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同人)贾环重生复仇记-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2章
三十多串风铃,一百多个海螺,在那些书生从众心理,或者是起哄的情况下很快就卖完了,价格还都挺不错的,一百文一个的风铃,十文一个的海螺,价格高不说,还有些手头松范的给的一些零碎赏钱,加在一起也有五六千文,也就是近六两银子,这还是贾环手里那十一两银子以外的收获,这让村长整张脸都笑成了菊花。
要知道每一家可是都出了最少一串风铃,十来个海螺呢,就是按照最少的来算,那也是有二百文钱,能买上二十斤粮食了,这放在寻常人家,就是一家人一个月的口粮,若是手脚快,人口多,这一次拿出来三串风铃,十几个海螺的人家,那四五十斤粮食都能让一家子一个月都吃上干饭了。
而换来这些的功夫才多少?不过是花费了一天的空闲而已,这样算起来,这钱来的那真的不是一般的快。当然更厉害的是贾环,那手里的十一两银子,有十两二百五十文是他自己的。剩下的那几串,他看得很清楚,有小苗家的一串,还有另外两个是村子里最穷困的人家的,可见他在选的时候就已经刻意的考虑到了村子中其他人的情况,给了一定的照顾,这让村长也很是欣慰。
“赶紧的,收拾一下,准备回去吧,对了,先去买粮食,省的回去的路上还要兜圈子,各家的钱都换成粮食。”
说话间,村长还拿出了一张纸,用不知道那个犄角旮旯寻来的炭在上面划拉,估计是在记录各家的具体收入,到时候好分给各家相应的粮食。
“啊,对了,二子,你那个钱大,那十两银子收着吧,过了年好收拾你家的房子,这一次你家也有四百多文可以分,四十多斤粮食也够你们吃的了,前一阵子村子里分的肉,加上这一次的钱,各家今年都能过上个好年了。”
村长高兴了,这话也多了起来,手脚不停的收拾东西还不住的开始盘算起各家的家底,作为村长,这么几个人的村子那每一家的情况那是如数家珍,清楚的很呢。
其他人这会儿也在算钱,兴哥儿听着村长的话,一个劲的笑,那脸上的神色是爹死后难得的轻松。
骡车还是很给力的,600斤粮食很轻松的就拖着走,唯一影响的就是贾环,只能跟着走路了,这车上已经放不下这么一个大小伙子了。不过这也没什么,看着这高高的粮食袋子,贾环只觉得高兴,他已经算过了,这海螺风铃估计还能卖上一两次,毕竟到了冬日,这东西就不一定能卖了,而且这县城内买这个的人总是有数的,没有那么多的有钱人,像是今日,就有好几个书生,穿戴就能看出日子不是太宽裕,即使眼红了半日,也不过是拿出十文钱,买上一个海螺回去好不至于和其他人没了共同爱好。再让他们拿一百文出来那是不可能的,他能算计到的买家,也不过是那些喜好附庸风雅的人,贾环在算计这些人在看到那些书生们的最新喜好的时候有几个会跟风一起买,还有那些书院的先生是不是也会有买一个赏玩的兴致。
即使这些人全都买了,那么他算计了一下这县城的人口,还是只能无奈的发现,最多不过是再卖上三次,而且还是在这东西不至于被流传到其他海边村落,让人跟着分一杯羹的情况下。
算计到了这些,贾环就为自己最初想的发家致富的法子感觉叹息,这毕竟只是下等县啊,人口实在是少的可怜,若是在京城,按照他的想头,怎么也能卖出去一两个月的份额,当然被人跟风的可能性也一样会扩大的就是了。
贾环有心和自家大哥说说他的想法,可一回头看到的却是那几个小子们满心欢喜的样子,甚至三哥他们还在探讨要卖多少串风铃,就可能凑齐他们给别家姑娘下聘的聘礼的问题,这话就说不出口了,很是不忍心打断他们的美梦,穷人做个好梦都不容易,还是下一次再说好了。
因为这一次收获实在是惊人,又要带着粮食回去,所以在经过秋山村的时候,他们又一次过门而不入,没能去舅舅家走上一圈,直接亢奋的准备回村子粮食去了。就是往日对那舅舅家走的最是勤快的兴哥儿也没觉得这事儿有什么不对,更不用说是贾环了。带着这么多粮食做客,你这是准备送粮食呢,还是炫耀啊!所以回家没商量。
或许是没有想到他们居然能在当天赶回来,或许是因为回到村子的时候,那天色都已经有些发暗,走进村子,只感觉到一阵的冷清,还是村长直接将东西都赶到了自家门口,然后让兴哥儿去敲了敲那大门不远处用来召集村人的大钟,这才让整个村子又添加了几分的生气。
不用说,这一次他们几个人的收获在第一时间就让整个村子都欢呼起来,众人虽然也暗暗的期盼着这东西能换点钱回来,甚至是能换上五六斤的米粮,可是真没想到这东西居然真的换来了,还换的比他们期待的还要多出四五倍来,这绝度是天大的惊喜。
小苗第一时间就扯着兴哥儿满脸喜色的问道:
“兴哥儿,快说说,我家能分到多少?我做了两串风铃,还有十多个好看的海螺呢。能多多少钱,不对,是能分多少粮食?”
兴哥儿怎么可能不记得自家未婚妻的收获,立马看了看周边,没人注意就开始往外爆料。
“这次可是好运的紧,遇上了一个大手笔的书生,用250文一个的价格,挑了足足四串,其中一个就是你的,那可是二百五十文,还有啊,另外一个卖了一百文,海螺也卖了十文一个,你那些足足卖了有五百文,那可就是五十斤粮食,你说厉害不厉害,真是没想到那东西居然也能卖那么多钱。”
小苗已经听不到后面兴哥儿的话了,只是一个劲的在想那五十斤的粮食。
“五十斤,五十斤啊,有了这些,加上海猪肉,我和奶奶天天吃肉粥也能吃两个多月了,终于不用担心冬天了,呜呜呜,不用奶奶冻上了手还不停的织布了,能吃饱了,终于能吃饱了。”
这声音中的哽咽,让兴哥儿心中一阵的发堵,越发觉得自己没用,这可是自己没过门的媳妇,日日吃不饱,若不是这一次二子运气好,又是最早看到了海猪,又是想到了这买海螺的主意,自家还有小苗家,还不知道要吃多久的苦,受多少的罪才能换来一顿饱饭呢。
“小苗,你先别哭啊,有这功夫还不如赶紧的领了粮食回去好生歇着,明儿早些起来继续赶海捡海螺呢,我瞧着那县城还有好些人会买,今儿有几个后来过来的时候,咱们都卖完了还可惜来着,只要再卖上两三次,就是吃到开春的粮食也能挣出来。”
兴哥儿也是聪明人,能在这么一个年岁就当起家中的顶梁柱,怎么可能不知道轻重,不知道看长远些,更别说心下对于这在他看来不值钱的东西的市场有些担心的情况下了,更是很小心的再观察这个他不明白的世界,在卖东西的时候就小心的看了看周边还有那些人对他们的东西感兴趣,再他看到这东西引起的热闹之后,就开始算计这东西会有多少人要,多少人买,有心多挣钱了。
有了这份心,当然贾环是不知道的,不然也不会担心打破了自家大哥的美梦,这些汉子虽然木讷憨厚,不懂得什么生意之类的事儿,可是他们也有自己的判断的,而他这一说果然就是说在了坎上,听得小苗连连点头,眼睛放光。
“很是很是,是我糊涂了,这会儿流眼泪可不合适,赶紧回去煮粥好好吃一顿,明儿抓紧了做风铃才是正事儿,一串风铃才五六个海螺,就能卖一百文,比单个的卖划算多了。”
这个更狠,都已经开始算计成本问题了,也不想想这人工难道不是钱啊!好吧,对于这些吃不饱的人来说,出力气的活计,还怎不值钱,只要能挣钱,什么不能干!
其他人零零碎碎的也都把今儿一天的事儿打探了一个一清二楚,一共才几家人家,都没法保密对吧,反正大家伙儿这一次都是很高兴很激动就是了,每家每户都领回去了好大一袋子粮食,彻底点燃了大家的热情,都不用贾环招呼,他就能预料到明儿一大早这海滩上必定又是一群人。
☆、第13章
有钱挣那热情,绝对能烧干大海,果然就像是贾环预料的那样,天还没亮一个村子的男女老少就等在了海边,就盼着这海水退下去了。一边等,一边还在那里聊天,说起自家昨日做了什么吃,家中得了多少粮食,还有几个更绝,已经开始算计这一次准备捡多少海螺,做多少风铃,挣多少钱了,连这钱挣了之后,花在何处都已经有了预算。
“我都想好了,咱们辛苦上半个月,就这每次四百文来算,十次,那可就是四千文,足足四两银子了,有了这四两银子,家里的老房子正好能做一次翻新,还能加盖上几间,给家里孩子成亲用,这事儿我家不知道盘算了多少回了,就是手头紧,一直没办成,有了这笔钱,那真是瞌睡遇上了枕头了。”
这是村民甲,他们家房子紧张是全村最明显的,要是贾环家不是年久失修,这房子都比他们家宽松些。怪不得这么着急想着房子的事儿呢。
“房子是大事儿,不过要我说,这给孩子定亲也是大事儿,我家那小子成亲的银子我攒了好几年都没攒够,有了这样的收入,这一次算是一下子能凑足了,就是聘礼也能置办几样像样的东西了。”
这家是家中孩子多的,孩子多劳力就多,这本是好事儿,可是孩子多同样也意味着这婚嫁上的花销也多,确实更让人头疼,这笔钱更折腾人。
“要我说,这次的事儿还是小苗家最是划算了,她们祖孙两个住在龙王庙里,房子都不用修了,宅基地还能给小苗当嫁妆,这挣了钱,可妥妥都是能立马吃到嘴里,穿到身上的实在事儿。就是想要防着将来,她家祖母好歹也挂着龙王庙看庙的活计,总能有口饭吃,倒是免了不少的事儿,就是有的多,也是置办嫁妆衣裳的份。”
前头说着自己家的事儿不算,这几个还开始算起别人家的情况了,这世上,从来都不缺少嘴碎的人,也不少那些爱盘算别人家的妇人。
“要我说,这一次老贾家算是最得利的了,那个火红的海螺,谁知道居然能卖那么多的银子呢,这一下子这老贾家可算是翻身了,听说他们家已经开始盘算这修房子的事儿了。”
“齐氏也是个有福的,原本她家男人死的时候,那真是惨啊,兴哥儿都没长成,没娶媳妇呢,那几个孩子也小,使不上力气,只有张嘴要吃的年纪,谁家不是说这老贾家眼见着要败落了,也就是小苗那孩子命苦,娘家没了人,夫家又是这个样子,只怕以后能不能挺过来都难说,谁知道这一次居然一下子就这么翻身了呢,有了这银子,若是在加上这辛苦钱,说不得过上几年,除了房子,他们家连船也能重新置办上呢。”
“怎么,你眼红了?”
“是眼红了,你不眼红啊,只是我心里有数的很,这眼红归眼红,可该感激的还是要感激,不说他家二子给咱们寻摸出了这么一条财路,就是上一回那海猪的事儿,那也是托了那孩子的福,不然咱们能有那么多肉吃?咱们渔家的人,恩怨分明的很,所以即使眼红了,以后这该回报的时候,我也绝对不含糊。”
这话说的,立马就获得了边上的人一阵的赞赏,确实这村子或许小,这村民或许穷困,可是面向大海的人总有内陆的人所没有的心胸,爽直,大气,和大海一样宽广,环境对于人性的影响也由此可见。
村子里的人这一次那是真真的对着贾环一万分的感激,这年头,像是他们这样的人家能来钱的手段那是相当的少的,除了打渔,卖鱼,花点力气,用命博去海里弄点东西卖以外还能干什么?田地?这石头山边上,实在是没法子养活人,能种上几分地的蔬菜就已经很不错了,就这收获还不如外头的一半多,可见这地方有多贫瘠。做买卖?他们世世代代在这渔村长大,又能接触外头多少时候?哪里知道什么能买,什么能卖?就是再聪明,没有门路,没有消息,没有渠道也没辙,这年头走出自家地域的县城范围都是需要路引的,他们能做什么?打猎?这倒是可以,可是那只能去主脉的山上,而这主脉也不是什么猎物多的地界,还有其他村子的人在那里讨生活,人家经验更丰富,行事也更方便,他们能有多少优势?就是想要打石头,做个石匠,都不成,谁让这周边石头山多,造成了石匠也多呢,没有竞争优势啊。
如此一来,贾环这个村子,那是除了打渔再没有了其他的生活技能,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才会一直那么穷,而村长家能比其他人好些,一来是他们家人丁最多,整个村子里,有四家是他们同一个祖先的同族人,占了村子里四分之一的人口,人多力量大吗,二来也是他们家还有个祖传的手艺,那就是起屋子,这建造上的本事不小,还能做点木匠,时不时能去外头接点活计做,如此一来,一代代下来,这家业才比其他村民多些,即使分家,也不影响他们家的根底,比如村长家,在隔壁村子据说还买下了五六亩的田地。
有了田地,最起码这米粮上多少能自给自足了些,再加上其他的收入,这才是他们家能买的起骡子,拥有这村子里唯一一辆骡车的缘故。
可你要说这村子里其他人真的一点技能都没有?其实也不然,只是他们都不知道这些日常不重视的技能也能换钱而已。
“大哥,这风铃多了,估计就不一定能卖好价钱了,我前些时候看到姑丈做了好些个鱼骨雕,我想着是不是下一次也一并带着去试试,说不得就有人喜欢呢。”
贾环的姑丈姓钱,是这个村子里六个姓氏中最后一个,也是人最少的一个,就他们这么一家子,代代单传,就是贾环的姑姑也只生了一个儿子,今年已经二十二岁的钱海星,而这个表哥,娶了王小苗的一个堂姐,如今也生了一个儿子,三岁的宝儿,贾环家出事儿之后,这一家子也帮衬了不少,只是他们家自己原本日子就不怎么宽裕,虽然房子什么的还算是不错,可是那船却早在上一代就已经跟着姑丈的爹出海难的时候一起沉没了,如今全靠着姑丈给旁人家的船上做大师傅过活,再加上,还有王小苗那里也需要帮村,所以能给与他们家的帮助不多,可即使再不多,那也是人家的心意,贾环可不会忘恩负义的忘了人家,故而在寻摸着发财的路子的时候,也没有忘了将亲戚拉一把,卖不卖的出去且不说,好歹也是个路子不是,万一真的有人喜欢呢?就是卖出去一两个,也能换上几斤米粮回来不是。
兴哥儿听到这个也是一愣,随即又是一喜,乐呵呵的摸着脑袋说道:
“还真是,这城里的人喜欢的东西都奇奇怪怪的,咱们看着寻常的,说不得人家就是喜欢呢,再说了,姑丈刻得东西确实都挺好看的,先头我还看到过一个大的,是海豚,可漂亮了,姑丈藏的可深了,说是他年轻的时候遇上的一头搁浅的三丈多长的大鱼的头骨做的。这东西要是拿出去说不得还真是能卖上个大钱,若是这样,姑丈还不得高兴死。”
贾环一听居然还有这样的大家伙也是一愣,随即一喜,他不是这些渔民,没什么见识,自然知道越是稀奇的,惹眼的东西越是卖的上价钱的事儿,想了想说道:
“若是这样,这大东西还不能立马就拿出来卖,咱们下次就带点小的过去,大哥,你记得那个十两银子买了那火焰海螺的书生不?那人不错,家底估计也有,又是个喜好稀奇古怪东西的,若是到时候引得他自己来求,说不得还能卖的更好些。”
送上门去和人家求上门来价格妥妥是不一样的,这一点贾环很清楚,他可不想自家姑丈吃亏,虽然这银钱不可能到他手里,可亲戚日子好过了,他家能没好处?那可是亲姑姑,亲姑丈。
“若是这么说起来,二子,咱们也该多寻摸些好东西了,记得爹以前每次出海,总会在渔网里拣点好看的,有意思的东西回来,给咱们玩,这些东西里也不知道有没有能卖大钱的,我得去找找。”
兴哥儿或许是上一次那十两银子刺激了,或者是被贾环说的那骨雕卖钱的事儿引发了灵感,猛地也好像是开了窍一般,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贾环一时倒是有些接受不能,这原本已经沉稳的像是个二三十岁的中年人那样的大哥突然有了属于他这个年纪的活泼,可是心下也暗暗有些期盼,若是大哥真的能找到好东西就好了,这个家即使如今看着好像有了些希望,可是底气还是太少了些,若是不加紧寻摸法子,过了年,等手里的银子花销在了房子上,家底掏空之后,又要面对一穷二白的境遇了。
☆、第14章
贾环他们的爹从海里捡来能给自家孩子当玩具的又能有什么好东西,即使只是个渔民,不认识宝贝这样的事儿也是有的,可是这一翻家中积年的货色就能翻到值钱货的概率却很小,就是贾环自己也从不抱有任何的希望,最多就是有什么值钱的木头,而即使这样也不一定能换钱,被水泡过的木头能有什么价值?又不是龙延香什么的,想要这黄金一般的香料,除非他们将这海岸线掘地三尺,还有点可能。
只是他没有想到的是,意外终究还是有的,这重生了一把,金手指还是会存在的。
当天晚上,就在贾环一家子吃饭的时候,兴哥儿说起了今儿从山下宅子里找到的那些旧年父亲从海里弄来给大家当玩具的东西,一时勾起了大家的眼泪,一个个忍不住将东西都拿了出来,一个个端详,就好像能从这些东西上看到自己已经没有了的父亲一般,贾环虽然感觉没有他们那么深,毕竟不是一个灵魂,可是毕竟也有那么一丝记忆在,再想想以前贾政对他的不闻不问,忍不住也唏嘘了起来,伸手将那个据说是父亲给他的一个贝壳拿起来揉搓了一下。
可是不想下午时候串风铃是扎破的手指上渗出的血迹沾染到了这贝壳上面,就在那一瞬间,一阵白光闪过,那贝壳居然莫名的不见了。这让贾环整个人都傻了,偏偏这会儿其他人似乎什么都没有看到一般,还在摸着眼泪,这一下子把贾环吓得可真是不轻。
连着问了好几次,想要问问,他们可能看到那白光,可曾看到那贝壳,不想那贝壳的事儿似乎一瞬间就在这世间没有了任何痕迹,即使是当时将贝壳取来的兴哥儿居然也一脸的茫然,似乎从不记得有这么一个东西。
哈,这下贾环真的有点傻眼了,他自己是重生而来,对着那些神神叨叨的事儿,自然比寻常人更加深信几分,莫名想着该不是这贝壳也是什么了不得的物件?或者是他又一次被人上身了?可是他自己真的没有感觉不妥当的地方啊!那到底是怎么了?
贾环心神恍惚之下,不知道动了多少脑筋,想了多少种可能,可依然毫无头绪,最后在齐氏招呼下,懵懵懂懂的就跟着兴哥儿去了石床那边安睡。
忘了说起,这自打他们家搬到了山上之后,这山洞那真是一天一个样。那山洞被分成了两个部分,东面成为了卧房,还用几个箱子加上一些架子隔成了两间,石台铺成的床位比较大,成为了三兄弟的卧房,而另一处从家中搬来的木床则是齐氏带着鱼娘的房间,而靠近洞口的地方,一张有些瘸腿,用石块顶着勉强使用的放在了北面石壁边上,这是他们待客吃饭的地方,而这石头垒的灶台却是放到了洞口处不远。
将这灶台放在这个位置也是家里人精心安排的结果,这山上风大,自然比山下还冷些,冬日里日子只怕是更加难过,为了让这山洞不至于冷的让人住不下去,在这洞口放上灶头显然是个不错的法子,一来他们如今用的是石炭,便宜火头也持久,不怕风吹的厉害了,熬不到天亮,二来这石炭可是有炭毒的,放在门口也好散味,不至于晚上睡熟的时候中了招,一家子没了下场。
如今他们这山洞虽然是有了门,可那也不过是将山下宅子的门搬了上来勉强扎上了些其他的树枝之类的当个遮掩而已,尺寸实在是不合,上下左右的都留出了不少的空隙,贾环甚至还想着哪天去寻些破布来,将一些缝隙堵上,只留下最上头的那一点,充当通风的口子,免得到了冬日,那寒风刺骨,吹散了这山洞中难得的温度。
扯远了,继续说贾环,他好容易在石床上躺下,可就是睡不着啊,边上哥哥弟弟都开始打起了小呼噜了,可他的脑子却依然再想那个一闪而过的白光和那不见了踪影的贝壳。
可光想又有什么用?不见了就是不见了,别人不记得了还是不记得了。他就是想破了脑袋还是对着这个事儿没有任何的法子。
就在他以为在怎么想,除了脑仁疼什么都得不到的时候,不想才沉下心,准备睡觉的时候,猛地一个拉扯,他就感觉自己似乎被带到了一处白雾环绕,四下朦胧之地。
“这,这是哪里?”
贾环不是现代人,没有看过那些所谓的空间类型小说,自然也不知道这金手指是个什么东西了,若是换成了其他现代穿过去的,只怕这会儿都要乐死了,这么明显的提示对吧,说不得还要挑挑拣拣的想着是什么样的金手指呢。而贾环呢,喊了无数声无人应答,出又出不去,心下已经是慌的都要尿裤子了,好在没多久这白雾隐隐的开始消散了一些,从半空中引出一个大大的圆盘来,上头还有一个红色的宝石。
贾环看到有东西出来了,或许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可有东西总比什么都没有强些,所以努力就像看清楚那到底是个什么物件,不想他这边才一想,整个人就飘了起来,开始往那大圆盘靠拢,这让贾环又是一阵的惊慌,好在没多久他已经到了那圆盘的面前终于看到了上面的痕迹。
那到底是什么呢?一个大圆盘,红宝石卡在中间,还有一根指针,最要紧的是,在贾环靠近的时候,上面还出现了一排的字。
“每月一次抽奖,请按红色按钮开始抽取。”
贾环又不是不识字,这有了字迹自然是要看分明的,这一看又是吓了一大跳,这莫名怎么就有了个抽奖?在看看那圆盘,在他看过了字迹之后,那字迹立马隐了下去,随即又出现了大大小小的格子,里头开始出现一些图片,有的有些模糊,有的却很是分明,就想是那个最大的格子里,分明就是银子。
这让贾环有一种被馅饼砸中的感觉了,他已经意识到了,这或许就是那个贝壳,就是那一闪而过的白光造成的东西,而所谓的一月一次的抽奖,那也就是说,以后每一个月他都能通过这个东西,得到一些物品,不管是不是值钱的,有用的,对于他如今这一穷二白的人家来说,那或许都是很了不得的好东西。
想到这里,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和渴望,伸手往那红宝石按了下去。那大圆盘看着沉重无比,那指针也分明是石质,好似从古至今都未曾动过一般,可就在贾环按下红宝石的瞬间,那指针就飞快的动了起来,等贾环忍受不住那转动带来的阵阵漩涡一般的风而避开一些的时候,那指针有慢慢的缓了下来,最终停留在那个最大的格子上,然后就在贾环面前,开始凭空的凝结出一团的云雾,当云雾散去,三个小小的银角子出现在了贾环的面前,就这么凌空而立。
贾环呼吸都开始急促了,手心全是汗水,可眼睛却死死的盯着那银子,好半响终于伸出了手,将那银子捏到了自己的手里,细细的掂量了两下,这才咧开了嘴,终于笑了起来。
就凭他的手感也能算计出来这到底是多少,那可是足足五两银子呢,这对于如今的贾环来说,那真的是好大的一笔意外之财啊。
☆、第15章
只是这银子就是到了贾环的手里,一时半会儿的也没法子拿出来,不然他怎么解释这银子的来处对吧,所以即使有了可以让他稍稍安心的银子,贾环还是在第二天一大早又开始了忙碌的生活。
有了那一日的好收获,各家自然对于这风铃的事儿很是积极,甚至为此琢磨出了不少的法子,或是用鱼骨做装饰,或是用海星等等,看的贾环也有些眼花缭乱之感,心下忍不住大呼这些人的创作能力。
而这样的东西卖出去自然也和原本几个海螺拼凑的风铃价格是不同的,或是一百五十文,或是两百文,不过是半个月的时间,倒是让这些长年累月不得积蓄的渔家一个个都积攒下了一二两银子来,特别是那几个会做骨雕的,更是经由贾环的推销,卖出去了不少骨雕制品,那贾环姑父家的大海豚,更是直接卖出去了五两银子,引得村中人一个个很是羡慕。
看着姑父的笑脸,也只有贾环知道这买卖其实亏得不能在亏了,这样的东西,若是直接放到上好的店铺中,推销给那些达官贵人,或许三五十两银子也是能得的,可惜了这毕竟不是什么繁华之地,卖东西的人也是人人可欺的草民,就这价格还是人家厚道给的好价钱了。
你说不可能?看看最近这县城附近的摊市就知道了,半个月的时间,足够让附近其他处有眼力见的人看到了这海螺的好处,有好些人已经开始参与了进来,这附近又不是只有这一处海滩,也不是只有一个渔村,手巧的更是不在少数,卖的人多了,自然这价格也就是上不去了,若不是他们村子做了头一个吃螃蟹的人,只怕还得不到这样的利是。
唯一的好处或许是这附近的商贩们也看到了这东西的市场,有好些小贩已经开始在各处渔村收海螺了,虽然价格便宜了些,不过是五十文一串,一个海螺不过五文钱,可这毕竟是不要本钱的东西,又免去了来回的脚程,倒是也能勉强过得去,而这些小贩们自然是运到离着海边更远的城市里去挣钱了,如此一来市场大了,倒是给周边所有的渔村都寻了个活路。
也正是因为这样,贾环虽然对这东西没法子再卖上高价有些可惜,可想到能不用操心这县城的市场饱和也算是松了一口气,而其他各家虽然也嘀咕这价格有些低了,可自己卖也卖不上什么高价的情况下,倒是也能知足。
最关键的是,这半个月以来,一二两银子的收入,已经让这些渔民们很是欢喜了,这个年头,一两银子还是很有购买力的,就粮食来说,十文一斤,或许听着好像挺高的,可是你要知道这时候的斤两那可是一斤十六两,而一两银子可是有足足一千文,也就是能买一百斤粮食,那可是一石了。寻常人家一家三口吃上三个月,也未必吃的玩,若是四五口人,也能吃三个月的饱饭。
从这一点来说,这一二两银子,那简直就是他们这样的渔民将近半年口粮钱,能半年不用操心粮食,怎么可能不知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