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社长天下-第6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913章 矛盾的心理

  ps:  谢谢书友130720。。。的打赏!
  崔南吉坐进来之后,就带着讨好和邀功的笑容。
  他似乎在认为,驱赶了这些示威者,崔正源会对他赞许有加一般。
  看着此人肥头大耳的样子,还有这些年此人所作所为的情报,其实崔正源早就对他有了一个清晰的定位。
  棋子,此人只适合成为随时舍弃的棋子。
  根据崔正源掌握的情报显示,这个崔南吉有两个他无法容忍的方面,那就是贪得无厌、唯利是图。
  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在2000——2004年的光州聋哑人虐待事件中,此人充当了不光彩的角色。
  后来这起案件在2005年曝光,引起了极大的社会舆论。但因为各种原因,公正的判决迟迟不能下来。
  当时的崔正源就知道这件事,还知道后来根据此事改编的电影《熔炉》,掀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
  但当时执政的是新千年mz党,加上此事又发生在民主党派的大本营光州,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情况,他也不清楚。
  因此当时的崔正源明智地没有掺合进来,但还是收集了许多有用的信息。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作家孔枝泳在创作的过程中,曾经数次遭遇了威胁,甚至有人给他邮递过子弹。
  不过在崔正源的帮助下,他最终克服了困难,完成了《熔炉》小说版的创作。
  后来这本小说发行之后,又是崔正源负责联系和投资,将其制作成了电影。
  2011年电影上映之后,在韩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力,迫使司法部门重新开始了案件的审议。
  因为新的证据和测谎技术的应用,最终案件真相大白,法院也追究了相关人员的罪责。
  只可惜那个校长因为死于癌症。而没有受到法律的惩戒,算是便宜了他。
  要不是崔正源的干预,这个家伙也跑不掉,肯定要遭受牢狱之灾。
  严格算起来,《熔炉》的推出,其实有着很复杂的背景。不光只是掀开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丑陋案件那么简单,还有就是对过去执政党的清算。
  实际上,这起案件对在野党的打击,是史无前例的。
  从2007年开始,哪怕是李明b执政时期那么的拙劣。都不足以让在野党上台,跟这件事有着分不来的关系。
  要知道案件爆发的当时,正是在野党执政的时期,而光州又是在野党的大本营。
  在这里发生这样惨绝人寰的案件,又出现了官官相护的丑陋现象,可以说当时的政府脱不开关系。
  所以对于崔南吉这个人,崔正源已经是看透了。
  对他的态度视而不见,崔正源只是意味不明地笑着,但说出来的话却让崔南吉瞬间恭敬了不少。“这些人是他们派来的吧?”
  “他们”指的不是光州崔氏的本家。对那些胆小如鼠的同宗,崔正源早就已经看清了。
  要是为了看得见的利益,那些人还能有点血性。比如在c。j集团里跟随崔始源,与他对着干。
  但要是扯到政治方面。吓死他们也不敢玩的这么大。
  不是没有崔正源的政敌,想要利用崔氏的关系来搞他。
  很不幸的是,这些天生怕死的崔氏本家,有一种常人难以理解的本领。那就是莫谈国事。
  也幸好他们有自知之明,才能够缩在光州这种地方作威作福,而不是被崔正源给扫掉。
  崔正源所说的“他们”。指的是光州本地的市民团体。
  很多人可能对所谓的市民团体缺乏了解,认为只是单纯的市民组织,怎么就敢做出这种针对崔正源的事情来?
  其实在韩国,市民团体的能量非常的大,甚至可以左右政坛的走向。
  他们与其说是民间的自发组织,不如说是带有一定目的性的政治组织更为恰当。
  目前韩国的许多政党,就是由市民团体发展来的。包括很多政治人物,本身也是市民团体的领导人。
  特别是韩国人的地域观念很重,由此而产生了抱团一致对外的态度。这样一来,市民团体就成为了当地人的代名词和象征,影响力也是大的出奇。
  比如当年的光州事件,其实就是由光州本地的市民自发引起的。随后这件事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促成了韩国民主化的进程。
  而在韩国政界,光州当地的市民团体,基本上都是在野党的死忠和拥趸。
  因此来给崔正源添乱,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当年因为聋哑人学校的事情,崔南吉被搞的灰头土脸,险些就要吃牢饭。因此在崔正源这里的地位就可有可无,随时有被取代的危险。
  这一次他主动出马,驱散了阻拦崔正源前进的示威人群,就是带着邀功的心思。
  同时想要借此机会,把自己得到的消息透露给崔正源,希望借此重新谋得崔正源的信任,好平步青云,走上更高的位置。
  孰料崔正源火眼金睛,尽管事先不知道,但一下子就看穿了他的小心思和那些人的来历,导致他的谋划全都落空了。
  连忙收起笑容,崔南吉端正了态度,不敢有所隐瞒。“是,理事您猜测的对,那些人正是市民团体派遣来的。”
  崔正源紧皱着眉头,并没有轻信。“不对呀,如果是本地的市民团体要找我的麻烦,不该只弄来这么点人。应该还有媒体在才对啊,不把事情闹大,有什么用处?”
  当年光州事件的时候,那可是全市上下几十万人出动,声势多么的浩大。
  如今来给他制造麻烦,结果就出动了几十号大爷、大妈,连个记者都没有见着,这也未免太有失水准了。
  崔南吉精神一振,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他赶忙往前凑了点,神神秘秘地显摆道:“理事。这件事我打探过了,稍微知道点内容。”
  崔正源瞟了他一眼,不咸不淡地道:“说说看。”
  这看不出表示的样子,让崔南吉很受伤,心里也忐忑了起来。自然也就不敢有所隐瞒和拖沓,连忙一五一十地抖落了出来,不敢卖什么关子了。
  而听了他的叙述,崔正源却真的振奋起来,隐隐有些跃跃欲试的冲动。
  原来光州市民团体弄了这么一出,不是向他示威。或者让他出丑和添堵什么的,而是要和他建立沟通的桥梁。
  原本崔正源认为,他和光州市民团体之间,是没有什么好沟通和交流的。毕竟双方道不同不相为谋,实在没有什么共同语言。
  但此时听了崔南吉的话之后,他才发现,原来自己理解的偏差有点大。
  诚然,因为光州民主化而崛起,并且付出了血的代价的广州市民团体。与当时为军事独裁政府延续下来的新gj党之间,似乎是没有什么共同话题。
  更不要说,光州市民团体支持的是在野党,屡次给执政党制造麻烦。看起来矛盾重重,似乎没有化解的可能。
  但真的实地了解过,才明白,情况远不是那么回事。
  光州市民团体虽然对执政党没有什么好感。但他们毕竟是光州市民的代表,要为当地的民生考虑。
  当初在野党执政的时候,前后十年的时间。光州当地的生活水平并没有明显的改善,甚至还不如当初的第五共和国时期。
  真实的情况下,光州民主运动其实反对的并不是新gj党和被刺杀的前总统朴正x。
  正是因为前总统朴正x被刺杀,军人企图篡权,因此才遭到了当时的民众的反对。
  为了谋夺政权和镇压民众的反对,光州运动才会发生。
  说穿了,其实当时的光州运动只不过是朴正x被刺杀的后续而已。
  从某一个角度去看,现任总统朴槿h和当时的光州市民,全都是受害者。
  双方有着共同的立场和诉求,也可以达成完美的共识。
  再次,在野党执政的时候,十年时间没有建树,也让光州市民团体这个庞大的阻止对他们稍感失望,觉得他们不是管理国家的合适人选。
  现在崔正源横空出世,多项政策和办法都卓有成效,连续让很多地方在如今严酷的经济形势下,展现了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
  也就是说,跟那些惯于空口白话的政客比较起来,崔正源明显是一个有办法的人。
  市民团体,代表的自然是市民阶层。而对于普通的市民来说,还有什么比衣食住行更重要的事情吗?
  当今光州本地连续下滑的经济形势下,如何改善民生经济,也是光州市民团体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当然会想到崔正源。
  最后一个决定了光州市民团体对崔正源心存善意的原因,连崔正源自己都没有想到,那就是美国。
  在韩国,要是问起对美国抱有冷淡态度的人是谁的时候,估计十个人里面有九个会回答,是他崔正源。
  没办法,在这个与美国交融过甚的国度里,崔正源的态度实在是太鲜明了,以至于都成为了一个标杆。
  在许多人对美国崇拜有加的时候,崔正源一贯倡议和美国保持距离,坚持韩国的独立自主。
  而在韩国,还有那么一群人始终对美国抱有敌意,那就是光州市民。
  当年的光州事件,美国人充当了不光彩的角色。虽然还有许多文件和史料没有解密,但很多人都知道,当初戒严军对光州发动攻击的时候,显然是得到了美国的默许。
  特别是游弋在光州外海的美**舰,赫然就是戒严军的助威者。
  一方面光州市民团体主张民主自由的政治理念,但又对美国极度仇视。
  可以说,他们有许多方面跟崔正源的理念相悖,但又有许多方面和谐无差。
  同时在最关注的领域,又有求于崔正源。
  正是在这种极度矛盾的心理之下,他们才弄了这么一出,就希望引起崔正源的注意力,从而为双方能够对话奠定基础。
  他们却不知道,对于光州市民团体的转变,崔正源是多么的欣喜若狂。(未完待续。。)


第1914章 观念的冲击

  ps:  谢谢sxsd007的打赏!
  “帮我约见他们的负责人吧。”
  崔正源并没有多说,只是交代了崔南吉这么一句。
  这显然让崔南吉很受伤,同时也很惶恐,开始反思自己的错误。
  他原本来想着,通过这件事得到崔正源的欣赏,从而平步青云,走上更高更显赫的位置呢。
  他却不知道,在崔正源的心里,早已对他失去了兴趣。
  祭祖一事十分顺利,崔正源在宗师的陪伴下,恭恭敬敬地将居丽的铭牌放进了宗祠,也代表着她作为崔家长媳的身份不可改变。
  宗师是一个家族当中,负责主持家族祭祀大礼的人。虽然不管家族的事务,但权力和地位很高。
  光州崔氏和c。j崔氏之间闹的不可开交,全靠宗师在中间转圜,才没有彻底破裂。
  这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苍老的面孔上唯有洞穿世事的眼睛格外有神。
  走起路来步履维艰,但却坚持不让崔正源搀扶。
  一直到送别的时候,老人才开口说话。“小子,刚不可久,做事不能一味的过猛。不管怎么说,宗族就是宗族。很多时候,他们的力量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帮助。时机差不多了,该想着如何收服他们了。”
  崔正源微微一笑,恭敬地道:“宗祖,小子也是这么想的。请您稍待,光州崔氏会有一个完满的结局的。”
  老人首次绽放出了笑脸,慈祥地看着他。“就是一个聪明的,崔氏有你这样的子孙,是家族的幸运啊。”
  说完,老人再无牵挂,慢慢转身,一步一步地消失在宗庙里了。
  崔正源也是感到浑身轻松了不少。对未来的信心更加足了。
  连宗师都站在了他这边,光州崔氏里的顽固派能够坚守的时日不多了。他相信,在他回首尔之前,肯定还会有人转变立场的。
  和光州市民团体负责人的见面,是在无等山的半山腰上。
  无等山是光州名胜,以四季分明而著称。
  春天的时候杜鹃花和金达莱漫山遍野,姹紫嫣红,俨然一片火红的世界。
  就在春风吹拂的红色浪潮中,崔正源见到了自己约见的人。
  尹尚武,一个个子中等的带着眼睛的中年男人。其貌不扬。看起来普普通通。竹竿一样的身材,好像风吹就倒一般。
  不过崔正源可不敢小瞧他,相反还十分的尊敬。
  尹尚武的父亲就是当年光州事件中,第一个牺牲者,也被称为光州民主化运动的精神领袖。
  尹尚武长大后,继承了父亲的遗愿,同样在光州市立第一中学担任了老师。
  现如今,他已经是这家拥有着光辉传统的学校的校长了。
  其实以他的巨大名望,原本可以走向更高的位置。拥有更大的权力。但此人就甘愿守着中学,以教书育人为乐。
  在野党多次请他出山,想让他成为政治领袖,但都被他严词拒绝了。
  此人有一段话在韩国社会十分著名。“吾辈追求之民主自由,是为人之尊严。欲求之真谛,必不可脱离基层。国政为国而不为民,遵循吾之本心。只为民愿。”
  这就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毕生的追求只不过是人人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社会。
  所以他对于权势和名利,一点都不热衷。
  贵为光州市民团体的领袖。他的大部分的工作都是跟市民有关。
  对于这样的人,崔正源不尊敬都不行。
  “尹校长,学生久仰大名了。”一见面,崔正源就保持了后生晚辈的礼节,以学生自居。
  尹尚武或许是长期跟民众打成一片,所以并不刻板,说话十分幽默有趣。“惭愧惭愧,我可没有教过崔代表读书,不敢妄称师长啊。”
  崔正源引领着他来到窗前就坐,笑道:“尹校长子承父志,一直致力于普通民众的平等而奋斗和努力,正是我辈之楷模,当以师长敬之。”
  尹尚武瞟了他一眼,突然说道:“可我却知道,崔代表乃是世家财阀出身,貌似跟我这样的平民派是对立的啊。”
  崔正源被突然袭击了一下,半天没有反应过来。
  他实在是没有想到,这位老先生居然会在此时此刻提出阶级对立的话题来。
  而且他说的还没错,自己确实是富人阶层出身,不管怎么看,代表的也是资本家的立场才对。
  不过崔正源就是崔正源,哪里是那么容易就被问倒的。
  只见他恢复平静,云淡风轻地道:“不管我的出身如何,首先我都是大韩民国的公民。在我的心目中,国家利益远比其他的一切都要重要。”
  尹尚武始终注意观察崔正源的神色,带着些许的探究和警惕。
  经历过光州事件的他,对富人阶层天生就带着一种不信任的情愫。
  崔正源久负盛名,从政之后的事迹堪称神奇,他也有所耳闻。但双方到底代表的阶层不同,他也不敢保证他们之间能够达成合作。
  为了避免被利用和出卖,适当的试探是必不可少的。
  崔正源的回答堪称惊艳,只有了一个国籍的问题,就将他的刁难化解于无形。
  是啊,作为韩国人,有谁不希望自己的国家更美好吗?既然大家的基本愿望都是一样的,那么就有了共同的目标,合作也就成为可能。
  赞叹之下,尹尚武继续问道:“不知道崔代表对目前我们国家的民主状况满意吗?”
  崔正源早有准备,直截了当地道:“不是很满意,太混乱了。相信尹校长也是不满意的,不然的话,就不会有今天的这次见面了。”
  被他说中了心事,尹尚武眺望着漫山遍野的金达莱,略带惆怅地道:“崔代表没有经历过那场惨痛的灾难,不会清楚我们光州人民为了追求民主。付出了怎样的伤痛和牺牲。原本我们以为,第五共和国结束了,开始了普遍选举,我们期待的民主就来了。可是经过了这十多年,现实却跟我们期待的完全不同。到底是哪里错了呢?”
  这是一个值得尊敬的老人,所以崔正源不准备骗他,而是真正地拿出了自己的见解。“尹校长,您和光州人民的做法没有错。只要是人,就不会希望自己受到欺压和迫害。追求人性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进而拥有一个人生存于世的尊严。就是最基本的诉求。”
  “崔代表也是这么认为的?”尹尚武错愕地看着他,不敢相信这话会出自一个被他认为是独裁政党的人的口中。
  崔正源郑重地点点头,“不管我们的政治理念有什么不同,追求有多大的区别。但有一点我们是一样的,那就是希望我们的国家更强盛,我们的生活更美满。所以,您的追求我十分的理解。我不光我很理解,我们新gj党内的很多人同样理解。因为我们也走在这个追求的路上,只不过和您的做法是在平行的道路上而已。”
  尹尚武一跃而起。双臂撑着桌子,居高临下地盯着崔正源,呼呼喘气的鼻孔急速收缩着,显示了他激动的心情。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我们的国家现在这么混乱?为什么那么多好的想法、那么多好的政策不能实施?为什么我们明明看到了那么多不公、不好的东西,却不去改变?”
  崔正源慢慢挺直脊梁,凝视着他的眼睛,镇定地道:“您说的这么无法实现。就是因为我们追求的民主啊。”
  “怎么可能?民主是我们毕生的追求,怎么会成为如今乱局的根源?”自己终生的信仰受到了质疑,尹尚武激动的差点掀桌子。
  和他的火爆相反。崔正源却很平静。摊开双手,只说了一句话,就让尹尚武如同泄了气的皮球。“谁说民主就一定是这个样子的了?难道经过了这么多年,您就没有怀疑这样的民主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
  尹尚武整个身躯都僵住了,甚至连眼珠子都失去了活力。
  他是完全没有想到,崔正源会说出这样的观点。
  他们这些人整天叫嚷着民主民主的,而且还为此拼命地坚持。甚至为了这个目标,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可结果在这里,崔正源却告诉他,他们的坚持是错的。
  不对,崔正源并没有说他们的坚持不对,而是说民主不一定就是这个样子的。
  这可是尹尚武,甚至是他们所有人从来都不曾想过的问题。
  思想的冲突好像锋利的长矛刺穿了大脑一样的剧痛,那种要将人撕裂的巨震完全超出了尹尚武的承受能力。
  只见他的身形摇晃了一下,最终颓然坐回了椅子上,嘴里喃喃地道:“怎么可能会错呢?怎么可能会错呢?美国就是依靠这样的民主制度强大起来的的?我们学习这么先进的经验,怎么可能错呢?”
  崔正源知道,现在是关键的时候。如果能够打破他们这些人的思想固念,那么与他们取得合作的可能性就会无限的增大。
  所以他宜将剩勇追穷寇,毫不客气地继续加大力度道:“美国的经验就一定是对的吗?既然那样的话,为什么美国还有种族歧视?为什么美国还有贫富差距?为什么美国的街头还有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为什么美国的经济持续倒退?”
  这一句句的话,就跟一柄柄的大锤一样。每一下敲出去,就在尹尚武的心防上砸出一片裂痕。
  当崔正源的最后一句反问脱口而出的时候,尹尚武的所有坚持就跟坍塌的城墙一样,瞬间称为了废墟。(未完待续。。)


第1915章 意外的情报

  ps:  谢谢寒冰若风雪、黑暗骑师的打赏!
  近代以来,韩国一直模仿着美国来建设国家。包括政治制度、法制等一系列的措施,都跟美国一脉相承。
  韩国近些年来的民主诉求,大部分也都是参照的美国,完全学习美国的做法。
  一切学习美国,凡是美国的东西就是好的。这就是现在韩国的民主党派和民主斗士们的做事风格,几乎就是照搬。
  哪怕当年的光州事件中,美国充当了不少的角色,都没有影响到他们一切向美国看齐。
  因为对美国的崇拜,所以尹尚武这样的人自然就少不了对美国的关注。
  现在美国持续低迷的经济,也是他关注的重点。
  原本尹尚武认为,美国的经济不好是受到了全球性的经济低迷的影响的原因。
  但是现在崔正源的话,却从另外一个思路给了他极大的冲击。
  要知道在野党和无党派人士一直将“民主”视为圭臬,是他们进行政治活动的不二利器。
  只要谁对民主产生了质疑,那么立刻就会被他们惯以独裁的称号,进而大加批判。
  这也就是尹尚武,倘若换成了其他人,崔正源根本就不会说这些话。
  作为一个一直在民间活动的政治人物,尹尚武跟其他的政客不同。他的所作所为,基本上都是出于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民众的爱护。
  正因为如此,他没有其他的政客那样利益缠身。明知道民主有其弊端,也会睁着眼睛说瞎话,宁死也不肯批判民主的不对。
  因为长期混迹于民间,和民众打成一片,尹尚武更加的了解民众需要什么。这也影响了他的政治观念,容易被崔正源的理论说服。
  很多政治人物都认为民众比较愚昧,容易被煽动和糊弄。所以一直采取的都是灌输民主的方式,企图将民众绑上他们的战车,成为他们实现政治目的的工具。
  这种做法不能算错,但绝对不能持久。否则的话,他们现在取得的声势,将来一定会给他们带来致命的反噬。
  对于民众来说,民主、自由这样看起来十分高尚的口号,一时间看起来似乎很有吸引力,也会让他们趋之若鹜。
  但当他们参与到其中,经历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这些所谓的民主和自由并不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希望和改善的话,立马就会被他们弃之如履。
  对于普通的民众来说,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基本的生活和生存事件,才是他们最关心的。
  空洞的口号只能有一时的效果,绝对不能持久。
  就像中国古代那些农民起义一样,什么“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苍天已死、黄天当立”“闯王来了不纳粮”等等口号一样,看起来多么的有吸引力啊。
  也是因此,那些起义一开始的时候,就吸引了无数的人景从。看起来真像那么回事。
  可是当起义进行了一段时间,附庸的人发现一切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美好。
  跟着起义不但没有吃饱饭,还会有掉脑袋的危险,一时的热血冷却之后。就会对这种起义彻底的失望。
  这也是那些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最终被镇压,遭到失败的根本原因。
  民主也是同样的道理,自从民主的理论出现至今,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了。
  曾经的时候。只要用民主的名义,就可以得到无数民众的拥护。任何事情只要冠之以民主的名义,就会起到很大的效果。
  可这么多年过去了。民众们发现所谓的民主并没有带来富强。他们的口袋依旧空空如也,生活水平甚至还不如当年的独裁时期,可想而知后果会如何。
  尹尚武不是没有进行过思考,因为自从2007年开始,打着民主旗号的在野党和民主人士们,已经阔别执政地位许久了。
  就算是他们执政的时期,对国家、对社会、对民生、对民众,表现的也乏善可陈。
  这种失望的现实,必然会促使他这种学者进行思考和研究,找出不合理的地方。
  但即使如此,尹尚武也从来没有想过,民主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结果今天在这里,崔正源的一席话,却给他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
  谁说他们一直坚持的民主就是对的?民主为什么就一定是这种样子的?如果这样的民主是对的,那么美国现在开始衰败了呢?
  一个个犀利的问题砸来,让尹尚武的大脑彻底当机,久久无法回神。
  尹尚武很早就注意到了崔正源,也知道这个年轻人身披无数的赞誉。也有很多人将他形容为韩国未来的希望,是韩国政界最大的发现等等。
  对于这些说法,以往他是嗤之以鼻,并不相信的。
  在他看来,崔正源实在是太年轻了。加上好的令人羡慕的家世,一看就是没有经历过风雨,全靠家族支持而成长起来的温室花朵。
  这样的人,是不可能在严酷的政治活动中生存下去的,最多只是昙花一现罢了。
  但是今天,真人当面,崔正源突然提出了一个他从来没有意识到的角度的观点,终于让他改变了看法。
  他已经明白了,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是有真材实料的,甚至远比大多数的政客要厉害的多。
  不然的话,他岂能提出这么另类的观点,让他这个对现代政治颇有研究的人都受到了冲击。
  接下来的见面会,已经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或者说被赋予了更大的意义。
  因为对现有的政治现状失望,和对于普通民众的生活质量的担忧,所以尹尚武才想着,是否可以跟崔正源多做交流,来获取一些有益的补充。
  毕竟这个年轻人进入政界之后,连续几次推行的政策都卓有成效,帮助很多地方的经济实现了提升。
  像他这样的民间政治团体的负责人,比起苍白的政治口号。如何能够帮助普通的民众,显然更有意义一些。
  让他想不到的是,还没有得到这方面的启示呢,崔正源却给他毕生坚持的信念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如果是一般的政客,肯定对崔正源的说法不为所动,甚至会厚着脸皮进行激烈的反驳。
  因为在这些人的眼中,他们宣扬的民主和自由等口号,会给他们换回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有人从这方面动手,那不是砸他们的饭碗嘛。
  可尹尚武不一样,当年他们坚持民主的口号。不是为了谋求什么政治利益。而是当时的军政府采取的高压政策,实实在在地侵害了民众的切身利益。
  出发点不同,对待民主的看法也就不同。
  更不要说他身为学者,本就有着钻研的品质。面对这种跟他的观念截然想法的理论,他想着不是如何反驳,而是去研究。
  只有将崔正源的理论研究透了,明白了其本质之后,他才会形成自己的看法,决定是赞同还是反对。
  而这就给了崔正源宣扬自己的理论的机会。也让他看到了联合市民团体的机会。
  别人不清楚,崔正源对自己的这一套理论还是很有信心的。
  毕竟在如今这个民主泛滥的年代,已经在很多地方证明了其弊端。相反,依据他的理论行事的中国一枝独秀。国力蒸蒸日上,民众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变好。
  有了这样的对比,相信迟早有一天,尹尚武所代表的市民团体。会成为他这边的坚实盟友。
  而失去了这些市民团体的支持,那些民主党派和民主斗士们,还有生存的土壤吗?
  从山腰上走下来的时候。尹尚武就一直在不停的发问,涉及到了崔正源所说的理论的方方面面。
  崔正源也没有保留,而是全部托出了自己的想法。
  尹尚武对其中的内容,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