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皇家小娇妻-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洵陪着她说了一路,她便坐在马车里慢慢地听,他这个问题说完,她就立即问下一个问题。
高洵的声音不大,仅能让马车里的人听见。
旁人看到他大马金刀地坐在马背上,还当他是个侍卫,便也没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
*
半个时辰以后,他们来到城西花竹胡同口。
胡同狭窄,勉强能容纳一辆马车通过。
车夫驾着马车往里去,高洵跟在马车后面,欧阳仪的院子就在这胡同最深处。还没走到头,便听见里面传来摔打声,伴随着一个女人的骂声:“不识好歹的玩意儿,你无父无母,我儿子愿意娶你那是你的福分,我们没嫌弃你,你倒嫌弃起我们来了!”
听到声音,双鱼偷偷掀起帘子一角,往前方看去。
只见一个院子门前叉腰站着一位穿毛青布衫,勒黑包头的妇女,气势汹汹,正指着欧阳仪的大门骂得难听。
这胡同里什么人都有,谢蓁从未来过这种地方,一时间有些不习惯。
那妇人骂了一会儿,正要坐在门前歇息歇息,正好大门从里面推开,一盆脏水兜头朝她泼了过去。
欧阳仪把木盆扔在地上,气势上一点也不输给她:“你以为我不知道你们打的什么主意?让我嫁给你儿子?呸,你们不过是觊觎我的陪嫁罢了!”
原来刘家住在欧阳仪隔壁,早就听说她有两箱陪嫁,里面装着不少好东西。前阵子王家又退回了一些东西,他们远远地看去,只看到红绸下面珠光闪闪,那是他们辛苦一辈子也挣不到的。刘家一商量,决定让自己儿子去跟欧阳仪私通,这样一下,她就只能嫁到他们家来,那些陪嫁也自然而然就是刘家的了。
这两家的事纠缠不清,附近住着的人家也都不想插手,旁人见到都避得远远人,没人愿意上去帮忙。
双鱼下去一打听,把事情真相跟谢蓁说了。
那边刘家媳妇浑身滴水,差点就跟欧阳仪扭打起来,谢蓁在马车里静坐片刻,说道:“回去吧。”
这是欧阳仪的烂摊子,让她自己收拾去吧,他们是不会再管了。
回去的路上高洵也没说话,两人一路沉默回到皇子府,谢蓁走下马车准备回去时,他开口道:“你若是觉得麻烦,我可以帮你处理好这事。”
谢蓁诧异地回头看他,旋即忙摇头,“不用……跟你没关系,我上回跟欧阳仪签了契书,以后她的事都与我无关了。”
高洵却以为她是不想让自己蹚浑水,咧嘴一笑,“原本这就是阿裕处理得不够好,他是我的兄弟,我帮他是理所当然的。”
难怪家里长辈都喜欢他,他笑起来明亮又耀眼,为人热情,就连冷氏都对他赞不绝口。谢蓁实在不忍心拒绝他,犹豫着点了一下头,跟着他笑:“那就麻烦高洵哥哥了。”
他呆呆地看着她,旋即转头呢喃似地说:“不麻烦。”
谢蓁不知为何心里忽然涌上一股愧疚,牵裙往府里走,也不说邀请他到里面坐坐,“那我先回去了!”
高洵怔怔地望着她的背影,直到她消失在影壁后面,眼里才露出几许落寞。
他一直以为谢蓁是他的,跑不了的,是什么时候他把她弄丢了呢?
他苦涩地弯了弯唇,翻身上马,重新回刚才的花竹胡同里。
*
过不了几天,高洵便让人来送来话,说欧阳仪的事情已经解决了。
欧阳仪愿意嫁给刘家的小儿子,不过她要求跟刘家小儿子搬出去住,用严裕给的陪嫁在另一条街上开了个杂货铺子,以此营生,日子过得还算太平。
谢蓁得知后,让人去问高洵怎么说服欧阳仪的。
高洵只回话说:“她应当不想再过以前那种颠沛流离的日子了。”
谢蓁深以为然。
人啊,若是一直过苦日子也就算了,如果尝过苦日子的滋味,又享受过被人伺候的舒坦日子,那再让她回去过苦日子基本是不可能的。欧阳仪就是这样,她跟着李氏吃尽了苦头,后来被接近皇子府享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待遇,再让她去受苦,她肯定不愿意。
谢蓁很感激高洵,把他请入府里好好招待一番。
厅堂有丫鬟和嬷嬷伺候,两人举止坦荡,偶尔说一说小时候的趣事,气氛倒还算融洽。
快要走的时候,高洵欲言又止,谢蓁还当他怎么了,关切地问:“高洵哥哥想说什么?”
高洵用食指蘸了点茶水,一边写一边道:“我在军营经常能听到边关的消息,你若是想知道伯父的情况,我可以经常写信告诉你。”
谢蓁颔首,眼睛却盯着他写的字,这一看不禁愣住。
他写的是:“府外有人监视,小心府里的人。”
谢蓁放在桌下的拳头慢慢收紧,脸色也渐渐严肃起来,很快抿唇一笑,露出两个浅浅的理我:“好啊,你若有什么消息,可要第一个告诉我。”
高洵说:“自然。”
等桌上的水渍干后,他才告辞离去。
谢蓁让人把菜肴撤下去,却不得不开始考虑府里是否有大皇子的眼线……
?
☆、一年
? 自从高洵提醒她当心府上的人后,谢蓁便想找出府里是否有大皇子的眼线。
在瞻月院当值的人里,双鱼双雁和红眉檀眉,以及两个老嬷嬷都是她从娘家带来的,打小就跟着她的,不可能有任何问题。剩下的便是原先皇子府的人,晴霞走后,就剩下笋芽,翠衫,绿袄和另外四个婆子。
她让双鱼仔细注意这几人,双鱼观察了几天,却没发现任何异样。
谢蓁让她和双雁不要松懈,继续观察。
天气渐渐入冬,京城的天气一天比一天冷。谢蓁怕冷,屋里很快烧起火炉,饶是如此她还是穿得很厚,白绫短袄外面加一件鹤氅,再披一个兔儿毛斗篷,常常冬得鼻子通红,像个小萝卜。
严裕每隔一个月便会给她写一封信,信上说明他在邬姜的情况。
两人不知不觉分开快一年了,最近一封信送到谢蓁手里的时候,正好是半个月前。
严裕大抵是真受不了了,信上只写一行字——
“羔羔,我好想你。”
谢蓁捧着那封信,忍不住翘起嘴角,笑得有些傻。
边关那个地方很能磨砺人,她似乎能感觉到他这一年的变化,说话不如以前心浮气躁了,给她写的信越来越沉着稳重,渐渐有大男人的样子。邬姜许多事需要他处理,他必须让自己很快成熟起来,才能解决接二连三的问题,于是就像一颗种子在夜里悄无声息地发了芽,她的小玉哥哥在她不知道的地方长大了,说好想她。
谢蓁写信问他什么时候回来,还把前阵子欧阳仪的事跟他说了,她在信上写:“……多亏了高洵哥哥替你收拾烂摊子。”
她知道他看到一定会生气,但是她就是要让他生气。
谁叫他一走这么久,把她留在京城好没意思。
偶尔谢蓁会把谢荨叫过来,两人要么坐在廊下煮茶吃点心,要么去春花坞坐秋千看乌龟,日子过得还算惬意。谢蓁还邀请过和仪公主和顾如意来府上,谢荨把仲柔也带了过来,几人便在亭子里搭了几个火炉,一边谈天一边烤火。
谢荨跟仲柔走得近,大抵是仲柔救了她一命的缘故,她不怕仲柔,每次见面都甜甜地叫“仲姐姐”。仲柔跟冷氏一样是面冷心热的人,尤其对这种甜美可人的小姑娘招架不住,一开始有点不自在,后来就慢慢地接受了。
此时谢荨从厨房拿来两个红薯,扔在火盆里专心致志地烤红薯,她无师自通,对吃的这方面总有很多想法。
很快亭子里传出红薯的香味,她凑上去闻了闻,口水都要流出来:“好香啊。”
仲柔在旁边问:“熟了么?”
说着就要扒拉出来看看。
谢荨忙摇头,“还没呢,仲姐姐当心烫手!”
仲柔跟着仲将军上战场,什么危险没见过,这点小火又算得了什么?她拿出来捏了捏,见果真不熟又放了回去,叮嘱谢荨小心一些。
严瑶安在一旁看着,忽然问谢蓁:“六哥说什么时候回来了么?”
谢蓁茫然地摇了摇头,“没说,你知道?”
“听阿爹说那边的城墙已经修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城里的房屋和街道,问题不大,应该很快就能回来了。”严瑶安漫不经心地说。
谢蓁先是高兴,很快气呼呼地鼓起腮帮子,“他都没跟我说过!”
严瑶安嘿嘿一笑,打圆场:“六哥应该是想给你一个惊喜。”
然而谢蓁还是不高兴,严裕这一年几乎没跟她说过边关的情况,他在那里做了些什么也不告诉她。如今快回来了,她还是从别人口中听到的!
剩下的时间谢蓁的话明显少了,严瑶安见她心情不好,也就主动不招惹她,偏头去跟顾如意说话。
顾如意一边煮茶一边听她说话,唇边笑意柔和。
最后谢荨把红薯烤好了,谢蓁没心情吃,顾如意和仲柔只吃了一点,剩下大部分都进了谢荨和严瑶安的肚子里。
她们离开后,傍晚高洵过来了一趟。
高洵几乎算得上是她的线人了。
他说:“听说上个月西夷大将军重整军队,又攻打了邬姜一次。不过只有区区一万人,连城门都没攻进去,便被六皇子的人拿下了。六皇子放出话来,若想让他们放人,西夷国主便要主动向大靖投降,否则便割下西夷大将军的头颅挂在城墙上。”他说着,眼里多少有点向往,毕竟上阵杀敌为国效力是每一个热血男儿的夙愿,“过不了多久,西夷便会归顺大靖,边关的日子也会太平了。”
谢蓁问他:“那你知道他和我阿爹哥哥什么时候回来吗?”
高洵这就不清楚了,老老实实地摇了下头。
她失望地瘪瘪嘴,“我也不知道。”
高洵不由自主想安慰她,话到嘴边,又不知道该怎么说。最终忍不住摸摸她的头,安慰道:“应该很快就能回来了。”
她心情正低落,没注意到他这个动作多少有些不合适。
高洵没逗留多久,起身回军营。
他这阵子出来得比较勤,连仲尚看他的眼神都有点不对劲,今日还特意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别忘了自己的身份。”
他苦笑。
他一刻都没有忘记,正是因为记得如此清楚,才会觉得痛苦。
想再进一步,绝无可能。想保持距离,又心中不舍。
他是个懦弱的人,狠不下心跟谢蓁断了联系,所以才变得优柔寡断,趁机而入。
送走高洵后,没几天谢蓁就收到从边关送来的书信。
不用看署名也知道是谁的。
她打开一看,果见上面张牙舞爪写着几行字——“不要跟高洵走得太近,我会尽快回去。”
后面还补充了一句:“最晚春天回去。”
就凭着这潦草的字迹,都能想象出写信的人当时有多么心急如焚。
严裕的字一直不大工整,他不是自己规规矩矩的人,他的字带着几分张狂和硬朗,看到他的字就跟看到他的人一样。
谢蓁朝着信纸吐了吐舌头,“谁叫你去了那么久都不回来。”
她的生辰快到了,他也没点表示!
*
邬姜这边,严裕正在怒火中烧。
高洵这混小子……真是一点也松懈不得,他才走了多久,他便见缝插针地跑到他家门口了!而且还不止一次?他真以为他不在京城,他就能撬墙角了?
严裕叫来一个下人,此人姓周明怀志,是严裕在邬姜的得力手下。他问道:“我让你调查得如何?”
周怀志道:“殿下,小人让人去调查了,高千总最近确实常到皇子府门口徘徊。不过大部分时候都是在门外站半个时辰,没有进去。”
严裕又问:“他在军中没事干么?”
周怀志答:“军营每日都有定额的训练内容,高千总完成得比别人快,富裕时间相对较多,再加上他跟仲公子交好,仲公子又是仲大将军的独子,自然没有人敢拦他。”
严裕想了下,冷声说:“那就给他加大训练额度,让他好好锻炼身体,日后才能为我所用,上战场时以一敌百。”
每天训练都练不完,看他还有什么时间胡思乱想?
周怀志答应下来,让人去给仲大将军传话,好好操练高千总,六皇子对他抱有重望,可千万不能马虎了。
这话传到仲开耳中,仲开从儿子口中得知高洵与六皇子是旧识,六皇子赏识他是应该的,也就没有怀疑,二话不说马上加重了高洵的训练任务。旁人都是一天跑五十里,他却要跑一百里,还是负重跑,除此之外,练习弓箭和拳脚功夫也翻了一倍,让高洵一天下来完全没有时间做别的事。
高洵几次想去皇子府看看谢蓁,但都是一训练完就趴下了,一闭眼再一睁眼,就到了第二天。
连着一个月,他都没再去找过谢蓁。
严裕得知后,心情稍霁,满意地点了点头。
一年来,他的五官被边关的沙尘打磨得棱角分明,眉宇之间也多了几分成熟,清隽脸庞变得刚毅。不再是当初冲动锐利的少年,总算像个深藏不露的男人了。他行事越发稳重,偶尔会被属下气得发脾气,但却不会动不动就将人打一顿,反而知道想办法解决问题。他这一年里跟谢立青通力合作,将大小邬姜管理得井然有序,城中百姓无不对他们称赞,提起来都会竖起大拇指。
他迅速地长大,只为了能早点回到京城,早点回到谢蓁身边。
想起谢蓁,他就想到离开前她陪伴他的那几个月。
那是他们冰释前嫌后最亲昵的一段时间,还没来得及甜到心里,就要迫不得已地分开。现在想来,真是令人怀念。
谢蓁的呢喃软语似乎还在耳边,一闭眼,就是她坐在他怀里边撒娇边叫他“小玉哥哥”的声音。每天夜里都是她的声音陪他入睡,有一次白天多想了她两回,梦中便出现了她的身影。
温香软玉在怀,他一低头便能看到她水润清澈的双眼,以及感受她缠在他身上娇软的身躯。醒来后裤子湿了一块,他才知道多么想她,面不改色地换好衣裳,让周怀志去询问谢立青城中房屋重建得如何,若是没什么大问题,他今年开春就要回京。
?
☆、男人
? 谢立青回不得,剩下的工作全由他一人看管,他若是回去了,邬姜连个能说得上话的人都没有。于是听闻严裕的打算,想了想便让谢荣也跟着他一起回去,这一年来两人吃得苦头够多了,再待下去也学不到什么,还不如早些回家,说不定还能赶上上元节。
严裕谢过他的好意,转头便让周怀志准备回京。
邬姜还剩下些零零散散的问题,他必须解决完了才能回去。
京城,谢蓁并不知道他在高洵身上动的手脚,还觉得高洵有好一阵子不来了,纳闷了一下,倒也没多想。
三九寒天,她生了一场大病。
夜里窗户没关好,冷风从风口灌进来,即便烧着火炉也无济于事。她头疼发热,病怏怏地在床上躺了好几天,嗓子哑得连句话都说不出来。严瑶安和顾如意等人相继来看她,见她身体不适,没有多打扰,慰问了两句便离开了。倒是冷氏心疼得不行,跟谢荨轮换着在床边守她,直到她神智清明了,才长长松一口气。
冷氏质问谢蓁生病那晚是谁在守夜,丫鬟们面面相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不吭声。
最后冷氏问了双鱼,双鱼才说:“是翠衫。”
翠衫当即白了脸,跪在床头不断求饶,“夫人明察……当时婢子确实关好门窗的,夜里不知怎么就被风吹开了,是婢子该死,求您饶恕婢子一次。”
冷氏皱起眉头,让王嬷嬷把她带到外面罚跪。
王嬷嬷领命,把翠衫带了下去。
天寒地冻的,翠衫在外面没跪多久就扛不住了,拉着王嬷嬷的裤腿不断求饶。
王嬷嬷心狠,让她一口气跪了两个时辰。据说翠衫当时两条腿都不能走路,是被人扶回去的。她以为这惩罚已经够重了,没想到第二天她还不能下床,王嬷嬷便能让她擦洗外面的走廊。
先不说这么冷的天,水有多冷,关键是她膝盖的伤还没好,擦地板不得跪着么?她这两条腿还能要么?
可惜翠衫不敢跟王嬷嬷讨价还价,提了水桶便跪在廊上,一点点挪动。
一条走廊她擦了一天,到最后手冻得冰凉不说,双腿一点知觉都没有了。她回去后愤愤地把抹布扔在地上,嘴巴一咧就哭了起来。
她正是当初怂恿晴霞勾引严裕的人。
当初是她先挑的头,猜测严裕会不会休了谢蓁,又说晴霞模样好看,性子温和,肯定会被严裕收房。
她是几个丫鬟里最唯恐天下不乱的。
王嬷嬷平常早就看她不顺眼了,但是一直憋在心里没说,没想到她这回自己触到冷氏的逆鳞,被好好惩罚了一顿,着实不亏。是以王嬷嬷没有同情她,反而可劲儿地使唤她,以至于她受伤的两条腿拖了足足一个月才见好。
冬天悄无声息地过去了,谢蓁重新恢复生龙活虎的样子。冷氏说要带她和谢荨去灵音寺上上香,把病痛灾难都消了,来年才能过得更顺利。反正她在家中闲着无事,于是就答应下来,定下时间一块去了。
*
去的那天正值冰雪消融,阳光万里。
母女三人坐在同一辆马车上,谢蓁一路上心情都好,脑袋靠着车壁,哼着不知从哪听来的小曲,眉眼弯弯。
她声音灵妙,无论什么歌声从她嘴里唱出来,总会变成婉转动人的曲子。
一路上伴随着歌声来到灵音寺,寺庙里有不少人。大抵是刚开春的缘故,半山腰上有一片桃花林,每到春天开得漫山遍野,美不胜收,京城常有人慕名而来。马车停在山脚下,她们不得不徒步上山。
几人平常都很少活动,更别说一下上这么长的楼梯,爬到山顶山时,谢蓁和谢荨两腿酸软,被丫鬟搀扶着才能勉强上来。谢蓁擦擦额头的汗,不禁抱怨道:“寺庙怎么都喜欢建在山上?要是没有体力的,难道还上不来了?”
惹得冷氏和嬷嬷发笑。
她小时候去普宁寺可是积极得很,从来没喊过累,长大后却是越来越懒散了。
一行人被小和尚领去大雄宝殿,分别跪在蒲团上,上了三炷香。谢蓁闭着眼睛许愿,把香插入香鼎中,规规矩矩地跟着冷氏拜了三下。
她没什么大愿望,就是希望一家人团聚,阿爹哥哥和严裕早点从边关回来。
拜过菩萨,她们到后面的客房休息。
听说灵音寺的斋饭好吃,冷氏来之前让人跟寺里的主持打过招呼,中午特地准备了她们的饭菜。虽说都是素菜,但斋饭却坐得颇精致,一碟八宝豆腐细嫩香滑,入口即化,其他的几个菜也都让人回味无穷。
用罢斋饭,冷氏和谢荨留在房中休息。
谢蓁坐了一会儿,觉得没什么意思,便到外面的院子里走了一圈。院里有一颗百年榆树,上面结满了榆钱,随风一吹便扑簌簌落下来,香气扑鼻。她心血来潮让双鱼跟主持说一声,能不能敲一袋子榆钱带回去,晚上可以做榆钱鸡蛋饼和榆钱饭。
主持很大方地答应了。
谢蓁就坐在廊下,看着双鱼双雁和王嬷嬷桂嬷嬷在树底下敲榆钱,青黄的榆钱落了一地,还有不少落到谢蓁的脚边,很快就敲了大半袋子。青州的家里也有一颗大榆树,小时候她和谢荨喜欢吃榆钱炒鸡蛋,冷氏便让厨房天天都做这道菜。定国公府没有榆树,她们已经有一年没吃到了。
谢蓁把榆钱分成两袋,一袋给冷氏,一袋自己拿回去。
她正准备回屋叫醒冷氏和谢荨,红眉突然匆匆跑进来,凑到谢蓁跟前说:“娘娘,府里来人说殿下回来了,请您赶紧回去!”
谢蓁一愣,坐起来问道:“什么时候回来的?”
红眉也不清楚,她听到这消息就赶忙来跟谢蓁汇报了,“咱们要不要跟夫人说一声?”
上回严裕来说说春天回来,如今已经开春,算算日子正是这几天。谢蓁只怪他回来得毫无征兆,忙让双鱼双眼收拾东西,顾不得跟冷氏说一声,只留下一句话便先离开了。刚到半山腰,皇子府的马车就停在路边,她领着丫鬟嬷嬷坐上去,没有丝毫怀疑。
*
马车走到半路猛地颠簸了一下,忽然停下。
外面传来打斗声,兵器碰撞,一声比一声激烈。双雁掀起帘子悄悄往外看,只见外面冒出来几个穿黑衣服的人,手持刀剑,与严裕留下的侍卫缠斗在一起。对方大约有二三十人,一看便是有备而来,与十二卫不相上下。
一开始十二卫占了上风,将那些侍卫干净利落地解决,然而他们解决了一批,便有另一批从远处赶来,前仆后继,络绎不绝。渐渐地十二卫体力不支,有七个被打倒,还剩下五个苦苦支撑。
谢蓁这才恍悟自己中计了。
她咬牙,一边跟双雁观察外面的形势一边飞快地想办法。
这些人十有八九是大皇子派来的,他们想捉拿他,用她来要挟严裕。上回高洵说府外有大皇子的人,让她留意府里的情况,她让双鱼调查了一下,没注意到有人举止反常,便将这事暂时搁置了。没想到今日跟冷氏阿荨一起出门,反倒让人钻了空子。
这么说来,严裕回来也是假的?
她问几人:“你们谁会驾马车?”
桂嬷嬷说:“老奴以前赶过牛车,跟了夫人以后便许多年没碰过,娘娘若是信得过老奴,便让老奴试一试。”
眼下这情况,即便不信也得信了。
谢蓁跟她解释了一下情况,让她驾马冲出去,最好能冲到山脚下,路上行人多,他们一定不敢在人前肆意妄为。
桂嬷嬷连连应下,趁着外面的人都在打斗,没人注意到她们,她掀起车帘坐到车辕上,一手拉过缰绳,喊了声驾便朝前面撞去。正在缠斗的侍卫见状,一个个全都跟上来,下手也更狠了些。
十二卫只剩下三个,寸步不离地守在马车周围,抵挡大皇子的人劫持。
马车横冲直撞,桂嬷嬷到底不大熟练,绕了许多弯路,不知怎么居然来到一处山坡边缘。山坡陡峭,一直连到山脚下,底下是密密匝匝的参天大树,仿佛看不到尽头。红眉檀眉年纪小,此时早已吓坏了,蜷缩在角落抱成一团,眼里都是恐慌。
大皇子的侍卫终于追上来,把桂嬷嬷从车辕上抓下来,扔到一边。此时马儿受到惊吓,忽然发出一声嘶鸣,调转身子往来时路上冲去。车厢在后面打了个圈儿,车厢和马分离,在山坡边沿晃了晃,少顷往山坡底下滚去。
谢蓁在马车里一阵天转地转,脑袋磕在车壁上,很快失去知觉。
车厢顺着山坡滑下,中途撞到一棵树上,四分五裂。丫鬟婆子都摔在草丛里,唯有谢蓁运气差,掉进一旁的河道里,顺着水流被冲到山下,飘飘摇摇不知去了哪里。等她醒来的时候,天色已晚,周围只有她一个人,头顶是黑漆漆的天空,两旁是高大的树木,陪伴她的只有虫鸣。
她浑身湿透了,夜里稍凉,寒风浸体,冷得她止不住地哆嗦。
*
谢蓁扶着树干坐下来,忍不住嘶一口气。
她摔下来的时候额头碰伤了,如今血虽然止住,但还是有点疼。她蜷缩成一团,仰头看头顶的星星,一时间心里既害怕又无助。
不知道双鱼双雁醒来会不会找到她?大皇子的人会不会来找她?这山林里会不会有野兽?
她这么待一晚上,即便没危险,恐怕也要被冻死。
如此一想,更加无望。
谢蓁想站起来往别处走,即便找不到回去的路,或许还能看见农家,也好过在这里等死。林子里的树叶挡住了月光,投影到地上只剩下一片黑暗,谢蓁走得磕磕绊绊,看不清前路,只能慢吞吞地挪动。
忽然被一块凸起的石头绊倒。
她发出呜咽声响,坐起来,看不清腿上有没有受伤。她好像迷路的小动物,蹲在地上眨了眨眼,泪珠子从眼眶里滚下来,无声地落在地上。她不想哭,那样显得自己很懦弱,可是又忍不住,于是一边用袖子擦眼泪一边忍住哭泣,孤零零地蹲在地上,格外想念严裕。
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说不定他还没回来,她就已经被大皇子的人抓走了。
“小玉哥哥……”
静了一会儿,身后传来脚步声。
她蓦然僵住,动也不敢动。
直到身后的人开口:“阿蓁?”
她慌张站起来,不可思议地向后看去,“高洵?”
这个声音必是高洵无疑。
可是他怎么会在这里?
高洵终于找到她,提起的心放回肚子里,“总算找到你了!”
原来谢蓁的马车摔倒山下后,丫鬟婆子在山腰找了一圈没找到她,便回府调动了数十名侍卫,到山上一起来寻找。彼时高洵好不容易抽空过来一趟,没想到正赶上她出事,立即马不停蹄地来到灵音寺,沿着山坡仔细地寻找。
大家都没想到她会掉进水里,被冲到这么远的地方,是以只在附近寻找。后来找了两个时辰也没找到,高洵便往深处走去,本以为今晚肯定找不到了,没想到忽然听见前方有动静,他忙赶过来查看,她果然就在这里。
山里不仅有严裕的人,还有大皇子的人在找她,高洵没有拿灯笼,正是因为不想被大皇子的人发现踪影。
他从附近找了几根干柴,从怀里掏出火折子点燃,体贴地说:“你的衣服都湿了,先用火烤干,等休息好了我们再往前走,找到一户人家暂住,明日一早我再送你回去。”一边说一边脱下自己的外袍,披到谢蓁身上。
谢蓁是真冷,于是就没有拒绝,裹成一圈往火堆前凑了凑,身上总算恢复了一点温度。
她的脸蛋在火光下纸一样白,睫毛倦倦地耷拉下来,整个人都蔫蔫的,“为什么不现在回去?”
高洵一愣,然后跟她解释:“这山上除了六皇子府的人,还有大皇子的人,你若是现在出去,保不准会被他们捉住。何况夜里行走不安全,还是等天亮以后再出山吧。”
她听懂了,抬起大眼睛朝他看去,抿唇乖乖地嗯了一声,不再说话。
*
月亮升到正中央,已是子时。
谢蓁身上的衣服总算烤干了,她对着火堆打了个喷嚏。
高洵把会对熄灭,把烧剩下的木柴埋进土里,见状准备把中衣也脱下来让她披上,她连连摆手,“再脱你就没衣服穿了,你也会着凉的!”
他不以为意:“我是男人,身强体壮,你不一样。”
可是谢蓁坚持不让他再脱,并威胁他如果不听话,就把身上这件外袍也还给他,他才作罢。
一整晚待在这里也不是办法,万一大皇子的人照过来,他们两个根本没有抵挡之里。高洵指着前方对她说:“我们去那里看看,说不定能遇见农户。”
谢蓁点点头,跟着他一起往那边走。
来的时候不知道,没想到这座山这么大,他们走了半个时辰也没看到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