该有多好?”朱斌看起来似乎也有了几分醉意,端着酒杯微笑着地说道。

祖大寿也不变色,夹了一筷子菜放到嘴里:“这人的命运早就是天注定的,想改也改不了。那日,建昌城下,我给你和长伯各五十骑兵,结果你们都得胜了,大明的一对文武将星从那天后升起。只是现在你们却各自为敌……”

“谁说命运是不能改变的?”李天齐重重放下了酒杯:“国难时京师沦陷,狗鞑子大举入关,可不一样被咱们江南军都给打垮了?祖大寿,我告诉你,等我杀进了盛京,那些狗鞑子,一个也不要想从我老李的刀下逃生,我要杀它个血流成河……”

“天齐啊,你这脾气可得好好改一改。”祖大寿叹了口气道:“以前你当我部下的时候了,论勇敢谁都比不上你,可就是不太肯动脑筋。光靠勇敢,最多就是一个大将。可要动了脑筋了,我看十年之内,你就可以成为大明的元帅!”

朱斌听了微微点头,这祖大寿不管人品怎么样,可看人终究还是有眼光的。

“文邦啊,我和你说。”也不知祖大寿是真醉还是装醉,居然大咧咧叫起了朱斌的表字:“咱们好歹相识一场,你和长伯又是结义兄弟,我求你件事,等盛京城破后,念在咱们的这一点的交情上,放长伯一条生路吧,这孩子心高气傲得很……”

朱斌沉默在了那,是啊,将来自己会怎么处置吴三桂?放他走,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杀了他,或者把他关押起来?可以吴三桂的性格会容忍自己成为囚徒吗?

祖大寿睁着醉眼说道:“我不会让你白做的,我告诉你一个女真人的秘密。那天多尔衮发动叛乱的时候,你知道长伯是怎么进入盛京勤王的吗?女真人在皇宫中有一条密道,顺着这条密道就可以通往京师。文邦,你自己心里清楚了就好!”

朱斌的眼睛一下就亮了起来,密道?进入盛京的密道?

“可我看,你要想从密道直接进入盛京,好像不太可能。”祖大寿像是看出了朱斌的心思:“女真人的皇太后是个非常精明的女人,想来会早有防范,不过,要是盛京守不住的话,她会不会带着皇帝,从这条密道跑出去,我可就说不好了。”

“来人。”朱斌叫进了亲兵,拿过一张纸写了几个字,然后盖上了自己的大元帅印,细心地将其吹干,将它放到了祖大寿手里,说道:

“总镇,我到现在依然还看不起你,以后也永远看不起你。可是你今天带给我的这个情报,非常有价值。就凭这,已经能换取你自己的性命了。

这张纸你拿回去,这上面是明军征虏大元帅的金印,它能保你全家在城破后不死。但仅仅能保你一家而已,至于吴三桂怎么处置,我还没有想好。

看在昔日交情我劝你一句,做汉奸的滋味未必好受了,真正到了危难关头满人保不了你。回去后,有机会的话就尽早离开盛京吧,再不要再贪恋这个位置了……”

祖大寿小心地收好了这张护身符,站起身来向他的老部下们深深一揖,说道:

“诸位,我祖大寿成了汉奸,本来也没有颜面再见你们,今日一见,它日还不知能不能再活着看到你们,祖大寿这就去了,还请诸位将军保重!”

当他走到大帐门口的时候,忽然回头说了一句:“文邦,长伯让我转告你一句话,盛京城里的三万汉人百姓,已经顺利出城了,你,你现在可以放心大胆的攻城了。”

祖大寿就这么走了,背影落寞苍老。这人曾经是大明难得的将领,可最终却成了可耻的汉奸。现在的他就算想要回头,也没有路让他走了。

但他临走时最后的话,却不禁让朱斌为之动容,本来他还在谋划,一旦攻击盛京开始,城里的那些无辜的汉人百姓怎么办。可现在,吴三桂,却已经替自己解决了这个最大的难题。

吴三桂,吴三桂。你终究,还是为汉人做了一件好事。这时朱斌的眼前,忽然出现了整个盛京,已经被燃烧在熊熊大火中,满人正在呼号着,火光里,一张面容清晰无比,吴三桂!

第426章 大明双骄(一)

景平三年三月初六,在明军对满清发起最后攻击的时候,在蒙古战场、在印度战场,明军也同时拉开了阵势,多线作战的格局,是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而这,对于由陶海负责总调度的明军后勤来说,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重大考验!

一批批的物资,从全国各地被组织起来,不断地向前线运输。大批大批由国内和大明附属国调集来的民夫,在漫长的战线上,承担起了艰巨的任务。陶海给所有的属下下的命令非常简单,哪怕累死也要在累死前把前线急需的物资送到将士们的手中。

这是一道死命令。掌握着大明后勤补给生杀大权的陶海,为此真的举起了屠刀。连续有几位在陶海手下工作了几年的官员,因为耽误了运送物资的行程,竟然被陶海毫不犹豫地以延误军机大罪而被斩首或者罢官。陶海无情的一面也第一次展现在了大明官员的面前。

那些被杀官员的家属,把状子告到了当今皇帝面前。可景平帝连看也没有看,就告诉那些哭诉着喊冤的人:“朕不管这些,也不会去管这些。朕只知道,一切皆为前线军情服务。陶海杀了再多的人,也是有功,无罪!”

在陶海近乎于残暴的峻法下,庞大的后勤机器迅速运转起来。一批接着一批的物资被送了上去。无论在盛京战场、蒙古战场,还是在印度战场,大明忠勇的将士们,从来没有因为物资的短缺而犯过愁,他们唯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打上漂亮的胜仗。

在这样的基础上,蒙古方面的蒙军,率先对“统元军”发起了开战以来最大的攻势。两万六千余蒙古军队,两千明军将士,在沁克尔草原与三万余统元和蒙古盟军拉开了决战的架势。史称明蒙联军与统蒙盟军之战。

联军攻势凶猛,接连取得胜利。三月初九,盟军左翼异亲王满达海被击溃。初十,盟军右翼蒙古人指挥的部队再遭败绩。而负责主攻的中路六千明军,强行以火炮开路,中央战线取得重大突破,接连向敌纵深推进二十余里,其后为了等待补给,这才暂时停止了步伐。

指挥着两千明军将士的,为大明皇家军校第一期毕业生,明军五级宁军校尉李睿和六级远军校尉张杰。李睿,浙江人,二十二岁,明军最年轻之校尉级将官,十六岁从军,十九岁亲身经历蜀地决战,其后第一批进入大明皇家军校,有个不太文雅的外号“李疯子”。

这一位李疯子,在蜀地和张献忠贼军的决战中,杀得和血人一般自己却根本没有察觉到。等被强行拉了下来,这才发现身中大小十七处创伤。最为离谱的是,面对上来为其治伤的大夫,竟然被他一脚踢开,尚且嚷嚷着要上去再拼命。“李疯子”之号由此而来。

张杰,二十四岁,从江南军的旗总开始,一步步升到了远军校尉的位置,他的外号比起同僚李睿有得一拼,人称“大胆张”。最出名的战绩,是在与李自成中原大战的时候,竟然带着旗下兄弟一口气杀到了敌人的纵深腹地,自己却好像还没有觉得过瘾似的。

这两个人都是明军中出了名的无法无天的军官,也同样都为武英社的骨干之一。这次大明帝国大举用兵,多路出击,天知道是兵部的哪个管事的竟然把这两人安排到了一起。从蒙古之战打响开始,两人就做出了一系列让人目瞪口呆的举动。

本来这二人指挥的两千明军,担负的是指挥蒙古军作战,监视盟军中路,配合蒙古军在敌军两翼展开攻击,并在适当的时候,对正面之敌进行小规模骚扰性作战,使其无法分兵,救援自己左右侧翼的作战任务。

不过这两人一听说自己承担的是这样的任务,当时心里就有些不高兴。战无不胜的大明军队,什么时候做过掩护、协助友军的任务?更何况还是素来以勇猛、不要命著称的两员年轻有为的明军大将?这要传了出去岂不是让同僚笑掉大牙了?

开头两天两个闷闷不乐的将领,倒还能安分守己。虽然心里郁闷到了极点,终究还能勉强克制住自己的脾气。但当左右两翼战斗越来越激烈,并且中路敌军有援助迹象的时候,这两个好事之徒终于有些忍耐不住了。

不过,别看这两人打起仗来不要命,可都有自己的鬼心眼。明明心里恨不得立刻出战,可嘴里谁都不肯先提出来。一个个不断以言语试探着对方,恨不得对方第一说要出战。这样将来督帅要打屁股的话,只怕,自己的屁股上挨的板子能少一些!

这天一大早太阳就早早地爬上了天空,那李睿伸着懒腰出来,看到张杰正在军营外向远处不知道在那眺望着什么,脸上一副恨不得立刻出击的样子,他心里知道同伴在那想着些什么,却故意长长叹了口气道:

“人家在那打仗,咱们在那干看着,真是没劲到家了。也就是蒙古军的战斗力不行,要换了咱们上去,不用一个时辰就能击跨敌人。现在可倒好了,左右两侧打得热火朝天,咱们倒天天在这晒起太阳来了,这要传了出去咱们的脸就甭往外露了。”

张杰一听有门,脸上露出窃喜的神色,这位主帅可终于忍不住了。他立刻以言语挑之:“可不,你李疯子堂堂的宁军校尉,哪次打仗不是冲锋在前?这次算是怎么回事?咱一个小小的远军校尉,这丢脸那就丢了算了……”

李睿瞪了他一眼,合着这是想把我往水里带呢?他赶紧一脸的谦逊:“咱这李疯子的绰号,说的是咱们性格疯了点,要真论起打仗来和你大胆张那是没得比的。你看现在咱们对面有数千的鞑子,要是你大胆张出马,那些金狗哪有不闻风丧胆的……”

“李校尉客气了,李校尉客气了。”张杰比他还要来得谦虚:“要说当初的四大镇将,还有钟建钟大将军,郭飞、刘风几位将军那咱们是没法比的,可这年轻一代的将领中,那就数李校尉最是有胆有识,能担责任,打仗又最是勇敢的。”

这两个人客套来客套去了有半个多时辰,都是一脸的虚伪夸赞对方如何勇猛,要是对方下令出击的话,那鞑子看见就都跑,可说来说去,谁就是不愿把这层窗户纸捅破。到了后来两个人也累了,闭口不说,只管望着前面唉声叹气。

“得了,老张,这么下去可也不是个办法。”李睿终于跺了跺脚,下定了狠心说道:“再这么等下去的话,别人吃肉,咱们连汤都喝不到。现在督帅只怕都要打到盛京城下了。这样吧,这命令大家一起下,督帅怪罪下来一人挨五十板子!”

“你早这么说不就得了,咱俩还费这劲做什么?”张杰顿时大喜而道。

这两个胆子奇大的将领,终究再也克制不住。意见既然已经统一,两人哪里还有半分的犹豫。当时调集全部两千明军精锐,列阵于两军阵前。

也许是上苍特别眷顾有胆识的人,当一百余门明军大门才运到第一线的时候,对面的满人阵营却忽然起了变化。原来,眼见两翼节节败退,中路明军又不见动静,负责坐镇中路指挥的英亲王阿济格终于下了从中路抽调兵力增援两侧的决定。

但就在鞑子调兵遣将的时候,忽然发现正面明军有了攻击的迹象。消息一传到阿济格的耳里,阿济格再次犯了一个错误。他急忙命令已经离开列阵的士兵,再重新回到原先的队列,以迎接明军即将到来的进攻。

这一来,鞑子被调来调去,阵型顿时显得混乱不堪。在自己的左右两面,大量士兵拥挤在一起。而在中路,却呈现出了一大片空挡。短时间内断然无法完整的列阵完毕。而面对这样的天赐良机,做为明军两员优秀的青年将领来说又怎么可能放过?

也不管自己的队列尚完完成集结,见此情景李睿当机立断下令,一百门火炮同时开火,对着敌人左翼猛轰,而这位明军中的青年将领。却下了一个最简单的命令:

“给老子把最后一发炮弹轰出去,谁敢剩下一发炮弹,大明军法从事!”

大明军法最严,将士可不敢像李睿和张杰那么胆大妄为。李校尉一声令下,顿时百炮齐鸣。鞑子军正在调动之中,这时被铺天盖地的火炮这么一炸,顿时乱成了一团。

眼看着鞑子在炮火中狼狈逃窜,死伤惨重,李睿大是得意,摸了摸下巴,却发现自己和长胡子的年纪还有一段距离,未免有些觉得美中不足的他,洋洋得意地对张杰吹嘘道:

“老张,怎么样,咱这一手漂亮不?我还真不是和你吹,当初咱在军校的时候,使用火炮的技术那可是魏重义魏将军亲自手把手教的。魏将军那是谁,咱明军的炮神啊……”

“真的魏将军手把手教你的?”张杰眼里立刻露出了暧昧的神色。

李睿顿觉自己失口,恨不得现在就抽上自己一嘴巴。那位炮神魏大将军,什么都好,可就是在某些方面的取向大有问题。现在自己这么一说,可不是把自己往火坑里推?总得想着个什么好的法子,那张杰这小子的嘴给堵上了,那自己才能安心一点!

炮火轰击了有一刻钟,鞑子已经彻底陷入到了混乱之中。尤其是在左翼,明显那的鞑子士兵是才入伍没有多久的。在火炮震耳欲聋的声音中,那些新兵们几乎就要崩溃了。将找不兵,兵找不着将,根本已经没有了任何秩序可言。

李睿一见便叫道“老张,鞑子已乱,此正出击之时。你且带五百兵守住本阵,我自带一千五百人趁势突击左翼,此战胜必在我大明!”

不想张杰却一把拉住了他贼兮兮地说道:“主将突击于我大明军法不合,合当由我六级校尉领军!”

李睿顿时勃然大怒:“老子都已经犯了军法了,再多犯一次也一样是挨板子!”

张杰却不紧不慢,阴阴的不怀好意笑道:“本来你是主将,我也不好和你来抢,可这次我还真想带着士兵突击了。李校尉,这魏大将军和你的关系,这事那可不好说的很啊……”

李睿立马目瞪口呆,不想这小子要挟来得如此之快。要是被张杰无中生有,添油加醋地把这事张扬了出去,自己可就别在军中混了。自己为什么偏偏要说出“手把手”三个字啊。

他恨恨得盯了张杰半晌,这才心不甘情不愿地说道:“张杰,你小子给我记住了,这梁子我可早晚要找回来。现在,我任命你为率一千五百兵,给老子把鞑子的脑袋带回来!”

李睿现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对着张杰的屁股,恨恨踹上一脚。早晚这小子得落到自己手里,到时候,有这小子好看的。

“远军校尉张杰,谨遵将军之命!”那张杰乐滋滋地大声答道。反正现在杀个痛快也就得了,至于这位李校尉将来如何报复,那可不用现在想了。他翻身上马,大着嗓门吼道:

“兄弟们,现在不杀鞑子,将来可没有机会啦!跟着老子杀鞑子,建功立业去啊。杀鞑子,升官娶老婆。兄弟们,跟着老子冲啊!”

第427章 大明双骄(二)

那张杰翻身上马,李睿无奈的答应让他心里乐开了花,大着嗓门吼道:“兄弟们,现在不杀鞑子,将来可没有机会啦!跟着老子杀鞑子,建功立业去啊。杀鞑子,升官娶老婆。兄弟们,跟着老子冲啊!”

就是那么简单,不用和士兵们讲什么大道理,不用讲什么为了国家和朝廷,只是杀鞑子,升官娶老婆而已,这已经足够刺激起士兵们战斗到底,勇猛直前的决心。而在这样口号刺激下,一千五百名明军将士排着整齐的队列向面前的清军坚实的一步步踏去。

李睿的判断没有任何错误的地方,左翼的确是清军新征召入伍,还没有来得及进行多少时候训练的新兵。巨大的炮火,猛烈的轰击,本来就让这些从来不知火炮为何物的清军胆战心惊。这时铺天盖地的厮杀声和呐喊声更让他们茫然不知所措。

当明军就快要杀到他们面前的时候,这些清军士兵这才反映过来。大叫了声,有些胆大的拿起武器抵抗,可更多的还是选择了逃跑。竟然没有将领指挥,没有将领约束。整个场面,已经变得混乱无序,什么纪律性战斗性在这一刻荡然无存。

一千五百名明军士兵,开始用火枪大面积杀伤敌人。武器竟然不用靠近自己也能杀人,这一来更加增加了那些游牧民族士兵的恐惧。他们往往听到“轰”的一声巨响,然后硝烟过后,他们就能恐慌的看到周边的同伴已经倒在血泊中挣扎抽动。

“上刺刀!”

就在越来越靠近清军的时候,在张杰的喉咙里爆发出了一声大吼。

一声声清脆的声音几乎在同时响亮起,一把把雪亮的刺刀在阳光的照耀下泛出夺目的寒光。大明士兵们的脸上,在刺刀光芒的照耀下,闪现着青春的骄傲和热忱。一千五百个人,一千五百把刺刀,正在迸发出大明将士最强的呐喊。

这是一场短兵相交的较量,陷入混乱中的清军士兵士气低弱,基本丧失了战斗下去的欲望。而不多的还想继续抵抗的鞑子,却在明军士兵训练有素的刺杀中,一个接着一个发出哀号倒下。这些鞑子就像在大海中拼命挣扎的一条破船,随时都会被一个巨大的浪头打翻。

左翼已经行将崩溃,阿济格开始注意到了这边恶劣的战况。左翼一旦被击溃,整条战场都会因此而陷入崩溃。一千余士兵在他的调拨下,迅速向左翼增援了上来。

看到气势汹汹增援上来的清兵,张杰挥了挥手,两百名明军士兵排成了一个小小的方阵。每个人都探手向腰,拿出了悬挂在腰间的震天雷,默默等待着敌人的到来。

指挥着援兵的清军将领有些奇怪,这些汉人并没有想要迎战的打算,反而一个个手里,拿着个黑不溜秋的东西,他们想要做什么,难道汉人以为凭着这个小玩意就能阻挡住自己?

当清军离明军阵地还有五十步的时候,方阵最前方的五十名士兵,一起用力把手中的震天雷扔了出去。“轰隆隆”的巨响中,几十名鞑子还没有来得及反应过来,就已经倒在了血泊中。而指挥着清军前进的鞑子将领,却是一脸的茫然。

那是什么武器?汉人的手里竟然能炸响雷声?汉人竟然能请来雷神?

这时,第二排的明军士兵再次站起,又是五十枚震天雷扔了出去。总计四排明军士兵,不断站起蹲下,再站起再蹲下,一排接着一排的震天雷在清军军中不断炸响,一排接着一排的清军士兵不断在惊恐中被生生炸死,清军的信心,就在这雷声中化为乌有。

一千多鞑子士兵,死伤到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数字。就连指挥着清军冲锋的那个将领,眼看着部下的士气正在一点点的消失,勃然大怒之下,竟然亲自挥刀向前冲了过去,勇敢当然是够勇敢的,可是随着一声巨响在他身边响起,这员将领便再也看不到明天的太阳了……

就在张杰逐步控制着战场,胜利已经握在自己手里的时候,他的部下忽然瞪大了眼睛,看着清军中央方向,然后举起手来,大叫了声:“快看!”

一面明军的大旗,在清军的大营附近高高飘扬。张杰抓起了千里镜,他看清了,那是宁军校尉李睿的战旗。五百名最精锐的“火突骑”,像五百个凶神恶煞,在清军大营中来回冲杀。而那个最勇敢的将军,不是那个“李疯子”李睿却又是谁?

上当了,这是张杰心里冒出的第一反应。怪不得李睿肯那么轻易的把队伍交给自己,让自己在清军中大过瘾头。原来,这该死的李疯子,还留着这么一手。那可是兵部特地调拨给他们的火突骑啊,最勇敢善战的火突骑,最最锐不可当的火突骑!

这五百名火突骑士兵,每人携带五枝轻便火枪,可以轮番射击。这简直就是两千五百名,骑着战马冲突敌阵的火枪手。而当他们冲入敌阵的时候,随身携带的雪亮钢刀,又可以让他们迅速变成传统意义上的骑兵,大砍大杀,威风凛凛。

在千里镜里的李睿,大声笑着,面上得意的表情看得清清楚楚。那五百名骑兵在鞑子军中,砍瓜切菜一般,一浪接着一浪将鞑子士兵淹没。张杰放下千里镜,直着嗓门大声叫道:“杀,给老子杀,杀光这些乌龟王八蛋!”

这些明军士兵可有些疯了的感觉,嗷嗷叫着,端着刺刀不顾一切地向鞑子冲去。冲到敌人面前,看也不看,扬手就是一刺刀刺下。

这一切,都落到了在后督战的英亲王阿济格的眼中。坐在马上的他,整个人好像僵了一般,坐在那一动不动。面前部下的不断伤亡,根本无法给他带来任何反应。

败了,这仗也根本没有办法再打下去了。这些明军士兵不是人,他们是一群地府里出来,向自己索命的无常。他们用的也不是什么火枪,而是,一枝枝无常手里的勾魂棍……

陛下,你看到了吗,你为什么不亲自到前线来看一看?不是阿济格不肯用命,不是我统元朝的士兵们怕死,而是对面的明军实在是太可怕了!

阿济格的眼前已经开始出现了明军士兵的身影,局势愈发地危急起来,随时都会有明军士兵冲到自己的面前。边上的部下大叫道:“英亲王,撤吧,这仗没法再打下去了!”

阿济格麻木地点了点头:“传令,全军撤退!”

这场战斗就在两个胆大妄为的明军将领指挥下,在一群勇猛无畏的明军士兵冲击下,在大明武装起来的强大火力下而告结束。战局顺利得甚至出乎李睿和张杰的预料。这一方面取决于明军强势的战斗力,而另一方面,却是八旗士兵已经再也不是当年的八旗士兵。

其实从山海关之战结束,八旗兵那种必胜的信心已经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只不过,在当时这种影响还不是特别明显而已。关于明军的可怕,关于明军火器的种种传说,早已通过各种途径,在满人中迅速流传开来,而一旦走上战场这样的影响便显而易见了。

其实当明军冲入他们阵中的时候,如何清军能够迅速集结起来,未尝便不能一战。但看着明军士兵手里,那种能喷火的武器,隐藏在心里的阴影便遏制不住地升腾起来。没有有效的组织,没有勇敢的抵抗,而失败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了。

不过,“挥霍无度”的李睿和张杰,仅仅在这一次战斗中,便消耗了大量的火药,尤其是在炮弹的使用上,在那位“李疯子”的命令下,几乎都被打光了。迫使明军暂时停止了攻击,转而严密监视清军动静,耐心等待后勤补给物资的到来。

明军取得大捷的消息,以及左右两翼蒙古军迅速突破的捷报,也在第一时间被送到了兵部。不出人意料的,兵部给予了李睿和张杰严厉地训斥。李睿和张杰擅自改变作战命令,依大明军法官降一级,罚军饷半年,以观后效。

不过,在此次战斗中,李睿和张杰二位将领,能够审时度势,主动出击,在劣势兵力下,击败满清名将阿济格,击毙击伤俘虏无数,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同样依照大明军法,官升一级。这倒好,两个大胆的将领弄了个不赔不赚。

随着兵部命令一起到来的,还有一份兵部尚书黎风给李睿的私人密信,信中道:

“将你和张杰安排在一起,是我特意而为之。你二人都以勇猛和忠诚著称,希望你二人在战场上精诚合作,合二为一,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将两千名明军将士,打造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