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农业霸主-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钱就那么多,而每年需要投钱的地方却又无数。别说是农业了,就是被视为重点的工业上也被砍掉了不少的项目。比如大型运输机项目,和一部分轰炸机项目。
国家把有限的资金,几乎都投入了工业建设和经济建设领域。这是没奈何的事情,国家要发展这些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发展起来了,才能够回馈其他行业。
“我已经和邢承安场长谈过了,年后我们先进行的是农垦方面更新地的种植。”梁三平放下了筷子,帮夏振东斟上了一杯酒道。
“这次我们的项目是地菠萝,也就是凤梨。”却见梁三平笑着道:“这一方面是帮着江海农场解决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在江海农场周边拓展农村富裕计划。”
梁三平说着,让夏振东等一下。自己一窝蜂似的向着不远处自己的宿舍跑去,没一会儿就拿着一叠厚厚的手写稿子回来,交给了夏振东。
夏振东看得梁三平如此,不由得愕然。而梁三平则是重新抓起了筷子。从砂锅里捞起一块鸡肉沾了一下酱料,丢进了自己的嘴里。
“这是我用了半年时间,琢磨出来的《宝亭地区村村富裕种养殖计划书》。这份计划书,葛叔叔可都没有看过。你先看看,再给我提提意见……”
梁三平倒是叫人家夏振东不要过年总是忙碌,要多陪陪妻儿老小。可他自己却没这么干。直接利用过年的时间总结了一下现在和后世自己的经验,制定了这份宝亭地区农场及地方农村共同通过种养殖富裕的计划书。
其实,从一开始确立要带着大家共同富裕。梁三平就琢磨着,自己必须要出一份计划书。但从前他对于内外情况并不是很了解,那时候写一份这样的计划书无异于空中楼阁不切实际。
但现在就不一样了,有了好几次和香江、日本及美国企业成功合作的案例。也去过帝都、江口和羊城,甚至香江的梁三平觉得自己总算是对现在的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了。
从前进行的缓慢,是为了结合现在的实际和自己的经验。然后小心翼翼的摸着石头过河,几个村子、一小片地区的进行试验和培训。
只有获得了实在的数据。有了真正成功的案例作为支撑。梁三平才有信心去描述自己的未来,包括完成对葛泰的承诺:让宝亭地区富裕起来。
琼岛,一直以来就有着这样的一句话在流传。叫做:一穷二白三宝亭。一穷,说的是琼钟,这是琼岛正中部位。地处琼岛中线山区,交通不便物产贫乏。
是琼岛所有地区中,最为穷困的一个地区。而第二贫困的地区,便是白纱。白纱距离琼钟并不远。就在隔壁。一样是地处中部,四周都是山交通不便自古贫困。
第三贫困的。便是宝亭了。坐落在五指山山麓,七仙岭下。中线至港口鹿城的一座小县城,四周被都山包围着。到处都是乱石和原始丛林。
一穷二白三宝亭,说的就是琼岛这最穷困的三个地区。这三个地区都是处在中线上,相同的局面便是山多、树多,物产少。
一直到后来改革开放多年。甚至到了梁三平离开之前这三个地方都没能摘掉“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这一直让梁三平颇为痛心。
“好!!”就在梁三平给夏振东倒了一杯酒,正想放下酒瓶的时候却被夏振东一声吼差点儿吓到酒瓶子就掉到地上了。
“老夏!你这一嗓子,差点儿吓死我!你就不能轻点儿啊!”梁三平苦笑的对着夏振东抱怨道,而后者此时才醒悟过来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对不起啊~对不起!三平啊,我这是看了你的这份计划书激动啊!”夏振东笑着将计划书小心翼翼的放在了旁边的自己的书桌上。这才端起酒肃然的对着梁三平道。
“三平!这杯酒,我敬你的!”说着,夏振东不等梁三平反应过来直接一仰头将酒一饮而尽。梁三平则是愕然的看着夏振东,随后无奈的也端起酒杯一口将酒抽干。
“说实话,三平!你的这个计划书很不错,当然一些小地方的细节咱们还是要推敲。”却见夏振东放下了酒杯,感慨的道:“你小子不声不响的,就把这些弄出来了……”
“亏得我还在考虑怎么把整个宝亭地区经营起来,咱们现在做的显然还是不够多。虽然宝城附近的几个村,都因为和我们一起种植瓜菜有了一笔收入。但这显然不够。”
梁三平闻言点了点头,宝亭地区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一千多平方公里,十五万人口。五百余个村庄,六间国营农场。想要大家都富裕起来,这不是一两句话、做几项小生意就能够达到的。这需要的是发动大量的群众,还需要投入巨量的资金同时找好项目。
“现在日本的冬季蔬菜需求还很庞大,而且根据我的预测随着他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未来他们对于冬季蔬菜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
却见梁三平给夏振东斟上了一杯酒,道:“当然!我们的市场,也不仅仅限于日本。其实我们内地的市场也很庞大,只不过现在人们都没有富裕起来。”
“当内地的人们有了一定的消费水平之后,内地市场也将成为我们主要的消费市场。”却见梁三平笑着道:“说不准到时候内地的市场,就足够我们吃饱了。而日本和欧美,则可以成为我们的高端市场。向他们销售我们的高端产品。”
“目前我们需要做的,是将我们的产品多样化、产业化。经过这一年多的生产经营,我们已经培训出很大一群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一定的推广,但这事儿急不来。”
梁三平对于这些计划,从来都保持着自己的冷静。盲目的凭着热血前进,导致的只有失败。只有明确你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完成你的目标你需要什么,然后一步步的稳扎稳打。
这才是做事情的态度。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你想要成就高楼大厦那么地基打好则是必须去做的事情。梁三平现在要做的,就是给自己打地基。
一批批的技术人员发展起来,然后再让这些技术人员去带动新的村子发展。有了成功的案例和模板,人们就更相信你能够带来成功。
当然,梁三平也不会放弃对技术人员的培训。他们还是需要不断的充实自己,不断的提高自己。也要不断的严格要求自己、严格执行公司的规章制度。
现在在国内,或许不会有人比梁三平更加知道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当企业并不大的时候,你可以利用个人魅力、理想将其他人粘合起来。
但你想要有长足的发展,那么完备的规章制度则是必不可少的。严格的执行,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旦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那么可能导致的将是一个企业的全盘崩溃。
曾经在九十年代销售额数亿、有着子公司数百家的大型企业山株,是如何一夜之间垮塌的。无数人曾经分析过,梁三平在进修高级职业经理人的进修班的时候导师也曾将这个案例翻来覆去的讲过无数次,为的就是提醒他们这些即将毕业的职业经理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家企业的垮塌或许就是在他建立的那一刻就注定的。万丈高楼立于流沙之上,或许一时之间恢弘非常。但他们的垮塌,却也在一夜之间……
是以,梁三平根本就不敢大意。每一步,他都走的小心非常如履薄冰。毕竟生活不是小说,你不能够仅仅凭着运气就一帆风顺。
或许一个不起眼的点,却最终导致你的半生努力付诸东流。
“质量关我们必须严把。不管是产品质量、员工素质质量,还是他们的学习质量。我们都必须要严格把关,万万不敢出一点儿的差错……”
梁三平一口将杯中酒饮尽,感慨的道:“一个品牌,建立起来极为困难。但要毁掉它,或许不过是一夜之间的事情……”
“对于我们来说,在这些事情上万万不敢有懈怠之心。更不能急功近利,只有稳扎稳打。才能够保证那些和我们一起奋斗的老百姓们,不会吃亏!”(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二章 来年规划
梁三平很怕,现在真的很怕。他见过太多的因为一时不慎,或是满不在乎而把自己辛苦建立的信誉、品牌毁掉的事情。这类事情,真的是太多了。
很多人并非有什么坏心眼,或许只是贪图一点儿蝇头小利。但最终葬送掉却是他们自己。
曾经梁三平的老家桂省,一个人就因为觉得自己亏了几毛钱。而把已经被明令禁止出售的工业酒精兑水的酒,卖给自己的同族亲人。
这最终导致的是喝下了工业酒精兑水的亲人最终中毒过世,而他却因为此事而锒铛入狱。小小的贪心要不得,梁三平比谁都知道这种小贪婪会带来什么。
过去琼岛的反季节瓜菜,发展的也并非一帆风顺。有人曾经为贪小便宜,而把石头、石砖放到装瓜菜的筐子里,因为这样会增加重量。
结果这导致的是被蒙骗的商人决定联合起来,直接拒绝某地的瓜菜。那一年,放进砖头、石头的那片地区,损失惨重。只要说是那片地区的,人家根本就不收。
而被蒙骗的商人甚至愤怒的直接把砖头、石头挂在了收购点的门前,贴上纸条。上曰:琼岛xx瓜。但最终,是谁做出这档子事儿的还是没有查出来。
数年艰辛建立的信誉,一夜之间完全破产。即使当地人想要托其他人帮忙代替自己出售自己的瓜菜,但人家听说了砖头事件也全都拒绝了。
只因为一个人的贪婪,只因为他不过是想要增加重量、多挣点儿钱。但最终导致的,却是整个地区的信誉破产。差点儿让刚刚起步的琼岛蔬菜,就此完蛋。
后来人们痛定思痛,最终找到了商家诚恳的道歉。并保证以后绝对不会出现类似的事情,同时严把质量关。这才让商人们将信将疑的回来。
也是从那次之后。种植蔬菜的农户们自发的组成了一个不成文、没实名的联盟。任何人只要在蔬菜里动手脚,那么所有人就会联合起来杯葛他、排斥他。
此后多年,琼岛的蔬菜再也没有出现过这样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一旦出现这样的问题那么导致的将会是什么。没有人会拿自己的饭碗开玩笑。
“质量上,咱们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备的、严格执行的体系。否则的话,一旦出现了问题导致的将是我们多年的心血。付诸东流啊……”
梁三平感慨的对着夏振东道,夏振东见梁三平说的肃然不由得点了点头。这样的例子,国外也有不少。夏振东可不想自己成为那些失败案例中的一个。
“到了年初八,咱们就该动起来了。”梁三平笑着和夏振东合计着:“其他的先别动,好歹我们先把更新地的凤梨弄起来,然后就是逐步的把水果种上……”
沿着自己的计划,梁三平和夏振东开始讲述自己的想法。做事肯定是要一步一步来的,在梁三平看来这事儿着急不得。蔬菜,只是他全部农业发展规划的初步。
随后要进行的。是其他经济作物的种植。采用的是间种的方式,毕竟瓜菜只有在冬季种植。如果仅仅是种植瓜菜的话,那么大片的地有些浪费了。
香蕉、橡胶、槟榔、荔枝、龙眼……等等这些经济作物,都是可以进行大面积种植的。只要做好销售通道,这些都是不错的项目。
初步的情况,梁三平已经在自己的计划书里提到了。首先开始的便是香蕉和地菠萝的种植。这两项收获期最快,而橡胶、槟榔等则是需要至少数年的培育才会有收获期。
同时,这些需要投入到时间、精力也更大。你还得学习技术。还得备上农药和大批的肥料,纯几年的投入现在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资金。这需要一步步的来。
“基本上你的计划已经很完善了。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一步步实现他。”夏振东给梁三平斟了杯酒,道:“咱们的路,还有很长啊……”
“走下去,总归是可以的。”却见梁三平笑着道:“槟榔这个项目,其实我很看好。要的地不多,可以间种。而且农药肥料需求也少。就是淋水得淋多点儿。”
夏振东听得这话,不由得疑惑的看着梁三平:“槟榔虽然说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药用能用多少?!要是平时吃的话,出去琼岛和宝岛两个地方的人我可没见其他有哪里人吃过槟榔啊。三平,你这个决定是不是……”
夏振东接下来的话没有说。但梁三平知道他是在想自己是不是做错这个决定了。梁三平笑了笑,没有解释。他很难给夏振东解释,距离琼岛一千多公里的一个省份。
那位缔造了共和国的老人故乡,竟然会有大批人喜欢吃槟榔。甚至他们爱吃槟榔,已经延续了数百年的历史。以至于他们待客的方式和琼岛的老百姓们一般,都是用槟榔。
“拜年不敢当,进屋吃槟榔。”“客人到我家,一口槟榔一杯茶。”“槟榔越嚼越有劲,这口出来那口进”,“养妻活崽,柴米油盐;迎宾待客,槟榔香烟”……等等这些谚语,都是出自于湘北省,琼岛的槟榔在那里大有市场。
不过,湘北人吃槟榔的方式和琼岛有些不一样。琼岛这边是生槟榔,配上煮过的螺壳灰和当地所产的一种叫做“捞叶”的叶子,一起吃。
咀嚼过后,就会产生一种红色的汁液。这和宝岛那边吃槟榔的方式,倒是很相似。而湘北人吃槟榔,则是要吃干槟榔。而且是添加了卤汁的。
他们的卤汁初期,采用的是石灰水加糖。煮开后,涂抹在干槟榔上。随着时间的发展,卤汁自然也跟着发展开来。加入了薄荷脑、桂子油……等配方的槟榔,逐渐流行开来。
“海商贩之,琼管收其税,岁计居十之五,粤北税务,收槟榔税,岁数万缗!”梁三平放下了酒杯,对着夏振东道:“这是宋代周去非撰写的《岭外代答》里的话,里面就明确的记载了古代时候槟榔贸易的兴盛!”
梁三平看着夏振东轻声道:“数百年前就能够做到这个程度,我们再怎么做也不会比那么时候更差吧?!而且,据我所知国内可有不少地方都有吃槟榔的习惯……”
梁三平差点儿就没说出来,后世湘北的槟榔产业可是高达上百亿的市场。带动的周边产业和就业,都极高。别看这小小的槟榔果,几块钱的价值。
可它早就的产业,却是极为庞大的。而湘北槟榔的崛起,一度让很多人误以为槟榔的产地就是湘北。这不由得让梁三平苦笑。
夏振东对于槟榔不甚了解,这在梁三平看来很正常。毕竟首先夏振东并非琼岛土生土长的人,加之十年大浩劫也断绝了许多的贸易。
所以他对于槟榔产业,和槟榔的历史不甚了解。甚至夏振东自己都不吃槟榔,琼岛现在多数在吃槟榔的都是本地的黎苗族同胞。
“我只是知道槟榔在咱们这儿的村子里,地位可不低。可没想到它还有这么辉煌的历史啊……”夏振东被梁三平说的一愣一愣的,好一会儿了才感慨的道。
槟榔在本地是极为重要的果实之一,大部分本地人家不仅自己吃、拿出来待客。甚至重要到男女婚姻,男方要去女方家下聘礼都必须要有槟榔。而下聘礼则是直接被本地人叫做“下槟榔”。
(今儿我就是陪发小和他父亲去发小女朋友家谈下槟榔的事儿,简单说就是谈订婚。在琼岛很多本地人家,没下槟榔都不算是确认双方关系。哪怕你领证了。)
“槟榔种下去到收获,还是需要时间。”梁三平笑着对夏振东道:“期间我们可以种植一些其他作物,凤梨就是很不错的选择。”
按照梁三平的设想,这些作物还没有直接长成之前是需要其他收入进行填补的。凤梨就很不错,他考虑的还有香蕉。采取间种模式,两份一起种植。
“咱再休息几天,初八就开工。”梁三平笑着对夏振东道:“到时候,我先得忙活三产公司的事情。安天民这边,你得多辛苦了。”
“辛苦到没什么,不过凤梨和槟榔我也没有种过。技术方面我还是有缺的。”夏振东很务实,很快的便道出自己的短板:“培训方面我们也要跟上。”
“嗯……这个事儿现在暂时不着急,瓜菜收获得到四五月份呢!”梁三平笑着对夏振东道:“香江那边是超市,他们的需求量是长期的。所以我们倒是可以留下一部分地,专门进行长期种植。”
“余下的地,则是直接翻地后重新规划。村里的也是,耕地我们不能动。但其他的地,山地、坡地等我们倒是可以考虑重新修整种上一些经济作物……”
说着,梁三平笑着伸了伸腿:“那稻田也别闲着,我两天去找找刘老师。咱们好好讨论一下稻田养殖的问题,那么多田要是不养点儿啥真是浪费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干快上(上)
大年初八,琼岛宝亭地区江海农场的韦伟擦了一下松弛的睡眼。把床头叮铃铃乱响的闹钟按掉,坐起来在自己的乱发上胡乱抓了几把。
然后起身刷牙洗脸。如果是平时的话,韦伟肯定是睡到十一二点再说。反正过年么,又没什么事儿。不外乎吃吃喝喝,年初八也没有什么客人来家里。
所以,他自然是要睡晚些的。况且,昨儿晚上和彭老三他们几个吃喝了一顿。闹腾到差不多两点,韦伟自然也是累了。今儿起来都是勉勉强强。
但韦伟却不能不起来,因为今天是江海农场三产公司转让后重新开张的日子。而今天,江海农场三产公司将会正式的以承包的形式,交给那位传奇人物——梁三平。
也就是韦伟极为崇敬、佩服的大哥,彭老三的直属上司。而韦伟也因为老工人子弟的身份,得以进入这间新公司内任职。
昨儿晚上,彭老三把韦伟他们找了去吃酒。就是跟他们说这事儿呢,自己就是榜样啊!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只要好好做事儿还愁没吃没喝?!
韦伟洗了把脸,拿着他老爹的刮胡刀清理了一下自己。然后换上了一身的确良做的短衬衣,好好的拾叨了一把自己。今儿可是大日子,绝对不能丢脸啊!
这的确良衣服,还是彭老三送到料子。自己当时没舍得用,交给爹妈哄他们开心了。没想到,老爹老妈却也舍不得自己穿。按照韦伟的尺寸,给做了俩身衬衫。
而这身衣裳,除去年三十晚上韦伟穿过之外。平时根本就锁柜子里,小心翼翼地保存着。生怕给穿坏了。今儿是个重要日子,韦伟这才舍得拿出来穿上。
“等咱挣了钱。先给爹妈买上几斤肉!旁的不说,三哥说东山羊的肉很香还适合老人进补。我这多挣钱,得给爹妈买上!”韦伟穿上了衣服,给自己打气:“还有的确良,必须扯上几块。老爹的衬衫都破了,我得给他买上一身好衣裳……”
韦伟心里一片火热。那个年轻人不是一腔热血想要做出些事情来?!看着彭老三和刘二愣子他们,往家里搬羊肉、搬文昌鸡。谁看了不眼热?!
现在这样的机会都送到眼前了,不去抓住卖力干活儿的才是傻子呢。韦伟暗自下决心,那位三平哥他让我往东我觉不往西。让我打鼓,我绝不偷鸡!
想想彭老三,人家当年不过是个混子。现在跟着梁三平不仅有面子,还有里子。走出去,彭老三在江海农场、甚至在宝亭地区,那也算是一号人物了。
不仅有了正式职务。工资也高。福利更不用说,光是年货就足以让大家艳羡的滴血了。
“好好干!三哥有的,我将来也会有!”韦伟最后给自己打了打气,就从房间里转出来要过客厅出门去。就在这个时候,却见他老娘廖姨笑眯眯的喊住了儿子。
“臭小子!就顾着拾叨自己,早饭都没吃呢!”廖姨看着一身英气的儿子,很是高兴。之前她还想着退休下来,让儿子顶替她的岗位。
农场里的岗位就那么多。批工可不容易。可儿子逐渐大了,没个工作怎么成?!为这事儿。可愁坏了廖姨和韦老头儿。这下,儿子的工作总算是有着落了。
如果是其他人主政三产公司,廖姨肯定不好看。三产公司从前就是个混日子、混工资的地方。每月就那点儿工资,顶天了就能保证你饿不死罢了。
去了那里,基本就是在混吃等死没个好前途。韦伟好歹是有点儿文化的,如果在连队里从底层做起。慢慢做说不准能做个队长指导员什么的。
这可比在三产公司混日子强。可这批工的名额,不是说有就有的。聘请工的话,廖姨和韦老头儿又不愿意委屈了自己儿子。这才拖到了现在。
“妈!这快迟到了,我得赶紧过去啊!”韦伟苦笑道对着自己老妈道,而廖姨则依然是那副笑眯眯的模样:“臭小子!你以为妈不知道啊?!”
说着。廖姨摸出俩鸡蛋塞在了儿子手里:“拿着路上吃,家里的单车你骑过去。赶紧的,别迟到了知道么?!好好干活儿!”
抓着老娘塞给自己的两个还带着温热的鸡蛋,韦伟不由得鼻子一酸。母亲头上已经渐渐的爬满了白发,父亲从前那笔直的腰杆也渐渐的弯了下来。
初中毕业后,韦伟就一直想着自己该如何回报辛苦养育自己的爹妈。但却不知道从何做起。没有工作的他,过日子还得靠着爹妈养活。
甚至隔三差五的,爹妈舍不得自己吃的鸡蛋都会煮两个给他吃。又或是自己在家加菜,炒俩鸡蛋给韦伟。生怕韦伟饿着了。
“哎!妈,我过去了!”韦伟还能说什么,抓过鸡蛋对着自己老娘狠狠的点了点头。然后转身把家里的单车推出来,骑上就走。
他身后的廖姨还跟了出来,一个劲儿的喊儿子骑慢点儿别摔着了。儿子长大了,知道心疼爹妈了、知道爹妈对自己的付出了。廖姨觉得自己很欣慰。
江海农场的三产公司办公室外边儿,一片熙熙攘攘。一群群的老工人子弟都在这里集结,他们都是接到了通知今儿是三产公司开业的日子。
消息年前农场就放出去了,说今年肯定会把三产公司交给梁三平来运营。而场里的老工人子弟们,多数都会被塞到这里来工作。
如果是从前的三产公司,大家不会对此有兴趣。工资都经常没得发,没福利、没奖金。这里纯粹就是养老混日子的,过来做什么?!
“八点半了,人都到齐登记了没有?!”梁三平看了看表,对着正在做登记的彭老三问道。后者立马翻了一下手上的登记本,肯定无比的对着梁三平道。
“三平哥,都来齐了。最后一个是高峰五队的周杰。他是八点十分到的。”彭老三赶紧对梁三平汇报:“三平哥,人都差不多来齐了。咱是不是可以开始了?!”
梁三平翻看了一下名单,不由得笑着道:“他们都还挺积极的嘛!说是九点钟开会,他们这么早就来了。我还以为会有人起不来床呢……”
“都知道跟着您肯定挣钱,有钱挣谁会偷懒啊?!那是傻子才干的事儿!”彭老三裂开嘴便是一阵笑:“现在大伙儿都热情都很高呢,绝对是您让干啥就干啥!”
梁三平闻言不由得哑然失笑。这个年代的人。还算是比较淳朴的。大家都心思都比较简单,如果你真的能带着他们过好日子。那么大家自然支持你。
梁三平已经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能力,那么大家自然支持他。现在的小年轻不似后来的小年轻,干点活儿就嫌脏嫌累。只要能挣钱,这些闲赋的小年轻都愿意豁出去拼一拼。
“咳咳咳……大伙儿都静静啊!开会了!”梁三平见邢承安也过来了,便对彭老三使了个眼色。彭老三自然是会意的走到了台前,对着下面大声道。
彭老三一说话,下面鼎沸的人声渐渐的停止了。所有人都目光灼灼的看着台上,那眼中的炽热甚至让彭老三都有些抵御不住。好家伙。数百人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你。
这还一般人,根本就顶不住。被那么多双眼睛注视着,而且这些眼神都是那么多炽热。这换一般人,还真接受不了。好在这个时候梁三平走上了台前。
“大家好!我相信,来到这里的诸位都知道我是谁。所以,废话我也不多说了。先请邢场长给大家说话,然后我再跟大家说说!大家鼓掌欢迎!!”
“哗啦啦……”随着梁三平的话音落下,顿时现场被掌声响彻。邢承安满面红光的走上台前。对着大家压了压手。说实话,这一刻他得意非凡。
“诸位!今天是个大喜的日子。对于你们、对于江海农场来说都是……”邢承安只要一开口,那就是口沫横飞的一篇长篇大论。
似乎不说的天花乱坠、说的大家昏昏欲睡就不足以显示出他的本事来。尽管这些多数其实都是废话。果然,邢承安一连说了差不多一个小时。
从江海农场的建立,老一辈建设者的艰辛再到现在农场的情势、职工们的努力……等等。下面的小年轻们刚开始还兴致勃勃,可没一会儿就跟着昏昏欲睡了。
不少人都在心里咒骂这老场长咋那么多废话,你好歹说点儿有用的啊!比如工资待遇什么的。解决咱们的实际困难不是?!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听到邢承安的讲话终于完了,下面顿时哗啦啦的一片掌声。这掌声甚至比刚才他上台还要热烈,好家伙!你总算是讲完了。
接下来梁三平上台,这下下面的年轻人们都有点儿不耐烦了。觉着梁三平这又是要讲一堆的空话套话。他们很想听点儿实在的。
“我就简单的说几句。”却见梁三平站在台上,看着下面的年轻人们微微一笑:“第一、散会后给大伙儿十五分钟时间去领取工具,然后全员跟我开始干活儿!”
“第二、中午管饭!下工以后,为了庆祝咱们公司的成立今儿咱吃羊肉!东山羊!”
“第三、这个月工资足额发放,干的好的有绩效奖金!收获了咱有分成,各人其他待遇经过核实后等同于安天民公司!”
“好了,我的讲话完毕!现在,马上开始准备!”梁三平哈哈一笑,大手一挥道:“干的好,咱们成龙了那就大伙儿一块吃肉。干砸了,那咱就一起啃窝头。没别的了。”
下面的小年轻都张大了嘴巴,就连邢承安也无比愕然。随后下面呼啦一下爆发了雷鸣一般的掌声,好家伙!大家好猛然觉着这梁三平果然不负盛名啊!
讲话实在、有力!努力干活儿,大家挣钱吃肉。干砸了,咱就只能是啃窝窝头。十五分钟领了工具就开始干活儿,没啥废话。
工资足额发放,干好了有奖金。待遇等同于安天民公司,这一切下来大家还有啥好犹豫的?!还有啥破想法的?!努力干就是了。
最最重要的是,今儿中午管饭。还是大块儿的羊肉呢,这待遇……没说的了!咱就卖力干活儿就是了,便如梁三平所说。干好了咱吃肉去,干砸了还有啥脸面说话?!啃你的窝窝头去就好了。
鼓掌持续了一会儿,一堆人就在彭老三的指挥之下呼啦一下全都到场里的劳工科领工具去了。一把把的锄头扛上,三五成群的向着更新地呼啦啦的跑去。
都急着干活儿呢,干活儿拿钱挣钱吃肉。这才是硬道理,其他都是扯淡。一大群的年轻人在邢承安愕然的眼神中,向着更新地奔去。甚至领锄头晚了的都着急喊劳工科的库管员们快点儿,他们着急干活儿。
这场景,多少年没有见到了啊!邢承安在心里感慨,这梁三平果然是有一手啊。废话没多的,直接上手就干活儿。偏偏这帮子年轻人,还就吃他这一套。
说去干活儿,梁三平自己却也没有偷懒。扛着锄头的他走在队伍最前面,和第一批赶到的人在更新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