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关山月-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关山月道:“小妹,他是个男儿家,你让他怎么说?这种话,连个性强的女儿家都不会说。”

高梅目光一凝:“关大哥,这你怎么知道?”

关山月道:“像我这样的孩子,比像你这样的孩子容易长大。”

高梅美目深注:“关大哥,别老这么想,你如今也有家,有老人,有妹妹,有弟弟。”

关山月又一次感动,道:“谢谢你,小妹,我知道。”

高梅转了话锋:“高垣说,我爹不许我进家门……”

关山月道:“不见得令尊真说过这句话,就算令尊真说过,那是气话,你只管回去,就算不是气话,你更得回去,让令尊知道,不是那么回事。”

高梅道:“那关大哥你呢?”

关山月微一笑:“好人做到底,既然送你回来,就要把你送到家。”

高梅有点担心:“关大哥,万一我爹……”

关山月道:“不会的,就算会,我也不怕,不会放在心上,我会让令尊明白,不是那么回事。”

高梅道:“真的么?关大哥。”

关山月又抬手轻拍香肩:“放心吧!小妹。”

高梅欲言又止,终于没有说话。

高梅没有说话,却传来船大哥的叫声,告诉关山月跟高梅,船到“扬州”了。

关山月跟高梅都没有暂时停留的意思,船大水不够深,也没法进“扬州城”,直驶“瘦西湖”。

关山月谢了船大哥。

高梅道:“为了送我回家,关大哥错过了游览‘瘦西湖’。”

关山月道:“那倒没有什么,朱栏翠槛,纸醉金迷我不爱,如今也没有了,有的不过是绿杨垂柳,湖光山色而已,船到‘江南’,一路行来,到处都是,我只是想上‘梅花岭’看看。”

高梅道:“梅花岭?”

显然,高梅家在“高邮湖”,却不知道近在咫尺“扬州”的“梅花岭”。

关山月道:“‘梅花岭’上有先朝忠臣名将,史可法史阁部祠堂以及衣冠冢。”

高梅道:“史阁部,我听说过。”

关山月道:“万点梅花,尽是孤臣血泪,一壤故土,还留胜国衣冠’,‘万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心痛鼎湖龙,一寸江山百血泪,魂归华表鹤,二分明月万梅花’,‘殉实干稷,只江北孤臣,剩水残山,尚留得风中劲草,葬衣冠,有淮南壤土,冰心铁骨,好伴取岭上梅花’,这些都是史祠名联,读了这些名联,就知道史阁部是先朝怎么样一位忠臣名将了。”

高梅道:“那关大哥就去看看。”

关山月道:“不用了,等日后再说吧!”

高梅道:“关大哥这是……船到‘扬州’关大哥想看的就在眼前。”

关山月道:“令尊没跟小妹说过‘扬州’的‘梅花岭’?”

高梅道:“没有。”

关山月道:“令尊更没有跟小妹说过……“嘉定三屠’、‘扬州十日’。”

高梅道:“没有。”

关山月道:“这也是我为什么不往‘瘦西湖’游览的最大因由。”

高梅道:“关大哥……”

关山月道:“令尊有令尊的用心,小妹若跟我住‘梅花岭’凭吊,会给高家招灾惹祸。”

高梅道:“我不怕。”

关山月道:“我不能不顾令尊的用心,小妹也不能不顾令尊的用心。”

高梅沉默了一下,点头:“好吧!我听关大哥的,关大哥得告诉我,史阁部当初是怎么了?‘嘉定三屠’,‘扬州十日’又是怎么回事?”

看来她是听说过史可法,别的全不知道。

以汉族世胄,前朝遗民自居的人,几乎人人皆知,永不会忘的事,她居然全不知道。

关山月道:“小妹,令尊没有跟你说的事,我也不能让你知道。”

高梅不依:“关大哥……”

关山月道:“小妹,从小到大这么多年,你不知道这些,不是也一直过得很好?可见这不是非得知道不可的事,往后日于还长,有一天你或许会知道,不要让关大哥为你高家招灾惹祸。”

高梅道:“关大哥不要这么说,是我爹……”

关山月道:“令尊卫家护子女,天经地义,世上谁不爱家不爱于女?不能怪,你更不该说什么!”

高梅又沉默了一下:“我听关大哥的,不再问了。”

小姑娘真没再问了,她跟关山月说她家的所在地“高邮湖”,说“高邮湖”有多大,有多美;说“高邮湖”的鱼虾有多少,有多好吃,浑似根本没有刚才的事。

关山月也听也问,问的时候少,听的时候多。

船走“运河”,直到“高邮湖”边停住;关山月、高梅双双谢了船大哥,下了船,船大哥没停留,立即调头回航。关山月、高梅望着船回航之后,才转身往“高邮湖”走。

到了“高邮湖”,到了高梅的家,当然是高梅带路。小姑娘带着路,忽然转脸问关山月:“关大哥,我心里怎么发慌?”

关山月笑了:“谁叫你是不让大人知道,私自离家外出,而且还这么些日子?”

还真是。

高梅自言自语:“当初偷偷走的时候怎么就没这样?真没出息!”

关山月道:“如今你还会心里发慌,足证你还是个好姑娘,要是你心里不发慌,我可就不敢要你这个小妹了。”

高梅发了嗔:“关大哥,人家离家越近心里越慌,你还……”

关山月道:“不用这样,大下了骂一顿,该骂,不是么?做儿女的挨爹娘骂,算什么?”一顿,接道:“我想……”

高梅知道关山月要说什么,忙道:“好了,关大哥,别说了。”

关山月道:“好,不说。不过,这一句我得说,说了好让你心里不再发慌,有我这个送你回来的人在,说不定你这顿骂不会挨。”

高梅道:“其实,我倒不是怕挨骂,从小到大又不是没挨过骂,我只是……我也说不上来,究竟为什么心里会发慌。”

关山月道:“那就不必管它了,好在很快就不会再发慌了。”

高梅忙道:“真的?怎么?”

关山月道:“到了家了,也见着令尊了,等该来的来过之后,心里还会发慌么?”

高梅明白了,关山月定逗她,又不依了,拧身道:“关大哥!”

两人沿着“高邮湖”畔走,说话间到了一处,就在“高邮湖”畔,紧挨着“高邮湖”,三间茅屋,一明两暗,门口晒着网,湖边系着船,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只是跟“鄱阳湖”姜家又不一样了。

高梅停了步,轻声道:“关大哥,到了。”

生似伯人听见。关山月也停住了。

第 二 章 孤冢凭吊

这就是小姑娘的家,却不见人影。

高梅刚要再往三间茅屋定,那中间的一间里走出个人,四十多近五十岁人,一身渔人打扮,比姜四海大两岁,比姜四海壮些,也比姜四海黑,浓眉,大眼,短短的胡子有点灰花,两只袖子卷到胳膊肘,一双小臂青筋条条,一双手大而粗糙,显示长年操劳,饱经风霜。

高梅忙又停住,叫了声:“爹!”

那人也看见高梅跟关山月了,没理高梅,急步走了过来,近前就问:“关大哥?”

关山月抱拳欠身:“关山月见过老人家。”

那人忙答礼:“不敢当,‘鄱阳湖’姜老弟派人来送过信了,高通海不敢言谢。”

还真没骂高梅,似乎也不像高垣说的。

关山月道:“老人家言之太重。”

高通海伸大手抓住了关山月的胳膊,抓得紧紧的:“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走!关大哥,咱们屋里坐。”

拉着关山月行向三间茅屋。

这是对关山月,对高梅就不知道怎么样了。

不过,既不像高垣说的,高梅就放心不少了,她跟在后头走了过去。

一明两暗的三问茅屋,中间明的这一间算是堂屋,陈设虽然简陋,可相当乾净。

高通海热诚殷勤,进屋就让关山月坐,却看也没看高梅:“还不快给你关大哥倒弃!l高梅忙放下简单的行囊,过来倒茶,桌上倒有茶具,粗粗的陶壶、陶杯,壶里也有茶,但已经不热了,这样的人家,哪里备有热水?自是喝凉茶的时候多。其实,有茶已经相当不错了,高梅给关山月倒了一杯。

关山月欠身谢了一声。

高通海道:“没有好茶,也来不及现烧水,只有请关大哥凑合。”

关山月道:“老人家好说。”

高通海道:“这么远的路,还劳关大哥送她回来。”

关山月道:“老人家请不要客气,梅姑娘视晚辈如兄,晚辈也视梅姑娘如妹,应该的。”

这也是明说了,跟高梅是怎么相处的。

高通海道:“听姜老弟派来送信的人说了,关大哥很照顾她,不知道她是在哪里,怎么认识关大哥的。”

这,姜家派来送信的人没说。

高梅虽然跟芸姑说了,但芸姑显然没跟父兄说。

就算姜四海父子知道,也不能把这事交代送信的带给高通海。

高通海虽然知道女儿跟关山月是怎么相处的,当然也想知道女儿是在什么地方,怎么认识关山月的,这是一定的。

关山月要说话。

高梅先说了:“爹,我说行么?”

高通海仍然看也没看高梅,道:“你说!”

高梅说了,从她离家说起,把她为什么私自离家,怎么认识关山月的经过,一点也下隐瞒的说了个清楚。

静听之际,高通海神情震动,脸色连变,等到高梅说完,他倒没先对高梅为什么私自离家说什么,却猛然转望关山月,霍地站起:“怎么说,关大哥是‘南海’郭玉龙的朋友?”

关山月也站了起来:“是的,老人家。”

高通海激动:“怪不得姜老弟派来送信的人说,关大哥一身武艺了得,原来关大哥是‘南海’郭玉龙的朋友,那就难怪,高通海失敬!”

他抱起双拳。

关山月答礼:“老人家,晚辈不敢当。”

高通海道:“这辈子没福缘见郭玉龙,能见着郭玉龙的朋友关大哥,也足慰平生了。”

关山月道:“老人家言重了。”

高通海敬仰的是“南海”玉龙,关山月沾了是郭玉龙朋友的光,别的不好说什么,只好这么说了。

高通海让关山月坐,两人坐下之后,高通海道:“高通海一向敬仰郭玉龙致力匡复,当世英雄第一,关大哥是郭玉龙的朋友,想必也是为匡复志士。”

关山月道:“晚辈不敢当老人家这匡复志士,只能说身为汉族世胄,先朝遗民,为匡复大业稍尽棉薄。”

高通海一脸异色:“高通海惭愧,身为汉族世胄,先朝遗民,别无能耐,沦落到靠水为生,打鱼糊口,未能为匡复大业尽半点心力……。”

关山月知道高通海的顾虑,知道高通海的不得已,道:“老人家也别这么说,各人有各人的处境,各人有各人的不得已,致力匡复自有年轻一辈在,老人家已经这么大年纪了,只要心有匡复也就够了。”

高通海道:“多谢关大哥体谅,多谢关大哥安慰,高通海还真是让这个破家跟这一双儿女拖累了。”一顿,这才望高梅:“这是在家里,跟自己人,在外头可千万不能说你关大哥是‘南海’郭玉龙的朋友。”

高梅应了声:“我知道。”

尽管郭怀奉师父及义父两位老人家之命,就要前往京里受封王爵,住进“南海王”府,但郭怀是郭怀,一般匡复志士还是一般匡复志士,所以关山月没有说什么。

高梅那里话声方落,高通海这里脸上变色,抬手指高梅:“你知道,你知道什么?这么大了,不知天高地厚,什么都不懂,这么任性,居然私自离家,一个人跑到‘广东’打算进‘南海’去嫁郭玉龙,你当你是谁?郭玉龙会要你?也不怕让人笑死,你也太大胆,敢一个人跑那么远,想进大海,路上出了事怎么办?大海又岂是你这点水性能下的?你……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你好了,要不是你福人命大碰上你关大哥,你还回得来么?”

高梅低下头,没说话。

高通海又说话,是向关山月:“拙荆过世早,高通海没教好儿女,关大哥别见笑。”

关山月说了话:“老人家言之太重,总是敬仰英雄,不也显示梅姑娘有这个勇气?”

高通海道:“关大哥还帮她说话,往后她更不得了了。”

关山月还待再说。

高梅抬起头说了话,一张脸绷得紧紧的:“爹,这件事我认错,您骂也好,打也好,我都愿意受,可是您也该管管小垣。”

高通海道:“你弟弟怎么了?”

高梅道:“他怎么了?您听听他该不该管。”

她把她那位兄弟干的事说了一遍。

听毕,高通海瞪大了一双老眼:“有这种事?他居然私自跑这么老远,都过了‘扬州’?”

高梅道:“可不?不信您问关大哥,我还好,自小受他气受惯了,可是这也是对关大哥无礼,污蔑人家关大哥。”

后头这两句厉害。

高通海一脸怒容,拍了桌子:“该管,该管,绝对该管!这个畜生,太大胆,太不像话,一定要好好管教,重重责罚……”转脸向关山月:“关大哥,刚说高通海没教好儿女,请关大哥不要见笑,如今竟又……”

关山月说了话:“晚辈不在意,也请老人家不要看得太重。”

高通海道:“关大哥……”

关山月道:“老人家,我跟梅姑娘说过……”

他把在船上对高梅说的,高垣没有恶意,及为什么会如此这般的因由,又说了一遍。

听毕,高通海又一脸怒容拍了桌子:“我还忘了,我什么时候说过不许他姊姊进家门了?这个畜生,真是大胆!关大哥不要帮他说话了,今天要不好好管教,往后他能上天。小梅,把他叫回来!”

高梅应声出屋,抬头仰脸发出一声哨声,高而尖锐,能传出老远,恐怕大半个“高邮湖”都听得见。

这许是高家叫高家人的方法。

哨声发出之后,高梅还站在外头等,没有马上进屋来。

难道高垣能马上回来?

可是,转眼工夫之后,高梅就进来了,道:“爹,没有回应,他不理。”

高通海再次拍了桌子:“这个畜生,他居然敢不理?”

关山月道:“老人家,许是垣兄弟下在附近,没听见。”

高梅道:“关大哥,你还真别再帮他说话了,他既然会跑到那儿去等咱们,也一定会跟着咱们的船回来,说不定还比咱们先到,因为他会躲在附近看我挨骂。”

这回算是知她那个兄弟了。

关山月还待再说。

高迩海道:“关大哥,他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等他回来我一定会好好管教,重重责罚。”

关山月道:“老人家,晚辈说过了,晚辈不会在意,垣兄弟也没有恶意,还请老人家不要生垣兄弟的气。”

高通海还待再说。

关山月站了起来,道:“老人家,梅姑娘已经到家了,晚辈也该告辞了。”

高梅忙叫:“关大哥!”

高通海忙站起,道:“关大哥怎么能这就走?”

关山月道:“晚辈还有事,梅姑娘知道。”

高梅道:“关大哥,没这么急?”

关山月道:“小妹,忘了我是怎么跟你说的了?”

高梅没再说话,可是一双美目里现了泪光。

关山月道:“小妹,我总是要走的,又不是永不相见了!”

高梅道:“就算还能相见,谁知道要等到哪年哪月?”

关山月道:“小妹,咱俩说好了的。”

高梅道:“我知道,我不该,可是……好吧!我不再说什么了,关大哥走吧!”

她低下了头,没再说话,可是看得见,两串晶莹的泪珠儿落在了她脚前。

关山月不忍,可是却不能不咬牙横心,他转望高通海:“老人家……”

高通海说了话:“关大哥在‘广东’救了小梅,又从‘广东’送小梅回来,这份恩,这份情……”

关山月道:“老人家……”

高通海道:“就算关大哥要走,总得吃顿饭再走,不然高通海怎么过意得去?又怎么面对朋友?”

这倒也是。

高通海话说得诚恳,加以正如高梅所说,关大哥也不是那么急,非走不可,只有从命留下了。

关山月答应留下,吃过饭再走,最高兴的当然还是小姑娘高梅!高通海让她做饭去,她兴奋的答应一声,带着满脸笑就走了,连泪都忘掉了。

关山月心里一阵难受。

其实,吃顿饭再走,从做到吃,能有多大工夫?又能多留多少工夫?可是小姑娘破涕为笑,高兴了,这是总比没有好,总比马上就走好,能多留一会儿都是好的,小姑娘可怜,想想,关山月心里又是一阵难受。

该吃饭了,菜端上了桌,都是湖鲜,不是鱼就是虾;菜不多,但吃的不是丰盛,吃的是这份心,这份情义。

看样子真不错,看不出,想不到高梅有这份手艺。

真说起来,高通海老伴早逝,有这么个女儿,操持家务还下全是她?高梅不在家的这些日于,可苦了高通海这个大男人了。

有酒,高通海捧出了他舍不得喝的多年珍藏。关山月本不喝酒,看这份盛情,他也就没说什么。

都要吃饭了,还没见高垣回来,关山月要等一等,高通海跟高梅都不让,高通海说高垣一天到晚在外头野,经常不回来吃饭,高梅说高垣能吃生鱼虾,当饭吃。

又多知道高垣一样,真是个世间少有的奇小于。

父女俩合力劝吃劝暍,关山月只有从命,先陪高通海喝酒,然后再吃饭,高梅不喝酒,可也不吃饭,她看着关山月吃暍,不停的给关山月挟菜,而且,虽然关山月吃过饭就要走了,可是小姑娘这时候还是很高兴。

看高梅这样,关山月几乎吃暍下下,可又不能不吃不喝,他知道,他要是不吃不喝,高梅一定会难过,他愿意让这个小妹高兴,不愿让这个小妹难过。

小妹这份心,这份情义感人,认识这个小姑娘,还真是认识对了。

高通海兴致很好,可是他知道,有这么一位关大哥在,他不能多喝,只能适可而止。

这顿饭还真吃了不少时候,吃完了这顿饭,都上灯半天了,可是,等高梅洗完了碗,还不见高垣的人影。

关山月觉得不对。

高通海虽然没说什么,高梅为之心焦了:“小垣怎么还不回来?”

高通海道:“不管他,有本事就别回来,反正在外头吃喝睡都难不倒他。”

关山月道:“小妹,再叫叫。”

高梅应一声,出去又发了哨声,却还是没回应。

高通海冷哼:“真好,才这么大就敢不理叫唤,再大还得了!”

高梅进来了:“不至于怕挨骂怕成这样吧?”

高通海道:“两次叫唤他都不回应,怎么不怕挨骂?”

这倒是。

关山月道:“别是晚辈还在这儿,垣兄弟不愿意回来。”

高梅不爱听,叫:“关大哥!”

高通海一摆手:“关大哥,没那一说,别管他了,他爱回来不回来。”

关山月道:“垣兄弟一路走水路,会不会出了什么事?”

高通海道:“关大哥,他要是在水里会出什么事,就不是‘鱼眼’高垣了。”

高梅道:“关大哥,这倒是,他不会在水里出什么事。”

看来这父女俩对这个儿子、兄弟,是信心十足,把握十足。

小高垣水性之好,可想而知。

关山月道:“那是晚辈多想了。”

高梅忽然美目一睁:“不,关大哥没有多想,他不会在水里有什么事,可是会不会在别处……”

高通海又一摆手:“你这是瞎想,他一路都在水里,怎么会在别处出事?”

高梅道:“要是万一他离了水呢?”

高通海道:“他走水比走旱快,在水里也什么都能,怎么会离水?又离水干什么?”

高梅道:“我是说万一。”

高通海道:“没有万一,就算有万一,我问你,他又会出什么事?”

高梅道:“爹,您又不是不知道,他有多野、多皮,又天不怕、地不怕。离‘高邮湖’一步,就是江湖;您也不是没在江湖上待过,江湖上什么人没有,什么事没有?”

高通海呆了一呆,脸色变了:“这……”

看来他也怕有万一了。

高梅又要哭了:“都是因为我,他要是出了什么事,我……”

刚还在气兄弟,刚还告兄弟的状呢?这会儿却……

这就是姊弟,这就是一母同胞。

要不怎么说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

关山月站了起来:“老人家,晚辈往回找找去。”

高通海忙也站起:“往回?”

关山月道:“顺着运河,往‘扬州’一路找过去。”

高通海道:“那多远?”

关山月道:“老人家,行走江湖哪怕远,再说,从此地到‘扬州’,也没有多远。”

以关山月的脚程,百里咫尺,是不远。

高通海道:“关大哥,这时候……”

关山月道:“老人家,江湖人也没有白天黑夜之分,再说,垣兄弟要真是出了什么事,那是该尽快,不宜迟。”

是理。

高通海道:“我跟关大哥去。”

高梅忙道:“爹别去,我跟关大哥去。”

关山月道:“老人家跟小妹都别去,我一个人快,也方便。”

还真是,以关山月来说,父女俩不论谁跟去,都是累赘,这,父女俩都明白。

小姑娘没争着跟去了,道:“关大哥,我不放心。”

关山月笑了:“小妹,以我,你还不放心?”

可不,关山月去,小姑娘都不放心,那当今世上还有谁能让小姑娘放心?这话是怎么说的?

高梅不说话了。

高通海道:“这不是耽误关大哥的事么?”

关山月道:“老人家,正如梅姑娘所说,没那么急,晚辈走了!”

话声一落,人已经不见了,连油灯的灯火都没动一动。

高通海惊叹出声:“天!姜老弟派来送信那人说的哪够!”

是不够,一定不够,不够的他女儿会跟他说,小姑娘把这一路上的所见所知都说了,够他听的,高通海听得目瞪口呆,不住地惊叹!

小姑娘说的只是她所见所知的,还有些她没看见,也不知道,要是她看见了,都知道,都说了,高通海不知道会怎么样。

高通海也是江湖出身,也是个练家子,只是,他是一般的江湖人,一般的练家子。

关山月在夜色里直奔“扬州”。

他认为,从“高邮湖”到“扬州”这一段,没有什么城镇,就算有,也不是什么大城镇,不足以让高垣出事或惹事,也没有能让高垣出事,值得高垣惹事的人与事。

他认为,在这一段,唯一能让高垣出事,值得高垣惹事的地方是“扬州”。所以他一离开高家就直奔“扬州”。

他施展轻功身法,在夜色里全力施为。

以他高绝的修为,他到“扬州”的时候,还在夜色里。

“扬州”,在历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与“苏州”齐名,玉树琼花,绿杨明月,久已传诵海内。

经典上原说:“淮海惟扬州”。尔雅上更说:“江南日扬州”。

当时的“扬州”,是一个大行政区,包括“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诸省,直到“隋唐”而后,设置“扬州”于“江都”,“唐”以后直称“江都”为“扬州”。

当时的“扬州”不亚“苏杭”,而其金粉之盛,远过于“秦淮”。

由“唐朝”以迄“清”嘉庆之前,最为繁华,东南数百万漕船,浮江而上,此其咽喉,商旅十九,有十里长街及二十四桥之胜。

“扬州”又名“邗江”,或称“邗沟”,处江淮要冲,为兵家必争之地。这座城不大,分新旧二城;新城较幽美,临江的运河一带,遍植垂柳,故古诗中有“绿杨城廓是扬州”之句,与“杭州”“西湖”的“白堤”垂柳齐名。

一般而言,“扬州”的名胜有“瘦西湖”,“小金山”、“五亭桥”;古迹则有“梅花岭”的史可法祠、欧阳修的“平山堂”等。

这时候的“扬州”,还在夜色里,时候还早,“扬州”人还在睡梦中,没地方可以打听事,所以关山月没急着打听,他上了“梅花岭”。

“梅花岭”原是他路过“扬州”,想去而不能跟高梅一起去的地方,如今他一个人,已没了任何顾虑。

来到“扬州”,不去游览“瘦西湖”,是因为“扬州十日”使他不忍去,没心情去游览。

夜色里,关山月登上了“梅花岭”,来到了史可法祠堂前。史祠门关着,一片寂静,偶而只听见虫鸣及一两声夜枭悲啼。

这地方,白天都少有人迹,夜晚更不会有人来。

但是,关山月一到祠前,就听见了祠里有人。

这时候祠里怎么会有人?想也知道!

这一代孤忠的祠堂,竟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人的栖息处所,可悲!

关山月为之一阵难受,无家可归的流浪人可怜,也无罪,他听出了人在祠堂里什么地方,不去惊扰,绕到后头的衣冠冢,站在冢前静静凭吊。

静静的凭吊中,不知星栘斗转,还是远近鸟雀的突然聒噪吵醒了关山月,醒来才见曙色已现。

破晓了,关山月听出栖息在祠堂里的人还没有动静,他仍不惊扰,去了飨堂。

飨堂里有史阁部手书,寄夫人遗书真迹字刻,此刻曙色已现,看得见了。

另有史阁部手书对联云:“斗酒纵观廿四史,炉香静对十三经。”

关山月凝目细看史阁部寄夫人遗书石刻真迹,直觉有血有泪,不忍卒读,但是他还是强忍悲痛,激动拜读完了,然后,带着一颗激动的心,两眶热泪,转身出飨堂,打算离开史祠。

但是他刚出飨堂却听见了一个话声:“哟,史祠有客!”

话声含混,像刚睡醒。

可下,飨堂前下远处,站着个睡眼惺忪的年轻要饭花子。

敢情把史祠当成栖息处所的,不是无家可归的流浪人,是要饭花子。

关山月没理他,因为他知道,“扬州”地处“江北”,这要饭花子该是北方“丐帮”的人。

关山月不理年轻要饭花子,年轻要饭花子却迎了过来:“幸亏我起来了,不然岂不就错失了早饭了,真是早起有早起的好处,这位,周济要饭的一顿吧?”

这年轻要饭花子错了,对他来说,恐怕早起不是福,没好处,因为此地是一代孤忠史阁部祠堂,因为关山月此刻心里正悲痛,正难受。

他扬了扬眉,道:“你这是找我周济?”

“可不?”年轻要饭花子道:“此地日夜都有我等要饭的,而且有年头了,可是那些个都没碰上人,今天算让我碰上了,可见我运气有多好,运气来了,不能放过,怎么能不伸手要周济?”

年纪轻轻,油腔滑调,是跟“南丐帮”的人不一样。

关山月道:“你是‘北丐帮’的吧?”

他没有心情多说。

那年轻要饭花子也直认了:“不错,你知道‘北丐帮’?”

关山月道:“当然知道,你既是‘北丐帮’的人,刚说的那番话就别有意思;。”

那年轻要饭花子道:“你认为我刚说的那番话,别有什么意思?”

关山月道:“你是说,你‘北丐帮’不分日夜,都派有人在史祠驻守,为的是等候来史祠凭吊的人。以前的那些都没有等着有人来史祠凭吊,今天你运气好,让你早起等着了,若不是你早起我就走了,你就错过了,所谓跟我伸手要周济,也就是拦住我,不让我走,让你用这个人,周济你…桩大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