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风雨六载-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有时候没有见到的,没有落实的,还真是不能算数。今年万达队之所以不成功,除海东停赛的原因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外援没有选好。
在引进外援这个问题上,万达队的准备工作确实是历年来最早、最好的,王健林为此也没有少花精力、少花钱。帮助万达联系外援的经纪人据说是欧洲足球主席约翰松的亲戚,应该说,他给我们介绍来的几名欧洲球员水平还不错,但总有点不对我们的胃口。
那时候,我们对外援的引进实在太过于乐观。11月上甸我在北京带国家联队与韩国国家队比赛时见到了国安队的外援冈波斯。当时,国安队也犯了与我们同样的错误,总是想外援应该而且能够一年比一年好,准备弃用“三杆洋枪”。当从沈祥福那得知三名外援准备一个也不留时,马上想到如果用冈波斯踢左前卫顶替金斯也是可以的。于是通过马克坚悄悄联系一下。冈波斯这几年在中国踢球,对我也很了解,很希望到我的手下踢球,马克坚与他轻轻一点,他就同意了。
打韩国队之前,我与冈波斯在北京昆仑饭店悄悄接触了一下。冈波斯与金斯相比,不如金斯全面,挤抢的能力比不上金斯,但进攻的威胁比金斯大,防守时也能回到位。我马上给王健林打了电话,王健林答应可以考虑。另外,我还征求了刘志才、徐弘、李明的意见,还打电话给正在广州集训的海东,他们都认为可以考虑。12月3日,冈波斯到了大连,要我给他明确答复,因为他要返巴拉圭休假。如果能在休假前把合同签完,他休完假后就直接去昆明参加冬训了。但这时,王健林却告诉我,他不准备要他了。我出面接待他,但不能明说,只给他留了个活话,说再等我消息。
冈波斯走的时候不太高兴。王健林为什么不要他呢?原来那个欧洲经纪人向王健林推荐了一个人,说比金斯还要好,是丹麦人,现在瑞典踢球。王健林一听,便决定先考虑他了。
我们12月10日到上海,那3名外援球员也来了,其中有一个就是那个丹麦人。据介绍说他踢左脚,能攻能守。这3名外援与我们的年轻队员打了3场教学比赛,我一看那位丹麦人不是左脚而是右脚,而且与金斯完全是两种类型。他的传接技术比金斯要好,但奔跑能力和防守能力则比金斯差好多。刘志才说,这个人还不如冈波斯呢。
第一批来的3名外援,牌子确实响,但也不知怎么搞,到了中国就觉得不行,便让他们回去了。
王健林又向经纪人提出,要换比内梅切克、金斯和汉斯还要好的。我确实看得出,1999年,王健林在这方面花的精力最多。
1月10日,来了一个叫彼得的挪威外援。他身高1米88,打前腰,是原来汉斯的位置,听说他是挪威的射手。经过两场教学比赛后,大部分人都认为他比不上汉斯,便又让他回去了。
昆明集训期间,曾经在申花队踢球的法国人布雷(现在已经成了经纪人,到海埂来做“买卖人口生意”)找上了我,推荐了正在红桃K队集训的纳米比亚球星艾里。说他是个非常有潜力,非常不错的球员。在确认红姚K不准备要的前提下,我们借来了艾里,并为他组织了一场与沈阳海狮队的教学比赛。这场比赛后我对布雷说,这人要了。
这天晚上我们教练组都很兴奋,别看艾里在场上毛病不少,但仍然看得出他能力的确很强。大家都说,如果他与海东配合,前锋线的威胁就更大了。我开玩笑地说:“艾里我花了30万美元买来,经过训练,准保60万美元卖出。到时候向王健林要提成。”
这天晚上10点,徐永来找刘志才,问他:“你们艾里想不想要?你们不要我们要。”看来,看上艾里的,并不仅仅是万达队。我也不知道当时红桃K队为什么不要他,后来艾里告诉我,他到海埂那两周,脚受了伤,少有机会上场,没有被发现。我给王健林打电话,向他汇报了艾里的情况。但是王健林在电话里,却对艾里并不热情,只是说既然是你看上了那就留下吧,反正也不贵。我现在还要找比他更好的球员。
就在松江体能测试时,那位欧洲经纪人介绍了比金斯好的3名球员来了。一个曾经是1996和1997年荷兰国脚葛兰,1998年还在踢英超,过去曾经踢过曼联队。另一个是苏格兰国家队的10号,去年世界杯与巴西第一场比赛时他上了。
我马上打电话给上海东方电视台的唐蒙,问他是不是这个人。他回答说葛兰确有其人,而且还很有名。
第三名来自意大利国际米兰队,踢内梅切克位置的。他首先要求去大连看看,看看城市和住地后才能定。他过去曾是拉扎罗尼在意大利俱乐部执教时的队员,当天晚上还与拉扎罗尼通了电话。但在大连呆了一天后,他第二天就走了,不干了,说对环境不满意,其余也没有说什么。
我们原准备让他顶替内梅切克的。他这么一走,我们不得不急召内梅切克归队。30日测试,内梅切克28日就赶到了。
万达队这时,真是洋人不断,人丁兴旺。就在苏格兰和荷兰外援到来之前,伊朗国家队的左前卫瑞泽也在队里试训。我们一共有4名外援参加了测试,而且全都通过。
上海测试完后,队伍拉到广东清远集训基地打两场亚俱杯前的热身赛。我们带了3名外援,瑞泽没有去,因为感觉他的速度太慢,便让他先回大连了。
在清远的教学比赛后,渐渐发现苏格兰球员比不上汉斯,最后也请他回去了。除此之外,那个荷兰人不是踢左前卫的,而像是踢左边锋的,没有防守。连队员都说他比不上冈波斯,于是也请他回去了。由于回绝了冈波斯,他已经联系了云南红塔队,想动他脑筋也不行了。
试训的外援一个接一个地不行,我们只得打电话到大连,让伊朗的外援瑞泽再来。尽管他慢,但防守还是不错的。
在清远期间,韩国经纪人也打电话给我,说正在法国踢球的韩国球星徐正源也想来大连万达队踢球,条件必须是转会。对于徐正源我非常清楚,在吉隆坡的黑色9分钟里失掉的3个球,其中一个就是他远射打进的。他速度快,技术好,是那届韩国国奥队的绝对主力。我打电话请示王健林,他当场表示同意。
但是,当我们两天后把有关万达俱乐部的材料寄到韩国后,他的经纪人却说,对不起,徐正源要到英国踢球了,让我们空欢喜一场。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打了亚俱杯赛前的最后一场练习赛。我用艾里和海东当前锋。在这场比赛中,艾里发挥得极好,得到众人好评,我的心事也掉了下来。我想徐正源不来,艾里也能顶。
经过清远的最后练习赛,我们最后拍板,定下内梅切克、艾里和瑞泽三名外援。如果算上后来在甲A联赛期间先后前来试训的8名外援,今年万达队先后共试用外援达12人。这个数量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但是奇怪的是,经过这12人的折腾,外援的水平仍然比不上去年。王健林为了今年夺冠,在选用外援的财力和精力上,比哪一年花的都大。这12人的所有费用都是我们出,违反合同还要退赔。王健林与经纪人也很纳闷,这些人在欧洲能踢国家队,能参加世界杯,为什么到了这里却都不行了?这时我真正感觉到,要了解一个人,真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需要长期的观察。这些外援中,肯定有水平高的。我想起在申花队时,当时的瓦洛佳和莎莎并不被人们看好,有些人还说他们连青年队都不如。如果当时有人代替的话,早就把他们打发了。但当时没有人,便只能留下。结果在适应一段时间后,他们却在队里非常胜任。今年到万达队来的外援,论牌子比哪一年都大,但却不行,我看,还是适应的问题。金斯在瑞典根本是默默无闻的,但到了大连万达队便如鱼得水。
外援选择确实要慎重,要注意他们与本队的适应,这也是学问。并不是任何名气响的外援都行的。北京国安队今年也是碰到这个问题,沈样福对我说,如果那三杆洋枪今年不放,我们肯定是前三名。后来召回了卡西亚诺,连续地进球,国安队名次就又上去了。
我刚才说了,万达队今年的成绩不行,除了海东停赛的原因之外,外援的选择失败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尤其是艾里后来被转到深圳平安队去,大连的领导、惧乐部和所有人,都认为是一个错误。
7。韩国教练说:万达不如去年
从清远直奔重庆,参加亚俱杯小组赛。但是根据亚足联的新规定,带去的三名外援只能用一个。变来变去的亚足联这次规定,外援至少要在队里呆3个月以上才能代表球队上场。去年的规定是3个月,因此万达队借了吴承痪。这样一来,艾里和瑞泽就踢不了,因为他们到队才一个月。
亚俱杯的三个对手是两支韩国队和一支日本球队。韩国的两支球队便是我们熟悉的大宇和浦项制铁队。后者曾经在去年亚俱杯决赛时点球淘汰了我们。
在这三场亚俱杯的比赛中,我们尤其看到了郝海东在队里的作用。我们一共进了5个球,他一人便进了3个,还协助王鹏进一个。我们2比2平大宇,2比0胜日本队,1比1平浦项制铁,取得小组第一。比赛的另一个结果是,两支韩国队都被淘汰了。
这次亚俱杯使我看到了前一阶段的收获:一是年轻队员得到锻练,我先后用了10个新人上场;二是把两支韩国的球队给淘汰了;三是在少了两名外援的情况下,还能打出这样的水平和成绩,显示综合力量的强大,并在全国引起很好的反响。许多人说,这批年轻球员好像打得比去年还有朝气。
在准备踢亚惧杯第三场比赛时,关于郝海东的停赛问题已经从亚足联传出。组委会通知万达队,第三场比赛郝海东不能上场。组委会是如何知道的?原来是从中国的媒体上知道的,然后他们再打电话到亚足联询问后得到证实。
但是海东停赛的决定是亚足联周五开会后定的,周六周日都是休息日,还没有来得及通知中国足协,组委会也是从电话里才得知这一决定的。我们便利用这一空子,请组委会请示亚足联。后来维拉潘的秘书通知组委会,郝海东可以上场。对这一点,日本队当然同意,但是韩国队不同意。如果我们最后一场与韩国打平,日本队就能出线了。
海东在得知这一停赛消息后,难过得一晚上没有睡好。第二天他一脸的疲惫,见我说:“徐指导,我完了,一年的饭碗完了。”当我们得到他可以上场打比赛的通知,已经是中午,下午就要打比赛了。我赶快去通知他时,他正在睡觉。他听完后说:“徐指导,我一天没睡,能打吗?”我说维拉潘说可以打,你就最好去打。我们最后一场只要不输给浦项制铁3个球,便能出线。当时我们考虑,为确保出线,还是让海东上场去打,他毕竟是有实力的。
对浦项制铁队的这场比赛,在日本队与大宇队比赛之后。如果日本输了,我们就无所谓了。但是日本队不怕韩国队,胜了大宇队。最后我们与浦项制铁队打平,日本队和我们出线了。上届冠军浦项制铁队连续三场平局,终被淘汰。
这是我们1999年新年的辉煌。但是按中国人的说法,这仍是去年的,因为还没有过农历新年,因此真正给我的苦头,还没有到。
尽管我们在亚俱杯取得了小组第一的不错成绩,尽管当时许多人评论我们有朝气、有冲劲,但是韩国浦项制铁的教练对我们的两次评论却被忽视了,那位韩国教练说:“今年的万达队没有去年强了,尤其是中场。”
韩国教练的话在后来都一一验证了。但他的话却被当时的成绩掩盖了,没有人听进去,其中包括我。
8。王健林又急了
扛着亚俱杯小组冠军的头衔回到了大连,这时正好赶上过年。中国人向来注重过年,合家团圆,欢天喜地。
对于我们来说,这个新年过得真是愉快。在1998年度甲A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在刚结柬的亚俱杯小组赛上又淘汰了两支韩国球队,真是心情舒畅。对我来说尤其如此。我想起上一个新年,我当了万达队一天的主教练后,便灰溜溜回到上海,一个人躲在锦江饭店里度过新年的情景,我还想起1992年从吉隆坡大败而归,在北京的家里新年里不敢出门的情景。此一时非彼一时,真是很有些翻身的感觉。
亚俱杯的胜利,让我们都陶醉了,在亚俱杯暴露出来的问题,尤其是中场的致命问题,竞没有引起我们、特别是我的重视。我只是感到,虽然外援还没有经过真正的考验,虽然郝海东停赛已成定局,但是在年初这么长的准备期里,已经对队伍,特别是年轻的球员进行了严酷的训练,他们在能力上有了很大的长进,他们已经能够部分取代一些老队员了,再说,我们还有挑选外援的机会,因此对1999年还是充满了信心:1999年的甲A冠军,还是万达队的!过了轻松愉快的春节以后,2月26日第三次返回上海松江,备战与上海中花队进行的超霸杯赛。按照计划,在这个准备期内,除了抓好体能外,最主要的还是抓好两名外援艾里和端泽的磨合。
在超霸杯赛前,打了两场教学比赛,一场对江苏加佳,一场对陕西国力。结果两场比赛我们分别以1比2和2比5失利。这两场比赛中,我使用半场主力半场替补,仔细观察磨合,结果一般。桑廷良打电话给我,说你们的两个外援水平一般。我说你怎么知道的?他说你别管,反正我认为这两个外援不怎么样。我忽然想到,上海申花队为了备战超霸杯赛,专门派球探到松江来看我们的比赛。可见申花队对这场超霸杯赛,对万达队的重视。
超霸杯我们要争取赢球,但我更把目标放在联赛上。我始终认为要赢应该赢的比赛,联赛的重要性是没有任何比赛所能取代的。超霸杯赛我也想打好,但就目前这支队伍的情况,中场两个外援还缺少配合,内梅切克回国探亲还没有归队,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打好超霸杯赛是很难的。因此当新民体育报记者采访时,我说超霸杯不是我的目标。
在松江的两场练习比赛的失利,虽然没有记者的报道,但是大连方面很快知道了消息。王健林急了,打电话问我是怎么回事?我说“我主要从练兵上去考虑,换的人也多。另外,有个别老队员也不是很认真。”比赛结束后,我对队员们的表现非常不满意。一些老队员看到我的脸色不好便说,徐指导别不高兴,我们这帮人,关键的时候能拼得出来。实际上,这两场比赛的失利,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万达队实力下降了。但我还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还以为是队伍的磨合问题,还以为是老队员对比赛的不认真。
3月5日,从上海飞成都,转车到绵阳。这时我们被告之,郝海东已经肯定停赛,不能参加比赛。我们还得到了一个不太高兴的消息:因主教练霍顿不愿意放人,正在国奥队集训的王鹏和陈东也不可能归队参加比赛。尽管内梅切克结束探亲直接到了绵阳,但还是阵容不整。
徐弘体能测试不及格,我开始不准备让他上场。但是,人手不够,还是把他考虑进去了。我与王健林通了电话,把预定的比赛阵容向他汇报了。我说,只有这些人了,老的老,小的小,打起来恐怕比较困难。王健林在电话里说,反正超霸杯赛输了也没有关系。郝海东停赛,国奥队员不让回来,根宝你就多用些年轻人吧。这是我第一次听到王健林说“输了也没有关系”。但当我第二次与王健林通话,这时他说超霸杯赛还是要打好的,哪怕是打防守反击也好。
此时,队里有个别骨干训练不认真,没有起到好作用。在一次临赛前的训练课上,我当着众多球迷和记者面,批评一位老队员,并把他换到替补席上去。我想,大赛前你训练还留一手,这么个训练态度,如果说去年接队时还能接受的话,那么今年是绝对不能容忍了。自从年轻队员加人后,这支队伍无论从训练质量和管理上,都有很大提高,不敢说形成了竞争机制,但起码是手上多了几张牌,不能再像去年那样,好坏都是你,无论如何总是主力。我确实想在1999年中,通过年轻人的努力去促进老队员,在竞争中去顶掉老队员。因此,我今年的执教比1998年强硬得多。如果说1998年没有骂人的话,1999年确实是骂人了,我更想把队里那些金牌队员的骄气傲气打掉。
针对这场训练课上个别骨干队员的表现,训练结束后马上召开教练员会议,领队任举一,教练刘志才、石磊和孙成耀,以及助理教练徐弘和郝海东都参加了。我在会上提了两个问题:一、我们的用人方针应该是什么;二、对今天下午个别老队员的表现,应该怎么处理?如果不是在比赛期间,像这种情况大家的意见应该会统一。但是明天就要比赛,大家就有些犹豫了,如果不让他上场,打不好怎么办?但是让上场了,给其他队员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说明还是少了他不行吗?教练员们心理很矛盾,吞吞吐吐,说不清楚。还是海东说了一句,“不是说好的,训练不好就不让上吗,应该是谁训练好,谁状态好,谁上场比赛。”海东在八一队呆过多年,一直提倡竟争上岗。过去他率领八一队年轻队员打进过甲A前三名,这一点他很有体会。海东说完我问徐弘,他说他同意海东意见。
两位助理教练发言后,我就批评其他教练。我说我就等着你们讲这句话。平时一向比较强硬的刘志才、石磊,这时都没有声音。我想,他们还是伯打不好比赛。这时,他们也都表示支持海东的意见。我说,我们今年就要抓训练纪律,抓训练质量。我们今天就定下三条,训练不好的,不让上场;场上不拼的,不要上场;有情绪,不执行战术纪律的,不让上场。当场,全体教练组同意了我的意见。我又问,根据这三条,明天这位骨干让不让上场?如果大家都同意,就向王董汇报,明天比赛就执行。大家都表示没有意见。
开完会后,马上与王健林通了电话。王健林说,你们的意见我都同意,你明天就向全队宣布;第二,打法上的问题由你们定;三,这场比赛放开打,输了也没有关系。
你可以跟媒体去说一下,我们有这么多人打不了,用的都是年轻的,超霸杯我们是练兵赛。
我们没把超霸杯赛看得那么重,但看得出上海对这场比赛却是很重视。因为这也是拉扎罗尼上任后的第一场正式比赛,非常重要。在绵阳我遇到申花队董事长郁知非和俱乐部副总经理瞿郁明,我开玩笑地对他们说:“干嘛这么紧张,放开吧。”
上海申花队与我们同住在一个宾馆,同用一个餐厅,这也是几年来我第一次与过去队员这么近地在一起。他们也非常尊重我,吃饭时总是坐到我的桌上,大家围在一起吃饭聊天,什么都谈,非常愉快。后来听说拉扎罗尼为此事不太高兴,他们来得也少了。
申花队对这场比赛确实非常地重视,从与申花队球员们的交谈中也感受到了。看起来,这场比赛不太好打,比赛那天我考虑再三,还是决定用那天训练不好的骨干。当然,在此之前我们做了些工作,找他谈了一次话。
我们是在准备会上才宣布的。但是,比赛的结果,我们还是以0比3惨败。连续两届超霸杯,我都没有赢。
我们输了,由于心里有准备,因此在新闻发布会上还是比较坦然,祝贺拉扎罗尼取得的胜利。但我心里清楚,你们上海申花队是原班人马,还补充了外援,而我们的上场阵容与去年相比,却是少了5个。我认为,超霸杯应该是在当年的联赛和足协杯打完后进行,这样更能表现出当年的阵容和实力。当然,这些话我没有讲出来。
虽然估计到会输球,并对此有了思想准备,但是这场比赛后所弓,起的反应,却是始料不及的。许多人把这场比赛的结果看成了洋教练与土教练的较量,我认为这样比较太过简单。记得在昆明拉扎罗尼等外国教练到来的时候,我曾在接受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说,我们中外教练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才显得出水平。洋教练过去带的是高水平球员,现在是带低水平的球队,我们是公平竞争。比赛后有人说,拉扎罗尼带中花队,徐根宝带万达队,应该是公平竞争了,现在根宝输了,还有什么话说?全国的一些媒体对万达队进行了批评,一致的看法是“万达朝代的覆没”。尽管如此,我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认为没有到这么严重的地步,只要人员齐一些,海东再解放,万达队还是能够夺冠的。
回到大连后我给黄平打了电话,电话里他的情绪很低沉。我说怎么了,董事长不高兴?他说,你们0比3输球后,大连反响很大。王健林的压力也很大,说“输是可以输,但是输得多了”。听了这话,我心里略有不安。
尤其令人不安的是,队里少数骨干主力队员对外界发表看法,对我提出批评。据说后来霍顿知道这事后,还告诫他的国奥队队员,队员对教练有看法,不能对外界乱说。
从超霸杯后,俱乐部上下和队里都有点乱了。普遍对万达队今年的成绩持怀疑态度。回大连后第二天我没有休息就召开了干部会。在会上,领队任举一说,超霸杯尽管失利了,但是甲A联赛是我们的目标,一定要争取。刘志才说,超霸杯是给万达队敲起了警钟。以前我们前锋是海东与王涛,海东唱主角,现在海东不能踢,主角没了;第二,过去中场靠外援,后场有实力。从超霸杯赛看,外援的实力明显不如过去,中场不行了,后场实力也下降了。现在我们再不能以冠军自居了。
这时我才真正感到,在上海输给两支甲B球队,不是偶然的。其实万达队的危机,从亚惧杯时就开始了。
第二天王健林到队里给大家作动员。在动员会之前到我的办公室听汇报。从谈话中知道,我们回到大连后,有个别老队员找了王健林,向他讲了我的许多“情况”。
王健林说:“你还是要把老队员抓好。他们现在有些想法,认为针对性训练练得少,体能练得多了,战术打法练得少,训练办法不多。大家还反映外援不行,尤其是对艾里有意见……”
我说:“董事长,这场球输,我们其实都是有准备的。这时候外面乱,里面不能乱。我知道有队员去你那反映,你可以听他们的,但更要听我的。训练运动量怎么大?一周就跑一次,怎么多了?再说现在的战术训练方法,与去年一样。去年十一连胜时,他们为什么不说方法落后?别听他们吵闹。至于外援能力,那是明摆着的,还需要磨合。”我讲得很激动,有点上火。我想,这时候你董事长应该来支持我,对一些表现不好,起不到好作用的老队员要提出批评,而不应该把他们的话传给我。那些向你反映情况的队员怎么不做自我批评?输了球讲年轻队员,现在又讲教练不行,他的责任在哪里?王健林看见我很激动,忙说:“根宝,我是老板,但我们是好朋友。作为朋友,我好心给你提一下,我对你还是很支持的嘛,这个队最后还是由你大胆搞嘛。”
不管怎么样,超霸杯还是对我们敲响了警钟。但是,我们仍然陶醉在过去的成绩里,仍然认为万达队是有实力的,正式比赛大家还是能拼的,从上到下包括我,还都没有认识到,万达队的实力已经起了变化。正因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使万达队和我在后来开始的1999甲A联赛上,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9。艾里不进球,连年轻球员都笑话
超霸杯赛后,我们对这场比赛进行了业务学习,全队观看超霸杯录像。那次会议我不在,由刘志才主持。我回来后听说在看录像时,每当艾里丢球,或者没有处理好球时,大家都笑他,甚至连年轻球员也笑他。
超霸杯赛后,艾里的信任度下降,无论是球迷,还是俱乐部人士以及队员都一致认为,艾里不行。但是,教练组还是坚持在昆明时所说的,艾里有潜力。他有个人实力,速度比海东快,耐力能跑3400米,球感好,门前感觉也不错,才23岁,确实是很难找的好球员。我问守门员教练英国人里默,他也认为艾里条件可以,但是比赛不行。
联赛第一场是主场对辽宁抚顺健力宝队。在其他人员位置上,都没有什么疑义,就是在艾里的位置上,队里争议较大。我征求了王涛的个人意见,因为艾里如果上场的话,要与他配合。王涛说可以用。但当时也有人提出用阎嵩的,也有人提出让王鹏到前面去打前锋,王鹏的前腰用其他人。我还征求其他一些老队员的意见,说来也怪,那些平时说他不行的人,在这个时候,还都说要用他。
左前卫用未广辉,但能力与金斯是无法比的。王鹏打前腰,虽然有进步,但与汉斯还有差距。后防线徐弘不打虽然也有一定影响,但我强烈地感到,此时此刻万达队最关键是攻击力不行。少了海东,不但少了一个得分手,连他的配角的作用也下降了。艾里取代海东,他们的差距就是在把握门前的机会上。
这场比赛,是继去年我们与辽宁抚顺健力宝队在足协杯赛上交锋后的首次较量。那场比赛引起了王健林退出足坛的声明。两队重新交手,引来全国各地的记者。比赛场面我们略占优势,机会也比对方多,但最终仍以0比1输了。这是万达6年职业联赛以来第一次在主场输球。“徐根宝下课”的声音,就在甲A的首场比赛时叫开了。
第二场对天津泰达队。他们客场刚平了上海申花队,在金志扬带领下士气正盛。同样,我们占了六成优势,最后仍破不了门,0比0再平。艾里必进的单刀球没有进,让大家非常地失望。两场比赛,艾里一场比一场打得好,大家也都越来越看出来了。但是他只能创造机会而不得分,这是没有实效的。我们越发怀念海东,把希望全部寄托在海东能够“解放”的身上,因为有消息说,亚足联不久将开会,海东的问题也在讨论之列。
第三场客场对深圳平安队,又1比1战平。这是我们三场甲A打得最好的一场,但是不赢球什么也不是,这就是足球。好在是在天津和深圳打客场,主教练的压力轻一些。
艾里不进球,成了队里的话题,他总是受到批评。看来,他在万达队是不能呆了。与深圳平安队的比赛结束后,我对平安队主教练车范根说,你对我们的艾里感兴趣吗?他马上说,有兴趣,并当场表示,如果你们肯让的话,他们要。这场比赛,艾里的一个射门打在门校上,国奥队队长李伟峰专门盯他,但感到很吃力,车范根有眼力。
三场比赛一输两平,这是万达队6年职业联赛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