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地藏曲-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歌一怔,原本想说的话却说不出来。
  卫阳对着秦歌说道:“师弟,我们还是走吧,既然这石剑被他得了去,就由他吧。”
  两人虽不计较,可是其他道门弟子则不尽然,他们怎会容忍吴阙得这渔翁之利,纷纷出言要吴阙交出石剑,纵然是上清派的弟子对吴阙亦是口伐笔诛,措辞激烈。
  卫阳与秦歌看着这一群道门弟子的丑恶嘴脸,心中大觉不舒服。
  “师弟,走吧。”卫阳看了一眼被众人围住的吴阙,摇了摇头,便往石室的另一侧走去。
  “轰隆……。”气浪炸涌,落石四溅,一两颗石子异啸着朝卫阳与秦歌两人激射而来。
  卫阳曲指一弹,一道气劲迸发,将激射而来的石子弹落在地,回首望去,只见石室中气浪翻涌,璀璨的剑气纵横激荡,击在石室的壁面之上,爆起一阵石屑与尘雨。
  “怎么回事。”卫阳伸手接住一名倒飞而来之人,稳住了这人身上的伤势。
  这人是净念禅院弟子,他口宣佛号,说道:“方才众人上前去抢石剑,不料吴阙师弟突破众人的围堵,闯入锁链环绕的巨大石剑旁,也不知他撞上了什么东西,竟然引得石室内异象突起。”
  卫阳心内一惊,失声道:“他定是触动了石剑之中的魂灵,这下可糟了。”
  剑冢之中虽然前三层并没有巨大的危险,但是这间石室中却是例外,这石室中的巨大石剑可是上古传说中剑魔独孤的神兵。
  剑魔独孤可谓是上古时期强绝的人物,与上古魔神蚩尤同尊为魔门两大绝顶高手,后独孤败于轩辕黄帝之手,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而他随身佩戴的神兵石中剑也被轩辕黄帝封印于剑冢。
  第十二章 歹意(下)
  “哗啦。”紧锁石剑的铁链剧烈摇颤,如同钢鞭般的链条肆意挥甩,击打在地面上、石壁上,爆舞起铺天盖地的石屑,激射着朝四周散去。
  吴阙身处于石剑之下,被无数铁链包围,左支右绌之下,他已然被一条手臂般粗壮的铁链给抽中背心,狂喷出一口鲜血,退了十步。
  这些锁住石剑的铁链似乎是通了灵智一般,舞起一道道朦胧的虚影,往着吴阙后背狂扫过去。
  眼见吴阙有生命之忧,却无一人上前襄助,先前吴阙坐收渔翁之利,已令这些人心中恨恼,眼下都像吴阙先前一般,冷眼旁观。
  秦歌与卫阳看得暗自忧心,瞧了几眼冷眼旁观之人,暗觉这些人作风卑鄙,见死不救。
  两道剑气纵横,如两条青龙夭舞,隐然间能听见清脆龙吟,低昂悦耳。这一刻,两人皆用上了惊剑诀上的绝学,霍霍剑光,如惊雷迸炸,如青龙昂嘶,气势汹涌,在绕舞的铁链之间跌宕折转。
  惊剑诀气势浩荡,威力巨大无比,却也有弊端,剑意之中杀伐之气凌厉,施展之人容易产生强烈的杀念,若不是为了救人,两人亦不会使将出来。
  相比秦歌从逍遥游中悟出的剑法,惊剑诀胜在攻势凌厉,一往无前,完全毫无防守,伤人之时也容易被伤,好在与卫阳齐头并进,互相遮盖住了对方的破绽,这才能够在铁索阵中从容不迫。
  卫阳当下横空,真元鼓荡,青衫霍霍作响,全身真元凝聚于左掌,虚空幻化出一只巨大的光掌,穿过重重铁链,将吴阙拖拽了出来。
  “师弟,接着。”卫阳真元喷薄而出,巨大光掌抡动,生生将吴阙从层层叠叠的铁链网中拽了出来,朝着秦歌身前掷去。
  秦歌虚空踏步,瞬间将吴阙接住,而后真元一送,往石室洞口投掷过去,吴阙就这般稳稳当当地落了下来。
  吴阙微微调息一番,止住了身上的伤势,虽然他模样极为狼狈,却是未受到重创。
  是时,石室中异象再起,万千铁链陡然急速轮转,被铁链紧锁住的石剑忽然迸发出一道道数十丈长的剑气,铺天盖地般在石室之中炸开,落石迸爆,宛如一颗颗流星飞逝,在石室之中肆虐。
  “啊,快跑。”石室中的一众弟子惊慌失措,作鸟兽散,一会儿便跑的没影了。
  吴阙见此,浑然不管石室之中的卫阳与秦歌,飞速逃离,身影瞬间消失在甬道之中。
  此时,卫阳被万千铁索围住,头顶更有剑气嗤嗤作响,交错卷舞,势要将卫阳戳成肉泥。
  秦歌观望了四周一眼,见其他人早已逃窜出去,当即丹田之中真元奋然鼓舞,一股脑儿地凝聚于右掌之上,暴喝一声,施展出凝气成兵神通,一道璀璨的刀芒笔直劈下。
  近丈余长的刀芒,灿如长虹,势如雷霆,夹杂着一往无前的气势朝前奔袭而去,这一刹那,秦歌仿佛化作战神,体内的真元如滔滔江河,奔流不息,而积存于他体内原本属于燕狂歌的精元瞬间便转化为真元,随着这一刀奔袭而去。
  凝气成兵神通不愧为上古绝学,施展出来所产生的威力实是难以想象,雄浑霸冽的刀气摧朽拉枯一般,将卫阳身侧的铁索给斩得四分五裂,但是凝聚的刀气仍旧未散,轰然破入石剑之中,将石剑轰击出一道醒目的裂痕。
  “师弟,快撤。”卫阳得此机会,逃脱铁索的围堵,全速运转真元,直接化作一道碧蓝色光华,冲入近前的甬道之内。
  剑气尾随而至,秦歌飞身逃离,朝着身前的甬道飞去,直到绕过一个转角,那道尾随的剑气才失去了目标,颓然回转。
  暗处,一双充满着仇恨的眼睛将方才发生之事看的一清二楚,这人正是吴阙。
  方才他并未离去,而是隐于暗处,观看石室中的情况,见秦歌施展出燕狂歌独门绝学凝气成兵神通,眼中嫉妒、恼恨、暴戾的神色一闪而过。
  待到石室完全沉静下来,他便径直走到秦歌方才进入的甬道之中。
  秦歌脱离了危险,浑身都像是散架了一般,丹田之中痛如刀绞,方才他全力施展出凝气成兵神通,丹田中的真元瞬间抽干,此刻他丹田空空荡荡,没有一丝真元。
  甬道依旧是洞穴零星分布,他不敢有任何的分神,拖着疲乏的身子,小心翼翼的绕过洞穴,准备去剑冢一层与卫阳汇合。甬道昏暗,借着青莲剑散发出的光芒,也只能照亮周围丈余地方。
  忽然,一道光华闪烁,带着凛冽的杀意,朝着秦歌杀将而来。
  秦歌蓦然回头,借着微弱的光芒,见吴阙一脸杀气,手中锋寒剑毫不留情的朝着自己刺来,忙举起青莲剑格挡。
  双剑交鸣,激荡刺耳,秦歌真元耗尽,怎能挡得住吴阙全力出手的一剑,瞬间便被震伤了脏腑,喷出一大口鲜血,脚下踉跄的退了十多步,这才勉强站稳。
  “吴师弟,你这是什么意思。”
  吴阙冷冷说道:“你竟然能够施展魔门巨枭燕狂歌的独门绝学,可见你定然是魔门妖孽,今日我要为青莲宗除了你这妖孽。”
  秦歌稍稍顺了口气,说道:“吴师弟,你误会了,这其中的曲折掌门师伯已经知晓,他也默许我修炼这门神通,若你不信,大可在三日之后与掌门师伯诉说便是了。”
  吴阙眼中闪烁一丝寒光,英俊的脸庞在昏暗的甬道中显得狰狞,他狞笑道:“秦歌,你想骗我到几时,燕狂歌这厮与我上清派有莫大的仇恨,你与燕狂歌是同道中人,今日我要为上清派死去的师兄们报仇。”
  言罢,容不得秦歌有任何言语的机会,扬手便施展出上清派道法五雷正法,雪白的闪电划过,将甬道照射的一片雪白,接连五声炸雷爆鸣,轰击在秦歌身上。
  秦歌虽然真元耗尽,吴阙也不敢有丝毫托大,不敢用剑法与秦歌缠斗,而是以道法偷袭,若是在平时,这五雷正法秦歌定能轻松避开,可是此时他真元耗尽,行动起来都极为艰难,更遑论躲避这闪电划过的炸雷。
  瞬间,秦歌身遭雷击,脚下踉跄不稳,歪身倒在甬道遍布的洞穴旁,陡然洞中迸发出一股吸力,将他给吸了进去。
  吴阙冷笑一声,扬剑在甬道石壁上用力划了一道,一块岩石夹杂着他的真元,朝着秦歌跌落的洞穴激射而去。
  “秦师兄,再见了,你千不该万不该的就是在演武台上羞辱我,而且还让我被派中师兄瞧不起。”说完,他长笑一声,翩然离去。
  秦歌耳边风声呼啸,眼前漆黑一片,而且也不知这洞到底有多深,心下惊恐,手忙脚乱之下,下落之势愈发的快了。片刻,冷静下来,舞起手中的青莲剑,奋力的朝着洞壁刺去,这洞壁也不知为何如此坚硬,青莲剑刺将上去,爆起一阵阵火星,滑落了许久,这才终于刺入石壁,下落之势也停了下来。
  常言道:人生最可悲之事莫过于被人落井下石。是时,秦歌听见头顶传来落石破空之声,还未反应过来,便被落石击中脑袋,登时脑袋如被重锤撞击,眼前一黑,便昏厥了过去,人也随着青莲剑一同继续下落。
  蓦然间,三道光华闪烁,秦歌体内的古卷、舍利、铜壶同一时间冒将出来,成三角之势,生出一股托力,将他急速下落的身子稳稳地托住,进而往洞底缓缓飘落。
  路漫漫,前方一片漆黑看不见丝毫的光亮,荆少羽眉头紧锁,手中长生刀催发出来的刀芒在这甬道之中只能够照亮身前三尺的空间,而水盈儿早已是面色苍白,紧紧地抱着荆少羽的手臂,怯生生的打量着四周。
  两人已经在这甬道之中走了近两个时辰,仍是未走到尽头,荆少羽心中认定,这甬道必定是一个迷宫,可是他对于奇门遁甲之术丝毫不懂,无法在迷宫之中准确的找到出口。
  水盈儿打量了许久,轻轻地说道:“按照奇门遁甲之术来说,这迷宫共分为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每一门都通向一条甬道,而这些甬道皆是相连着的,又时刻在变化着,但是其中不变的却只有生门,方才我打量了一下,每一条甬道我们都走过,可是我们都忽略了一条,那就是后路。”
  水盈儿嫣然一笑,道:“常言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我敢料定,这生门必定是我们身后的这条。”
  荆少羽微微动容,仔细的打量了她一眼,说道:“希望如此。”
  两人沿着来时的甬道走去,这甬道面貌却是大变,与先前的模样截然不同,走了片刻,两人眼前霍然开朗,见一个可容纳万人的石洞中,有上百名正道弟子聚集在一起。
  水盈儿柔声道:“终于走出那个鬼地方了。”话虽如此,但她不知为何,心中却升腾起一丝失落感来,心下反而希望永远的呆在那黑暗的甬道之中,永远与荆少羽在一起。
  第十三章 剑冢深处(上)
  荆少羽言语之间颇为赞许地说道:“没想到你还精通奇门遁甲之术,看来也不是那般的差劲,还好你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尾巴。”
  水盈儿心内微甜,俏脸微红地说道:“荆师兄,你放心,我一定会努力的。”
  荆少羽忽然回过头来,微笑道:“希望如此!”
  水盈儿呼吸一窒,脸色通红,芳心有如鹿撞,砰砰乱跳,脑海之中意念翻腾,心中呼道:“荆师兄终于笑了。”英俊的脸庞,挂着一丝无邪的笑容,水盈儿觉得荆少羽此刻是如此的迷人,以至于她完全沉迷于其中,仿佛又见到了五年前的神都洛阳,那个看似顽劣,实则乐意助人的少年。
  “荆师兄,你不应该每天愁眉苦脸的,要多微笑,这个世界其实还是很美好的。”水盈儿心情快慰,话语也多了起来,像是个叽叽喳喳的麻雀一般。
  荆少羽拉下脸来,淡淡说道:“如果你父亲害死了你母亲,身为子女的你还会觉得这个世界美好吗?”
  水盈儿低下头来,呐呐说道:“荆师兄,青松师伯的事,我也听门内的师姐说过,其实这不怪青松师伯,毕竟道门中人与魔门中人在一起所要承受的压力远非一般人能够承受的。”
  荆少羽瞧了她一眼,心内微愕,没曾想一向柔柔弱弱的水盈儿能够说出这番话来,细细想来,觉得似乎也有些道理,可是他难以接受。
  “笨蛋!”荆少羽冷哼一声,转身往石洞中走去,与石室中止水峰诸人汇合。
  这石洞正是剑冢第二层,陆陆续续的能够见到不少弟子从各处甬道汇聚过来,不多时近四百道门弟子业已聚集完毕,荆少羽径直往止水峰诸人所在处走去。
  水盈儿与自己派内的师姐打了声招呼,便追随荆少羽去了。与水盈儿关系较好的灵宝派弟子皆知她心属荆少羽,是以也由得她去,只是吩咐了几句千万小心的话语。
  止水峰诸人汇合,却惟独少了秦歌,众人一齐对着卫阳问道:“大师兄,怎么不见秦师弟?”
  卫阳先前从石室逃离出来,进了剑冢一层,等了一个时辰,始终不见秦歌的身影,心内料定他定然是只身前往剑冢二层去了,是以也从其他甬道,径直来到剑冢二层。
  众人这一问,他才蓦然想起,不过他已见识了秦歌的高深道行,对他也不甚担心,凭秦歌的道行,这剑冢下三层可随他任意游走,绝无生命之忧。
  卫阳却是万万没有想到,秦歌已被吴阙打入甬道的洞穴中,思考了片刻后,道:“秦师弟道行比起我们来丝毫不弱,若论真元的雄浑,现在我们止水峰中,无一人能够比得上他,以他的道行,在剑冢之中必可安然无恙。”
  众人皆点了点头,秦歌得燕狂歌毕生精元,近前做出了突破,道行大进,丹田之中的真元浩瀚如海,论起真元雄浑程度来,确实当得上止水峰第一人。
  反倒是陆云萱,她发髻杂乱,呼吸亦有些急促,像是受了不小的伤,诸人目光聚焦于她身上,她此刻身子斜倚在李无忧肩头,脸色苍白,不过神色依旧是淡然自若。
  荆少羽见陆云萱斜倚在李无忧肩头,再见她眼中闪烁出一种从未有过的温柔与娇羞,而李无忧一双漆黑的双眸,流露出些许柔情,看这模样,两人之间已然是暗生情愫,心中蓦然一痛,别过头去,再也不愿见这一幕。
  陆云萱被众人如此注视,这才发现不知何时,自己竟然不由自主的靠在了李无忧肩上,淡然的脸色顿时一红,强自挣扎着,不过体内伤势不轻,脚步踉跄之下,复又身子一歪,整个人竟然跌进了李无忧怀中。
  这一幕,诸人瞧的清楚,皆不由自主的干笑起来,心中却是五味杂陈,复又望了荆少羽一眼,见他目光盯着别处,强作镇定,皆是微微叹息。
  卫阳正色说道:“师妹,你伤的不轻,还是先回止水峰歇息吧,这收取神兵之事,就落在我们头上了。”
  话音刚落,李无忧微微笑道:“卫师兄,不必操心了,我方才得了一柄神兵,名为落云,是由水母石英炼制,这便送与陆师妹吧。”
  却见他从随身的储物锦囊之中拿出一柄蓝色冰晶长剑来,这剑通体碧蓝,散发着淡淡的寒意,剑身仿若有碧水流动。
  陆云萱眉头微蹙,说道:“李师兄,这恐怕不妥吧,这落云乃是你千辛万苦得来,为了此剑你的金丝羽扇都被毁了,这剑太贵重了,云萱受之有愧。”
  李无忧淡然笑道:“我用不惯长剑,而且这落云蕴含着庞大的水系灵气,对师妹你的修炼有很大的好处,而且收取这落云并非我一人之功,若不是师妹你拼着经脉受创之险,强行施展无上道法,封住此剑,我又怎能收取的了呢。”
  卫阳插话说道:“李师弟所言极是,师妹这剑你就收下罢,不要辜负了李师弟的一番美意。”
  陆云萱脸色微红,接过李无忧递来的落云,摄取剑中的剑魂,当即就将之炼化。
  尔后,李无忧自告奋勇地将陆云萱送回止水峰,两人走后,剑冢二层中的镇室神兵也即将出土。
  且说秦歌,也不知他昏过去了多久,终于睁开迷蒙的双眼,入眼处是一间极大的石室,石壁之上镶嵌了无数颗亮白的明珠,散发着朦胧的乳白色光芒,将眼前的一切都映照的如梦似幻。
  放眼望去,却是令秦歌背脊发凉,石室地面错乱的遍布着无数森森白骨,有些白骨已经化为骨粉,双脚踏将上去,印出一个个脚印。
  这石室中的白骨似是经历了许多个年头,骨架都已经破败不堪,没有一具完整的骸骨,而骸骨旁亦有许多锈迹斑驳的兵刃,大多为长剑。
  秦歌壮起胆子,扒开地面的骸骨,拾起被骸骨掩埋的兵刃,细细观察,这些兵刃皆刻有一朵青色莲花,正是青莲宗的标志,显然这些骸骨皆是青莲宗前辈的遗体所化。
  蓦然间,心内冰凉,暗想自己是否也会与这些跌落洞穴的青莲前辈一样,化作洞中的枯骨。
  打坐片刻,体内凝聚出了一丝真元,暗暗提气,脚尖一点,身形扶摇直上,往洞顶的洞口闪电般射去,当接近洞口之时,一股庞大的吸力迸发,如一只无形的巨手,将秦歌猛地扯了下来。
  “砰。”秦歌顿时如断线的纸鸢,重重跌落下来,撞在坚硬的地面之上,扬起大片的骨粉。
  喷出大口鲜血,他才明白,为何这些青莲先辈会枯老于洞中,难以逃脱,这石室中的吸力大的惊人,就算是以他全盛时期的道行,也难以挣脱的掉,前来剑冢取神兵的青莲弟子道行皆在化神境界以下,怎又能抵挡的住这股吸力。
  待到将石室瞧了个遍,未发现丝毫异样,也未发现任何的出路,尝试了几次强行穿越头顶的洞口,每次都被那股吸力摄住,重重的摔在地面,最后体内伤势愈发的重了,不得已之下,这才放弃。
  秦歌体内的逍遥游功夫自行运转,大约三个时辰之后,他体内的伤势已经有了好转的迹象,如此运行不辍,一日后,体内的伤势已经好了大半。
  眼见剑冢关闭时间越来越近,秦歌已然有些心急,再度尝试着突破洞口,反复几次,无不以失败告终,喷出几口鲜血之后,他也不再做任何的尝试,转而将心思放在石室中的石壁上。
  石壁光滑如镜,其中镶嵌着无数颗明珠,熠熠生辉。石壁坚硬如铁,真元透发而出,只能进入石壁三寸。
  秦歌捡起地面上的青莲剑,体内真元滔滔运转,凝气成兵神通施展开来,透过青莲剑,迸发出一道丈余长的剑气,朝着石壁猛烈劈下。
  “轰。”剑气直劈而下,只听得一声巨响,而后秦歌身如败絮,身子向后抛飞出去,摔出了近十丈开外。
  掸去身上的灰尘,朝方才剑气劈斩之处看去,只见一道三尺长的剑痕烙印在光滑的石壁上,格外的醒目。
  秦歌为之哑然,方才他可是用尽了全力,没想到只能在石壁上留下一道仅三尺长的剑痕,依这看来,想破壁寻找出路之法是行不通了。
  正值此时,洞口处一道赤红色光芒闪现,一柄通体赤红的长剑倏然射来,舞起一阵阵炽烈的火焰。
  遭逢此变,秦歌还未反应过来,手足无措之下,唯有挺剑上前,逍遥游中悟出的剑法徐徐展开,这剑法出自于逍遥游功法,是以秦歌将它称作逍遥游剑法,依靠着剑法中的绝妙身法,激射而来的一道道炽烈火焰皆被他从容避开。
  这柄赤红色长剑正是剑冢一层之中的赤炎,不知这赤炎为何会突然出现在此,秦歌心中虽是好奇,可是面对着通体火光四散的赤炎,他可是不敢有丝毫的松懈,一个不好,便会被赤炎激射而来的火焰撞上,被这火焰一烧,不死也会去掉半条命。
  第十四章 剑冢深处(下)
  炎风扑面,烈火烧灼,秦歌身处铺天盖地般的烈火之中,跌宕起伏,漂浮不定。穿梭于火雨之间,青莲剑横劈怒斩,硬是朝着赤炎击去。他亦心知,若是被动防守,面对这密集如雨的火焰,是全无存活的机会,唯有全力一搏,兴许还能够赢得一丝生机。
  轰然巨响中,赤炎剑中的魂灵昂首长嘶,高亢震耳,忽而破剑而出,四蹄踏处,地面森森白骨被烈焰灼烧,瞬间就化作飞灰,赤红色的火焰高涨,整间石室之中都弥漫着滔滔烈焰。
  秦歌虚空踏步,浑身被烈火灼烧的火辣辣地疼痛,真元鼓荡,化作一道光幕,将及身的热浪给逼开,这才觉得舒服了许多。
  巨兽怒吼震天,猛烈的烈焰迎着热浪怒涨,整间石室都被烈焰覆盖过去,秦歌身处其中,纵然有真元护体,可是仍旧被火毒侵身,浑身的经脉都似是被烈火焚烧,痛入骨髓。
  秦歌一声大喝,左手施展水系道法,右手长剑电舞,剑光冲天,一齐撞向赤炎剑中的魂灵。
  水火天生相克,此刻施展出水系道法,取到的效果异常显著,熊熊怒涨的烈焰登时被压了下去,无数冰凌凭空生成,密集如雨般击在巨兽身上,登时将巨兽背部击出一个个碗大的黑洞。
  这巨兽并非像剑冢一层那般的强大,只因在剑冢一层之时它乃是由地底岩浆形成,凝聚出了实体,威力极大。而在这洞中它只不过是由火系灵气形成,水火相克,登时巨兽的凶焰被压了下去。
  这洞穴其实便是轩辕黄帝封存轩辕剑之处,而无人知晓轩辕剑乃是由五行神兵组成,赤炎其实也是轩辕剑的一部分,这也是为何青莲宗历代以来,都能见赤炎镇守于剑冢第一层,却是无人能够取到的原因,因为轩辕剑乃是圣道之剑,代表着天地之间的正义,非心存大仁大义大勇大智之人,休想取得这轩辕剑,赤炎乃是轩辕剑的一部分,没有高尚品德的人,是绝难取得。
  秦歌虽然领悟出赤诚之道,修养出浩然正气,却不是心存大仁大义大智大勇之人,自然是与这赤炎无缘。
  忽然,一道碧光卷舞,与石室中的火焰相碰撞,熊熊烈焰登时如被火油浇灌,腾地一下,火焰怒涨,瞬间便将秦歌给吞没,地面之上皑皑白骨在同一时间,皆直接被气化。
  碧光滔滔,助涨了火势,每一道碧光绽爆,熊熊烈火陡然凶焰澎湃,发出沉闷的轰响声。
  秦歌身处火焰之中,余光瞥见碧光激射的源头,悬浮着一柄绿色长剑,剑身似乎是由万年楠木所铸,隐约可见剑身绿光流转,蕴含着滂沱的生机。
  木涨火势,威力陡然倍增,秦歌再度施展出水系道法,却是杯水车薪,取到的效果微乎其微。
  他心中一片死灰,没想到自己竟然要葬身于此,在这一瞬间,脑海之中闪掠过玄青子、青松与止水峰诸人的音容相貌来,心下一痛,泪水盈眶,簌簌落下,瞬间被汽化,化作一缕青烟,袅袅散去。
  是时,三道光华从他体内迸发出来,成三角之势,将他包裹的严严实实,熊熊烈焰丝毫不能侵入。这三道光华之中,正是他体内的古卷、舍利、铜壶,三者甫一出来,便急速旋转,散发出的夺目光华,将洞中的绿色光芒与红色光芒都给压了下去。
  古卷倏然翻开,其上的字符圆润如珠玉,以一种玄妙的轨迹排列,散发着金色光芒,将怒涨的烈焰给死死压落下去。
  舍利其上,佛门“卍”字符文,陀螺般旋转,浩荡出一股悲悯的气息,笼罩着一绿一赤的两柄神兵。
  而那铜壶蓦然生出一股庞大的吸力,鲸吞牛饮般的吸食着石室之中的木系与火系灵气,片刻间,熊熊燃烧的火焰,快速的灭了下去,任由碧光纵横,丝毫不能再度助涨火势。
  这铜壶其实乃是上古神器炼妖壶,与轩辕剑等上古神器共称为华夏十大神器,传说炼妖壶能够创造万物,也有惊人破坏之力,内部有着奇异的空间,能够容纳天地。
  炼妖壶被鬼影寻到之时,已是灵气全失,与寻常法宝无异,而后遇见古卷,被这古卷狂追猛打,这才屈服于古卷,遂进入秦歌体内,以浩然正气温养壶中的魂灵。
  这古卷其实亦是上古时期的重宝,乃是由轩辕黄帝坐下圣贤仓颉编纂而成,仓颉乃是华夏文明始祖,其历经数百载,行遍三山五岳,寻求世间的真理,最终于不周山下悟道,掌握了天地间的‘道’,从而创造出文字,开辟了华夏数千年的文明史。
  古卷之上的字符皆是以万物为原型,创造出的象形文字,这其中的每一个文字皆蕴含着仓颉所领悟的‘道’,若是后人能够悟通其中至理,便能修炼成圣,与天地精神同在。
  当然,秦歌自是不会知道这些,他只是将这古卷当做一件法宝驱使。在玉虚殿中五年,他脑海之中的浩然正气始终未能再有质的飞跃,不过是增加了量而已。
  闲暇时刻,他亦时常翻阅古卷,不过每次翻阅过后,都毫无所获,但对修养浩然正气却是有些帮助。
  两件神器与佛门高僧涅肉身槃后形成的舍利,联合在一起所产生的威力令两柄神兵嗡鸣不已,剑身不断轻颤,似乎是极为害怕,绕着石室不断打转,尔后又朝着洞口射去。
  古卷金光一闪,横铺开来,陡然变大,将石室顶部遮盖的严严实实,两柄神兵嗡鸣乱颤,剑尖不断对着古卷猛刺,但是仍然奈何不得它分毫。
  秦歌显得惊讶万分,心神激荡,这三样东西,在他体内许久,他怎会不知晓,尤其是这颗淡黄色的舍利,最是奇怪。
  三宝自发地形成三角之势,对两柄神兵进行围追堵截,登时两件神兵逃窜不已,这些神物皆已经通了灵性,有自己的意识,相互交击起来,气浪翻飞,劲芒四射,令人眼花缭乱。
  秦歌完全没有出手的机会,只有旁观,兼之冷不防的劈出几道剑气,挡住两柄神兵的后路。这两柄神兵皆是轩辕剑一部分,自身产生的意识极为强大,不过被古卷死死压制住了,令它们剑中的魂灵丝毫不能出来作乱。
  古卷金光舒展,宛如一道长虹铺开,将两柄神兵困住。古卷轻轻摇颤,其中的魂灵正在与两柄神兵中的魂灵交流,三者不断发出精神波动。
  片刻,一赤一绿两柄神兵彼此交击,绽放出两色光芒,在洞顶划开一道虚空之门,古卷折转,洒落一道光芒,拖拽着秦歌往这虚空之门飞去。
  待秦歌飞入虚空之门时,两柄神兵倏然消失不见,隐匿于剑冢之中。
  此时,炼妖壶、舍利“咻咻”两声轻响,化作两道长虹,射入秦歌体内。
  第十五章 误打误撞
  且说,剑冢三层,剑气冲天,绚烂夺目的光华将周遭都照射的一片亮白,滔滔剑气犹如决堤的洪水一般,在这间空旷无比的石室之中肆意奔腾。
  空中,四十九把光华璀璨的仙剑,组成一个阵图,朝着下方近四百名弟子压落下来,剑图压过之处,无数道门弟子皆飞身后退,有躲避不及者,登时剑折受创,身形倒飞出去。
  短短一炷香的时间,已经有三四十名道门弟子受了轻伤,由派中师兄弟搀扶至一旁疗伤,好在这剑图似乎是不愿伤人性命,只是单纯的以剑气将这些道门弟子的内腑震伤,令他们一时间难以凝聚真元,失去再战之力。
  重宝在前,在场每一个人都能感觉到这四十九把仙剑组成的阵图的强大威力,若是能够将这四十九把仙剑尽收在手,那得到的好处是难以估量的。如此重宝岂能落入他人之手,几乎是在同时,余下的三百多名道门弟子挥舞着手中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