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骄妒(系统)-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话说回来,先帝极少打理朝政,怕是对这些跟着自己辛辛苦苦处理政事的老臣,也没有多少看重。就算知道了这件事,也未必会替他们不平。
反正经此一事,所有人都看清了皇帝的手段,一部分人也终于安生下来。
至少皇帝还没动手,且先再看看行事。
朱祐樘没有趁着这个机会一网打尽,而是见好就收,继续如常处理政事。不过,他找了个借口,将原本礼部的官员罚的罚,降的降,又将自己东宫时的詹事刘健调入礼部,为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同时入内阁参赞机要事务。
于是所有人都明白了。
哦,说白了还是为了皇后那件事。你看,最后处理掉的万安和礼部,都是因为参与了这件事。现在礼部大换血,也就代表着这件事情告一段落了。
其他大臣放下心来,而朱祐樘在内阁也有了一个自己的心腹,至于选秀的事情,更是没有人再提出,皆大欢喜。
但是朱祐樘知道,这只是暂时的。
后宫只有皇后一个人,一年两年也许没人说什么,但三年五年,十年八年呢?
到时候肯定还是会有大臣上折子,让自己为皇嗣计,也要多多挑选淑女入宫。这还要看焰儿那边的情形如何,假如她能诞下皇子,自然压力大减。但如果不能,则朝臣很可能联起手来,施加压力。
但朱祐樘并不打算妥协。
就算无子又如何呢?纵观历史,也不是没有无子的君王,并没有哪一个朝代的灭亡,是因为皇帝生不出儿子。反而生的儿子太多了,倒是会造成纷争,最后掀起内乱。
朱祐樘只是那么随口一说,却没想到,几乎一语成谶。
从弘治元年到弘治四年,九焰一直未能有孕。一开始的时候,因为两个人都还年轻,即便是朱祐樘自己,也不希望九焰太早有身孕,所以并未在意过。
朝臣们也因为朱祐樘之前的雷霆手段,有所顾忌,打算再观望一番。所以最开始的两年,都过得还算是平静。
但到了弘治三年,九焰迟迟未能有孕,别说是宫里的太皇太后和皇太后有所不满,便是朝臣们,也都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皇帝总是要有继承人的。即便是宪宗皇帝如此宠爱万贵妃,不是一样生下了今上,还有他的那一溜兄弟姐妹?
这并不单单是皇帝的私事,更是国事。因为天子无嗣,储位空虚,就会导致宗室和朝堂人心不稳。
毕竟大家都会想,万一皇帝真的没儿子怎么办?那肯定是,要么传位给自己的兄弟,要么过继一个侄儿来继承。
传给谁,或是过继谁?与皇帝关系亲近些的宗室,免不了会蠢蠢欲动,而大臣们为了自己的前程和富贵荣华,也会挑选看好的人下注,然后全力帮助对方登顶。
再这样的情况下,朝堂内部肯定会纷争不断,所有人都无心政事,对于大明来说,是祸非福。
就算现在言语殷殷,劝说朱祐樘纳妃延嗣的这些人,也不敢说当朱祐樘确定没有子嗣的时候,自己会不会生出其他心思来。
于是事情愈演愈烈,几乎朝堂上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到了这一处。
不过事实上,皇帝今年才十八岁,还十分年轻,所以朝臣们倒是没有别的心思,他们之所以如此坚持,只是想看看,重压之下,皇帝是继续坚持自己的意思,还是略作妥协?
由此来决定他们对皇帝的态度,是像先辈们那样,不停的试探,在时机成熟的时候扩大手中的权力,还是谨守如今的成例,老实当差办事。
因为上书的大臣非止一个两个,所以朱祐樘如今当然也不能够继续装作看不见,于是特意挑了一个大朝会的日子,让众臣商议此事。
礼科右给事韩鼎道,“启奏陛下,古者天子一娶十二女,而本朝亦有二妃之制,以此广衍皇嗣,为储位计,乃国之根本,陛下不可不查。”
朱祐樘含笑道,“卿言之有理,然而朕春秋正盛,自以为此事也不必立即进行。诸卿以为然否?”
这一句话道尽了他的态度:虚心认错,死不悔改。
第105章 有妊
朝臣们之所以会在这个时候旧事重提,还有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父母丧,服孝二十七个月,到弘治三年三月,朱祐樘也就除服了。大臣们很清楚,既然朱祐樘的态度是并不想纳新人,之前孝期就是最好的借口。
毕竟身为臣子,如果孝期内一味逼迫皇帝纳妃,感觉就好像逼着皇帝不孝一般。
俗语说,百善孝为先,这个借口如果抬出来,谁也不能够反驳。
所以他们在知道了朱祐樘的意思之后,便没有再提过这件事。反正提不提,结果也都是一样的。
不过如今,这个现成的理由,却是过期了。
所以朱祐樘索性搬出了另一个——他还年轻。还不到二十岁,可以说是年轻得过分了,就算皇帝的寿命都不长,但至少还有二三十年好活,这个事情,的确是还不急。
“陛下,此言不妥。”吏部一位名叫丁巘的官员站出来道,“正因陛下春秋鼎盛,于此之时,孕育皇嗣,方为我朝之福。”
他虽然没有说出具体的理由,但是大家都知道,随着人的年纪越来越大,精力不济,则诞育出来的子嗣,也往往身体不强,难以存活。
更何况,如果真的等到年纪大了才诞育皇子,到时候万一有个什么意外,而皇子还未长成,遂成主少国疑之势,也往往为人君所不取。
这也正是为什么皇帝过了三十岁之后,往往大臣便会极言上谏,催促皇帝广纳嫔妃诞育皇嗣,而皇帝自己也会开始着急的缘故。
虽然全天下都对皇帝口称万岁,但是所有人都知道,皇帝是不可能活到一万岁的。
皇家的寿命相较于普通人来说,则更短。很多皇帝都是三四十岁,便英年早逝。譬如先帝宪宗,享年便只得四十一岁。
假设朱祐樘跟他一样,那么他三十岁才有儿子,等他四十一岁的时候,孩子才刚刚十一岁,哪有能力承担起整个国家呢?
所以说为了江山社稷稳定传承,皇帝们都将生孩子这件事看得非常重,而且也非常积极。
相较之下,朱祐樘迟迟不愿意纳妃,这一点反而令人疑惑。
不过大明朝的皇帝都十分任性,也并不只是朱祐樘一人。
大明太祖朱元璋规定,后妃皆只能从小户之家选入,一代一代小家碧玉的女子在这紫禁城中经营,渐渐造成了大明朝的皇室并不像贵族之家,反而颇类平民。
虽然没有豪门大族那么多的纷争,但是与此同时,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皇帝们都会变得更加任性自我,随心所欲。
听到丁巘的话,朱祐樘终于神色微动,“丁卿所言极是,朕也时常引以为戒,近来更是不敢懈怠。只是皇后受孕,也需要时间。诸卿还需耐心等待。”
我不是不想要孩子我,我每天晚上都很努力,可是皇后怀不上,有什么办法呢?你们就再等等吧!
这么硬生生歪曲朝臣的意思,朱祐樘脸上还一副笑意,弄得丁巘一时间竟不知说什么好了。
这时候翰林院侍讲学士谢迁看出火候差不多了,便主动站出来道,“储嗣之事,自然是国之大本。但正因如此,方需要谨慎从事。毕竟中宫嫡出,方为名正言顺。”
这话的意思就是,只要皇后能生得出来,那么就算年纪小,中宫嫡出,也一定能够继位。那么广选嫔妃的意义就不存在了。反正皇帝还年轻,不如再等等。
朱祐樘还是太子的时候,谢迁就是东宫左庶子,后来升任谕德,算是朱祐樘的老师,对他的心思和性格,也最为了解。
此言一出,朱祐樘果然立刻和缓了脸色,“谢卿所言极是,此事容后再议。”
听到谢迁开口,其他人纵然还有话要说,但也都暂时偃旗息鼓了。
毕竟,如今同三年前相比,又有不同。这三年间,刘珝和刘吉相继告老,如今内阁中的徐潯⒘踅 ⒗疃羧耍际侵斓v樘的亲信。
皇帝在朝中的权柄早已大大增加,这三人不开口,其他人便是有什么想法,也得先按捺住。
好在皇帝虽然最终也没答应这个提议,但也并没有否定,只是一味的推迟罢了。但总有推无可推的时候。
下了朝,朱祐樘也不由松了一口气。
过了今日,想必这些人又能够消停一段时间。
走到乾清宫前,朱祐樘已经调整好了脸色,然后才迈步入内。焰儿的感觉十分敏锐,一点点问题,都会被她察觉到。他并不希望九焰为这等小事烦心,所以都尽量瞒着。
可惜的是,奏折是瞒不住的。不过,过了今日,应该不会有人再上折子了。
然而才一进门,朱祐樘脸上的表情就变了。因为他居然在这里看到了太医院的人。这些帮助太医提药箱拿东西的小太监,自然是不能进入内室的,只能在外等待。
“这是怎么了?可是皇后病了?”朱祐樘连忙加快脚步,并且朝一旁等候的宫人询问。
“回皇上的话,今日一早,皇上去上朝之后,娘娘便觉得有些头晕,因此刘姑姑请了太医前来诊治。”那宫女连忙回答道。
朱祐樘点点头,疾步走入内室,便见一个老太医正在给九焰诊脉,脸上的表情颇为凝重。
他原本急切的脚步不由停了下来,生怕惊扰了里头的人。毕竟诊脉时,是需要绝对安静的环境的。
片刻之后,那老太医放开手,捋着胡须笑道,“恭喜娘娘,贺喜娘娘,此乃喜脉!”
“喜脉?!”不等九焰反应过来,朱祐樘已经大步走过去,站在她身侧,问那太医,“可确实?”
“回皇上,臣诊断了两次,当不会有错。”那太医道。
朱祐樘原本僵硬着一张脸,听了这话,才慢慢的缓过来。他伸手揉了揉脸,喜上眉梢,忍不住哈哈大笑,“竟是喜脉!来人,赏!今日大喜,满宫上下人人有赏!”
朱祐樘平日里算是极为节俭的皇帝,高兴到人人有赏,可见他心里当真是喜欢到不知怎么办了。
九焰本来因为听到这个消息,满心怪异,这会儿见他这样子,反倒觉得好笑,一颗心也慢慢落了下来,示意刘姑姑将那太医请出去,才打趣道,“阿佑你这可是为难我了,这几年一直在节省宫中用度,好容易有些成效,你一高兴,又都赏出去了。”
朱祐樘原本高兴得几乎团团转,听到九焰的话,才稍稍回过神来,不过脸上的喜色仍旧是遮也遮不住。
这三年来,虽然他从来没有表现出来过,甚至对外的时候,关于子嗣这个问题,几乎不会提及,在大臣提起的时候,也是一副“我不着急”的姿态,但实际上,他心里并不是真的不急的。
但是九焰怀不上,他又能如何?只能等着。
而今在自己毫无预兆的时候,突然来了这么个好消息,怎么不让他高兴?
哈哈,若是今日朝堂上发难的那群人知道了这个消息,估计想要吐血。好容易等到出了孝期,他们可是一点儿时间都不曾耽搁,立刻就开始提这件事了。却没想到,转瞬之间,便被九焰打了脸。
“焰儿,你可真是我的福星。”朱祐樘在九焰身边坐下,目光灼灼的看着她,看样子是想伸手抱抱她,不过顾忌着这个突然出现的孩子,便不免有些束手束脚,踟蹰不前。
九焰见他这个样子,便觉得好笑。这孩子也不是一天就有的,之前不知道消息,倒没见他有什么顾虑,这会儿反而不敢伸手了。
“我看这孩子才是阿佑你的福星。”九焰道,“不然你也不会听到消息,就那么高兴了。”
虽然朱祐樘在她面前,一向不怎么掩饰自己,但是这般喜形于色的时候,却也极为少见。除了新婚那会儿之外,这是第二次,可见多么难得。
朱祐樘喜得都不知说什么好了,听了她的话,也只是一脸笑意的看着她。
其实朱祐樘之所以那么高兴,还有一层不能说出口的意思:虽然成婚三年,但他时常觉得,他跟九焰之间的关系,一直在原地停步不前,并没有什么变化,甚至跟婚前相比,也是如此。
但朱祐樘不能够满足于仅是如此。否则的话,他也不会花费那么大的心思让九焰嫁给自己,现在有找尽借口就是不愿意纳妃了。
可是九焰心里是怎么想的,他却不知道。
而今有了孩子,也许正是一个突破口。
其实朱祐樘这个想法,也可以说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对九焰来说,在今日之前,她虽然与朱祐樘朝夕相处,但依旧是以一种“旁观者”的角度在生活的,并没有真的投入心力。
认真说起来,这十多年来,她一直都是这么生活的。看似很努力,其实根本没用上几分心思。就是对朱祐樘,也不过是多看顾些,能够被他影响情绪罢了。
所以骤然知道自己怀孕了,那种整个人忽然被从空中拉到了地上的感觉,让九焰几乎反应不过来。
太不真实了。
她怎么就有孕了呢?
身为一个修道者,九焰可从没想过会有这么一天。
第106章 黄鹂
这三年来,朱祐樘逐渐加强对皇宫的控制,在手握东厂和锦衣卫的情况下,也算是有些成效。
不过这一次,他完全没有封锁,任由这个消息散步出去。
于是不到天黑,满京城的人都知道,皇后娘娘有孕了!
对于那些真心支持朱祐樘,完全站在他这一边,希望他能有子嗣的官员来说,这简直就是意外之喜。原本今日听了朱祐樘的话,还以为短时间内没什么希望了,却没想到,皇后就在这关头怀上了!
再想想今天在朝上发作的那些人,真是牙都要笑掉了。
说实话,敢在这种时候开口说这件事的,就没有一个是真心为了朱祐樘,还是试探和挑刺居多,现在等于是打了他们几个耳光啊。
于是不知道多少大臣,连夜写了恭贺的奏折呈上去。
天降大喜,他们恭贺一番,也是应该的嘛!
宫里宫外一片和乐融融,唯有九焰感觉自己跟这气氛简直格格不入。
肚子里多了一个孩子,原本她其实是没有多大感觉的。毕竟现在才几个月,那孩子都还未成型呢。
但是朱祐樘的想法却与她完全不同。知道九焰有孕之后,便立刻交代乾清宫上下,一定要处处小心谨慎,免得她磕了碰了伤了,否则一律严惩!
皇帝金口玉言,自然没人敢懈怠。于是一瞬之间,九焰感觉自己在别人眼里像是成了个瓷娃娃,碰一下就要碎,说话声音大些都会坏的那一种。
任谁也不会觉得这种待遇很好受,何况九焰又是个喜欢自在的性子,下床走两步都有人跟在后头,比之监狱里的犯人还不如,她怎么高兴得起来?
如是几次之后,九焰心里也不知道是跟谁生气,总之觉得浑身都不顺,哪里都不舒坦,甚至还发了一次脾气,好在她自己很快反应过来,觉得这样子实在是有些难看,便止住了。
把人打发下去,她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瑞香连忙上前道,“娘娘消消气,奴才们也都是为了您好。您万不可因此往心里去,如此便是奴才们的不是了。”
“我并不是对你们生气。”九焰皱着眉道,“只是觉得自己心浮气躁,难以宁静。”
虽然如今是个凡人,但以她千年的历练,心境早该控制自如了,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瑞香闻言,却是松了一口气,“娘娘不是生气便好。听太医说,这孕期是会有些心浮气躁,娘娘还是要早日习惯。往后若是觉得心里不痛快了,只管说出来便是,可别闷坏了自个儿。”
最重要的是别闷坏了肚子里的小皇子。现在满宫上下,整个京城,谁不盯着娘娘这里?
“孕期便会如此?”九焰眉头皱得越发深了。
凡人真是麻烦。
可是这种事情,即便没有做好准备,但九焰也知道,是由不得自己的。与其拧着来,不如早日习惯。
她想了想,问瑞香,“皇上呢?”
得跟阿佑说一说,别让人看犯人似的看着自己,免得心里更烦。
瑞香低头道,“回娘娘的话,皇上在前头批折子。”
“我过去看看。”九焰起身下地,见一群人又要跟上来,斥道,“你们都在这里等着,瑞香跟着便是了。”
结果朱祐樘并没有在批折子,而是在着人收拾前面的偏殿,摆放床铺和各种东西,布置成一间卧室。
里头放的那些东西,九焰一看就知道是谁在住了,她问朱祐樘,“阿佑你要搬到这里来?”
朱祐樘原没有看到她,此时见了,不由吓一跳,“焰儿你站开些,免得奴才们搬弄东西时不小心,碰伤了你。”
将九焰拉到自己身边,然后才回答道,“我问了太医,说是孕期不能同床,免得扰了你。又说孕妇总是嗜睡,我想着还在后头起居的话,怕吵着你,因此索性搬到前面来,也能多顾着政事。”
九焰皱眉,“那么大一张床,如何就能扰了我?”
乾清宫的寝室很宽大,那张床更是在上头打滚都没有问题,两个人睡下之后,不是有心,绝对碰不到彼此,这能扰了谁?
听到九焰这么说,朱祐樘明知不该,心里还是不由一喜。起码,九焰这个态度,说明了她也舍不得自己。
他的语调越发温柔,“这些我也不懂,都是听着太医的吩咐来的。太医们总不会说错。焰儿且忍耐些时日吧。”
“太医们惯会夸大其词,一点小病都要说成不治之症,治好了是他们的功劳,治不好便也无错。如何能信?”九焰道,“那一群人跟着我,也是听了太医的劝?一群庸医!”
“焰儿这么说,那我就仍住在后面。”朱祐樘想了想,妥协了。不过也没让人撤了这里的布置,就当是个平日里休息的地方吧。若是批折子晚了,九焰已经睡了,也能在这里将就一下。
九焰这才满意了,然后又道,“前前后后那么多人,我不自在得很。还是让他们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吧。”
朱祐樘应着,心里却想,焰儿身边的人是决不能断了的。毕竟孩子事关重大,任何意外都经受不起。大不了减少一些人罢了。
两人正说着话,忽然仁寿宫来人,说是太皇太后请皇上过去。
自从上次几乎撕破脸皮之后,太皇太后便不让九焰去请安了,明白的表示出对她的不喜。但是对朱祐樘的态度,倒是始终如一。九焰也不耐烦敷衍她,正好乐得清静。
不过,也不知道是为了示威,还是别的什么意思,朱祐樘同九焰在一起的时候,太皇太后经常找各种理由,把人叫走。
“我先过去看看。”朱祐樘朝九焰道。
九焰微微点头,“去吧,等你回来吃饭。”
不过这饭朱祐樘到底还是没能回来吃,因为太皇太后一定要他留饭,推脱不过,便只能应了。又派了身边的人回来报信。
吃过了饭,太皇太后才提起今日的目的,“皇后有喜,这是好事!一旦她诞下龙子,那就是我们大明未来的君主。皇后也十分辛苦,你平日里莫要再去厮磨她,让她安心养胎!我听说你把前殿布置出了一件卧房?这样就对了。”
朱祐樘原本也觉得这样不错,但是现在听到太皇太后这么一说,反而觉得自己所为有欠考虑了。
太皇太后对焰儿不满,这是肯定的。在这个时候让自己搬出来,必定不是真的为焰儿着想。
他脑子里一转,便将事情猜得七七八八,心里便忍不住有些腻味。
有时候他真是恨不能直接说出来——他并不是某一个人的工具,能够引导甚至掌控,为谁所用的!
他是人,也有自己的思想,而且并不蠢,谁有什么打算,他心里清楚着呢!
至于那想要送人到他身边来的,就更是可笑了。他一直都摆明了自己的态度,只想要九焰一个,莫非当真以为,哪个女人若是爬上了他的床,就能够影响到他了么?
也不知道在深宫之中活了几十年的人,怎么还会这般天真。
不过,他也不想跟老太太起争执,毕竟当初,若不是有她护持,说不定朱祐樘就真的被万贵妃给弄死了。这份情他承了,现在也会给老太太足够的体面和荣华,但更多的,就别妄想了。
“孙儿知道,多谢祖母挂记此事。”朱祐樘低头掩去眸中的神色,道。
太皇太后抿了一口茶,又道,“我知道你跟皇后亲近,这是好事。不过如今皇后有孕,伺候不了你,你这身边,却也不能没有人。黄鹂!”
“奴婢在。”一个十三四岁,梳着双丫髻的少女从屏风后转出来,走到太皇太后身边,半垂着眼,脆生生的应道。
太皇太后满意的看了她一眼,对朱祐樘道,“祖母年纪大了,平日里也顾不上你那里。倒是有个机灵的丫头,贴心懂事,祖母就给了你,让她照看着,祖母也就放心了。”
说着拍了拍黄鹂的手,“还不去见过皇上?”
黄鹂便上前几步,屈膝行礼,同时还不住的用眼睛偷瞄朱祐樘,那欲说还休的眼神,勾人心动。
朱祐樘却是脸色未变,侧身避过了她的礼,淡淡道,“既然是祖母心爱的丫头,孙子怎么能夺走?就让她伺候着祖母,祖母高兴了,孙儿当然也就高兴。”
为了避免太皇太后继续说,他甚至转头看了那个叫黄鹂的女孩一眼,道,“黄鹂,你说是吗?你是愿意伺候朕,还是愿意伺候太皇太后?”
黄鹂心下一阵为难,下意识的想抬头去看太皇太后,但心里又知道不可,犹豫片刻,终究还是道,“奴婢愿意伺候太皇太后。”
若是这个时候说愿意伺候皇帝,那就太没良心了,之前太皇太后还夸她贴心懂事呢,转眼就要忘记旧主投奔新主?这种人朱祐樘可不会要!
说出这句话,黄鹂已经是泪盈于睫,只是死死忍耐。
今日之事不成,太皇太后也不会留着她了。
听到她的回答,朱祐樘嘲讽的勾了勾唇,转瞬即收,然后对太皇太后道,“这丫头也是个有良心的,就让她留在祖母这里,孙儿平日过来时,让她伺候便是。”
毕竟不好太下太皇太后的脸面,否则,这一条人命,怕是就没了。
黄鹂闻言,猛然抬头看向朱祐樘,片刻察觉不妥,复又低下头去。
朱祐樘已经站起来道,“祖母无事的话,孙儿就先回去了。”
第107章 心动
回到乾清宫之前,朱祐樘在后苑里站了半个时辰,将那些情绪一一收敛了,免得让九焰发现,又替自己操心。
九焰也的确没想到,太皇太后居然这么迫不及待,根本没想到这方面去。否则她只要动用一下精神力,就能够看到现场直播了。
可是朱祐樘没想到,太皇太后却不是那么容易就妥协的,他不肯收那个叫黄鹂的丫头,第二日,她老人家就打着关心皇后的旗号,直接把人送到乾清宫来了。
虽然九焰跟太皇太后的关系并不怎么样,但是长者赐不敢辞,这是基本的礼仪,如果她做得太过,虽然不怕什么,但别人的聒噪却也很麻烦。
加上并不知道这个黄鹂是怎么回事,所以只是连人都没有见,直接留下了。
等朱祐樘得到消息的时候,黄鹂都已经安顿下来了。
这个时候再把人送回去,无疑是打太皇太后的脸,对九焰的名声更是十分不好,所以朱祐樘忍着没有发作,只是对九焰道,“这女子没安什么好心,平日里不要让她近你的身,也别碰紧要东西。”
“怎么这样防备?”九焰微微凝眉。
就算太皇太后再不喜欢她,重孙子总是想要的,不至于对她下手。——退一万步说,就算她要下手好了,也绝不会选这么笨的法子。
朱祐樘的面色很不好,但到这个时候,不想说也得说了,他黑着脸道,“昨日我去仁寿宫时,太皇太后曾说让她来伺候我,被我拒绝了。我本以为她会消停,却没想到,居然把人送到你这里来了。”
这个“伺候”是哪一种伺候,朱祐樘不说,九焰也猜得到。
她冷笑道,“还真是个做祖母的样子。”孙媳妇才刚刚怀上,就迫不及待的要送人过来了。虽然早知道这老太太不安分,却没想到她竟然这样等不得。
“既然如此,那这事你自己处理吧。”她摆了摆手,意兴阑珊的道。
原本也不缺这么一个丫头,何况别人还是为了算计自己,她可没有那么好的兴致陪老太太玩,自己还烦不够呢。
朱祐樘想了想,道,“罢了,既然是送来给你差遣的,就让她去坤宁宫当差好了。”
反正坤宁宫才是皇后的宫殿,也的确需要人看守,这么安排,即便太皇太后不高兴,也说不出什么来。
饶是九焰心绪不高,听到他这么安排,也险些笑出声。
那个黄鹂鸟若是知道了这个安排,不知道会不会哭出来。
“就依皇上所说。”她含笑点头道。
朱祐樘也没有放过这个时机,走到九焰身边坐下,握住她的手,看着她的眼睛道,“焰儿,你只管放心,我是绝不会要别人的。这后宫之中,只会有你一个。”
顿了顿,觉得九焰应该领会了他的意思,又道,“我若是有什么做得不好的,焰儿你别恼,只管告诉了我,我改了便是。千万别为此闷在心里,气坏了自己的身子。”
“为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