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农业霸主-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夕阳落下,洒下一片余辉。看着火烧云在天边,映衬着水田里的农家。还有些姑娘远远的唱着山歌。喝下口茶,所有人都感觉无比惬意。
“梁生,我觉得这里不仅仅可以开发成为东山羊养殖基地。还可以开发成旅游景点!”却见考察团的一位成员,沉思了一会儿对着梁三平无比郑重的道。
“琼岛的环境太好了,就我们一路走来。可见的景色皆可入画。这很是难得啊!如果没有开发出来,这就太浪费了……”
梁三平点了点头,对着这位考察团成员道:“其实,我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但现在显然不是时候。我们现在还没有修好道路,也没有做好旅游接待设施。”
“如果这个时候急于求成的进行开发,反而会对游客体验造成不可逆转的坏印象。”却见梁三平笑着道:“饭要一口口的吃,路要一步步的走。”
“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就做成一堆的事情,总是要一步步的来的。”梁三平对于后来琼岛旅游的乱象痛心疾首,但当时他却无可奈何。
很多岛外的人士,怀抱着对琼岛美好的印象前来却败兴而归。旅游团的欺诈、宰客。景点的坑人窝点,还有那些所谓的“琼岛美食店”的敲诈勒索。
这都让大家对琼岛的旅游有着极坏的印象,破坏了整个琼岛的形象。
现在,梁三平是绝对不允许这些事情再次发生的。既然是要做,那么肯定首先就是对这些事情进行全面的规范。出台相关的监督机制和条例,并坚决的执行。
惩罚的力度必须要加大,同时大力的鼓励那些安份的经营者。胡萝卜和大棒子都得一起上,这才能让一些试图铤而走险的人望之生畏。
“旅游这个问题不是说做就能够做的,我们首先要把道路修建起来。接待设施也需要建设好,还有就是接待人员的培训、相关景点的安排……等等。”
梁三平对着这些个考察团的成员们无比认真的道:“还有就是监督机制。游客来了,难免会有一些心怀不轨的人铤而走险,我们如何保障游客玩的舒心、放心。这是我们需要做到的。”
“便如我们对蔬菜、对禽肉类的养殖规划一样。需要有完整的一套机制和监督方式,才逐步的进行试行。如果发现了问题,便及时的进行整改……”
梁三平的一番话,让所有人不由得对他肃然起敬。这才是做实事的人。不焦躁、不急躁,步步求稳。一切都是有了相关的想法,并进行了完整的规划才会放手行事。
而姜立则是在感慨,大陆能人何其多也!从前虽然听闻过梁三平的事迹,但到了这一刻他才确定:梁三平这个人,不可小窥也!(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九章 扬帆启航
接下来的考察这些个来自于香江的考察团成员们都很满意,这里的环境不止和资料上描述的一样。甚至很多地方,有过之而无不及。
只要能够保证这里的生态环境,保持这里的养殖方式那么大批量的对香江进行肉料供应则是一定的事情。而在万城的考察结束之后,大家便随着梁三平来到了宝亭的江海农场。
这里是考察的最后一站,其实也是休息的一站。在这里大家考察的项目并没有多少,仅仅是已经预订给日方的那片菜圃。剩下的就是带着他们在宝亭玩。
“事实上,宝亭或者说江海农场的发展模式已经确定下来了。我们就是走的可持续的、可运作的,农户与公司相结合的运营方式。”
大家一边泡着温泉,梁三平一边笑着对这些个考察团的成员们解释道。这里是宝亭的七仙灵温泉,早在菜圃开发起来以后梁三平便顺带着在这里建了一个简易的招待处。
其实,七仙灵的招待处早就有了。只不过从前的环境实在是太差。梁三平看着真心不落忍,干脆就接手过来改造了一番。
当然,这也是他答应把日本客商介绍给宝亭这边的条件之一。宝亭这边当然是觉得高兴的,一个山沟沟里的招待所换一个能挣外汇的项目。
傻子都知道应该怎么做。虽然这里有温泉,但宝亭这穷地方一年有几个人来?!顶天了来几批上面的领导,剩大部分这里都是空着的。
而梁三平接手以后,便开始了改造。木头上漆上面铺就稻草盖起的小亭子,大石条搭建的二层小楼。如果不是新公司基本是梁三平做主,他也没有办法这么干。
好在新公司基本都是梁三平在做主,说是要派来掌舵的老同志现在也没有到来。
“我们在建设公司。并不是仅仅的为了自己在盈利。当然,盈利也是必须的。从事资本操作,无论是为国家还是为个人不盈利的企业其罪孽相当于杀人放火。”
梁三平的一番俏皮话,让大家都笑了起来。他们却是没有想到,这位身处在红色中国的管理者在思想上会如此的开放,甚至这番话都能够拿来打趣。
“当然。我们的企业也不仅仅是考虑为自己盈利。我们更多的是需要考虑如何带动地区群体的富裕,带动更多的人一起富裕。”
梁三平顿了顿,笑着对众人道:“这才是我努力建设这间公司的初衷,也是我协助诸位在琼岛进行投资和合作的初衷。”
姜立等人闻言不由得点头,说实话梁三平其实之前完全可以不必插手这件事情。但他还是给姜立等人提出了建议,甚至动用自己在两院的关系协助姜立等人完成初步的调研和考察。
在这件事情上,梁三平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得到什么个人利益。甚至他都不想亲身参与此事。如果不是在姜立等人的逼迫之下,他可能只会在自己的菜圃公司里忙碌。
“我们所需要做的不仅仅是盈利,也不仅仅是帮助老百姓致富。我们需要做的更多的。是形成一个习惯、一个行业默契。”梁三平沉默了一会儿,缓缓的对着大家道:“那就是拒绝工业对农业造成的污染,至少我能够管辖到的公司。不允许、也不触碰那些受到了工业污染的农产品,也绝不将他们出售到市场上!”
“国,则以民为本。民,则以食为天。而食者,则应以安为先也!”
说完这番话,梁三平沉默了。而其他的考察团成员们也陷入了沉默中。他们之中有不少人了解过关于食品安全的问题。都是做超市或食品公司的。
对于日本曾经的食品安全事故,他们心知肚明也极为恐惧。现在香江的食品公司、超市等对于日本的农产品都是持拒绝态度。哪怕是著名的日本和牛。
究其原因。就是日本这些年爆发的食品安全事故实在是太恐怖了。这让所有人都望而生畏,一旦出现一次事故在香江那么这个品牌就算是毁了。
甚至因为香江的影响力,这个品牌在东南亚地区乃至国际上都算是砸了。连修补的机会都没有。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则以安为先!好!!哈哈哈……”在自己办公室的葛泰在听到了梁三平这句话的时候,不由得哈哈大笑。
“前段时间,上面还就这一间新公司的名字征求我的意见。我觉得这句话、这个词就挺好!就用它。这就挺好!”葛泰说着,随手抓起自己办公桌边上的毛笔蘸满了墨汁。
却见他笔走龙蛇,不一会儿就在桌上铺就的上好宣纸上写下了三个字——安天民!
梁三平瞄了眼这字,心里嘿嘿的笑开了。他可没有想到葛泰竟然写的一手好毛笔字,这笔字拿出来就很打眼了。
“怎么?!不知道我当年上私塾的时候还跟着老师练过颜书?!”却见葛泰很是得意无比的对着梁三平道:“当时我的老师还夸我有天赋呢!可惜啊。后来闹革命去了。倒是多年把书法给荒废了。握枪的时候比握笔的时候多……”
梁三平笑了笑,倒是没有说什么。而葛泰在写完字之后,似乎意犹未尽想要张口给梁三平说点儿啥,但却被梁三平打断了。
“要是那些蔬菜的事儿,您还是别开口了。不然他们还以为我这多阴险呢,等他们出成绩就来抢。”却见梁三平笑着对葛泰道:“他们跌坑里了,咱才好去搭把手。”
“摔多几次才知道疼,不摔的人永远都认为自己能跑能跳不会倒。这还不如让他们多摔几把,知道自己的斤两份量为好。”
葛泰闻言只能是叹气。宝亭的那些人,现在盯着蔬菜比盯自己孩子都紧。可又一个个的认为自己这种菜肯定拿手。葛泰悄悄的拜托了几位两院的专家陪着自己去看了一圈。
情况很不乐观,已经有好几处菜圃出现了少量的病虫害。但现在问题还不严重,若是处理不好那么他们可就倒霉了……
可惜的是,哪怕是葛泰私下里找了宝亭的几位干部过来谈话。人家话里话外还是表示,不过是些小问题。他们自己能解决。
而人家脸上的表情,却是认定了葛泰是后悔了来抢果实呢。这叫葛泰哭笑不得,也算是体谅了梁三平的难处。
“唉……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啊……”葛泰无奈的对着梁三平叹气,而后者则是笑着道:“您放心吧,我总是不会叫老百姓吃亏的。”
“只不过,这些人如果不让他们撞撞墙。他们还得给我捣乱……”梁三平拧这眉眼,道:“如果不让他们吃一次亏,不知道还得折腾到什么地步……”
葛泰闻言只能沉默,事实确实如此。但作为自治州的领导,这件事情他还是希望能够在爆发之前解决。可惜的是,看来这是不可能的了……
一周后,帝都下发文件。隶属粤北管辖的琼岛地区成立“安天民对外贸易公司”。隶属粤北省委,但管辖权却很奇怪的被挂在了帝都农业部。
而与此同时,羊城附近宣布成立一个特区。在距离香江仅有着一河之隔的江口,同时被宣布成立特区。沐山调任特区主要干部。
而叶建文则是被调往特区,担任政法委的副职。负责特区的治安整顿问题,同时第一批的退役军人,除去少量转业到地方外一股脑都被推到了特区去。
特区新成立了一个部门,叫做“综合治安管理整治办公室”。而这个办公室的负责人,便是叶建文。
新成立的安天民对外贸易公司,担任主管的却是葛泰!这着实让梁三平惊讶了一把,要知道葛泰现在并没有辞去自治州专员的职务。
他这算是兼任安天民公司的主管。这在后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梁三平想到了现在正是改革初期。很多事情都很混乱,确实一些干部安排会显得有些奇怪。
要知道,改革初期还有大批干部被鼓励下海经营的呢。还有军队也鼓励下海经营。在一片乱糟糟之后,上面才逐步的判断出问题所在。
之后才有了对干部经商的限制,也有了军队不得参与商业的限制。而在现在,这一切几乎都是空白。所以,自然是有些乱的。
而梁三平不出意外的,则是被安排成为了安天民公司的总经理。同时,原本隶属于江海农场的菜圃被划分出来。还有那三百亩的菜圃,和新成立在万城和文长的养殖基地。
全数都归入了新成立的安天民公司,。安天民公司成立后,由船皇代表姜立和梁三平在帝都签订了一系列的购买协议。
而同时,船皇与香江的各大超市、食品公司又签订了一系列的购买协议。
随后,一群的宣传人员经过关口进入大陆。并随着梁三平等人赶赴琼岛,准备就安天民公司制作一系列的宣传。至少要先在香江打响琼岛禽肉类的名气!(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章 老问题新问题
“公司既然已经有了正式的名号,那么咱们的规章制度都应该提上日程了。”在安天民成立之初,梁三平就在葛泰的支持之下召开了第一次会议。
帝都方面的文件并没有对管理层进行全面的任命,仅仅是点出了葛泰和梁三平两个人。而粤北那边更是不可能随意插手这件事情,都知道是上面盯着的。没事儿插手的才是傻子。
“这是我们初步拟定的工作章程,大家伙儿可以先看看。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我们一起商量……”梁三平说着,便将一份份的文件下发到了与会者手里。
其实与会者也不多,江海农场方面安排过来的一位副场长。华南两院方面的夏振东,然后就是葛泰。真正现在安天民负责的,就这几位罢了。
虽然从前没有正式的文件下达,但大家都默认菜圃以梁三平的意见为主。其他人如果他有什么想法,或者建议都是私下里找到梁三平商量的。
在达成共识以后,才会在会议上提出讨论。很简单,如果梁三平反对他们的意见的话。那么即使勉强在会议上提出,也不会获得通过。
“三平啊……这里关于旷工的处理,会不会太严厉了?!直接开除,这不太好吧……”原江海农场副场长毛德业有些犹豫的道:“我们毕竟是国家企业,这直接开除毕竟不好……”
“还有就是工资和奖金扣发的,这个似乎也太过了。不好弄的,怕有人会传闲话。”
“毛副总说的有道理,但我们也要考虑到实际问题。”梁三平对着这位原江海农场副场长,现在的安天民公司副总笑着道。
“大锅饭时代已经过去了,但怎么发展现在谁也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这一切都在摸索。但显然大锅饭的方式。已经不合适了。多劳多得,如果总是浑水摸鱼肯定是要惩处的。”
毛德业听得梁三平这么说,却也没有再说什么。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经差不多了。他们现在很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这里梁三平是说了算的。他们都是协助梁三平在工作。
接下来包括葛泰和夏振东又发表了几条意见,但和主框架无关。都是一些小问题。梁三平倒是听从了他们的意见。对已经拟好的规定做了些修改。
随后梁三平和众人开始讨论起如何安排整合后的安天民公司的管理层安排。现在安天民并不仅仅是一间主要种植、出售蔬菜的企业。
更多的是混合了种养殖、企民联营、技术支持……等等方面为一体的,新型的公司。这样的公司哪怕是在后世,亦不多见。
“文长那边,我觉得安排一位农场的老员工和一位新员工一起过去。负责统筹比较好。当然,技术方面也请两院和我们进行协作。”
却见梁三平笑着道:“当然!我们不是白拿技术的,我们会和两院尤其是课题攻坚人员和技术提供人员。提供奖金。”
“现在公司还不大,所以我们只能给拿出盈利的20%投入两院对专门课题进行研究……”说着,梁三平把一份文件递给了夏振东。
“这是……”夏振东疑惑的拿过来看了看:“《琼岛龙眼种植研究报告》、《热带水果种植种类及其可行性研究》……”
“每个课题,我们先期提供2000块的研究经费!出了成果。再奖励五千!”梁三平大手一挥,直接把在场的人全吓了一跳!
好家伙!这才是1980年呢,工人一个月顶天了能拿五六十。这小子一口气就砸了两千块,出成果了还给砸五千!
这前后算算,可就是八千块钱了。八千块钱这是什么概念啊?!相当于现在普通的双职工家庭,不吃不喝好几年的存款啊。
拿着这些个梁三平递给自己的文件,夏振东不由得苦笑:“三平啊,你小子这手够狠的。要是奖金砸出去。我估计不少人砸破头都得往你这里钻……”
“知识就是力量嘛!我觉得呀,我们要把这个观念普及到人们的脑里去。”梁三平笑呵呵的道:“而且。这些专家们的研究成果给我们带来的可不是几千块钱的利润。所以这笔钱怎么算都是划算的!”
夏振东想想,却也真是这样。别人不知道夏振东还不知道么?!仅仅是蔬菜一项的利润,已经足够梁三平如此挥霍了。如果再算上这次出口到香江的禽畜肉类产品,这些钱根本就不是问题。
“现在讨论的是**的禽畜类收购、检疫和运输的问题。”梁三平顿了顿,进入了下一个议题:“香江方便表示,为了禽畜类的肉质保鲜。他们打算采取活禽畜运输的方式。把这些禽畜类运抵香江……”
“但活的禽畜类运输,首先是要过检验检疫这一关的。香江那边会请求当地的检验检疫机构,把他们的人员派往我们这里。和我们一起进行检验检疫。”
“同时,我们自己也需要自检。我的建议是,这次的检验检疫也让在我们这里的日本专家共同进行。实行三方共同检疫。力求完美。”
“这么做是不是太麻烦了?!”葛泰皱着眉头道:“三方都进行检验检疫,这中间倒腾的时间得多长啊?!对运输和销售会不会造成什么麻烦啊……”
“麻烦肯定是会有的,但这样能够力保我们的禽畜类不会出现问题。”梁三平说着,自己在心里加了一句:事实上,我更想在我们以后出售给国人的食品上也加上这么一道关卡!
但现在这个时候,梁三平知道自己对此是无能为力的。葛泰提出的,也是很多人的想法。干嘛这么麻烦嘛!直接卖出去,不就行了?!
要不就是他们检验检疫就可以了,我们干嘛还要自检?!还找日本人来检查,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么?!
“一个品牌,想要做下去就得保证自己的质量不会下滑。而在企业草创初期,这更是要命的一件事情。”梁三平看着众人,沉声道:“香江和日本不同于我们,他们有着更多的选择。”
“从美国到南美,从欧洲到澳洲。无数的禽肉类企业,想方设法的想要打入日本和香江的市场。而我们现在有了这个机会,就要把握住。一旦这些禽肉类产品出现了问题,而且还在香江市场上曝光了。那么对于我们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安天民,我们起了这个名字就得对得起这个名字。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而食者,以安为先!这个理念,我们必须要灌输下去。”
却见梁三平深深的吸了口气,对着众人道:“不仅仅是职工,我更希望的是我们所有人都把这个理念牢牢的记在心里。时刻不敢忘记!!”
“我同意!”葛泰沉默了一会儿,站起来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既然有了这个名字,就得对得起这个名字。”
“我的建议是,在我们的菜圃基地、养殖基地外面。都把这句话写上。要醒目。这是给我们的职工们提醒,也是给我们自己提醒。我们做蔬菜、我们做禽畜类,不仅仅是为了挣钱!”
众人肃然,把这件事情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回去以后,他们是要落实此事的。而梁三平则是接着开会。
剩下的内容其实也没有太多东西了,就是关于活禽畜运输的问题。现在船皇正在改造自己的几艘小船,准备用于运输这些活禽畜类到香江去。
而相应的琼岛这边也需要改装一些车子,把这些活禽畜类运输到港口才能够装船送走。这都需要时间,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梁三平等人已经做好了报告,正在向粤北省政府递交了。相信不久之后就会得到批复。
“还有就是公路问题,这个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候了……”梁三平苦笑的对着众人道:“很明显的,一旦我们发展起来。那么公路会成为制约我们发展的极大障碍。”
“咱们不是不想修啊,可这修路得花多少钱呢……”这下轮到葛泰苦笑了:“修路就是烧钱,现在国家穷的要命了。哪里还会拨款给我们修路啊?!”
夏振东等人也沉默了。他们都知道,梁三平所说的是实情。现在文长、万城等地。如果没有到雨季还好说。一旦到了雨季,那路就彻底完蛋了。
人走出来还可以,车子想要进出基本就是痴人说梦。烂黄泥路,啥车子去都得往里陷。而现在这个问题又不得不解决。
现在已经和香江方面签订协议了,如果因为运输的问题导致失约那就麻烦大了。
香江方面也看到了这个问题,而且跟梁三平提出来了。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从而导致了损失。这问题可就大条了。
“咱们还是得想个辙,好歹先把一些难走的路段修起来。”梁三平无奈的叹气,别说是现在了。就是以后这修路也是个烧钱的活儿,每一段路都是拿着钞票叠起来的(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一章 拼一把
会议开完了,梁三平却没有走而是拉着葛泰和夏振东一起到了自己新建的办公室里。办公室的桌子上,放着一套功夫茶茶具。
“哟~三平啊!看不出来,你还有这个雅兴。”葛泰看着办公室内那简陋无比的茶几上,摆着的一整套完整的茶具笑着道:“哪怕是羊城的领导那里,这茶具也没有你全乎啊!”
的确、就现在而言梁三平摆在茶几上的这一套功夫茶的茶具确实很是全乎。杯、盖、洗、盆、垫,这五样基本的就不说了。
甚至还有茶洗、茶刷、黄竹镊子、杯叉……等等,现在哪怕是羊城的领导大院里。领导们泡茶大多数也都是在用大茶缸子,少数可能会用陶瓷杯子。但这样全乎的茶具,还真是少见的很。
“这可不是我能买到的,这是姜立先生送于我的。”却见梁三平坦然的对着葛泰笑着道:“我之前不是和您说过这种茶的问题么?!现在我常邀姜立先生和我一起品茶,看看我们的茶叶是否适合制造成功夫茶……”
顿了顿,梁三平对着葛泰道:“我现在已经请两院的教授们在帮忙做调研了,尤其是在茶叶这一块。看看我们琼岛适合种植什么茶叶,调研结果出来后再进行初步的试验。”
“按照计划,这个过程会持续至少一年。调研结果出来后,我们还得请姜立先生帮忙做市场调研。到底香江和日本方面,喜欢什么样的茶叶。这些茶叶我们是否适合种植、品质如何,有没有市场竞争力……等等。”
葛泰闻言不由得点了点头,心中颇为感慨。很多人以为梁三平的成功仅仅是偶然,但在葛泰看来这却是必然的。
这个年纪不大的小伙子做事却如五六十岁的老人般的谨慎周密,从事前的自我估量。再到技术方面的支持摸索。然后再到市场方面的接受程度……等等。
他都会去做一整套的、完整的周密安排,甚至整个计划的进度他自己有着完整的完成方式。比如茶叶项目,他向自己提出以来并没有直接强行要求实行。
也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开始做这方面的准备。两院方面的调研和种植试验,香江方面的接受程度。甚至还专门弄来一套完整的功夫茶茶具,亲自来试验品茶。
并请在香江生长的姜立。与自己一同品评这些茶叶。
“葛叔叔、振东哥,我这次请两位来是我在对修路方面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却见梁三平请两人在茶几前坐下,而后拨弄着碳炉开始烧水。
碳炉边上,则是一缸子水。梁三平将水用竹瓢子打入泥壶中后,架在了碳炉上拨弄着缓缓烧起来的碳炉。
这时候可没有后世那么先进,还有着电热壶。不过这样一来却更有古趣。这些采购自香江的整套茶具,配之宝亭的山泉水泡出来的茶更有风味。
“就目前而言,修路的问题已经是迫在眉睫。如果路不修好,我们的运输成本、运输时间和运输风险。都会相应的增高。”
却见梁三平一边拨弄着碳炉,一边对着葛泰和夏振东道。碳炉里的是上好的木炭,这是梁三平自己烧制的。琼岛啥都不多,这树可是不少。烧一些碳还是可以的。
“但是国家现在肯定是不可能给我们拨款的,而没有国家的拨款我们上哪儿弄钱修路啊?!”葛泰苦笑的对着梁三平道:“这修路可不是一笔小钱啊!”
“是啊!三平,我们也都知道修路的重要性。但凡事不能着急,现在我们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国家肯定不可能因为这一点的成绩,给我们拨款修路。”
却见夏振东对着梁三平道:“只要这次我们对日本的销售、对香江的销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才好申请修路的拨款,这样国家方面的顾虑和阻碍也会小一些……”
葛泰点了点头。他的想法也是如此。不过他想的更深的是,国家拨款哪怕是琼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拨款也仅仅是五五之数。
现在国家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从上面领导人们坚决的裁军和砍项目就可以看出来。现在国家缺钱缺到了什么程度。
在这种情况之下,哪怕是梁三平他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不一定能够获得国家的拨款,毕竟现在国家很困难啊。款项有限,到处都得花钱。哪里有多少闲钱拨过来修路?!
“这个情况我很早就考虑到了。但这路已经到了不得不修的时候了……”梁三平无奈的叹气,现在的中国可不是后来那个外汇储备全球第一的大国。
现在整个国家的外汇储备,拢共也不到十亿美金。甚至还有亏空,欠这一定的外债。对此梁三平能说什么?!只能无奈的叹气。
“咱们没有钱,但不代表其他人没有啊……”梁三平说着。点了点茶几上的茶盘。葛泰和夏振东不由得一愣。但两人随即反应过来,悚然一惊!
“三平,你……你该不会是打香江那些商人们的主意吧?!”葛泰有些迟疑,又有些不敢置信的对着梁三平问道。而后者则是笑着点了点头。
“为什么不?!我们没有钱,他们有。我们需要修路,而修路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好事情。他们可以投资琼岛的农业、养殖业甚至旅游业,我们琼岛的资源优势可不差啊!”
葛泰和夏振东闻言不由得相视苦笑,却见葛泰对着梁三平道:“三平啊!你这是异想天开了,现在政策是开放了一些。但这引进外资来修路,还是太过敏感了。尤其是修路还关系到国土测绘、使用权、所有权……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不是件好弄的事儿。”
要是咱们有修路的钱,或者国家有我还用想这方式么?!梁三平心里也在苦笑,这不是没钱么?!没钱就只好想办法弄钱,距离自己等人最近、最有可能投资而且抵触最少的只有香江的那些商人了。不找他们找谁?!
“我何尝不知道其中的困难?!但谁叫咱现在缺钱呢?!”梁三平无奈的苦笑道:“这些的确都是问题,但不做我们的问题更大。一旦到了雨季,我们的蔬菜和活禽活畜运不出去。问题会更大!”
“路不修好,谁来给我们投资?!路通,财才可通。没有路外面的财进不来,我们的宝出不去。哪怕是抱着金饭碗,我们也只能是困死在这里……”
关于路的重要性,恐怕没有人比之梁三平更为清楚了。后世为了保障琼岛在冬季对内地的蔬菜供应,甚至还专门在蔬菜运输季节开辟了绿色通道。
而琼岛则是不仅仅修建了东西两条环岛高速公路,更是下了大力气拓宽铺就了中线的道路。同时还实行了“村村通”。
道路修好的成果显而易见的,琼岛的瓜果蔬菜、经济类作物和旅游等产业都随之大度的增长。自驾游及机车、自行车环岛游,逐渐盛行了起来。
“所以,哪怕是再困难我们也得去尝试。寻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式,一个双方都能够接受的方式。把投资拉来,把公路修建起来。”
梁三平的话叫葛泰和夏振东不住的苦笑,这才清闲几天啊?!这梁三平又要折腾了,这回折腾的动静估计会更大,会闹到什么程度谁都不敢说。
其实梁三平自己心里何尝不是滋味,这年头真是个麻烦的年头。做点儿啥都不成,钱没有、政策要的跟要命似的,做点儿事情吧还一堆阻碍。
但开工没有回头箭啊,梁三平现在除去死撑下去还能怎么样?!难道看着自己的心血付诸东流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