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血沃轩辕-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佟养性公然反对自己,多尔衮勃然大怒:“佟养性,你如何敢如此大胆?我为摄政王之职,皇帝亲政之前,一应大事皆由我做主。你一个小小的昂邦章京,如何敢来管我的事!”
佟养性尚未作答,就见他的侄子汉军镶黄旗的佟图赖站起来大声道:“你为摄政王,郑亲王亦同为辅政王。两王相互协助,相互制约,岂有因你一人之喜好而废除的道理?郑亲王为人老成持重,深得朝野上下爱戴。摄政王一意如此,我汉军镶黄旗第一个不服!”
洪承畴微微一笑,这事倒变得有趣了。满人之间尚没有来得及争斗,这佟家叔侄倒先跳了出来,变成了汉人和满人的争执。这未免与他们当初的设想有些差距了。
“佟养性,你竟然敢这么对摄政王说话,给我拿下了这个狂妄之徒!”
阿济格眼见形势并不像想像中的那样,站起来大声呼道。就看见随着他的叫声,上百名手持武器的亲兵,已从外面冲了进来。只转眼间便把佟家叔侄围在了当中。那佟养性少年气盛,却一丝也不害怕,反而厉声喝道:
“阿济格,这是太后的寿诞,你却私自藏下甲兵。莫非想要造反吗?”
宴席形势一片混乱,索尼咳嗽了几声,慢慢站起了身,走到那些兵丁之中,看了他们几眼,冷笑着拨开了他们的兵器,走到孝庄太后和福临的面前,说道:
“宴席之上擅动刀兵,是为不祥。英王阿济格私藏武士于皇宫之中,是为大逆。臣索尼世受两代君王之恩,头可断,血可流,却决不容许逆贼如此猖狂,请陛下和太后下旨,臣便拼着一死也和他阿济格拼个死活,以正我大清之根本!”
剑拔弩张的气氛,让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真正的主角终于登场亮相了。
孝庄太后叹息了一声,紧紧抱住了儿子福临,颇是幽怨地说道:
“大家都是大清的臣子,为什么非要搞到这样呢?佟养性,你尊卑不分,摄政王忠心为国,不是你能够了解的,以后不可以妄自评论朝廷重臣。阿济格,你也做得不对,藏了那么多甲士在这做什么?难道真的想杀了我们孤儿寡母吗?”
这话说得狠了,阿济格赶紧跪了下来:“臣不敢,臣不敢。臣只是想着盛京最近动荡,生怕有人趁着太后寿诞闹事,这才暗中伏下甲兵保护太后和陛下。臣未报太后和陛下,万死之罪,请太后和陛下责罚……”
“责罚就不必了。”孝庄太后叹了口气:“咱们大清当年铁骑纵横,靠的不是士兵们多勇敢,而是我满人的齐心协力。大明有多大,咱们大清又有多大?若是咱们自己不齐心的话,迟早会被大明打败。难道这个道理,你们这些大臣还没有我一个女人明白吗?
是啊,山海关之战我们输了,可输一次不要紧,咱们还可以从头再来,但要自己窝里先斗了,咱们大清就永远没有翻身的日子了,看着你们的这个样子,我这心里真的疼啊。摄政王,这个道理不用我再和你说了吧!”
多尔衮含糊的应了两声,就又听孝庄太后说道:
“摄政王还是忠心耿耿的,郑亲王也一般地忠心,我看这辅政王的职位就不必撤了吧?只于多罗郡王,忠勇可嘉,可以提升为亲王。摄政王,我这办法你看可行吗?”
“一切但凭太后做主。”多尔衮闷声闷气地说道。
那多铎听了大喜,本来多尔衮要以自己取济尔哈朗代之,他根本就没有这个心理准备。以他的资历来说,就算强行登上了这个位置,只怕也没有人会服自己。
但现在太后只一句话,就把自己从郡王变成了亲王,这已经是最大的意外之喜了……
“这个女人不简单啊。”洪承畴低声对身边的祖大寿说道:“只几句话,便把多铎拉到了自己的身边。我看,她是要借着这次机会,分化多尔衮的势力。嘿嘿,只怕最后这些人都要被这个女人玩弄在手里。”
“事情才刚刚开始。”祖大寿微笑着说道:“今日一场宴席,已让双方成水火不容之势。多尔衮绝不会让索尼活着离开盛京,索尼也绝不会放过这次机会。有好戏看了。只就不知道长伯那准备好没有……”
局面因为孝庄太后的发话,而被暂时控制住了。但多尔衮哪里肯甘心,只不过形势的发展有些出乎自己的意料。本以为凭着自己的权势,没有人敢反对自己的意见。但却想不到两佟家叔侄都居然敢公开站出来反对自己。
还有自己那些被引为亲信的人,居然没有一个站出来帮自己说话,看来这些所谓的亲信也不太靠得牢。多铎的态度更加有些暧昧,只怕还是向着太后那多些。现在自己唯一最坚实的依靠,只怕就是英亲王阿济格了……
“城里准备好没有?”多尔衮小声地问道。
“放心吧,全部准备好了。”阿济格眼里露出了腾腾的杀机:“索尼能跑得了一次,难道还能跑了第二次?盛京都是我安排下的人,只要他一出这个皇宫,就绝对无法逃脱。摄政王,你就尽管放心吧。”
多尔衮出了一口气,冷笑了声,说道:
“这次不光是索尼,还有那两个佟家的,济尔哈朗,以及所有反对我们得人,都借着这个机会除了,一旦被他们联合起来,只怕你我兄弟,将来死无葬身之地!”
第377章 激变
多尔衮并没有在皇宫在呆上多久,略略又坐了会,便以身体不适为借口而离开了这里。洪承畴和祖大寿互相使了个眼色,也随即都起身告退。那些满清的大臣们经过方才的闹剧,哪里还有心思再继续吃下去,一个个也都找理由向太后和皇帝告辞!
那洪承畴和祖大寿一出得皇宫,便见盛京气氛极度异常。到处都站着由阿济格亲自控制的镶白旗士兵。一个个神情严肃,不断用疑惑的眼神打量着路过的每一个人。那洪承畴却和把守西面城门其中的一个牛录相熟,叫来问了声,那牛录低声说道:
“英亲王只说盛京出了乱党,要谋害太后、陛下和摄政王,故命我等在此巡逻,等候命令,随时准备平定乱党。洪大人,你还是小心些为妙吧……”
洪承畴皱起了眉头:“不瞒你说,摄政王对我等态度你也知晓,我只怕也遭到误伤。咱们都是相好的朋友,你老实告诉我,有没有办法能够出得盛京?”
那牛录显得甚是为难:“洪大人,你不是不知道英亲王军法严峻,要是我放走了你们,只怕自己这颗脑袋便也保不住了,不是我不肯相帮,实在是心里害怕。”
“无妨。”洪承畴将他拉到了一边:“我料摄政王和英亲王要对付的不是我们,你放我们出去,只要我们不说,他们又怎会知道?我知你父亲身子虚弱,我家里藏有一株上好的人参,那是明朝皇帝赏给我的,等过了今天,我便给你送到家里去。”
这牛录本来平时就承受了洪承畴许多好处,又是个大大的孝子。那明朝皇帝赏赐下来的东西非同寻常,想来对自己父亲身子极有好处。他犹豫了半晌,这才下了决心道:
“洪大人,我这次拼了干系放你们出去,但千万不可泄露于别人……”
“尽管放心好了,我等岂是那种不知轻重的人?就算被拿出也不会将你供了出来!”
洪承畴和祖大寿一出盛京,哪里敢停留半分。连在盛京的家眷也都不管不顾,只管策马向吴三桂的正红旗方向狂奔而去。离大营还有七八里路,早有吴三桂派出的兵丁将他们迎了进去。才进大营,洪承畴就叫道:
“事变矣,长伯可速做准备!”
吴三桂早就在等着二人,一见他们到来,问清了盛京状况,急忙整点兵马,以一半兵力留守大营,又请舅父祖大寿代为镇守,自己和洪承畴两人,亲率两千人马向盛京方向秘密开去。心里还是放心不下,派出快马给阿克顿送去一封密信,仔细交代了自己的进军路线。
而这个时候的盛京,在皇宫宴会一结束之后,便迅速起了动荡。
那索尼出得皇宫,在外久侯的挞木格乐急忙迎上,索尼只管低声道:“多尔衮已经提前出宫,必然于我不利,速离此地以为上策!”
话音还未落地,就见多尔衮的亲信辅国将军巩阿岱带着两百来名士兵冲到面前,厉声道:“正黄旗旗主索尼乱政,今奉摄政王之命拿之,有相助索尼则同为乱党!”
恰逢那些参加宴会的官员陆续出来,一见多尔衮竟然那么急不可耐地动手,都怔在了那里。济尔哈朗身为辅政王之职,在皇宫外面发生此等变化焉能不管?硬着头皮上前道:
“巩阿岱,索尼乃正黄旗旗主,犯了事自当有各旗旗主商议定罪,岂能有你拿之?你且去告诉摄政王,凡事不可把自己逼上绝路!”
谁想巩阿岱却根本不把这位王爷看在眼里:“济尔哈朗,我只听摄政王的,旁人的话我却一句也听不进去。摄政王有令,凡保索尼者皆为同党,我念你着老臣,可速退!”
济尔哈朗被一个小小的辅国将军当着那么多大臣的面训斥,只气得面色通红。苏克萨哈上前步,拔出腰刀厉声道:“巩阿岱,你竟敢如此,这次信义辅政叔王!当今皇上见了亦不会如你这般狂妄,快快让开,你真当苏克萨哈的刀不会杀人吗!”
巩阿岱哪里会想到同为正白旗的苏克萨哈竟会帮着外人?他素知这个青年将军脾气暴躁,连当日的皇太极也拿他没有办法。自己若真是得罪了他,脑袋被砍了都没有地方说委屈去。没奈何间,急忙把求援的目光投到了多铎身上。
多铎上来拢着手道:“巩阿岱,凡事总得给自己留条后路。索尼大人是什么样的身份,你又是什么样的身份?你且下去,摄政王那自有我去说话……”
巩阿岱面色大变,这次摄政王只怕是失算了,现在不光大臣们都站在索尼这一边,就连摄政王的亲弟弟竟然也不帮着他,自己一个辅国将军,真要和那么多王公大臣硬抗,随便哪一个人一刀便可取了字的性命!
正在他不知所措之时,就见索尼身边的挞木格乐厉吼道:“索尼者,两朝忠臣,多尔衮乱政,谋害大臣,识趣的让开一条道路,挡我者死!”
这一声就好像晴天霹雳一般,震得巩阿岱双耳生疼。挞木格乐为人粗中有细,一脚踹翻了面前的一个士兵,带着自己百名部下,护着索尼只管向外走去。那巩阿岱想拦有不敢拦,想走想到多尔衮严峻军法,却又不敢就这么放他们走了。
正没奈何之间,忽然看到远处大队兵马赶来,为首的一人大声叫道:“休哟走了乱贼索尼,阿济格在此,奉命拿贼!”
一见阿济格亲来,巩阿岱顿时觉得有了主心骨,才想指挥手下捉拿索尼,一边挞木格乐眼看情况不对,一些也不迟疑,反手一刀就砍在巩阿岱大腿之上。巩阿岱惨叫一声,却把挞木格乐一把拉过,用刀架在他的脖子上对他的部下吼到:
“谁敢上前便是一刀,今日我这条性命也不想要了!”
“索大人速退到皇宫之中,多尔衮心有顾忌必不敢进!”
索尼回首一看却是佟养性在和自己说话,心中感激。也来不及向他道谢,急忙对挞木格乐使了个眼色。挞木格乐会意,带着部下卫护着索尼一步步向宫中退去。
那些满清的官员眼看盛京变乱已成,都不敢在此久留,匆匆便散了开去。只有佟养性对多铎说了一声:“我等皆是先帝重臣,当此盛京危亡之积,还请千万把持住了名节啊……”
多铎叹息了声:“多尔衮虽为我的十四哥,可他终究还是走上了这一步。佟大人尽管放心,多铎眼中只有我大清的社稷江山,没有什么亲生兄弟之分。何去何从,多铎心中有数。”
其实这位多铎可并没有那么的大义凛然。当年他因私带妓女到军中,被皇太极降为多罗贝勒,后来因擒拿洪承畴有功又被晋升为多罗郡王。再其后,又因战功晋为豫亲王,定国大将军。本来他以为在十四哥多尔衮主政后,自己的仕途将一帆风顺,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多尔衮初掌朝政之后,多铎又再次犯了老毛病,公然在着妓女在军中过夜。多尔衮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利,不得不对弟弟下了重手,又降他为多罗郡王。被自己的哥哥惩罚,大丢颜面的多铎心里哪有不怨恨他的道理?
再加上其后多尔衮的一系列政策,让这对兄弟开始离心离德。虽然在这次孝庄太后的寿筵上,多尔衮企图让多铎接替济尔哈朗的权利,但却已经为时太晚了。因为,多铎也开始认清了多尔衮在朝中人心尽失,自己要做的当务之急就是和多尔衮摆脱干系。
那些官员做了鸟兽散,阿济格又见索尼等人挟持着固阿岱进了皇宫,竟也没了主意。摄政王把持朝政,不把小皇帝母子看在眼里是真,可要真的冲击皇宫,那就真变成了造反,这各旗的旗主们,王公贵族们,又岂会坐视不理?
“快去通知摄政王,再禁闭城门,不许放一人外出。”阿济格咬着牙道:“调拜音图,锡翰前来,严密监视住皇宫,不许一人进去,也不许一人出来,有违反的,让他自己拿脑袋来见。万事皆等摄政王到后再说……”
匆匆跑进皇宫躲避的索尼,一边令挞木格乐看好巩阿岱,一边自己带着十几个随从,向孝庄太后的住处奔去,才到太后住处外,就看到宫里禁军首领拔出腰刀大喝:“谁敢冲击太后寝室,格杀勿论!”
“富可察将军,我是索尼,我要见太后!”
不想那富可察却是铁面无私,冷声道:“我自然认识你是索尼大人。可你不得允许便擅自入宫,你知道这罪吗?你带的人人人手持凶器,想要造反不成?富可察职责所在,索尼大人可速速下去,以免引起厮杀!”
眼下皇宫已成了索尼唯一可以躲藏之处,他哪里肯离开。只命手下人放下了武器,自己却跪倒在了门外,放声大哭起来:“太后,陛下,多尔衮谋反,欲要加害老臣,老臣一死没有什么,可这大清的江山眼看就要亡了啊!”
尽忠职守的富可察,虽然将索尼挡在了外面,可要真的让他以武力擒拿索尼却没有这个胆子。可当进退两难时,身后的门被打开,接着传来一声叹息:
“索尼,你且进来吧。”
出来的人正是当朝的孝庄太后,见到索尼狼狈的样子,孝庄又长长地叹了口气:“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富可察,命令宫中的卫士们全部取消休息,分发武器,严加守卫皇宫。不得陛下和我的命令,谁也不许进来。我和陛下的两条性命就交给你了……”
富可察赶紧跪下,大声说道:“富可察世受朝廷大恩,死不敢有违太后懿旨。请太后、陛下只管安心议事。若是有人要强行闯宫,除非是踏着富可察的尸体进来!”
索尼随着孝庄太后进去,待太后和顺治皇帝坐定,便将多尔衮如何迫害自己的事情哭诉了一遍。那孝庄太后听得直皱眉头,过了半晌,这才道:
“我早知你和摄政王之间有矛盾,可不想却到了要兵戎相向的地步。你二人都是我大清的重臣,先帝最信任的人,这样做,只会让仇者快,亲者痛,难道,便真的没有和解的办法了吗?”
“索尼的生死算得了什么,可臣是怕他继尔谋害太后和陛下啊!”
索尼擦了擦眼泪,说道:“多尔衮先是称叔父摄政王,接着称皇叔父摄政王,后来又欲称皇父摄政王,大权独揽,专擅自恣,连陛下的印玺也搬到自己的家中。他早晚必要夺取大位啊。如今在太后寿诞之后加害于臣,正是多尔衮的第一步……”
多尔衮想做什么,孝庄太后心里清楚。自从儿子登基以后,自己母子便在多尔衮的强势下被逼得喘不过气来。而眼下发生的这一切变化,对于自己和皇帝来说未尝不是一个除掉多尔衮的大好机会……
“你的遭遇我都知道了,可我和陛下纵然想要帮你,也是有心无力啊。”孝庄太后叹息着道:“城里都是多尔衮的人,大臣们又不齐心,你却让我如何处置?”
一见太后口气松动,索尼大喜,说道:
“太后尽管放心,岂有满朝皆无忠臣者?朝廷里的大半大臣,在已对多尔衮恨之入骨。只要太后一声令下,愿效死命者当络绎不绝。臣的正黄旗的人马,正在向盛京星夜赶来!”
第378章 皇宫深深
大喜之下的索尼,拍着胸膛对孝庄太后说道:“太后尽管放心,岂有满朝皆无忠臣者?朝廷里的大半大臣,在已对多尔衮恨之入骨。只要太后一声令下,愿效死命者当络绎不绝。臣的正黄旗的人马,正在向盛京星夜赶来!”
这一句表示忠心的话,却让孝庄太后的心中产生了想法。未经允许,索尼便已经私自调动军队,这和多尔衮有什么区别?这些人嘴里都说为的是大清,可实际上却一个个只为自己考虑。只怕等索尼上台,便又是另一个多尔衮了……
她却也没有把这份心思说出来,只是淡淡地道:“如此就辛苦你了,宫里的侍卫你尽可调动,只是,多尔衮凶狠,你千万要小心了,我母子,我母子就在这等着你的好消息了。”
得到了太后的许可,索尼心中窃喜,赶紧前去布置皇宫守卫。只是,不知道自己的义子阿克顿能否及时赶到。一旦多尔衮凶性大发,就凭宫里的力量,只怕很难挡得住他。
等索尼走了出去,孝庄太后却秘密叫进了富可察,开口便对他说道:“现在我大清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将军,我母子得性命只在将军手中了……”
富可察听了大惊失色,一下跪倒在了地上,连连磕着头道:“太后说这话,小将哪里敢当,折杀死富可察了。太后但有吩咐,只管对富可察说好了,富可察粉身碎骨也必然完成!”
“多尔衮和索尼皆非忠君爱国之人,都想着要祸乱我大清朝政。”这时候的孝庄太后,却根本不像一个柔弱的女子,她咬着牙说道:“眼下他们狗咬狗,正是恢复朝廷清源的时候。郑亲王忠贞不二,可以倚为朝廷依靠。我亲写一封书信,你想办法带出宫去,交到郑亲王手中。切记,不能给索尼和多尔衮抓到。对了,还有苏克萨哈和多铎二人,他们虽然也是正白旗的,但今日我在宴上看出他们久与多尔衮不可,可以用之。富可察,这是掉脑袋的事情,你,你千万要小心谨慎了啊……”
见太后把这天大的事托付给了自己,富可察感动得热泪盈眶。从皇太极开始,他便充当宫中禁卫统领,多尔衮擅权,他都看在眼里,可自己的身份又哪里可以干预朝政,只能把这份委屈深深地埋藏在了心里。
现在铲除奸党,还权于太后、皇上的机会就放在了自己眼前。这是太后对自己莫大的信任,对自己莫大的激励。哪怕自己被千刀万剐,只要能把信送到,那也没有什么可以遗憾的了。等到皇上亲政之后,一定不会忘记自己功勋的。
“对了,吴三桂现在在哪?”手写好密信的孝庄太后忽然问道。
富可察愣了下,说道:“应该在钦克草原那一带吧……”
“先帝在的时候,对吴三桂非常重视,其后在我大清的两次平叛中他都表现得非常忠诚。”孝庄沉吟着说道:“尤其是在平定硕托的动乱中,他果然睿智,当日若不是他,只怕我母子陷身于贼久矣。这次要想平定多尔衮,非他出马不可……”
“可是,他毕竟是个汉人啊,万一……”
“汉人?汉人又怎么样。我们满人未必便比他们强了。”孝庄冷笑了几声,说道:“况且,纵然郑亲王他们愿意帮助朝廷,但他们的部队却都在盛京之外,一时三刻哪里能来得及调回来?等正白旗和镶蓝旗的人来了,只怕我们母子早死在多尔衮手下了……”
她缓缓站了起来,用不容辩驳的口气说道:“富可察,你秘密挑选几个得力的手下,在给郑亲王、苏克萨哈和多铎他们送完信后,想尽一切办法逃出盛京,去找汉军正红旗吴三桂。加其为扬威大将军,让他火速开拨到盛京,平定多尔衮之乱!”
下完了一应命令,看着忠诚的富可察离开,孝庄就像用光了全部的力气一般颓然坐了下来。她紧紧抱着自己的儿子,方才的那份顾盼从容一下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在她的心里,那份深深的害怕,却正在那不断的吞噬着她……
郑亲王济尔哈朗,多铎他们会服从自己的命令吗?孝庄不知道。吴三桂能听自己的命令吗?孝庄也不知道。她现在忽然觉得,也许真正能帮助自己的,反而是那些汉人,是平西王吴三桂。而不是自己和朝廷过去一直深为倚重的那些满人大臣们。
吴三桂,吴三桂。希望你不要辜负自己的期望,不要辜负先帝对你的期望。大清的前途,或者已经在你一人身上。当日你平定蒙古索伦部的叛乱,不过用了短短几天的时间。只盼望着在多尔衮攻破皇宫的那一刻,你能出现在我们母子的面前!
……
就在孝庄秘密调兵遣将,富可察挑选士兵,准备冲出皇宫的,多尔衮也终于出现在了皇宫之外,但发生在这的情况,却让这位摄政王大为恼火!
索尼竟然挟持巩阿岱进了皇宫,而皇宫里分明已经被索尼控制,戒备异常森严。若是真的想要强行攻入的话,也不是没有办法,但这一来,等于是向所有的人宣布,以忠臣自诩的摄政王多尔衮,其实是个狼子野心的反贼。
况且,现在盛京的情况实在复杂。本来被自己相当倚重的多铎,态度变得异常暧昧,而失去了他的正白旗地支持,仅仅靠着镶白旗要想完全控制住盛京,实在是太困难了。
已经传来了消息,索尼控制的正黄旗,正再以飞快的速度向盛京逼近,如果不能尽快解决掉面前的事情,擒拿住索尼,只怕局势将完全失控!
今天寿诞上发生的一切,已经让多尔衮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畏惧。除了阿济格外这些自己的亲信之外,竟然没有一个人支持自己。而这其中甚至还包括苏克萨哈,这些一直被自己认为绝对可以信任的青年将领在内。
对济尔哈朗的态度,想来已经激怒了他。本来自己的目的只是想借助这次机会,一举铲除掉济尔哈朗和索尼,使大权完全掌握在自己一个人手里,而后再派自己的亲信一步步地控制八旗,但谁想到会出现这样一个自己根本想不到的局面?
以济尔哈朗为首两蓝旗,虽然力量没有两黄色旗和两白旗那么强大,但一旦让自己的这些征地联合了起来,绝对是自己无法对抗的,还有那态度始终不明确的两红旗,虽然他们现在还没有表露过自己的明确立场,但无论是谁占了上风,那么他们便会彻底地倒向谁……
“摄政王,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办?”阿济格匆匆走了过来:“济尔哈朗那些人,已经开始集结自己家里的奴才们,并且开始分发武器,虽然现在还没有反扑的样子,但看样子随时都可能对我们反咬一口,再不尽快解决这里的事,凭我们现在的力量控制不了局势啊。”
“难道我不知道吗?”多尔衮烦躁地说道:“分出一部分的士兵来,严密监视着济尔哈朗这些人的动静,记得多派些弓箭手。如果他们不出自己的家门,就别理睬他们。可是一旦他们跨出来半步,格杀勿论,绝不能让他们来添乱!”
“还有那个吴三桂。”多尔衮在这个时候终于想到了这位平西王:“你派人出城去找到他,加封他平西亲王,再封他块最肥美的土地。让他火速带着汉军正红旗增援盛京。哪怕他首鼠两端不愿增援,也务必要使他按兵不动……”
阿济格一一应了,却不无担忧地指了下皇宫:“那这里应该怎么办?”
多尔衮注视着皇宫,谁也无法从他的脸上看出他现在心里在想什么。他愣愣地看了好意会,这才把目光重新投到了阿济格身上,反问道:“你说呢,这里应该怎么处置?”
“十四弟。”阿济格忽然改口叫出这声他很久都没有用过的称呼:“其实,你要真的下定了决心,那么一切事情就都好办了。本来里面的那张位置就应该是你的。你是太祖皇帝的儿子,是我大清最大的功臣。没有谁比你更加有资格坐上这个位置了……当初若不是索尼他们联络着一批人竭力反对,你委曲求全的话,你现在早已是我大清的皇帝。里面的那个小子不过才只有七岁,加上个女人,他们能掌握什么朝政?为了咱们爱新觉罗家族,为了咱们大清,十四弟,十二哥求你了,不能再犹豫下去了,到了下决心的时候了,名正才能言顺啊!”
他的话让多尔衮怦然心动。是啊,自己做梦都想坐到那张位置上去。那代表着无上的权威,代表着大清权利的顶峰。摄政王这个名字再好听,也始终都是一个奴才。皇帝早晚都要亲政的,难道等到了那个时候,等到了刀架到脖子上的时候才后悔吗?
他看了下身边的部下们,这些都是一直拥护着自己的最死硬的分子,他们都在用热切的目光看着多尔衮。只要多尔衮现在点一点头,他们一个个便都是开国功臣。多尔衮发现自己的心跳,从来也没有那么快过,是时候进入皇宫取而代之了!
“我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大清的江山。”多尔衮竭力控制这自己激动的情绪,长长地叹息了一声:“就算将来青史再如何骂我,我也只得做一回乱臣贼子了。”
阿济格等人大喜,却又听多尔衮说道:“但不管怎么样,咱们总不能做得太过分。派个精细的人进皇宫,好好劝说下太后。阿济格,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是的,十四弟,我知道该怎么去做。”
多尔衮的意思再清楚不过了,他这是要孝庄太后主动让福临逊位给自己,起码这样也好像大清的臣民们交代……
……
在盛京风云动荡的时候,阿克顿指挥的正黄旗,也正在如飞地向盛京方向运动!
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传了过来。先是太后寿诞上的剑拔弩张,但最后却以多尔衮的失败告终。尽跟着的就是多尔衮不顾一切地摊牌,强行以武力抓捕索尼。而其后索尼逃进皇宫,多尔衮率大军包围皇帝的消息也跟着送到了。
这一切都在阿克顿的算计之中。他竭力劝说索尼进入盛京,其实早就预料到了他所会遇到的巨大危险。
他的心思没有一个人知道,不管是索尼也好,还是多尔衮也好,他们两人一个飞扬跋扈,一个贪婪无能,都不是大清真正的最高权利的拥有者。
真正能挽救大清于危亡之中的那个人,只会是自己一个人!
是的,他虽然是索尼的义子,但没有权利,没有声望,但他相信,这次发生在盛京的变乱就是自己最大的机会。
他不光要平定多尔衮的叛乱,还要同时平定索尼的“叛乱”,这样,做为大清的功臣,权利将会离自己越来越近,将会变得唾手可及。
内有自己从容调度,外有吴三桂这个强有力的盟友。再由同样无能的济尔哈朗里主持朝政,而自己只需要躲在幕后就可以了。等到济尔哈朗的利用价值过去,就是自己粉墨登场的时候了。
想到即将发生的这一切,阿克顿的嘴角就露出了微笑。
的确,以前自己不是这样的人,对权利也根本就不热衷,但家人的惨变却改变了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