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迷梦-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放在心上,”王安萍说道,她有些不放心,“我有些担心,你的性格会不会太……”她似乎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
“狂狷?”
王安萍皱了皱眉头,“大概是这个意思。”
“你想多了。”沈正辉有些哭笑不得,“我可没有你想象的那样不识时务,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但是这件事情又不是什么坏事情。对我也有利,我当然会放在心上。”
“希望如此,”王安萍还是有些不放心。“我在爷爷和爸爸他们面前可是给你说了不少好话,这件事情虽然对领导们来说。也许不算什么大事,但是如果没有做好。后果可比你得罪了李睿严重多了。”
“所以我就说你们干嘛不早点和我说。”沈正辉有些无语了。
王安萍抿了抿嘴,“你要到余杭去,顺便帮我看看安然。”她就这么说道,也不理会沈正辉之前的问话了。
沈正辉是怀着满腔的郁闷到余杭的,他从前想像自己的未来,从来都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从来没有想到自己已经到了这样一个高度了,反而做事情不能由着自己了。无论是福田光美给了自己的感情生活上的郁闷,还是王家给了自己事业上的郁闷,都让他感叹。
所以说钱多了反而不自由,这简直是一个真理,资本家们在资本积累中形成自己的人格和依靠自己本身的人格操纵资本的积累完全是两回事,所以沈正辉不能够体会到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政府给了自己另外一条发家致富的渠道的时候,自己应该体会到的快乐。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有些资本家奋斗的目标之一,但是在沈正辉来看,不过是某种荣誉性质的添头罢了。如果是上辈子,他也许还会为此而感到激动,但是眼下拿着这个东西真的有种鸡肋的感觉。就好像重生回到学校已经具有了考上平京大学和水木大学的实力的人大概也不会把省级三好学生的加分项太放在心上。
最重要的是,沈正辉的郁闷不足为外人道。他不能找人吐诉说有个日本女人那个了自己,还怀上了自己的孩子;也不能炫耀说国家领导人看上了咱的宣传才华,希望我能够为中国文化在世界宣传上出一把力。这些事情都不能和别人说,甚至连对自己的爸爸都只能说一部分。
沈正辉仔细考虑了一下自己所面临的问题,觉得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把大陆制作的动画片输出去,这个很难,特别是他的输出渠道都是日本的情况下,像《喜羊羊》和《熊出没》这种片子就只有送到某些低龄儿童动画电影节上去刷几个奖回来算是给国家争面子了;另外一条路就是真人电影,按照王家的期待来看,他们是希望有一部战争片的,这大概是被几部真正动画片打开了胃口,让他们觉得拍摄真人的电影大概也不是那么难,这简直就是一个错误的见解。
满怀着心事,沈正辉到了余杭,前来接火车的王安然和沈正辉一见面就让沈正辉震惊了。
“话说你现在多重?我真担心你还不到三十岁就得上糖尿病啊什么的,”沈正辉实在是看不下去王安然的样子了,“你不说你调去建设规划局了吗?怎么还是这个样子?”
“唉。”王安然也叹了一口气,“我现在每天都开始游泳了。争取过年前能够减到正常水平吧,这一次十一放假不回家。也是担心我爸爸老爷子他们看见我这个样子不高兴。”
“建设规划局也大吃大喝?”沈正辉问道。
“多新鲜啊,什么部门不大吃大喝啊?”王安然回应道,又有些恼怒,“真的是没有办法,建设规划局事情太多了,什么都要从我这里开始,打招呼的领导也多,动不动就叫我去喝酒。”
“以你的身份居然能够随和成这个样子,实在是难得啊。”沈正辉有些意外。“你不搭理他们,他们难道还敢逼你。”
王安然有些颓然了,以前在平京的时候可没有看见他这样颓废过。“哎,”他叹了一口气,“以前在平京,还可以靠家里面,现在着这里,一切都要靠自己,我们家的关系。在这里还是有些弱。不过,”他停顿了一下,“我也是不想什么事情都靠家里面,现在可以靠。以后呢?还是要靠自己,我也想试一试靠自己能够怎么样。”
沈正辉感觉后背一凉,“我靠。你姐姐要是看到你现在的样子,肯定要找我的麻烦。”
“哈哈哈。”王安然哈哈大笑起来,“那你就祝愿我这段时间减肥成功好了。”
沈正辉这一次来余杭。和官面上的接触不多,主要的事情还真的是来视察自己的动画公司和站公司的,动画公司开始了一部《封神演义》的动画片,看了一下片花沈正辉就知道这片子就是冲着低龄市场去的,能够卖出去就好,其他的就无所谓了。这帮运营的领导层规划了好几个项目,除了一个搞笑的三国题材还能够让沈正辉看得上眼之外,其他的基本上都是幼儿向的,按照管理层的标准,能够卖得上钱就好。
今年广电总局刚刚出台了规定,要求各地方电视台每天必须放映十分钟以上的动画片,其中60%必须是国产动画片,这算是往虚高的国产动画片产业又浇了一勺油,有些电视台有节操,有些电视台没有节操,于是良心片和骗钱的片子齐飞,好片共烂片一色,各地也纷纷出台动画产业的补贴政策,譬如博雅文化公司的这部《封神演义》就领着吴越省政府的补贴,据说省委宣传部和文化厅都有意让博雅文化把四大名著全部出齐,所以沈正辉一并看到了四大名著的策划,《红楼梦》和《水浒传》的剧本是真心难弄,《西游记》和《三国演义》已经在计划中了。
对于被日本动画养刁了胃口的沈正辉,对于这样的成绩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不过本身就没有指望这个公司能够赚钱,这个动画公司最值钱的是他们以公司名义购置的集体宿舍,过上十年,这些房子的价格超出公司的价值十倍不止。而博雅文化也因为为员工提供宿舍被认为是资本雄厚财大气粗的公司。
沈正辉对于博雅文化只有一个问题,“刘总在日本的公司需要你们分包制作动画背景什么的,这个你们能做吗?分包市场会很大,这个也是重要的一个业务点,你们要注意这一点,多投点人力物力。”
公司的领导层唯唯诺诺地应承着。
相比之下,站的事情就要有意思得多,同样,可供汇报的事情也多得多。当然,起点到目前为止,虽然已经建立了vip购买阅读制度,但是一直以来,盗版都是网络文学无法解决的一个问题,现在的阅读基数对于起点来说,根本做不到收支平衡,还不得不依靠烧钱来解决问题。
不过公司的发展正按照沈正辉预定的轨道进行着,将不局限于一个站,他的目的是发展一个巨大的网络平台,囊括游戏、小说、动画、电影等等,形成一个综合化的文化娱乐产业集团。不过沈正辉有些郁闷,郁闷的是自己不应该一开始就投资站的,应该学习以前的陈总,先从网络游戏起家。然后再倒过来收购站,站先天受限太多。要发展起来很不容易,反而是游戏产业更容易赚钱一些。
不过起点的管理层汇报情况的时候都显得很乐观。《悟空传》被日本出版社购买版权,被动画公司和电影公司购买版权这些消息极大地刺激了网络写手群体,同时也刺激了网络小说的阅读者们,一时之间起点在很短的时间内极大地发展和膨胀起来,作者资源增长了三倍还不止,访问量也提高了十倍,同时出现了大量的精品作品,不少正规出版写手也在起点上面试水。
起点的管理层还干了一件事情,他们把今何在请了来和沈正辉见面。本来准备拍个照片,发个简讯——《悟空传》作者和著名华人导演沈瑜见面,两人讨论《悟空传》的电影改编事宜。这就是一个噱头,后世的《鬼吹灯》不是也喊了好几年要拍成电影了吗?引得无数作者跟风盗墓小说。
沈正辉对于这种炒作的事情有些无语了,他本人不太愿意做这种事情,但是既然今何在好不容易来了也不好不见,拍照片的时候沈正辉有意只拍了一个背影,倒是让今何在露了一张正面的面孔。今猴子唇红齿白,戴着黑框眼镜。一副斯斯文文的样子。一看就让人有小资青年的感觉,他本人说话、谈吐听起来除了自嘲之外,倒是挺有小清新的风范。他本人对于自己的作品颇为自得,在听说由clamp操刀漫画剧情的改编之后。倒是有些欣喜。
沈正辉忍不住问,“今先生现在在忙什么?”
“在修订《悟空传》,同时构思几部新的小说。”今何在眼睛亮了亮,“最近我和我的朋友们探讨。希望能够像《哈利波特》或者《魔戒》那样,构架一个中国式的奇幻世界体系。”
这就是九州那个大坑吗?你们这么早已经开始想了吗?
沈正辉微笑道。“这很有意思啊,准备先发在网络上还是直接走出版的道路?”
对方有些矜持,“设定还在讨论中,我的想法是最好能够出版一个专门的杂志。”
“很好,”沈正辉点了点头,“如果需要宣传的话,我们这边提供一切便利。”沈正辉和旁边的网站的管理人员点了点头说道。
沈正辉还带了礼物,是clamp的《悟空传》人物形象原画稿,上面有clamp的签名,这是专门要来的,今何在很高兴地抱着原画稿拍照并且同意这些照片都能够发到起点网上去。当然,原画稿也会专门精扫后发在网站上。起点的领导们绝对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宣传的机会。接下来沈正辉又和领导层以及知名作者吃了一顿饭。在席间,几位大神还仔细打听了一下小说改编成电影的题材选取和操作流程。沈正辉好好敷衍了一番,举出了日本轻小说的例子,就中国网络小说目前的状况而言,新形式新内容还要在发展几年才能获得认同——譬如穿越类的小说,但是新形式旧内容——譬如《第一次亲密接触》、《悟空传》这类的小说,倒是很具有改编的潜力。
新千年,电影电视的题材内容还远远不能与时俱进,央视下大力气投资金庸的小说重拍就是一例,此外,还有古龙、温瑞安等等的小说,包括黄易的小说改编成电视剧,这都充分说明网络的影响力传递到传统媒体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虽然网络文学的潜力巨大。要想做到网络小说和电影改编二者兼顾的话,这还非常困难,日本人有动漫这个中转站,不过真人版电影也是一个坑。中国缺乏中间的衔接物,那就更加困难了。
应付完网络小说大神之后,沈正辉开始折腾起点网站的编辑们,要求他们筛选一部近现代历史军事类题材的小说,在平均水平以上,适合改编成电影电视剧的。作为他本人被起点折腾的报复。任务下达下去了之后,经过几十个网编的辛勤工作,第二天他们就拿出来了结果。
抛开哪些题材过于敏感的,譬如面见8086领导层集体,拳打美国佬,脚踢苏联人,称霸世界的;王霸之气附体,在清朝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的;狗血狂撒,巧舌如簧的煽动,演讲建立了铁血军队,称霸民国的、排除了这些之外,最后沈正辉能够看入眼的就只剩下一本了,这本的名字他前世也听过,叫做《无家》。不过这个题材就敏感度而言,还是敏感了一些,如果要拍摄的话,还必须剪掉一部分。
沈正辉拿着起点打印出来的打印本,陷入了沉思之中。这部号称和《亮剑》齐名的著作,始终没有获得改编的机会。
起点的工作人员则有些欢欣鼓舞——“咱们网站的书又要拍成电影了吗?”
沈正辉想了一会儿,觉得拿下改编权就好,至于表现的主题,自己再改就是了,所以当然说“联系作者,购买影视改编权”的时候,起点编辑部爆发了一阵欢呼。(未完待续。。)
第162章 杂糅的剧本
这次书面买剧本的是沈正辉爸爸的公司,沈正辉也没有想着在国内在成立一个班底了,没有必要。人手什么的到时候从日本和香港调过来就是了,正好刷高成本,抵税。
沈兴国的公司名气不大,但是如果把他投资的片子名称列出来的话,还是能够说明他的公司在这个圈子里面的地位的。唯一的问题是国秀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在圈子里面还太年轻,关系网不够大不够深,很多片子需要和其他公司合作拍摄,很多时候都是充当出钱的角色,所以不免被其他民营影视公司看不起。
不过当钱多到一定程度,也能够形成足够的竞争力了,特别是听说国秀影视集团公司老总的儿子在日本创造了十亿人民币的票房,现在又回来帮他爸爸的忙,即使是圈子里面的老大哥华艺兄弟公司,都不得不对国秀公司高看一眼,时刻关注国秀公司的动态,生怕他们弄出个大新闻。
国秀公司投资拍摄的《铁齿铜牙纪晓岚》,这是早就有的消息了,这部片子也是年度大戏,关注度颇高,想插教进去的没有钱,被国秀公司抢了先。
紧接着,国秀公司和海润公司一起投拍一部战争电视剧——《亮剑》,一听名字就是主旋律电视剧,海润也是业界数一数二的公司,《亮剑》作为一部刚刚出版不久的小说,一下子被国秀和海润看重,不少业内人士得到了消息都去翻原著了,看完之后若有所思。
现在。国秀居然又和网络文学捆在了一起,起点站高调宣布国秀影视公司看中了本网站发布的小说——《无家》。购买了影视改编版权。
业内人士又开始议论纷纷,网络小说是个什么玩意?《无家》又是什么小说?一看。又是战争小说,难不成国秀以后准备走军事主旋律路线了?从日本回来的国秀的公子是怎么想的?消息灵通的人自然打听到沈正辉在国庆宴会上收到的待遇,不禁开始琢磨这是国秀发现了一个新的赚钱的路径呢?还是沈正辉本人准备进行政治投机呢?
不管怎么样,起点的名气经过沈正辉的两个动作彻底打响了,一跃成为了网文界的霸主。此时的网文界,虽然群雄并起,风云变幻,有时候一个注明作者就可以支撑起一个网站,但是起点因为两部作品的电影、电视剧、动画、漫画版权彻底打响了自己的名号。它给了网络写手更高、更多的期待,绝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作品被人欣赏,能够赚到钱,更在于在小说的形式之外,作品可以获得其他的收入。
起点的兴起自然是其他网站的没落,当然,这样的宣传也吸引了其他投资者的目光,大量的出版社开始关注网络小说这个作品库,与此同时。一些敏锐的投资家也开始注意到网络小说作为一个基础的娱乐素材的提供渠道,可以为更高级的娱乐方式提供原材料。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原本因为互联网泡沫破灭而萧条的互联网市场,逐渐发现了这一新的经济增长点。因为沈正辉的提前布局。网络问题也提前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而沈正辉正在做的事情便是编写一个新的战争题材的电影剧本。他还呆在余杭,难得地过着这段无人打扰的时光,趁着这段时光。沈正辉急着将一个战争题材的电影剧本炮制出来,这算是他参加了国庆晚宴之后产生的紧迫感。
自己煽动产生的蝴蝶效应已经足够多了。如果让中国的大片时代提前到来,自己想要在大陆刷出足够的声望不知道又要多花多少钱。因此很有必要先于张、陈、冯这些人搞出大片来,在这方面,自己应该说是经验丰富,班底成熟,特别是资金充足,条件优越简直就不是那几位纯粹的导演比得上的,唯一的问题就是自己在娱乐圈人脉不行,但是人脉这东西,不就是靠钱砸出来的吗?眼下,真的豁出来用1亿人民币来拍电影,无论是导演、演员还是幕后谁又能够挡得住这个诱惑?甚至广电总局也不一定能够挡得住,免不了大开绿灯,这就是刷声望的好时机啊!沈正辉这样想着。
但是完全按照《无家》的这个小说编剧本显然不对。
《无家》这部小说在网络上名气这么高,时间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作为yy之物的网络文学,一开始,从1840到1949这个时间段,从来都是题材的重点范围。真实的历史始终让人不满意,于是作为历史的同人小说,穿越文就出现了,无论它是为了满足个人对于某段历史的爱好,还是为了满足个人对于某段历史的不满,从本质上讲,穿越文本身还是带着作者对于历史的理解的,因为近代史的残酷,尤其因为它的残酷,所以产生了两种情结——一种是救世主情结,希望能够改变残酷的历史;另一种是个人英雄主义情结,希望能够在如此的历史背景下成就自己的英雄事业。这二者之间有交集。
一直以来,国内的宣传重点都在共军这一边,虽然对于**的宣传并不是没有,但是就力度和效果来讲,没有给青年们以深切的感受,在网络开始起作用的21世纪初,受到教科书和真相文影响的青年人开始了自己的yy同人之旅。
和平时代的教育肯定不能让青年们深刻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真正的结果和意义,毋宁说,教科书的宣贯反而激发了学生的逆反心理。于是网络文学的历史军事文一开始很大的一个重点就是所谓的**抗日文。
和一般的yy向**正面抗战不同,《无家》描写的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从头到尾都是士兵。并没有成为将军,也没有娶几个老婆。加上作者的优秀的文字功底,整体的故事设定。自然让人产生了真实的、优秀的文学的感觉。仿佛作者做出了一个类型的浓缩,将一个典型人物写成了一个人物典型。
从本质上讲,《无家》确实是和《亮剑》一样,他们都是同样虚构了一个人物形象,将其放入到了具体的历史背景中去,因为这个人物形象太鲜明,与以前大家所熟知的历史形象差距太大,让人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因为它是如此跳出俗套,所以特别让人觉得新奇可爱。
但是要明白。它还是虚构的,作品要表达的东西是作者构思的,即使作者将其放进了真实的背景之中,作者本身的理念也并不代表它是真实的历史。
对于历史本身的认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就好比网络小说。2000年一直到2008年,甚至到2010年,都有人坚定地相信和认为,kmt推行的片面的抗战路线是有可能胜利的。tg的土地改革是血腥残忍不可原谅应该批判的。如果说在上一世的大学的时代,沈正辉还相信心灵鸡汤文所宣扬的真诚和善良的话,到了社会上之后,沈正辉就开始逐渐褪掉自己的幼稚和不成熟。他看待历史的态度也就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不再单纯从所谓的道德的角度对历史进行评价了,特别是当道德也是有阶级性的时候。
对于《亮剑》的讨论,上辈子龙空论坛上已经说得足够透了。《亮剑》从本质上讲是一部小说。作者所要赞同的是自己的臆想而不是真实的历史,所以最后让沈正辉来理解的话。《无家》同样是一部小说,作者的技巧也同样高超。相比较日后的抗日神剧。这两部作品还算是有节操的了,不过当沈正辉的视角站在若干年之后看的话,这两部作品是否能够支撑他们的主题就很值的疑问了,至少在沈正辉心里,这两部小说是否能够支撑一部优秀的电影,也很值得疑问。
沈正辉的爷爷就是一个kmt的老兵,96年的时候已经去世了。就他自己所提及的自己的经历和他在县政协文史档案杂志上口述的历史来看,都显得过于平平淡淡,乏善可陈。不同于小说中的精彩,沈爷爷对于自己的经历叙述得颇为平淡,河南土匪杀死了沈爷爷的父亲,为了活下去,他和哥哥抽签,一人留在家里照顾母亲,一个人去当kmt的壮丁,然后在国内参战,出国去缅甸打仗,师长被打死了,背着师长的骨灰回国,给师长守灵,再然后就向共军投降了,跟着共军一路到了巴蜀省,在这里找了老婆,然后待了一辈子。
一点起伏都没有,所以不得不说《无家》是一部小说,整部小说中的郁郁不平之气都是从后来者的。
沈正辉停下来又重新开始想。
21世纪作为战争题材的大片值得一提的就是冯导的《集结号》,除了学习美国人和韩国人的拍摄手法之外,冯导想要表达的就是一贯以来的宣传所造成的陈旧的印象——那就是中国tg军人也是怕死的。
整个故事的场面镜头效果姑且不说,从主题上讲,冯导就非常大胆地质疑了tg的军队的性质,必死的任务战士们会怀着怎么样的心情去完成,冯导进行了人道主义的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正如他的批判者所说,这是一部反装忠的电影,如同对于《亮剑》的批判,从根本上讲,是一个故事,但是如果要把这个故事当做真实的宣传的历史的话,那还真不如去读心灵鸡汤算了。
沈正辉想的是这三个内容集中到一起来,在立意和主题上要站得正,同时在表现形式上有要让人耳目一新,同时在烧钱上能够让大家感受大片的感觉。
在十年以后,小说论坛龙空上面,关于kmt的无能已经是一个不用讨论的话题了,他们无能到什么地步,这倒是一个可以讨论的话题。在2000年,这个显而易见性还没有普遍地让大家接受,很多人也是逐渐接受现实教训的,譬如不是2008年汶川地震和奥运会前火炬传递的闹剧,许多人也不会激发热忱的爱国情怀,如果不是2011年日本的大地震。许多人也意识不到解放军能够做到世界最好的救灾水平。一些历史都是当代史,正如曾经的白富美香港和台湾。最后都露出了本性一样——好吧,起码是一部分人的本性一样。历史只有在历史中才能够被了解
沈正辉觉得拍摄电影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充当某种恶趣味的先知。就好像冯导在他的《大腕》的结尾中的那段关于房子的台词一样,又好像陈导对他的《无极》所做的评价一样——过五年再看。
想起了这些例子,沈正辉就有些喜不自胜,但是重新看了看乱七八糟的大纲,他又有些沮丧了,超越时代就是这样,有些趣味没有人欣赏。
沈正辉想了想,决定用集结号作为模板,把自己爷爷的经历和《无家》的部分剧情填进去。他觉得更为重要的是填入日后网络上的种种段子,有着极强的概括性的段子故事,很有趣味,能够吸引人,只是如果过分了将整个电影拍成了段子集锦就完蛋了,所以段子都在细节上。作为底本的《集结号》需要在立意上需要稍微修改一下,之后的事情就交给烟火和细节就足够了,沈正辉觉得有这个底气。
就好像日后仔细回看《大决战》里面的细节一样,邱清泉问立功的士兵。“你是怎么当上**的?”
士兵回答,“我在火车站卖鸡蛋,买鸡蛋的排长让我举高点,举高点。我就举高,他一把把我抓上车,我就这样当上**了。”
这种真实的细节就是这类电影魅力所在。
同时他又想到了王安萍介绍八一厂的前厂长给自己认识隐含的意义在里面。这个片子不交给八一厂拍摄还真的不太好弄。
埋首好几天,沈正辉总算是把一个剧本大纲弄出来了。但是具体的细节之类的东西还要让人考证,他已经呆不住了。
十月份开始。《叛逆的鲁鲁修》已经开始在东京电视播出了,东京电视安排了黄金时代放送,收视率一下子突破了当年历史记录,十一区一跃成为了热门词汇,成为了广大电视观众自嘲的用语,连续两集收视率的走高,让东京电视对于接下来的收视率充满了信心,也因此,他们开始催促刘欣开始下一季动画片的制作。
刘欣手上的《悟空传》的剧本已经出来了,按照刘欣的想法是直接制作成电影动画,这一下牵扯的就比较多了,无论是人手还是管理方面,都捉襟见肘。到了最后刘欣不得不给沈正辉打电话寻求他的帮助。原本刘欣的工作室和gonzo分开就是因为gonzo想要全力制作动画电影,而想要将tv动画的业务转交给刘欣的工作室制作,现在刘欣也想要上动画电影,这难免步子太大,容易扯着蛋。
与此同时,阿衡在香港、台湾跑了一圈,好不容易拉了几个投资意向,想先把一部短篇的港漫改编成动画,也拉到了投资,他也急匆匆地回日本希望能够从刘欣这里得到人手的支持,一时之间,刘欣自己也混乱了。
沈正辉迫于无奈,只好先把自己的电影计划放下,将剧本分别交给了自己的父亲和王安萍,交给自己的父亲希望他能够找人从细节完善充实这个剧本,交给王安萍的剧本是希望她能够将剧本转交给她爷爷审核,同时希望能够借助军方的关系,让专业人士审核一下剧本是否存在错漏。此外,和八一厂的联系也一并委托王安萍,如果这个片子要拍摄的话,显然专业必须有所依靠。
王安萍对此倒是有些不满,“什么事情都交给我,你自己又跑到日本去会情人去了吗?”
“这完全是两码事,”沈正辉不得不解释,“刘欣的动画公司想要上一部国产题材的动画电影,他们经验还不足,需要我回去协调一下。”
王安萍若有所思,“你的女朋友还真是有用呢!”
对于这样的话,沈正辉只有呵呵了。
“但是为什么要让我去帮你联系八一厂?”
“这片子你不是要投资吗?”沈正辉装糊涂,“既然是你爷爷期待的片子,肯定你也是要有所表示的吧?”
王安萍终于被这个说法给击败了,她看了看预算,直截了当地说道,“一亿投资我拿不出来,你这根本就是烧钱,这种题材也就国内能放,你能收回成本不?”
沈正辉心里面说,谁说只有国内能放?不过他倒是不介意王安萍如此误解,“不用你全拿,你看着给,剩下的都是我出。”
“根本收不回成本!”王安萍说道,“这可不是国家投资拍的。”
“收不回成本你投资多少,我回头补给你,但是你一定要投资。”沈正辉这样说道。
“你这就是投名状。”王安萍说道。
“你不投资我不放心啊!”沈正辉这样回答道。
“那么,什么时候能开拍?什么时候能拍好?”王安萍问道。
“明年九月一日之前一定上映。”沈正辉这样回答道。他心中理想的档期是明年五月份,就不知道赶不赶得及。(未完待续。。)
第163章 周星星来访
贪多自然会嚼不烂。
当一切事情都要刘欣自己做主的时候,经验尚浅的她就不免手忙脚乱。叛逆的鲁鲁修的第二季的剧本已经准备好了,不过要等到明年九月的时候再制作开播,这个姑且不论。《悟空传》她本人下了大力气,clamp的剧本也已经编号,在制作tv版还是电影版的选择中,刘欣贪婪地选择了电影版,这就意味着工作量增大了五倍都不止。当然,工作室的人都没有意见,他们和刘欣一样野心勃勃,指望着能够将公司的名字彻底打响。
东京电视和gonzo以及刘欣工作室合作良好,无论是《全金属狂潮》还是《叛逆的鲁鲁修》都是难得一见的精品,东京电视希望能够继续和gonzo以及刘新工作室的合作,在gonzo全面转向动画电影之后,刘欣也尝试着《悟空传》的动画电影,于是东京电视渴求期待地《全金属狂潮》第二季以及一系列委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