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代穿越日常-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走了没几步,便听周管事在后边急道:“小娘子,且等等。”

李鸾儿回身:“您老还有什么事?”

便见周管事拿了荷包递过去:“小娘子来的真巧,今儿刚好是我们家大少爷的生辰,家里的人都得了赏赐吃食,小娘子送鹿上门,也算是给我们少爷庆生了,这回礼定是要收下的。”

“这个?”李鸾儿有些为难。

周管事硬是把荷包塞进她手上:“小娘子不收可不好,这是规矩。”

李鸾儿一听这话,也不推辞了,笑着收了下来:“那好,我收下便是,周管事替我向你们少爷道声贺。”

“好咧。”周管事笑眯眯的答应了,又目送李鸾儿和李凤儿走出去老远才回转。

“姐姐,快看看他们给回的什么礼。”走出去一段路,李凤儿兴奋的拉着李鸾儿便要看那荷包,被李鸾儿瞪了一眼才消停。

李鸾儿把荷包收好,拉了李凤儿去买供奉用的香烛纸钱,又想着金夫人来了家里那么多时日,也只那一身衣裳,换洗都是穿的李鸾儿的旧衣,很该给她置办两身衣物了,便拽着李凤儿进了城里最大的布店新合裕。

一进门便看到一片繁忙景象,来来往往买布的客人,招呼的小二,还有帮客人送布料的帮闲,使的店中热闹一片。

“两位小娘子要买什么布?”一个穿着青布衫,约有二十来岁,一头乌发扎起,脸上薄薄抹了一层粉的高瘦青年一脸笑容的过来,引着李鸾儿和李凤儿往里走,一边走一边介绍:“掌柜的才从南边进了一批细棉布,料子好,花样也好,小娘子这边瞧瞧。”

李凤儿很感兴趣的就要过去看,李鸾儿摇了摇头,看看那青年,瞧他的样子,应是来店里帮闲的,又听他口齿伶俐的介绍各类布料,想来对这店是最熟悉不过的,便问:“我想买些上年纪人穿的好料子,你们这里可有?”

“一看小娘子就是个孝顺的,这怕是给长辈买的吧,实话说了吧,这整个凤凰城就数我们新合裕料子最全,若是我们新合裕都没有的,别处就更没了,小娘子找好料子是吧,请这边瞧。”

那人一番说道,引着李鸾儿和李凤儿穿过大厅,进了后边另一个稍小点的厅堂,这里也是摆满了各类的布料,只是比前边要安静许多。

李鸾儿举目四顾,便见这里摆放的都是各类的丝织品,绫罗绸缎应有尽有。

“姐姐,你看这料子可好?”李凤儿明白李鸾儿应是给金夫人买衣料的,一进门便找那色彩稳重又富贵的料子瞧,她很快寻到一匹秋香色枳万字不到头纹的绸料。

“我看看。”李鸾儿才要接过那料子细瞧,就听到一阵喧哗声传来,紧接着,便有好几个管事模样的人进门,这些人一进来,便指着好些料子道:“这些,还有这些,全都包起来,我们都要了。”

那几个管事指的都是色彩鲜艳的料子,而且还是这店里瞧起来最显眼,织的也最漂亮的,想来,应该是家里有什么喜事要办。

“吴管家,哪阵风把您给吹来了。”早有伙计去包料子,一个掌柜模样的人钻出来脸上带着笑容和带头的管事套近乎。

“怎么着,你还不知道啊。”那吴管家一瞪眼:“崔家明天到我们家下定,说是等科考过后便迎娶我们小姐的,这日子定的可急着呢,我们家小姐的嫁妆虽说早就准备着了,可临到头,还是有些东西不全,也不值得再去别处采购,便在城里买些凑和着吧。”

“那是。”掌柜的一脸馋笑:“这高门大户的结亲和小门小户可不一样,必要仔细的,您买这些个料子是……”

吴管家一笑:“可别以为买这些是给小姐用的,这都是买来给丫头裁衣服的,到得成亲那日,府里的丫头总也要穿的鲜亮些吧。”

李凤儿听了这话撇了撇嘴,很有些看不惯那位吴管家的作派。

李鸾儿听了倒没如何,她虽然也听出来了,这吴管家怕就是要嫁给崔正功的张莺家的管家,不过,她不是原身,对崔正功没感情,对张莺也没有什么偏见,心里丝毫波澜不起,她拿起那块料子细瞧,瞧着这料子织的不错,纹路也适合金夫人,便想买下来,谁料,就在这个时候,吴管家一步上前,猛的夺过她手里的料子大声道:“这料子也不错,倒是适合我母亲穿,掌柜的,包起来吧。”

第三十三章又遇

更新时间2014…9…620:00:13字数:2390

“你这人怎么这样?”

李凤儿不高兴了,冲着吴管家挥挥拳头:“这料子是我们先看中的,你明抢啊。”

原吴管家只顾着瞧料子,倒是没瞧见李凤儿,这会儿李凤儿一出声,就把几个人的目光集中到她身上了。

吴管家倒吸一口冷气,满眼的惊艳,脸上带着痴迷之色紧盯着李凤儿:“小娘子,你喜欢这料子,好,好啊,即是你喜欢,郎君我就送你了,只是,小娘子……”

他一脸的**,搓了搓手:“小娘子与我归家,给我做第三房小妾,不说别的,我必保证你穿金戴银。”

李凤儿已经气的脸色胀红,朝后退了两步,恶狠狠的瞪着吴管家:“放屁。”

李鸾儿冷笑一声,看着吴管家要伸手过来摸李凤儿,赶紧把李凤儿拽到身后,她朝前一步,伸手往吴管家的手腕上一点,吴管家手腕一阵发麻,竟是一点力气都使不上来,整只右手都软软的垂了下来,他心头一阵暗惊,眼中闪过惧意,嘴里却说着硬气的话。

“你这女子好不晓事,我与那位小娘子玩笑几句,你竟把我的手都弄断了,你可晓得我是谁,什么身份,赶紧与我赔礼,不然,我叫你出不了这凤凰县城。”

“不知道自己什么身份?”

李鸾儿笑了,笑容中冷意更甚:“那我告诉你,你不过是个奴才,一个下人还如此的猖狂,竟敢说出让我妹妹穿金戴银的话来,简直笑话,我如今给你金冠玉簪,你敢戴?至于说让我们出不了凤凰县城,那更加可笑,我倒是想要瞧瞧,你究竟让我们怎么出不了这凤凰县城?”

古代的等级制度可是分外森严的,像吴管家这种奴仆,是无论如何都戴不得金饰的,不只他,他的家人也都在此列,女眷也只能戴银首饰,而不可戴金饰品,若是违规叫人揭发出来,受到的惩处也是相当严厉的。

而李鸾儿一家别看并不太富裕,可到底是平民出身,家中父辈也是秀才出身,说起来,比吴管事的社会地位高出许多,因此,李鸾儿才会发笑。

她这一番笑话,让吴管家的脸胀成了猪肝色:“你,你,好……”

吴管家才要说什么,那掌柜的赶紧笑着上前:“吴管家,不过两个小娘子,犯不着和她们计较,我这里准备了茶水点心,您也辛苦了,不如与我去后面喝茶。”

他又瞧瞧李鸾儿,陪笑道:“这料子还有一匹,小娘子若要,一会儿我叫人寻出来。”

做生意的嘛,自然要和气生财,这掌柜的犯不着为了一个吴管家而去得罪李鸾儿姐妹。

再者,这新合裕也不是没后台,说起来,那后台可是比吴管家的主家硬上许多,就算是吴管家生气,也不敢拿他怎么着。

“哼……”

吴管家冷哼一声,带着人朝后走去,李鸾儿对掌柜的一笑:“有劳了。”

等吴管家走后,李凤儿呸了一声:“什么玩意,狗仗人势的东西。”

“得了。”李鸾儿笑着拉住李凤儿:“不过是只狗,犯不着与他生气,狗咬了你一口,难道你还要咬还回去不成。”

她这一句话不但逗笑了李凤儿,便是连刚刚进店的几个人也逗乐了。

低沉好听的男声响起,李鸾儿回头去看,却见这人竟是认得了,便是在食肆见过的那位严家大少爷。

严家大少今天还是坐着轮椅,由着两个身材高壮的汉子随侍在一旁,他穿着宝蓝色暗纹长衫,宽袍大袍的衣裳更显的他身形削瘦,不过,却也更让人觉得他芝兰玉树,大有君子之风。

他一头乌黑长发束在头顶,用一只小巧的玉冠固定住,因着笑声大了些,把肩头的发丝震了起来,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美感。

“李大娘子这话说的真是好。”

严大少转动轮椅朝着李鸾儿过去,脸上带着微笑:“那个吴管家就是张家的一条狗,平时一出门便胡乱咬人。”

他这一句话,李鸾儿倒不觉得怎么样,李凤儿却是笑了:“您说的是。”

掌柜的早已过来,点头哈腰的伺侯着:“大少爷,您今日过来这是……对了,今儿可是您的生辰,小的祝您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李鸾儿忽然间也想起来了,周管事说过今天是严大少的生日,还给了她们荷包,虽不知那荷包里装的是什么,不过,到底是人家的一片心意,即是见了本人,还是说几句道贺的话才是。

“严大少,我们姐妹俩在这里也祝你生辰快乐。”李鸾儿笑着上前说了一句。

“有心了。”严大少对着李鸾儿点了点头,又对掌柜道:“刚才李家娘子瞧的那匹布寻出来与她们便是,以后李家娘子再来新合裕买料子,你与他们算便宜些。”

掌柜的赶紧应是。

李鸾儿笑颜如花,一句不费力的讨巧话不但换了一匹布料,还能让新合裕以后卖给她们便宜料子,当真是惠而不费。

不只她高兴,就是李凤儿也高兴。

严大少对着李鸾儿点了点头,便带着人朝后面走去,想来,应是有什么事情。

李鸾儿左右无事,又在大厅里转了一圈,另选了一匹花色沉稳的料子,没过一会儿,早有伙计把那匹秋香色的料子捧了出来,对李鸾儿笑道:“这种花色的料子我们店只最后一匹了,小娘子且收好。”

李鸾儿示意李凤儿接过,姐妹俩把料子装好,去前边选了一些细棉布料子,结了帐,果然便宜了很多,倒叫李鸾儿对那位严大少有了几分感念。

李鸾儿却不知,她心怀谢意的那位严大少在后堂后中拿着几页纸正细细瞧着,一个身材矮小的汉子单膝跪在严大少面前,气都不敢喘一下。

“那李大娘子竟是崔正功的下堂妇?”

严大少笑问了一句,那汉子答道:“正是,据说李大娘子被休回来有些时日了,正是因为她被崔家休弃,李夫人才又气又急一病不起,随后便去了。”

“如此……”严大少抚过那几页纸:“李大娘子想来对崔家是心怀恨意的。”

“这倒是不知道了。”那汉子低头:“自李夫人去后,李大娘子像是想开了,一心带着兄妹过日子,对崔正功也全扔了下来,别人提及,她也不生气,好像是真不在意了。”

“她倒是豁达。”严大少长叹一声:“这女人是个有能为的,不看旁的,只那身武艺便没几个能比得上的,说不得,李家以后靠着她能过上好日子。”

他又低头看看那双残废的腿,想及当日他摔断腿后生不如死的日子,再瞧瞧纸上记载的李鸾儿的动向,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堂堂严家的嫡系长孙,心怀竟是不如一个女子。

那李大娘子被夫休弃,又失去双亲,还能乐观开朗的生活,而他失去一双腿便愤世嫉俗,实在不应试。

第三十四章长远之计

更新时间2014…9…720:43:14字数:2309

吴管家坐在马车上一边走一边想。

他总觉是今天见到的那位大娘子似乎是在哪里见过。

回想半天,眼前一亮,右手捶上车厢:“是她。”

待到得张府门前,吴管家下车直奔内宅,而早有小厮上前帮忙卸下车上的货物。

吴管家一路过了前院,待到得二门时,却不敢再往内走,他整了整衣裳,理了理头发,垂手在二门外等着。

过不多时,一个穿浅绿衣裙的丫头快步出来,看到吴管家,脸上一喜:“爹,您找我做甚?”

吴管家拉着丫头悄悄走到一旁,借着一棵大柳树的遮挡小声道:“小柳,小姐这两日有没有再发脾气?”

小柳摇摇头:“应该是和崔家的亲事敲定了,这不,马上就要下定礼了,小姐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会发脾气。”

“这就好,这就好。”吴管家擦了擦汗:“我跟你说个事啊。”

“爹,有事您就说。”小柳一边说话,一这摸过系在腰间的荷包,那是小姐才赏她的,这荷包不只料子好,做工好,里边可是装了两件做工精巧的银首饰呢,让小柳很是爱不释手。

吴管家左右瞧瞧,再度压低了声音:“我今天不是带人去买料子么,你猜我碰到谁了?”

“谁?”看吴管家这么神神秘秘的,小柳也来了精神。

“李家大娘子,就是咱们姑爷先前休的那个。”吴管家小声道。

小柳原来还提着的心放了下来,一脸释然:“我当是谁,原来是她,碰到她又如何,不过是个没本事被休了的,还能翻起什么浪来。”

“话不能这么说。”吴管家拽拽小柳,又向前走了几步:“我可是在新合裕的后厅碰到她的,那李大娘穿的虽不算太好,可满脸的精神,瞧着模样更水灵了,哪里像是被休的人,还有啊,她还买料子呢,那样好的绸缎料子,一买就是一整匹,我可是听人说过,李家早就是破落户了,如今李夫人也去了,她一个女儿家家的带着一个傻哥哥和一个小妹妹,如何有钱买料子,怕是饭都吃不到嘴里吧。”

“真的?”小柳觉得她那一颗心又提了起来:“爹,你说会不会是崔公子送她的钱财,崔公子是不是和她还有往来。”

吴管家点头:“虽说不定,不过,我想来应该是这样的。”

小柳听的顿时气上心头:“这崔公子也太什么了,枉我们小姐对他一往情深,他却和那个贱人勾勾搭搭,不行,我得告诉小姐这事。”

“你小心些。”吴管家嘱咐一句:“千万别在小姐生气的时候说,省的挨打受骂。”

“我省得。”小柳点头:“爹你放心,你姑娘没那么傻。”

有了小柳这句话,吴管家自然放心,他笑了笑,又从怀里摸出一个布包来递给小柳:“这是爹上街给你捎的,有一盒上好的脂粉,还有一只簪子,我们小柳是大姑娘了,很该好好妆扮一下。”

小柳接过布包放进怀里,又和吴管家告辞,转身进了二门,吴管家一直等着瞧不见她的身影了这才回返。

一边走,吴管家一边哼着小调,心说李家娘子实在是对不住了,谁让你们骂我是狗呢,我今儿就叫你们瞧瞧这狗咬人能咬的多厉害。

李鸾儿并不知道张家后院的事情,她和李凤儿紧赶慢赶回到家里,一进门李凤儿便要看那荷包里是什么物件,李鸾儿无法,只得取出荷包交给她。

片刻之后,她就听到李凤儿连声惊呼:“好精巧的金锞子。”

紧接着,李凤儿一阵风似的跑过来,张开双后,叫李鸾儿看到她手中那各式各样的金锞子,有兔子形的,有小猪状的,还有梅花形的,每一个约有几钱重,这几个金锞子加起来约值二十来两银子呢。

“都说严家富贵,我原想着再富能有多富,现在才知道这贫苦人家的日子和那些富人家的日子相差有多少。”李凤儿看着金锞子不由感慨:“瞧瞧,人家只是赏人便给了这些个金子,我瞧着,要是省着花用,够咱们一年的花销了。”

李鸾儿笑笑,接过金锞子装好递给李凤儿:“这个就是拿来玩的,对人家来说,又值什么。”

“哥,哥。”李凤儿拿着荷包跑开,接着李春到一旁玩,送了李春一只小猪的锞子,又嘱咐他只准在家玩,不准拿出去叫别人看到。

李春别看脑子不灵光,可对两个妹妹的话还是很听的,很认真的保证了,绝对不会把这只小猪给别人看,连李富都不给看。

李鸾儿把买的东西放好,又去房中找金夫人,把给金夫人买的料子送上去,叫她自己瞧瞧合适做什么便做什么,可巧看到金夫人把晒好的鞋底子剪好,正在拿着针纳底子,一旁放了剪好的青布鞋面,瞧着鞋的大小,应是给她做的。

“赶紧过来试试。”金夫人把料子放进柜中,拿了剪好的鞋底子往李鸾儿脚上比划了几下:“大小倒是合适,等明儿我做得了你再试,有哪不舒服的咱们可以改。”

“我瞧着很好。”李鸾儿笑着应了一声。

金夫人一边纳鞋底子,一边抬头看她一眼:“鸾姐儿,你可想好了以后做什么?”

“还能做什么,无非就是打猎养家,给凤儿寻个好婆家,然后养哥哥百年罢了。”李鸾儿低头浅笑,拿过剪子照金夫人剪好的鞋样又剪了一双。

金夫人摇头:“这个不是长久之计,打猎并不可靠,这些时日你能打下猎物,可不保准再过些时日还能打得到,再者,我瞧着你们这村子里势利的很多,你们家又没有正经长辈,长久住下去难免要受欺负,若再想个活计的好。”

“夫人的意思……”

“我这里有个药酒的方子,所用的药材并不罕见,只是泡制上费些功夫,我这几日也琢磨着给你们寻个长久之计,又想着这李家庄临近官道,离县城也近,想着咱们不如在官道旁边寻块地,盖上几间房子做个酒厮,即卖药酒,也卖哺食,你看可好?”金夫人放下鞋底子,把心中的打算讲了出来。

李鸾儿听的眼前一亮:“这倒是个法子,如今家里也有余钱,盘下块地是够的,我再寻人盖几间房,盖的精巧一些,这药酒就仗着夫人了,至于旁的饭菜,哥哥倒是有一手好厨艺,他也爱做饭做菜,这正合了他的意。”

又想了一会儿,李鸾儿忍不住笑道:“我上山打了猎物卖给别人倒是可惜了,自己家又吃不完,如果弄个食肆的话,我的猎物也有了出路,这实在是个好法子。”

第三十五章买地

更新时间2014…9…820:01:37字数:2159

李鸾儿接连几天没有打猎,她从李家庄出发,沿着官道慢慢的走,一边走一边勘察地形,想找一块好地方盖房。

李家庄离县城约有十几里路,从李家庄出来的官道修的不是太好,坑坑洼洼的牛车马车走在上面很颠簸,不过走出约有三五里路路况就好多了,起码比前边一段路平整许多。

李鸾儿连着观察了好几天,才选定了一块地方。

这块地方是一个三叉路口,往南走是李家庄,往北走是县城,往东走是一个很富裕的村子名小柳庄的,往西走则是通往邻县的官道,这个地方地势很不错,难得的是靠近一条小河,河边有一块很平坦的田地,田地旁边还栽了几棵桃树。

李鸾儿一眼就瞧中了这里,观察了几天,见没有比这个更好的地方了,便开始打听这块地是谁家的,属于哪个村子?

问了几个人还没有头绪,李鸾儿索性便去县城的牙行请了中人帮忙打听。

又过几日,牙行传来消息,说这地方是小柳庄一个富户孙大发家的,可巧,孙大发几代单传,到了他这一代,竟是接连生了五个儿子,原孙大发家只他兄弟一人,家里的房子倒住的下,可眼瞧着他几个儿子都到了娶亲的年龄,这屋子就嫌少了。

孙大发也是个精明人,知道兄弟多了总拢在一处过日子时间久了难免闹意见,便想着给儿子们分家,这分家,首先就要盖房,孙大发打算好了,老宅留着他们老两口住,再盖五座新房分给五个儿子。

孙大发在小柳庄也算是数得着的人家,他盖房,自然要盖好的。

房屋的图纸都已经画好了,为了表示他不偏不倚,五座新房都是五正三厢房的青砖瓦房。

这么一来,饶是孙大发有钱,可也够他喝一壶的,他便想着临近官道的那块地方没多大用处,便是种了粮食,每年收成也不好,就琢磨着卖掉。

牙行的人和孙大发一商量,他就痛快的答应了。

这日一早,是李鸾儿和牙行中人约好的日子,她和金夫人结伴去了小柳庄,才到村口,那牙行的钱中人便笑着迎上前:“李大娘子来的可够早的。”

“您来的更早些呢。”李鸾儿笑笑,又指指金夫人:“这是我家长辈,你称她金夫人便是。”

钱中人口称夫人,带着李鸾儿和金夫人进村。

一边走,钱中人一边介绍孙大发家的情况,又道:“因着要盖新房,孙大发急着用钱,要价上难免高一些,大娘子若是不急,咱们便和他好好的磨磨价格,必要谈一个便宜些的价钱。”

“一切有劳您了。”李鸾儿点头笑道。

又走几步,李鸾儿问了一句:“我听你说了一句,孙大发家要盖五正三厢房的青砖大瓦房,我不是很明白,什么叫五正三厢房。”

钱中人疑惑的看了李鸾儿一眼,开始有些不解她竟是连这个都不知道,后来一想到底是女人家,和男儿自是不同,不知道也实属正常。

他笑着解释起来:“这五正三厢可是村子里格局最好的房子了,便是五间坐北朝南的正房,外加东西厢房,南边有门楼和南厢房,加起来便是三厢了。”

“原来是这样。”李鸾儿一边点头一边想着,这不是北方的四合院民居么,敢情到了这里便要改一改名称了。

后来又一想,这四合院也是前世的时候明清时期才开始流行起来的,如今这是平行空间,自然叫法不一样了。

“这格局确实不错,方方正正,若是把门户一关,一家子过日子倒是和和美美的。”李鸾儿一边笑一边说。

钱中人点头称是:“那是自然的,这种房子好盖,也适合居家过日子,听说如今就是京城也流行这种方正的格局。”

一边说话间,已经进了小柳村,又走一段路,就到了孙大发家。

钱中人叫了门,没一会儿就有一个约有四十多岁的中年妇人开门,见了钱中人笑称:“可算是把你们等来了,赶紧屋里坐。”

等一行人进了屋,那中年妇人又忙着端茶倒水,而一个四十多岁头发半白的中年汉子站起来迎向钱中人。

“钱老弟来了,赶紧坐。”

他又瞧瞧李鸾儿和金夫人:“不知道二位如何称呼,您二位也赶紧坐吧。”

瞧来,这应该就是孙大发了,看孙大发的态度倒是蛮热情的,李鸾儿便想着这地应该是能买的成。

一时坐定,早有茶水端上来,李鸾儿喝口茶,咳了一声:“孙大叔,咱们明人不说暗话,我瞧着您家在官道旁的那块地好,早有主意买下来,今儿来就是与您商量来着,您看看多少钱合适,给个痛快话。”

“大娘子着实痛快。”孙大发笑了:“你不扭捏,我便也痛快些,我那地原有三亩多些,旁边的桃树也是我家种下的,再有那地临近官道,与旁的地自然不一样,如今上等的好田一亩约八两纹银,这地怎么着也得十两,再加那几棵树,多的我也不要,四十两银子就卖与你了。”

四十两?

这钱倒是不多。

原李鸾儿打算花百八十两买地呢。

在她想来,这路旁的地要比别的贵上许多,价钱上翻上几番都不止呢,可却没想到孙大发只一亩多要了二两纹银,着实让她有些想不透。

后来她一想,倒是她钻了牛角尖,这可不像是现代房产热的那些年头,地皮全让无良的房产商炒到天价了,如今这路旁的地,又不是县城,更不是什么商业繁华的地段,自然和平常的庄稼地价钱上差不了多少。

“孙老兄,这可就是你的不是了。”那钱中人自然是向着李鸾儿的,见李鸾儿不说话,还以为她不满意价格呢,赶紧道:“这官道旁的地时常有行人踩踏,收成上可不比别的,再者,就你那几棵破桃树可不值十两纹银呢,李大娘子是真想买这地,你给便宜些,咱们就把这事定了。”

李鸾儿一听,四十两还有讲究的余地,赶紧笑笑:“孙大叔,我也不费那嘴皮子了,三十五两,您要同意,咱们这就去过户,若是不行,我再看看旁的地。”

第三十六章五七习俗

更新时间2014…9…108:50:24字数:2343

“三十五两,这……”

孙大发有点为难:“不瞒大娘子说,我这手头实在是紧,大娘子看能不能再加点,我那地确实是好,难得的旺地,要不是钱财不凑手,我必舍不得卖。”

李鸾儿笑笑,瞧瞧钱中人:“我记得紧挨着孙大叔家的那块地也不错,不知道那是谁家的?”

“似乎是前王庄成家的,说起成家,和大娘子家还沾亲带故呢。”钱中人想了一下回答。

孙大发一看是真急了:“别,可别,大娘子有话好说。”

“孙大叔,三十五两确实不低了,您那地说实在话,也就是我们打算开食肆的才买,若想种田,谁都不会买紧挨官道的地,十两银子一亩,这价钱真高了。”李鸾儿皱皱眉头,为难道:“可谁让我偏喜欢上了,贵便贵些,没法子,三十五两,已经是我的极限了,要知道,这地买回去还要请人平整,还要盖房,我手头上总要留些银子过活吧。”

孙大发想想确实是这么回事,而且,李鸾儿给的价钱在买家里算得上高价了,他一咬牙:“那就依大娘子,三十五两,咱们马上去签文书。”

不一会儿,孙大发叫小儿子请来里正,两家签了过户的文书,钱中人和李鸾儿又马不停蹄的去了县城到县衙里备了案。

这地皮李鸾儿多交了银子签了红契,备在了李春名下,为此,竟是多花了四两多银子,等签了契约,李鸾儿又给了钱中人二两银子的中介费用。

把一切事务搞定,李鸾儿怀揣地契和金夫人归家。

才一进门便见李凤儿坐在院中做绣活,一边眼巴巴的盯着门口直瞧,看到李鸾儿和金夫人回来,她立刻蹦了起来,把手中的活计放下,一脸笑容的问:“可是办好了?”

李鸾儿笑着从怀里把地契拿出来递给李凤儿:“把地契收好,等过了娘的七七,咱们就开始盖新房。”

“盖新房罗……”李春在屋里听到,一蹦一跳的出来,一把拽住李鸾儿:“大妹,咱家盖新房,盖新房了,春哥儿要住新房罗……”

“哥。”李凤儿白了李春一眼,一把拉过他嘱咐道:“出去了千万别跟人说咱家盖新房的事情,不然别人会打咱家的主意,咱家就没钱盖房了,也没钱买肉吃,更没钱买食材给哥做菜用了。”

李春一听吓坏了,赶紧捂嘴:“春哥儿不说,打死都不说。”

说完这句话,他噌的跑进厨房,不一会儿端出一碟子小巧精致的点心放到院中的石桌上,拉着金夫人并两个妹妹坐下:“吃,可好吃了,春哥儿做的。”

李鸾儿摸摸李春的头,拿了个凳子先递给金夫人,又搬了凳子自己坐,坐定之后拿起点心咬了一口,随后便眯起眼满脸的享受之情。

这点心做的真的很好吃,清淡而不油腻,又别有滋味,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香甜的味道,才咬第一口,便觉有一种青草的味道,那种嫩嫩的,春天里小芽才从地里发出来的感觉,再细细的嚼,又感觉点心的面皮很是筋道,那草芽的味道转变成花香,春日午后,在太阳下悄悄开放的野花的感觉。

如果细细感觉,并不觉得像是那些富贵人家做的多精致的点心,可却有一种乡野的,野性的又纯真的感觉。

吃过之后,便如同整个人置身于春日的原野中,那种说不出来的温暖的天然的微微欲熏的感觉让人贪恋。

李鸾儿吃完一块点心,又拿起第二块,而金夫人和李凤儿已经吃到了第四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