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骄妒(系统)-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九焰并不打算给她机会。

    俗谚云,“打蛇不死,反受其害。”对九焰来说,万贵妃也是一样的。若是让她缓过气来,恐怕现在出手的人,没有一个能有好下场。

    虽然她和阿佑只是隐在幕后,万贵妃未必能够发现。但是难保她不会迁怒之下,也对阿佑下手。

    而这一点,她自然也是早就安排好了的。

    ……

    王皇后坐在梳妆台前发了好一会儿呆,直到贴身宫女过来提醒她,已经到了晚膳时分,问在哪里摆饭,她才蓦然回神。

    她深吸了一口气,吩咐道,“给本宫更衣!”

    “是。”宫女应了一声,迟疑片刻,又问道,“娘娘要出去?”

    这都是晚膳时分了,皇后娘娘忽然要更衣,这宫女自然疑惑。何况,知道皇后要去的是什么地方,也好挑选衣物,免得出了差错。

    王皇后瞥了她一眼,犹豫片刻,又改口道,“算了,不必更衣,叫人摆饭吧。就摆在外头。”

    “是。”

    这一顿饭,王皇后吃得心思不宁。吃完饭之后,她便命人将自己的皇后之宝取来,研墨铺纸,提起笔开始写奏折。

    每年正旦,中秋之类的大日子,皇后都会向皇帝上道贺的折子,以称喜庆。平日里有重要大事发生时,也可以上奏折。

    但王皇后从未动用过自己的这一份权利。

    握着笔,她的神色逐渐坚定起来。哪怕是为了自己这十四年来的委曲求全,这件事也不可不做。

    她深吸一口气,而后运笔如飞,很快就写完了奏折,命人送去乾清宫。

    奏折里记录的,都是万贵妃这些年来做下的所有不法之事。除了王皇后自己所知道的之外,还有一部分,写在了那张神秘的字条上,一字一句皆触目惊心。

    除了在宫闱之中横行无忌之外,万贵妃还不断的在朝着朝臣们渗透,不知不觉之中,她已经在朝中编织了一个巨大的人际网络,一旦发作起来,恐怕连皇帝都难以抗衡!
第62章 亲近
    王皇后很清楚,在这个敏感时期,自己若是出头去做这件事,势必会引来皇帝的猜忌。至少皇帝会认为这一次的事情是自己设计的,目的就是要对付万贵妃。

    但事到如今,她已经没有退路了。何况,她相信,只要皇帝看到了这份折子上的内容,就算心中对万氏有再多的情谊,再多的不忍,恐怕也不会手下容情了。

    对君王来说,江山才是最重要的。哪怕皇上平日里沉迷仙家道法,灵丹妙药,对朝事并不上心,但一旦知道有人想要危及自己的地位,便会立刻使出雷霆手段,斩草除根。

    所以哪怕是自己也会被怀疑,但王皇后绝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在一字一句写下万贵妃罪行的过程中,王皇后觉得自己恍惚已经可以看到万贵妃的结局。在冷宫中静静老死,已经是最好的一种。

    搁笔时,王皇后才发现自己方才竟下意识的绷紧了身体,后背上已是冷汗涔涔。

    而且因为太过集中精神,以至于眼睛干涩无比。也不知过了多少时候,殿里已经点上了灯,而外面的天已经擦黑了。

    她揉了揉酸痛的手腕,转头问道,“什么时辰了?”

    “回娘娘的话,酉时三刻了。”宫女轻声答应。

    王皇后点点头,将写好的折子收起来,然后吩咐宫女们将桌面收拾了,这才完全放松下来。

    第二日一大早,王皇后便起身,更衣打扮之后,带着人前往仁寿宫。

    她如今要见皇上并不容易,更遑论让皇上相信自己所说的话,所以打算从太后这里入手。当然,更重要的是,太后也不喜欢万贵妃,而她开口的分量,可比自己重多了。

    走到仁寿宫门口时,正好碰到了出门上学的阿佑。

    “儿臣给母后请安。”远远见到人,阿佑就收住了脚步,垂手立于道旁,让王皇后先经过。当然也没有忘了请安。

    “原来是太子殿下。”看到阿佑,王皇后紧绷的表情略略放松了些。

    这宫里的日子太寂寞了,尤其是她这样的身份处境。天知道王皇后究竟多想有个属于自己的孩子,无论如何,总算是有了依靠和寄托,不至于惶惶终日。

    然而,有万贞儿在一天,这个念想就只能是念想。

    终于,十四年过去,连王皇后自己,都对此不再抱有任何希望。

    就算现在让皇上厌弃了万贵妃,又如何呢?她和万贞儿不同,与皇上之间根本没有情分,这么多年夫妻也只是相敬如宾,连侍寝的日子都少得可怜。

    年轻时她尚且留不住多情的帝王,更遑论是现在?宫里那么多年轻漂亮的嫔妃,皇上如何也不会看到自己。

    所以对阿佑这个太子,王皇后虽然了解不多,但观感却是不错的。——毕竟还是个孩子呢。

    如今见到了,意外的发现这孩子温良懂事,对自己也是恭敬有礼,心中自然就更加喜欢了。

    她永远都无法忘记,当初柏贤妃生下悼恭太子,她本打算找个机会亲近一番,也算是为长远做打算。然而当时柏贤妃看着她的眼神,警惕,戒备。

    由此之后,王皇后便知道,不是自己亲生的,终究亲近不起来。所以哪怕如今宫里那么多孩子,她却从没想过要扶持哪一个。

    可现在见到阿佑之后,这份心思又重新松动起来。

    有生母的孩子,当然是养不熟的,可太子却不同。

    他是太子,将来的前程是已经定好了的,只要不是万贞儿生出来的儿子,别的人很难从他手里夺走那个位置。而且名分上,自己是他嫡母,又没有生母在,想要亲近,便容易许多。

    何况太子如今已经大了,想必懂得审时度势。自己又不是要他忘了生母,不过是走得近些,想必不成问题的。

    因生了这个念头,她竟破天荒的停下脚步,与阿佑说了几句话,问他平日里起居,以及如今学什么课程等等。阿佑也低着头,有问必答,一时间气氛倒是显得十分和谐。

    等进了仁寿宫,见到太后之后,她老人家问的第一句话竟是,“见着阿佑了?”

    原本太后是称呼阿佑为橖儿的。不过这么多年下来,她早习惯了阿佑的自称,慢慢的也就改过来了。

    王皇后愣了一会儿,才回过神来,意识到阿佑乃是太子殿下的乳名。她心中惊讶,脸上勉强还能保持不动声色,点头道,“见着了。是个懂事知礼的孩子,肖似皇上呢。”

    这最后一句,当然是讨好太后的。事实上,在王皇后看来,太子可比皇上性格温和多了,看着就十分好相处。

    不过皇上是太后亲子,太子又是太后一手养大的,这其中的亲近自不必说,她这么一说,太后果然就高兴起来,笑眯眯的道,“你这张嘴,哀家倒是不知,竟这么会说话,真是难得。”

    顿了顿,又淡淡道,“日后多往哀家这里来,陪哀家说说话吧。”

    王皇后闻言,心头一喜,就连脸上也克制不住的露出了一份笑意。

    太后喜静,皇上从不让人过来打扰,连平日里嫔妃们请安也一概免了。而太后对后宫的事情,也是几乎不怎么插手,对哪个嫔妃也不亲近,像是无欲无求的样子。

    如今却忽然让她时常过来走动,这已经是非常明显的表态了,让王皇后焉能不喜?

    但如此一来,她今日来的目的,反而不好开口了。万一太后因此认为她故意攀附,就是为了对付万贵妃,那就糟糕了。

    可不等她迟疑,太后已经问道,“哀家老了,记性也不如从前了。倒忘了问皇后今日过来,是为了何事?”

    听见问话,王皇后心中却是陡然下定决心,掏出了那本折子,“儿媳想说的话有许多,只是嘴笨,所以都写在这折子里了。还请母后过目。”

    太后狐疑的接过折子,一看之下,不由大吃一惊,拍案厉喝,“放肆!”

    “儿媳有罪。”王皇后吓得一个哆嗦,立刻起身跪在了地上,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第63章 不悔
    周太后垂眸瞥了她一眼,这才淡淡的摆手道,“起来吧,不是说你。”

    不过,刚才的动作毕竟带了几分故意,虽不是冲着王皇后去的,却也带着几分震慑之意。

    这个儿子,周太后瞧着是个好的。万贵妃把持宫中那么多年,都未能从她手中夺走后位,的确难得。不过,若是心太大了,可就不怎么好了。

    所以方才她故意如此,也是要让王皇后看清楚自己的处境,别生出什么不该有的心思。

    响鼓不用重锤,想必这番敲打之后,王皇后往后行事,自然知道该怎么去做。

    如此,周太后自然也不作那恶形恶状,将手中的折子放在一旁,哼了一声道,“有些人就是爱自作聪明,皇后不必担心,不过一个玩意,还能翻了天去不成?”

    “是。”王皇后低头应了,又抿唇笑道,“有母后看着,儿媳自然是再放心没有的。”

    周太后又与王皇后说了一会儿话,由始至终没有对那份折子发表看法。但王皇后的心,却在这样的对话之中,慢慢的安定下来。

    见太后脸上露出疲惫之色,她连忙识趣的起身告辞。

    出了仁寿宫,王皇后才终于松了一口气。她转过头,怔怔的看着高大的宫门出神,好半晌才回过神来。

    这就是太后的尊荣。

    她现在是皇后,以后住在这仁寿宫里的人,也会是她!

    ……

    周太后当时虽然不动声色,但看她那一瞬间的失态,虽然有故意震慑王皇后的意思,但未尝不是因为太过惊讶,显然,对万贵妃所做的事情,她是十分在意的。

    当日早朝之后,周太后便命人请皇帝到仁寿宫,母子二人密议半日。之后太后便发了一道懿旨,言万贵妃谋害皇嗣,罪大恶极,降为贵人,囚于昭德宫,无诏不得出。

    这道懿旨一出,满宫哗然。

    万贵妃盛宠多年,在许多人眼中,已经成了不会倒的常青树。谁能想到,她会一朝被废,幽禁深宫?

    其实相对于她的罪名来说,万贵妃的这个处置已经是十分留情了。不然,谋害皇嗣,就是死罪也不为过的。何况万贵妃还有其他说不清楚的罪名?

    但毕竟皇帝对她还存着几分不忍和怜惜,想着囚禁之后,她无法沟通内外,自然就不会再有威胁了。所以最后才定下了这个处置结果。

    而对太后来说,一直放不下万贵妃的儿子,如今肯对这份旨意点头,已经算是意外之喜,当然不会强求,更不会为了一个已经被废,翻不起什么风浪的女人,和自己的儿子生出隔阂了。

    而与此同时,皇帝那边也是丝毫不曾耽搁,雷厉风行的除掉了万贵妃手下的爪牙,甚至借故将好几位与万贵妃有些牵连的大臣革职。就连万安,身为阁臣,也被皇帝无故训斥了好几次。

    所有人都看得分明,皇上这是一点余地都没有留,万贵妃恐怕当真再无翻身之日了。

    昭德宫。

    作为第一个听到这个消息的人,万贵妃至今仍然未能回过神来。

    她不明白,仅仅只是一件小事,一日一夜,怎么突然就天翻地覆,局面完全变了呢?

    “娘娘……”见传旨的人走了半天,她仍然愣愣的坐在原处,锦绣不由担心的唤了一声。

    万贵妃动作迟缓的转过头,看向锦绣所在的方向,脸上满是茫然,“锦绣,你说,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本按照万贵妃的性子,不论遇上什么事,都不该让她如此惊慌失措。然而这次却不同。虽是太后的旨意,可是皇上分明也点了头的!

    朱见深……从他还是个两岁的孩子时,她就到了他身边,一手将他带大,可以说是比周太后更加亲近的人。

    尤其是在南宫的时候,情形那样糟糕,周太后根本顾不上这个孩子,一直都是她在照顾朱见深,陪伴他度过最艰难的岁月。

    因为这些情分在,朱见深对她格外优容。

    后来他长大了,他们之间的感情也在不知不觉之间发生了变化。

    他们相爱了。即使这是一份世所难容的爱情,但朱见深无惧,她万贞儿亦不悔。

    他顶着朝臣和太后的压力,晋封她为贵妃,甚至为了她废掉了第一任皇后。那时他们满心满眼,都只是对方。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一切就慢慢变了呢?

    万贵妃颓然的坐在那里,迷茫的想着。

    也许是第一次她发现他召幸了其他的宫人,也许是她第一次咬着牙除去了有孕的嫔妃,也许……是他们的孩子终究还是夭折掉的那一天……

    深宫重楼,她虽然已经获得了一个女人所能拥有的极致,可万贞儿更清楚,有多少人正站在周围,虎视眈眈的盯着她,想要夺走她手中的一切!

    于是她只能去拼,只能去抢!

    年轻时未尝没有期望过,那个男人会护在自己身边。如果柔弱便可以生存,谁愿意骄横跋扈,招人怨恨?

    她只是……没有那种命。

    可其实。她仍旧是不悔的。因为她知道,他是爱她的,只爱她。

    别的女人能得到宠幸,地位,孩子,唯独爱是留给她的。她这样相信着。

    然而今天,那个她一直相信着的男人,却终究令她失望了。

    怎么会这样呢?

    万贞儿只觉得眼前一黑,口中吐出一口腥甜,整个人变失去了知觉。

    ……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王皇后便时常到仁寿宫来拜访太后。也不知是不是当真喜欢她的陪伴,太后对此倒是十分欢迎。

    宫里都是人精,惯会见风使舵,虽然王皇后沉寂了十几年,但是一朝风光起来,也没有人敢小看于她,不管是按兵不动打算观望一段时日的,还是趁她根基未稳想要来依附的,个个都是态度恭敬。

    王皇后只觉得,再没有比这更令人扬眉吐气的事情了。不枉她苦熬了这十几年光阴。

    尤其是每当她来到仁寿宫的时候,这里的宫人总是很热情,而这热情,只给她一人。这样的殊荣很容易令人迷失,但王皇后却一直谨慎自持,带着从容笑意,缓缓的从宫人面前走过。

    她只会在一个人面前停下脚步,微笑寒暄,“太子殿下?”
第64章 滋味
    王皇后对太子的亲近,仁寿宫里的人几乎都能看出来。

    事实上,对这件事,他们的主子周太后持“乐见其成”的态度,所以宫人们见了,也只是善意一笑,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当。

    反正太子殿下如今住在仁寿宫里,这些宫人们自然便将他当做自己人。而他生母早逝,在宫中除了太后之外,并无别的依凭,到底显得单薄了些。若是能与皇后交好,倒不失为一桩美事。

    唯有一个人对此十分不习惯。

    那就是九焰。

    虽然说最初的时候,留在阿佑身边,多少有一点为系统所限制的缘故。

    但是毕竟相处了那么多年,而且这孩子也算是自己一手带大,有了感情,自然一切都不同了。

    纪氏还活着的时候,九焰当然不会同她计较阿佑更亲近谁的问题。毕竟她是阿佑的生母,对这个儿子,亦是尽心尽力,甚至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九焰心中是十分钦佩的。

    但自从纪氏没了之后,阿佑身边最亲近的人,毫无疑问是她。就算是周太后,虽然一直对阿佑很好,照顾得也十分妥帖,但阿佑面对她时,却总是恭敬有余而亲近不足。

    九焰知道这是为什么。

    因为纪氏的事情,使得阿佑开始不信任。他不信任自己周围的人,甚至不信任那些对他好的人。因为纪氏会出事,说到底还是因为吴氏从中作梗。然而使得吴氏有机会从中作梗的人,却是他!

    如果不是因为以为吴氏是为自己好,所以那么单纯的相信她,甚至受她挑唆,想要亲近所谓的父皇,也许一切都会不一样。

    对阿佑来说,这是永远都无法忘掉的痛处。于是他痛定思痛,就变得不怎么肯相信别人了。

    唯有九焰是特别的存在。

    这些事情九焰自己心知肚明,但之前,她从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因为对她来说,阿佑也是最亲近的人。也许这世上能知道她本来面目的人,也只这一人而已。

    可自从王皇后经常到仁寿宫来,而且每每都能“巧遇”阿佑,不是语气和善表情慈爱的询问阿佑的起居生活,就是特意给他带一些小东西。有时候是点心,有时候是笔墨砚台之类日用之物,甚至还有一个她亲手绣的荷包。

    这般温柔亲近,真真是煞费苦心。

    可气的是她明明已经做得十分露骨,阿佑却好似懵然无知,对着王皇后的时候,时不时还会露出几分笑意来,她送的礼物,也俱都手下,而且收下之后既未当做摆设更没有赏人,而是直接拿来用。

    阿佑何曾对旁人如此亲近过?偏这些东西,是自己不能给他的。且不说她只能依靠系统而存在,实际上这些东西,她也从未做过,根本不会。就算有心也做不到。

    九焰心中自然就不舒坦了。总觉得自己一手养大的孩子,似乎就这么被人给骗走了似的。

    虽然她心里也很清楚,阿佑鬼灵精怪,王皇后未必能从他那里占什么便宜。甚至她也很明白太后和阿佑为何对王皇后这般态度,可到底心里还是不悦极了。

    更重要的是,这件事让九焰开始正视一个问题。

    阿佑渐渐长大,不可能再像小时候那般亲近自己了。甚至因为身份的缘故,他会接触到越来越多的人,不可能再继续依赖自己,必须要独立起来。

    这是无可避免的结局。此前也并非没有预兆,但却是九焰第一次清楚明白的看到了这一点。

    她虽然满心酸涩,但理智还在,自然也知道自己这样的想法其实有些可笑和无谓,更不可能让阿佑知道自己这种心思。

    所以九焰断然减少了进入系统到阿佑身边去的时间。

    在她所经历过的那些漫长的岁月之中,无论什么事情,既然暂时想不清楚,就且放一放,时间会给出答案。

    不过,很快家中的事情也吸引了九焰全部的注意力,再顾不上宫里的阿佑了。

    辽东的战事已经渐渐明朗起来了。

    也许汪直的确是有几分战争上的天赋,到了辽东之后,很快通过一系列的行动,彻底的将辽东掌控在了手里。

    他得皇帝宠信,离京前朱见深甚至有过“便宜行事”的口谕,所以自然无所顾忌。

    之后他率军迎敌,竟一路打到了女真人的老巢建州!

    如今大明的军队还在建州城下对峙,但所有人都相信,拿下这座城,只是迟早的事。

    这样的大喜事,自然值得普天同庆。

    不过,让九焰惊讶的却是另一件事。

    这日一早,她去金氏的屋里请安,便见金氏正指挥着下人们开箱子收拾东西,摆满了整个房间。

    九焰不由问道,“娘,怎么一大早就起来收拾东西?”如今又不是换季的时候,有必要这样大张旗鼓的吗?

    金氏脸上容光焕发,看到她来了,含笑招呼她到自己身边坐下,看下人们翻出来的东西,口中道,“昨儿你父亲回来说,战事结束之后,咱们可能就要回京了!娘想着,早些收拾清楚,用不到的东西着人先送回京去,顺便也通知一下家中长辈们。到时候咱们轻装出行,也能便宜些。”

    “要回京?”九焰大吃一惊,之前可是一点消息都没有听到过。

    见她这样子,金氏不由笑道,“那是当然,咱们家在京中,早晚是要回去的。其实三年前就该回去了,只是你父亲公务缠身,加上别的原因,就又留下了。趁着战事结束,你父亲身上有些功劳,回京也可谋个更好的职位。”

    说着微微一叹,“一转眼,娘的焰儿都已经九岁了,娘还记得你刚生下来的时候,那么小小的一点,身子不足,连哭声都很少。当时真怕养不活呢,如今却出落得这样好了。”

    虽是叹息,然而她的语气中,却带着不易察觉的自豪。

    她的女儿自然是最好的。所以为了女儿的前程,便是要回去继续受婆婆的气,她也能忍了。
第65章 骄傲
    虽然九焰对京城的印象不怎么样,但看到金氏这么高兴的样子,心中倒也并不排斥,遂靠在她身边问道,“娘,京里是什么样子的?”

    金氏抚摸着她的头发,脸上露出一抹微笑,“京城啊……很大。那里是天子脚下,富庶安宁,也有很多贵人。”

    她爱惜的看着女儿,唇边带着一抹含而不露的笑意。那些未尽之言,并不适合说给女儿听。

    比如九焰的教育问题,亲事,交际,结识朋友……这些都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却并不方便直接告知九焰。不过,她都会为女儿安排妥当。

    张鹤龄不知什么时候也进了屋,依在两人身边,此刻听了金氏的话,忍不住仰着脸问道,“娘,京城是不是有很多好吃的?”

    五六岁的小孩子只惦记着吃,金氏与九焰对视一眼,俱都有些忍俊不禁。

    九焰笑着对他道,“京城有没有好吃的我不知道,不过去了京城,就不能出城骑小马了。”到底是男孩,张鹤龄对骑马这项活动,可比九焰热衷得多。

    其实她说的是自己,凡人讲究男女大防,她这个年纪已经不好随意出门,更不必说去骑马了。

    不过张鹤龄并不知道,一听见她这么说,脸上的表情便犹豫起来。金氏见女儿捉弄儿子,亦开口道,“京城的确有很多美食。”还举了例子,什么酥糖、春饼、卷子、玫瑰赤豆糕、桂花盐水鸭、云片糕,状元糖……

    见张鹤龄的眼睛渐渐发亮,愈发好笑的问,“鹤儿是喜欢吃好吃的,还是喜欢骑小马?”

    张鹤龄顿时苦恼起来,皱着眉毛左右为难,看得金氏与九焰忍笑不已。

    不过经此一遭,金氏也想起了这一点,对九焰交代道,“京中规矩多,又要与你祖父祖母住在一处,自然不比辽东自在。娘知道你不喜拘束,不过也得早日习惯了才好。”

    她最发愁的就是这个,九焰在这里,时常自己出门,连官人都说随她去。可回京之后,却不能再这般自在了。九焰又是个有主意的,万一到时候坏了规矩,令祖父祖母不悦不说,怕是要坏了名声。

    她还指望着给女儿结一门好亲,万万不可损了名声。

    九焰含笑道,“娘放心,女儿省得。”

    其实她习性更加爱静,随便什么地方都能呆得住。毕竟修真无日月,无论入定还是炼丹炼器,时常都要一坐几个月甚至几年,九焰的耐性更不会差了。

    她平常爱往城外跑,不过是喜欢亲近自然,就是不能出去也无碍。

    何况现在阿佑大了,不像小时候那么好糊弄,时常试探她为什么不在,九焰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在他身边,也无暇出门了。

    ……

    下午张峦回来时,身后竟跟了个七八岁的小男孩。皮肤黝黑,一双眼睛尤其亮堂,站在张峦身后,虽然有几分局促,却并不怯场,努力的挺直了脊背,越发显得身上的旧衣短小不合身。

    “这孩子是哪儿来的?”金氏见丈夫忽然领了个孩子回来,不由吃了一惊。九焰和张鹤龄亦是满脸好奇。

    张峦笑道,“这孩子是我今日出城公务时遇上的……”

    “什么,官人你出城了?”不等他说完,金氏已经吃惊的叫道。

    要知道现在还在打仗,虽说汪直已经追着女真人越过了边境线,进入女真人的腹地,然而毕竟尚未经过清扫,还有小股被打散的女真人没有来得及退走,只能在附近山林间游荡,伺机出来劫掠一点食物。

    这样一来,城外就不安全了。张峦之前才嘱咐过九焰姐弟,不许他们出城,金氏心里可记得牢牢地。这会儿听到张峦出城,自然大吃一惊。

    张峦安抚的拍了拍她的手,当着孩子们的面,并没有多说什么,反而伸手将身后的男孩牵了出来,“这孩子也是个可怜的,家里人都没了,跟着邻居逃难来的。我遇见时,正自卖自身,筹钱给邻居看病呢。”

    金氏闻言,点头道,“是个忠义的孩子。”

    她已经隐约明白丈夫将这孩子带回来的意思,怕是想把孩子养在身边了。

    果然,张峦道,“正是。我见他被人刁难,心中不忍,又想着,鹤儿年纪渐长,也需要个玩伴,索性就带了他回来。娘子安排一下吧。”

    金氏心中其实并不十分愿意。毕竟好好的一家人,突然加进一个人来,任是谁都会觉得不习惯。何况他们已经决定要回京了,这会儿多带一个人,根本没有必要。

    若是要给张鹤龄找玩伴,回京之后,什么样好的找不到?

    她这里还踌躇着,不知怎么与丈夫开口,那边九焰已经拉着弟弟走到了那男孩的身边,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回姑娘的话,小的名叫李纯。”男孩局促的看了他一眼,飞快的低下头,声音细如蚊蚋的道。

    “李纯。”九焰念了一遍这个名字,而后出手快如闪电,抓住了李纯的左手,将他的袖子一往上撸,露出整个小臂。

    等李纯反应过来,想要抵抗的时候,她这个动作已经完成了。

    “这是什么?”九焰盯着李纯小臂上扣着的金臂钏问。

    这只臂钏显然并非凡品,显得金光灿烂,上面镶嵌着大大小小的珠玉,越发衬得光辉熠熠。不说上面的珠宝价值几何,单那臂钏本身,恐怕就有好几两金子。

    这种东西,显然并非普通人家能用得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