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沈氏姝女-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三十九章
京城中,郑夫人接到了郑顺的信,果然喜上眉梢,立刻就点了两个熟练会照顾人的嬷嬷去边城,一转头又细细物色起好的奶娘来,抽空还叫人去了永毅侯府报信。
沈碧曼前世怀过孩子,自然知道怎样照顾自己。不过还是拗不过郑夫人派来伺候她的嬷嬷,简直将她当作三岁小孩一样护着,看书怕她伤了眼睛,绣花怕她累着,连走个路都觉得她会磕着碰着,更别说放她时常出府去看店铺农庄了。
自从有那连个嬷嬷看着她,她最大的消遣也就是等着袁氏来串门,或者是请几个丫头讲讲外面的趣事给她听。
郑顺倒是轻松了不少,不用再时时刻刻守在府里,可以放手去管外面的事情,也时常去军营替沈碧曼看看郑沅。
沈碧曼面上过得和乐开心,到底心里还是记挂着郑沅。城中的普通百姓不知道这场战事有多么凶险,但她听袁氏和郑顺带来的消息,还是觉得此次必定是一场恶战。
郑家二婶作为将军夫人,见多了大风大浪,性子又是平和豪爽,将军在战场上打仗,她的面上却没显出担忧来。
“你莫担心,郑沅打小就和别人打架,又跟着老太爷学过武,在军中也是厉害人物,定会平平安安的。你就安安心心的在家养胎就是。”许是因为沈碧曼年纪轻,头一次怀着孕就是郑沅没在家的时候,怕她忧思过度,二婶也时常领着她家侄女上门来探望她。
沈碧曼见二婶这样镇定,心中确实也是安心不少。
只不过,那位跟着二婶上门做客的珠珠姑娘,却是叫她不知道怎么应对。
珠珠一向都是很安静,只是在提到郑沅的时候,沈碧曼还未怎样呢,她就眼眶先红了起来,说是担心郑沅在战场上危险,军中又那样简陋,吃不好睡不好的,家中还是应该多送些吃的用的给郑沅。
沈碧曼真是强忍着想要把她赶出去的冲动听着,这话说的多稀奇,郑沅又不是她什么人,她倒是这样关心郑沅的吃睡,显得她这个做妻子的多不关心夫君一样!
若是二婶这样交代也就罢了,因是长辈,郑沅以前又多有劳烦二婶的时候。可是这个珠珠有什么资格来说这样的话!
沈碧曼听得脸色都黑了,二婶似乎也觉得有些不妥,就忙带着珠珠告辞走了。
珠珠喜欢郑沅她是知道的,可是现在郑沅都已经成亲了,她怎么还是这样放不下?原以为珠珠和沈碧曼年纪相当,沈碧曼在边城孤孤单单的,叫珠珠和她做伴也好,却没想到珠珠竟还是那样的心思。
看来女大当嫁,是该把她快点嫁出去了!
将军夫人在心中搜罗着军中未成婚的将士,又有些犹豫,是否应该将珠珠嫁在边城,毕竟京城的生活环境要好得多,青年才俊也很多。
她到底是疼爱珠珠,希望她嫁得如意。
又是三个月过去,郑沅依旧没有回家来。
沈碧曼常叫郑顺捎东西去军中,却听他说郑沅正常不在军营之中。
边城外面的村庄时常有逃难的百姓往城中来,城中百姓似乎也感受到了战况的紧张,并不像过去那样悠闲了。
沈碧曼原以为边城的百姓听到打仗会是慌慌张张的收拾东西要逃往别处,却见城中百姓虽然对战事议论纷纷,却没有到惊慌失措的程度。
“百姓们以前时常经历战乱,大抵是已经习惯了。现在情况已经好很多,所以百姓们才不慌乱。”听说以前戎人来的时候,有些百姓都敢拿着锄头与戎人对抗!
听着郑顺的揣测,沈碧曼沉默了。到底要经历多少战乱,才会让一城百姓都麻木了!
等到冬天的大雪下来的时候,大军总算是回了边城。
虽然戎人被赶回了关外,但边城的将士们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一个犹如晴天霹雳的坏消息,席卷了边城。
“将军受伤啦!”百姓们站在城门口迎接将士,脸上却意外的有了惊慌之色。
他们没能想到,镇守边城多年的郑将军会受伤,而且是这样严重的伤!
郑将军是被抬着进来的,尽管他还是笑着面对全城百姓,但大家还是看见了他身上层层包裹着的白纱布。
“郑将军……呜呜呜”“将军幸苦啦!”
人群中不少人红了眼眶,更是有人跪下来朝着将士们磕头道谢。
郑沅骑在马上,俯视着这些淳朴的百姓,深吸了一口气,又狠狠的吐出来。
郑家一代又一代的人,正是为了保卫这些淳朴百姓的家,才会这样坚定不移的守卫在这边疆的土地上!
那些可恶的戎人!
郑沅攥紧了手中的缰绳,皱起了眉头。
要不是因为敌军突然冒出来一个带着鬼面的军师,这次的谋划肯定能将那些戎人彻彻底底赶出关外,叫他们再也不敢在玉门关内横行!
也不知那个突然冒出来的鬼面军师到底是何方神圣,看身形瘦瘦小小的,也不像是戎人,难道是大庆朝的人?
郑沅回头,正看见二叔躺在简陋的轿子中,忍着伤口疼痛安抚那些惊慌失措的百姓。
百姓们为这位郑将军的严重伤势担忧,可也为边城以后的安危担忧啊!
郑沅回到家中的时候,沈碧曼正挺着七个月的大肚子,挣扎着要到门口等他,却被两个嬷嬷拦住了。
“怎么不好好歇着?”郑沅忙扶着沈碧曼在床榻上坐下,又怕她坐的难受,就垫了软垫在她背后。
两个嬷嬷见郑沅这样轻手轻脚,又见沈碧曼满心满眼都看着郑沅,就知道两人有许多话要说,就带着丫头们下去了。
“我想着你快到门口了,就打算去门口等等。就这么几步路,也累不着我。”沈碧曼自己时常在院中走动,嬷嬷们又整天盯着她喝了不少鸡汤补品,她觉得自己浑身都是力气,比前世怀着全儿的时候,不知道舒服了多少。
边城的房子大多都在地下挖了地龙,所以即使是冬天不在屋中摆火盆,也暖得很。沈碧曼脱了外面厚重的披风袍子,里面只剩件轻薄的衣裙。
“顶着这么个大肚子,怎么会不累?”郑沅小心的将手附在沈碧曼的肚子上,去感受这才七个月大的小生命。
肚子的孩子,仿佛也知道是自己爹回来了,捏着小拳头,在母亲的肚皮上狠狠的画了一圈,又伸脚踢了两踢,惹得沈碧曼差点痛得叫出来。
“他会动!”郑沅似乎被吓了一跳,刷的一下缩回了手,又惊奇的去看沈碧曼的肚子。
“他都七个月了,当然会动。”沈碧曼看着郑沅那轻手轻脚的样子,想去摸她肚子,却又不敢,就笑了出来。
“你摸摸他,再和他说说话,他就知道你是他爹爹了。”她拉着郑沅的大手,重新附在自己的圆肚子上,念念叨叨了起来:“乖孩子,你爹爹回来啦!以后你可以常常见到你爹啦!”
郑沅也跟着说了几句话,果然沈碧曼的肚子又凸起了小小一块,正打在郑沅的手心。他顿时觉得有些眼眶湿润了。
从前大嫂二嫂怀孕的时候,他也见过她们挺着大肚子的样子,却没想过,原来孩子在肚子里是这样的!
这不是一个没有生命的肉块,而是一个会动的生命!
郑沅平安归家之后,沈碧曼总算将心中的担忧放了下来。不过郑将军受伤严重的事情,她也听说了。本是想和郑沅一起上门去探望,郑沅和两个嬷嬷却都不同意,再过两个多月,她就要临盆了,这会儿到处乱跑可不是明智的选择。
“二叔受伤虽然严重,但在军中也养了许久了。等你生下孩子再去探望也不迟。”
郑沅这样说了,沈碧曼也只好暂时歇下了心思。
边城的这个冬天,戎人没有出现,或许是之前的战事,也叫他们损失了许多士兵,没有力气在冬天的时候,再来大庆朝劫掠,又或许是因为将士们的士气震慑了戎人,叫他们不敢轻易来犯。
总之,百姓们过来一个安稳的年,虽不热闹,却也平平安安的。
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京中使者终于带来了皇帝的旨意。
郑将军要带着家眷回京了,而镇守边城的将军变成了小郑将军!
百姓们又是一阵骚动,虽然小郑将军在军中也颇有威名,且立了不少军功,但是怎么能比得上多年镇守在边城的郑将军在百姓们心中的位置。
不管百姓们怎么议论纷纷,这边城的天还是变了。
郑将军回京之时,郑沅领着军中的将士送他,身后却是跟了一群的百姓。
“郑沅,这边城,以后就交给你啦!”郑将军凝视了城门半响,又对郑沅和将士们挥挥手,这才依依不舍的上了马车。
他在边城二十几年,年年都在打大大小小的仗,日日夜夜睡不不安稳,身上大大小小的伤不计其数,却没想到临走的时候,竟然是这样依依不舍。
原来这边城早就已经深入他的骨髓,成为了他的第二个家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四十章
沈碧曼挣扎在产房中的时候,郑沅还在从军营中赶回家的路上,他们现在已经从那个三进的院子,搬进了将军府中。
“夫人怎么样了?”郑沅下马,将马绳甩给一边的小厮,人就跟着郑顺急匆匆的往里走,脑门上全是汗珠。
“已经在产房好一会了,嬷嬷说可能还要好一会。”郑顺也是也是一脑门子汗。生孩子这事情,他再有本事,也帮不上忙啊!
蓝柚守在产房门口,见见郑沅急匆匆的进来,就忙迎了上去拦住:“姑爷,嬷嬷说姑爷不能进去,您就在外面等等吧!”
郑沅探着头往里看,连旁边丫头递给他擦汗的帕子都没看见,只顾着张嘴问蓝柚:“夫人怎么样了?”
“姑娘挺精神的,刚才还喝了碗鸡汤呢!”蓝柚这小身板哪里拦得住郑沅想往里走的脚步,只能转头对郑顺使眼色:“郑管家,您还是姑爷去厅里坐着等吧,这里丫头们进进出出的,乱着呢!”
郑顺也在一边劝:“少爷,咱们去厅里吧,在这里又帮不上什么忙,挡着丫头们进进出出的,不好!”
郑沅竖着耳朵听屋子里,他一向比别人耳朵灵敏,这时候别人在屋外没听见沈碧曼叫痛,他倒是将她的□□听得一清二楚,又有嬷嬷在一边叫她放松。
“这怎么就还没生呢?”郑沅想着自己一早的时候就听见消息,说沈碧曼要生了,可是现在等他练完兵,安排好军中的事务,赶回来都已经过了中午了,怎么沈碧曼还在痛得哼哼?
“嬷嬷说头一回有些久,夫人还挺精神的,刚才喝了碗鸡汤。”蓝柚还是小丫头片子,又只守在屋子外面,虽然知道生孩子艰难,但听沈碧曼并不痛得常叫出来,心中并不怎么担心。
郑沅皱着眉站在院子里,显然是不打算去厅里等着,郑顺只好叫小丫头搬了椅子来摆在阴凉处,让郑沅坐着等。
时间慢慢过去,房中沈碧曼的□□声渐渐大了起来。
郑顺听着声音,急的抓耳挠腮的,等得都跺脚了,可郑沅却反而坐在椅子上,闭着眼睛一动不动。可看他那紧皱的眉头,还有那紧紧扣着椅子把手的手指,显然也是很着急。
“生了!”
突然屋中传来接生嬷嬷惊喜的声音,又传来孩子哇哇的哭声,屋子门帘一撩,紫烟就出来报喜了。
“恭喜姑爷,姑娘生了小公子,母子平安呢!”
郑沅早就睁开了眼睛,此时更是突然站了起来,喜悦之色毫不掩饰:“好好好!赏赏赏!”
嬷嬷将孩子裹得严严实实的,抱出来给郑沅看了一眼。
那孩子瘦瘦小小的,还闭着眼睛,并不像几个月大的孩子一样漂亮,可他却觉得自己从来没有像此时此刻这样激动过,他居然做父亲了!
沈碧曼已经累得昏睡了过去,一觉就睡了足足一天一夜,等醒来的时候,奶娘正在隔壁耳房喂孩子奶。
等孩子吃饱了,沈碧曼也喝了一碗鸡汤以后,就将孩子抱在手中细细端详。
这孩子生下来之后,她还只看过一眼呢!
孩子正在睡觉,小嘴巴一动一动的,似乎还在喝奶,而那小小的还露着青筋的手,窝成了一个小拳头,安静的缩在衣袖中。
全儿生下来的时候,似乎也是这个样子,只不过他的小手臂上,长了一颗小小的红痣。
沈碧曼突然就红了眼眶,眼泪都要掉出来了。
“姑娘,怎么好好的要哭呢!嬷嬷说了,月子里可不能哭的!”紫烟着急,忙递了手帕给沈碧曼擦眼睛。
“我这是高兴呢!”沈碧曼擦了眼睛,又伸手去轻轻的摸孩子的脸,柔柔的笑了。
“再高兴也不能哭呀,会哭坏眼睛的。”紫烟抱怨了几句,也伸头去看小主子,高兴的夸了一句:“小主子长得真俊。”
“这刚生下的孩子,鼻子嘴巴都皱在一块还每没张开呢,你就能看出来俊不俊了?”沈碧曼弯弯嘴,打趣紫烟。
“姑娘长得好看,姑爷也长得好看,这小主子长得能不好看吗?奴婢觉得呀,小主子不仅将来长得好看,也肯定像姑爷一样威武呢!”紫烟说的一本正经,毫不觉得自己这样夸小主子有什么不对。
“看你这张伶俐的嘴甜的,真是不赏你都不好意思了!”哪有母亲不爱听别人夸自己的孩子?沈碧曼此时心里自然是乐得很,随手就将自己的一个玉手镯赏给了紫烟。
“奴婢谢姑娘赏!”紫烟也不客气,笑眯眯的将镯子戴在了自己的手腕上。
家中又多了好几个丫头婆子,全围着沈碧曼和孩子转。
郑沅只在家中住了两个晚上,就被沈碧曼赶回军营去了。她正坐着月子,郑沅在家中不能见她,也没什么可做的事情,倒不如回军营去忙。
郑沅只好收拾了几身衣服,带着一大包吃食,又回了军营。现在军中对于郑沅次次都带着一大包吃食的行为很是欢迎,几个和他熟稔的将士时常到他帐中蹭吃蹭喝。郑沅也不计较,只随他们吃喝,那一大包的肉干之类,每人分一点,也只够吃个一两天的。
一个月很快就过去,出月子那天,沈碧曼叫人抬了热水给她洗澡,将全身上下都好好的搓了一顿,直到身上没有一点异味了才觉得舒服了些。
她一向喜欢干净,就连在边城这样风沙不断的地方,也都把自己打理得清清爽爽的连家中器物也让丫头们得空了就时常擦洗,免得几天过去就都是一层灰。
郑沅回家那天,不是一个人,却是带了两个客人回来。
“表嫂好久不见。”珠珠穿着一身桃红色裙子,脸上粉粉嫩嫩的,一脸娇羞。
“这是珠珠妹妹……和表妹夫?”沈碧曼跟在郑沅后面,抬眼去瞧珠珠旁边的男子。
“嫂子好,鄙人姓周名烁,嫂子叫我阿烁就行。”周烁俯身行礼,笑得彬彬有礼。
他身形不高,甚至有些瘦弱,一看就是一个文人模样,长得倒是眉清目秀,一双桃花眼笑起来,很有些勾人心绪味道。
“快请进吧。”沈碧曼只淡淡的朝他点点头微笑,引了他们去厅中坐,又转头吩咐丫头们上茶。
周烁明明一副和善的样子,她却并不喜欢,且听他的声音,总觉得是在哪里听过一样,有种说不出来的冷清。
“夫君喝茶。”虽然有丫头在旁边伺候,珠珠却还是亲手给周烁端了茶,周烁笑吟吟的接过茶,又拉她在边上坐下。
沈碧曼很是讶异珠珠的转变,明明几个月前,她还记得珠珠每回看着郑沅都是一脸的怨妇样,现在却眼中只有周烁,一点没有郑沅的影子了!
难道这真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这个周烁就是珠珠命定的夫君?
不管怎么说,珠珠不再喜欢郑沅,对沈碧曼来说是个好消息。
郑沅和周烁在谈论京中的事情,珠珠在一边听着,满脸都是对丈夫的孺慕之情,而沈碧曼也终于知道了珠珠为何在回京之后嫁了人,却又跟着周烁回了边城。原来周烁将要在边城任职了!
晚饭的时候,沈碧曼叫府中摆了酒席,请周烁和珠珠吃饭。以前都是沈碧曼上将军府做客,珠珠算是小半个主人,现在依旧在将军府中,沈碧曼成了主人,珠珠倒是客人。
不过这客人在将军府中住了好些年,对这一草一木都熟悉得很,自然也没有拘谨一说,一场酒席自然是吃得宾主尽欢。
晚上,沈碧曼抱着孩子,和郑沅逗弄了好一会,直到孩子昏昏欲睡了,才让奶娘抱了下去。
郑沅搂着沈碧曼感慨不已:“才一个多月没见,没想到就大变样了。”一个月之前还是瘦瘦小小的,现在却是白白嫩嫩的,完全像是两个人。
沈碧曼靠在他肩头笑说:“刚生下来的孩子都是一天一个摸样,等你下次沐休回来的时候,肯定又是大了一圈了。”
郑沅摸了摸沈碧曼的头发,没有说话。
虽然很想郑沅天天陪在府中,但沈碧曼在这边城住了一年,自然明白军中的事情最是要紧,因此从来也不说叫郑沅多在家中待些时候。
哪个将士不是将妻儿老小留在家中,自己在军中拼死拼活的?将军要是三天两头往家跑,那下面的将士不是有样学样,就是心生不服。将军不能服众,又如何指挥将士作战?
那边城的百姓,还能指望这戍守的将士能给他们安稳的生活么!
半夜,沈碧曼做了个梦,梦见了自己前世带着全儿被追杀的时候。
不知道为什么,那些戎人居然知道了她是皇后的姐姐,居然要抓她做人质!她带着全儿东躲西藏,连原来想要进城的打算都放弃了,只好呆在郊外的破庙中藏身。全儿饿的瘦成了一把骨头,她却只能给他吃野菜野果充饥。
“呜呜呜……对不起……”沈碧曼流着眼泪,皱眉低声呢喃。
“媳妇儿,怎么了?别怕!”郑沅拍拍怀里的沈碧曼,又轻声安抚她。他一向警觉,沈碧曼一有动静,他就醒来了。
“夫君……呜呜呜。”沈碧曼睁开眼睛,就着月光看清了眼前的郑沅,将脸埋在他胸口,忍不住哭了起来,“夫君,我做噩梦了,梦见我和孩子又冻又饿,还在破庙里被坏人追。”
“说什么傻话呢!你好好的呆在将军府里,什么人都不会敢来伤害你和孩子!”郑沅替她擦干眼泪,心中纳闷。
难道生了孩子的妇人就会变得喜欢哭么?看来应该将他在军中的亲兵调几个过来,守着将军府,让她安安心。
作者有话要说:
☆、第四十一章
当沈碧曼抱着一岁大的儿子墩儿准备抓周宴的时候,京城中传来了一个让她震惊无比的坏消息。
庄亲王赵颛被皇帝送出京城,往皇陵去给祖宗守墓去了!
沈碧曼真是像被雷劈中了一样,久久不能回过神来。这好好的未来皇帝,怎么能被老皇帝送去守皇陵了呢?
“姑娘,小主子抓周的时辰到了!”紫烟推推沈碧曼,叫她终于回过了神。
沈碧曼点了点头,瞧瞧怀里的儿子,胖墩胖墩的,正将手指塞在嘴里吃得欢快,那一溜溜的口水,已经将胸前的帕子都沾湿了一片。
紫烟赶忙拿了新帕子给墩儿换上,又细细的将他的小手擦干净。
外面抓周的东西都已经在长桌上摆好,郑沅正在和一干前来贺喜凑热闹的同僚寒暄。
沈碧曼抱着墩儿一出去,就被几个相熟的夫人围住了,当头的就是陈达的夫人袁氏。
“看这孩子,知道今天是自己的好日子,也笑得高兴呢!”袁氏笑着去逗墩儿,惹得这小胖墩又是一阵傻乐,口水流的更欢实了。
“小公子瞧着多聪明啊!”“那是,看这眉眼俊俏的,将来一定也和将军一样英武不凡!”……
对着这些夫人们你一句我一句的奉承,沈碧曼只能抿着嘴温和的笑,又时不时的插嘴道句谢。
好不容易寒暄完了,沈碧曼将墩儿往长桌上一放,推了推儿子,示意他去抓桌上的东西。
长桌上本就放着一些小木剑,小弓箭,书本,糕点之类的东西,郑沅又将自己常带的玉佩放上去。
沈碧曼抱着墩儿放在桌上的,哄着他拿东西,墩儿高兴的坐在桌上,这边看看,那边看看,似乎稀奇得很,时不时又转头冲郑沅和沈碧曼笑。
郑沅乐了,朝墩儿比划动作,又教他:“乖儿子,快去抓东西过来。”
墩儿终于明白了父母的意思,往桌上的东西爬过去,一眼就看见了郑沅的玉佩,这是他常玩的东西。
过了好一会,他终于一手抓了玉佩,一手又拿了个小弓箭,慢慢往回挪着,把玉佩给了郑沅。旁边的收生嬷嬷一看,忙说了几句吉祥的好话,边上的客人也忙跟着贺喜。
“谢谢啊,大家快入席吃饭吧。”郑沅拱手作揖,将宾客们都引去吃饭。
晚上,郑沅坐在床上逗墩儿玩,墩儿咧着还没长牙的嘴,笑得口水流了一脖子。沈碧曼拿着针线给他们爷俩做里衣,想到今天听到的消息,就忙问郑沅:“庄亲王被皇上派去守皇陵了,那瑶儿是不是也是跟着守皇陵去了?”
“你别瞎担心,守皇陵又不是什么危险的事情,他们过去了也是好吃好睡的。”郑沅说的有些漫不经心,他拿着一个小球,扔得上上下下,和墩儿正玩得高兴。
“这庄亲王是犯了什么错呢?怎么能给贬去守陵了?”沈碧曼皱眉,一副苦恼的样子。
“犯什么错咱们都不用担心,庄亲王是皇帝的亲儿子,总不会叫他守一辈子陵墓,说不定哪一天圣上就高兴了,就召他回京。”郑沅刚接了京中郑平来的家书,心里和明镜一样的。
朝中太子日渐遭了荒诞,遭了圣上厌弃,而两位王爷却都是日渐拉拢各方官员,得了圣上欢心。太子见了自然是坐不住,与两位王爷斗了起来。庄亲王惯会说话,又是礼贤下士,朝中不少人都投向了庄亲王一派。
太子见这一情况,就将矛头对准了庄亲王,散播他结党营私的流言,又奏请圣上说皇陵多年没有修葺,早就破旧不堪,应该派庄亲王去祭天,顺道将皇陵重修一遍,这就把庄亲王弄出了京城。
太子以为自己下了一手好棋,郑沅却是冷笑。太子这一步正是给庄亲王铺路呢!
现在圣上身体不好,最是疑心疑鬼的时候,太子这样做,正是让圣上对他的一心越来越重。太子不好惹,肃亲王也是有野心,两人在京城不知道要弄出什么大乱来,庄亲王现在出京,正好是躲过了一场乱子。
沈碧曼听了郑沅的解释,虽然心中安心了些,却还是记挂着庄亲王的安危和前途,硬是恍惚了好几日,直到沈碧瑶给她来信了,说是一切都安好,她才放下了悬着的那颗心。
对这些朝政上面的事情,沈碧瑶自来比她懂得多,既然她说也没什么大事,那就是没什么大事了。
为了安安自己的心神,沈碧曼决定抱着儿子做巡视下自己的店铺田庄,找点事情做。
郑顺自然是鞍前马后的伺候着,将马车茶水点心,以及要去的地方都一一安排妥当。
墩儿知道自己要出去玩,也高兴的不行,整天咿咿呀呀的,看见人就冲人笑。沈碧曼给他穿了大红袄子,又带着红色帽子,真像是福财童子了!
三桥村就是沈碧曼前世来玉门关住的地方,村中百姓淳朴,田地肥沃,又有不少果树种着,是边城周围为数不多的较为富裕的村庄。
她时常在想,好不容易有这么一个富裕的村庄,百姓们可以安居乐业,可不过几年之后,却会有戎人们进来杀人放火,真是世事不可预料!
可是,那些戎人在当时明明已经被赶跑,又怎么会出现在村中?还搜查每家每户,来追捕她和全儿?
沈碧曼回想起那个晚上的事情,心中虽然还是害怕,却也知道肯定其中肯定是有蹊跷。
那些戎人明明是骑马而来,开始却是一点声响动静都没有,而且,戎人又怎么会知道,她是当今皇后的姐姐,还正好被送到玉门关来?
沈碧曼心中有个模糊的猜测,却一直不敢肯定。不过,若是被她再一次看到追捕她的那些戎人,她肯定是会一眼就认出来。
军中又开始准备了紧张的备战,这一次的目标依旧是戎人最厉害一个部落。
郑沅日夜练兵,又与几个将士开了好几天的会议,总算是想出了计策,可以将戎人的头领一举拿下。
开战的那一天,边城全城戒严,百姓们都人心惶惶的,生怕军队吃了败仗回来,也怕这新上任的郑将军年轻气盛,一不小心也像历代的将军一样被抬着回来了。
沈碧曼以为自己可以镇定的等着,可却还是心中惴惴不安。不少将士的夫人上门来拜访,探听军中的消息,沈碧曼也只是对她们一个个笑着安抚,并不知道什么详细的消息。
一天又一天过去,直到三个月后,军中终于传来了凯旋的消息。
边城的百姓都沸腾了!
他们简直不敢相信,戎人的首领和最厉害的将领,居然都被这新上任的郑将军杀死了!
将士回城的时候,百姓们依旧站在城门口迎接。当看到将士们个个都骑马归来,而郑沅也好好的骑在马上的时候,淳朴的百姓们都不禁热泪盈眶,欢呼起来。
戎人的首领死了,最厉害的将领也死了,再也没有戎人会越过国界,可以杀气腾腾的来杀他们的人,抢他们的东西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这是作者君姗姗来迟的更新~~~
☆、第四十二章
将军府中摆着香案,上上下下几十个主子仆人都跪了一地,连才两岁大的小主子墩儿也被奶娘抱着跪在地上。
传旨的太监端着架子,斯条慢理的读着手上的圣旨,身后也跪了一地的太监宫女。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封为龙武将军……钦此。”传旨的太监将圣旨双手递给郑沅,弯着腰笑眯眯的讨好着扶他,说:“龙武将军,快请起来吧!”一点没有刚才宣旨时候傲慢的样子。
郑沅顺势站了起来,扬着下巴,微笑着对着公公点头。他的身份并不需要多去和宫人攀关系,反倒是这些宫人巴不得在他面前有个好印象。
“公公一路赶来,实在是辛苦,快里面请坐。”郑顺很有眼色的将传旨的公公迎进了厅中看茶。
郑沅将沈碧曼扶起来,却见她似乎有些愣愣的,不禁有些疑惑。
“媳妇儿,怎么啦?”郑沅柔声问她,他媳妇儿看起来胆小,实际上却是个胆大的,应该不会被这传旨的阵仗吓到吧?
“没事,没事儿!”沈碧曼勉强挤出一个笑脸来,其实心中却已经是被吓呆了!
龙武将军!原来郑沅就是那个辅佐赵颛继位,后来又砍了许多大臣脑袋的龙武将军!
说起来,前世的崔家,不正是被龙武将军抄了家,后来家眷又被他的手下拉着流放了嘛!
沈碧曼看着郑沅的眼神中,带上了些许的不敢置信。
没想到自己竟然嫁给了深受皇家宠信的龙武将军,不仅现在受老皇帝赏识,将来也是辅佐新帝的功臣!
不过……沈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