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崔氏玉华-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待李纪与众人商定了事情,正准备回宫里去的时候,却被那刘腊单独拉到了旁边的厢房里,而且还小心翼翼的阖上了门。
“纪哥儿。。。”,刘腊叫了李纪一声,却又不说话了。
“怎么了大当家的,有何话不妨直说啊!”,李纪现下心情显然十分不错,说话间带了几分少年人的跳脱。
“纪哥儿,这卫家小娘子的事情是不成了,不过你也没必要为了蒙蔽那崔家,就随意娶个自己不喜欢的人进来,你如今除了圣上与太子殿下,也没有其他真正的亲人,咱们兄弟虽好,但总不能替代家人的,我知道你现在并无心于这些,不过。。。。。。”
李纪显然并没想到刘腊会拉着他说这些,先是一怔,而后便慢慢收了脸上的嬉笑之色,他缓缓拍了拍刘腊肩膀,低声说道:“大当家这是怕我对那卫家小娘子上了心?是怕我被她家拒了心里难受吗?”。
刘腊见自己的心思被李纪一语道破,便也不再遮遮掩掩,脸上也带出了忧色,李纪见状,又拍了拍他的肩头,正色说道:
“大当家的莫要担心,我心中并未怨怼过那卫家小娘子一分一毫,说句实话,若是我自己的妹妹,自然也愿意她嫁给华嘉宇这样的才子玉郎的,以我如今在这长安城里的名声,除非是别有所图的人家,否则又怎么会肯平白把好好的女儿嫁给我呢,呵呵,如今细细想来,这伊川县县主,倒是我极好的正妻人选,也省的那皇伯父整日里为我操心着急。”
刘腊见他说的道理清明,又是斩钉截铁,虽然心里仍是担心,也没再多劝什么,想了想又说道:“还有就是太子那边,纪哥儿真的不怕他对你心生隔阂吗?”
李纪听了这个,脸上神色也有些沉重起来,他思忖了半响,又到厢房门边侧耳听了听,才拉了刘腊坐下,郑重说道:
“大当家的,今日这话我也只能和你一个人说说,我虽与三哥自小情谊不同于旁人,讲起来比真正的手足兄弟还要亲厚,但今后我两人要共同图谋之事实在是极为重大与艰难的,这世上人心最难测,此次,我也是想借着这崔家女一事,来看看三哥的态度的,一是想看看他对我到底如何,二来也想看看三哥处事的能力,三哥如今显然已经对崔家起了疑心,但若他此时还对这崔氏女恋恋不舍,看不清那太子妃车氏的好处来,恐怕咱们今后行事便会极为艰难,也要做好那最坏的打算了。。。。。。”
刘腊实在也没料到李纪会说出这番话来,听了也不由脸色一沉,这才真正明白了李纪为何突然彻底改变了主意,虽然走到今天这步有诸多的无奈,但此计也倒不失为一条良策。
这被永昌坊诸人所谋算的伊川县县主崔玉华,倒也不是毫无察觉,玉华已经在床上躺了整整两天了,崔皇后派了自己身边第一人阿直来探望了她一次,见她并无大碍,便也仍由她躺在床上了,只要再过两日能顺利出席那腊梅宴就成了。
玉华让两个宫人在床前的三彩瓷荷叶盆里燃了两块木香饼子,又放下了银红色纱幔,便打发她们出去了,她半靠在床头,闭着眼想着心事。
这琪娘,究竟是想谋算自己什么呢?这问题自从四娘掉入水中后,玉华便已经在琢磨了,却至今没有个定论。
玉华可以肯定,琪娘是绝对不喜自己去东宫的,可为了这个,她难道还敢把自己也推到水里去不成?玉华自己就先摇了摇头,琪娘绝不是个蠢的,她应该很清楚,若自己在她身边出了什么意外,她也绝对逃脱不了干系的,虽不知道究竟是为何,玉华此时心里却是已经起了警惕之心。
这一日,终于是平安无事的到了那腊梅宴的正日子,这由崔皇后亲自出面操持的宴请,自然是一切布置的妥妥当当的,宴请就设在了储秀殿不远的望仙台上,众位秀女都是早早的打扮好了,今日是她们进了宫以后,第一次穿戴上各自家里给准备的衣衫首饰,而不是宫里统一发放的一式一样的裙衫。
这一精心打扮起来,待各人款款落座,连坐在上首的崔皇后娘娘环顾四周后,也不由心中暗暗赞叹,今日这望仙台倒是真正有了那诛仙齐聚,共赏月梅的意思了,这十多名秀女,无一不是容貌出众,身姿窈窕的,但其中最出色的,依然是坐在左边最上端的伊川县县主崔玉华。
而各位秀女端坐案几前,虽个个姿态庄肃有礼,但一张张娇艳鲜嫩的脸上,是怎么也掩不住兴奋与羞涩了,这人人心里都知道,就在这宴厅对面楼台上,正对着诸位秀女的一扇红木镶玳瑁格栅屏风后面,应该正有人在向这边遥望打量。

  ☆、第108章 让

屏风后面的,是当今圣上李盛带着三位皇子及侄子李纪,本来这种亲面秀女的好事;是轮不到李纪这个亲王之子的,只是皇子们才有的一种特权与福利而已;不过当二皇子李佑国、三皇子李承隆看着李纪与父皇和太子哥哥一起来到的时候,却是一点也没觉得奇怪;要说在父皇李盛的心里,除了第一个看重太子李济民外,这堂兄李纪与四皇子李德昌恐怕都能将将打个平手。
三皇子李承隆今年才十二岁,此次选秀并没他什么事情,不过跟来看个热闹罢了;这二皇子李佑国乃是刘美人之子,三皇子生母为王淑仪,两人母妃均为宫里老人了;这么多年了一直没再晋过份位;也都是早已无宠了,后宫崔皇后独大;这两位皇子于宫中一直很低调;一举一动都是往着闲散王爷的路子走的;不过圣上李盛性子宽厚温和,皇子们在他跟前都很是放松和亲热。
这于屏风后偷窥美女的事情,天下大约没有哪个男人是不喜欢的,就连素来情绪平淡的李盛,此时脸上也露出了几分兴致勃勃来,他先是给二皇子李佑国指了他正妃的人选,又指了那崔家四娘给他看,说道:
“诺,想必你也早听说了,那边穿杏黄衫子圆脸的小娘子,便是那永嘉坊的四娘,也一起给了你做侧妃可好?”
几人都顺着李盛的指点看了过去,那崔家四娘坐在离皇后娘娘不远的地方,一身杏黄裙衫衬的她肤质越发白腻莹透,虽是端端正正的坐着,甚至还有些心不在焉的样子,但其整个人所散发出的娇媚与销魂还是扑面而来。
二皇子李佑国亲母份位在几个皇子中最低,从小便被拘束着要谨言慎行,性子颇为内向,是最像李盛的一个,此时脸上被臊了个通红,只低头说但凭父皇母后做主,但眼中亮晶晶的,显然对这一正一侧两位皇子妃的人选都是颇为满意的。
而三皇子李承隆出生不久,那郑太后一党便倒台了,后宫的气氛变得颇为松快喜庆,他的脾气便也随了他的亲母,如今还是个没啥心事的半大皮孩子,此刻便揪住他二哥连声恭喜打趣不肯放过,李盛心中也喜悦,又鼓励指点了二儿子几句,便一脸笑意的转向了那李纪。
那太子李济民的几位侧妃人选他本人都早已经知道了,甚至于不少场合都远远见过,自然不用李盛再多说什么,而李纪这里,却是真正让李盛头大的,圣上也已经知道了那卫无凌和华嘉宇定亲的事情,很是担心烦恼了两天,后见李纪情绪并未受什么影响,还一口答应了自己先从秀女中选一个侧室的要求,这才放下心来。
“纪哥儿,你瞧瞧那坐在那左边倒数第三个的,穿洋红裙衫的小娘子,是王家的三娘,回乐县县公家的孙女,虽是庶出,却是一直养在她嫡母名下的,太原王氏素来出贤良人,这小娘子因前阵子在嫡母前伺疾而耽误了,今年十六岁了,与你倒是很合适的,你看怎样?”
其他三人也都知道今晚李纪才是重头戏,听李盛这样一说,便由李济民带头一拥而上,拉拉扯扯将李纪推到了屏风近前,让他去仔细相看相看。
李纪倒也不挣扎,任由他们几个搓弄,凑到屏风跟前窥望了过去,没想到他这一看,却是半天也没动窝,倒像是看迷了眼的意思,一旁的三皇子李承隆不由捂着嘴偷笑了起来,冲着父皇和两个哥哥挤眉弄眼的,李盛脸上也露出了喜色,正要开口询问他的意见,那李纪却语带兴奋的开口说道:
“哎?那坐在左边最上面,穿石榴红的,莫非就是那位善于作舞的伊川县县主吗?竟已经长的这么大了,我上次见她作那柔旋舞时,分明还是个小娃娃呢,好像穿的也是一身石榴红吧。。。。。。”
李纪只管自己隔着屏风边看边评说着,丝毫也没注意自己身后几人都已经变了脸色,尤其是圣上李盛,眉头一皱就想开口,动了动嘴唇,却又硬是闭上了。
半天也没听到有人回答自己,那李纪好像才意识到什么,他猛地转过身来,见到身后几人的神情,黝黑的脸上也不由变了颜色,他有些尬尴的呵呵一笑,对李盛说道:“皇伯父,这几年在北疆,一日一日的好像过的特别快,这两日在长安城里四处逍散,侄儿时不时就有点物是人非的感受。。。。。。”
圣上李盛此时脸上神色极为复杂,说不清楚是生气还是着急,他犹疑一下,还是缓缓说道:“你刚才看了半天,觉得那王三娘怎么样?”
李纪顿时一愣,有些慌张的又扭头匆匆望了那屏风的方向一眼,支支吾吾的说道:“哦,皇伯父看上的,必是好的。。。李纪但凭皇伯父做主。。。。。。”
说完,那李纪的脸色越发可疑起来,连密匝匝的短须下面都透出了一点点红来,这屏风后面的气氛顿时也变得更加微妙起来,二皇子和三皇子两人都不由偷眼去看那太子李济民的脸色。
李济民的一双眼睛,此时却是牢牢盯在李纪脸上,眉头微蹙,脸上神情莫辨。
接下来这李盛便要出去亲自参加这腊梅宴了,本来太子李济民已经约了其他三人要一起去那万妙阁消散一下的,可李纪此时却突然推说自己腿上旧疾发了要早点回去休息,匆匆忙忙的便先走了,另两个皇子一见这等情景,也都各自找借口遁了,李济民望着那李纪难得显得有些慌张的高大背影,不由又扭身向屏风那边定定张望了好一会儿,才缓步离开。
还在这腊梅宴上,崔皇后便察觉出圣上有些神思不属的,看向下面秀女们的眼神颇有些古怪,待宴会散了,李盛又跟着她直接回了含凉殿歇息,崔泽芳就越发肯定这李盛必是心中有事了。
“怎么了?大兄,莫非你也看上了什么人不成,说起来咱们这宫里也是多少年没进新人了,可要阿阮做主给你挑个可心可意的?”,崔泽芳半真半假的说完,便斜眼瞅着李盛直笑。
说起来崔皇后这也不完全是玩笑话,虽李盛这些年来从未有再添新人的意思,但此次选秀时,崔泽芳依旧命人将那储秀殿看的死死的,绝不容许她们四处乱跑,这男人吗,就没有哪个是可以保证不偷腥的。
面对皇后的打趣,这李盛却半天没什么反应,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倒把崔泽芳唬了一跳,心道,难道圣上还正看中了什么人不成。
李盛此时心里却是乱糟糟的好生烦恼,这纪哥儿看上了什么人不行,偏偏又是那崔家的姑娘,他于那崔元娘的婚事上本就亏欠了阿阮一次,还害的皇后大病了一场,现在又是这个伊川县县主,李盛一时实在有点说不出口来,更何况他还知道,那阿阮心里对李纪是颇有点看法的,只不过看在自己的面子上没说出来而已。
可一想到刚才纪哥儿那副慌里慌张的尬尴模样,李盛顿时又下定了决心,这孩子一辈子也太苦了,就没过几天舒心顺义的日子,这一次,自己无论如何也要圆了他的心思,更何况若是换了这伊川县县主,倒是正好做了他的正妻,也算了却了自己心头一件大事。
“阿阮,我有一件要紧事要与你商量。。。。。。”,李盛将崔泽芳揽在自己的怀里后,便柔声说道。
待第二日从含凉殿出来,圣上李盛却是一脸的意气风发、神清气爽,看着都比平日要年轻了几岁,他一回到钟鸣殿,便有内监着急忙慌的来禀告,说那冠华将军李纪昨晚不知道为何,匆匆忙忙的便收拾东西硬出宫去了,那大内监说完这话整个人都绷紧了,准备好承受那圣上的怒火,谁知道头顶上响起哈哈哈几声大笑,李盛拍着腿笑的直打跌:
“哈哈哈,这家伙居然也有今日,哈哈,快去把他给我叫回来,就说我给他定下了一门好亲事,保证他合心满意!”
那大内监虽然一头雾水,却也是多年没见圣上如此身心愉悦的模样了,急忙连声奉承着下去办差了。
而此时那含凉殿里,正坐在黄梨花梳妆台前又宫人伺候着理妆的皇后崔泽芳,亲自动手给自己插上了一支金累丝嵌宝牡丹鬓钗,看着镜中自己的依旧平滑紧绷的脸孔,唇边也是漾开了一个极为愉悦的微笑。
想到自己犹疑愁楚半天才答应了大兄之后,圣上那又是感激又是开心的样子,崔泽芳脸上的笑意越发盛了几分,呵呵,自己怎么会反对呢,大哥和自己正为太子多了李纪这个煞星帮手而烦恼,又是说动那华家向卫家提亲,又要在军中散播他的谣言,不知道用了多少心思和资源,此时因为一个五娘,倒有可能闹的这兄弟两人反目或者留下心结,她心里不知道有多少乐见其成呢,更别说还平白又得了大兄对崔家的愧疚与倚重。
崔泽芳半天才慢慢收了笑意,心中又浮起一个念头,看来,这李纪也并不是全心全意只为了他那堂哥效力的,否则也不会轻易于人前露出这种心思来,想来也是,这种暴虐桀骜的脾气,本就是极难控制与预料的,也许今后操作的好,又有五娘这颗棋子在,说不定,还能成了自己这边的助力也不一定。
这被崔泽芳正挂念着的大儿子李济民,已经被父皇李盛一早就召到了钟鸣殿里,见到座上的父皇脸上一副又兴奋又为难的表情,踌踌躇躇着似乎不知道该怎么开口的样子,李济民抢上一步,躬身说道:
“父皇,儿臣有一事启禀,儿臣请求父皇将那伊川县县主许配给纪哥儿为妻!”

  ☆、第109章 真心

当李盛将那李纪从永昌坊抓了回来,告诉他要将那伊川县县主许配于他时;李纪一副又惊又愧的样子;好说歹说抵死不从,后来还是李济民拉了他出去,兄弟两个一起到万妙阁喝了个酩酊大醉回来,那李纪才终于松了口。
李盛自得了他点头;就一刻钟也没耽误;马上两道圣旨发到了永昌坊;先是封了那李纪为彭城郡郡公;又赐号定国,第二道圣旨则是赐婚了定国郡公那伊川县县主;与此同时,另一道赐婚圣旨也到了永嘉坊安国郡公府上。
除了将伊川县县主赐婚给了李纪;原本也要定下的各秀女归宿却并没有同时颁旨;知道点内情的人自然都猜出了原因,这伊川县县主原本是定给太子的;现在突然换了人;恐怕其他秀女的归属也要随之重新布局一番了。
不知道为何;这长安城内很快便传出一个流言来;说是之所以将伊川县县主赐给了那定国郡公,是因为那李纪于宫廷盛宴上对她一见倾心,当场就失了仪态,闹得事情不可收拾,圣上无法,只好将县主赐给他遮丑万事。
这一下子,长安城里惯爱看热闹的人可算是有了话题,这李纪“喜丑厌美”的名声顿时就成了一个大笑话,那少年纨绔们纷纷将其引为知己,什么厌美,天下哪有男人会厌美的,不过是还没碰到真绝色而已,这不,遇到了那伊川县县主,连那纪疯子也立马现了原形。
待李盛听到了这话,顿时龙颜大怒,将两个小的皇子叫来狠狠训了一顿,责问可是他们泄露了消息,李佑国与李承隆都大叫冤枉,说自己不曾将腊梅宴那晚的事情与外人多说一个字,李盛见他们神色不似作伪,又怀疑是当时伺候在旁边的宫人们所为,便打算要好好清理责罚一番,最后还是被太子李济民给再三劝住了,太子说这闹的越大反而越发坐实了那传言,反正如今已经赐婚了,任别人传去又有何妨呢,这说李纪好色,不是也比说他疯魔要更好些吗?
这太子显然说的极有道理,圣上长叹了一口气,总算平息了点怒气,他想了想又皱眉说道:“朕倒不是怕别的,只是以那纪哥儿的脾气,朕怕他万一羞恼起来,又要闹出什么事情来。”
李济民听了这话,脸上神色顿时有些微妙起来,他沉默了半响才轻轻咳了一声说道:
“父皇实在无需太过担心了,儿臣看这两日纪哥儿的心情仿佛好的很呢,成日里进出脸上都带着一个不明所以的傻笑,父皇何尝见过他这个样子呢?”
圣上李盛听了这话,回想了李纪这两日的表现,不由也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点了点头说道:
“这倒也是,民儿你说那些闲人有多可恶,之前硬是把纪哥儿的脾气给传言的那么古怪,你看看现在,不过也就是个娶了俊俏媳妇就乐开了花的傻小子而已,呵呵,我实在不该这么早就放他回府去的,难得看到这小子一脸傻相。。。。。。”
而那储秀殿里,秀女们知道了这消息也是炸开了锅,不管掌事宫人如何再三管束,可还是挡不住到处都有人在偷偷议论此事。
在这伊川县县主被赐婚之前,秀女们对各自的去向心里也都大概有数了,只不过都在等一个结果而已,谁知道这崔五娘突然间就被许配给了李纪,众秀女乍听到都慌了神,当日里,都纷纷想办法往家里送信打听起来,生怕自己的事情也会起了什么变化,直到这第二日,这储秀殿里才慢慢镇定下来,然后,便有些心思各异了。
这崔五娘在众秀女中一直是最出挑的,无论相貌、身份、还是今后的去向,年轻小娘子间相处总免不了要互相攀比,这嫉恨玉华实在不在少数,现在她突然被赐给了那纪疯子,幸灾乐祸的更是大有人在,而这些人中最开心、最兴奋的、最不可置信的,大约就是崔琪了。
那琪娘自从得了这个消息,整个人都是晕晕乎乎的,直到第二日起床时,都还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做了一场大梦,她那日算计五娘不成之后,便一直焦躁难眠,等到了腊梅宴当天,琪娘其实已经彻底死心了,再没想到事情最终还能随了自己的愿,她心中不由暗想,这定国郡公倒真是个不容小窥的人物,可惜这五娘不是坏了名声被他收去做侧室,而是去做了正妻,现在又传出这李纪极为迷恋五娘的话来,也不知道有几分真几分假。
玉华本是一个人单独住着的,她又从不与任何人交际,门前一直很冷清,可这两日上门来恭喜她的秀女就没断过,一个一个的轮着来不说,今日来了,明日还要来,一副见不到县主就不罢休的意思,简直热闹到不行。
谁知这一日突然传来了皇后娘娘要办晚宴的消息,而且指明是为伊川县县主庆贺所办,这一下储秀殿才顿时安静了下来,众小娘子总算记起来这伊川县县主不但姓崔,而且是曾救驾娘娘有功的,她那未来的夫君,虽然声名狼藉、形容可怖,却也是圣上偏宠之至的亲侄子。
玉华此时正坐在自己房里外间的广榻上,半眯着眼晒着太阳,那叫小喆的宫人小步走了过来立在榻前,双手捧上了一个珐琅掐金丝的多宝盒,低声禀道:“启禀县主,卢五娘刚刚亲自送来了贺礼,奴婢已经打发她走了。”
“恩,一并记在册子上,就收起来吧。”,玉华甚至都没叫人打开看一眼,便又扭转头看向了菱花窗外。
娘娘要为自己办晚宴的消息一出,也不知道是谁先带的头,前两日闹着要来当面恭贺自己的小娘子们,纷纷改变了战术,争着给自己送起贺礼来,送来的几乎是她们能随身带进宫里最好的东西了,玉华心下十分无语,却也不由暗自感叹,难怪人人都免不了要追权逐利,实在是这权势太惑人心啊,就连自己,虽然在笑话这些小娘子们的肤浅幼稚,可眼看她们对自己先倨后恭,乃至屈膝讨好,心中也难免划过一丝丝快意来。
这日的晚宴,不但是皇后娘娘亲自主持,就连圣上也露了面,他亲手赐了伊川县县主崔五娘一具蕉叶琴后,微笑着说道:
“五娘才华横溢,却似乎对琴道不甚上心,这琴名为东风暖,是朕亲手所制,希望下次家宴上,能听到五娘琴艺有所精进。”
玉华连忙叩拜行礼后接过了这“东风暖”,而她身后望仙台,此时却是静悄悄一片,鸦雀无声。
要知道这圣上亲手所制的琴,这全国上下也只有三个人曾经得过,皇后、太子和四皇子,就两位公主和另两位皇子也未曾有幸收到呢,如今竟在这样的场合下赏了这伊川县县主,是何等的尊荣和偏宠啊,更别说圣上这番话说的是如此的亲近和夸赞,分明完全没有把这崔五娘当外人看。众位小娘子们不由先是一阵心慌意乱,而后又有些暗自庆幸起来,还好早早就低头去讨好过这崔五娘了,否则要传到圣人的耳朵里,在她们的亲事上随意惩戒一下,可不是要让人追悔莫及吗。
因着圣上这番举动,这望仙台上气氛便着实有些紧张肃穆起来,崔皇后崔泽芳不由斜眼暗暗挖了李盛一记,李盛接了她的眼风,微微笑了笑,又坐了一会儿,便起身先离去了。
今日月色极美,映照着望仙台上清辉华耀,圣上李盛离去后,崔皇后便轻言细语的将诸人安抚夸赞了一番,话里话外都是叫诸人只管安心,大家的好事这两日便能定下来的意思,望仙台上的气氛这下顿时轻松愉悦了起来,有那家世好胆子大的小娘子们纷纷出列拜谢赞颂娘娘,其他人也是相视而笑,面露喜色。
这也难怪她们,要知道这眼看着就要过年节了,按理说早就该定下名单,大家也好回家过年,再准备来春的婚事,总不好大过节的还把人拘在宫里吧。
玉华又在席上坐了一会儿,见众人目光不再集中在自己身上,便悄悄起身,示意身后的宫人自己要去趟净房,谁知她刚带着宫人出了大殿,身后便有人疾步跟了上来。
“五娘,你等等我,我有话要和你说!”
一听这个声音,玉华心中一声长叹,便不由慢下了脚步,她缓缓扭过身,在她身后不远的地方,四娘已经被小喆和小康两人拦住了,她脸上神情极为焦躁,似乎强忍着才没动手去推开她二人。
玉华定定望着四娘半响,便开言说道:“两位姐姐,请让四娘姐姐过来吧,五娘正好也有话要和四娘姐姐说呢。”
小喆犹豫了一下,便和小康两人让到了一边,四娘满脸的惊喜,几步便来到玉华身边,牵了她的手,四处张望了一下,指着大殿外一座旱船道:“五娘,我有要紧事要跟你说,咱们去那里说话吧。”
四娘语声十分急促,一双冰冷的小手死死握着五娘的手不放,眼睛紧紧盯在她脸上,仿佛生怕她又要反悔不理自己了一样。
小喆一听四娘这话便急了,连忙上前躬身一礼道:“启禀五娘,现下更深露重,两位小娘子有什么体己话要说,还是回殿里慢慢倾谈为好。”
一听小喆这样说,四娘的手下便是一紧,玉华扭头看她,见四娘一双圆眼中满满都是哀求之色,仿佛随时就会落下泪来,玉华心中一软,知道自己是弄错了,四娘看起来性子懒散,骨子里却是个慕恋情义的人,自己只想着一味的冷落她以此疏远,还不如早早与她将狠话说清楚了,才能彻底断了她的念想。

  ☆、第110章 遇

这一旦下定了决心;玉华便对小喆小康二人说道:“二位姐姐不用担心,我与四娘姐姐自小感情深厚,这眼看着就要各奔东西了,心里难免诸多不舍,有些体己话要说,你三人跟着我们一起;就到那旱船上去小坐一会儿吧,不会耽误多少时候的。”
小喆还想阻拦,但一对上玉华一双寒星般的眼睛,却平白生出了点怯意来;那皇后娘娘已经与她说明白了,这以后她与小康二人是要跟着这伊川县县主嫁到那永昌坊去的,这些时日相处下来,小康也许还觉得这县主乖巧省事;甚是好摆布;而小喆却早认定了这县主是个极为精明厉害的人物,暗地里一直提着小心。
这小喆还在犹豫,那四娘却弱弱的叫了她一声道:“小喆姐姐;你放心吧;这种地方,这种时候,四娘绝不敢任性胡闹的,你就让我和五娘说两句话吧,就两句。。。。。。”
小喆抬头看了四娘一眼,见她满脸的恳求之色,不由自主的,便闪身让开了路,其实这些天相处下来,四娘的性子小喆她们也算很了解,这真是个很懵懂绵软的小娘子,除了上回掉水里那次特别失态外,平时被四娘拒之门外时,都只是默默红着眼圈离开罢了,其实小喆倒并不担心她会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
四娘与五娘牵着手缓步登上了那旱船,小喆、小康加上伺候四娘的那个小宫人则不远不近跟在她们二人后面,这旱船做的跟曲江里最大最华丽的花船几乎一模一样,它大半个搁在这望仙台南面边缘处,船头则悬挑在空中,若站在这旱船的船头看出去,远处是明月高悬,眼前则开阔无垠,倒隐隐真有点凭海凌波的意思,小娘子们偶尔被允许来望仙台游玩时,都喜欢登上这旱船嬉戏一番。
刚才她们几人在离旱船几丈远的地方一通拉拉扯扯,谁都没注意到这旱船船头侧面的林子里有人影极快的嗖一下闪过,而那船头阴暗的地方则有一只手冲着外面轻轻摆了摆,那人影才悄然退下了。
玉华牵着四娘的手走进了旱船的船舱后,便扭头对几个宫人说道:“你们就在传外面等吧,我和四姐姐说两句话就出来。”
两人才刚一坐了下来,玉华深吸了一口气板起脸来,便要说话,谁知那四娘却一下俯身凑在了她耳边,急急忙忙的说道:“五娘,你不能嫁给那李纪的,绝对不行啊,那人嫁不得的,你那么聪明,赶紧想想法子啊!”
玉华万万没有想到四娘今日着急忙慌的找自己,竟然是为了说这个,她原准备好的一肚子话顿时被堵了回去,看到眼前的四娘急的眉头紧锁,两只手紧紧抓着自己不放,玉华突然鼻子一酸,也反手轻轻握住了四娘的手,柔声说道:
“四娘姐姐,你别着急了,此事如今已经没有迴转的余地,急也没用的。。。。。。”。
四娘已经很久没听到五娘这样柔声细语的和自己好好说话了,眼眶一下也是红了,不过她此刻无暇顾及别的,仍是焦急的继续说道:
“五娘,你去求求那皇后娘娘吧,你有那救驾的大功劳,娘娘又那么疼你,哪怕不能进东宫,随便许给谁,也比嫁给那魔王要好啊。。。嫁给那人,还怎么活呢。。。。。。”,说到最后,四娘已经急的语带哽咽了。
而隔着船舱壁的船头上,刚才那只修长的手此时紧紧握住了船舷上的栏杆,仿佛在尽力克制着怒火。
“姐姐,这圣旨已经颁了,再去求娘娘也没用的,你快别哭了,小心哭肿了眼睛,等下被掌事宫人责怪,乖啊,别哭了,我不会有事的。。。。。。”
四娘一下打断了五娘的劝慰,呜咽着说道:“怎么不会有事,你都不知道这里的人这几天都是怎么议论的,你一贯身子不好,那人又是这样的暴虐,你嫁给了他,不知道还要经受怎样的折磨呢,你别听人家说他多喜欢你什么的,他那样疯魔,越喜欢恐怕就越磨人,他一鞭子打过来,就能要了你的小命,怎么办呢,这可怎么办呢。。。。。。”
四娘略停顿了一下,似乎是突然想到了什么好法子,猛然更加凑近了玉华的耳边一些,急促的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