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血沃轩辕-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在皇宫里的阿济格叫苦不迭,皇宫但凡有失,自己不光辜负了多尔衮的重托,而且,自己和多尔衮的全家,只怕都将遭到硕托最惨烈的屠杀!

他心中有些责怪多尔衮,明明摄政王早就看不惯这个硕托,却在宁远之战后,却态度急转直下,对硕托给予了充分的信任,难道他不知道硕托根本就是个小人吗?

盛京的王公大臣们,看来对多尔衮的怨恨已经到达了顶点,竟然没有人出手相助。摄政王却又正在外平叛,一时半会也无法赶回来,现在阿济格唯一的希望,只有一支军队,那就是驻扎在盛京城外的,吴三桂统领的汉军正红旗部,可是吴三桂会出手相助吗?

他却并不知道,这个时候的吴三桂也同样陷在了矛盾之中……

天亮后盛京发生硕托叛乱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吴三桂处,发兵还是不发,成为了摆在吴三桂面前的难题。他的部下们大多主张拒不发兵,以观盛京局势后再做处理。况且,没有女真人的命令就擅自出兵,这罪便等同于谋反。

面对部下这样的主张,吴三桂并没有立刻发表自己的意见。在犹豫了很久之后,他对自己的亲信部下说道:“我以为我们的利益是和多尔衮联系在一起的。朝廷里有许多人对咱们心存不满,若是多尔衮倒台,只怕第一个遭殃的便是我们。咱们现在已经没有了退路,回大明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唯一的希望便在这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管怎么样,这次我都决定赌上一把。只要我们能平息了硕托的叛乱,那么便是最大的功臣。我向多尔衮要地的要求,或许也能够得到他的允许……”

他是正红旗的旗主,正如当年在关宁军一样,正红旗只可能是他一个人的队伍。而他,也是自己部下当之无愧的领袖,他们的一切都与吴三桂紧密牵连在一起。在吴三桂做出了出兵的决意之后,整个汉军正红旗迅速行动了起来。

吴三桂以大部兵马严密监视城外动向,自己则只带一千人驰援盛京。雷大同有些疑虑这么点人却救援盛京是否少了些。吴三桂却笑着对自己的部下说道:“硕托,不过一无能之辈,他贸然起兵叛乱,部下未必便与他一心,一千人,平叛足矣!”

当吴三桂抵达盛京城下的时候,那些守卫着城门的清兵不知其来目的,又怎么肯为其开门?吴三桂却以马鞭指着城上说道:“我,吴三桂也,今奉摄政王之命平叛,十万火急之事,尔等不开门者,皆与硕托同罪!”

那吴三桂自从平定了蒙古叛乱后,威名远播。虽然清朝上层的大多数人依旧看不起他,但在女真中下层军官士兵中,却奠定了自己的威望。正当守城的官员犹豫之机,就见一名牛录佐领跳出来大声道:

“三桂者,摄政王所崇信大臣,虽为汉人,于我大清却有大功,今其领兵平叛,谁敢有疑?有从三桂平叛者,请袒露左臂!”

说着,他第一个撕开了衣襟,露出了左边臂膀,那些士兵更无犹豫,一个个都学着他的样子,露出臂膀。带队官兵见群情激愤,只怕引起兵变,乃为吴三桂打开了城门。

吴三桂兵一进盛京,迅速扭转了局面。吴三桂一边指挥部队多路向皇宫进发,一边指使兵丁各处放言“硕托忤逆,谋反大清,有从吴三桂平叛者,皆为大清功臣;硕托所部官兵即刻反正,所做一切既往不咎!”

硕托带着的那些叛兵中一大半本来就不赞成硕托的作为,此时满城都是这般呼唤,发声喊,叛军竟然散了大半,更有胆大者,反而对硕托发动了攻击。

那硕托眼见功败垂成,心中惊慌,身边汉人谋士何墨对他说道:“今局面不利于我,可速退之。眼下合围之举尚未形成,我等当脱身向明境而去。若与明军取得联系,何愁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他最得硕托信任,当下更无迟疑,也不管那些尚在战斗中的部下,与何墨二人带着数十亲信,扭头便跑,那些剩下的叛军眼见主帅逃跑,哄地一下便作鸟兽散。

眼看要到城外,前面却忽然出现吴三桂带着的百余精兵挡住去路。那吴三桂骁勇之名,天下谁人不知?硕托不敢应战,惶恐中不知所措。何墨却丝毫不怕,策马走近前道:“平西王此来,莫非想擒硕托以立不世之功!”

吴三桂大笑道:“正是,硕托谋反,吴三桂擒之。何墨,我知你是个聪明人,又是硕托的亲信,这便去对硕托说了,让他自缚前来见我,以全我之功,在摄政王回来之前,吴三桂以信誉做保,保证不伤他毫发。”

“那我想平西王的死期也便到了。”何墨见吴三桂一怔,微笑着道:“平西王难道不知朝野中多有怨恨你的人吗?硕托是谁?礼亲王代善的儿子,礼亲王门生故交遍布大清,今平西王以一汉人身份擒拿硕托,满人自觉脸上无光,心里愤怒愈深,我为平西王感到害怕。”

吴三桂却不想他说出这样的话来,这时又听何墨说道:

“平西王今日何不放硕托一条生路,于公,平西王平定盛京,是为大清第一号的功臣,纵然走了一个硕托,那便又有何妨?于私,代善的故交好友感念你放了硕托一马,心中对你印象大为改观,或者将来盛京有变,如此平西王亦可以高枕无忧了……”

吴三桂微微点头,忽然笑道:“怪不得硕托平日里把你当成个宝贝一般,今我见了都想把你招揽到麾下。其实我早知道,以硕托的本事,当日哪里能从宁远突围?这都是朱由斌的安排。也罢,我不为难你们,去吧。身上若无盘缠,我可借用于你。”

“不劳平西王费神了。”何墨微微笑道:“他日若有缘再见,硕托和何墨必然不会忘记了平西王今日的恩情。何墨这就去了,平西王独自在京城千万要小心从事。”

靠着吴三桂的帮忙,硕托这才得以脱身。其后阿济格见走了硕托,以人问之吴三桂,吴三桂只拖说混乱之中并不知情。阿济格派出大兵追赶,硕托一路狂奔,及至大明边境,眼见明军戒备森严,追兵又哪里再敢靠前半步,犹豫了会,带队将官这才悻悻退去。

原来那黄飙早得信息,迎进硕托,好言抚慰之。硕托功败垂成,心中愤怒,只向黄飙欲要借兵报仇。

秉着武英王朱斌之命,黄飙“借”于硕托精兵两千,征讨那些接到满清朝廷命令后尚来不及撤离的女真人部落。那硕托得到明军帮助,乃在四镇之外开辟出了一个地盘,其后又秘密派人进入盛京,接出了豪格之子,以为大清皇帝,与盛京之政权互相对峙。

这却是女真人打女真的计谋,硕托又安知其中利害?此后,屡有对多尔衮心存不满者,逃到硕托处以求庇护,硕托来者不拒,全部接纳,自此后,满清两朝对立之势已成!

第348章 盛京

剿灭塔木善的叛乱,对于身经百战的多尔衮来说,并没有什么困难的地方。但是,随后传来的硕托在盛京发起叛乱的消息,却让多尔衮惊出了一身冷汗。盛京一旦有失,那些反对自己的势力势必大做文章,从此后大清将不复是多尔衮的大清!

好在吴三桂发兵,在最短的时间内击溃硕托叛军,稳定住了盛京形势的消息让多尔衮长长出了一口气,心里也对吴三桂产生了感激之情,当日拒绝给吴三桂封地,可吴三桂却以德报怨,皇太极和自己都没有认错人。

他对亲信拜因图说道:“谁说汉人便不如咱们满人了?硕托算是功臣之后,真正的满人了吧,可却居然阴谋叛乱。吴三桂新降之将,却忠肝义胆,这次若不是他,你我皆成丧家之犬矣,看来,光给异姓封往还不行,还得给他们地,给他们实实在在看得到的好处!”

拜因图不无担心地说道:“本来朝廷里那些人对王爷就心存不满,现在再给吴三桂封地的话,只怕反对王爷的声音会更加大。依我看,吴三桂这次的功劳,还是多加赏赐点金银为好。这样,也能使王爷避免卷入是非之中……”

“不,吴三桂这人不是金银就能够收买的。”多尔衮断然摇了摇头:“要说金银,大明比咱们要多的是,可为什么还是没有留住吴三桂?吴三桂志存高远,人中豪杰,要让他倾心为你做事,就不能以常理论之,咱们现在需要的,是把尽可能多的人争取到我们这边,而吴三桂是最合适的一个了。我曾经见过吴三桂的汉军正红旗,不得了,真的不得了啊。一支原本毫无战斗力可言的队伍,到了他的手里,却成了精锐之师。这样的人我们如果不用,我们的敌人就会把他给争取过去。”

多尔衮心里这时候已经打定了主意,要把吴三桂彻底地争取到自己这一方,用来对付朝廷中反对自己的一切势力。这么做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那就是很多自己不方便出面的事,交给吴三桂去做那就万事大吉了……

塔木善的叛乱在最短的时间内被多尔衮平定,次役共诛杀与此事情有牵连的人多达三百余人。塔木善虽然侥幸得脱,但他的党羽却基本被剿灭干净。但是多尔衮却事后才知道了一件让他懊丧不已的事情,重臣索尼的侄儿竟然也被自己的部下给误杀。

原来,索尼的侄子与塔木善相熟。塔木善叛乱之时正好在其军中,塔木善为了使多尔衮在用兵时有所顾忌,特意将索尼的侄子扣押为人质。不想多尔衮的部下杀红了眼,竟连他也一起砍死在了刀下。

眼下对多尔衮不满之人日多,可谓政敌环绕。索尼本来就在立皇帝的事情上和多尔衮严重对立,只是双方都采取了妥协的态度,这才没有让事态进一步恶化。现在他的侄子又死在了自己的手里,他焉能不把多尔衮当成自己的仇人看待?

多尔衮心中懊恼,那收拾残局的事情交给拜因图去处理,自己匆匆回到盛京。谁想到前锋才刚刚到达盛京城下,就看盛京戒备森严,城墙上的士兵大声道:

“哪里来的军队,无有令牌者不得进城!”

带队的巩阿岱大怒,指着城墙上便骂道:“你难道不认得我吗?我乃摄政王麾下大将巩阿岱。快快打开城门,让我等大军进去!”

不想那守卫盛京的士兵叫道:“我自然认得你是巩阿岱将军,但平西王吴三桂有令,除非摄政王亲自到了,才能开城,否则,任何人不得进入。”

巩阿岱暴跳如雷,但却一筹莫展。好在随后多尔衮带着大军赶到,巩阿岱紧忙上全诉说遭遇。又言吴三桂如此,必是存着谋反的心思。

多尔衮却笑着摇头道:“不是吴三桂想要谋反,而是他怕别人谋反。眼前盛京与外界消息断绝,若你也是叛军,放你进城后果不堪设想。吴三桂无过,有功!”

等大军进入城内,只见盛京井然有序。丝毫也没有曾经发生过叛乱的样子。多尔衮看了频频点头不止,所谓的人才,也就是指的吴三桂这类人吧。

多尔衮也不进宫,径自回到自己府,派人叫来阿济格和吴三桂,先表彰了吴三桂和阿济格两人的功劳,接着又把误伤索尼侄子之事对二人说出,愁眉道:“这次无心之失,索尼必然不肯轻易善罢甘休,咱大清眼看着就要又引来一场大波浪了!”

阿济格恶狠狠地道:“既然如此,不如先下手为强……”

多尔衮以目制之,却转向吴三桂说道:“平西王,你这次立了大功,我自然会上报朝廷嘉奖你,不过,眼下咱们大清有难,你看应当如何解决啊?”

吴三桂心里叹息一声,多尔衮这哪里是在问自己,根本就是把自己往火坑里推。这本来是满人自己的事情,却偏偏要来问自己这个汉人,将来一旦有变,多尔衮只需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推,他倒能成个无事人,可自己却成了顶罪的羔羊。

“摄政王……”吴三桂情知到了这个地步,自己不说也得说了:“英王说的一点不错,先下手者为强。可在王府中设一宴席,言语间只说向索尼请罪。待索尼到后,就于席间擒之。尔后随便安个罪名即可,可于此处杀之!”

这正是多尔衮心里想的,但现在从吴三桂嘴里说了出来,却让他高兴万分。他佯装思索了好大一会儿,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道:“计谋虽然不错,可我终究还是不忍心下手啊……”

阿济格与他心意相通,说道:“摄政王,该断则断,摄政王何许不忍?我不伤人,人必伤我,请摄政王三思!”

“罢了,罢了,我非为自己计,而是为朝廷计尔。咱们的大清,可再也经不起动乱了。”多尔衮一边叹息一边说道:“只是,若是我去请索尼,他心里必有怀疑。我看,不如由平西王请索尼到你府上作客,这才为稳妥之策。平西王以为如何?”

吴三桂顿时色变,本来他还有办法保住自己,可多尔衮这一招,却等于把自己整个人放到了油锅里煎熬,让自己杀了索尼,那自己岂不是成了整个两黄旗的敌人?如此一来,自己要想保住性命,非得死心塌地地站在多尔衮这条船上不可……

可他又如何敢不答应?多尔衮现在虽然厚待自己,仰仗自己,可只要有半分事不对他的心,以多尔衮的性格来说,当时便会屠刀落下,哪管自己是他的什么人?吴三桂心中念头连转,可一时之间哪里能想到什么办法?只得咬了咬牙说道:

“既然摄政王那么看得起吴三桂,吴三桂不敢怠慢……”

多尔衮大笑起来:“好,平西王,你是我大清大大的忠臣。等这件事了结之后,我便会选一块水草肥美的地方,等做你的封地。由你和正红旗永远镇守,以为我大清效力。”

吴三桂苦笑了下,谢过了多尔衮的“美意”。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虽然是自己彻夜想的。可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却显得如此的苦涩……

……

当自己侄子被杀的消息传到耳中后,索尼整个人都震呆在了那。满人素来都最重家族观念,他的这个侄儿又从小聪明伶俐,最得自己喜爱,可现在,却生生地死在了多尔衮的手里,让惊闻噩耗的索尼几乎昏厥过去!

“多尔衮无道,多尔衮无道啊!”一边的勒克德浑咬牙切齿地骂道:“他逼死了我的哥哥阿达礼,又逼跑了我的伯父硕托,现在假借着平叛的名义,杀害了您的侄子。在这样任他嚣张跋扈下去的话,迟早有一天他的刀会架在您的脖子上。”

勒克德浑本是多尔衮的亲信,但现在要论对多尔衮的恨,只怕没有人能超过他了。

他本是代善第三子,和硕颖亲王萨哈璘的第二个儿子。崇德元年,他心中的英雄,自己的亲生父亲萨哈璘因病逝世,这对他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在萨哈璘死后,皇太极不光前往吊祭,还在灵堂恸哭四次,并罢膳辍朝三天。基于对勒克德浑父亲的喜爱,所以勒克德浑并没有因父亲的死而没落,而是在年轻一代的贵族中迅速崛起,成为了满清一颗耀眼的新星。

正当他踌躇满志的想大展手脚时,厄运来临了。皇太极驾崩后,清室又开始了一场权利斗争。这次斗争中,他们两兄弟没有了父辈们的眼光,阿达礼由于公开支持睿亲王多尔衮,结果被各方一致谴责,不久被爷爷代善抓起来,后被以扰乱国政的罪名处死!

勒克德浑也被牵连,被削了爵废了皇室身份,贬为豪格门下的庶民。多尔衮的丢卒保帅,使勒克德浑远离了朝廷的势力范围,失去了头上那顶他曾经引以为自豪的光环。

他认为一切的事情,都是因为多尔衮而起。后来他依附于多尔衮的死对头,索尼之处。每日里所想的,便是如何利用索尼的力量来为自己个哥哥报仇雪恨。

索尼颓然坐了下来,正在这时,在盛京方面来了信使,言道平西王吴三桂得到了这一噩耗后,悲伤不已,然平西王以为大家皆为清朝之臣,在这个时候最忌刀兵相向。吴三桂愿意做上一回中间人,来调停两家的矛盾。

“吴三桂算是什么东西,他一个汉人焉敢来管我们满人的事情!”勒克德浑勃然大怒。

那信使却不慌不忙地道:“我家王爷还带来了一句话,要私下里对索尼大人说。”

勒克德浑差点把刀拔出,却见索尼挥了挥手,他只能无奈地退了下去。等到这里再无外人后,信使上前一步,说道:

“我家王爷让我告诉您,一只小兔子被老鹰吃了,现在老鹰又想吃老兔子。边上有一只羚羊想要救兔子,可却被老鹰死死地看着,所以羚羊也没有办法……”

索尼愣在了那里,随即就反应了过来,他感激地向信使抱了抱拳:“请回去告诉平西王,兔子不会被老鹰吃掉,请平西王自己也一定要小心在意。”

吴三桂这是在隐晦地告诉自己,多尔衮准备借助吴三桂,来对自己动手了。他原本对吴三桂并无半分好感,可现在吴三桂却冒死相告,这份胸怀可比自己大了去了。

他在那想了一会,也没有叫哪个自己的亲信进来,却找来了才归附自己的义子阿克顿商议。也不知怎么的,自从阿克顿到了之后,他就特别地信任这个年轻人。

听了吴三桂转达给索尼的那几句话后,阿克顿不暇思索地道:“无妨,父亲只需推说惊闻噩耗,心中悲伤,夜不能寐,终于病倒在床,不能亲自赴宴了。可命我与挞木格乐二人,以义子的身份前往盛京。那多尔衮为怕暴露,想来也不会伤害到我二人……”

索尼点了点头:“但只怕多尔衮不会就此善罢甘休。防得了他一时,防不了他一世啊。需得想出一个万全之策,以解多尔衮的威胁,以解我赫舍里全家之祸。阿克顿,我知你足智多谋,不知道可有什么办法?”

见义父如此器重自己,阿克顿面上微微露出一丝笑意,随即在索尼耳边低声说道:

“多尔衮人心尽失,便连多铎也怨恨于他。我们所要做的,只是耐心地等,早晚盛京必有巨变。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到时候出来收拾残局的必然就是父亲!”

第349章 英国

满清内部的倾扎,是长久政治矛盾的一次爆发,而这样的争斗,却正是大明王朝所愿意看到的,现在的满清政权,已经越来越向明朝那段最黑暗的历史靠拢。而一心发展壮大自己的大明,正在一步步将满清抛在自己的身后!

进入十二月的北京,已经能明显地感觉到冬的寒意。这未免让朱斌和他的家人思念起温暖的江南省来。这个时候的江南,还不用穿得如此臃肿吧?朱斌甚至有些羡慕留守在江南的那些官员和士兵们,他们现在还好吗?

屋子里生起了火盆,一屋都暖洋洋的。今天武英王王府的客人有些特殊,都是些在大明朝廷任职的西洋人。这些人里有朱斌的老朋友,像马葛利、伦德尔、佛力奇司,也有才结识并没有多久的工部侍郎汤若望。

接到大明第一重臣忠勇武英王的邀请,让这些西洋人大是受宠若惊。平时他们在朝会的时候,一般只是就自己份内的事发表下意见,与大明的那些官员并没有什么过多的私人交流。更不用说声名赫赫的忠勇武英王了。

按照中国人的规矩,上门作客不能空着手去,这几个西洋人特意去购买了一份礼物,恭恭敬敬地送到了朱斌的面前,朱斌见了倒是大笑,说道:“咱中国人的这习惯你们可不必去学,今天请你们来就是为了聚聚而已。”

围着桌子坐了下来,朱斌亲手为他们酒杯里倒满了酒,举杯道:“你们既然在我大明为官,便是我大明的子民一般。平日里公务繁忙,也难得和你们说上几句话。今日正好朝中没甚么事,就请你们过来叙叙各国风土人情。几位千万不要拘束。”

说着他一口饮尽,马葛利几人也陪着他喝了,那汤若望看着满满一杯子的白酒连连摇手道:“不,不,这个我不能喝。才来中国的时候,就有人请我喝了,结果我醉了整整一天。一直到几天后,这胃里还难受得很。今天我说什么也不喝……”

朱斌听了哈哈大笑起来,也不勉强他,只命人上了一盏热茶。朱斌果然不说半句政务,只和他们闲聊,有一搭没一搭的。也不知他心里在那动着什么心思。

“几位在我大明的时间都长了,不知对我大明有什么看法?”朱斌带笑问道。

长着一脸大胡子的伦德尔说道:“这是个最美丽的国家,有着全世界最聪明的人,我很高兴能来到这里。同时,我和佛力奇司先生也必须要感谢您,尊贵的武英王殿下。自从在江南省和您合作以来,我们赚了很多的钱,现在我们都已经是大富翁了。”

“不用感谢我,不用感谢我。”朱斌笑着摆手道:“这是双方有利可图的事情,谁也没有占到谁的便宜。只要不像荷兰、佛郎机那些人抢占大明的领土,肆虐大明的子民,凭自己的本事赚钱,我大明欢迎得很,将来还会有更多的人来我大明经商的……”

那马葛利却是佛郎机人,一听这话急忙为自己辩解道:“这不关我的事情。武英王,我是你的老朋友了,请相信我,绝不会做出任何伤害中国人感情的事来,我是一个虔诚的教徒,我可以用上帝的名义向你发誓。”

看着他那着急的样子,一众人都笑了出来。佛力奇司笑道:“中国什么都好,可就对女人管教得实在严厉。我听说已经结过婚的女子,如何和陌生的男人说话,就会被当成不贞的表现,这太不可思议了。还有什么笑不,笑不……”

“笑不露齿。”见佛力奇司憋了半天也没有说出这成语,朱斌笑着替他说了出来。

“对,对,就是这个。”佛力奇司长长松了口气:“可是,在欧洲,女性却视露乳为贞洁。从王后到妓女都喜欢在公众场合把她们的一只或两只乳房裸露出来,这种着装方式还被看作是贞洁和荣耀的象征……”

朱斌听得眼睛都直了,在公众场合暴露自己的乳房为贞洁?自己这个来自后世的人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欧洲有这么一段。

佛力奇司告诉朱斌,裸露乳房是女子向人展现她的正派和青春的表示。她是在向人们展示她那苹果般的从未用过的处女乳房,炫耀她们的贞洁、美丽和青春年少。贵族阶层的女性为了保持自己乳房的美,从来不让孩子吃自己的奶,而是找奶妈来代替自己的职责!

这一流行时尚、始自艾格尼丝·苏拉,她是当时法王心爱的情妇,后来才渐渐流传开来。英国皇室成员们也崇尚露乳的风气。现今英国查理一世皇后海丽塔·玛丽亚就请知名的时装设计师为自己定制了一件露出乳头的礼服。

当然,也有很多保守派和清教徒,如威廉·普林,反对这种流行的服饰。威廉·普林曾经在海丽塔·玛丽亚王后参加了一次宫廷假面舞会的表演后,批评她“看起来就像个妓女”,他得到的惩罚却是被政府割去了耳朵。

朱斌听得目瞪口呆,这要是放到中国来,那简直就是要浸猪笼的伤风败俗的大罪。可放到了欧洲却成为了时尚。那欧洲究竟是开放,还是极度的荒唐?

说到查理一世,朱斌渐渐把话题带到了这。在他的印象里,现在好像正在进行着英国的内战。但究竟是怎么回事,他已经有些模糊了。当时就向才从欧洲回来的伦德尔和佛力奇司请教起英国内战的前因后果来。

伦德尔告诉这位大明的武英王,查理一世是英格兰、苏格兰与爱尔兰国王,詹姆士一世的次子,1612年其兄威尔士亲王亨利去世后成为王储。1625年,即位为不列颠国王,称为查理一世,并与法国国王路易十三的妹妹亨利埃塔·玛丽亚公主结婚。

1625年6月,召开第一次议会。由于议会对其宠臣白金汉公爵专权和西班牙战争失利不满,拒绝了给国王征收关税的特权,形成了议会与国王的对立。1626年2月,召开了第二次议会。议会因西班牙战争失利弹劾白金汉公爵,被拒绝。

6月,解散议会。在此期间,查理未经议会同意而任意征税,军队也随意进驻民房,民怨四起。国会遂于1628年提出权利请愿书,要求国王改善,查理为求议会同意征税而签字。但仅仅一年之后查理违反请愿书的规定,并且派人拘捕议会中言行激进的议员,然后立即解散国议,之后的11年间,未再召开过议会,被称为“残酷统治”的11年。

1640年4月,为解决对苏格兰战争的军费问题而召集议会,旋即因为拒绝重开战端而被解散,称为“短期议会”。11月,再次召集议会,即“长期议会”,但仍然拒绝与国王合作。

由于议会强行逮捕了国王宠臣斯特拉福德伯爵并策划控制应由国王控制的军队。查理一世以叛国罪逮捕5名议员,并亲率卫队到议会抓人未果。这次事件标志着国王与议会的决裂,成为英国内战的导火索。

查理一世到议会抓人的消息激怒伦敦人民,伦敦市民控制了伦敦,国王被迫于1642年元月十日北逃约克,并集结保王力量。6月,拒绝了议员的十九条建议;8月22日,在诺丁汉树起王旗,英国内战爆发!

两年后,由于苏格兰人参战,进攻国王军,查理一世被迫放弃进攻伦敦;1645年6月14日,以费尔法克斯爵士和克伦威尔为正副司令的新模范军在纳斯比战役中战胜国王军。1646年春,议会军围困牛津,国王军投降,查理一世化装逃脱,第一次内战结束。

其后查理一世被苏格兰誓约派出卖给议会,后逃脱。并在苏格兰人的支持下发动第二次内战。

伦德尔说得非常清楚,朱斌听着频频点头。克伦威尔这个名字对于他来说太熟悉不过了。这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袖,未来英国所谓的“护国主”,实际上也不过是个大军事独裁者而已。当初保卫议会的是他,可在掌权后驱散议会的也同样是他。

“这个,对英国的内战你们是怎么看的?”朱斌试探着问道。

伦德尔虽然并不是英国人,但很明显是个王党成员,他不屑地说道:“他们反对神圣的国王,就等于向全欧洲所有的君主宣战一样。必须得承认这一点,国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克伦威尔只是一个没落的贵族子弟,他怎么可以反对自己的国王呢?”

“是的,我也赞成伦德尔先生的看法。”佛力奇司坚定的站在了好友这一边:“反对国王就等于反对整个国家,这就如同大明反对自己的皇帝一样,都是不可原谅的。有的时候我甚至在想,大明是不是可以出兵远征,去帮助可怜的查理国王!”

这一天真的想法让马葛利他们笑了出来,但朱斌却表情严肃地说道:“要我大明直接出兵,那是不太现实的事情。但同样,我也一样非常同情查理。我在想,虽然我们无法出动军队远征英国,那么换一种别的方式帮助他是不是可以呢?”

伦德尔和佛力奇司的眼睛亮了起来,伦德尔兴奋地说道:“上帝,感谢你,我仁慈的朋友。我曾经参加过几次查理的舞会,算起来,他也是我的朋友。现在朋友有难了,另一位朋友愿意慷慨出手相助,这难道不是上帝的力量吗?”

朱斌点了点头:“我想,我能够为查理提供他所急需的资金和武器。武装起他的军队,去打败那些反叛国王的暴徒。在必要的时候,我甚至可以为他提供军官。是的,皇帝和国王的利益永远是连接在一起的,在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