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崔氏玉华-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珠,虽不怎么贵重,颜色却是红的极艳极正;四娘头发浓密乌黑,便梳了一个随云髻,李嬷嬷与徐娘子看了都频频点头;这四娘于其他地方虽不太聪明;但从一开始学习梳妆打扮便显出了一定的天份,她皮肤白腻;人也生的娇媚;这些浓艳的颜色穿在她身上;并不觉的俗气;倒是犹如春日下娇花一般灿烂明媚。
其他几人虽没四娘那么好,但也都算知道自己适合什么装扮,于颜色搭配上也无大错,只有六娘站在那里垂头不响,徐娘子便说她还没来得及学习这些,那樱草色软缎也太清淡了,并不适合六娘,就替她做主选了石榴红的织锦缎配了孔雀蓝的素软缎。
虽然几位小娘子自己选的装扮都受到了肯定,但如此正式的宴请场合自然还要经过夫人顾氏的亲自把关,等过了几日裙衫都做好了,几位小娘子便被装扮起来带到了主院,到了堂屋跟前还没进去呢,便已经听到里面欢声笑语的挺热闹,是小娘子们才特有的清脆尖细的说笑声,玉华她们并不知道顾氏这里有客人,都在堂屋门前慢下了脚步,齐嬷嬷便笑着说了句:
“小娘子们进去吧,没事的,来的都是府里的亲戚,因为要来参加秋桂宴,便都想先到咱们府上来探探消息的。”
房里除了二娘、八娘和上次玉簪宴上见过的大奶奶家的两个妹妹吴三娘和吴四娘,还有两个玉华没见过的小娘子,其中和八娘坐在一起的一位身量苗条修长的小娘子,是四娘和八娘的庶姐三娘崔玉蓉,她与琪娘芸娘两个同庚,都是十一岁,大约因为是不同娘生的缘故,她与四娘与八娘长都不相像,眉眼纤细清秀,行动间很是拘谨小心,八娘与她说话的时候态度非常随便,显然并没把这个庶姐放在眼里,倒是四娘见了她还有些兴奋,凑上前问了些家里的琐事。
另外一个小娘子则打扮的颇为华贵,她挨着元娘坐着,正笑着和在顾氏说话,大约也是十一二岁的年纪,头上戴着一对点翠雀头步摇,各缀着一颗指甲盖大小碧绿宝石,随着她的动作不停摇动,胸前挂着小儿拳头般大小的一块镶银白玉长生缕,那玉质暖润滑泽,一看就不是凡品,看见玉华她们进来给顾氏请安,也没从座位上起身,神态间颇为倨傲。
等元娘给玉华她们引荐了才知道,这位原来是安王世子妃周氏家里的嫡妹,怀化县县公家的女儿周蕙芝,今日元娘特意将她请来给大家先说说太子妃的见闻,顾氏查先看了一番玉华她们的妆容打扮,就叫小姑娘们都到元娘的院子里自己玩去了。
元娘的院子虽然不大,却收拾的极为雅致,花园里也种了桂花,如今正香的不行,今日天气晴好,元娘便也没把她们往屋里带,直接安排在花园里的凉亭坐着,几人一坐定,八娘就迫不及待的问道:“芝姐姐,那蓝田县县主的琵琶果然弹的极好吗?
周惠芝并没马上回答八娘的问题,她微微仰着脸,耷拉着眼皮慢慢环视了其他几个小娘子一圈,才缓缓点了点头说道:“那是自然了,车县主的琵琶奏极为极妙,你若有机会听了便知道了,不过人家县主可不是随便什么人跟前都弹奏的。”
八娘跟着七娘,也算常和这些勋贵小姐们打交道,她年纪小又圆滑,并不计较周惠芝的态度语气,仍是一脸亲热的继续追问道:“唉,我哪比的上芝姐姐呢,也不知过几日秋桂宴上能不能有幸一赏车县主的风采,芝姐姐,想那车县主既能被赐婚为太子妃,定是极为美貌和贤德的吧?”
八娘说完,已经做好周惠芝又要拿鼻孔看人的准备了,谁知那周惠芝却是表情一滞,脸上露出几分意味不明的神色,皱着眉头踌躇了一会儿,才说道:“恩。。。。。。那自然是贤德的。。。”。
见周惠芝这副表情,元娘和七娘不由对视了一眼,她们今天请周惠芝过来,就是想探听一下太子妃车芷兰的性情和喜好的。因这阵子大家的眼睛都紧盯在安王府上,世子妃周氏和顾氏也不方便往来,而安王府里的几个小娘子身份高,说话多有顾忌,唯有这个周惠芝,既不是安王府的人,再加上性子粗放,又最爱显摆,从她嘴里套话那是既方便又实诚的。
现在见她说话难得吞吞吐吐起来,元娘姐妹两个不由大为好奇,略一思忖,元娘便开口柔声问道:“芝芝,不知道那车县主可否是个爱说笑的,对人可和气吗?”
周惠芝听元娘这样问,倒是马上一撇嘴,回答道:“哪里谈得上什么爱说笑啊,闷死人了,大姐问她个七八句,她半天才能回一句话,哼,也不知道神气个什么,以前也不过是。。。。。。”,最后一句大不敬的话,周惠芝费了半天劲才咽了回去。
元娘听了不由更加好奇,这周惠芝明明还是那个莽撞的脾气,也不见的多喜欢那车芷兰,为何在评论她的品格时,倒没怎么大放厥词,她正想再探问几句,那周惠芝突然先开口问道:“林儿姐姐,听说你们这次还请了那卓王家的李纪?可是真的?”
元娘点了点头说道:“是啊,今次本就是要请咱们自己家亲戚聚一聚的,自然是要请他的呀。”
这长安城里的显贵宗亲之间,算起来多少都有些亲戚关系,永嘉坊这次秋桂宴只请这些人,并不请清流一派和其他无关朝臣,这也是崔皇后授意的,要给永嘉坊这个体面,由他们做东道让未来的太子妃在亲戚面前先露露脸,将来亲戚间才好交往。
“哎呀,真请了他啊,你们难道没听说吗?那个李纪性子可暴虐了,不但那脸可怕的很,人也跟魔王一样的,万一到时秋桂宴上不小心碰到了可怎么办啊,上次忠武将军家的何姐姐不小心迎面撞上他,都被他给吓晕了,更别说,他还爱用鞭子抽人呢。。。。。。”,那周惠芝嘟着嘴巴,急急的说道。
一听她这样讲,八娘也来劲了,瞪起眼睛兴冲冲的说道:“芝姐姐你也听说那件事了,是吧?”
周惠芝哼了一声:“这城里谁还不知道啊,把人家府上一个唱曲的女子一鞭子打花了脸呢,简直跟个疯子一样。”
见她们两个说的热闹,吴四娘也忍不住插话进来:“可不是吗?我听有人说,那人是因为自己脸上留了疤,所以看人不顺眼时就专门喜欢弄花别人的脸,还说他在军中和同僚切磋的时候,也是都把人往死里打的。。。”
“咳咳。。。。。。好了,咱们别说那些了,你们说车县主到那天会穿什么颜色呢,芝芝你可有问过世子妃吗,到时候大家别和她撞上了。。。。。。”。
崔玉林自然也是知道这些传闻的,不过她的见识比其他小娘子高的多,知道这李纪可并不是她们好随便议论的人,此时见几个小的越说越肆无忌惮起来,连忙出言打断了。
玉华她们一直圈在沁芳阁里,虽然知道李纪是谁,但哪里听过这样新鲜的奇闻异事,虽端坐着不懂,也都是竖起耳朵听的全神贯注,见被元娘截住了话头难免颇为遗憾,不过大家又聊起秋桂宴上的衣服打扮起来,倒也十分热闹。
等几个小娘子要告辞走的时候,玉华找了个机会凑到二娘跟前,先是为了上次她帮自己的事道了谢,本还想和她多说几句闲话亲近一下的,可二娘脸上神情颇为尴尬生硬,也不答话,玉华便知趣的退开了。
客人散了以后,饶嬷嬷又来把五位小娘子请回了主院,顾氏正坐在榻上等着她们,见五人依次款步进来,仪态得体大方,个个都算得上花容月貌,脸上笑意越发盛了,招呼她们坐下用了些点心后,便开口说道:
“我听齐嬷嬷说了,你们几个这阵子越发懂事用功了,课业都学的不错,前阵子你们刚到府里来,规矩上难免有些差距,所以我吩咐嬷嬷们将你们管的严苛些,也都是为了你们好,如今你们规矩也学的差不多了,言谈举止上也十分得体,连娘娘身边的李嬷嬷也都是称赞的,今后,你们也可跟着你们元娘姐姐一起,时常到外面亲戚家里去走动走动,小姑娘家家的,都还正是贪玩的年纪呢,过几日秋桂宴,我也不安排你们坐在一处了,如今你们也都是我永嘉坊的闺女,也要学着帮母亲待客分忧了呢,你们可还愿意?”
五人齐声应下,但脸上却是表情各异,四娘与玉华一时还没反应过来,琪娘的嘴角却已经是抑制不住的翘了起来,芸娘总是习惯性的跟在琪娘身后,见她笑的开心,也一下明白了,顿时也是心花怒放的。
原来顾氏这话里的意思,是说玉华她们五个总算能拿出手了,总算能有资格真正像永嘉坊的小姐一样生活起居了,不会再像现在这样,整日被约束在沁芳阁里,不能随意走动。上次在玉簪宴上,她们五人自己单坐在一桌,也没人帮她们与其他小娘子引荐介绍,只能傻不愣登的坐着被人围观议论,哪里算得上永嘉坊的女儿呢,而这次秋桂宴,按顾氏的安排,她们便是要正式以永嘉坊小姐的身份亮相待客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下一章五娘和刀疤脸能见上吗?能吗?
☆、第60章 虚实(上)
等几人回到了沁芳阁里;玉华便察觉到连齐嬷嬷对她们的态度也有些不太一样了,虽然那张丑脸仍是不苟言笑;但言辞间却已经多了一点点郑重和恭敬,轻易也不再对她们指手画脚的。
至于阿蛮阿秋她们则是更加明显了,尤其是阿秋,鞍前马后的一直找机会想在玉华跟前多露露脸,四娘还不太清楚这其中的区别;只是觉得今日里秋高气爽,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周围的人也似乎格外宽容;让人心情极为愉悦。她照常赖在玉华的房里;意犹未尽的聊起了上午听到的各种新鲜传闻。
“五娘,你有没有见过那顾王妃啊?”;四娘喝着阿蛮给泡好的花茶;兴致勃勃的问道。
玉华虽没见过永兴坊的顾王妃;但因有程娘子的教导;对这些人物倒也是熟悉的,便摇头回答道:“我以前又不住在家里,怎么有机会见王妃呢,听说顾王妃是个有名的美人,四娘姐姐可是亲眼见过吗?”
四娘一听可得意了,马上一仰脖说道:“我可见过顾王妃不止一次呢,那可真的是风姿绰约、倾国之姿啊,虽是贵为王妃,对人可是极和气的,说话比三娘姐姐还要细声静气的,一点架子都没有,真真是个好人,你刚才可听见元娘姐姐说了吗?说顾王妃这次不能来秋桂宴了,我猜啊,她一定是被那个魔头给逼的不敢来。”
“魔头?你是说那李纪吗?”
“那还有谁啊?可不是他吗,都说那李纪自从回来了便一直不肯回府,也不愿意去见顾王妃,弄的城中沸沸扬扬的都在猜忌那顾王妃,要我说这怎么可能呢,他这样凶蛮的一个人,要是顾王妃真有对不住他的地方,他哪里会就这样就善罢甘休,还不早就打上门去了,这分明是耍阴招坏人名誉,唉,顾王妃多好的一个人啊,怎么会碰到这样一个魔头,哎呀,对了,五娘啊,她们都说那李纪脸上留了疤吓人的很呢,你说我们在秋桂宴上会不会碰到他啊,万一碰到了那可怎么办啊。。。。。。”
四娘叽叽喳喳的说个没完,玉华边听边偶尔点个头应付着,心里却想着程娘子告诉自己的事情,那李纪当年失踪的背后究竟有何隐情,程娘子自然也是不知道的,不过对此事她只简单写了一句推断:嫡长子失踪,唯有后母与嫡次子受益最大。
后面李纪死而复生的事情,程娘子就不清楚了,但玉华听说那李纪脸上留了可怕的疤痕,想来这些年在外面过的定也是极为艰险的,现如今他回来了,却又被人传出这样的名声,而那顾王妃却是一面倒的都说好,连四娘这种养在深闺的小娘子,也知道她的贤名,这其中的奥妙,就值得人好好玩味一下了。
紧挨着东边延兴门的新昌坊里,东南角有一座三进的小院落,自从隆庆之乱后,便一直空置着,外面看着院墙上爬满了枯枝草藤,颇为衰败的样子,可若是开门进去仔细瞧瞧,却会发现这小院内里的房舍院落、花园石山、廊道水池都布置极为精巧别致。
一个多月前,新昌坊其他院落里住着的官员便发现这小院里开始有人进出收拾了,后来又看到户部侍郎左大人亲自来视察了这院子的修葺情况,便猜到这里定是赏给了什么要紧的人物。等前几天一水的黄梨花家具往里搬的时候,便有各府的管事奉命上去打探了一番,回到府里纷纷禀告说,虽没探听出是什么人要住进来,却看到有宫里的内监在里面打点拾掇呢,就没敢继续打探,听到这样的消息,新昌坊里其他的住户便纷纷叮嘱了家里的下人们,没事别往那院子跟前凑,平日里也最好都能绕道走。
所以这日太子李济民乔装从新昌坊东角门进来的时候,便觉得这院子着实不错,满院墙的爬山虎生的葱郁别致,院子四周也特别的清净,心道父皇果然第一个疼的就是李纪这小子,一出手便把压箱的宝贝赏了他,这院子原是郑太后以前给自己留的私产,不光里头建筑十分精妙华贵,更有夹墙地道通往城外,绝非其他一般院落能比。
院子里头,李纪早在影壁前恭候着他了,两人到了书房坐下,屏退了无关人等,李济民便开门见山的说道:“这阵子的风声莫非是你自己有意放出去的?你可是又有了什么打算?”
自从太子妃一事后,李济民便对自己这弟弟更加另眼相看了,知道他不止是只有一身行武的韬略,于这朝政大事上,看的也是极为透彻的,所以当他听到满长安城疯传着李纪暴虐伤人的新闻,也没马上来找他兴师问罪,等这日得了闲来看他家里收拾的情况,才打算仔细问问。
李纪哼声一笑,满脸讥诮的说道:“那三哥可是冤枉我了,从我一回来,便有人参我在北疆虐杀俘虏了,是小卫将军先行一步压了下去才没闹出事来,而后便陆续有各种消息放出来,光光是传闻里被我这张脸吓晕过去的小姐、舞姬等人,也有五六个了,后来小弟不过是帮他们往火里又填了一把柴,把一个想爬我床的女人抽花了脸而已,这阵子说我在军中考校时随意伤人的话吗,倒是我自己找人放出来的,主要是看他们消息实在太不灵通,这样好的材料都放着不用,有些替他们着急罢了。”
听李纪说这些话时,李济民脸上已经是几次变色,尤其听到有人拿李纪脸上的伤疤说事,更是气的眼中精光一闪,等到李纪说完,他拧眉盯着李纪看了半天,才沉声说道:“到了这个时候,你还不肯和我说实话吗?”
李纪见李济民神色肃然,也不慌张,慢腾腾起身立在了太子面前,伏身一躬后,才说道:“三哥恕罪,之前弟弟绝不是刻意隐瞒,不过有些事连弟弟自己当时也还没搞清楚,不敢妄言而已,如今这番风声放出来,弟弟已派人顺着查实清楚了,由此推论起来,想那当年要害我性命的,必是我那好继母顾王妃本人。”
作者有话要说:
来不及了,先上半章
继续打滚求收藏
☆、第61章 虚实(下)
李济民听了李纪的话倒并不很惊讶;李纪原来虽话说的好听,什么不愿意回永兴坊住都是为了继母弟弟考量;但他这样死里逃生回来,竟然一直避着那卓王妃不见,本来就极为反常,那顾王妃早就放出话来,说李纪是在怨她;而李济民则一直猜测李纪就是在怀疑顾王妃,所以他此刻只迟疑了一下,便马上问道:“你说当年是那顾王妃害你的;只是根据今次传言所推论吗?是否还有其他的证据。”
李纪微微一扬眉;笑了笑说道:“三哥,其实我当年被人掳去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是谁害我了;当时我父王尸骨未寒;顾氏病倒在床上;府里乱成了一锅粥,我没事怎么会孤身随便跑出城外呢?”
李济民沉吟了一下说道:“当年顾王妃说你是梦到了你父王,所以执意要去城外云葛寺去还愿……”
“呵呵,是有人说梦到了我父王,是有人拼了命也要从床上爬起来去那云葛寺烧香,不过不是我,是那顾氏而已!”
听李纪这样一说,李济民顿时明白了,李纪当年临时起意,突然只身出城,若不是有人提前知道消息,怎么会那么正好就掳了他去,这事的主谋除了是让李纪去那里的顾氏,再没有别人了。
顾氏这计策可谓是简单粗暴,但极为有效,只要骗了李纪出城,只要他死了,便再也没有人知道真相,顾氏定是觉得用山匪和暗卫两路人马对付李纪一个孩子实在是十拿九稳,所以也并不用留后路,却实在没想到这李纪竟然能大难不死,逃出了一条命来。
但是即便如此,现在除了李纪本人心知肚明外,讲起来却并无证据。到底是谁要去云葛寺,只要他们自己两人知道。
李纪此时又是一笑,说道:“三哥,你知道那顾氏当年是怎么说的吗?她说我父王托梦于她,说自己才是九五之尊的真龙天子,当日只是暂时蒙难,并未真死,若有人能戴着龙袍去那云葛寺烧香祭拜,再将那龙袍偷偷烧了给他,他便可死而复生,所以,她要我陪着她只两个人偷偷前去,不能给其他任何人知道,呵呵,三哥,你看看这是多么荒唐的胡言乱语,我怎么还会听信于她呢?你说我是不是蠢笨如猪呢,哈哈哈哈……”
李纪说着话,便仰头长笑起来,他脸上有疤,不笑还好些,这样大笑,实在看着面目狰狞可怕,李济民知道他这是恨极了,心中怜悯,便也任他发泄,并没有去打断,李纪直到眼泪都笑出来了,才低低咳嗽了几声慢慢停了下来。
等完全收了笑容,李纪突然跨前一步,跪拜了下去,李济民一愣,说道:“你干嘛呢?腿还没好利落呢,有什么事,只管起来说话。”
李纪却并不起身,仍长跪在地上,看着李济民说道:“弟弟有事要求三哥,今日弟弟虽将当年的事阖盘向你禀明了,但弟弟求三哥不要插手此事,一切由弟弟自行处置,求哥哥今日出了这门,还只当什么都不知道吧。”
李济民本身已起身要去扶李纪了,听了他这话,身子却是一顿,又坐回了位置,他皱了皱眉,问道:“你这是…怕我夹在中间难做吗?”
顾王妃与崔皇后及永嘉坊一贯都交好,背后又有一股军中势力,无凭无证的就想要动她,确实并非易事,而李济民在一听当年是她捣的鬼,也确实已经起了要替李纪做主的心思。
李纪却是摇了摇头,眼中寒光一闪,说道:“我倒并不怕三哥为难,我只是怕你太过心慈手软……”
李济民眉头一皱正要说话,却被李纪给拦住了,他轻笑一声问道:“三哥,你可知道我最恨的是什么吗?我最恨的并不是她要杀我,她本不是我亲娘,为了自己的亲儿子要置我于死地,于这长安城内也不算什么稀奇。她当年进府时我才五岁,她待我极好,吃穿住行,我的喜好脾气,无一处不是照顾的精细入微,父王常年忙碌,我全是由她一手照顾,后来有了李纶,我小孩子心性,生怕她会因为弟弟而冷落于我,便暗自生起了闷气,她察觉了,便马上将李纶交给了那乳娘去看管,自己仍亲手亲脚的一心只照顾我,当年在我的心里,那顾氏美丽温柔聪慧体贴,对她简直比父王还亲近百倍,你们都知道我从小是个冷性子的人,却是什么话都愿意和她去说……”
说到这,李纪又是两声冷笑:“哼哼,那日里她胡扯的那些话,我又怎么会相信呢,我只是见她病的只剩一口气了还硬要爬起来去云葛寺还愿,我心疼她,为了安抚她,才一个人带了那赶制出来的龙袍跑出了城外,呵呵,这就是她的算计,她知道我那时对她比亲娘还亲,不管拿什么胡话来糊弄我,我都不会忍心去违逆她的,这些年来,我只要一想起她如何把我当傻子一样骗的团团转,我就恨不得戳自己一刀。。。。。。”
李济民叹了口气,起身将堂弟拉了起来送到了座位上,李纪素来沉稳刚猛,常常让人忘了他不过才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而已,此时他脸上神色阴郁狠辣,再加上他身上本就常年带着的一股煞气,看着倒确实犹如传言中的那个暴虐的疯子,此时他又掀唇一笑说道:
“说起来,他们现在所作所为倒是正合我的心意,我之所以愿意帮他们添上一把火,一是为了麻痹他们,二呢,也是为了我今后的行事铺路,三哥,你知道吗?一个臭名昭著的暴虐之徒,就算真干出点什么特别出格的事情,世人反倒觉得正常,反倒更容易接受,而像三哥你这样交口称颂的温润君子吗。。。。。。”
李纪顿了顿,才挑眉捉挟一笑道:“那才是真的可怜,一旦行为稍有差池,就要被人口诛笔伐一番,所以倒不如我这样的来的痛快,哈哈哈~~~”
李纪看似轻松的大笑了起来,李济民却仍是皱着眉头凝神看着他,想起前几日自己请几个堂兄弟聚一聚,席间自也有那陪酒的侍女,陪在李纪身边的那个生的千娇百媚,虽然也有些惧怕李纪的冷峻,也还是揉身贴上去献着殷勤,没想到刚一靠近李纪的身子,便被他一把揪住丢出去摔晕在了地上,当时席上顿时吓的哑然无声,事后宗亲兄弟间便也开始传出李纪性格怪癖,不近女色的话来。
李纪,到底是故意做出这般暴戾的姿态,还是性子真的越变越古怪,李济民此时心中也着实没有把握,他犹豫片刻,便想要安慰开导堂弟几句,那李纪却已经转移了话题,突然问道:“三哥,你可还记得一个叫毛剑举的吗?”
李济民先是一楞,而后便脱口而出道:“自然记得,小卫将军旗下的副将么,那日大朝会上,他那几句话说的倒是极为漂亮,也算得上一个有勇有谋的,他怎么了?你怎么突然提起他来?”
“三哥前阵子不是问我有什么可用之人吗?而据我所知,那毛剑举恐怕不久就会遇到大麻烦,说起来也是他自己咎由自取,以前掌管军资的时候,曾经动过点手脚,最近有人突然盯上他了,若是将他以前的劣迹都挖了出来,不但他官职难保,恐怕还要下狱,按着小卫将军的意思,这人虽有些小毛病,却是个可用之人,就想现行寻他一个错处,将他贬官不用,也算保他一保吧,我就想起三哥来,不知你对此人是否感兴趣?他到时身无半职,去你府上做个幕僚,倒是正好的。”
李济民一听倒是来了兴趣,这毛剑举秀才出身,到了军中又能一直做到小卫将军的副将的位置,还真算是一个文武双全的,正是自己现在所缺之人,可没等他开口,李纪却又说了:“不过,我怕三哥用了他,也许会得罪那安国郡公。。。。。。”
“恩?你这是什么意思,莫非。。。。。。你说那盯上这毛剑举的,就是我那舅舅?”
李纪一笑,也不答话,只盯着堂兄的脸仔细看着,像是在猜度李济民的心思一般。
李济民便拉下脸来说道:“这刑部是卢彦孝的地盘,还轮不到安国郡公插手吧?你这样说可有什么证据不成?今天虽然是你我兄弟间闲话,有些话也是不可随意乱说的!”
李纪连忙起身赔罪,说道:“那倒没有什么证据,只不过那毛剑举除了上次在车家的事情上出了一回风头,得罪了人之外,也并没有什么其他仇家,他贪墨的那点事也早就陈年旧事了,如今却突然有人要动他,而且手段极为周全,一时实在想不出其他原因,就难免猜忌到郡公爷头上去了,是弟弟出言无状了,还请三哥勿怪。”。
李济民挥了挥手让他坐下,一时也没再追问下去,他蹙眉沉思半响,才说道:“这毛剑举我会派人考察一下,是否要用他以后再说吧,对了,过几日永嘉坊的秋桂宴,你会去吗?”
“那当然要去的,大名鼎鼎的小曲江,弟弟回来还没见识过呢?怎么,三哥难道不敢去吗?是怕与那崔家元娘和车县主三人当面碰上会尴尬吗?”,李纪此时脸上总算一扫阴霾,不怀好意的看着堂兄咧开了嘴巴笑了起来。
李济民面上先是一红,而后便整色肃然说道:“瞎说什么呢,元娘最是个端庄大方的,她一个深宅小娘子,也是你们能随便放在嘴巴上议论的吗?”
李纪正又要赔罪,谁知李济民看了他一眼,又突然问道:“那个。。。你当时在定州的时候,可见过那车县主,她。。。不知是个什么样的性子?”
李纪忍着不敢笑出声,反问道:“三哥难道还没见过车县主吗?”
李济民瞪他一眼说道:“上回在母后那里只远远见了一面,怎么,现在是我问你话呢,还是你问我啊?”
李纪自然不会怕他,一本正经的起身答道:“这车县主一个深宅里的小娘子,她性子如何,弟弟实在不敢在嘴巴上随意议论,还是请三哥自己见了,多多考察一番后再做定论吧。。。。。。”。
话还没说完,李济民手上的热茶便兜头泼了过来,还好李纪早有防备,哈哈大笑着一个箭步躲了过去。
作者有话要说:
刀疤脸就是那小时候受过心理伤害的,长大有点变态的银呐
下一章,一定争取见面啊,一定啊
☆、第62章 欺负
转眼便到了秋桂宴的正日子;日央时分,便有客人陆续上门了;既然顾氏发了话,玉华她们几个自然不能像上次那么悠闲了,早早便跟着元娘到了西内苑迎接客人,因天气有些转凉了,宴席自然不能再摆在露天;仙霞阁仍是招待男宾的地方,女宾们则被安排在了紫云楼上,两座楼阁之间隔着那小曲江池遥遥相望;因为还未开席;便先在紫云楼下的花圃里设了绣墩桌椅给客人现行休憩。
玉华她们自然是负责接待各府的小娘子们,由元娘先招呼客人;然后便不动声色的根据各人的不同身份;或是自己和七娘亲自接待;或是吩咐玉华她们陪着说话;元娘叫玉华和芸娘两人一起,琪娘则是领着那四娘一块,几人的礼仪应答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大差错,所请的各府贵女之间本也都是相熟的,玉华她们只负责招呼茶水点心,不用多说什么,客人们便也很快自己热络的闲聊嬉戏了起来。
玉华和芸娘这边陪着的几位小娘子,除了一个吴四娘,其他人她们都不认识,两人只能在主位上有些尬尴的干坐着,只能等丫鬟们上了新的茶点的时候,起身招呼两句,时间一长,芸娘脸上难免露出了一丝焦躁,想了想,便堆出一个甜笑来想要与身边其他小娘子交谈搭讪一番,谁知大多数小娘子只是客气两句,便又自顾自说话去了,并不怎么搭理她,芸娘涨红了脸又坐回了位子上,不由有些心虚的扭头打量了身边的五娘一眼,见她脸上挂着一个纹丝不动的微笑,只安安静静的坐着,木头人一般,心里不由莫名的冒出火来。
芸娘对这五娘的感受很是复杂,她现在自然知道顾氏很是看重这五娘的,又被六娘的事吓到了,轻易也不敢耍手段去招惹她,可她平日里与五娘甚少来往交谈,看她仍是原来在安邑坊时那副木呆呆的样子,除了功课学的比别人都好些以外,既不像琪娘那么见多识广,又不如四娘那样活泼会说话,也不知道母亲和元娘姐姐为什么就那么的偏宠她,芸娘心里早就憋着一股不服气。
今日也是,明明自己比五娘更年长懂事,可元娘姐姐给两人介绍客人时,却把五娘放在了首位,而那些神情矜持的小娘子们也都对这个会跳柔旋舞的五娘有些印象,对自己却是视而不见,真是气死人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