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迷梦-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眼下重新看着这一部经过后期制作的成片,藤原纪香觉得恍若隔世一样。因为没有看过成片,所以这一次首映也是自己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最终表现,就感觉在影片中显得强气、性感的女主角仿佛不是她本人一样。和以往小打小闹,矫揉造作的日剧和日本电影不同,这部电影的整体氛围显得凝重,但是在凝重中又带着某种靓丽和轻松,靓丽的就是出场的美人儿,轻松就是男主角的头疼,和女主角不靠谱的行为。因为和整体氛围不是很搭配,所以显得特别明显,让人印象深刻,忍俊不禁。
毋宁说这就是导演要达到的效果,基本上就是要把故事拍成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在石头中穿梭的恶魔这种桥段,本来是脑洞大开的产物,但是在这部电影中却显得煞有介事一般,被围困在大厦里面的大人物们的嘴脸也刻画得如同小说里面一样栩栩如生。或者说是比小说中更加栩栩如生,毕竟视觉的演绎更加直观。
因为是第一部的缘故,所以比小说剧情更多的是做了不少背景铺垫性的情节。从现场不断发出的惊呼声和喘息声,就可以看出来电影受欢迎的程度。沈正辉随意地在电影厅里面扫了一眼,发现原作者田中大神也看的目不转睛。
沈正辉看了看一旁的福田光美,低声说道,“我觉得能破三十亿,你觉得呢?”
“四十亿。”福田光美回答道。(未完待续。。)
ps:  生病了,喉咙好痒,媳妇嘱咐我早点睡觉,结果拖延症……
马上就要上班了,泪目啊!

第226章 给人信心的票房
实际上无论是沈正辉还是福田光美对于票房的估计都太保守了。经过了长时间的宣传、新闻炒作、发酵,以及娱乐圈的撕逼大战,《药师寺凉子怪奇事件簿》上映的意义并不在于这部电影上映本身,反而在一开始就被宣扬说是acg和真人电影的对接尝试。
其实日本的真人电影不乏acg改编剧本,但是这一次的宣扬是不同的,宣扬的重点在于技术性和国际性。
技术性就是说明真人电影拍摄能够呈现acg中能够表现同时真人电影中难以表现的镜头,在评论家嘴巴里,《最终幻想之灵魂深处》就是一个技术性上取得成功,但是商业性失败的范例,成为了acg转化电影一次沉重的打击。
这一次的电影虽然说不上如同《最终幻想之灵魂深处》一样全cg镜头,但是如何把真人电影和acg的特质结合起来一直是日本电影的一个重大的课题,又是如此有代表性的作品,所以不仅仅是普通的观众被这个电影所吸引,专业人士同样关注电影的技术性和拍摄的思路。
国际性就比较简单了,日本虽然是经济第二大国,但是从本质上讲内心深处还是有着很深的自卑感。在电影这个项目上,除了动漫电影之外,真人电影上一向是自娱自乐,特别是在黑泽明逝世之后,日本的大导演在题材上说得好听是具有风格,说得不好听是道路显得太狭窄了。日本的电影一般来说都是依靠刺激和猎奇来吸引观众的。沈正辉的横空出世虽然说让很多日本人圈内人嫉妒,但是公正地说,对于拓展日本电影的题材,他胜过了任何一个日本大导演,也胜过了任何一个日本电影资本家。
这一次《药师寺凉子怪奇事件簿》使用了香港和大陆的顶级演员,又用了日本第一号性感女星,显然,目的不仅仅是日本市场,所以日本本身对于这部电影的国际市场的表现也充满了期待。一般来说,在台湾、香港、东南亚地区的票房日本人都不是太关注了。他们更注意的是这部电影能够在美国和欧洲有什么样子的表现。
所以在好多心理的作用下。《药师寺凉子怪奇事件簿》一下子就形成了观影狂潮,以至于买下《英雄》在日本发行权的发行公司不得不把放映时间延后,以避开这股浪潮——没错,春日没有购买《英雄》在日本地区的发行权。这倒不是因为沈正辉和福田光美开不起价。关键就在于《英雄》在日本地区的发行权和北美地区的发行权是捆绑销售的。米拉麦克斯影业公司一举将《英雄》的全球发行权据说按照4000万美元的价格买了下来。
但是转过身来,米拉麦克斯影业公司自己又将《英雄》的版权分拆成各个地方又重新卖了一次,春日显然没有兴趣当二道贩子被米拉麦克斯影业公司宰一顿。于是沈正辉只好和《英雄》失之交臂了。最起码表面上的原因是这样,而实际上也许任何一个电影圈内人士都会认为大概春日要将发行的精力集中在沈正辉的两部片子上,所以才不在《英雄》这部戏上投钱。一直以来,沈正辉都是春日的中心,这是不言自明的事情,大概张导演也是这样想的,在中国的时候,在公开场合见到了沈正辉还和他惋惜了一下。
《英雄》在中国国内票房飘红,但是在日本,则是《药师寺凉子怪奇事件簿》掀起了巨浪。
两部片子并不是同一时间上映的,不过一个还没有落画,另外一个紧接着就上映了,又都是中国人导演的,于是自然而然地也会被拿出来比较。本来之前在各种数据上就已经被《上海堡垒》碾压的《英雄》又一次被郁闷地轮了一遍。
本来在两个不同的市场上映的片子就不具有比较性,但是《药师寺凉子怪奇事件簿》在日本第一周的票房就突破了三十亿日元,这就一下子抽翻了英雄国内的最终2。7人民币的票房,按照首周的数据,日本的票房就是冲着一百亿日元去的。所幸的是在香港首周票房不过六百多万,大部分人都是去看张国容的。在台湾这个日本的精神殖民地,《药师寺凉子怪奇事件簿》掀起了一股不知道怎么回事的飓风,一帮台湾人狂热地涌进了电影院,硬是贡献出来首周一亿新台币的票房来,这部片子在台湾如此火热简直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所以当张导演被记者问道要求发表看法的时候他便带着酸酸的与其说:沈导演所处的市场和我们不是一个档次的。
“那么《上海堡垒》呢?”记者自然问道,“这部电影肯定能够在国内上映,张导演您觉得它是不是能够超过《英雄》的票房呢?”
张导演板着脸,面无表情地回答,“我很期待。”
电影票房似乎也有马太效应,《药师寺凉子怪奇事件簿》高烧不退,票房也一时之间成了日本的话题,导演、演员、明星等等纷纷出来发言,仿佛不说这部电影自己就落伍了一样。藤原纪香在综艺节目上大受欢迎,通告排得满满的,每一个日本民众打开电视机都能够看见藤原纪香穿着性感的女王装束,在节目上大秀药师寺凉子的气质。
节操无下限的综艺节目还让藤原纪香当场表演如何踢男人的jj。
就在这样的全民大狂欢之下,《药师寺凉子怪奇事件簿》的票房稳定地朝着第二周27亿日元,第三周25亿日元,第四周20亿日元稳步前进着,一直到了第六周的时候,票房还有8亿日元。最终上映了八周,陆续落画,最终的票房也没有超过《跳跃大搜查线…封锁彩虹大桥》的173亿日元的票房,不过这部电影现在还没有拍出来,于是最终票房128亿日元,顺利地超过了《跳跃大搜查线 电影版》成为了暂时的日本本土真人电影排行榜的第一位。在日本历史电影排行榜上目前它前面就是《幽灵公主》的193亿日元。
一时之间不管是日本还是中国,对于沈正辉的电影取得这样的成绩,一时之间都有些失神了。(未完待续。。)

第227章 《上海堡垒》袭来
《药师寺凉子怪奇事件簿》的制作费用达到了二十亿日元,给演员的片酬只是其中非常小的一部分,绝大部分的制作费用都花在了后期的镜头制作和特效拍摄上,按照春日的计算,以春日自己发行的优势,只要在日本本土取得三十亿的票房就能够收回成本,日后可以通过版权等方式赚取长期利润。卖出去的版权和国外发行都是净赚。
在如此有利的情况下,沈正辉和福田光美都没有过高地期待最终的票房,谁知道市场回馈了一个大惊喜。
沈正辉知道特效的电影会有好的回报,但是他被日后的特效折腾高了胃口,以为《药师寺凉子怪奇事件簿》的特效还太普通。这都是源于他的标准太高了,不过电影发展的速度也实在是太快了。要知道《黑客帝国》刚出来的时候大家还万分惊艳,到了第三部的时候观众已经开始对里奥在天上飞和他的武打动作感到厌倦了。
《药师寺凉子怪奇事件簿》在香港只取得了两千多万的票房,这和沈正辉以往的战绩相比有些差,但是实际上已经是年度十大票房的成绩了,女王的魅力还没有笼罩到这里,这都是因为田中挖坑挖的太慢了,而当前字幕组也太少了一点。台湾的状况就异常不同,田中的坑书基本上都是同步发行,在电影放映期间销售量暴增,台湾的小清新们对于追逐日本的潮流非常有兴趣,因此创造了一个让沈正辉觉得颇有荣誉感的票房成绩来。4。6亿新台币,稳稳压住日后的台湾本土电影第一名一线。
而紧随着《英雄》的落幕则是《上海堡垒》的上映,这一部大对决的戏份全国人民都等了好久了。
原本沈正辉还有些忐忑不安的,等《药师寺凉子怪奇事件簿》的票房成绩出来了之后,他就彻底地丢弃了这些忐忑不安了。在那些一个个牛逼轰轰的投资二代大爷面前尽显艺术家本色来。老子一部电影赚了十亿多人民币票房,还没有在美国和欧洲上映呢,尼玛三亿人民币投资的电影在我面前**个屁,有本事放开大陆市场让《药师寺凉子怪奇事件簿》上映一下?
当然,沈正辉也不觉得《药师寺凉子怪奇事件簿》能够在大陆刷多少票房,十年后还差不多。眼下这个题材还不一定有市场。但是这不妨碍他在别人面前摆出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作为发行商的中影和保利集团和春日签订的是分成买断相结合的合同,合同规定,如果《上海堡垒》能够在日本取得三十亿日元以上的票房,春日支付买断版权费用1亿人民币。如果票房成绩在二十亿到三十亿之间。支付八千万人民币。二十亿以下,支付五千万人民币。现在,看着《药师寺凉子怪奇事件簿》一百多亿的票房。这两家发行商都觉得有些后悔,只有安慰自己说中国题材在日本不一定有高票房,日本人不一定喜欢看这部。
同时,通过春日的牵线搭桥,哥伦比亚也对《上海堡垒》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有意派出高层来到中国谈判,并观察该电影在中国的票房表现,以确定版权购买价格。
于是沈正辉就在中国的首映式上再一次见到了托马斯先生。
两个人的谈话是在电影之后而不是电影之前进行的,可以理解为哥伦比亚希望能够借发行权给沈正辉压力,另外一方面沈正辉未必没有借着自己的电影品质提高自己身价的打算。,
在中影集团的操持下,《上海堡垒》的首映式星光灿烂,刚刚大获成功的张导演都出现在了首映式的现场来给沈正辉捧场,《英雄》剧组几乎一个不拉地出现了,两个剧组的人在一起相处得极为亲密,完全没有之前报道上剑拔弩张的样子。张导演甚至微笑着应对了记者对于票房的提问,声称《英雄》和《上海堡垒》的票房胜利都是国产片的胜利,自己非常希望《上海堡垒》的票房能够突破《英雄》,因为这对于国产电影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上海堡垒》剧组除了周讯显得十分淡定之外,郑超和张嘉一对于这样的场面都有些紧张。杜雨露老师是无所谓了,他是老江湖了,走的也不是偶像派的路线。不过老先生对于能够参演这样商业化的电影还是感到十分得意的,所以对于票房和电影的评价也十分期待。那些参与电影制作的专业人士都隐藏在看不到的地方,特别是张局座,虽然打扮得英俊潇洒的样子,但是穿了一身普普通通的衣服像是普通人一样来参加首映式。在沈正辉看来,他如果穿着军装来参加走秀,过上十年八年这部电影的首映式就能够成为传说了。但是显然这样的奢望是不能达成的了。好几十个专业顾问斗打扮成了普通人来参加首映式,但是往哪里一坐就能够让人看出气度不凡来,这就是军人的气质。
王安萍也来参加首映式了,她非常低调地戴帽子和墨镜,比明星还明星,沈正辉邀请她参与和哥伦比亚的谈判。本来这件事情沈正辉自己完全不想参与的,毕竟在这个片子里面他只是一个导演而已。但是在哥伦比亚放出希望能够和他谈的风声之后,一帮红二代也不会放过到手的钞票,所以实际上他是被架出来的,底下真正做商业的他都不认识,王安萍来算是熟人来站台,表示说投资方没有绕过导演做什么罢了。
于是托马斯先生和沈正辉、王安萍坐在了一起,他旁边还有韩三爷、保利方面的经理,托马斯先生在电影开始之前的预告片里看到了航母的镜头,于是毫无顾忌地对沈正辉说道,“这种大场面的战争片不一定好收回成本。之前《珍珠港》的成绩就不怎么样。”
“那部戏……呃,运气不好,撞上了911吧。”沈正辉回答道。
“呃,你这么说还真的是。”托马斯耸了耸肩膀,“好在不是我们投资的。”
“我在大陆的上一部电影也是战争片,上下集加起来打破了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号》在中国的纪录。”沈正辉这样回答道。
“哦……”托马斯有些尴尬,“我说的是美国市场。”
“美国市场我们看完了再说吧。”沈正辉回了他这一句,便静下心来开始认真地看电影了。
说实话,《上海堡垒》的剧情设置和《珍珠港》一样,夹杂着战争与爱情。所幸的是中国人对于爱情不像美国人那样墨迹。没有颠倒到战争与历史做了爱情的陪衬的地步,从根本上来说,这也是一部追求视觉效果的电影,当泡防御、飞机、航母、东方明珠塔作为防御武器出现的时候。很明显能够听见放映大厅里面一阵阵的吸气声。
即使是抱着捧场想法的人也被壮丽的场面吸引得目不转睛。这个时候。夹在在期间的文学青年的爱情故事,反而是一种放松的调剂了。
许清的严肃的女军官的扮相和周讯调皮可爱的女孩子的造型都让在场的人眼睛一亮,这倒是让张子怡不忿起来。因为据说选角名单上是有她的,她以为这是因为和《英雄》相冲突的原因,不然路依依的角色轮不到周讯。这位小姐如此自信原因就是她的国际影响力。比起来,周讯和她差的不是一点两点。但是实际上沈正辉是不可能用她的。
电影厅里看得最投入的另外一群人便是以张局座为代表参与了拍摄的顾问们,这些人在拍摄的时候提的专业意见最多,有些被采纳了,有些没有,此时他们也是第一次看到正式的完整的片子,张局座看到自己在绿幕面前摆出的指挥若定的表情此时真正地展现在了航母上,一时之间还有些激动,心中的得意不知道和谁说。日后他的《防务新观察》节目的很多资料背景片都是用的《上海堡垒》的电影镜头,那些参与拍摄的人看到最终的效果居然如此惊心动魄,不少人都张大了嘴巴。
“这也太……厉害了吧,拍的时候我怎么觉得怎么怎么傻,最后出来居然这么牛逼啊!”有人感叹道。
“三个亿的拍摄费用,你以为是白花的?”旁边就有人笑他。
现在他们还太少见多怪,几亿元的投资打水漂的事情也不会不会发生,日后好几位大导演都会做这种事情。
张导演就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感觉沈正辉的拍戏的路子完全走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反思是不是学院派把路子走得太死了,所以不仅赶不上半路出家的,连门外汉都比不过。
韩三爷和保利的经理一边看还一边关注着托马斯的表情,托马斯全程嘴巴都没有合拢过,他看过《上海堡垒》的动画片,但是没有想到的是电影的基调和节奏与动画片完全不同。同时他又为中国观众的反应所迷惑,完全不明白为什么航母上飞机起飞之后,就有人用力鼓掌。
“怎么样?”一旁的王安萍拍了拍沈正辉的手臂,然后半天没有等到回应。转过来一看,沈正辉自己摸着下巴,目光直直的盯着银幕。
王安萍又拍了拍他,“怎么样?”她问的是等会儿谈判的事情。
结果沈正辉吸了吸鼻子,“拍得太好了,”沈正辉低声说道,“我自己都要感动了。”他脑海中此时浮现的是将来的中国自己的航母上舰载机成功起降之后,国人们自发的庆祝的视频,这些镜头和他眼前的电影重叠起来,让他一时之间有些分不清情绪。
王安萍摇了摇头,准备不在这个时候问他。
安静的放映厅显示着影片的魅力,当最后主角收到耽误了好多年的短信的时候,现场居然传来了女孩子的哽咽声。
中国移动植入的广告赚翻了。王安萍心里面对自己这样说道。(未完待续。。)

第228章 版权的价格
毫无疑问,《上海堡垒》的首映式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从满带着笑容从放映厅走出去的观众的脸上记者们就可以直接读出来这样的消息。
托马斯觉得自己压力巨大,他觉得即使是讲的中国的故事,这部电影到了美国大概也能够获得成功,保守估计,上亿票房达不到,五六千万不成问题。宣传力度加强的话,上亿也不难。
特别是他知道,这部电影春日是一定会引进的,说不定成本已经收回去了,北美版权是纯利润,因此谈判的压力会很大。
好在在来之前高层已经把谈判的条件定得非常优厚和清晰了,他觉得完成任务压力不大,压力在于如何漂亮地完成任务。
“沈先生,我们是老朋友了,大可不必把场面搞得这么严肃。”托马斯在看到黑压压的大一片人坐在谈判桌后面顿时觉得压力巨大,“也不用这样正式,咱们不能在餐桌上谈吗?要知道,我怀着对中国美食的最大热情来到中国的。”托马斯这样说道。
“托马斯先生,”沈正辉也有些无奈,“这个,我只是一个导演,要和你真正谈的在场的先生女士他们才是投资商的代表。”
“但是也不用这么多人吧!”托马斯努力表现出自己被震撼的样子,“我觉得人少比较好谈一点。你的电影非常好,我还没有祝贺你。”
“谢谢。”沈正辉站起来和同样站起来的托马斯先生握了握手。
托马斯对着所有人说道,“我能请投资方派出一个或者两个代表来和我谈吗?”
大家的目光集中到了王安萍的身上。
王安萍撇嘴。“你们商量一下,派一两个人和沈导演一起去吧。”她站起身来,“我才没有兴趣呢!”
“安萍姐,你这说什么话呢!”当场就有人站起来,然后各方面唧唧咋咋乱成一团。
托马斯对着沈正辉做了一个邀请的手势,“我能单独和你说几分钟话吗?沈先生?”
沈正辉站了起来,“请你理解,”他说道,“这部片子的投资方太多了,你知道。光是挂上名字的副导演。这部电影就有二十五个。”
“我完全理解,呵呵。”托马斯回应道,于是有一个机灵的翻译就领着沈正辉和托马斯先生到了隔壁的小会议室,这边的大会议室便临时被一帮投资方用来讨论开会了。
沈正辉知道这位翻译是过来旁听的。不过他不介意。因为说的事情应该和《上海堡垒》的发行权无关。
果然。做下来之后,托马斯首先恭维了沈正辉,称赞他的能力超过了好莱坞的绝大多数导演。仅仅呆在亚洲地区实在是太可惜了。
“我觉得还不错,日本人很喜欢我的电影,上一部电影刚刚创下了日本的电影票房纪录。”沈正辉回答道,对于这种程度的恭维大可不必放在心上,虽然听起来是很好听就是了,“票房成绩不错,我的压力也不大。”
“恕我直言,”托马斯说道,“好莱坞才是您最佳的施展才华的地方,日本虽然是全球第二大票房仓库,但是北美的容量比它大得多,诚然,您在日本和亚洲地区能够取得上亿美元的票房,但是如果是在美国导演同类的片子,我觉得一定可以赢得十倍的票房。”
一旁的翻译都要发傻了,十倍的票房,那就是十亿美元吗?
沈正辉看了一眼翻译,“你太夸张了,我可不是詹姆斯?卡梅隆。”
“好吧,十倍听起来是比较夸张,但是五六倍绝对没有问题,周星星导演的好莱坞处女作就收获了2。5亿美金,我觉得你肯定不比他差。”
“周导演是一个天才的演员和导演。”
“是的,除了脾气不太好之外。”
“但是他能够赚钱。”沈正辉回应道。
“对,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更希望和您本人合作的原因,您更能赚钱。缺乏的只不过是一个更大的平台,我们愿意提供这个平台给您。”托马斯认真地说道。
“您太夸张了,说起来我不过是特别擅长使用副导演罢了。”沈正辉耸了耸肩膀。
舆论界对于自然不可能是一面倒的赞誉之声,作为商业导演,批评他的电影缺乏艺术性和人文关怀对他似乎没有什么打击力,于是一个观点应运而生,沈正辉作为半路出家的导演实际上没有什么才华,他的电影之所以能够拍得这么受欢迎,完全是因为他有很强力的副导演,因此沈正辉的作品与其说是他的作品,不如说是他的副导演的作品。
这个观点首先在网络上流传,并且伴有对沈正辉的作品的副导演的分析。因为沈正辉使用的副导演太狭窄了,宫本和陆阳以及袁翔仁一一上榜,加上一票有着辉煌履历的大陆导演,倒显得沈正辉的作品中副导演星光熠熠。
托马斯显然搜集材料的时候听过这个传闻的,听到沈正辉这样说他便笑起来,“您想反击这个谣言吗?”
“no!”沈正辉摇了摇头。
托马斯有些无奈,“我搜集过你的这部电影的相关资料,他似乎是一个大背景的故事,也就是说除了《上海堡垒》之外,还有《东京堡垒》、《纽约堡垒》、《新德里堡垒》、《伦敦堡垒》等等,您有兴趣让《纽约堡垒》也在荧幕上实现吗?”
他紧接着又补充道,“哥伦比亚对于投资一部这种场面的大制作非常有兴趣,我们可以做一个两亿美元的计划,当然,春日方面也可以入股。”
沈正辉摇了摇头,“我暂时对拍摄同类型的电影不感兴趣。我想休息一下。”他说道,“预定中有《东京堡垒》的计划,不过这要看《上海堡垒》在日本的票房,即使投拍,《我也不会再执导《东京堡垒》,大概会把它交给我的副导演。”
“您对到好莱坞执导没有兴趣?”绕了一圈,托马斯惊愕地发现自己居然不能实现自己的目的了,一时之间惊诧莫名,虽然他知道沈正辉一定非常矜持,但是在面对好莱坞的橄榄枝对方居然完全不动心。这简直让他觉得不正常。
“哥伦比亚早就有和您合作的意向。只要您愿意,哥伦比亚对您的任何一个拍片计划感兴趣,无论投资是多少。”他心急之下开始发大招。
“托马斯先生,您不用着急。”沈正辉微笑道。“我们可以再等等。看看《上海堡垒》的票房再做决定。我可以保证我本人对于好莱坞非常感兴趣,哥伦比亚是我们合作的首选,但是眼下谈合作的话。我真的还没有具体的计划。”
“你的意思是我们要先谈好《上海堡垒》的合作吗?”托马斯问道。
“当然不是,《上海堡垒》的投资方和发行方都不是我,我只能代表我自己参与谈判,这是投资方的要求。”他说道,“具体的条件不是我提出来的,也不是由我和您谈的。”
隔壁大会议室的吵闹也结束了,中影、保利作为发行方各派了一个代表,同时王安萍作为投资方的代表来参与和哥伦比亚的谈判。看王安萍的表情,她似乎对于具体的谈判没有兴趣,谈判的主力在中影和保利这两家专业人士身上了。
托马斯似乎没有兴趣将谈判旷日持久地拖下去,不知道是不是出于对沈正辉的信心,他直接提出来四千万美金的版权买断方案。这简直是惊天动地的价格,不要说投资方的真实投资有没有三亿,就是有三亿,四千万美金也足够他们把成本捞回来了,剩下的都是赚的。谈判的中方代表们都不淡定了,这直接超过了他们谈判的底线。
于是谈判不得不暂时中止,托马斯先生回酒店休息,中方这边继续开会。
沈正辉没兴趣掺和这件事情,但是被王安萍拖着作为关键人物还不得不参与到一帮二代中的沟通中去。大家都对于哥伦比亚如此上道惊愕不已,同时对电影如此赚钱感到震惊。他们的真实出资不过一亿多一点,赞助的费用折入了电影的制作费用,所以如果四千万卖掉版权,其实就相当于利润150%地回本了。这电影在国内的票房还没有算呢!
于是沈正辉又被征询,到底是买断划算还是再试着谈谈票房分成的协议?
连一脸淡然的王安萍都私底下问他,“你觉得哪种赚的更多?”
“哥伦比亚既然愿意出四千万买断那么他们肯定是觉得赚钱才买的,”沈正辉回答道,“当然,也不排除他们要给我这样一个面子好骗我到美国去给他们拍片子。”
“你就扯吧,你值四千万?”王安萍刚刚说完就自我否定,“你说不定还真的值四千万。”
沈正辉翻了翻白眼,“你们可以直接和别人提分成的事情啊,看看他们答不答应啊!”
王安萍点了点头,“这个倒是,如果我们一边热的话,也没什么意思。”
结果是哥伦比亚坚决不同意分成的提议,亚洲片基本上就没有这样干的,哥伦比亚可不愿意自己开这样一条口子。谈判自然是漫天叫价,落地还钱,中方自然也不是什么话不说就答应了,双方扯来扯去,最后哥伦比亚同意收购价格再提高三百万,到了四千三百万美元。于是谈成了。
此时国内《上海堡垒》已经上映一周了,这部片子特别吸引上海的观众,上映7天在上海取得了三千万的票房,要知道全国的票房成绩不过一亿两千万,这就是说,上海就贡献了四分之一的票房。不过上海人民也有理由喜欢这部片子,把它基本上就是上海的宣传片,无论是东方明珠塔、南京路还是上海外滩外的航母舰队,整个上海完全融入到了影片的背景之中,毫无违和感。上海人民以自己成为背景而感到骄傲,当初动画片电影在上海的票房也是最高。
而当哥伦比亚四千三百万美元购买了该片的北美发行权和春日一亿人民币(按照成交可能的最高价格宣传)的消息同时爆出,对于该片的票房又起到了足够的推波助澜的效果。国内的电影人,包括几位拿奖宗师级人物,老前辈都得了红眼病,提起《上海堡垒》就是羡慕嫉妒恨的心情。
张导演虽然《英雄》赚足够了钱,但是他所受的刺激比其他人都大。三亿人民币的投资,光海外版权就卖出去四亿多,眼下第一周票房就超过了一亿,《英雄》输得太远了。
果不其然,凭借着良好的口碑,《上海堡垒》第二周票房继续保持一亿人民币的高水准,各个投资的红二代开始祭出了政策影响的大招,开始组织集体观影,不仅仅是各大院校和党政机关,连国企、事业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