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春秋英雄传-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头。
  如同伍奢生前所说的,数年后,伍子胥果然和“孙子兵法”的创始人孙武子带领吴国的大军攻伐楚国,将当时的楚昭王逐出楚国,几乎将这雄霸南方近千年的荆蛮强国一举灭亡!
  但是后来的吴王夫差中了越王勾践“卧薪嚐胆”的反间之计,不但枉杀了子胥,最后更将整个国家败亡,消灭在越国的手里。
  吴越相争,衣冠为古丘。
  但是这两个南方强国却只是如樱花般转瞬的光华,才强盛了一世便衰亡了,到了子恪和宁小白的时代,吴国越国早已灭亡,又纳入了楚国的统治。
  子恪顺著昆仑山壁上的指引,来到了一处古代吴城的废墟。
  在废墟的平野上,有著数座高耸无比,却又荒凉颓废的土台。
  宁小白仔细打量了那几座高台,不禁轻松地笑道:
  “这是什么鬼玩意哪?倒像是特大号的炉灶,只怕没人能构得著那灶台吧?除非他长得像那夸父那么高。”
  子恪叹道:“这不是灶台。”
  易怀沙也抓抓头,好奇道:“不是灶台,却一定是生过火的,而且还是好大的火,”他久住在荒野之中,又有著野兽的血缘,鼻子耸了耸,又闻出了些许的端倪:“而且……不只是火,还有烧金铁之物的味道。”
  子恪点点头,慨然说道:
  “果然没错,这儿便是昔年铸剑名师干将莫邪夫妻的铸剑之处!”
  干将、莫邪!
  其时离吴越争雄的时代并不太遥远,当时的人对于吴越时代的一些传说,虽然不见得至都知道,但是宁小白却还是听过干将莫邪是何许人的。
  但是易怀沙、晴楚儿却一脸的茫然,因为易怀沙来自东周初期的时代,伍子胥等人要在他之后一百多年才会出生,而晴楚儿所在的时代更是久远,当然也不曾听过干将莫邪的名号。
  看见两个同伴茫然的神情,宁小白嘻嘻一笑,正要解释,却看见四周围黄澄澄的风沙已经逐渐转蓝,而子恪好一阵子没说话,并不是他没有开口,而是他的声音、形影都已经淡淡地消失了。
  宁小白摇摇头,哼了一声:“居然现在越来越顺手了,现在我们连什么法宝都不用,直接就把我们接进去别的世界了……”
  晴楚儿望著他,“咯”的一声笑了出来。
  “不是要告诉我们,什么叫做‘干将莫邪’吗,反正我们也要适好一会儿才会到,为什么不说说?”
  宁小白望了望四周的时光之风,只无奈地点点头。
  “干将莫邪是吴越时代的著名剑师,和欧冶子同门,后来欧冶子变成了铸剑的一代宗师,但是这干将莫邪夫妻二人铸剑的功夫,却还要比欧冶子要高。”
  晴楚儿点点头。
  “嗯!两个人一起办事,当然要比一个人快些。”
  宁小白也不去和她这怪怪的理论斗嘴,只是自顾自地说下去。
  “干将铸剑是很行的,听说他采了五座山的金铁之精,候天伺地,阴阳同光,铸剑的时候连鬼神都被惊动,还来看他们铸剑的情景呢!
  铸这干将莫邪二剑的时候更是不得了,铸剑的时候,一连铸了三个月都不成功,他们的师父当年铸剑的时候,也是铁液不溶,后来自己跳入炉中,投身在烈火之中,才成就了名剑……“
  易怀沙圆睁大眼,惊道:“人跳进火里?那不就死了?”
  “死得彻彻底底,乾干脆脆,”宁小白叹道:“古时候的剑师就有这样的决心。”
  晴楚儿听了他的叙说,静静地问道:
  “后来这干将莫邪呢?也是一样跳进火里才炼成剑的吗?”
  “没有,”宁小白笑道:“后来才发现,原来人不跳进火里也成,后来是做老婆的莫邪剪了指甲、断了头发,投进火里,才炼出了干将莫邪两剑。可是炼成了剑,却……啊呀!到了!”
  他话还没有说完,四周的混沌朦胧已经开始清朗,只见得三人身处之地是一处小山坡。其时天空明朗,万里无云,望过去四下却没有任何人烟。
  “也不晓得到了什么时代了……”宁小白皱眉道:“找个人来问也问不到。”
  但是一旁的晴楚儿却仿佛对干将莫邪的铸剑故事极有兴趣,仍然一迳地问道:
  “喂!还没说完呢!那干将莫邪炼完了剑呢?他们发生了什么事?”
  宁小白摇摇头。
  “唉!还不就是那么一回事吗?兔子抓到了,猎犬没有用了,也就连狗一起杀了。帮吴王炼完剑之后,吴王怕他们也去帮别的国家炼剑,便找个理由把干将杀了,至于莫邪就不晓得了,传说中的说法很多,有人说她也被害死,又有人说她逃掉了……咦?为什么你会对这故事这样有兴趣?”
  晴楚儿满怀深意地笑笑。
  “因为我们每次到一个地方,龙子元婴便和那个地方最有名的传说有关,这点你还看不出来吗?”她的眼神深邃神秘,泛著智慧的光芒:“我如果没有猜错的话,指引我们找到龙子元婴的人,就应该快要到了……”
  宁小白好奇地看著这个从古代汉水出现的女孩,又瞪了瞪一旁的易怀沙,苦笑道:
  “你看这女娃儿多可怕,好像什么事情都逃不过她眼里似的。”
  易怀沙这时也瞪了瞪大眼,粗声道:
  “什么女娃儿?论时代,她可比你奶奶的奶奶要大上几百岁,连我都大你几百岁,你年纪反而最小哪!”
  宁小白哈哈一笑,却看见易怀沙低吼一声,看著他的身后,露出戒备的神情。
  宁小白一凛,连忙一个转身,人也退了好几步。
  在他的身后,这时无声无息出现了一个身材细长的黑衣剑客,头上简单地戴了个斗笠,背上负了柄寻常的阔剑。
  只见这黑衣客虽然细瘦,脸上却长满了胡子,五官只看得见眼睛,此刻他的眼神中透出愤怒的光芒,宁小白等三人也不知道他在气些什么,只是面面相觑。
  “你们这些吴王的贼子,终究还是让你们找到了!”黑衣客怒声道:“人都让你们杀了,现在连人家一点骨血也不留吗?”
  “骨血?杀了?”宁小白奇道:“吴王又是什么东西?难道又给你蒙对了,这里是干将莫邪的时代?”最后一句话,是向晴楚儿说的。
  那黑衣客一怔,有些疑惑起来。
  “你们不是吴王派来的?那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他转念一想,又厉声说道:“如果你们不是吴王的狗腿子,为什么又会知道我那干将莫邪师哥师嫂的事?”
  宁小白笑道:“不一定要是吴王的狗腿子才知道干将莫邪的事吧?你也知道他们的事呀,难道你也是狗腿子吗?”他爽朗地笑道:“我叫宁小白,长得像野兽的是易怀沙,那个水汪汪的小女孩叫晴楚儿,我们不是吴王的人。”
  那黑衣客疑惑不定地打量著三人,过了好一会儿,这才松了口气。
  “练剑之人必能相剑,我却相剑也相人,你们三人来历古里古怪,不过我相信你们,你们果然不是吴王的人。”他点点头,转身便要离去。
  宁小白笑道:“喂喂!要走也不用这么急吧?阁下又是什么人?”
  那黑衣客头也不回,大声说道:
  “我叫魏双禽,是干将师兄的同门师弟,此番干将师兄夫妻二人被吴王所害,特来营救他们的儿子。”
  他的脚步极快,说著说著声音已经远去,宁小白且追且喊,但是魏双禽的脚下却绝不停息,两人一前一后,形成了有趣的情景。
  “喂喂喂!老兄,你别走那么快啊!”宁小白大叫:“我还有事想问你呢!”
  便在此时,从山窝的另一端却传来了洪亮的号哭声音。
  那声音极响极亮,哭声极为悲切,像是有了人生中最不得已的冤屈。
  宁小白和晴楚儿、易怀沙都听到了,宁小白停下脚步,有些发愣,一转眼却看见黑衣客魏双禽也楞楞地站在那儿不再前进,怔怔地看著哭声的来处发呆。
  易怀沙的性子最急,动作也最快,一纵身便往哭声来处飞奔而去,宁小白、晴楚儿尾随在后,魏双禽动作也是极快,四个人奔跑的方向一致,倒像是一队默契极佳的竞跑队伍。
  转过山窝,那哭声越来越悲切,只见在山脚下有个小小个头的人影伏在那儿,看样子便是大声号哭的那人,宁小白有点恻然地走过去,想要问问他有什么伤心事。
  走近些之后,才发现那哭声相当的稚嫩,听起来居然像是小孩的哭泣声音。看清楚了那哭泣者的长相,宁小白不禁瞪大了眼睛,瞪得比兽人易怀沙还要大。
  原来,这悲泣之人果然是个小孩,但是却是天底下长相最奇怪的小孩。只见他小小的身躯,却有一个大得异常的额头,转过头来,哭得满脸涕泪的脸长得更是奇怪。这孩子的个头虽小,五官却长得诡异至极,两眼相距极开,几乎隔了有一尺上下。
  宁小白正想要问他几句话,却听见魏双禽急急地大声说了两句没头没脑的话。
  “神物之化,须人而成!”
  那大头小孩停止了哭声,怔怔地望著魏双禽。
  “烁……烁身以成剑,又有何难?”他迟疑地问道:“你……你是什么人,怎么会知道我爹爹妈妈的话?”
  魏双禽心情激动,走过去抱住那小孩,眼眶也流下了泪水。
  “好孩子!好孩子!你果然是我师哥的儿子。”他大声道:“我便是你的师叔魏双禽!”
  那孩子大喜,破涕为笑,他的神情虽然童稚可喜,但是那两眼间相距一尺的长相也实在有些诡异。
  “您果然是魏师叔,我便是干将莫邪的儿子眉间尺。”
  宁小白听了他的名字有点暗暗称奇,心想这名字果然贴切,这小孩的两眼之间果然是相隔了足足一尺。
  只见眉间尺战巍巍地立起身来,宁小白这才发现他的脚仿佛有著残疾,走起路来似乎脚步不稳,一个踉跄便差点跌倒。
  宁小白一惊,便要伸手去扶,一旁的魏双禽早将那小孩的身体抓住,却发现他瘦弱至极,身体轻飘飘得一如稻草。
  “你这身子又瘦又弱,怎能练我师门的奇技呢?”魏双禽皱眉道:“又怎能为你的父母亲报仇呢?”眉间尺闻言,眼泪不禁又掉了下来。
  一旁的易怀沙看了大怒,粗声道:
  “你这还算是人吗?这孩子也没有什么不好,你为什么要这样说他?”
  魏双禽却没有理会他的话,只是瞪著眉间尺。
  “你知不知道吴王出了一千金要买你的头?你又想不想报你父母亲的仇?”
  眉间尺年纪虽然幼小,长相也古怪至极,但是他的个性却极为坚毅,只见他想也不想,便大声说道:“我一定要为父母报仇!”
  魏双禽若有深意地直视著他,不放松地问道:
  “吴王得之而后快的干将莫邪二剑,可是已经让你找到了?”
  眉间尺点点头,便从身后一个锦袋中取出一个剑匣。
  剑匣一出,宁小白等人眼中便是森然冷冽,明明是烈日骄阳的好天气,却没来由地出现了丝丝冷气。
  这传说中有名的神兵利器,果然未出匣便已经不同凡响。
  魏双禽看见眉间尺取出了干将莫邪,哈哈大笑。
  “极好极好!我听得吴王说,只要送上你的头,再找来干将莫邪,便是千金的奖赏,拿你的头和剑来,我便为你去报仇!”
  宁小白和易怀沙闻言大惊,那易怀沙更是大声骂了出来。
  “你这是什么话?你还算是人吗?”宁小白也怒道:“还以为你是什么好人,你却比吴王派来的人还要坏!小孩,你不用理他,我们几个帮你报仇便是!”
  只见眉间尺凄然地望了望这几个来自其它时代的奇人,仿佛心有所感,露出感激的神色。
  “谢谢诸位神人们的好心,”他的感应能力似乎颇强,一眼间就有些洞悉了宁小白等人的来历:“只是我这师门之事,却只有师叔能够帮我报仇。”
  只听得魏双禽厉声继绩说道:“我再问你,你是不是立意要为父母报仇?”他大声问道。
  “既要报仇,便将你的头与剑拿来!”
  眉间尺点点头。
  “多谢师叔成全。”
  言犹在耳,只见冷冷的青光一闪,也不晓得他从什么地方抄出一柄短剑,“唰”的一声便将自己的头颅无声无息地卸下。
  宁小白等人惊得呆住,看见了这样的变故,虽然易怀沙有著最快的动作和反应,却还是阻不住眉间尺削下自己头颅的动作。
  只见他偌大的头骨碌碌地掉了下来,却巧妙地掉在自己的手上,此刻眉间尺小小的身子双手平举,捧住了剑匣,也捧住了自己的头,而整个身体便僵直地立在那儿,登时死亡。
  宁小白和易怀沙两人又惊又怒,待要冲过去痛揍魏双禽一顿,却看见魏双禽的眼神中透出极深沉的悲痛,静静地跪倒在地,对眉间尺死而不倒的无头尸身拜了几拜。
  “师侄!师叔绝不负你。”
  而在俯拜的过程中,他的眼泪像是泉水一样奔流不止,不住滴落在地,显然悲伤已极。
  宁小白等人虽然鲁莽,却绝不是懵然无知的人,此刻他们看出情形有异,也就不再想去痛打魏双禽。
  魏双禽在眉间尺的尸身前拜了几拜,小孩僵直的身躯这才泄了气一般,缓缓软倒,手上的头颅、剑匣也顺势滚入了魏双禽的手中。
  只见魏双禽长啸一声,虎地站了起来,竟理也不理宁小白等人,捧著眉间尺的人头和干将莫邪二剑,大踏步便往西而行。
  宁小白和易怀沙面面相觑,一时之间不知如何是好,却听见一旁的晴楚儿静静地说道:“我们跟他去吧!‘龙子元婴’就快要出现了。”
  跟著魏双禽的步伐,只见他走得好快,在平野中走了一阵,便出现了一座极为雄伟壮观的城市。
  那便是春秋中期最强盛的吴国都城。
  第十三章  战太平
  魏双禽的手中捧著眉间尺的头和干将莫邪二剑,那是吴王朝思暮想所要的物事,因此他一进都城,便被团团兵士围住,簇拥著他前往吴宫。
  在纷乱中,宁小白等人被误以为是魏双禽的同伴,也得以进入雄伟豪华的吴宫。吴王得了手下的通报,早已知道魏双禽前来奉送干将莫邪神剑的好消息,吴王呵呵大笑,便在吴宫亲自接见魏双禽。
  吴王的手下送上眉间尺的头和干将莫邪二剑,吴王迫不及待便抽出剑来,瞬时之间,整个吴宫冷风阵阵,充满鬼哭神号的肃杀之气。
  “好剑!”吴王惊惶而笑:“果然是好剑!”
  而他看看眉间尺那形貌奇特的大头也是啧啧称奇,大声吩咐道:
  “将这大头拿去丢了!去和他的父母尸骨丢在一起!”
  魏双禽沉声说道:
  “大王,不可!”
  吴王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却不答话。
  魏双禽朗声说道:
  “这头不是平常人的头,干将莫邪是何等人物,他们的儿子也不是常人,此乃勇士之头,应该放在汤鼎中烹煮,以免英魂不散,作祟宫廷。”
  宁小白一听他这种毫无人性,连眉间尺的遗体也要毁损的话语,胸中热血上涌,便要上去指责,一旁的晴楚儿却冷不防伸出手来,抓了抓他的衣袖,摇摇头。
  “不要,他有用意的。”
  宁小白一怔,知道这女孩有著极为奇异的能力,说出来的事每言必中,便将奔上去的冲动忍了下来。
  却听见吴王不住点头,哈哈一笑。
  “壮士所言极是,寡人不这样做,如果让他化为厉鬼作祟,也真是得不偿失了。”
  吴宫中的从人举出大鼎,加柴生火,在鼎中煮沸热水,不一会儿便将一大鼎的水煮得滚烫。吴王亲手拎起眉间尺的头颅,便将它掷入鼎中。
  “祟鬼祟鬼,天地为证,万物为凭,”吴王大声说道:“此番化为羹汤化为水,与汝永不相犯!”
  通常,这样的一口大鼎便是一整只牛片刻间也要煮烂煮熟,但是煮了半天,几名厨人忙得满头大汗,却仍然没能将眉间尺的头煮烂。
  一个翻搅不慎,居然还将那大头滚了出来,对著吴王张目瞋视,怒气勃发。
  吴王心下有些不安,却又色厉内荏地大喊。
  “再给我煮烂!”
  魏双禽望了望,看见几个厨人小心翼翼将眉间尺的头又丢进鼎中去煮,便对吴王说道:
  “这孩子的头煮不烂,是因为有一口怨气在,怨气最怕王者,只要我王亲自前往,以王者之气瞪视,这样它就没法子为祟,就可以煮烂了。”
  吴王点点头,心下也有些好奇,于是便走下王座,携著魏双禽的手,登上大鼎旁的平台,俯身下看。
  只见那人头仍然怒目瞪视地在沸水中翻滚,吴王正凝神回瞪眉间尺的头,却听见一旁的魏双禽低声说道:
  “今日大仇便在此得报。”
  吴王还没回过神来,只听见身旁的魏双禽大叫:
  “师父欧冶子,干将莫邪,此时不来,更待何时?”
  只见巨大的吴宫之中,此时起了肃杀的大风,“铮”的一声,剑匣大放光芒,干将莫邪自动出稍。
  如电、如雾般的迅捷冷冽,只见寒光一闪,干将莫邪在转瞬间便冲入天空,来到大鼎之旁。
  然后,“啵、啵”两声轻响,吴王、魏双禽的头颅便无声无息地掉了下来,落入滚水之中。
  一旁的吴国大臣、从人惊惶失措,纷纷跑到鼎旁,有人痛哭,有人惨声大叫,变故陡起,整个场面纷乱非常。
  只听见大鼎之中发出可怕的呼呼声响,隐隐还有呼喝叫骂的争斗声,几名厨人在一旁看得真切,大声哭叫道:
  “三个头!三个头在打架!”
  那鼎中的热水不住翻滚,大片大片滚烫的水花飞溅出来,烫伤了不少吴国大臣,一时之间,厨人、侍从们也纷纷走避。
  宁小白正看得目瞪口呆,却听见一旁的晴楚儿低声说道:
  “来了,准备去收‘龙子元婴’了!”
  果然,在大鼎的上空这时已经隐然出现一朵淡红色的光云,那色泽宁小白等人已经看得熬了,知道便是下一个龙子元婴的光芒。
  只见大鼎中的热水、喝骂声逐渐止息了下来。大臣中有胆大的还是登上台去,一看之下,不禁暗暗叫苦。
  “惨了惨了,三个头都煮烂了,分不清谁是谁了……”
  在纷乱中,却没有人注意到鼎上的淡红色光芒已经消失。
  而那几个和魏双禽一起来的同伴,此刻也早已不见了踪影。
  这一役,在古代吴越故国时空找到的是龙之次子元婴:好望。
  但是回到当代的时候,子恪拿出手上的净瓶百合,那红线却已经几乎到了尽头。
  “这第九子要再去找已经没有时间了,”子恪颓然道:“即使能找到的话,楚国与秦国相距那么远,也赶不回去了,唯今之计,只好先回秦国,看看我们有八个元婴能做什么。”主意既定,子恪和宁小白等人再不耽搁,便往秦国扬长回去。
  但是出乎意料之外,在秦国、赵国的国境之间,子恪等人到达了一个叫做“长平”的地点,在那儿,子恪的人马竟然陷入一个属于幽冥的空间。
  在幽冥空间中,有著一个叫做武安君白起的鬼将,日日率领著数十万的鬼兵在那儿痛苦哀嚎。但是子恪等人当然不知道,这个幽冥世界中的景象,应的便是八十年后的一场战役。
  八十年后,秦国和赵国在长平交战,赵国战败后在长平投降,但是秦将白起却下令将四十万赵兵全数坑杀,是人类史上死亡最多的一次战事。
  而白起和四十万死于他手中的鬼兵,却沦落在幽冥地界中,永不超生。
  只是,这回他们却遇上了救星。
  晴楚儿的神妙异能正巧是抚慰鬼兵将们怨念的最好力量,在幽冥地界中,晴楚儿催动自己的能力,将幽冥世界中的大山“阴山”劈开,也让亡魂们得以从山的开口中进入地府,得到超生的救赎。
  四十万鬼兵的怨念得到解脱的一刹那间,天空泛出紫色的宽容微光。
  而第九个元婴,龙之九子椒图,便出现在四十万鬼兵怨念得解的那一瞬间。
  龙之九子已经全数到齐。
  而回到人间的子恪部队,也在这间不容发的时刻,终于回到了秦国。
  第十四章  九龙归位
  一路上,只见处处都是残破的空间变异现象,放眼望去,都是可怕的灾难,子恪和宁小白、晴楚儿、易怀沙等人马不停蹄地赶往秦国。
  而子恪怀中的净瓶百合,这时也只剩下最后一刻。
  在急行的跋涉之中,宁小白曾经试图再次使用“陈宝”,却发现这个秦国的法宝只在不属于当代的其他时空有用,否则只要取出天云追风帕、地动八方云等法宝,便是千里的距离也是片刻即到。
  到了秦国边境,子恪发现这个地处西陲的母国更是被昆仑的异变摧残得极为严重,心中不禁又急又难过。
  子恪的人马刚过边境,秦国的人民知道这位风尘仆仆的王弟如此奔波,便是为了拯救天下于万劫不复,虽然饱嚐了昆仑灾变的肆虐,却仍然扶老携幼,等在道旁迎接子恪。
  等到子恪的人马经过时,那欢呼之声更是不绝于耳,有些老幼更是感动得痛哭失声。
  但是子恪却无暇顾及这些细节,只是无止尽地驾马狂奔,希望能在最后一刻,将九个“龙子元婴”送回归位,让整个天下不至于万劫不复。
  行经咸阳城外,秦孝公得到讯息,早备好了豪华的礼队为子恪洗尘接风,但是子恪却连瞧也不瞧,一心只想快点到达昆仑,对这盛大的接风队伍却仿佛视而不见。
  望著子恪绝尘而去的身影,远方又传来秦国人民的欢呼拥戴之声,秦孝公的脸色开始沉郁起来,望著子恪远去的背影,仿佛在想著什么难解的问题。
  在他的身后,那来自魏国的文士卫鞅露出阴笛的神情,盯著远方的子恪,也盯著秦孝公的背影。
  良久,那卫鞅的脸上却露出一丝森冷的微笑。
  在呼呼的风声中,子恪和宁小白等人终于日夜兼程,赶到了昆仑。
  那昆仑因为是古代衔接天、地、魔三界的关键之处,如今失去了九件“龙子元婴”,平衡天地的力量已失,周遭的天空已经出现了空间转移的异象,有些地方的山头陡然整片消失,露出另一个世界的隐约景物,有的地方则是阴云密布,怎么看也看不见那儿有任何的景物。
  只因昆仑一带是最先失去空间连系力量的地点,因此产生的异变更是格外严重,子恪等人上昆仑山的路程比起往日要更加的艰险,因为山路中有些地方已经出现了时空的变异,有的路上横著一大片将所有景物吞噬的黑云,有些道路则根本已经消失无踪。
  在狂奔赶路的途中,子恪将“净瓶百合”取出来察看,却发现它已经整株转为深红,只有在最底部还留下一点点原来的粉白。
  他转头看著紧跟身后的宁小白、晴楚儿、易怀沙,只见三个人也是风尘满面,形貌枯槁,显是赶路多日以来,体力已经消耗到了极限。
  但是此刻却更是不能停歇,因为昆仑的灾变已经迫在眉睫,如果在这一个重要关头停下来,之前的努力便会全都化为泡影。
  “轰”的一声巨响,对面的昆仑山脉此刻已经开始震动,眼见四维崩绝,天、地、魔三界的维系力量已经到了强弩之末,而在四周围的天空、地平线上,也开始像是疯狂的影像一般,不住地抖动,天地之间,仿佛随时都可以崩毁消灭。
  好容易到了那巨大石壁之前,但是这最后的通路却在前方裂了一个极大的堑沟,大约有好几丈宽,狂奔的人马到了此处,竟然已经无法再过去!
  子恪此刻的脸上突然一阵煞白,因为在这一刹那间,净瓶百合已经完全化为深红。
  子恪大急,连忙将九个“龙子元婴”全数取出,想要隔著堑沟看能不能让它们归位。
  所谓的“归位”,便是让九件元婴嵌入石壁壁画上的九个洞口。
  只是任他如何祝祷,那九件“龙子元婴”却无声无息,并没有任何归位的动静。
  而昆仑的震动也更为强烈,这一切,似乎已经无可挽回……
  “轰峒”一声巨响,昆仑山开始爆发灼亮的光芒,整个天地也许就要因此而毁灭……
  便在此时,子恪只听见身后一声轻笑,一个轻飘飘的身影从他的身旁掠过,他只觉得手上一凉,九件“龙子元婴”便已经被人取走。
  取去“龙子元婴”的便是那天真无邪的晴楚儿,此刻她很难得地一脸慎重严肃,将九子元婴抄在手上,全身发出纯白色的蒙蒙微光,和龙子元婴发出的各色光芒混在一起。
  然后,她的身影便轻飘飘纵起,像是没有重量似地跃过堑沟,轻巧地著地,站在巨大山壁之前。
  这时候,那九件“龙子元婴”的光彩也越来越盛,各色的彩光在空中不停流转,光华万千。
  缓缓地,从九件龙子元婴中个自形成一条条色彩不一的长形飞龙,九条泛著灼亮光芒的飞龙在空中不住盘桓,色彩斑拦夺目,耀眼欲盲。
  这时候,昆仑的震动却越来越强,周遭的景物也更加的残破扭曲。
  龙子元婴形成的九条彩龙在空中盘桓一阵之后,开始聚成一个巨大的圈圈,在空中不住的旋转,伴随著周遭的“轰隆轰隆”巨响,气势更是诡异而雄壮。
  最后,九条金龙发出前所未有的强光,那光芒之强,远远望著还仿佛听得见“嗤”的一声,然后九条彩龙凝聚一起,便往那石壁之前急速撞去。
  然后,像是最后放尽了所有力气一般,石壁前“噗”的一声,发出了最灼亮的强光。
  便在这一刹那间,整个天空却像是所有声音、影像都被抽离一般,陡然静寂下来。
  连昆仑的巨震、轰隆隆的爆炸声响也戛然而止。
  整个偌大的天地之间,仿佛除了静默之外,便再也不存在任何东西。
  这时候,子恪手上的净瓶百合也像是终于放弃了一切似地,化为深红,“啪”的一声,在子恪的手中整个碎散开来。
  众人的眼光早被这连珠也似的光影奇景吸引得目瞪口呆,也看得眼花缭乱。
  等到光影终于散去,眼中的残像终于消失,宁小白远望对岸的石壁,不禁兴高采烈,高声欢叫。
  而众军士之中有眼尖的,也已经见著了对岸石壁的景物,像是感染一般,便爆起了声震山谷的高声欢呼。
  因为在那石壁之上,清清楚楚,九个石洞已经镌上了龙之九子。
  龙之九子,元婴之精。
  这维系天地的神秘力量,终于在千钧一发的时刻再一次聚集在一起!
  九龙已然归位,天地也不用再担心会崩毁消灭!
  在满山遍野的欢呼声中,秦孝公悄然来到了山上,看见那龙子元婴已然归位,忍不住长长吁了口气。
  他和随身的卫士排开了欢呼的子恪下属,也来到堑沟之前,子恪看见这个国君兄长,长久以来绷紧的神经一阵放松,整个人却瘫软了下来。
  秦孝公哈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