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是全民女神-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主要是因为一连串的成绩太过遥远,新闻报道每次出现《变形金刚》相关的内容,不是说从海外获取了多少的版权费就是说玩具卖了多少。
版权主要是积少成多。而且两千来万这个数字也不算大,但玩具带来的收益就让人触目惊心了,无数人这一刻才真正的体会到动漫产业到底能带来多大受益,国家为什么要不惜重金的扶持动漫产业。
粗略估算,只是国内《独唱团》杂志社凭着玩具就赚了五千多万,海外市场加起来绝对不会比这少,更多的可能性非常高。就连外媒都已经报道过这个事情。
外面流传的各种数字都只是猜测,真正赚了多少只有张秋惜她们自己知道,对于这种猜测她们肯定是不会做任何回应的。闷上发大财才是王道。
“独唱团杂志社是不是给国内的动画公司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不少人觉得既然自己做不好,投资给外国公司来做也是一个选择。
对于真正的动画从业者和一心想要发展国产动漫的人来说,这完全就是屁话,有钱有剧本也得找得到制作公司才行。况且这样一来完全可以说是直接放弃了动画制作这一块。以后之后受制以人永远别想追赶。
虽然是屁话,但网上一向是各种奇葩言论到处都是,要跟他们计较就输了。动画从业者不会这么傻,不过不少投机商倒是真的打过类似的主意。对于喜欢投机倒把的人来说有钱赚就行,其他的都可以靠边站。
新闻媒体就比网上的大部分言论靠谱多了,他们关注的是国内的动画公司可以从《变形金刚》中学到什么。国产动画的失败之作粗糙劣质是一个原因,《变形金刚》的成功除了故事之外也少不了制作精良的因素,国内的动画公司是不是会对此进行反思。
“事实上变形金刚的成功对我们来说完全不具备参考价值。”某动画公司接手电视采访的时候。满脸无奈的这样表示。
“目前来说,我们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想要制作精良需要庞大的投资,而这些投资很大可能收不回来,想要赚钱就只能压缩成本,这就导致了制作水准的下降。”
“如果只靠买版权,变形金刚同样也收不回投资,她们的成功得益于玩具销售。但不是说所有的动画片都能卖玩具,她们这么好的成绩在世界范围也是屈指可数。”
想要靠周边赚钱首先要有一个大受欢迎的作品,这不是用钱就能砸出来的,也不是说制作精良了就能成功,日本制作精良最后扑死在街上的例子可也不少。
拿一个亿来制作动画这种魄力国内除了张秋惜之外绝无仅有,事实上如果不是顶着穿越光环张秋惜也会发憷,所以不管是真正的动漫从业者还是投资倒把的商人,看着《变形金刚》的成功也只能羡慕和慷慨。
——————
“随着第二部动画片播出又引起热议了呢,这次可是有不少人夸你胆大有魄力,冒险精神让人佩服呢。”大天朝有一个亿的人很多,但敢这样花一个亿的少了。
“这也有你们的功劳啊,你们当初还不是什么都没说就直接拍板了。”
“那是因为我们相信你。”上官瑾就说道:“虽然现在的收益已经让外界惊叹,但我们的圈钱计划可还有不少都没有拿出来,所以让他们继续惊叹去吧。厂商那边传来了好消息,精英级的首批开发已经完成,可以投放市场了。”
精英级对应的是原版的航海家级,提醒比加强级更大,对动画角色的面部和车型都还原到了逼真的地步。定价在150…300之间,可以说已经不属于小孩子玩具的范畴。
首批还是从代表正义的汽车人阵营开始开发,而且只有五个角色。现在基础级别的玩具已经占领了下场,生产销售都已经稳定了下来,中心可以放在更高的级别上了。
“还有个问题是现在的厂家产能已经不足以应付来自世界各地的订单,我们得去寻找新的代工厂了。”说话的上官瑾也没将这种问题当成是问题,完全属于好消息。
“妖都那边玩具厂多得是,这太容易解决你,就是得麻烦你再跑一趟。”
“我非常乐意。”上官瑾点点头,她已经做好了再次去妖都的准备,这一年来她也没少往那边飞。
“乐意什么?看你们一个个喜气洋洋的似乎有好消息。”张秋惜她们正说着话,死赖在杂志社成功的杨婕回来了。
相比第一次见面,杨婕的脸色红润了不少,大概是因为每天蹭饭能够填饱肚子,营养也均衡了的缘故。洗了澡换了身看起来也不那么狼狈了,不过因为在外流浪了五六年,那种沧桑的气质还是很容易就能感觉出来。
而也正是因为这种气质,张秋惜她们才决定让她留下来,虽然她的行为看起来有点让人无语,不过很奇怪的张秋惜她们不仅不讨厌,反而对她充满了好感。
大概是因为她身上这种沧桑的气质,流浪多年的经历对张秋惜她们这些文艺青年有着强大的杀伤力吧。反正就是杨婕的行为莫名其妙,张秋惜她们的决定也莫名其妙。
“事实上我们杂志社就没有过坏消息。”张秋惜就说道:“今天又是踩着饭点回来的,你的吉他还没有修好吗?”
“摔得有些惨,所以还得花点时间。”杨婕说着坐在了她的床上,也就是工作室用来会客的沙发。
抛开其他所有不说,随便一个人落难来杂志社求助张秋惜她们也不会见死不救,不自夸的说她们本来也有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况且现在能用钱解决的事情就不是事情。
所以张秋惜一开始是跟杨婕说,可以收留她几天,然后订机票让她回去。不过杨婕却是摇摇头表示道:“我在外流浪了五六年,你说我的家在哪里?”
再文艺的人也不可能流浪个五六年不回家,杨婕这话说得轻松听起来轻松还有点无赖的意思,不过张秋惜却是感觉背后似乎有很多的无奈。
“你这是真正的四海为家啊。”这是好听的说法,其实就是根本没有家。
无病呻吟的初高中生喜欢捧着青春小说四十五度角忧伤,动不动就想去流浪,那些人肯定无法想象杨婕的生活。不过要是让他们知道杨婕,肯定顶礼膜拜当成偶像。
“人生就像没有back键的电脑,一旦选择了输入,就永远没办法再回头。”杨婕一板一眼的说道:“很多东西是回不去的。”
“为什么突然变得有哲理起来了?而且你连电脑都买不起。”要不是这年头网吧还没有绝迹,杨婕估计就要告别网络时代了。
“我有啊,不过在巴蜀的时候因为没钱吃饭卖掉了。说起这个我就来气,那个奸商死活只愿意出一千块,我那可是顶配。”杨婕咬牙切齿。
张秋惜再次无语,说道:“我们还是接着说你的问题吧。”
杨婕就道:“我知道你们都不差钱,所以请借我五百块,应该够将吉他修好了。如果不介意的话就让我在杂志社留宿,谢谢你们。”
总不能真让她去公园睡觉,睡在杂志社倒也没有不方便的地方,于是杨婕就这样留了下来。虽然比起杂志社的沙发,还可以有更舒适的地方,不过她自己不乐意。(未完待续。。)

第一七六章 吃力感
五百块对现在的张秋惜来说跟一般人的五毛差不多,本来说想既然杨婕无家可归,那么借她钱去租房子也也行,至少能有个舒坦的睡觉的地方。
接过杨婕却是说道:“清溪房价也不便宜,租个小单间也要五六百,押一付三少说也得两三千,我哪还得起。”
“那你之前丢掉的房租……”
“那是省吃俭用一年涨下来的。”杨婕完全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对。
几千块钱还不还其实也无所谓,不过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坚持,张秋惜她们也就没有再说什么,就这样杂志社多了一个蹭吃蹭喝蹭住的人。
嗯,吃喝只蹭了两天,吉他维修好之后杨婕也有了收入,虽然这收入有够寒碜,都不够开间宾馆,不过吃喝倒是能够自给自足了。
自此之后杨婕的行踪就有些飘忽,不像以前那样一到吃饭的点就会准时出现,一般只有上午才会在杂志社晃悠,因为这个时段街上人少,地铁站的人也赶时间,不是卖唱的好时候。除非是兜里实在没钱,要不然不会一大早就去。
“惜秋老师,已经好几天没有见到你了呢。”红豆她们工作的时候,杨婕也不打扰,安静的用张秋惜的电脑上网,对她来说这也是个难得的接触世界的机会吧。
看到张秋惜来她主动让开了位置,大部分上午张秋惜都是在学校上课,跟杨婕正好错开。所以比起红豆来更难见面。至于上官瑾,飞去了妖都还没有回来。
“最近课比较多,而且之前被点名了好几次。你懂的。”张秋惜坐到电脑面前打开文档,又说道:“倒是你气色非常不错嘛,看起来这几天挺滋润的嘛。”
“有吉他我就饿不着,还行吧。”杨婕笑笑,看了看叶晴晴和红豆又说道:“你们杂志社倒是挺神奇,就这么几个人还经常不出现,亏你们能够正常的运转下去。”
“人不在多。够用就行。”红豆站起来接了一句去了卫生间。
杨婕又道:“本来人就已经够少的,而且还有一个漫画家,严格来说不能算是工作人员。咦。惜秋老师你不审稿么,写什么呢?”
“当然是小说啊,差不多下一期杂志就要上市了,不赶一下可不行。”
“呃。所以我才说你们杂志社有够诡异的。算了。不打扰你。”杨婕悻悻的离开,虽然她一直表示想帮点忙做为弥补,可她小说都不爱看,除了音乐什么都不会,杂志社的时期根本插手不了。
所以她现在最重要做的就是,每天早上说起来将沙发行李收拾好,在红豆到来之间将杂志社给打扫干净。虽然并不需要她这么做,不过她还是很坚持。
——————
一屏春日梦。二屏夏赴京,三屏秋闱捷。四屏冬赏雪。四漆屏上面的内容描绘了四季景色,同样也是牟平县县令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从意气风发的书生到高中进士,娶到了梦中所爱慕的女人,看起来羡煞旁人,可现实却没有四漆屏上描绘得那么美好。
现在这个故事已经连载得只剩几千字的结局,最终的答案呼之欲出。狄仁杰揭穿了所有的真相离开,《四漆屏》的故事就此结束。
随着连载的内容越来越多,读者的关注也被提到了最高,贴吧里面早已经有无数人在分析然后相互比较,而这时最终的凶手就是牟平县县令也已经可以猜到。
故事进入了最后的收尾阶段,狄仁杰再次去拜访牟平县县令,已经表现得很明显,现在读者最想看的是狄仁杰究竟是怎么揭穿他的,是从哪些细节得到了线索这些。
几千字的内容本来上一期就能够连载完,张秋惜这次故意吊了一下读者胃口,因为连同《四漆屏》的结局,下一期还要登载新故事,这样做新作显然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
电视剧也好,小说也好,总是在最关境的停掉就是这个理,无缝衔接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当然,这完全可以理解为出版商的阴谋。
新故事张秋惜没有在盯着原作者不放,而是将目光转移到了电视剧,因为原作者荷兰老外还喜欢研究天朝古代房中术之类的东西,是个性学家,所以内容总能跟这些扯上关系。
像奸杀、偷情这样的内容总是不少,他的处|女作《铜钟案》还有一个名字就叫淫僧记。总写这样的内容感觉有些影响形象,所以还是调剂一下的好,省得读者胡乱猜测。
《神探狄仁杰》一共四部,每部都有不同的几个故事,张秋惜直接挑出了其中她最喜欢的《滴血雄鹰》来抄。打乱顺序也不影响什么,一些小细节修改一下就可以。
要将这种历史题材的电视剧改编成小说可不容易,不像《成长的烦恼》那样回忆着描述场景就可以。历史类型电视上一个镜头可以带过的东西,小说却不能这么搞。
比如说唐朝的刑法、司法、官职、地理等等都需要了解才行,电视剧中没有交代的东西写成小说就必须交代,要不是最近将相关的书籍都啃了一遍,张秋惜也不敢胡乱改编。
《滴血雄鹰》一开始是剑南、陇右、河东三道同时发生了恶性凶杀案,一共七八十个人遇害,而当地官府勘察现场却没有发现任何有力的线索,只发现一副用血画的滴血雄鹰图案,章节名也因此而得。
虽然有信心已经能够将电视剧改成精彩的小说,不过真正的动起笔来张秋惜还是觉得很吃力,抓头挠耳的样子在外人看来更像是在写小说了。
之前的作品要么照抄,要么就是修改一些行文遣词,仅仅只是换一种语气来表述而已,难度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写起来当然非常轻松。
如果不是感觉吃力,以她这样懒散的性格也不太可能大清早的就跑来杂志社写稿,这个点以往还在睡觉呢。不过这倒也不是没有好处,不仅很锻炼能力,而且还会让人更有成就感,得到好评心情也会更加愉悦。(未完待续。。)

第一七七章 既定形象
“伯父,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张秋惜来到李玥家里的时候,李昌华正在看报纸,因为不是休息时间,所以李玥还在上课,韩雪也去了电视台。
“也是刚到家。”李昌华就说道:“阿秋,贸然把你叫回来,没耽搁你上课吧?”
张秋惜坐到沙发上,说道:“今天我本来也没课,伯父不打电话我就去杂志社了。对了,伯父回来的话是不是电影已经拍完了?”
“如果你说的是楚门的世界,那么都已经快要上映了,其实这段时间我是在忙别的。”
张秋惜跟秦江华再次合作,写了《楚门的世界》,秦江华知道她跟李昌华的关系所以也是投桃报李,联合了曙光影视一起进行投资。
李昌华依旧是担任制片人,所以一直在跟组,张秋惜还以为电影才刚拍完,没想到居然都快上映了。算算时间的话,其实倒也差不多。
“这段时间没太关注影视新闻,伯父你不说我还真不知道。”杂志社也定报纸,不过她只是偶尔翻一番,最近又在为写《滴血雄鹰》的事情头疼,好几天没有正儿八经的上网了。
李昌华笑了笑,说道:“其实这个戏还是挺受媒体关注的,秦江华自己也格外重视,外界也称之为是他的野心之作。”
“拍大话西游的时候这种说法就有了吧?我记得年初的时候秦江华还拿了最佳男主角呢。”《大话西游》不止给秦江华带来了第一座影帝奖杯,同时也给张秋惜带来了一个作家编剧的提名。
不过张秋惜没把自己当成娱乐圈的人。几乎不关注电影颁奖典礼,反正最终也没有得奖,出不出席也无所谓了。
因为张秋惜的名望。她这个编剧的分量也比一般人重一些,不过放在整个电影制作阵容里面依旧是不显眼的角色,只要那些光鲜亮丽的主角到场了,颁奖典礼上有没有她这个编剧其实都无所谓。
其实这也不是她首次获得最佳编剧的提名,第一次是《东邪西毒》,只是同样没有最终获奖而已。严格说起来也是点背,《东邪西毒》的时候获奖的是一个社会题材的剧本。而这一次获奖的剧本同样是社会题材的文艺片。
如果错开一个时间,要拿个最佳编剧的奖项也并不是问题,不过张秋惜没有多想。不是真正的电影人对此没有什么兴趣,更不需要一个奖杯来增加自己的含金量。
“这次的意义不一样,大话西游的意义在于让秦江华突破自己,而楚门的世界的意义则是在于市场。我们正在策划海外上映的事情。同时也会送去参加奥斯卡的角逐。”
“现在国内都还没有上映。说这个是不是太早了一些?”
“我们这在联系北美的院线,估计需要试映展示一些片子,等谈好时间也差不多了。”李昌华带着些许无奈的说道:“秦江华的名字海外片商倒也听说过,不过也是因为如此他们并不看好。”
近些年来国产电影在北美上映的也不少,只是规模都很小,而且票房也只能说是失败,多年前由武侠片和功夫片创造的票房纪录一直没人能够打破。
说起来提起天朝电影老外首先能够想到的也就是功夫了,秦江华的无厘头喜剧老外不可能懂。那些片商不看好也正常。
提起秦江华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无厘头,已经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印象。所以他才会为此苦恼寻求转型,而《楚门的世界》正式这样的作品。
在华语电影中,他已经是喜剧之王,可以说已经到了最巅峰,想要拓展事业就只能朝海外发展,而这靠老外看不懂的无厘头肯定不行,他自己也不想一直只会搞笑了。
经历丰富,有了沉淀之后就会有更多的想法,原本时空中的喜剧之王周星驰也是如此,不仅作品锐减,影迷想看新作至少得等三年左右,而且无论是《长江七号》还是《功夫》都已经不能算是喜剧片,至少比起以往的作品是如此。
“伯父,或许我能帮上点忙。”张秋惜想到了华纳兄弟,虽然接触也不多,至少也有关系在,牵个线应该不会是问题。
“倒也不急,等实在不行的时候再说。我们对这个电影有信心,约谈一下片商合作应该就可以谈成。”张秋惜跟华纳兄弟的情况李昌华也了解,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也没有必要让她去欠人情。
张秋惜点点头,她同样也有信心,因为剧本就是她抄过来的,原本时空里面这个电影可是好评如潮而且获奖无数的。
“说到华纳兄弟,有报道说黑客帝国也已经订档了,应该也快上映了吧?”
“谁知道呢,北美那边电影都还没有开始拍摄就会订档期,三五年后的档期都排满了,谁知道华纳兄弟是不是也一样。”张秋惜只听说了之前已经开始筹备拍摄,现在是个什么情况还真不清楚。
两人正说着,门铃响了起来,李昌华站起来笑道:“正主来了。阿秋,今天把你叫回来,其实就是帮他约你。”
张秋惜愣了一下的时候,李昌华已经去开门把人带了进来,也是老熟人了,世纪影视的王立群,她的武侠小说改编权一直都是卖给世纪影视。
“原来是王叔叔,好久不见了。”张秋惜在李家人面前很随意,客人到来礼貌还是必须的,站起来打了个招呼。
“惜秋老师,我这次又是来拜托你呢。”王立群呵呵笑着坐下,以前他一直喊张秋惜贤侄女,现在也随大潮变成了惜秋老师。
叫贤侄女总感觉有套近乎托大的意思,而现在张秋惜的身份值得他敬重,即使有李昌华这层关系在中间也一样,所以才换了称呼。
“王叔叔,你这是?”王立群开门见山,张秋惜反而有些懵了,不清楚他所谓拜托的事情是什么。
“老王他这次还是来跟你买改编权。”李昌华首先给她解惑,然后去给王立群倒了一杯茶。
“原来是这事儿啊。”张秋惜恍悟,除了这之外貌似也没什么她能帮忙的,接着说道:“王叔叔,之前多情剑客无情剑版权已经卖给了你们,不是还没有开拍吗?而且我现在貌似也没有可以卖的版权。”
王立群就说道:“惜秋老师,这你可就谦虚了,现在神探狄仁杰可是最热门的推理小说,我们就是想要这部作品的改编权。”
张秋惜很想说贪多嚼不烂,还是先把《多情剑客无情剑》给拍了再说,不过这话不适合说出来,只能说道:“王叔叔,狄仁杰我才刚连载第二个故事,即使你们搞成周播剧很快也就追上小说进度,一样拍不了啊。”
可能是猜到了张秋惜的疑虑,王立群就说道:“我们也知道,本来我是想拍多情剑客无情剑的,不过公司的大部分都认为,见二连三的出品武侠剧会让观众审美疲劳,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还是先冷却一下再说。”
从《楚留香传奇》到《萧十一郎》,世纪影视都是当做年度大戏来打造,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的确让人感觉他们公司是专门拍武侠剧的了。
李昌华也说道:“这倒是没错,不仅观众看多了会审美疲劳,也会给公司造成一个既定形象。电视剧拍出来需要卖给电视台,现在世纪影视武侠剧是王牌,以后要转拍其他类型估计电视台也会对此没有信心。”
好像有点夸张,张秋惜不太理解,不过李昌华和王立群都是专业人士,他们既然这么说肯定有道理,只能摊手说道:“那我也没有办法,四漆屏和滴血雄鹰加起来可也不够一部电视剧,除非拍摄的时候拖情节哪还差不多。”
“推理类型的剧情要是拖情节就完蛋了。”王立群倒是清楚这会破坏故事的氛围,说道:“所以我们想的是,惜秋老师你能不能先暂时把连载的事情放一放,一口气把故事写完授权给我们,然后杂志那边在慢慢连载。”
“我们拍戏也需要时间,你连载完了我们不一定能够拍完,也不影响。对我们来说则是大大的缩减了时间,如果不是你每一期的内容太少,你一边写我们一边拍都可以。”
张秋惜摇摇头,说道:“王叔叔,这可不行。狄仁杰是我从写作一来创作最艰难的一个作品,不然的话每期也不会只连载两万字不到,想提速也提不起来。”
她并不觉得这是一个好办法,而且写起来是真的很吃力,况且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做也腾不出那么多的时间。接着说道:“再说 神探狄仁杰也是古装剧,对改变你们公司的既定形象也没什么帮助吧?”
“倒也没错,只是我们公司的时装剧尝试已经失败了,原本还准备了一部军旅题材的,最后也因为各种原因而流产,所以还是只能来拜托惜秋老师。”王立群无奈的笑了笑。(未完待续。。)

第一七八章 电视剧和题材
“王叔叔,你们好像也是拍时装剧起家的?”世纪影视可是张秋惜还没有穿越过来就已经成立了,而且发展得也很不错。
除了《楚留香传奇》和《萧十一郎》,近三年来世纪影视其实也还在做其他类型的电视剧,不过投资没有那么大,还有些是跟其他公司联合制作,不算是重头戏。
王立群点点头,说道:“我们之前的确拍过不少精良的时装剧,不过现在却有无从下手的感觉,其实不止是我们公司,其他公司也差不多。”
“时装剧没有好的题材,抗战剧观众更是不买账,这几年来很火的婆媳相争类型也已经看腻了,事实上现在整个电视剧产业都有些低迷,甚至可以说陷入了迷茫。”王立群摇了摇头。
天朝人善于遗忘,拍抗战题材提醒人们记住即使,记住教训本来没有错,美国还不一样有战争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坑爹的是国内抗战剧太过离谱,什么手撕鬼子、ak对ak种种雷人的剧情让观众肝胆俱裂。
这不仅达不到该有的效果,反而会让人厌恶,反正张秋惜是从来没有看过任何一部抗战片。电影倒是看过一些,当初年幼无知觉得不错,后来想想完全是扯淡。
至于婆媳争斗之类的家庭伦理剧更不是张秋惜的菜,想抄个给王立群也不行,只能说道:“国产电视剧跟国产电影也一样,比起美剧来差了不少。甚至还不如韩国肥皂剧,可我也爱莫能助哦。”
“老王,我也觉得你现在就要拍神探狄仁杰根本不可行。还是朝其他方面想办法的好。”李昌华也说道:“电影和电视剧虽然不太一样,至少都是急不来的。”
王立群就说道:“我也知道强人所难了,只是实在没有办法,我们征集了不少剧本最后都被否定。实在不行的话还是只能把多情剑客无情剑给拍出来,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张秋惜一边写,世纪影视一边拍倒也不算强人所难,漫画改编动画就是采取这种形式。如果漫画也要等完结才开始制作动画。那可以肯定很多人有生之年是没有机会看到了。
只是现在《神探狄仁杰》内容还少,张秋惜的更新也保证不了这么需求,她可不想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这一边。那太累太无趣了。
“你不是说想拍军旅题材么,那定这个题材不就行了。”李昌华又道。
“剧本不行,最终还是被否决了,这种题材本来也不好拍。”王立群又摇了摇头。这个不好拍是指各种意义上的。
“我们家阿秋可不止是作家。同时也还是编剧。”李昌华悠悠的说。
得到提示王立群眼睛一亮,说道:“成长的烦恼我老婆和女儿也非常喜欢看,如果惜秋老师能直接给我们公司写个剧本拿就更好了。”
张秋惜又一次感觉自己是机器猫,无奈的说道:“王叔叔,我现在小说要写,成长的烦恼第三部也再写,实在没有那么多的经历。”
“而且我没有当过兵,也没有接触过军旅题材的作品。对这种类型一无所知,即使有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写啊。”
说起军旅题材。张秋惜能想到的就只有《士兵突击》,当时这个电视剧很火,可惜张秋惜除了听说过之外一集没有看过。
《亮剑》应该也算是军旅题材,而且还是抗战类型,同样很火而且广受好评,很多穿越到其他时空的同袍都抄了一遍,可张秋惜一样没有看过,因为她对这种类型实在是提不起兴趣。
美剧《兄弟连》张秋惜倒是看过几集,但这无论如何都搬不过来的吧?
“军旅剧倒也不一样要有多么深刻的意义,描述军旅生活也是可以的,晚上相关的资料也不少,正要写我觉得以阿秋你的能力也不是问题。”李昌华这么说,其实意思也就是如果可以的话还是希望张秋惜帮帮王立群。
张秋惜对世纪影视并不太上心,小说版权是个列外,因为她需要卖而世纪影视也很有诚意,李昌华牵线之下合作也就水到渠成。
但直接写剧本和出售小说的改编权可不一样,后者签个合约就可以,前者可是需要专门再去写的。本身她现在的重点还不在电视剧方面,即使想写也完全可以给韩雪,就像《成长的烦恼》那样。
只是王立群的话她倒是可以推诿,李昌华这边实在无法拒绝,也就点点头说道:“那我试试吧。不过我最近真的是精力有限,而且没有接触过的东西创作起来更难,所以大概只能给王叔叔一个大纲,具体剧情还是得你们去创作才行。”
细想一下,张秋惜也有了计较,只给个大纲倒也不是出工不出力,而是真的没有精力去再写一个剧本了,能够等到《成长的烦恼》写完那还差不多。
“能得到惜秋老师的一个大纲我们就很满足了,希望没有给你造成困扰。”王立群喜出望外,然后又说道:“不过我还是请惜秋老师将神探狄仁杰的版权授予我们。”
“老王,都说现在开拍还不合适了,你还不死心?”李昌华也搞不懂他怎么又转回到了《神探狄仁杰》上面来。
王立群就说道:“这倒不是,只是惜秋老师的作品现在这么抢手,当然得先捏在手里才行,要不然被别人捷足先登怎么办?”
他这个担忧倒也合理,之前连华纳兄弟都这么干,不敢能不能马上开拍,总之就实现先把版权抢在手里再说,这样才安心。
“王叔叔,我们也合作这么久了,我要卖版权当然首先考虑你们。”改编权的话倒是完全没有为难的地方,而且早卖晚卖也都一样,现在就签合约也不是问题。
得到了张秋惜承诺的大纲,同时也拿下了《神探狄仁杰》的电视剧版权,王立群这一趟也没有白来。事情搞定他也没有急着回去,留在李家跟李昌华喝了一顿,直接就在李家留宿了。(未完待续。。)

第一七九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