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敌医神-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狍子从身上摸出手机,打开上面的手电筒功能,观察下方的痕迹,很快就确定了张均逃走的方向,他简短地道:“追!”
  张均此时已在下水道里走了几十米,他发现这种鬼地方居然什么破烂都有,铁丝、塑料袋、砖头瓦块。此时,拥有透视异能的他显露出优势,黑暗丝毫不能影响他的活动。
  又走几步,前方出现一个t型弯道,他左转继续急走。突然间微微停顿,伸手在墙上一拉,居然从偶尔露出的软泥的墙壁中抽出一根钢筋,看上去三十多公分长并且一头尖锐,上面锈迹斑斑。
  他眼中寒光一闪,收起钢筋继续前行,不过步子不似刚才那样急切。
  狍子和二狗没多久也到了t型转弯,他们观察许久才继续向左走。这一段通道更加黑暗了,手机能照亮的范围有限,两人深一脚浅一脚地朝前走。
  “狍子,这小子怎么比咱们都快?根本不像受伤的样子。”二狗骂骂咧咧地道。
  狍子也很疑惑,说:“或许人在逃命的时候,能够暴发出潜力。”
  就这样又走了一段,前方透出一缕光亮。两个人连忙奔过去,就发现头顶上的井盖被人掀开了。狍子皱眉道:“他上去了。”
  二狗一下急了:“快追啊,千万别让他跑了!”说着,就猛一推狍子。
  狍子一言不发地顺着铁制的竖梯往上爬,当他的脑袋探出井口,心中突然生出不好的预感,然后后脑就猛得一痛,一阵天昏地暗,整个人都失去了知觉。
  一根锈迹斑斑的钢筋刺进了狍子的后脑,尖端冲上,深入大脑导致瞬间毙命。张均表情狰狞,狠狠拔出钢筋,狍子的尸体随即掉落井下。
  下面的二狗才爬了一半,就感觉劲风扑面,脑袋一痛就被尸体砸落下去,整个掉落泥中,吃了一嘴的臭泥,呕吐不止。然后他惊恐地发现,狍子死了,后脑被人扎出一个手指头粗的血窟窿。
  二狗往上面看了一眼,神情恐惧,然后他一咬牙,丢下狍子的尸体转身就走。他决定放弃追杀张均,狍子的死让他胆寒,不敢一个人追下去。
  张均看到另一个人退走,便踉跄地站起身子,往绿化带走,他要找回自己丢下的挎包,那里面有他的钱包等物,丢了的话就没法回家了。
  还好,包还在那里躺着,当他弯腰捡起挎包的时候,突然感觉一阵天旋地转,差点摔倒在地上。他心里吃了一惊,暗道:“不好,失血太多,必须忙治疗才行。”
  他干脆就坐下来,宁静心神,用内视之法观察受伤部位。很快,他就看到了内部的伤情,一条中等血管被刀锋刺破,左肾也被扎出一个口子。
  幸运的是,肾上的刀口并不深,也没有扎到太大的血管。
  他的内视其实来源于透视异能,这般全神贯注观察之下,就感觉左眼流出一缕暖流,经过鼻梁,通过后脑顺脊柱下降。暖流走到两肾中间的位置时,便一股脑儿都冲向受伤的左肾。
  顿时,张均就看到左肾沐浴在一片金光灿烂之中,左腰部位暖烘烘的十分舒服。内视之下,他感觉受创的组织开始缓慢地进行自我修复。
  “没想到左眼的金光能通过内视的方式滋养身体,这伤不用担心了。”张均心头大喜,放下心来的他决定就在原地安心地养伤。
  就这样坐了足足两个小时,他发现腰际刀伤已经基本恢复,而且暖烘烘的非常舒服,他相信只要再用一两个小时,身体就能完全恢复到健康状态。
  。。。
  。。。
  
第三十二章 郭兰
  
  正当这个时候,前方传来细碎的脚步声,张均猛得睁开眼,一把握住旁边的半截钢筋,目透寒光,还当是另外一个杀手去而复返。
  一双纤美的女子玉手分开花枝,轻步踏来。女子模样二十一二岁,神色娴静淡,气质娇美动人,一身白色的运动装拜遮掩不住她婀娜的身材,特别是胸前那一对撑起衣衫的峰峦相当可观。
  看到坐在地上一身污泥的张均,女子顿时一怔,然后露出狐疑警惕之色,下意识地退了小半步。毕竟这个时候很少有人进入绿化带,她显然有点担心遇到坏人。
  张均睁眼看向对方,猜到对方的想法,便露齿一笑,解释道:“你好,我刚才摔伤了,请问附近有医院吗?”
  女子打量了他一眼,道:“附近没宾馆,你哪里受伤了?”
  张均一脸苦笑,道:“前面下水道井盖不见了,我一不小心掉落下去,结果弄成这个,把手给弄伤了。”他在下水道逃命时走得急,手上刮了一个大口子。
  女子似乎想起了什么,无奈地摇摇头:“我想起来了,前面确实有一个井盖被偷了。唉,那些人真是的,一点也不顾及路人安危。”
  张均感觉好笑,心说小偷如果替别人着想,那就不是小偷了。不过,这也让他感觉到女孩的单纯可爱。
  女子想了想,道:“你身上这么脏,恐怕连车都打不上。不如这样,你去我家换件衣裳,洗个澡,然后再想办法,你看行吗?”
  听她这么一说,张均就是一呆,心说运气不错,遇到好人了,于是连忙点头道:“那真是太麻烦你了。”
  女子微微一笑,道:“不麻烦,我家就在附近。”于是,她便带着张均,返回家中。
  路上,张均随意和女子聊了几句,知道她名叫郭兰,每天晨练都会经过这片绿化带。刚刚遇到张均,正是她晨练归来的时候。
  张均身上沾满了污物,臭烘烘的很难闻,所以就落后两步跟在郭兰身后走,以免熏到对方。郭兰似乎看出了他的想法,对他回眸一笑。
  郭兰的家就在不远处,穿过两条公路,就是一大片气势恢宏的建筑群,远远就能看到“中原大学”四个字。张均认得这个地方,意外地道:“原来你家在教学区?”
  中原大学为全国知名学府,本科一批招生的重点院校,在某些专业上于国内首屈一指,声名在外,排名与东海大学不相上下。
  郭兰点头一笑,说:“我爸是平原大学考古系教授,我也是去年才从平原大学毕业,专业也是考古系。”
  张均对于平原大学有些了解,夸赞道:“考古系可是你们平原大学的骄傲,创系仅十年就已经能和京都第一大学和金陵大学的考古系齐名,非常了不起。”
  郭兰俏脸上露出一丝骄傲,道:“那是当然,考古系是我爸一手筹建的,当年可没少从京都和金陵挖人。”
  张均心说这就难怪了,原来她老头在考古系强校挖了人。
  进入中原大学,他顿时感受到特别的气息,浓浓的书生意气扑面而来,他仿佛看到一届届的莘莘学子从这里走出,然后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他们的才能。
  “嗯?难道是因为透视异能的原因,我才能够感受到这种气息?”张均暗思,于是他渐渐把心神沉浸于这种氛围之中,去感受它。
  这缕气息中,有一点骄傲,一点清高,但更多的是欣欣向荣的朝气,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以及自强不息闯荡天下的霸气。
  “中原大学的氛围果然与众不同,不愧是知名学府。不知道东海大学的氛围又是怎样的?等有机会,一定要回去走走,感受一下那里的气息。”他暗暗想道。
  边聊边走,这一路上,满身污秽的张均吸引了不少好奇的目光。不过,那些好奇的目光,很快又都被美丽动人的郭兰给夺走,让张均颇有抛砖引玉的感慨。
  很快到了教师宿舍区,郭兰把张均引入一座单独的院落。这座小院占地一百多平方米,里面修建了一栋两层的小楼,红砖碧瓦,与其余高楼大厦的公寓式建筑迥然不同。
  院门很低,只有半人多高,它更多的作用是装饰,而不是防护。进入院落,郭兰在外面就唤道:“爸,我回来了。”
  小楼的门打开,走出一位五六十岁,形容枯瘦的老头。他个头不高,戴一副黑边老花镜,穿一件青灰色的汗衫,腰里还系着厨房围裙。
  老头看到张均,奇怪地问:“兰兰,这小子是谁,怎么像刚从泥里钻出来。”
  郭兰就把遇到张均的经历简单说了,老头一听点下头,道:“原来这样,那你去厨房看着火,我带小伙子去换洗衣裳。”
  郭兰对张均笑笑,说:“这是我爸,郭书。”
  张均鞠躬道:“郭教授好,我是张均,能见到您很荣幸。”
  郭书摆摆手,说:“不用客气,跟我去清理清理身上。”说着,就把张均带到西边的卫生间,让他先把身子清理了。
  卫生间面积很大,一侧被做成了浴室,用起来很方便。张均连忙把身上的臭衣服都脱下,麻利地开始冲洗身上。洗澡的时候,他伸手摸摸后腰伤口,已经基本上愈合了,只留下一线微小的凸起。
  冲洗完后,郭书拿了一叠衣服走进来,道:“这套内衣是从校园超市买的,外套是郭兰哥哥穿过的,你别嫌弃。”
  张均非常感激,道:“太谢谢郭教授了。”
  
   “别客气,赶紧换上衣服,出来一起吃饭。”说完,郭书就离开了。
  换上衣服,张均感觉清爽多了,他来到郭教授家的客厅,发现郭兰已经把饭菜都端上了桌,并笑着说:“你还没吃饭吧?一起吃好了。”
  张均有些不好意思,连忙道:“不了,我不饿。”
  郭兰笑道:“不饿也得吃,我已经把你那份做出来了。”
  张均无奈,只得硬着头皮人坐到餐桌上。他的人坐下之后,就渐渐放松下来,开始和这对父女有说有笑。
  吃着饭,郭书突然停止了咀嚼的动作,整个身子都僵硬起来,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郭兰脸色一变,连忙放下碗筷,走上前轻声问:“爸,腰脊又疼了吗?”
  郭书轻微点头,然后身体静止了足足五六分钟,才慢慢放松,额头上已是大汗淋漓。
  张均就坐在郭书旁边,对方疼痛难忍的时候,他暗中透视观察,发现此人的腰椎部分有明显的暗伤和错位,挤压到椎管内的神经。
  看到郭教授平静下来,他问:“郭教授,你的腰有问题?”
  郭教授摆摆手,苦笑道:“老毛病了,七十年代下乡做知青的时候,不小心从山上滚下来摔的,都四十多年了,隔三差五的就要疼一回。”
  说着话,他连不停倒抽冷气,显然疼痛还没过去,只是没刚才那么严重罢了。
  张均想了想,说:“郭教授,我懂一点推拿,不如帮你试试,看能不能缓解疼痛。”
  郭教授一乐,笑道:“好啊,不少人给我治过,也用过推拿的法子,感觉效果还不错,那就麻烦小张你了。”
  张均便让郭教授平躺在沙发上,轻轻按压他受伤的腰椎。他可以透视到内部情况,所以按压的效果立竿见影,先是微痛了一下,之后郭教授立刻就不疼了。
  原来,这种方向准确,力度适中的按压,能把稍稍错位的腰椎朝正确的方位推动,减少神经的压迫力,疼痛自然就消失了。
  他惊噫了一声,道:“小张,居然不疼了!”
  张均微微一笑,手指按着不动,道:“别说话,还没完。”话落,他左眼中射出一缕金光,打入对方受伤的腰椎。
  霎时间,郭教授感觉腰椎部位暖洋洋的非常舒坦,这是自打受伤后,从未有过的感觉,他不禁轻轻叹息了一声。
  连续打出三道金光,张均才慢慢松开手,而郭教授没有再感到疼痛。不过他知道,自己现在没能力给对方正骨,这病也没有根治,只是暂时帮他减轻了痛苦,强化了神经而已。
  张均出手相助,一大半是感激父女二人的援手之情,另一方面也不忍一个老人受这样的痛苦。
  郭教授站起身后,神色惊讶地看着张均,道:“小张,你的手法真管用。我这病,看过多少家医院,医生都说脊椎的地方太危险,建议保守治疗。我也试过专家的针炙推拿,可效果比你的差远了。”
  张均“呵呵”一笑:“我只会一点皮毛,我师父才叫厉害呢,改天我请他来给您看看,十有**可以将您的病根除掉。”
  父女两人都露出喜色,郭兰更是惊呼道:“真的吗?”
  张均微笑着点头。
  郭教授大笑一声,对郭兰道:“兰兰,佛说善有善报,果然不假啊。你出去一趟帮了小张一把,结果就让你老爸我的病有了治愈的希望。”
  郭兰满脸欢喜,“嘻嘻”笑道:“都是爸爸教女有方,功劳还是老爸的。”
  听着父女二人互相打趣,张均不禁想到千之外的父母,心想这次回家,一定好好调理下爸妈的身体。
  。。。
  。。。
  
第三十三章 淘宝
  
  吃过早饭,郭教授把张均请进书房。因为刚才那段小插曲,他对张均的印象很好,这会儿已经不把他当外人,居然把自己多年的珍藏都展示出来。
  郭教授打开一个大箱子,把一幅幅三尺见方的相框取出来,上面嵌满了各式各样的瓷片、陶片,表面用厚棉布蒙着,十分爱惜的样子。
  张均心想这些破瓷碎瓦有什么好看的,不过当他细细观察,就发现每块陶瓷片的质地都不相同,他不禁道:“郭教授,这些陶瓷碎片好像都不一样。”
  郭教授“呵呵”一笑,道:“眼力不错,这些碎片种类很多,有宋代五大名窑的哥官汝均定。还有元代青花,明代永乐甜白,成化斗彩,以及清代的珐琅。”
  “以上所说只是些具有代表性的瓷器,我收集的碎片包括各个年代,各个地域,上至汉唐,下到建国初期,应有尽有。”郭教授得意洋洋,“想要把这些搜集完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张均拍他马屁,竖起大拇指,道:“厉害,它简直就是一部陶瓷发展简史,郭教授不愧是做考古的,一般人也没这眼力的魄力。”
  郭教授感慨道:“四十多年了,我从七十年代就开始收集,直到去年才达成心愿,想想也确实不容易。”
  张均确实对这些碎片没啥兴趣,不过人家把一生的心血都展示出来,他也不好随便看看就走,于是似模似样的欣赏起来。
  看的时候,他的目光随意落到一片瓷片上,这是一片元青花的碎片,有巴掌大小。当他凝视观察之时,不经意就展开了透视异能。顿时,他的眸光仿佛穿透历史的长河,落到了元代大地之上,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气息。
  残暴,浩荡,野心十足,以及愤怒、压抑、痛苦,诸多情绪霎时间渗入他的脑海,让他心头泛起各种滋味,他不禁长长叹息一声,道:“元朝怎能不亡!”
  郭教授猛然听到这么一句没头没尾的话,一阵愕然,不过他看到张均正在欣赏元青花的碎片,顿时明白过来,笑道:“元朝只存世八十几年,因为它过于残暴和**,这样的政权不可能长久,它是自取灭亡。”
  张均点点头,他一样样观察下去,宋代的,明代的,清代的,每一种都带给他不同的感受。即使同一个朝代,同一个皇帝统治之下,不同地域的瓷器携带的气息也有不同。
  这是一种很奇特的感应力,他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每一件物品的人气息和历史特点。这是一种宏观的把握,不借助仪器,类似于直觉。
  张均本打算应付一下,随便看几眼,可他不知不觉就沉浸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之中,惊叹历朝历代的繁荣化,感慨时代的变迁历史的推进。
  他一个瓷片都没落下,从头看到尾,一幅幅,一片片,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两三个小时。郭教授起初还陪在旁边,后来看到张均如此入迷,他也心中高兴,笑呵呵地看书去了。
  当张均把全部的瓷片看完,才从中回过神来,发现已经是中午十二点了,他一拍脑袋,连忙走出书房,就看到桌上已经再次摆满了饭菜。
  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道:“郭教授,不好意思,刚才太入迷了,忘记了时间,没耽搁你什么事吧?”
  郭教授放下手中的一本大部头书,爽朗地笑道:“小张啊,人不可貌相,没想到你也是位玩瓷器的,不然哪会这样入迷呢?一般人见到这些东西,恐怕连多看一眼都懒得,更不要说一看就是几个小时了。”
  张均一阵汗颜,他初时不也是这个态度?要不是感觉看一眼就走的话失礼,他恐怕早就离开书房了。
  郭教授似乎非常高兴,招呼张均坐下,对郭兰道:“兰兰,你看看小张做学问的态度,再看看你哥,哼,那小子整个一不学无术的不孝子。”
  郭兰抿嘴一笑,妙眸在张均脸上扫了一下,道:“可不是,要是哥哥,恐怕连一分钟都坚持不住,亏他还是古董商人。”
  张均被夸得不好意思,“呵呵”一笑,说:“郭教授,我才不是什么行家,以前也没怎么接触过瓷器,刚才不过是好奇罢了。”
  郭教授更加高兴了,道:“年轻人谦虚不是坏事,好,非常好。你这样的人做学问,必定能够有所建树。”
  郭兰翻起了白眼,道:“爸,别总拿你课堂上那套教育人,快吃饭。”
  早上蹭过一顿了,中午再吃一顿也没什么,张均于是没客气,放开了肚量用餐,这种豪爽的态度更让郭教授喜欢。
  吃过午饭,张均道:“郭教授,郭兰,打扰你们一天,很不好意思,我要赶晚上的火车,就不留了。”
  郭兰一愣,道:“这就要走吗?为什么不留几天?”话一出口,就感觉不对,大家认识才半天而已,这样说有些孟浪了。
  郭教授也道:“小张啊,要是没什么重要的事,别着急走。我这几天闲得很,下午你陪我去鬼谷街走一趟。”
  张均也听说过鬼谷街的大名,那是一条古玩街,汇聚天南海北的古董商人,热闹非凡,在全国都非常知名。他心想反正晚几天回去也没什么,况且今天遭追杀的事已经在他心中留下阴影,也要找时间好好想一想。
  “我在东海并没有得罪过什么人,除了一个徐博之外,就只剩下陈富生了。陈富生这个人虽然小心眼,但还不至于找人杀我。”想到这里,答案呼之欲出,要杀他的人必是徐博!
  “好一个徐博,五次三番对我下手,这个仇我一定要报!”他心中腾起一缕杀机。
  片刻的失神之后,他微微一笑
  ,道:“那好吧,我也想去鬼谷街长长见识,只要郭教授别嫌我麻烦。”
  下午,郭兰开车,载着张均和郭教授前往鬼谷街。鬼谷街划分三大区域,北区主要买卖现代艺术品和仿品,南区属于自由交易区,基本上都是地摊。剩下的东区是清一色的古玩店铺,经营五花八门的古玩生意。
  郭教授一进古玩街,就往南区走,跟在后面的郭兰笑道:“爸,又想淘几件宝贝吗?”
  原来,郭教授曾经在地摊上发现一块唐代的蒙尘古玉,以五十元的代价买走。后来,古玉经过郭教授经年累月的把玩,渐渐显露出非凡的玉质,如今成了他的贴身之宝,轻易不愿示人。
  听女儿打趣,郭教授“呵呵”一笑:“说不定小张能给我带来运气,今天能捧只元青花回去。”
  这话连郭教授自己都不信,说完,他自个先笑了。
  南区是游客最多的一个区,几乎每个人都有淘宝心态,幻想着可以在地摊上捡漏。其实大家明白这种好事属于小概率事件,一百个人中,或许只有一个半个的人运气不错,能够买到物超所值的东西。可这并不影响大家的热情,此地照旧每天都人山人海,车水马龙。
  置身于这样的气氛之中,张均也突然觉得说不定真能淘到宝贝,于是拿眼四下扫视,看看有没有中意的东西。
  郭教授很快就在一个地摊旁边蹲下,拿起一串佛珠细细观察。郭兰也没闲着,跑到另一个摊上,捧着一个玉碗看了又看,脸上的表情犹豫不定。
  张均自从上回“内视”之后,就发现自己的透视范围延长到了两米多,方便了他观察地上的古玩,不必像以前一样,每次观察东西都得弯腰弓背凑近了看。
  可即使如此,他依然没发现什么特别的物件,心里大为失望,于是就向郭教授打了声招呼,一个人继续往前走。
  “考,还宣德炉呢,明明就是铁铸镀铜的玩意,居然还敢开价一万。”看到某个摊子上,一名买家和卖主热烈地讨价还价,他一阵无语。
  一路走下来,他凭借透视能力,发现地摊上的东西基本上全是赝品,偶尔有件真玩意,价格也高得离谱,就算买下也稳赔不赚。
  “一水的坑爹货,要不是我有透视异能,八成也会买上几件不一不值的东西。”他摇摇头,便加快了步子,准备快速穿过这条街,去另一条卖字画的街道看看。
  经过街道拐角,张均的目光不经意地在一个摊位上扫了几眼,突然就停下步子。原来,他发现一件直径二十多公分的铁制三足香炉。
  这铁香炉表面上没什么特别,工艺粗糙生涩,就连不懂玩的人也能能看出它不像物,最多能卖几斤生铁钱。
  但奇的是,他发现这铁香炉内部,居然还有一个香炉,而且形状和刚才那个地摊上的赝品宣德炉很像。等他透视之后,顿时就从它上面感受到一股特别的气息。
  这股气息内敛昌明,励精图治,治武功颇具气象,沉静中不失锐气,正是宣德年间的时代的气象。这种气息,他从郭教授保存的宣德青花瓷器碎片中感受到过,二者几近相同。
  “里面的东西难道是宣德炉?”张均的心脏狠狠一跳,他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宣德炉的名字早在电视网络上听说过,好像很值钱的样子。
  。。。
  。。。
  
第三十四章 二百块的宣德炉
  
  张均神色不动,走上前细细观察,透视之下,他发现铁香炉是中空的,里面包裹一个铜香炉,两者之间的空隙用石蜡填充。
  “光是把制成这件东西就非常困难,制造者必然大费周章。”张均心想,“那么里面的东西即使不是宣德炉,那也能值几个钱吧?”
  想到这里,他指着铁香炉问:“老板,这个多少钱一斤?”
  那老板一听差点吐血,叫道:“我说大兄弟,你这是买白菜呢,咱这可是真东西!”
  张均撇嘴道:“行了老板,真的假的你我心知肚明。我家里缺一个香炉,你给个价吧。我先说明,你给高了我可转身就走,改天买个石香炉一样用。”
  遇到张均这样的,那老板暗叫倒霉,不过这铁香炉已经在他手里留了大半年了,当初是他一百块钱从农村收来的,一直没能出手。
  想了想,老板道:“兄弟,五百块你看成不成?”
  张均扭头就走,后面老板急了,大喝道:“兄弟,留步,四百!”
  张均头也不回地道:“二百块,不卖拉倒。”
  老板一咬牙,心说好歹也赚了一百块,罢了,就卖给他。想到这里,他无奈地叹息一声,说:“好吧,二百就二百,一天没开市,便宜你了。”
  张均咧嘴一笑,爽快地交了二百快钱,然后抱起那铁香炉就走,屁颠屁颠地跑到郭教授,道:“郭教授,我买了个宝贝。”
  郭教授正在看东西,转头一瞧就乐了,笑问:“多少钱买的?”
  张均老实回答:“二百。”
  郭教授点头:“不错,现在钢铁价格上涨,过几年就能保本了。”
  周围人一听都笑了,张均也跟着“嘿嘿”发笑。
  郭教授刚才明显在开玩笑,这时正色道:“小张,在这条街上打眼是正常的,但你要学会吃一堑长一智,这样能磨练出眼力。”
  张均忙不迭点头,说:“郭教授,我问个问题,宣德炉值多少钱?”
  郭兰这时也过来了,听到他的问话,摇头叹气,故意道:“俗,真俗,你这么问让一个考古学家情何以堪嘛。”
  郭教授瞪了女儿一眼,对张均道:“真正的宣德炉存世很少了,制作精美大气,宣德皇帝只造了三千件。现如今,只有故宫博物院的几件和大英博物馆的两件被部分人视作真品,其它的则下落不明。”
  “宣德炉在明清时期就有仿品,数量很多。但即使是仿品,不少也能值得七八十几万。后来的仿品就更多了,民国的,现代的,五花八门。你出去看看,几乎每家古玩店都摆上那么几件宣德炉,其实全是仿品。”
  “至于真的宣德炉,那属于无价之宝,国之重器,是不会有人卖的。”郭教授道,“而且就算有人拿出一件真正的宣德三年的香炉出来,世间也没有人可以断定它的真伪。”
  张均一听就急了,道:“什么?这么说宣德炉真假根本无从判断?”他还想着借怀中之物发上一笔财,谁知道会是这样。
  郭教授似笑非笑地看着张均,道:“怎么,瞧你的模样,手中有真正的宣德炉不成?”
  后者干笑一声,自然不会在这种公众场合说出来。
  郭教授便将其中原委细细道来,说:“明代宣德皇帝当年为造香炉,责成宫廷御匠参照皇府内藏的柴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名瓷器的款式,及《考古图》等史籍,设计和监制了一批香炉。”
  “为了保证香炉的质量,工艺师挑选了金、银等几十种贵重金属,与红铜一起经过十多次的精心铸炼。成品后的铜香炉色泽晶莹温润,是工艺品中的珍品,以至于在很长一段历史中,宣德炉成为铜香炉的通称。”
  “可是,宣德三年只铸造成三千座香炉,以后再也没有出品,它们都被深藏禁宫之内,普通百姓只知其名未见其形。如今经过数百年的风风雨雨,真正宣德三年铸造的铜香炉极为罕见了。”
  “为了牟取暴利,从明代宣德年间到民国时期,古玩商仿制宣德炉活动从未间断。甚至就在宣德炉停止制造后,部分当年负责铸造铜香炉的官员,召集原来铸炉工匠,依照宣德炉的图纸和工艺程序进行仿造。这些经过精心铸造的仿品可与真品媲美,连专家权威也无法辨别,至今国内各大博物馆内收藏的许多宣德炉,都没有一件能被众多鉴定家公认为是真正的宣德炉。鉴别真假宣德炉已成为国内考古学界的悬案之一。”
  张均听后,苦笑道:“如此说来,就算真正的宣德三年也未必卖出高价。”
  郭教授道:“那也说不定,有些仿品做工精湛,偶尔也能卖出天价。前段时间,香港就有一尊宣德炉卖出了两千八百万的高价。”
  张均点点头,不再说话,如果只是两千八百万的话,他倒不着急出手怀里物件了,毕竟它有可能是真正的宣德三年铜香炉。
  等郭教授终于买下一面铜镜,张均便上前低声道:“郭教授,咱们回家,我有事情跟你说。”
  看他神神秘秘的,郭教授心里好奇,但他强忍住没问,点头道:“好,回去。”
  到了车上,郭兰先发问了,她一脸狐疑地问:“张均,咱们才刚到,你这样着急离开做什么?”
  张均一脸严肃,道:“不能说,回家就知道了。”他的表情,搞得郭教授也不敢问了,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