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关山月-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是悟出这个道理了。

可是还真是怪,连一个谢字都没有。

关山月没动,道:“智老悔恨往昔的作为导致兄弟如同陌路,多少年不相往来,引为此生一大憾事:如今都这么大年纪了,智老也已经大彻大悟了,你既为救他父女来到此地,近在咫尺,就不能赶去兄弟见个面么?”

关山月却一念善心,还要做好事,要撮合这对老兄弟手足团圆。

欧阳德神色微冷,道:“不必了,这么多年不见、不来往,已经习惯了!”

好,让关山月碰了个钉子。

关山月倒没怎么样。

孙美英可忍不住了,高扬了柳眉,圆睁了杏眼:“你究竟称得什么侠?以往你不认这个兄弟还有可说,如今智老已经大彻大悟了,也悔恨兄弟如同陌路,多年不相往来,你都到他家门口了,还不肯去跟他见个面,怎么,他会辱没你这个称侠的兄长么?”

欧阳德脸色也变了:“反正姓欧阳的家务事,外人管不着!”

孙美英一听这话更火,脸色大变,就要发作。

关山月拦住了,道:“芳驾,他说得是,这是他兄弟间事,你我可以进言,但不能相强,走吧!”

孙美英忍住了,跟关山月正要走。

欧阳德忽然烟袋一抬,拦住:“慢着!”

关山月跟孙美英停住了。

欧阳德目现寒芒,紧盯关山月、孙美英:“你二人这是走这条路去?”

孙美英没答理。

关山月道:“正是。”

欧阳德一指关山月、孙美英背后的来路:“你二人这是走这条路来?”

孙美英仍没答理,

关山月道:“正是。”

欧阳德道:“路只有一条,从‘陕西’到‘四川’,你二人从‘陕西’什么地方来?”

关山月道:“‘西安’‘留村’。”

欧阳德老眼寒芒外射:“‘西安’‘留村’?”

关山月道:“正是。”

欧阳德道:“你二人到过‘西安’‘留村’,是从‘西安’‘留村’来的一男一女。”

这是说……

孙美英抢着说了话:“也是,怎么样?”

欧阳德道:“你这是明知故问。’

孙美英道:“难不成你也想要什么‘子房宝典’?”

欧阳德道:“你这是多此一问!”

怎么会有这种事!

孙美英气得脸色又变了,戟指欧阳德:“这位跟我救了你兄弟父女,你连个谢字都没有,反倒跟这位跟我要起什么‘子房宝典’来了……”

欧阳德道:“你二人救的是他父女,我要‘子房宝典’,两回事,他父女欠你二人,我不欠。”

孙美英又戟指:“你还算人……”

关山月抬手拦住,道:“你的修为在江湖上、武林中,已是少有敌手,还要‘子房宝典’?”

欧阳德道:“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

关山月道:“留侯不是个习武的人。”

欧阳德道:“张子房练剑、练气,两者皆有大成。”

关山月道:“你是说,‘子房宝典’就是留侯练气、练剑,两者大成之秘笈?”

欧阳德道:“难道你不知道?”

关山月道:“我不知道,你是听谁说的?”

欧阳德道:“凡知道‘子房宝典’的,都知道。”

关山月道:“看来只有我不知道,我跟你说这件事……”

欧阳德道:“你要跟我说什么事?”

关山月把欧阳智茶棚要夺“子房宝典”的事说了。

听毕,欧阳德冷然道:“怎么,欧阳智他也夺过‘子房宝典’?”

关山月道:“不错。”

欧阳德道:“奇珍异宝,唯有德者方能居之,他也配!”

孙美英道:“我看他比你配。’

欧阳德像没听见,道:“你跟我说过,只是让我知道欧阳智也曾经要夺,让我知道‘子房宝典’人人想夺?”

孙美英道:“只是让你知道,你不如你兄弟。”

欧阳德仍然听若未闻,

关山月说了话:“只是让你知道,留侯当初没有遗留什么‘子房宝典’。”

欧阳德道:“是么?”

关山月道:“智老信了。”

欧阳德道:“欧阳智容易骗,我不容易骗。”

孙美英道:“所以说你不如你兄弟,你甚至不如你侄女儿。”

欧阳德还是像没听见。

关山月道:“这么说,你是不信?”

欧阳德道:“你多此一问。”

关山月道:“也就是说,你非要从这位跟我手里,夺什么‘子房宝典’不可了?”

欧阳德道:“你还是多此…问。”

关山月道:“对你来说,多此两问要比少此两问好。”

欧阳德道:“什么意思?”

关山月道;“给你机会,让你三思,也是提醒你,这种事该不该,能不能做。”

欧阳德道:“不妨告诉你,我也是追那一男一女来的,既然那一男一女就是你二人,这是天意,‘子房宝典’该归我,我岂肯失之交臂,当面错过?也不敢违背天意。”

孙美英道:“煞星罩命,在劫难逃,我看天意是让你伤在此地。”

欧阳德脸色变了一变,可就是不理孙美英。

关山月道:“就因为那一男一女是这位跟我,你也要下手抢夺?”

欧阳德道:“那一男一女是你二人怎么样?那一男一女是你二人正好。”

关山月道:“也当真不念这位跟我,救你兄弟父女之情?’欧阳德道:“我刚说过,他是他,我是我,你二人救的是他父女,不是我,你二人救他父女,我要夺‘子房宝典’是两回事。”

孙美英道:“这种人不配称侠,根本就不是人,你不用再为智老父女苦口婆心了,没有用的。”

她知道关山月的用心。

关山月道:“那就真如这位所说,煞星罩命,在劫难逃,天意要你伤在此地了。”

欧阳德冷笑:“你真以为试那两招,就分出你我的胜负高下了?”

关山月道:“看来难免要多试几招。’

欧阳德道:“当然,‘子房宝典’比什么都要紧。”

关山月道:“比几十年的修为、得来不易的名声,甚至性命,都要紧?”

欧阳德道:“你太罗唆了。”

孙美英道:“我有同感,不用费唇舌、费心了,你我还有正事待办,这种人少一个,对江湖、对武林都好!”

欧阳德两眼突然厉芒暴射,道:“我忍你许久了,你头一个死!”

大烟袋一举,当头就砸!

孙美英知道挡不住,接不下这一砸,她只有忍气闪退。

岂知大烟袋突然一长,孙美英虽然闪退,却仍没能脱出大烟袋的致命威力范围,硕大的烟袋锅带着千钧力,强劲风,向着她当头砸下。

关山月横跨一步到了,凝七成力,一掌拍出,正中大烟袋锅。

闷雷似的一声响,大烟袋锅落势走偏,往一旁荡去。

欧阳德身躯震得一晃,为之心惊,想沉腕变招,烟袋锅既大又重,加上关山月的七成真力,他竟收不回来,只能让烟袋锅停住斜荡之势。

就这工夫,关山月举步跨前,又一次凝力七成,一掌劈向烟袋杆。

这一掌是劈,不是拍。

欧阳德勉力好不容易停住烟袋锅的斜荡之势,哪还有力或动、或收大烟袋躲这一掌?

“喀喳!”一声大响,那通体乌黑、儿臂粗细,不知是何物制成的烟袋杆,竟遭关山月力凝七成的一掌,硬生生劈断!

大烟袋锅砰然落地,地皮为之颤动。

欧阳德手里握着半截断烟袋杆,震得一连退了好几步才拿桩站稳,为之骇然,眼圆睁,须发抖动,连话声都起了轻颤:“你、你、你能断我的‘苗疆’铁竹烟袋杆!”

原来他这根通体乌黑,儿臂粗细的烟袋杆,竟是“苗疆”铁竹制成。

“苗疆”铁竹产自“苗疆”,普天下也只有“苗疆”产这种铁竹。

顾名思义,可知其竹坚硬如铁,一般刀剑动不了它分毫,而且它韧性特大,从它可以支持那么大、那么重一个烟袋锅,就可想而知。

如今竟让关山月一掌劈断了,难怪欧阳德为之骇然。

孙美英惊魂甫定,惊怒接话:“我就说你煞星罩命,在劫难逃,天意要你伤在此地。”

欧阳德颤声道:“后生,这烟袋是我成名兵器,跟了我几十年……”

关山月道:“要紧?”

欧阳德道:“当然!”

关山月道:“心疼?”

欧阳德道:“废话!”

关山月道:“比‘子房宝典’要紧?”

欧阳德没说话,浑身俱颤,簌簌作响。

孙美英道:“天作孽,犹可救,自作孽,不可活!”

欧阳德厉喝:“住口!”

一口鲜血喷出,身躯一阵晃动。

这是因为心疼,也气急攻了心。

孙美英道:“难道我说错了你?片刻工夫之前,这位是怎么苦口婆心说你?你一句也听不进,为两字贪婪,不顾救弟之情,不惜杀人,非要抢夺一个子虚乌有之物,不是自作孽不可活是什么?我还是那句话,你根本不是人,少一个,对江湖,武林都好!”

欧阳德身躯又是一阵颤抖,也又是一次听若无闻,他转望关山月道:“你又一次可以伤我没伤我,为什么?”

关山月道:“头一次是念你因手足至亲,特别慎重,这一次也是念你是智老的兄长。”

孙美英道:“总而言之,都是为了你兄弟,你都已经到了门口,却还不愿意去见他一面,让兄弟和好,手足团圆,你惭愧不惭愧?”

欧阳德没说话,身躯颤抖加剧。

恐怕他也说不出话来了。

关山月道:“你可以走了。”

欧阳德嘴张了几张,终于说出话来了,话声也带着颤抖:“欧阳德从此退出江湖,从此再也没有‘大烟袋’这一号了!”

他转身走了,步履虽然不慢,但却相当不稳。

第 五 章 情仇皆了

他走的是往“凤翔”方向,显然还是不愿去见老兄弟一面。

孙美英扬了眉:“都到了这地步了,竟还……”

关山月道:“芳驾不要怪他了,以我看,原先是不愿去,如今则是没脸去了。”

孙美英看了关山月一眼:“你总是往好处想他。”

关山月道:“不能说没有这个可能,人性本善,不是么?”

孙美英道:“这句话可以用在智老身上,不能用在他身上;他是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流泪。不是你为了智老,头一回就伤了他了,他还能夺什么‘子房宝典’?”

关山月道:“我不明白,有些人为什么会这么执迷?”

孙美英道:“我也不明白,称侠的人为什么反而不如一个两手血腥、满身罪恶的人?”

关山月道:“江湖上、武林中,恐怕这种人,这种事不少。”

孙美英道:“如今知道了,江湖上、武林中的侠,未必是侠。两手血腥、一身罪恶的人,也未必就不可救药,十恶难赦。”

关山月道:“至少在智老跟他这位兄长身上是如此。”

孙美英没再多说什么。只道:“对江湖、武林,又多认识了一层了,也多了一重不虚此行,走吧!”

关山月也没再说什么。

两人走了,走的也是往“凤翔”的路。

“留侯庙”在…留霸村”,“留霸村”在这条路上要过“凤翔”,所以两人必得走往“凤翔”的这条路。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成名多年的高手,称得上人物的“全真七剑”、“大烟袋”欧阳德、“二烟袋”欧阳智相继缎羽,称不上人物的自忖份量,不敢来夺,真正的高人没有贪念,或者根本就知道世上没有所谓的“子房宝典”,两人经“凤翔”到“留霸”这段路上,没有再遇见拦路截道,或者追赶上来夺“子房宝典”的了。

这一带称“紫柏山”,又称“紫关岭”,山麓下有一座寺院,就是“留侯庙”。

“留侯庙”从“汉”代至今,可有名了!

如今,关山月、孙美英就双双站在这座大寺院前。

孙美英吁了一口气:“到了!”

关山月望着寺院的恢宏气势,神情肃穆。

他是面对无圣先贤肃然起敬。

也是不知道能不能在这儿找到众仇之首,而且也是最后一名仇人大胡子。

孙美英指着寺院门前一块上镌:“汉张留侯辟谷处”的大石碑,道:“相传留侯赤松子游辟谷于此,又说黄石公在此授天书与留侯。”

不知是不是有据可考,但这座“留侯庙”气势不凡,所有寺舍,极具匠心是实情。

这座寺院有北方寺院的恢宏,南方艺匠之精巧,曲折相通,出幽入胜。

特别是“紫柏山”上的苍松翠柏,尽捋烟雾云树之表,山中晴雨最甚,云气幻变也甚,奇景与异致,时时可得。

孙美英又道:“‘留侯庙’虽创于‘汉’,但今日的规模却始于前朝穆宗隆庆五年,那时大儒赵贞吉在这儿讲学,文风盛极一时,‘留侯庙’之名更得传播远近。”

关山月说话了:“芳驾多知多识,好胸蕴。”

孙美英道:“说什么好胸蕴,说穿了一文不值,我是听来的。”

关山月道:“芳驾客气,胸蕴腹笥,本来不是读来的就是听来的。”

还真是。

孙美英还待再说。

关山月道:“进去吧!”

孙美英没说话,神色上看得出,有点犹豫。

她是既盼大胡子在这儿,找了十年了,终于在这里找到了?

又盼大胡子不在这儿,找到大胡子之后的情形,她可以想像,尽管她绝对会尽心尽力,却是一点把握也没有,生怕找了十年,虽然找到,最后还是落个空,抱恨终生。

在所难免,也是人之常情。

关山月道:“芳驾,既然来了,就得面对,是么?”

孙美英霍地转过脸来:“你知道我……”

关山月道:“我至盼他就在这里,能在这里找到他,可是我也怕又一次的失望,你我想的虽不同:心境却是一样。”

孙美英忽然扬眉,吸一口气,道:“你说得是,走,进去!”

两人迈步进山门。

进山门,院落宏敞,只见大殿一楹,横额三个大字:“三清殿”!

怎么会是“三清殿”?

关山月、孙美英听得殿里有声响,忙入殿看,殿里祀的是“太上李老君”。

没错,应该是“三清殿”。

神案旁一名云髻高挽的中年道士,正拂尘轻抖,拂去神案灰尘。

不是庙,没有三宝弟子,看来……

中年道士看见了关山月、孙美英,转身稽首:“两位施主……”

孙美英忙道:“道长,这里不是‘留侯庙’么?”

中年道士道:“‘留侯庙’在殿外右方。”

孙美英谢了一声,忙跟关山月出“三清殿”往右看。

可不,殿右一门,上书三字:“留侯庙”,门前还竖着一根有龙凤花纹的大铁旗杆。

刚才只留意“三清殿”了,没看见。

两人心里先都是一松,但旋即就又都是那矛盾心情了。

再矛盾,总要面对。

在事情没了结之前,每找一次,每到一个地方,也都会有这种心情,无法逃避,躲不了!

两人谁都没说话,但都迈步走了过去。

进庙门,院子里也有殿,进殿首,殿里祀的正是“留侯”张良,楹联不少,都是出自名家手笔。

进了庙,也进了殿,至今却不见人影,也不闻人声,看殿里的情景,却不像没有香火没有人。

人在哪里?

既是庙,该有三宝弟子,三宝弟子又在哪里?

一阵步履声传了过来。

有人了,有人来了!

不知道是不是三宝弟子,好在只要有人来,就能打听,就能问。

听步履声,来人是一般普通人,不是有武功的练家子。

步履声到了殿门,殿里进来了一个人,一个年轻人,年轻三宝弟子出家人。

年轻僧人白净清秀,灰衣芒鞋,进殿就看见了关山月跟孙美英,一怔,忙合什躬身:“两位施主……”

关山月、孙美英双双答礼,孙美英先说了话:“打扰师父清修,这位跟我是来找人的。”

年轻僧人道:“庙里只住持跟小僧,不知两位施主要找……”

“留侯庙”里只住持跟年轻僧人两个三宝弟子出家人。

除非大胡子已剃渡出家,除非已剃渡出家的大胡子就是住持,否则……

孙美英的心情不知道怎么样,因为不知道她会不会这么想。

关山月脸上看不出他的心情。

还是孙美英说话:“这位跟我,来找一位原是带发修行的大胡子居士,或许他已经剃渡出家了……”

年轻僧人道:“两位施主来找一位带发修行的居士?”

和尚他这么问。

关山月目光一凝。

孙美英忙道:“是的,‘留侯庙’有这么一个人么?”

年轻僧人道:“‘留侯庙’是有这么一位居士。”

有!

找到了。

没白跑,这一趟没白跑!

这么容易?

年轻僧人这么老实?

会不会另有一个带发修行的大胡子?

有那么巧么?

有那么多大胡子么?

关山月两眼之中闪现寒芒。

孙美英忙道;“他是不是姓霍?”

年轻僧人道:“这就不知道了。”

关山月说话了:“可否烦请师父带这位跟我,去见那位居土?”

年轻僧人道:“容小僧先带两位施主去见住持。”

当然得先得住持首肯。

这是理,也是礼。

已经知道有位大胡子居士在这里了,不差这一刻,不差这一关。

也不怕住持不让见。

关山月道:“理应先拜见住持。”

年轻僧人合什欠身:“小僧给两位施主带路。”

他转身先走了。

关山月抬手让孙美英先走。

孙美英脸有异样神情,没动。

关山月知道孙美英这一刻的心情,见她没动,转身就要先走。

孙美英抬手拦住了关山月。

关山月收势没动,道:“芳驾,还没有见着人,”

孙美英没说话,不过,她收回了手。

关山月转身行去。

孙美英赶上一步,跟关山月走个并肩。

年轻僧人已经瞳了一段距离了,

年轻僧人带着关山月、孙美英往后走,一路上未再见有别的僧人。

似乎这座“留侯庙”真只有住持跟他。

那大胡子居士呢?难道不算?

或许年轻僧人说庙里只有住持跟他,只是说住寺的三宝弟子出家人,大胡子居士不是出家的三宝弟子,是外来的,只是来此借住,不是在此长住,年轻僧人带着关山月、孙美英进了后院。

后院不大,但是花木扶疏,修竹几丛,相当清幽。

两间禅房,一东一西,就在修竹丛中,年轻僧人就在东边禅房前停住,恭谨合什躬身:“禀住持,两位施主有事来见。”

禅房关着门,从里头传出一个苍老话声:“请两位施主进禅房坐。”

听话声,又是一个不会武的,只是一个普通老僧。

年轻僧人恭应一声,上前推开禅房门,倒退一步,合什躬身让客。

关山月、孙美英欠身答礼,进了禅房。

孙美英这一礼答得很不自然,可知此刻她心里有多么乱。

进禅房看,云床一张,一桌四凳,别无长物,云床前站着一位瘦削老僧,须眉灰花,双掌合什。

关山月欠身道:“打扰住持清修。”

瘦削老僧也欠身:“不敢,两位施主请坐。”

关山月道:“谢谢住持,不敢多打扰,不坐了。”

他急着找大胡子。

也难怪,这是众仇之首,也是最后一个,好不容易才找到。

也只有这一个不是碰上的。

前几个都是碰上的,应该是冥冥中的安排,是天意。

应该是,否则不会那么巧,而且都是。

那么,为什么这一个,这众仇之首,这最后一个不是?

为什么?

按说,这众仇之首更应该是?

难道说是因为大胡子已经皈依三宝,有所忏悔,有所赎罪了?

要是因为这,不是还是让关山月找到了么?

究竟是为什么?

不必想了,还不知道现在“留侯庙”的大胡子居士,是不是关山月、孙美英要找的姓霍的大胡子呢!

瘦削老僧也末多让,道:“那么,两位施主来见老衲,是……”

年轻僧人也跟了进来,在一旁躬身:“禀住持,这两位拖主来找那位大胡子居士。”

瘦削老僧目光一凝:“两位施主来找那位居士?”

关山月道:“正是。”

孙美英说了话:“请问住持,那位大胡子居士,可是姓霍?”

瘦削老僧道:“是的,那位居士是姓霍。’

是了,十九不会错了。

找到了!

除非另有一个姓霍的大胡子居士。

应该不会有那么巧了。

关山月一阵激动。

孙美英也一阵激动,她话声有点颤抖:“找到了!”

是的,可找到了!

关山月道:“那位霍居士现在何处,可否烦请这位师父带领……”

瘦削老僧未答,截口:“两位施主是霍居士的……”

孙美英道:“朋友。”

关山月还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说明友,那是欺骗三宝弟子出家人,说仇人,倒不是怕老住持不让见,而是跑来这祀留侯的所在,三宝弟子的清修地寻仇,不大妥当。

正好由孙美英说了,她说的是实话,没有欺骗三宝弟子出家人。

瘦削老僧道:“两位施主从哪里来?”

又由孙美英说了:“西安。”

也是实话。

瘦削老僧道:“原来两位施主是霍居士从‘西安’来的朋友,虽不是亲人,总比都没有人来好了。”

这话……

关山月、孙美英都目光一凝。

还是孙美英先说了话:“住持这话……”

瘦削老僧还是未答,反问:“两位施主可知道,霍居士仙乡何处,还有什么亲人?”

这么问是……

关山月心头为之震动了一下,

孙美英忙道:“住持刚才那么说,如今又这么问,是……”

瘦削老僧道:“几年前确实有位姓霍的居士来到‘留侯庙’,要在‘留侯庙’出家,求老衲为他剃渡,老衲问他从哪里来,他也说从‘西安’来,老枘又问他,‘西安’名刹大寺那么多,为什么不在‘西安’剃渡出家?他倒是说实话,说曾在‘西安’‘卧龙寺’求过住持,‘西安’‘卧龙寺’的住持说他尘缘未了,没有答应……”

孙美英道:“这是实情,确是他了,”

瘦削老僧接道:“‘西安’‘卧龙寺’名刹大寺,住持一定是得道三宝弟子,看得准,既这么说,绝不会错,老衲自己也不敢答应为他剃渡,于是他就未再出家,也没有离去,就在‘留侯庙’住了下来……”

孙美英忙道:“一直到如今?”

瘦削老僧道:“不是一直到如今,而是一直到去年,不,也可以说一直到如今。”

孙美英忙道:“他现在何处?可否烦请住持……”

瘦削老僧道:“女施主是要老衲带两位去见他?”

孙美英道:“正是。”

瘦削老僧道:“女施主没听老衲说么?霍居士留住‘留侯庙’,一直到去年,也可以说一直到如今?”

孙美英道:“住持这话……”

瘦削老僧低诵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两位施主来迟了,两位施主来迟了一年。”

关山月脸色一变。

孙美英忙道:“住持这是说,他、他已经走了?”

瘦削老僧道:“是的,女施王,霍居士他已经走了。”

孙美英忙道:“那住持怎又说,也可以说一直到如今?”

瘦削老僧又诵佛号:“阿弥陀佛,女施主,霍居士已经在去年西往极乐,老衲把他遗骸埋在了‘留侯庙’!”

原来是这么一直到去年,也可以说一直到如今。

关山月为之心神震动,脸色又一变。

孙美英脸色大变,失声道:“住持怎么说?他、他已经死了?”

瘦削老僧道:“是的。”

孙美英道:“这,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老住持已经说过了,她居然还再问,可见这噩耗使她失了神。

也难怪,连等带找整十年。

十年不是个短日子。

一个女人能有几个十年?

瘦削老僧道:“去年。”

孙美英话声起了颤抖:“他是怎么死的?”

瘦削老僧道:“霍居士得了风寒,一病不起。”

孙美英道:“没有看病抓药?”

瘦削老僧道:“霍居士说是小病,不肯就医,不肯吃药。”

风寒的确算不得大病,对一个练武的人,尤其是内外双修的高手来说,更是算不了什么。

孙美英身子为之一晃。

关山月伸手扶住,道:“芳驾原谅。”

这是说,他不能不伸手扶。

孙美英道:“谢谢,我不碍事。”

话虽这么说,却脸色发白,话声不但带着颤抖,还显得虚弱无力。

关山月收回了手,转望瘦削老僧:“住持说,把霍居士埋在了‘留侯庙’?”

瘦削老僧道:“正是。”

关山月道:“但不知住持把霍居士埋在了‘留侯庙’什么地方?”

瘦削老僧道:“就在庙后,”

关山月道:“可否烦请住持带这位跟我去看看?”

关山月是有点不信。

瘦削老僧则不知道是不是认为,既是朋友来寻,闻知噩耗,想去看看埋骨处,尽个心,致个意,是人之常情理所当然,他道:“理应陪两位施主前去。”

连犹豫都没犹豫,抬手接道:“两位施主请!”

这是让关山月跟孙美英先出禅房。

关山月欠个身跟孙美英先行了出去,孙美英步履之间虽然没有不稳,但在这片刻工夫间,人却显得很虚弱。

瘦削老僧带着年轻僧人紧跟着出了禅房,瘦削老僧道:“两位施主请跟老衲来。”

老住持他亲自带路往后拐去:

年轻僧人则抢先一步去开了后墙上的那扇门。

瘦削老僧带着关山月、孙美英出门到了“留侯庙”后。

一到庙后就看见了,庙后倚着山麓,就在“留侯庙”跟山麓之间的一小片草地上,有一座孤坟,坟上都已经长出草了,但修剪得很整齐,木制的墓碑也已经泛白了,显然不是一座新坟。

木制的墓碑虽已泛白,上头的字还可以看得清楚,五个拳头大小的字:“霍居士之墓”。

如此而已,没有年月日,没有立碑人。

确有坟,也不是新坟,应该不假。

到了坟前,孙美英脸色更白了,似乎又有点站不稳了。

关山月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目光有点吓人。

年轻僧人坟前合什躬身:“霍居士,两位贵友找到了你,看你来了,你可以暝目放心西去了。”

关山月不愿相信,但他找不到不信的疑点,至少眼前找不到,他也没有不信的理。

几个仇人,前几个都是碰上的,也都在他手里授首丧命。

只有这一个,只有这个众仇之首是找到的,好不容易找到的,却是这么死了,不是死在他手里。

这是……

难道说,这众仇之首的霍大胡子,不该死在他手里?

难道这也是天意?

难道是因为这众仇之首的霍大胡子,心有忏悔,皈依了三宝,有所赎罪?

关山月道:“住持跟师父请回吧!这位跟我要在这里多站片刻致悼。”

这也是人之常情,理所当然。

瘦削老僧应了一声,带着年轻僧人合什施礼,转身回庙,关上了那扇门。

孙美英这才说了话,话声颤抖得厉害:“我等了你十年,找了你十年,你竟这么走了,连最后一面也不让见,你真绝情,真狠心!”

还真是!

关山月没说话。

孙美英道:“你怎么不说话!”

这个“你”,是指关山月。

关山月说话了:“事既至今,还有什么好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