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地藏曲-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神都洛阳,热闹非凡,车如流水,行人如潮。不过此刻洛阳的天空却是阴沉沉的,乌云密布,眼见是有一场倾盆大雨,不过虽是如此,但是洛阳人潮却丝毫没有被阻隔,依旧如潮涌。
  秦歌与林月儿缓步走在拥挤的街头,心中茫然,如此人山人海,也不知去哪寻找自己门中师兄。林月儿思索片刻,说道:“此刻论道大会时期,都往朱雀广场涌去,你门下师兄说不定就会在那里。”
  秦歌觉得有理,便拉着林月儿,随同人潮一起前往朱雀广场。此际,论道大会武比异常激烈,剑光霍霍,刀光如浪席卷,台下观看之人亦是连连呼好,不过在秦歌眼中,却只觉普通。
  四下仔细观看,却未发现一个青莲宗弟子的身影,心情怏怏,提不起兴致来。
  看了一会儿,便觉索然无味,林月儿亦是如此,满脸郁闷,叹道:“这论道大会的武比怎么就这水平,真是太让人失望啦。”尔后,眼眸一转,拍手笑道:“不如我们去瞧瞧那文比,兴许还有些看头。”
  文比则是当今朝廷为天下读书人特地召开的一个辩论大会,秦歌算得上半个文人,对这文比也很是好奇,经林月儿这么一说,来了兴致,拉着她直朝文比之处跑去。
  这文比场地比起武比场地来说,倒显得清新淡雅,也不像武比场地闹哄哄的。场中央设置几排书桌,古典素雅,而场下则是分立一排青铜编钟,衬托出一股盎然的古意。
  场中,翩然走来几位丰神俊朗的书生,皆手持折扇,温文尔雅,自有一股儒者飘逸之风。陆陆续续,又有十数位翩翩君子般的文人昂首走来。
  秦歌心中惊骇绝伦,先前以为自己修炼出浩然正气,算得上是儒家大者了。但是现今看来,自己与这些人相比,就像是个运气好的懵懂少年。
  以儒家望气之法观之,却见得这些文人头顶皆散发着淡淡金光,经久不散,虽然并不是浩然正气,但是离能够修炼出浩然正气,只是隔了那么一层薄膜,随时都有可能化茧成蝶,修养出真正的浩然正气。
  数十股精气冲天,秦歌亦被这些精气压的喘不过气来,运转体内真元,这才觉得压力突减,不由得长出一口气来。
  尔后,又有几名白衣翩跹的儒者施施然而来,秦歌却不敢再以望气之法观看。
  第二十八章 文战(上)
  这一会儿,又见几位儒者鱼贯而入,其间竟然还有秦歌熟识之人。五年前相遇的王洛,此刻他已过中年,谈吐间自有一股翩翩风度。
  王洛见了秦歌,脸上一喜,对身边文人告了个罪,快步往这边走来,拱手道:“秦兄弟,一别数年,别来无恙啊。”
  秦歌微笑道:“原来是王大哥,秀玉夫人现在可好?”
  王洛脸上浮出喜意,道:“一切安好,要不我派人将她叫来。”
  秦歌摆手说道:“不必了,不必了,只要得知秀玉夫人安好,我也就无甚挂记了。”
  说话间,一众儒者皆齐声高呼,城门口,一个家丁装扮的中年男子搀扶一位风烛残年的老者步履蹒跚而来。众儒者慌忙移步去扶,神态恭敬无比。
  老者满脸皱纹,弯腰驼背,老态龙钟,但双眼却是清亮如繁星。
  由王洛解说得知,这老者乃是当世大儒赵临渊,德高望重,而且对后辈也极是关照,纵然是这一群眼高于顶的儒者见了他,也不敢露出任何高傲姿态,纷纷持学生之礼。
  秦歌对这老者肃然起敬,像这等胸怀广阔的大儒,世间罕见,持学生之礼实属应当。
  赵临渊颔首笑道:“诸位如此热情,倒是令老夫汗颜,今年这文比,老夫就再次腆脸做一回评判了。”
  一众儒者次第而坐,秦歌与林月儿两人坐在最下首,与王洛并排。
  这次文比,一如往常,由赵临渊出题,座下儒者解答,最终结果由赵临渊评判,赢得头魁者,荣获赵临渊墨宝一幅,价值连城。
  “等一等。”正见一个儒者骑马飞奔而来,这儒者白衣皓雪,面如冠玉,风度翩翩,且手持金丝折扇,下得马来,拱手说道:“本王来晚了,还请赵先生恕罪。”
  “啊,上届论道大会头魁,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新科状元郎,圣上最倚重的东王,他竟然也来了。”
  王洛小声说道:“这个人名叫李东狂,十二岁高中状元,上届论道大会,浩然之气迸发,竟然引来诸子圣贤精气,风头一时无两,而且他还是当今圣上最为倚重的臣子,被封为东王。”
  秦歌看了他两眼,这东王的确是个翩翩美男子,可是秦歌心中不知为何对他生出一股极其讨厌的感觉来。
  不过,好像王洛脸色有些不善,再反观自己身旁这些儒者,皆忿然作色,看这模样,直欲吃人。
  再说这李东狂,环顾四周,却发现并未有空余座位,忽而会心一笑,使唤身旁奴仆,搬来一张小凳子,放在赵临渊身前,微微笑道:“先生年事已高,这太师椅坐着定然难受,学生实在不忍,特搬来这张楠木凳,还请先生移步。”
  话语之间虽然恭敬无比,但是羞辱之意昭然若揭,赵临渊乃是天下文人榜样,地位崇高,李东狂这一番话说出来,不啻于当面扇了这群儒者一个重重的耳光。
  “李东狂,你这是什么意思。”
  群情激愤,口诛笔伐,一时间众儒者皆义愤填膺,起身站立,要李东狂一个交代,这群儒者皆是天下读书人中的翘楚,身具文人风骨,轻王侯,慢公卿,是以纷纷开口骂将起来。
  李东狂微微一笑,纸扇张合,风轻云淡道:“赵先生年老体衰,难免老眼昏花,这论道大会文比评判乃是重中之重,切不可草率行事。”
  王洛压制心中忿然之意,低声道:“这东王一向嚣张跋扈,而且也不知从哪学来奇门异术,迷惑圣上,屡次掀起中原与狄夷间血战,惹得天下民声载道。”
  秦歌心中惊骇,说道:“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王洛恨恨道:“相传他乃是某邪派中人,更有传言说他想掀起一场腥风血雨,以便复活邪派先祖。”
  秦歌失声惊呼:“血煞道。”好在林月儿见机快,将他嘴巴捂住,这才没有传到李东狂耳中。
  李东狂微微一笑,手中折扇一张,扇面之上,以金丝镂刻两个大字,龙游蛇走,定睛看去,却是君子二字。他微微笑道:“还请赵先生就座,这论道大会就让本王主持,今日命题,则是这君子二字。”
  林月儿嫣然笑道:“真是有趣的紧呢,这个假君子在这妄谈君子之道,我们暂且看看他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赵临渊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苦笑,温言道:“东王如此厚爱,老夫实在是无福消受。”转而,又继续说道:“东王既然想做评判,我就将这位置让于你便是了。”
  说完,缓步走下台来,一众儒者纷纷让位,赵临渊则在边上寻了个位置,手捏狼毫玉笔,笔墨挥洒,瞬间就写出一个字来,吩咐身旁仆人,送到李东狂手中。
  李东狂伸手随意接了过来,笑道:“先生这个仁字写的妙,本王就暂且收下了。”
  赵临渊颔首叹息道:“东王乃我儒门难得一见的人才,若是你能悟得儒家真义,我儒门必将会再出一个圣人,言尽于此,还请东王三思而行。”
  李东狂躬身微笑道:“多谢先生提点,本王记在心上。如今时辰不早,论道大会就此开始吧。”说完,眼中闪现一抹不屑之色,不再理会赵临渊苦心劝告,径自吩咐在场乐师敲响编钟,论道大会这才宣布正式开始。
  论道大会举行之际,必先考较儒者的文字功力,李东狂也不敢擅自僭越,挥手让下人搬来一张镶着木板的屏风,放在场地中央。
  秦歌未曾参加过论道大会,对这古怪的屏风毫无所知,问道:“王大哥,这个屏风是做什么的?”
  王洛露出一丝微笑,道:“容我卖个关子,稍候便有分晓。”
  等待片刻,只见一个儒者缓步走到屏风前,以指抵在屏风之上,缓缓拖动,模样极怪。
  林月儿睁着双眼,极是好奇的说道:“咯咯,这是做什么,真是有趣。”
  片刻后,这个儒者收手而回,满脸大汗,气喘吁吁。
  秦歌凝神望去,心中一惊,原来这名儒者方才竟然是在屏风之上以指代笔篆刻文字,这字迹入木三分。看的明白过来,他心中对这群儒者敬意更是加深了许多,要知道这屏风乃是由千年楠木所制,坚硬无比,纵然是以道家真元相辅,也难以办到。
  这等写字之法,秦歌也在古书中看过,圣贤所创之文字,每一个都有着其独特的由来以及独特的“道”,只有悟通其中道理,才能够在楠木之上以指力写出字来,实是检验儒者是否有真才实学的不二法门。
  第二十九章 文战(中)
  少顷,又见几名儒者以指代笔,在这屏风上留下字迹,秦歌看的是目瞪口呆,心中暗想:若是自己上去了该怎么办。原先,在他脑海之中,一直以为如今的儒者只不过是会吟诗作对与写些诗词歌赋罢了,这一幕令他眼界大开,对儒道也有了一个更深的理解。
  过了片刻,便轮到王洛,只见他昂首阔步,走到屏风处,闭起双目,指力透于楠木之上,轻挥舞动,飘逸洒脱,指尖流转,忽而铁画银钩,苍劲有力,木屑飞扬处,只见楠木之上镂刻着“尚德”二字,一股厚重如山岳般的气息扑面而来。
  秦歌长呼一口气,心内震惊,没想到王洛竟然能够以文字凝聚出一股气势来,这股气势之庞大,堪比灵虚境界的修道者。震惊之余,神色颓然,本以为自己修养出了浩然正气,便能够在这次论道大会之中出彩,现在看来,只怕是黄粱一梦了。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儒者傲骨铮铮,心中皆有一股傲气,是以文人之间攀比之风大盛,就算是秦歌,也免不了会生出这样的念想来。
  赵临渊原先微闭的双目陡然睁开,口中说道:“王世侄果然不愧是书香门第,对文字理解竟然如此深刻,假以时日,必定能够在我儒门之中大放异彩。”
  王洛得赵临渊赞许,脸上喜意甚浓,却不料被李东狂听见,开口说道:“王洛之名,本王如雷贯耳,今日一见,也不过如此。”
  王洛淡淡笑道:“读书之人,明大义,知是非,不知东王可曾听过?”话虽含蓄,却是直指李东狂,直提他勾结外敌,祸国殃民之累累罪行。
  李东狂聪明如此,怎会不知王洛所指,脸色微变,尔后纸扇张合,轻挥了两下,笑道:“王兄莫非才尽于此,连这等孩童都知晓的道理,你却煞有介事的拿出来提点本王,着实可笑。”
  两人针锋相对,半晌才止住言论,各自偃旗息鼓。
  已是轮到秦歌,他心中惊慌失措,呆望着眼前龙游蛇走般的激昂文字,踹踹不安,强自安定心神,却觉脑袋一片空白,而且面前一股股驳杂的精气威压令他心神完全凝聚不起来,一时间也是踌躇不安。
  李东狂先前被王洛气得够呛,这次见坐在王洛身旁的秦歌这番模样,登时笑道:“小兄弟,莫要惊慌,若是你实在写不出来就不用写了,本王见你着实可怜,就特许你个位子。”伸手指着台上那张楠木小凳,说道:“就是这了,小兄弟你觉得如何。”
  林月儿在远处听见心上人受辱,怒意大发,柳眉倒竖,祭出月晶轮,扬手欲打。不过,却被王洛拦了下来,轻声说道:“林姑娘,不可,这李东狂有文曲星护佑,若是以道法伤他,必定会遭反噬,千万不要鲁莽行事。”
  古书之上,常有记载,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在荒山遇鬼,通常三言两语便能将鬼怪吓走。其实这并非虚言,因为读书之人身具刚直之气,百鬼避易,李东狂身为文坛状元,被视作文曲星下凡,自然能得文曲星护佑,莫要说鬼物,就算是道行高深之人也奈他不得,若不是如此,以李东狂犯下的累累罪行,只怕早已被修道者寻上门,结果了他的性命。
  林月儿怒哼一声,气呼呼的坐了下来,一双清亮的眸子中怒火滔滔,若是眼神能够杀人,这李东狂也不知被杀了多少次了。
  秦歌此际反而平静了下来,直接忽视李东狂的话语,静下心来,运转逍遥游心法,将一切杂念抛除,以体内浩然正气为引,作用于指尖,随意而动,随心而转,意到之处,如行云流水。
  寥寥四字,犹如龙飞凤舞,入木三分,字迹之古怪让人捉摸不到边际。李东狂哂然而笑,手中折扇哗啦一声展开,哈哈笑道:“不知小兄弟这写的是什么字,本王自小博览群书,却为何从未见过这等古怪的文字。”
  定睛看去,秦歌所写之字,虽然看来有些气势,但是却古怪异常,似是而非,看了许久,竟然无一人认识。
  李东狂哈哈笑道:“小兄弟,下去吧,别来捣乱。”
  “慢着。”忽然,赵临渊霍然站起,脸色潮红,双手都在微微颤抖着,紧紧盯着屏风之上这四个古怪的字体,失声惊呼道:“圣字,远古圣贤所创的圣字。”说完,曲腿跪下,持上古之礼,对着这四个圣字拜了一拜。
  上古时期,圣贤仓颉,独居深沟,观奎星圜曲之式,察鸟兽蹄爪之迹,创造出了代表世间万物的各种符号。他给这些符号起了个名字,叫做字。
  这些文字因极为难写,后经历代圣贤更改,才造出了如今的文字,而仓颉所造之字,被儒门称为“圣字。”以字喻物,沟通万物之灵,这乃是儒者毕生追求。
  李东狂笑道:“赵先生果然是老眼昏花,这等鬼画桃符文字,你竟然将它称做是圣字,可笑至极啊。”话音刚落,一股庞大的浩然正气从这四字之中迸发而出,李东狂瞬间脸色惨白,蓦然间觉得万钧压力及身,犹如被泰山压顶,身子不由得倾侧,匍匐在地,头一歪,噗通一声,对着这四字磕了个极大的响头。
  “哈哈……。”一众儒者哄堂大笑,极是快慰,纷纷拍手叫好。
  林月儿更是欢呼雀跃,口中欢声道:“呆子,好样的。”浑然不顾女儿家的矜持,笑得极欢。
  李东狂面色铁青,忿然而坐,脸色稍变,恢复淡然,说道:“算你通过了,接下来进行文战!”
  “文战!”一众儒者听得脸色煞白,能让一众儒者这般脸色剧变的也只有这文战二字。
  秦歌茫然不解,看着脸色剧变的一众儒者,却无一人吭声。
  李东狂冷笑道:“怎么了,怕了吗?方才你们不是笑本王笑的欢吗?若是现在有谁怕了,给我滚下台去,今后别以儒者自居。”
  话语嚣狂,霸道无比,令这群儒者心中怒意陡增,读书之人轻生死、重大义,先前早已对李东狂累累恶行深恶痛绝,这番被他相激,更是激起傲骨,纵然是这文战定生死,也绝不皱眉头。
  登时,一众儒者挺直胸膛,昂然道:“如你所愿。”
  文战!儒者生死之战,虽不像武者沙场相搏,但是却充满着硝烟。
  古书中有记载,儒者对战,常常三言两语便将对手驳得口吐鲜血而亡,虽然在外人看来,是将敌手给活活气死的,但是真正内情只有儒者自己才知晓。试问,读书之人,三日省吾身,读书数十年方能成就一番功业,数十年的雕琢,早已将心性磨练的如同磐石,天塌不惊,就算是山崩于前也不色变,这样的儒者怎会因几句挑拨之言而气的吐血?
  而文战,一直存在于历代儒者之间,除非两者分歧到了不可调和之时,才会单独举行文战,而像李东狂这般与数十位儒者举行文战,实属千古未有之事。
  第三十章 文战(下)
  场中,寂静无声,针落可闻,一众儒者皆运起坐忘之法,让自己的精气神回复到最佳状态,以便在文战中能够争得一丝生机。
  看着众人如此模样,秦歌心中也是骇然,忙闭目而坐,运转逍遥游功法,抛除脑海之中的千般念想,将浩然正气遍布全身。
  李东狂手摇折扇,举杯浅酌,饶有兴趣的打量着这一群儒者,眼中不屑之色更浓,目光转向秦歌之时,心中一惊,此时他早已运转望气之法,这般看去,秦歌身上金光流转,灿烂炫目,浩然正气凝聚于头顶,久久不散。
  而同时,赵临渊也目睹了此等奇景,布满皱纹的脸上笑意甚浓,微笑道:“真是人不可貌相,老夫险些都看走眼了,熟识上古圣字之人,怎会修养不出浩然正气呢。”
  过得片刻,这众儒者皆睁开双目,双眼清澈无垢,如同赤子,隐然间可见几道淡金色光芒冲天而起,倏然聚散,煞是好看。
  李东狂哈哈笑道:“好,诸位果然不愧是儒门翘楚,倒是让本王有些惊讶,看来这次文战倒是有些趣味了。”折扇用力一合,对身旁奴仆细声说了一句,片刻间这奴仆端来一个镶嵌金玉的木盒。
  打开木盒,李东狂从中取出一叠明黄色的锦帛,命身旁奴仆分发下去。
  “既然是文战,自然是不能用普通宣纸,这流沙玉笺倒是适合。”李东狂哈哈笑了一声,继续说道:“本王再提醒你们一句,这流沙玉笺可比楠木坚硬多了,若是有谁自觉实力不行,还是早些退场,可别临到比试之时大出洋相,哈哈。”
  王洛脸色一变,道:“流沙玉笺,竟然是流沙玉笺,传说中用以篆刻上古典籍的笺纸,非儒家大者休想在这玉笺之上刻出一个字来。”
  林月儿拿起刚刚到手的流沙玉笺,仔细看了一下,疑惑道:“这与普通的金纸有什么区别吗,我看都差不多。”指尖凝聚一丝真元,用力在这流沙玉笺之上划了一下,却没有在其上留下任何痕迹。
  林月儿大为好奇,将流沙玉笺递给秦歌,说道:“呆子,这玉笺真是古怪,待会儿你能行吗?”
  秦歌摇了摇头,说道:“我并没有把握,这文战不同于道法较量,我至今都还没有明白过来。”
  王洛答道:“这文战比的是对儒家真义的理解,李东狂今次提出的君子之道,自古以来众说纷纭,辩驳了无数次都难分高下,此时他提出来,必定是有所依仗,等下秦兄弟你可要小心了。”
  秦歌脑海之中将玉虚殿中看过的典籍都快速的回忆了一遍,其中对君子之道的阐述也是五花八门,极其繁杂,细细想来,却又发觉少了些什么,脑海之中各种念头交杂,茫然而无头绪。
  此时,一众儒者皆俯身作答,蓦然间数十道精气冲天,遮天盖地,灿灿金光,如朝霞流舞,如烟云浩渺,如日月光辉,令人心神荡涤,秦歌转头向着其他儒者看起,只见字如珠玑,圆润饱满,虚空浮于玉笺之上。
  一只只如椽巨笔,笔走龙蛇,一股股精气冲天炸涌,将这灰蒙蒙的天色映照的光怪陆离,精气聚散离合,在空中形成一幅绝美画卷。
  秦歌深吸一口气,扑面而来的精气威压令他心神紊乱,提笔欲写,却始终都写不出来。闭目凝神,进入忘我之境,回想先前以指力在楠木之上写出四个圣字时的美妙感觉,脑海之中瞬间便有了一丝明悟,随着脑海中无数念头交织,过往所熟读的诸子百家文章中的经义瞬间便悟通,转而凝思于古卷之上,却觉得其中文字异常熟悉。
  “轰……。”一道精气冲天而起,如同焦雷平地炸响,震耳发聩,精气如雷,又如猛虎啸林,刚猛霸道,正气凛然。
  王洛神色一滞,手中狼毫玉笔顿了一顿,转眼看去,惊呼道:“这一届新科状元,最有望修养出浩然正气的儒者,被儒门誉为天才少年的陈远林,他……他竟然能够以精气拟化生灵,看来这场文战过后他若是能够活着回去,必然会载入儒门史册。”
  赵临渊身为儒门泰斗,目睹后辈如此风范,登时脸色涨红,欣喜绝伦,莞尔笑道:“能目睹我儒门有如此奇才,老夫死而无憾。”
  李东狂脸色变得有些严肃,闭目凝神片刻,挥毫如刀,铁画银钩,在金丝玉笺之上写下一行字来。尔后,笑道:“陈兄不愧为状元之才,本王也应势写了一句,不知能否入得你的贵眼。”
  话语卑恭,但这群儒者又如何不知这李东狂的心思。虽然他们见陈远林对于儒道的领悟如此高深,但陈远林面对着的是李东狂,这个十二岁就高中状元,而且能够引发诸子百家精气的绝世奇才,心中都觉陈远林胜算不大。
  陈远林霍然站起,手捧金丝玉笺,放于李东狂桌前,坐了下来。
  李东狂随手将自己所书写的金丝玉笺翻开,一道精气陡然冲天,顿时天地之间,风起云涌,精气如狼烟,流离变幻,最终只听见一声呛然龙吟,高天之上,突现一条五爪金龙,昂首嘶鸣,龙吟不绝。
  龙虎际会,一场厮杀是再所难免,虽然这并不是道法厮杀,但是却比任何道法比斗都要来的惊心动魄。当然,这一场龙虎斗,只有儒者方能以望气之法观看的到,普通人却是无缘一见。
  龙吟于天,虎啸于野,在场儒者只觉眼前金星乱闪,耳边龙吟虎啸之声不绝于耳,震耳发聩,激荡神魂,稍微弱一些的儒者便就此昏厥过去。
  突然间,龙吟虎啸,戛然而止,陈远林“哇”地一声,喷出一口精血,仰面栽倒在地,七窍流血身亡。
  “啊,新科状元郎竟然被东王三言两语给气死了,这……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奶奶的,这陈远林如此脓包,真是丢脸至极,枉我与他还是旧相识呢。”
  “呸,这算什么状元。”
  前来观看论道大会文比的百姓也不在少数,皆不会儒家望气之法,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些百姓自然是纯粹地来看热闹的,眼见陈远林三言两语被李东狂激的吐血,皆心生鄙夷。
  而台上众儒者皆是冷汗涔涔,浩荡龙威压的他们都喘不过气来,双脚禁不住打摆,心内更是生起一股顶礼膜拜的冲动,幸而以意念死死压住这股莫名的冲动,这才没有在众人眼前出洋相。
  李东狂哈哈大笑,扬手将桌上金丝玉笺挂起,只见金丝玉笺之上,上书:君子如龙,翔于天,战于野,无往不利。嚣狂霸道,自有一股无上威严,神龙之威,又怎是这群凡间儒生所能够抵挡得了的,挣扎了片刻,只见一名儒者满头大汗,曲腿跪了下来,咚咚咚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
  开此先例,一众儒者再也坚持不住,曲腿跪下,行三叩九拜之礼。
  第三十一章 天行健
  顷刻间,场中竟然只余下四人站着,分别是赵临渊、王洛、秦歌、林月儿。林月儿因不是儒门中人,不会望气之法,也不受儒家精气影响,这才安之若素。
  王洛此时满头大汗,因龙气威压,双腿不断颤抖,硬是咬牙站了起来。
  李东狂张开双手,哈哈狂笑道:“神龙出,百圣伏,天地变,万圣现。”随着他话语所指,天际之上,龙吟高昂,响彻寰宇,只见天边金光闪烁,急速往这边飞来。
  秦歌定睛望去,这金光之中人影绰绰,再次凝视,一股庞大的压力袭身,体内经脉逆乱,喉间一甜,一口鲜血喷了出来,急忙运转逍遥游心法,这才觉得压力稍减。金光顿止,显出其中绰绰人影,皆白须冉冉,极具儒家风骨,观其样貌,却是诸子百家圣人死后精气所化,心中一突,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王洛见状,因承受不住庞大的压力,不愿意下跪受辱,以头撞地,噗通一声,昏死过去。
  赵临渊脸色剧变,佝偻的身子愈发的弯了,但仍依靠铮铮傲骨,顽强抵抗。
  李东狂微微一笑,右手一挥,天际之上龙吟震云霄,这群儒门圣贤齐齐拜服,对这神龙行君臣之礼。
  “哈哈,神龙变,万圣灭。”神龙摆尾,横扫卷舞,以万钧雷霆之势轰然扫下。
  “贼子,敢尔。”赵临渊怒喝一声,佝偻的身子蓦然挺直,一股庞大的浩然正气冲天怒舞,化作一座巍峨大山,高耸入云,通体金光灿灿,轰然压落而下,正中五爪金龙的背部。
  神龙摆尾,力有万钧,纵然是巍峨大山,也阻挡不住它的脚步,巨尾扫过,巍峨大山瞬间崩塌。
  秦歌见状,转瞬明白过来,心中怒火滔天,杀意迸发,李东狂这厮竟然要灭掉儒门根基,若是这儒门圣贤精气被打散,等若是断了儒门的气运。
  心思一转,脑海清明,李东狂乃血煞道妖人,而血煞道最为惧怕的便是儒门的浩然正气,浩然正气一出,神鬼辟易,若是道门集结儒门中人,共同对付这两邪道,对于这两邪道来说,是个灭顶之灾。
  想通此节,杀机毕现,凝聚体内真元,化作一柄雪白色的气刀,刀气凛冽,喷薄怒卷,势若奔雷。
  李东狂眼中闪过一丝惧意,往后退了一步,气刀方要斩落,他体内突然迸发出一股滂沱精气,凌空扫卷,甫一接触气刀,便将其融化瓦解。
  “道儒同修。”秦歌心下凛然,没想到这厮竟然深藏不露,道行亦是如此高深,登时向身后飘去。
  林月儿飞奔而来,道:“呆子,不可,这厮有文曲星护体,任何道法都不能伤他。”
  秦歌暗道一声鲁莽,儒家典籍就有记载,儒者皆有大运势,待到大运到达顶峰之时,便会引来儒门圣贤精气,获得天界文曲星君精气护体,神鬼辟易,万邪不侵。
  若要破除这文曲星精气,方法有二,其一便是以真儒之意将文曲星精气打散,其二便是以上古火凤涅槃时的神炎将其直接炼化。凤凰神炎,鲜少耳闻,相传魔门神火教有一件凤凰神炎所炼制的神器,专破儒门浩然正气,不过这都是传说,从未有人见过。
  如今唯一途径,便是以真儒之意将李东狂挫败,如若不然,要是被这厮毁了儒门根基,天下儒生无所倚仗,更别提与道门联合,消灭血煞、恶鬼两大邪道了。
  危机关头,秦歌反而心中极为平静,举目望着天际夭矫飞舞的五爪神龙,忽然眼睛一亮,犹如醍醐灌顶,顿时凛然坐下,以指为笔,奋笔疾书,飞扬字迹金光流转,迷离耀眼。
  写毕,昂首挺立,朗声道:“为儒者,轻王侯,慢公卿,不跪天,不跪地,跪的只是心中那股正义。”说话间,扬手一挥,手中金丝玉笺倏然升空,金光爆舞,瞬间将这五爪金龙之威压了下去。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话音刚落,古卷从他体内激射而出,升入高天,灿灿金光如炽烈骄阳,遮天盖地。
  “轰……。”天际惊雷炸响,响彻云霄,惊雷炸响时,天地陡然变色,雪白雷光划过,那威风凛凛的五爪神龙面对着这天地之间的浩瀚伟力,实在不值一提,雷光划过瞬间将这五爪金龙撕的分崩离析。紧接着,又是一声惊雷迸炸,寰宇响彻,天地都为之一震。
  这等情形,就算是城中百姓也能够见得到,一时间整个洛阳城大乱,人声鼎沸,奔流不息。
  仿佛是末日来临一般,又仿佛是远古天神盘古开天辟地,接连四十九道震耳欲聋的惊雷炸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