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俗人回档-第2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孟茵云的亲妹妹……

婧姞……

那就是叫孟婧姞了。

边学道问:“我电话不是你给她的?”

祝植淳说:“不是我给的,不过她跟蒋鸣楷很熟,如果鸣楷也没给,那八成就是茵云把你电话给婧姞了。”

为了确认,边学道问了一句:“她叫孟婧姞?”

祝植淳说:“对啊,孟婧姞。婧姞胳膊上的纹身是荆棘鸟,取的是她名字的谐音。”

哦……原来她纹身的鸟是荆棘鸟。

只要知道名字,就难不倒拥有海量阅读量的边学道。

荆棘鸟,传说虚构的一种奇特的动物,一生只唱一次歌。

从离开巢开始,荆棘鸟便执着不停地寻找荆棘树。当它如愿以偿时,就把自己娇小的身体扎进一株最长、最尖的荆棘上,流着血泪放声歌唱。一曲终了,荆棘鸟气竭命殒,以一种惨烈的悲壮塑造永恒的美丽,留下绝唱。

边学道问祝植淳:“她说没说找你要我电话干什么?”

祝植淳笑呵呵地说:“没说,但能猜到。”

“啊?”

“少女怀春,仰慕你呗!”

边学道听了心里一突突:“哥你别吓我?”

祝植淳说:“怎么叫吓你呢?婧姞出身好,学历高,能力强,呃……胸脯发育还很现代化……”

边学道赶紧打断祝植淳的话:“她约我吃饭,我这是去还是不去啊?”

祝植淳说:“我劝你还是去,这个小魔女办事不按套路出牌,你放她鸽子,她就可能开车去你公司堵门。”

电话挂断,边学道很郁闷。

按说以他现在的地位,这种事不应该算个事。

可问题是,sabrina这妞是孟茵云的亲妹妹,孟茵云是边学道四山抗震教学楼工程的监理,孟家又对有道影视传媒公司的发展给予了很多帮助,同时,她还是祝植淳的小姨子……

边学道在想,这会不会是祝植淳跟自己“亲上加亲”多一层捆绑的手段?

好吧,不管怎么说,有孟茵云这层关系,一起吃饭还是要答应的。

边学道短信回复sabrina:明晚吧,地点你定。

sabrina(孟婧姞)回复:好,再联系。

………………

翌日。

华清大学容纳4000多人的礼堂里,正在召开“2008国际互联网新概念峰会高校交流会”。

高校交流会上发言的全是国内互联网领域的专家学者,台下的4000多观众,有华清大学的学生,有赶来听交流会的外校学生和老师,还有一些有志进入互联网行业的创业者。

交流会上午9时开始。

第一个发言的人,全程说英语。

第二个发言的人,全程说英语。

第三个发言的人,全程说英语。

第四个发言的人,全程说英语。

第五个发言的人,全程说英语。

坐在台下第一排的边学道脸上没什么表情,可是他心里已经开始骂娘了。

…………

…………

(求保底月票!!!)

…………

第820章 汉语保卫战

华清大学容纳4000多人的礼堂里座无虚席。

4000多名观众里,包括大学教师、在校学生、业内人士、创业青年以及来自全国各地关注这次“峰会”,希望从“交流会”中汲取养分、启发灵感、巩固创业信心的人。

结果,整整一上午,5个发言的学者全程说英语。

注意……

发言的5个学者不是x籍华裔,全是土生土长在国内生活的中国人。

注意……

正在召开的“2008国际互联网新概念峰会高校交流会”会场在华清大学。

注意……

台下坐着的4000多人里,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不超过20人。

注意……

这次“交流会”的主题是“互联网”,这不是用汉语不能表达的议题,因为除了极少几个最新名词需要直接借用英语外,当代汉语足以表达大多数科学概念和科研内容。

边学道十分不理解,为什么非要使用英语呢?

发言的人母语是汉语,会场内4000多名听众的母语也是汉语,怎么想,都想不出一定要使用英语发言的理由。

毫无必要地使用英语,使得场下的4000多名听众,包括一些从外地赶来的大学生,大都没有听懂他们讲了些什么。

一次机会难得的向国内学子普及前沿概念的学术会议,变成了“鸡同鸭讲”的英语口语秀。英语的门槛,活生生把揣着满腔热情和期待的学生们挡在了思想交流的门外。

所以,现场在心里骂娘的绝对不只边学道。

只不过,因为是“国际性峰会”的分支“交流会”,考虑礼仪和国家形象,大家没有退席。

而边学道呢,他有底气、也有机会发飙。

第五个发言者发言结束,主持人上台宣布接下来进入“交流点评”环节。

本来,尽管心里骂娘,但边学道不准备说话。这种场合,说过头了,不仅得罪人,还会让外界觉得他没气度没城府。

可不凑巧的是,五个发言者中的三个都希望边学道点评一下他们的发言。

这几个学者如此“看重”边学道,实在是今天的报纸把边学道夸得没边了。

燕京市内几家影响力辐射全国的大报,一致高调报道了边学道“互联网+”的提法,说“互联网+”是经济危机下寻找“新经济增长点”的最好路径;说“互联网+”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说边学道是当代青年企业家中最具战略眼光和理论造诣的翘楚。

总而言之,边学道是业内和媒体界公认的it领域大佬,江湖地位高,说话有分量,刚才这五人的发言是否有价值,边学道的点评和肯定与否很重要。

结果,第一轮点评权就交给了心里很不爽的边学道。

忍着不主动说已经是边学道的极限,对着话筒昧心点评,他做不到。况且以边学道现在的地位,说几句心里话,得罪几个拿英语当炫耀资本的所谓学者,他根本不在乎。

可以说言不由衷的话,但这几个人不够格让今时今日的边学道心口不一。

于是……

对着话筒,边学道说出了一句让全场鸦雀无声的话——

“对不起,我根本没听懂他们说了什么,所以我点评不了。”

这句话一出,坐满4000多人的会场里像被无形的冲击波扫过一样,所有杂音全部消失,静得落针可闻。

无数人心里浮起大同小异的念头:

“我艹!这么不给面子?”

“我靠!边学道也太耿直了吧!”

“尼玛,这交流会还能开下去了吗?”

“痛快啊!终于有人对那几个用英语秀优越感的表达不满了……”

台上“身经百战”的主持人短路了,好几个打圆场的方案在他脑子里一闪而过,可没有一个合适的。

在全场静寂中,边学道站起身,手拿话筒回头问身后的听众:“我现场搞一个小调查,听懂全部5个发言内容的请举手。”

足足等了近30秒,全场只有16个人举手。

怎么说呢?

华清大学这样的国内顶级学府,现场来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都有,英语好的大有人在。

可是边学道提问,只有16个人举手,原因之一是之前5个发言者一些单词的口语发音不标准,增加了“听力测试”的理解难度,真正全部听懂并完整理解5个发言的不超过100人。

第二个原因是大家明白这个时候举手秀自己的英语听力没意思,只会让周围听不懂的人觉得自己装b。

把听懂发言举手的人数数完,边学道又问了一句:“没听懂的人请举手。”

这下场面就壮观了……

现场4000多听众以学生居多。

学生的特性是什么?耿直、认真、个性、不怕事大,该举手时就举手!

在边学道提出问题后的一分钟里,现场陆陆续续有人举手,最开始时还有不少抱着观望心态的,可是随着举手的人越来越多,大家积攒了一上午的“怨气”开始爆发,用举手的方式打5个只顾炫耀英语不顾听众感受的发言者的脸。

于是……

100人——500人——1000人——2000人——2500人——3000人!

会场里3/4的人都举起了手。

意识到发生了罕见的突发事件,会场里的记者迅速地按着手里相机的快门,抓拍现场3000多人举手的画面。

看着身后千人举手的场面,边学道对着话筒说:“《围城》里有个自称和外国人来往惯了的张先生,总是喜欢在中国话里夹些无谓的英文字,他并无中文难达的新意,需要借英文来讲。所以,他说的话里嵌的英文字,还比不得嘴里嵌的金牙,因为金牙不仅装点,尚可使用,只好比牙缝里的肉屑,表示饭菜吃得好,此外全无用处。”

说完这一段,边学道放下话筒,坐回椅子上,不再言语。

身为公众人物,他今天做的已经比较“出格”了,不需要说再多,引用钱钟书的话足够表明态度。

全场都知道边学道话里指的是谁。

刚刚发言的5个人,坐在椅子上,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如坐针毡。

其中两人有心反驳,可是就算他俩敢正面反驳边学道,在3000多人举手表态下,也失去了任何辩驳的信心。

“交流会”结束,4000多人走出会场,全民大讨论由此开始,直至变成一场“汉语保卫战”。

第821章 逆向种族主义

readx;京城大厦50层的京城俱乐部里。/p>;

边学道放下菜单,打量孟婧姞礼服v领里的深沟说:“当你的女友改名为露西,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

孟婧姞英文名叫sabrina,知道她英文名的人比知道她中文名的人要多得多。

边学道这么说,明显暗指两人不是一路人。道不同不相为谋,吃完这顿饭,就你当你的露西,我写我的《菩萨蛮》。

孟婧姞并未生气,挺了一下胸脯说:“你怎么知道露西一定不喜欢《菩萨蛮》?”

边学道不答,招呼服务生过来点餐。

两人点的都是法国餐。

边学道点的白汁烩小牛肉(blanquette…de…veau)和法式干煎塌目鱼(sole…meunière)。孟婧姞点的土豆泥焗牛绞肉(hachis…parmentier)和法式洛林糕(quiche…lorraine)。

点完菜,孟婧姞问边学道:“你在法国有酒庄,你的法语应该不赖吧?”

边学道摇头说:“我语言天赋比较一般,加上在法国一共也没待多久,只会30几句最常用的法语。”

孟婧姞说:“au–secours什么意思你该知道吧?”

“au–secours?”边学道重复一遍,说道:“是救命的意思。”

孟婧姞眼带笑意地说:“以前听过一个笑话,在法国,如果有人不小心落水了,用英语喊‘help’,一定是不会获救的,法国人只认识法语的‘au…secours’(救命)。”

边学道问:“这是笑话?”

孟婧姞说:“去法国前我一直以为这只是个笑话,到了法国后,我深刻地了解到,这并不是一个笑话。有一次,我在巴黎陪美国来的一个朋友去一家旅行社办理旅游登记手续,朋友跟接待小姐讲英语,接待小姐。语,我不得不给朋友作翻译。可是透过接待小姐的表情,能看出她是懂英语的,但她就是不说。法国人对自己的母语怀有超常的热爱和执著,你去过法国,应该有相似的感受吧。”

毫无疑问,孟婧姞是个聪明的女人。

在边学道直言不讳地表示出“不是一路人”的意思后,她迅速找到了缓和气氛的共同话题——边学道去过法国,他在法国有酒庄,于是孟婧姞谈起一个既跟法国有关,又跟语言有关的话题。

边学道被孟婧姞带进了话题,他说:“我第一次去法国时,在街头用英语问路,根本说不明白。有个别极端的,听我讲英语,干脆不予理睬,扭头就走。后来参加过戛纳电影节,在戛纳电影节举办场地影节宫里,各大展馆全无英文指引,只有法语,电影字幕也全是法语。在法国,公交设施和公共场所都不标注英语,服务员懂英语却不愿说英语,不懂法语确实举步维艰。”

孟婧姞说:“有个法语短语叫做‘exception…francaise(法兰西例外)’说的就是这个。法国人坚持一个原则——在法国,就得说法语。1992年,法国国会把“法语是法国的官方语言”写入法国宪法。1994年,法国又出台了新的法律,规定公共场所的所有标语、公告牌必须用法语书写,原文是其他语种的也要翻译成法语,而且法语字母不能小于原文。后来修改的移民法中规定,凡是申请加入法国国籍的人,一定要会说法语。法国还规定,在法国本土上举行的任何国际会议不准讲外语。包括进口商品在内的任何商品在法国销售,标签或说明必须用法语,否则就是违法,不得销售。法国人一贯以自己的语言为自豪,他们把。语视作热爱法兰西的表现,。语成为法国人的一种民族文化情结。”

菜上来了。

边学道用毛巾擦着手,问孟婧姞:“你怎么对法国了解这么多?”

孟婧姞等服务生给两人倒完酒离开,看着面前的酒杯说:“我交过一个法国男朋友。”

“哦……”

边学道“哦了一声,什么也没说,低头开吃。

场面一下安静下来。

边学道闷头吃东西,根本不怎么抬头。

坐在他对面的孟婧姞小口地吃着东西,目光一直在边学道身上游走。

吃了一会儿,孟婧姞端起酒杯,冲边学道说:“喝一口吧。”

边学道端起酒杯,在空中跟孟婧姞虚碰了一下杯,喝下一大口酒,依旧不说话,低头继续吃。

孟婧姞放下酒杯,开口说:“你真的不担心得罪人?”

这句话有意思!

孟婧姞说的“得罪人”,可能指边学道今天上午在“交流会”上的言行,也可能指边学道现在这样不解风情的“无礼”表现。

果然,这句有效果。

边学道放下手里的刀叉,目光灼灼地看向孟婧姞:“得罪人?得罪谁?”

孟婧姞说:“发言的人啊!还有组织方。”

边学道脸上露出不以为然的表情:“明明应该说汉语的会议,他们偏偏说英语,英语发言稿写的一般,发音还不标准,听得人一知半解,浪费我一上午时间,要说得罪也是他们先得罪我的。再者说,我没有兴趣看那几个人的英语秀,更没义务不懂装懂替他们打圆场。我不过是说了实话,如果这叫得罪人,那不好意思,下次我依然不给面子。”

孟婧姞眨着眼睛,狡黠地说:“其实是发言那5个人只是普通学者,实力弱,对你没威胁,所以你才拿他们开刀。”

边学道耸了一下肩说:“我不否认。可是我不觉得我做错了,最多只能算他们5个比较倒霉。”

孟婧姞说:“你做事一向这么生硬?”

边学道说:“算不上生硬吧,该灵活的时候灵活,该坚持的时候坚持而已。”

孟婧姞追问道:“什么时候的你会比较灵活呢?”

边学道笑了一下说:“需要灵活的时候。”

吃到最后,孟婧姞忽然问边学道:“你知道我为什么想见你吗?”

边学道摇头。

孟婧姞眼里闪着光说:“因为我听人说你是天人转世。”

边学道听了,心里骂了一句:祝植淳这个大嘴巴,看见小姨子就什么都往外说。

……………………

“交流会”第二天。

国内30多家媒体报道了华清大学“交流会”上“边学道拒绝点评”事件。

其中20多家报纸随文配发了现场3000多名听众举手示意自己没听懂的照片。

另外有10几家媒体同日配发了评论文章,阐述报社的观点。

所有媒体中,最生猛的是一家网站,他们的报道标题是——《有道集团董事长边学道称:汉语最美,中文最牛逼!》

所有报道中,这家网站的稿子转载率最高,因为标题够拉风。

只一上午,随便上网一搜,能跳出来几十条《汉语最美,中文最牛逼!》

这下热闹了……

第823章 民族自尊心

这下热闹了……

门户网站在讨论边学道和“中文最牛逼!”

国内各大论坛在讨论边学道和“中文最牛逼!”

微博更是当仁不让,边学道和“中文最牛逼”火速窜上热词榜首,然后很快衍生出一个新词组——边学道真牛逼!

这句“边学道真牛逼”是广大网友发自内心的评价。

4000多人的“交流会”上,边学道一点不给发言者面子,直接说自己没听懂,面斥其非。

不仅不给面子,还当场打脸。

他客串主持人,问现场多少人听懂了,多少人没听懂,结果来了个16:3000。

所有看到那张现场3000多人举手表示没听懂发言的照片,心里第一反应是——震撼!

第二反应是——牛逼!

在讲究中庸之道的国度,已经很久没看到这么火爆的戏码了。

新闻要想火,必须得有受众基础。

相比于“阳春白雪”的“互联网+”概念,边学道提出的“中文最牛逼”明显更接地气。

更为关键的是,国内“深受英语之害”,对英语心怀怨念的人不少。

比如说中学生群体,从几岁起就被家长拎着去英语补习班,平时没有语言环境,完全靠死记硬背,学的一点都不快乐。

比如说大学生群体,国内一些高校规定没有英语四级证书不发毕业证,或者不发学位证,总而言之,英语四级不过,大学基本白读,一旦没有毕业证或学位证,就没法找工作,前程尽毁。

比如说需要晋职称的群体,这帮人是最痛苦的,很多根本不需要用英语的工作岗位,偏偏要求必须通过英语考试才能晋职称。结果,年纪轻有英语基础的还好说,一些四五十岁的老员工可被这英语考试折磨得够呛。

没办法,为了学位证,为了找工作,为了晋职称,为了提工资,有人宁可放弃专业课也要死磕英语,有人则弄虚作假,买题、替考、作弊……有什么招儿使什么招儿。

反正考核的只是一纸分数,没人管你是不是真学了英语。

怨气很多,只等一个爆发点。

巧的很……

媒体员工晋职称时也需要考英语。

很多报社的老记者、老编辑晋职称时都被英语折磨过,颇有怨言。

现在,“报仇”的时候到了。

其实呢,也称不上报仇,就是在写报道时稍稍有那么一点倾向性。

所谓倾向性,即支持边学道的“中文最牛逼”论,变相也就等于反击全民学英语和双语教学。

媒体这帮人一旦动员起来,能量那是超级大的。

于是乎……

a媒体报道里说——2004年在沪市举办的“第四届全球华人物理学家大会”上,500多名黄皮肤黑头发的学界精英出席大会。然而,这次大会上却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从论文汇编到会议网站,从演讲到提问,甚至会场门口的指南,全是英文。有位hk大学的博士很纳闷:为何论文汇编没有中文?甚至有学者申请用汉语作报告竟然没有获得大会主办方的同意。只有诺贝尔奖得主美籍华人丁肇中教授,坚持以汉语作报告,成为唯一“反潮流”者。后来,一位教授在一次讲演中不无感慨地说:汉语正在或者已经成为一种弱势语言,一种第二阶级的语言。

b媒体在报道里说——

2004年,在燕京召开的“全球华人生物学家大会”一律使用英文。有经验者在网上透露,在这种国际学术大会上如果你用汉语,会感到很难堪,因为那代表你水平不够。恼人的是,这些会议名称往往还一律冠以“华人”二字。

c媒体在报道里说——

2006年,“国际弦理论大会”开幕当天,三位科学家(包括数学家丘成桐)在燕京大会堂面对6000多听众的演讲,使用的都是英语,都未设同声传译,大多数听众包括一些从外地赶来的大学生,表示没听懂多少。

d媒体在报道里说——

2006年3月23日,在布鲁塞尔开幕的欧盟春季首脑会议上,法国商界领袖塞埃在发言时开始讲法语,讲着讲着说开了英语,法国总统希拉克、外长杜斯特布拉齐以及财政部长布雷东愤然离开了会场以示抗议,直到塞埃发言完毕之后才返回会场。

说话是要讲究艺术的。

有些话有点激进,不好放在报道里,编辑就变通了一下,报道里不写,但加到了为报道配发的评论文章里。

于是,e媒体在评论里说——

各国都设法传播自己的语言,惟独我们瞧不起自己的语言,把外语看得比母语还重要。现在中国的教育让学生学习英语花费的时间和金钱绝对超过任何一门课程!从幼儿园一路学到博士,英语都是主课,英语过不了级就别拿学位证。考职称也要考英语,可是很多人的工作也许一辈子都用不到英语。最让人没法理解的是,一个学生要考中文系的研究生,英语居然是必考科目。能不能读中文系研究生,取决于你的英语水平,即便你的中文再好,英语过不了关就读不了中文系,真是咄咄怪事!眼下大力推行双语教学,真的很难想象,怎么用外语来上中国古代历史、古代文学和古代汉语课。

f媒体在评论里说——

今天,最好的汉学研究不在中国,而是在日本。把汉学传统发扬光大也不在中国,而是在韩国。最好的汉史学家也不在中国,而是在美国。汉语言的版图重心正在漂移。反观国内,这样一段话可以概括我们母语的生存坏境——“apec的记者招待会后,我约了cctv的朋友和一群mba、mpa的研究生,讨论中国加入wto后it业前景,以及it业对gdp的影响。随后,我们去ktv,大唱卡拉ok。”

当前,我们生活中到处充斥着英语缩写:vcd、cd、dvd、ceo、iso……商品、广告、路牌甚至警车、政府机关门牌上,都是英文。大学里,哪怕是教中国历史课程,或教师的英语水平根本未过关,也要推行双语教学。日常对话中,“bye”代替了“再见”,“wc”代替了“厕所”,年轻人喜欢用英文名;打电话不通时,常听到的是“the…calling…is…busy…now”,而不是“电话正忙”;地铁、公交车内报站名时,总要重复一遍英文,即便车厢里很少出现外国人。

中国人太想与国际接轨了,不慎过多地接上了“英语”的轨,问题是,学几句英语就算与国际接轨了吗?

g媒体在评论里说——

世界上再也没有像中国这样不重视自己语言的民族了。有人说,英文缩写是为了简洁明快,孰不知“加入wto”要发7个音、超过10划,可“入世”无论读和写都更简洁。也有人说,英语表达更严谨,这种理由很难得到诸多语言专家和国人的许可。据联合国相关部门统计,在如今联合国常用的6种文字的文件和书籍中,汉字版是最薄的版本。几乎可以断定,如果我们继续轻视汉语教育,用不了多少年,在世界语言的竞争格局中,汉语将会逐渐沦为一种下里巴人的市井语言,或者变成像昆曲、唐诗那样的人类文化遗产,只能缅怀,再无荣耀。

得……

媒体这么添油加醋“火上浇油”,“一边倒”地挺边学道,引发民间更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一时间舆情汹汹,相关部门成了众矢之的,脸上甚是无光。

似乎是嫌事情还不够大,外国媒体也来凑热闹。

………………

2月28号。

福布斯发布了一个榜单——“2008年全球30岁以下创业富豪榜”。

该榜单中,边学道以24亿美元身家名列三甲。

而在亚洲分榜单中,边学道以24亿美元身家高居榜首,甩第二名的日本“白手起家传奇”身家8亿美元的田中良和两条街。

这个榜单一经国内媒体转载,立刻引爆互联网,

因为榜单里注明了:边学道的企业十分优质,一旦上市,他的身家会大幅上涨。边学道将是全亚洲最有希望冲击扎克伯格首富宝座的年轻富豪。

看完报道,万千网民集体意识到一件事——美国有扎克伯格,中国有边学道。

尽管边学道赚到的钱不会分给自己一分,但在一个肉眼看不到的“战场”里,边学道正代表中国,甚至代表亚洲人在跟强势傲慢的西方叫板。

不是只有西方有年轻的精英富豪,东方也有。

扎克伯格有facebook,边学道一样有智为微博。

特别是结合最近边学道“汉语最美,中文最牛逼”的言论,人们心里一下捕捉到了什么——边学道是个有民族自豪感的人,边学道是个有民族自尊心的人,边学道是个有民族自信心的人,这样一个人,值得支持。

于是,国人的民族自尊心被激活了。万千网友抱着支持边学道“抗衡”扎克伯克的心理,自发上智为微博注册账号,为智为微博的注册量和活跃度贡献一份力量。

这些人进入微博的第一条发言出奇地一致——边学道真牛逼!

边学道在“大学交流会”上发飙,没想到反而受益。

无心插柳柳成荫!

…………

…………

(这章还账。说实话,中文系研究生要英语过关,这条真的很让人无语。)

…………

第824章 电影上映

2008年3月1日,星期六。

凌晨4点,边学道从梦中猛地醒来。

醒来,就再也睡不着了。

有大快乐的人,必有大哀痛;有大成功的人,必有大孤独。而边学道,比这个时空里的大成功者都要更孤独一些。

今世,他心里有四个重要的人,分别是父母、徐尚秀和祝海山。父母和徐尚秀算是贴心,这三个人属于“第一梯队”,其他人,再怎么亲近,也很难是同一个待遇。

知心者,唯有已经辞世的祝海山。

每当外界提及边学道身家的时候,他总会想起亦师亦父亦友的祝海山。因为他现在20多亿美元的财富,一半以上是祝海山给他的。

呃……

用“给”字不太准确,是交换,是信息费。

可是不知为什么,明明是交易,每次想起祝海山时,边学道都会特别特别的怀念,那种感情,胜过今世人在外地时想念父母,胜过回忆生命里第一个让他心动的女孩,甚至胜过思念徐尚秀时的悠长。

睡不着了。

上了“杀猪榜”,不是什么好事情。

“富而且仁”是小问题,“富而且安”才是大难题。

自己看起来风光无限,可是根底太浅,手里除了祝海山给的一幅字,能自保的,只有一点虚名。

虚名虚名,名声这东西,锦上添花很好用,用来免祸很勉强。

还有,所谓杀猪,分很多种,有直接宰了吃肉的,有捅一刀拿盆接血的。

如果有人找上门来要公司的股份,怎么办?

给不给?

给多少?

换点什么?

有些事如果不可避免,借势借力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轻叹一声,伸手按亮床头灯。

边学道躺在床上,直直地盯着天花板。

酒店就是这样不好,不论装修得多么豪华,夜深人静睁开眼时,总感觉房间里没人气,不像家。

下床,披上睡衣,从茶水柜里拿出一瓶苏打水,拧开,走到窗前,拉开一截窗帘,一边喝水一边向外看。

窗外是黑漆漆的城市,脚下只有路灯在寂寞沉思。

从边学道这个角度看,窗外的世界隐于黑暗之中,看得最清楚的,是玻璃上身穿睡衣的他自己。

像他这样一个“恋家”的男人,酒店真是快要住吐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