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农业霸主-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以,他找到了葛泰。没有别的要求,他只希望葛泰能够把这“宝亭吉祥物”带到白纱来看看,看看自己的故乡是不是能够发展起来。
“实话给你说了吧,三天前我就到白纱了……”踌躇了一阵,葛泰叹了口气把李佳豫跟自己说的话,都给梁三平说了一遍。
李佳豫年纪也快到了,这眼瞅就要退休的人了。他现在唯一想的是,能给生养自己的故乡故土,做些什么。好歹,让当年支持自己干革命的老百姓们的日子过好点儿吧?!
这些年,他不是没有机会调往羊城之类的大城市。可他舍不得走,他觉得自己都没有让那些相信自己的相亲们过上好日子,自己哪儿有脸走啊!现在走了,将来又拿什么脸回来?!
听完了葛泰的话,梁三平沉默了。好一会儿了才轻声道:“我只能说,我尽力而为。你非得逼着我说一定成,就算是我说了那也肯定是假话……”
“当然,白纱还是有着自己的优势的。发展也可以发展得起来,但这可一点儿也不容易啊……”梁三平苦笑,难道自己又得把这事儿揽上身上?!
这也太坑爹了吧?!好容易宝亭发展起来了,这会儿又把我拖白纱来?!这日子还让不让人过的舒心点儿啊……
“能者多劳嘛……”葛泰笑呵呵的对着梁三平道,直接无视了后者那翻出来的白眼。(未完待续。。)

第两百章 李佳豫的想法
白纱县城,县委办公室里。一位年约七十上下,脸上都布满了老人斑穿着打了不少补丁的中山装的老者,正在轻轻的吹着杯子里的热茶。
每天这个时候,喝上一杯白纱的绿茶已经成了他的习惯。事实上,九成以上的白纱人都有这个习惯。早上起来,给自己泡上一杯白纱绿茶。
这成为了大家生活的开始。这个习惯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但却一直没有终结。无论世道怎样变化,无论人们或贫或富。大家都是早上从这杯茶开始了一天。
这间办公室虽然是县委的,但却装饰的极为简单。甚至墙皮都脱落了,却也没有人打理。办公桌和椅子,还有那已经脱了漆皮的文件柜。
这一切看起来,是那么多老旧而破败。可老人和这年轻人,似乎根本就不在意这个。依然是老神在在的蹲在这办公室里办公。
“小龚啊~你是年轻人,知道的信息多。你说说看,这个梁三平真的能给我们白纱解决问题么?!”轻轻的喝了口茶,老者开了口。对着自己身边一个长着卷发也穿着中山装的年轻男子问道。而这位年轻男子则是很谨慎的躬身轻声道。
“书记,梁三平在宝亭地区被人叫做‘吉祥物’、‘发财梁’肯定是有原因的。甚至不止是宝亭地区,连带着现在的鹿城、万城和文长都开始这么叫他了……”
小龚对着这老者轻声道:“从侧面上来说,这已经说明了他的能力。经由他之手起来的,就有这两个地区。万城凭借着‘东山羊’现在已经成功的进入了香江市场。”
“而文长的文昌鸡在香江市场的销量也极为可观,据说现在日方的湾宏株式会社也正在考察。并考虑是否引进这两种禽畜肉类前往日本,如果这事儿能成那么这两地会再赚一笔!”
小龚说到这里,顿了顿笑着道:“从这些事例上来说。这位‘宝亭吉祥物’来到我们白纱,对于我们来说还是很有希望的。当然,具体的就得看他过来后怎么说了。”
老者这才点了点头。随后两人开始处理白纱的公务,其实也都是一些琐碎的事情。不外乎就是地方农场缺乏资金,要求拨款。然后派出所学习最新讲话。
要跟进国家现在执行的“严打”。几间国营农场和地方上又有了些小冲突,现在双方正在闹着。要县里来做纠纷调解。说到底也就是争地的事儿。
至中午时分,这些事情总算是告于段落了。小龚也从机关食堂里打来了饭菜,老人就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就着饭菜对付了一顿。
中午眯着眼睛休息一会儿,下午他还得接待梁三平呢。
而此时的梁三平经过了数个小时的摇晃,终于接近了白纱。远远的看着熟悉而又陌生的白纱县城,梁三平心里感慨。上辈子自己倒是来过几次白纱。
不过那时候的白纱和现在的可不一样,那时候的白纱县城也算是初步发展起来了。县城里不乏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甚至还有不少高级饭店和超市。
不过现在。这里的状况还不如宝亭呢。好歹宝亭咬着牙,拿出第一笔征收上来的款子给把县里的路好好修了一下,而白纱哪里有这个条件啊?!
县里的路依然是烂的叫人头疼,坑坑洼洼的。车子开过坐在车子里的人,心脏都能震的从嗓子里蹦出来。现在现在就是这幅德行。
要不是他这些年也算是在琼岛各地的破烂国道历练过了,他现在就能够把早饭给吐出来。葛泰的脸色也好不到哪里去,虽然他比梁三平更习惯这些道路。
但习惯并不代表不难受,这路谁在车上谁难受。上下起伏左摇右晃。加之路上经过的几个高峰山岭,一路的盘山公路直接让乘车的感觉想死。
“等到了白纱。咱好好吃吃鱼茶和香蕉酒……”葛泰看着梁三平,颇有些不好意思。自己把人抓来了,一路坐车上来把人颠簸就要死了的模样。
自然想要说些好话,可他不说还不要紧。他一说梁三平就满脸惊恐的摆手:“别!千万千万别上鱼茶啊!那玩意儿,我真吃不习惯……”
提起鱼茶,梁三平就感觉自己要内牛满面了。鱼茶给他的记忆和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深刻到现在提起鱼茶,他都还害怕。
鱼茶挂着“茶”的名字,但却并非是茶。它是用生鱼腌制后,与大米或清水发酵。然后形成了鱼茶。这是琼岛黎族的特色菜肴,但除去他们之外很少人能够接受其中的味道。
这是因为……鱼茶发酵之后。会变得很臭。这种臭味,跟臭豆腐的可完全不一样。梁三平记得自己第一次闻到鱼茶的味道的时候,几乎以为那是死老鼠。
那味道,很像是尸体在腐烂的味道。曾经有琼岛人出外打工,将自己爱吃的鱼茶带去。结果房东闻到了,误以为出现了凶杀案吓的马上报警。
警察找来,却发现是这种食物顿时大家哭笑不得。鱼茶味道大,尝起来酸咸。一部分人可以接受,但另一部分人却没法享受。比如梁三平。
“鱼茶有那么难吃么?!”葛泰疑惑的道:“虽然说味道难闻了些,可吃起来不错啊!酸酸咸咸的,很好下饭。这白纱的鱼茶,可是用山里的石鲮鱼做的。外面很难尝到……”
“我真不好这口,您还是给我碗汤粉吧……”梁三平就快要哭了,要是把鱼茶端上来他觉得自己能当场吐出来,到时候人家白纱这边的人可咋看自己啊?!
“您可千万千万别让他们把鱼茶端上来,我这真受不了啊!”梁三平赶紧拉住了葛泰,苦笑着道:“不然到时候我出丑了,大家都难看不是?!”
葛泰点了点头,倒真是如此。要是梁三平出丑了,他也难看不是?!大伙儿下车抽了根烟,葛泰便让司机继续开车。下了最后这个山岭,就抵达白纱县城了。
此时已经是下午一点多,大伙儿都肚子都饿的快瘪了。司机这也是开着山路,精神高度紧张所以才停车放松一下。这类山路他可不敢瞎来。
觉得疲惫了,司机就会要求休息一下。而葛泰则是很体谅司机,毕竟这去白纱的路可不那么好开啊!上坡的一路盘山,下坡了再一路盘山。
连着几个小时都是在走盘山公路,不时的要注意山上可能会有落石或前方道路塌方。说是走的步步惊心,一点儿也不夸张。
“这路啊!一定得修起来,不然就这情况我们想请人家来考察。人家还真不敢来啊……”梁三平苦笑着道:“好歹咱们得把通路做好,不然谁敢来啊?!”
“我倒是想做好,可我这上哪儿弄钱去?!”却见葛泰赌气道:“我百八十斤就撂这儿了,你要是能买了我这身肉修路,我都愿意……”
葛泰其实也很头疼,现在国家这情况别说是他葛泰了。就是粤北的大佬们,也抽不出钱来修路啊。有限的资金,都砸到经济发展上了。
最高层现在的共识,就是要把经济先做起来。没钱了,啥都不好搞。只有让钱生钱这日子才能过得下去。那十年进项几乎没有,再不改就真完蛋了。
说话间,车子又晃悠了半个多小时。这才终于来到了白纱县城,车子在并不大的县城里转了个街口,就看到了县委。然后一股脑的就开了进去。
进到了县委,梁三平不由得被这里的情况惊讶的长大了嘴巴。这处楼看起来就很古旧,看样式估摸都是清末时候的建筑了。柱子上的朱漆早已经脱落。
一条条的石条大砖铺就的路面上倒是很干净,没有什么杂草。可里面的物件儿看起来就磕颤多了,就各种掉漆、掉色的椅子和桌子。
一大群人就在这办公室里办公,没看到有什么独立的办公室。葛泰领着梁三平,径直走到了一位正在看文件的老者面前,笑着道。
“老李啊!这梁三平,我可是给你带来了哈!至于他有没有本事解决你们白纱的问题,我可不敢打包票!”梁三平看着这位听了葛泰的话后站起来的老者,不由得心里一叹。
这老者看起来年纪就不小,脸上的老人斑就是明证。他穿着一身中山装,上面有着不少的补丁且浆洗的已经发白。看便知道,这套衣服他穿了好多年了。
“欢迎!欢迎啊!”老人笑呵呵的站起来,赶紧握住梁三平的手道:“我们白纱可算是迎来了你这位财神爷了!还希望你多给我们支招,好让我们白纱也富裕起来!”
“支招可不敢当,我这纯粹是误打误撞!您可别给我太大压力啊,我只能说我尽力而为可不敢打包票……”梁三平苦笑的对着李佳豫道。
“既然来了,就先吃饭吧!”李佳豫笑呵呵的对着梁三平道:“工作归工作,这饭还是要吃的嘛!”(未完待续。。)

祝大家新年快乐!
新年到了,小超在此恭祝诸位书友新年快乐!愿书友的家人和朋友,身体安泰、平安喜乐。(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一章 去茶场
梁三平确实饿了,一路过来就早上的时候随意吃了点儿东西。之后直到抵达白纱,再没吃什么。现在都已经两点多了,早上那点儿东西,在就被消化完了。
“不瞒您说,我这真饿了……”梁三平苦笑着道:“咱也别去吃什么其他的了,就机关食堂里有啥咱就吃点儿。重要的是赶紧能吃……”
李佳豫哈哈一笑,拉着梁三平和葛泰便向着机关食堂走去。而办公室里的人们,则是好奇的看着梁三平,那看着他的眼神就像是人们在动物园里看猴子一般新奇。
梁三平对此很是无奈,他估摸葛泰这老家伙肯定一大早的就把自己的名头吹出去了。这才导致了一堆人看自己就像在看猴子似的,要是自己来白纱啥也没有做出来。
那还不知道外面的风声会传成什么样子呢。其实梁三平倒是冤枉了葛泰了,他还真没有怎么跟人宣传梁三平的。琼岛的地面儿就那么大,人就那么多。
万城和文长也都属自治州管辖范围内,开会和汇报工作都是需要到自治州首府去的。大家一坐下来,自然是要说起现在的情况。
梁三平的名号,也就是从那时候被琼岛的官员们开始注意到。李佳豫这也算是豁出面子去了,凭借着自己老革命的身份楞是闯进了葛泰的办公室。
没啥要求,我这老头子这么多年从来没跟国家、跟自治州提过什么条件。甚至国家给我的上升机会,我都放弃了。现在我就一个要求:把这财神爷请到白纱去!
李佳豫这一开口,葛泰还能如何?!论资历、论人品,李佳豫真是没话说了。当年有人关他牛棚,要他下口诬陷老领导。可这倔老头儿就是咬着牙一个字儿都不说。
李佳豫原本不叫李佳豫,他叫李佳。那会儿是给逼他诬陷老领导的人气急了。直接把自己改名叫“李佳豫”。这是因为他老上司是豫省人。
老子就叫李佳豫,佳豫的意思就是豫省的都是好人。你们不是要我说我我老领导是坏人么?!我偏偏说所有豫省的都是好人,我看你怎么办!反正李佳豫是给那些“调查组”们这么解释的,直接把那些调查组气了个半死。
却也不敢拿李佳豫如何,一方面李佳豫的事儿当时粤北和帝都的几位都在关注。另一方面,李佳豫在白纱的威信很高。当年干革命的时候。他起家就在白纱。
甚至好几个村的村干部,明里暗里还找过调查组告诫:调查归调查哈!可人不能有啥事儿,不然的话……哼哼哈哈。大家就不说了,心里都明白。
所以,李佳豫当时硬着骨头却也把调查组逼得最后不了了之。而李佳豫出来了还不止,直接还恢复了工作。也是因着如此,李佳豫拒绝了数次调动一条心的扑在了白纱上。
他的想法很简单,白纱的老百姓对咱好。咱不能忘本,所以带着白纱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才是他应该做的事情。没想到。这一个想法他就坚持了这么多年。
有些干部,来了白纱又离开了白纱。有些干部,听说是来白纱便不想来了。只有李佳豫,这么多年了一直就呆在白纱,而他唯一想做的就是让白纱发展起来。
“呼噜~呼噜~”食堂里,梁三平大口大口的把滚烫的汤粉往自己嘴里灌,吃的是满嘴流油。吃什么最快?!当然是汤粉了,原本就已经熟了的米粉直接滚水一抄就能吃。
汤底的料子是现成的。直接丢点儿油渣子、小青菜。这就是一碗不错的汤粉了,撒上胡椒粉就能吃。梁三平这连吃了三大碗。才不好意思的看着李佳豫。
“李书记原谅啊……我这真的是饿坏了,早上我就吃了碗汤粉就被抓来了……”李佳豫闻言,却变得不好意思:“这事儿也怪我,催的着急了。所以葛书记才一大早的把你拉来。”
见梁三平终于吃饱了,李佳豫这才开始跟梁三平寒暄了起来。主要是问问现在宝亭地区的情况,和安天民公司将来发展的规划。
这些他在自治州的年终总结汇报大会上听到过。但他更希望能够从梁三平的嘴里了解到更多的情况。梁三平也不矫情,直接把自己的想法竹筒倒豆的跟李佳豫说了一遍。
关于安天民公司的发展,梁三平觉得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安天民公司的发展计划早已经公布出来了,自治州这边也很清楚。
于是梁三平便把自己的想法,和未来安天民公司的发展方向给李佳豫介绍了一遍。至少未来两年。安天民公司主要的发展区域还是在宝亭地区。
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以香蕉、反季节瓜菜为主。辅助的是稻田养鳖、养鱼项目,和荔枝、龙眼等果树的培育。当然,华南两院现在正在调研。
等有了确切的调研结果后,梁三平就会逐步在宝亭地区铺开。而橡胶现在也在推广名单上,属于长期项目。因为橡胶从种植到开割,还需要数年的时间。
如果非要概括一下的话,那么梁三平现在的表述可以概括为:简单、具体、实在。没有什么空话、套话和口号等诸如此类的东西,都是从实际出发有什么说什么。
包括了这些项目可能会存在的风险,可能会带来的麻烦等。李佳豫一遍听着,一遍不断的点头:“照这么说来,没两年你们宝亭地区就要发展起来了啊!”
“这还早着呢!”梁三平苦笑着道:“天灾**,谁敢打包票啊?!就现在吧,看着我不顺眼的人一大堆呢。谁知道他们会不会憋着坏,到时候找我茬儿啊……”
“哼!啥时候都少不了那些人,正事儿不做净干些损人不利己的事儿!”李佳豫一声冷哼,他也是吃过这亏的人。是以,对于梁三平的感受他算是感同身受。
“你不要有什么顾虑,年轻人就应该放胆去做!怕那些流言蜚语作甚?!”老李吹胡子瞪眼的对着梁三平道:“哪个不开眼的找你麻烦,你跟老头子说!”
梁三平赶紧笑着点头应是,李佳豫可以算是隐藏中的大神了。别看他平时就这么乐呵呵的都在白纱呆着,可这老家伙要是犟起来哪怕是粤北省的领导们都得给他几分面子。
能得到这位老人家的支持,梁三平自然是很高兴的。几人寒暄了一会儿,李佳豫对梁三平的想法多数持肯定态度,也对梁三平的感到很有兴趣。
甚至梁三平的一些做法,他是从来都没有想过的。尽管老人自己也有关系在香江,但他从来没有想过可以在香江发展对琼岛经济有益的事情。
“三平啊!你的本事我早就听说了,可今天咱们见面这么一谈我才相信:盛名之下,果然无虚啊!”却见李佳豫笑呵呵的对着梁三平满意度道:“三平啊!既然你来了,那就帮咱们好好看看我们白纱有什么好发展的……”
梁三平闻言苦笑了一下,对着李佳豫道:“李老爷子啊,三平从来都是有什么就说什么的人。不敢在这类事情上瞎吹牛,我只能说先考察然后尽力而为。”
“至于您说三平要怎么保证做出什么成绩来,这三平还真没办法保证啊!毕竟现在三平连宝亭地区的事儿,都没有办法做出保证来……”
李佳豫哈哈一笑,对着梁三平便道:“理解!理解,你尽力而为就是了。我这老头子又不是军阀土匪,哪里能强逼你答应什么?!”
俩人又聊了一会儿,梁三平便要求前往参观考察。李佳豫自然无不允许,随即在县委安排了车子陪着梁三平和葛泰便向着白纱茶场开去。
国营白纱茶场,就在白纱县委所在的牙擦镇。牙擦镇镇门口,便是白纱茶场。距离白纱县城不过是六公里而已,车子开上一会儿也就到了。
“我们直接去茶场二十四队吧!”却见梁三平在抵达了白纱茶场后,没有任何停留直接对着李佳豫道,李佳豫虽然有些莫名其妙但还是让司机开着车按照梁三平的要求去了茶场二十四队。在李佳豫看来,梁三平几人要求去了那肯定是有原因的。
的确是有原因,白纱茶场的二十四队便是那个著名的陨石坑所在。也只有那里的茶,才是整个白纱茶场最好的茶。事实上,李佳豫也知道那里产出的茶是最好的。
但为啥那里产出的茶,是白纱最好的大家一直也都没有弄明白。毕竟白纱地处偏远,从前也没有太多的研究条件。所以大家虽然心存疑惑,却没有办法弄明白。
车子呼啦啦的开上了一会儿,便抵达了茶场的二十四队。县委书记来了,茶场的领导们自然也是要过来的。而茶场二十四队的队长、指导员也接到了通知。
早早的便在队里等着梁三平他们的到来,车子缓缓的驶入队内。看着那连队周边起伏的山峰,梁三平感慨:这便是当年陨石造成的痕迹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二章 手表停了
根据后来中科院的科学家们调研的结果显示,这处陨石坑是源自于七十万年前的一次陨石撞击。大约70万年前,一枚直径约380米的陨石,在极速穿过大气层后,坠落于白纱县城牙擦镇东南约9公里处。
巨大的陨石以疯狂的速度砸向了白纱,最终造成的结果便是直接在当地砸出一个直径3。5公里的陨石坑,这里就是今天的白沙茶场。
根据后来科学家估算,这枚陨石块直径大约 380米的陨石,在剧烈撞击地面所产生的能量,相当于360颗投放在日本广岛上的原子弹的威力。
(此处描述可见《海南岛白沙陨击坑》一书,王道经等著)
巨大的撞击爆炸力直接早就的,便是这方圆3。5公里的巨大陨石坑。但这处陨石坑却一直静静的躺在这大山深处,数十万年来皆无人知晓。
直到1992年,中科院潭州大地构造研究所研究员王道经在一次对琼岛航空遥感图象进行地质构造解析时,发现在白纱黎族自治县境内有一奇特的环形影像,酷似陨石坑的“环形镶边坳陷”。
随后,这才亲自进山进行实地考察验证。历经了数次实地调研,从构造型相、结构特征、冲击变质现象等方面初步认定是一个保存较好、剖面清楚的陨石坑。
随后,琼岛有关部门和国内有关院校的专家、教授等,先后到陨石坑考察。不久,有关方面获得了陨石冲击的直接证据,最终欣喜地证实———这是一个地貌保存较好,剖面清楚的远古陨石坑。
而最为直接的证据,便是这里找到了大量遗留的陨石和有地球上其他地方没有。而只存在于陨石中的一些矿物。
根据细致的调查,该陨石类型为无球粒石陨石,这是国内唯一的发现。
特殊的构造和特殊存在方式,让白纱的茶场显得如此的不同。而这次产出的茶叶,也因为这里的特殊土壤构造,在微量元素和味道方面与之其他地区完全不一样。
它口感更好、营养价值更高。更富有经济价值。甚至梁三平都已经想好了推广的广告词:七十万年前的天外来客,送给我们今天的特殊礼物。
拿着这个噱头,加上白纱绿茶的营养性。把白纱绿茶做成一个高端品牌,这完全是可行的。而且,在这个时候抢占绿茶的高端市场也极为合适。
香江、日本的绿茶消费市场,都非常的可观。以白纱绿茶作为突破点,然后直接拖展开整个琼岛绿茶的市场,这相信是可行的。
车子停下后,梁三平抬起手腕看了看手表不由得笑了。进入了二十四队。由于陨石坑的关系造成的磁场变化,导致手表及摄像机都会无法运作。
这一定程度上对本地造成了些困扰。但还好,除去这些之外其他倒是没有什么情况。而且因为这里的地质条件,和水活**实上是让在这里生活的人们身体会更好。
“哈哈哈……欢迎!欢迎啊!”二十四队的队长尚永年、指导员符智俩人随即走了出来,紧紧的握住了李佳豫的手道:“老书记,您可是有段时间没有来我们连队了啊!”
李佳豫哈哈一笑,和尚永年、符智握了一下手才道:“我这段时间不是忙么!刚刚过完年,县里也有一堆的事情要处理呢。这不。我这一来就给你们带来了财神爷啊!”
说着,李佳豫把身后的梁三平让出来笑着道:“这位便是你们农垦系统大名鼎鼎的财神爷梁三平同志了。我是专门让自治州的葛泰同志请他来带着咱们发财的呢!”
尚永年和符智闻言,不由得两眼猛然放光。盯着梁三平便道:“你就是梁三平?!久闻大名啊!我们去场里开会,场领导可是不止一次的提起你来啊!”
说着,俩人赶紧上来和梁三平握手。这弄的梁三平有些不好意思,连声道:“我哪儿有那么大本事啊,只不过是运气好而已……”
开玩笑呢!要只是运气好。你把宝亭运作起来了怎么还能把万城和文长运作起来?!一次可以说是运气,可两三次那就不能拿运气说事儿了。
“嗨!您就甭谦虚了,您来了正好。看看我们茶场怎么发展好,我们去过宝亭的职工回来后都眼红坏了。你们宝亭现在发展的很好啊,村里和场里好几个连队可都挣着大钱了!”
农场和农场之间一向都有着一些联系。有些是战友退役后分配到那里。有些则是一个地方的老乡,过年的时候自然没少串门。
这一串门了,自然很多消息就传出来了。是以梁三平的名声可不止是在宝亭地区,甚至现在整个琼岛农垦系统、粤北农垦系统他都可以算是大名鼎鼎了。
“我这也是给大伙儿帮忙而已,这次来肯定是要看看的。可具体说要有什么项目能运作,我可真说不好。只能说我尽力而为……”
梁三平可不敢打包票,虽然这件事儿他心里已经有底了。可没做出来,谁敢保证中间不会有什么问题出现?!所以,这话还是不要说的太满为好。
“嗨~那就麻烦你看看,看看我们有什么好发展的。有需要我们配合的,你尽管说。”尚永年拍着胸部,大包大揽的对着梁三平保证。
众人寒暄了一会儿,尚永年便要带着大家先到连队办公室里去喝茶。而梁三平则是要求直接到二十四队的地里去看看。
尚永年他们自然不会有异议,甚至他们还觉得这才是做事的态度。过来了先干活儿,做完正事才是其他的。当然,口头上他们还是要坚持一下。
午后的茶田,生机盎然。高峰尖岭之下,一圈圈的茶田在山的怀抱中安静的如同淑女。不时的有职工在茶田里忙碌着,他们带着斗笠一边忙碌着一边欢歌笑语。
刚刚过完年,大家现在心情都很舒畅。不时的大家聊起自己在过年串门时候,听来的一些故事的和见闻。这个年代通讯和咨询并不发达,大家也只能是通过口耳相传获取一些信息。
剩下的,就只能是听听广播。电视都没得看。这会儿中国的电视普及率还很低,哪怕是大城市也只有少数人家,才在家中有一台黑白电视。
有统计,在这个时候每百户人家中拥有电视的不足十五家。如此低的电视普及率,导致的是大众的主要娱乐方式还是广播。或者录音卡带。
而现在农场的家庭,能够有一台卡带播放机那可是了不得的事情。结婚的时候,能有一台这个已经是重礼了。好点儿的家庭,也就配个自行车就算是不错了。
摩托车,那可是想都不敢想的玩意儿。哪怕是在较为发达的羊城,能配上摩托车的也都是条件极好的家庭。而小轿车,除去政府机关几乎没有私人配有。
“这就是我们的茶田。”尚永年自豪的把梁三平和葛泰等人带到了茶田上,笑着大声道:“说句自大的话,我们二十四队的茶田所产的茶。是整个白纱地区最好的!”
“你这句话可不算大话,我可知道你们的茶的确是咱们白纱地区最好的茶。”李佳豫笑着道:“这点上你就不必谦虚了,这整个白纱都知道……”
“嘿嘿嘿……”尚永年倒也不反驳,这是他和整个国营白纱茶场最为自豪的一点。产出最好的茶的地方,就是他们的茶场。每次出去办事,别人知道他是白纱茶场二十四队的队长。
多少都会给他些面子,希望的就是能够在他采摘茶的时候。混到一点儿二十四队的茶叶,因此很多其他人办不成的事儿。白纱茶场都很好办。
“可惜啊!我们的茶虽然好,却没法走出白纱……”尚永年懊恼无比的道:“虽然岛内也都知道我们白纱的茶好,可销量每年也就那么多……”
尚永年开始抱怨起销量来了,没办法啊!这年代通讯不畅,而且资讯不发达。别说是白纱茶场这等后起之秀了,就连一些老的茶叶品牌都在苦苦挣扎。
“咱们的茶好,有研究过为啥好么?!”梁三平笑着道:“我之前也是听人说过,白纱茶场的二十四队所产的茶,是整个白纱最好的。所以来了白纱,我就直奔这里了。”
李佳豫闻言点了点头,这倒是解释了为啥梁三平来到了白纱就直奔这里。原来他也是收集过资料的。李佳豫不知道,梁三平知道二十四队的茶,其实是很久以后了。只不过穿越了,这便提前了。
“我们上哪儿研究啊!”尚永年闻言先是一愣,随后道:“再说了,我们也没有这个路子啊。而且……大伙儿可都没有想过研究为啥好。”
梁三平笑了笑,抬起手腕看了一下不由得咦了一声:“怎么到了这里,手表不动了?!葛叔叔,现在几点了?!”
葛泰闻言一愣,随即也抬起手来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