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种田之天命福女-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玲玲细看了一下,果真跟瑾儿那块一模一样,除了字不同。
玲玲想了想,遂把当时遇到瑾儿跟他阿姐茹儿,以及茹儿所说的话都详细说了一遍。并从怀里掏出了铁牌和生辰纸。她也不知道今天怎么把这些东西带在身上的。
大长公主一看之下泪如雨下:“睿儿、蕙娘,娘总算等到你们的消息了。你们等着,娘一定接你们回京。”
“现在我能见见小瑾儿了吗?”大长公主冷静下来想起这茬。
“公主莫急,瑾儿在焦家坝我老家。还得去接才成。”赵玲玲才说出了瑾儿的地址。
“走,走。现在就去接。”长公主已经激动的忘乎所以了。
“姑母,你先听侄儿说。您的身体不适合出京,瑾儿和我相熟,明天小侄就出发怎样?”轩辕浩总是关键时刻显身手。
“你一定要平安把他接来。”长公主拉着轩辕浩的手不住的嘱咐。
“侄儿会的。”
安抚了大长公主,接下来小瑾儿的事儿也要由赵玲玲去办,小瑾儿最信的就是她了。

  ☆、第一百零八章 小瑾儿的身世

当及轩辕浩、五皇子和贤王就进宫向皇上汇报了大长公主和小瑾儿的特殊情况。当然崇德帝也很重视这可是胞姐唯一的血脉。在得知瑾儿在焦家坝时,马上派出了一队紫卫队护卫。于是他们趁着夜色就出发了。
为了赶路赵玲玲也放弃了马车,换上了骑马装,让整个人显得英姿飒爽。一行人快马加鞭到了焦家坝,有意思的是也是黑夜。月亮像一块发亮的云母石挂在天边,皎洁的月光散落着,夜深了只有少数几户人家还有点点灯光。
为了不惊扰村民,全部弃马步行。
赵家,看到女儿和儿子大半夜的回来,赵父夫妻那是魂儿都给惊没了。
“怎么了?”焦母鞋都没穿好披了件衣服就跑出来。
“他娘,你慢点,把衣服穿好。”赵父在后面追着。
焦母哪还顾得上那些,进来抱着赵玲玲就看。
“娘,我和大哥都好好。你先坐下来。我慢慢跟你说。”赵玲玲知道这是吓着了焦母。
等焦母和赵父都收拾好重新出来后,赵玲玲才慢慢的把关于小瑾儿的身世以及梅花宴如何被大长公主知道的事儿说了出来。
“那么说,小瑾儿是武英候的儿子,长公主的孙子。”赵父总算是理清了脉络,吃惊的问道。
“是的。”轩辕浩给了一肯定的答案。
“那么现在就要返回吗?”焦母担心还是这点,因为冬天又是晚上焦母怕小瑾儿受罪。
“不,我们住一晚上。等瑾儿醒了再走。”赵玲玲不等轩辕浩和五皇子就做出了选择。
“那好,我们收拾点东西,明天和你们一道去。我不放心。”焦母这段时间已经把小瑾儿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尽管是去京城,她也不放心。如果安全的话,为什么会流落在外的,焦母那颗慈母心固执的想。确实在京城的某些人是在等着过继呢,没想到突然蹦出了小瑾儿。但是他们却有心无力,皇上给护卫可不是吃素的。
“娘,这次我也去。”陌陌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门外。
“你还有读书的。”赵父有点不同意。
“爹,娘我可请假呀!现在我已经不用每天到学院报到了。”陌陌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带着小哥吧!就连大姐也带上。”赵玲玲插口。
“为什么?”赵父不解其意。
“为了瑾儿呀!他刚去京城肯定会认生、不适应的。你们还记得瑾儿刚来吗?除了我和妹妹谁也不跟。不是花了好长时间才好的吗?”这时大姐赵瑶瑶刚好进来,解释道。
“那好,现在都去收拾东西,明天一早我们就启程。”赵父说道。
正在马车上赶路的赵玲玲可没想到大长公主府里摆了那么大一阵势在等他们,皇上、贤王连同几位皇子都到了,让焦母很不适应。
赵玲玲倒是很镇定,她知道这些人等都是小瑾儿,不是她。赵玲玲牵着瑾儿站在中间,眼眸清亮、浅笑如常,更显清贵大方。
见皇上和大长公主过来,玲玲忙上前行礼:“皇上、大长公主万福金安。”
大长公主笑得一派慈爱,生怕吓到了瑾儿:“好,好,回来就好。”
大长公主看到了小瑾儿身上的玉佩是,更是激动地伸出手:“瑾儿,我的孙儿,来,到祖母这来。”
瑾儿吓得缩进玲玲的怀里。玲玲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背:“瑾儿乖,那是你的亲祖母。”
“不要不要,我说过不要离开姐姐的。姐姐坏,姐姐不要把我送给别人好不好?”瑾儿抱着玲玲大哭起来。
玲玲鼻子一酸,眼泪也掉了下来。“姐姐怎么会把你送给别人呢?瑾儿乖,你记得你阿姐让你记住的那个坟吗?里面就是你的亲爹亲娘。而那位奶奶就是你爹的娘,也就是你的祖母。瑾儿不认你的祖母,她会很难过的。瑾儿舍得让亲人难过吗?”
瑾儿一愣,姐姐说过好孩子是不能让亲人难过的。可是这两个人他都不认识,为什么会是他的亲人呢?一定是姐姐骗他,遂又继续哭道:“不要不要,瑾儿有爹娘,瑾儿不要给其他人做儿子。”
玲玲把瑾儿抱着坐在她腿上:“瑾儿乖,莫哭了,好好听姐姐说。你记得姐姐跟你讲的那个小朋友跟爹娘走失了,长大以后凭身上的玉佩相认的故事吗?你告诉姐姐,你身上的玉佩是谁给你的?”
“呜呜……我……一直戴在衣服里面……阿娘说不能丢了…。不能被狗子和二癞他们看见了……他们会抢走的……后来阿爹阿娘阿哥他们被坏人打死了……呜呜……阿姐带我逃出来……就把玉佩收起来了,说不能被坏人看见……今天早上姐姐又把它穿在金圈圈里给我戴上了……呜呜呜”瑾儿继续呜咽,但还是听话地回答了玲玲的问题。
“那你看看,你身上这块玉佩跟那位小姐姐的玉佩是不是一样呢?”玲玲说完看向明瑜。聪敏的明瑜立刻走过来,把掌心里握着的玉佩递给瑾儿。玲玲也帮瑾儿把项圈摘了下来,把两块玉佩并排放在手掌上给瑾儿看。更奇特的事情发生了,当瑾儿翻过其中一块玉佩时,两块玉佩的正面竟然粘在了一起。
大长公主留着泪说:“这两块玉佩上刻字的地方抹了特别的东西,只要面对面放着,就会像磁铁一样吸在一起。”
瑾儿也忘了哭了,大大的眼睛盯着两块玉佩:“我的玉佩和小姐姐的玉佩一样样,又会黏在一起,所以我们就是亲人了?”
玲玲抚着他的头发:“因为这两块玉佩是你们的祖母和娘亲为你们特别做的,别人没有。所以你们看见这块玉佩,就知道是自己的亲人了。所以瑾儿乖,赶紧叫祖母和姐姐,你祖母找你很久了。”
“就是没有这些东西,祖母也能确定你就是我的孙子,你跟你爹爹小时候就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大长公主看着瑾儿又哭又笑。
瑾儿看了看满脸是泪的大长公主和郭明瑜,听话地叫了声“祖母、姐姐”,叫完又把脑袋缩进林玲的怀里。
大长公主激动地应到:“嗳,嗳,乖孙子,乖瑾儿。”她也知道瑾儿还太小,急不得。不过这样也能看出瑾儿和玲玲的感情,说明赵家人对瑾儿很好,她打心眼里感激赵玲玲一家。
郭明瑜也哭得稀里哗啦,她总算有自己的亲弟弟了,那些乱七八糟的人不要再想着进他们府里做她的什么哥哥、弟弟了,她讨厌那些人。明瑜虽然年纪小,也知道那些人不是真的想做他的哥哥弟弟,只是想占他们武侯英府的好处罢了。
玲玲紧搂着瑾儿:“瑾儿乖,你看你祖母和姐姐找了你这么久,她们都很疼你,瑾儿跟祖母回去好不好?姐姐以后去看瑾儿的。”
“不要不要,我不要离开,姐姐坏,我去找哥哥。”瑾儿哭着就挣脱了玲玲溜下地,跑出去了。
“瑾儿……”明瑜想跟出去拉住弟弟,自己却被大长公主拉住了,“你弟弟还小,不能着急,要给他时间,慢慢跟他说。”
皇上知道大长公主一家为他的付出,也劝道“是啊,瑾儿才五岁,很多东西他现在还不懂。”
“瑾儿嘴里的哥哥是?”大长公主接过身边丫鬟递过来的帕子,抹了抹眼泪。
“回大长公主,臣的小儿子,大名赵子祺,小名陌陌。玲玲来京城后,陪瑾儿最多的就是他了。”赵父好歹了解些京城的礼仪,回道。
大长公主对着赵父说道“育安伯府救下瑾儿之恩,本宫铭记在心,日后若有本宫可以帮忙的地方,自当竭尽全力。”
“这……,”赵父骇然,赶紧站起行礼对着大长公主道:“大长公主折煞微臣了,瑾儿聪明乖巧,我和他娘都喜欢得紧,能就下瑾儿是我们的福气。”一激动赵父方言又出来了。
赵玲玲也道:“我只是碰巧带回瑾儿而已,真正救了瑾儿并抚养他五年的是那阿茹一家。”
“那个茹儿一家都死了,怕是没人知道小侯爷葬在哪里。”轩辕浩接口。
大长公主一滞,却听到玲玲说:“我想瑾儿应该知道,我曾经问过瑾儿在茹儿家里的事,他说每年他的生日阿爹阿娘都会带他去一个坟前磕头,说那里面有很重要的人。他阿姐临死前还跟他说长大以后不要忘记那个坟的标记。”
大长公主赞赏地看着玲玲:“那茹儿一家人,本宫深念他们的厚恩,但已无法报答了。本宫一定会让人将阿茹的骨灰带回她的家乡,并与她的家人葬在一起。本宫会查明他们的死因,为他们一家报仇,并以瑾儿的名义为他们一家建祠堂。瑾儿这一生,本宫都不会让他忘记他在哈维啦族的家。”
“不过,”大长公主继续说道:“若没有玲玲,瑾儿别说回京了,恐怕生死都不知。瑾儿只有瑜儿一个姐姐,又跟你们姐弟亲厚,本宫想替瑜儿、瑾儿的爹娘认下你们姐弟做义子义女,也就是本宫的孙儿孙女,不知赵大人可愿意?”
啊?这是怎么回事,不是在说瑾儿回府的事吗?怎么连她们兄妹都人下了?
“可……可是……”赵父可不是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当然知道认大长公主为义祖母的好处,可赵父始终觉得不妥,他们不是为了回报才收养瑾儿的。
“怎么,我不配给你们几个孩子做祖母?”大长公主人虽然微笑着,心里却微怒了。同时又是欣慰的。这要换一家人,恐怕会上赶着认亲了吧?
就是皇帝对赵家一家的表现也很满意。
“那好,瑜儿来拜见干爹、干娘。”大长公主直接做主,让瑜儿跪下认了干亲。
“干爹、干娘。”瑜儿也是一机灵的。
此时正好被陌陌哄好的瑾儿又进来了,瑾儿一听,这下高兴了,马上跑过来:“姐姐姐姐,你也是爹娘的女儿呀啊?那是不祖母也是我们的祖母?我们都是一家人?”
“是啊,以后以后我们是一家人,瑾儿说好不好?”大长公主笑着问瑾儿。
“好啊好啊,祖母、哥哥、姐姐、不……是大姐姐……还有二姐姐,我们是一家人,谁也不要离开。”瑾儿高兴地扑进大长公主的怀里。
这可把大长公主激动坏了,她真庆幸自己果断地做了这个英明的决定。大长公主紧紧搂住怀里小小的瑾儿,眼泪控制不住地哗哗直下。五年了,她几乎已经绝望了,可是老天终于睁开了眼睛,还是把儿子最后的血脉送回她的身边。
就这样,兄妹几人多了一个妹妹一个祖母。赵父却多了一位干娘。不知道赵老爷子知道了是什么心情。
而一大长公主为了小瑾儿第二天还给赵家两姐妹送来了两位教养妈妈柳妈妈和郑妈妈。
两位妈妈同样三十五岁左右,带着一根相同的碧玉簪子,显然那是她们身份的象征。通身散发出气派,一看就不是个普通的妈妈。
并给赵家兄妹四人带了满满两车的各种礼品。都是适合赵家四兄妹,看的出来大长公主是真心的,不是敷衍赵家。
因为柳嬷嬷和郑嬷嬷有品级的宫嬷,皇恩浩荡,不能慢待,赵家所有人在柳妈妈的指导下更衣净手,磕头谢恩,才带柳嬷嬷和郑嬷嬷一起到厅堂。
消息的众人都在感叹赵家的运气好像也太好了,先生女儿被封后来父亲封爵,现在随手救了一位小侯爷。
要知道除了皇族成员,“宫养嬷嬷”可不是谁都可以用的起的。就是像淳于姗姗这样的也是没有的。
赵家得到如此大的恩典首先想的不是享受,而是这样对瑾儿有没有影响。还是找父找了轩辕浩再说确认后才把心放回了肚子里。
而大长公主更是正是向皇上递上了请封的奏折。对于从来不曾要求自己的皇姐,崇德帝是很尊敬的,当天就批了。也就说瑾儿现在是大夏年龄最小的侯爷。彻底断了了那些人的念想。
孟子涵现在和赵家也算是相熟了,时不时来找玲玲,现在更好了有了瑶瑶,简直是好事成双。
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对家里唯一的庶没亲近不起来。
“玲玲、瑶瑶这是我及笄礼的请柬,到时你们都去好不好?”孟子涵给过了两张带着梅花清雅花笺。
“好,我们都去。孟姐姐到时不要嫌弃我们才好呀!”瑶瑶也很喜欢爽朗大气又不失温婉的孟子涵。
大长公主为赵家争取了这么多的福利,赵家却无以为报。只能尽可能的对小瑾儿好,这也算长公主所期望的。
“快,快跑。”长公主的花园里现在充斥这欢声笑语。
真好,随着小侯爷回归长公主也有了活下去的希望,最主要还要感谢赵家人把小侯爷教养的这么好,小小的人儿竟然文武双全。不远处的凉亭大长公主身后的嬷嬷心里高兴的想着。
“外婆,鹏举想你了,你想鹏儿也没?”一个十岁多的小男孩竟然还撒娇。要知道古代十岁的男儿已经是个半大小伙子了,这也太不符合常规了。
这边玲玲他们也停了下来。
“瑾儿,过来这是你表哥、表姐。来叫人。”长公主笑眯眯的让叫人。
赵玲玲却敏锐的感觉到了那姐弟一闪而逝的厌恶。
“表哥、表姐。”交完就不动了了,小孩子的感觉可是很敏锐的。
这时,一位身着粉色襦裙的大丫鬟匆匆走了过来在,黄嬷嬷耳边耳语了几句,立在了身旁。
“那你们玩吧!祖母出去给瑾儿带好东西哟!”大长公主哄好了瑾儿脚步匆匆的走了。
“你,为什么要回来,我娘说了,不然的话武英侯府和长公主的东西将来都是我的,你怎么不死在外边。”没想到长公主才走,小男孩就翻脸了一把把瑾儿推翻在地。亏得是在草地上,而且瑾儿本来也是坐着的姿势,倒也没有受伤。
“闭嘴,鹏儿你胡说什么,还不放开表弟?娘疼表弟还来不及,怎么会说”那名和少年一起来的少女呵斥道。
“大姐,你骂我?本来就是娘说的。我没错。”那少年不服气的辩解。
赵玲玲他们才不管那对虚假的姐弟争吵什么呢?都围到瑾儿身边有没有摔伤。
瑾儿乖巧地:“哥哥,姐姐我没事的。那位表哥好凶,我不要和他玩了。”
没想到这时瑜儿也说道:“我也不喜欢他们,他们没次来当着祖母和祖母不在时样子都不一样。”
“那好,我们去那边玩去。”陌陌说着拉着小瑾儿就跑了。赵玲玲也把他们姐弟晾在了一边。
而那对姐弟不知道,刚刚那一幕已经一字不差的被大公主知道了,所以无论他们以后耍什么手段都未能成功过。
很快到了孟子涵及笄礼的日子。
举办及笄礼的大厅里很是热闹,五颜六色,香风扑鼻,各色贵妇人、美少女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聊天。
孟府知道玲玲他们带着小侯爷和小郡主一起来的,孟老夫人派出了心腹的柯妈妈将玲玲几人带到单独的一张空桌子处,并留下了一位丫鬟看着,生怕有那些不开眼的招惹了他们。
在不远处招呼客人的孟千毅珍迎了过来:“玲玲你们到了?刚刚涵儿还在问呢。如果你们再不来,我就得亲自出马了。”
“这不是来,孟大哥你不用招呼我们。我们会照顾好自己的。”赵玲玲说道。
“那好,你们坐坐,先喝点热茶暖暖,及笄仪式很快就要开始了。”亲热地招呼玲玲等人坐下,结果了他们的礼物转身给妹妹汇报去了。
玲玲刚坐下,就敏锐地感觉到一道利剑似的、非常不友善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借着端起茶杯饮茶的动作,玲玲突然侧过身,视线直接迎向那充满恨意的目光。“眼刀子”的源头正是阴魂不散的才女顾南芳。
顾南芳没有料到自己被抓了个正着,一时反应不过来,呆愣当场。赵玲玲却是若无其事地朝坐在另一边隔两三个位置的一位夫人乖巧一笑。
没兴趣看那些闹哄哄的人,玲玲和瑶瑶静静地看着窗外。小瑾儿和瑜儿姐弟俩愉快的抓着桌上的小点心。
刚才从府门口一路行来,玲玲很喜欢孟府的景致,孟府如她想象般大,可以看得出,孟府的设计规划花费了很多巧思。置身于这个宅子如处在大花园中,随处可见鲜花、绿树、精致的假山和石雕、还有小桥流水的人工湖。还有种说不出的贴合感。
如果孟老太傅在话一定会欣喜若狂,这可是老人家亲自设计的院子,运用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就连好多大儒也没有赵玲玲的感受。
这时,几个孟府的丫鬟进了大厅,打头的是一位穿石榴红袄裙、大丫鬟打扮的女子,后面跟着的五个小丫鬟,每人手上都捧着一个大托盘。里面是一溜儿刚刚开放、还带着露水的粉红色月季花。
大夏朝喜爱鲜花。推崇鲜花。许多风俗习惯都与鲜花有关。
比如,女孩子的及笄礼,会用新鲜的月季花瓣铺撒在红地毡上,用月季花装点礼堂,女孩的及笄礼服上也经常绣着大朵大朵的月季花……主人家还会给每位来参加及笄礼的未嫁姑娘佩戴一朵初放的月季。
月季又名月月红,花姿绰约,色彩艳丽,花香扑鼻。更难得的是花期长。开花连续不断,在温暖的南方,基本上四季都能开放。
少女就如同初放的月季那样诱人,及笄礼上大量用月季也是对女孩的祝福:永远美丽。
见丫鬟们捧了月季上来,来观礼的众位宾客啧啧赞叹:真不愧是当朝的太傅家。
及笄礼上用月季确实很常见,问题是现在已经是十二月初了,北方严寒,哪里有月季?难得的是那月季还特别新鲜,一朵一朵的像是刚刚采摘下来的,快马从南方送来也要近一个月好吧?
有几位贵夫人忍不住悄悄打听。孟家这些月季花到底是从哪弄来的,她们家也有女儿、侄女在这几个月及笄的。即使价格昂贵,他们也愿意买一些,量少点就是,毕竟女子的一生中,及笄礼只有一次。
孟家的人也不知道具体情况,只知道是二爷张罗来的,有二十株呢,昨日才送到府里。提到二爷众人都息声了,谁不知道这位二爷喜怒无常,不同人情啊!

  ☆、第一百零九章 意外

第一百零九章意外
“夫人、太太、姑娘们好,奴婢碧青,还请姑娘们集中到这边来,奴婢给您佩戴上新鲜的月季。”穿石榴红袄裙的那位大丫鬟站在礼台下红地毡旁给宾客们行了个礼,扬声说道。
姑娘们都爱漂亮花朵,尤其这个除了梅花没有什么鲜花开放的寒冷冬季,一个个很兴奋地聚了过去,就连瑜儿也想过去凑热闹。赵玲玲不想他们姐妹不合群,拉着瑶瑶也走了过去。
碧青拿了托盘里的月季,一个个地给来观礼的小姐们戴上,能在大户人家做到这份体面的丫鬟办事自然是极为周到的。按照每一位小姐们要求,做到和他们的心意。在现代决对是高级销售的料。
随着一声肃穆的乐声响起,及笄仪式正式开始。孟子涵是孟老爷的唯一嫡女,加上对皇上对孟老爷子的重视,所以今日的正宾和赞者自然都不是普通人。正宾是皇后娘娘的母亲忠国公夫人,赞者则是太后娘娘的侄孙女安平县主。
……
孟子涵最先开始穿的,是一身朱红色的采衣,梳着双鬟髻,用同色的锦绦扎系,脚上穿着一双普通的布鞋,鞋上没有任何装饰。来到大厅面朝南肃立,双手抱圆,左手在上,手心向内,俯身推手时,微向上举高齐额,俯身向来观礼的宾客行谢礼。
这是赵玲玲来到异世一次观看正式的及笄礼,在庄户人家虽然也有,大都是家人族老。在普通一些的可能就是母亲当天改了发饰就算及笄了。没有拿么多的讲究。
三加三拜之后,当孟子涵身穿隆重的大红色大袖礼衣,深衣下摆随着步子微微摇曳,头戴繁复高贵的九翠四凤金钗冠面朝宾客窈窕而立,像是盛开最为娇艳的牡丹花,展现着最美的一面。
平时因为孟家的家教极严很少参加各种宴会,在众贵女中很是低调。
“哼”,一片吸气声和赞叹声中的一声冷哼让玲玲好奇地转过头,实在是那声哼太突兀,又离赵玲玲近。
发出冷哼的是一位十四五岁的姑娘,打扮极为华丽,长得也很美艳,只是此时面上的嫉恨破坏了本来姣好的相貌。
那姑娘身旁的丫鬟小声劝道:“二姑娘,姨娘交代了。您该过去祝贺大姑娘,待会儿宴席的时候。您可千万别板着脸。”
玲玲收回视线,原来是孟姐姐的庶妹,看这样子就不是个好相与的。
孟的丫鬟们领着宾客去宴会厅,当然,那些重要的贵宾自然是由孟老夫人、夫人等主人家带去主席。
孟子涵很快走过来拉着玲玲的手:“玲玲饿不饿?我们也去入席吧。吃完宴席我带你去我的院子里。”
孟府有两个宴会大厅,一个招待男宾,一个接待女客,玲玲她们去的自然是招待女客的那个,就在刚才举行及笄仪式的礼厅旁边。
孟子涵拉着玲玲走向第二主桌,就坐在自己身边。很快,刚才那个对孟子涵冷哼的孟二姑娘坐到这一桌来。孟子涵蹙了蹙眉,不过还是没有说什么。
“一个乡下种田丫头也坐到这一桌来,大姐你还真是不怕掉价!”孟子欣冷哼一声。
她也不想想他一个庶出的不受宠的姑娘凭什么看不起赵玲玲这个皇帝亲封、长公主看重福星郡主。全京城能还能找到另一个这样的贵女吗?而她无知只能说明她的无脑。
同桌的姑娘看了看赵玲玲姐妹身边的瑜儿和瑾儿都不动声色的离开了孟子欣身边。这样无形中就行成了一个真空地带。
孟子涵沉着脸,淡淡道:“我们孟家是靠老祖宗卖豆腐才读的起书的,父亲一直教诲我们要记得这一点,不要忘本,要说掉价,玲玲妹妹可也是嫡女而且是郡主。”
“你……”孟子欣气得差点想掀了桌子,可是,她,不敢。一来今天宾客满堂,她要敢闹事祖母和父亲一定不会轻饶了她,孟子涵作为嫡长姐,别说只是指出她是庶女这个事实,就是教训她一顿也是正常的。
让她惊奇的是这个长姐一向温和,或者说对她们的挑衅很不屑,每次她背着父亲故意发难,她都不予理会,最多转身走人,今天这是怎么了?
桌上的孟家几位表姑娘也愣住了,她们从没想到在府里一向对她们总是淡淡的孟子涵发起火来说话这么狠绝。
她们不知道的是,孟子涵对玲玲、瑶瑶可比那些堂弟妹更亲近,而且今日玲玲是她请的客人,孟子欣如此无礼,不是当众打她的耳光?平常不屑于理会她们,还真当她是可以随意揉捏的软包子了?
玲玲可舍不得亏待自己,话说孟府大厨的手艺还真不是盖的。
孟子涵看玲玲得这么香,突然觉得自己也饿了,每次和玲玲吃饭都感觉那些菜肴的味道比平日好了数倍不止。莫名的心情就开朗了不少。
桌上的其他女孩可不敢这么吃,每道菜都是浅尝而止。
她们只能羡慕地看着吃相优雅、却是连续作战的孟子涵三人人。如果这几人胖一点,她们还能心理平衡性一些,甚至“酸”上两句,可是……唉,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玉姨娘本来就实在不爽,正好找到发泄点,提高了声音笑道:“哟,这几位姑娘吃的真香,瞧瞧,筷子都没放下过,呵呵。”
坐在主桌上的姑母孟淑珍侧过身瞄了她一眼,一脸骄傲地说道:“能吃是福,偏偏我们家涵儿和惠敏郡主天生就有吃的资本,一不缺银子,二不长肥肉,不像有的人。”在说有的人三个字时故意看向了玉姨娘母女。
旁边有夫人忍不住掩着嘴笑,‘有的人’不就是暗讽玉姨娘母女了?早年间她只是孟府一位扫地丫鬟,后来趁着孟夫人回娘的时候给孟老爷下药爬床成功的,没想到就那一次有了孟子先。这在京城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按说一个妾而已,也不是什么打算,但孟家一脉都是一夫一妻,所以这位爬床的姨娘就格外的显眼。
“……”玉姨娘气得咬咬牙,可惜说话那位不是她能得罪的。这是她心里永远的痛。
孟夫人连忙出来打圆场:“小姑说的是,能吃是福,要是涵儿能日日都有这么好的胃口,我也不知道多开心。这用饭啊,还真得跟小孩子一起,看着就香。”
“可不是?我年轻的时候,最想做的事就是尝遍天下美食,可惜现在老了。太烫不行、太冷不行、酸了倒牙、辣了呛口,胃口是大不如前呢。”孟老夫人也哈哈笑道。
“孟奶奶我们喜欢今天的菜,祖母说了小孩子好好吃饭才能长大。”小瑜儿可是小人儿精,故意随了玲玲对孟老夫人的称呼,并暗指玉姨娘坐在。
“小郡主喜欢就多吃点,孟奶奶看着就喜欢。”孟老夫哪能听不出呢,马上表现了自己的立场。
再说了,今天可是嫡孙女孟子涵及笄的大日子,玉姨娘如此针对涵儿,老夫人哪能不生气?平日里玉姨娘母女酸言酸语,老夫人也就睁只眼闭只眼,没想到纵得她们如今这么不分场合,没有规矩。
玉姨娘最怕的就是孟老爷和老夫人,这会儿见老夫人如此态度,也知道自己若是再敢闹出一丁点动静,绝对没有好果子吃,赶紧着闭嘴了。
玲玲她们一点没有受到影响,依旧吃得欢快。
宴会刚要结束,只见一个妈妈打扮的人匆忙赶到许氏面前:“夫人,出事了。”
许氏几人骇了一跳,大户人家的妈妈都是训练有素的,有什么不好的事情不会当着客人的面回报,除了一种情况,就是事情已经闹开,遮掩也没有意义了,反而耽误时间。
更糟糕的是,此刻那位妈妈的脸色说明了,真是一件很惊骇的事。
“你们坐,我去看看。”许氏强自镇定地对孟子涵二人说了一句,站起身带着那位妈妈走了。
孟子涵也坐不住了,她担心她娘又遇到什么棘手的麻烦事。
玲玲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萝莉她有种预感,看刚才那位妈妈的脸色,发生的事应该与男女风化有关。而且,玲玲五感敏锐,那位妈妈赶过来时匆匆瞥了孟子涵一眼,她注意到了。
玲玲正在想怎么劝阻孟子涵,孟淑珍和一位钟夫人走了过来,孟淑珍正色道:“涵儿,我和你钟伯母过去看看,你跟几位姑娘就在这儿,不要跑过去凑热闹。”
孟子涵怔了怔:“姑姑,我,我也想过……”
“不可以,”孟淑珍直接打断了她的话,“那边定是发生了什么姑娘们不宜知道的事,你过去只会给你母亲添麻。涵儿,你已经及笄,是大姑娘了,有些事要懂得留个心眼避开,怎么还能往前撞?你们就在这儿坐着,或者回到你院子去。”
钟夫人也道:“孟姑娘,你母亲是当家主母,处理什么样的事心里都有章法的,你不用担心,我们过去看看有什么能够帮你母亲的。”
孟子涵知道这二人是真心为她好,只能放下跟过去的心思。
二人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