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俗人回档-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边学道说:“我在燕京没什么熟人;记得帮我问国贸三期8层的事。”

祝植淳挥手说:“记着呢。”

单娆和林琳都出去了;家里没有人。

边学道从冰箱里拿出一罐啤酒;坐在沙上;静静地喝;静静地想事情。

他喜欢酒庄;祝海山送了他一座顶级酒庄;说实话;是真的很高兴。

对于接受酒庄;边学道犹豫过。

后来他一想;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针对的是国家公务人员;用不到普通公民头上。就算真要查;有祝家在前面挡着。再说了;边学道做的运动馆、地产、it、投资都是正当生意;凭什么查他?

大雪封山困在五台山上的三天里;边学道除了闲逛;一直在思考;作出两个决定。

其一;跟官场保持距离;争取做个然的商人;免得日后因为政治地震被牵连。

其二;加快松江地铁地块囤积度;尽快推出智为微博;总而言之;争取尽快把敢为和智为的盘子做大;这样一来;酒庄新闻出后;人们掂量一下他的资产;不会太诧异。

在燕京停留一晚;第二天上午坐飞机回松江。

落地没回家;先到敢为。

因为马上要去欧洲跟马成德会和;交接酒庄;不知道要耽搁多久;年底和元旦的事他要提前安排。

元旦过后;松江马上有一场土地拍卖会;6宗地块中有两块是边学道志在必得的;因为那两块地离未来的地铁2号线和…号线非常近。之前边学道告诉胡溪的;是1号线沿线的地块;2号线和…号线;现在能认准的人基本没有;所以;竞争者不会太多。

另外;边学道准备在四山蜀都和云南春城开两家尚动俱乐部连锁店;以俱乐部为探路先锋;将触手伸出松江。再就是为去蜀都见徐尚秀铺路;抗震楼不能逢人便说;俱乐部连锁店属于事业的延伸;有了它;往蜀都跑就名正言顺了

在敢为开了两天会;把各项工作都分配下去;边学道再次严重感觉到人手不足。

晚上。

在林畔人家书房里;边学道跟王一男通了近半个小时电话;详细问了安全卫士和输入法最新的装机量统计;以及微博和浏览器的开进度。

王一男说:“浏览器还好说;微博这个东西;有些功能在开人员心里很模糊;可能需要你来讲解一下你构想中的微博架构和形态。”

边学道说:“正好明天我要过去;到时我跟大家说一下。”

挂断电话;边学道拿起敢为集团的员工名单看了又看;他无比清晰地认识到;自己之前的人才储备瘸腿得厉害。

智为需要人时;敢为这边无人可调。

微博这个东西;尽管前世被新浪将一手好牌打臭了;但绝对不是随便抽几个人;搭个草台班子就能玩得转的。

摆在眼前的要问题是;微博由智为科技开;是否也归入智为科技旗下。如果归入智为科技旗下;谁来牵头做微博?

王一男肯定不行;他还要全盘掌舵其他项目的推进。

那么微博交给谁来掌舵?

有一点可以肯定;微博这样的社交网络;其商业模式探索是全球性的;即便有边学道这个bh也需要才能极高的人来驾驭才行。

想来想去;身边没有这么个人。就算去三大门户挖人;够格的人才也没几个;而且基本挖不动。相对于三大门户;智为科技还是个稚嫩的少年;庙小难请大神。

在书房里踱了几圈;边学道打通了王德亮的电话。

“德亮;是我。”

“喂……喂……老边啊……等我会;我出去说。”

“好。”

“喂;老边;能听清了。”

“你在哪呢?”

“嗨;跟经理陪客户在kt唱歌呢。”

边学道问:“现在工作怎么样?”

王德亮说:“就那样;刚转正两个月。”

“工资呢?”

“底薪提成;弄好了能对付个五千多;弄不好就不到三千。”

边学道说:“别在那于了;回来帮我吧。”

“啥?”王德亮问:“你刚才说啥?”

边学道说:“我说你回松江来帮我吧。”

王德亮说:“回去我能于啥啊?”

边学道说:“这个不用担心;我这肯定有能让你大展拳脚的位置。”

王德亮说:“不是……哥们;你可想好了;我回去要是于不好你那的活;我这边工作也丢了;你可把我坑了。”

边学道说:“没事;别说你;连你女朋友算上;养两个人;一点儿难度没有。”

王德亮说:“说说你想让我于啥;交个底;也好让我考虑考虑。”

这明显是两次受边学道委托坑陶庆留下的后遗症。王德亮也成熟;过了给点钱就帮人无底线做事的年龄。

边学道说:“涉及商业机密;而且电话里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总之;不是坑人;是创业。”

王德亮问:“什么行当?”

边学道说:“it。”

王德亮说:“我不懂it啊”

边学道佯装生气:“别墨迹了;赶紧辞职回松江;我跟你说;过这村没这店。”

王德亮沉默了几秒;说:“就算辞职;也得给单位一段招人交接的缓冲期;这是道义。而且我们经理对我不错;几个同事处的也很好。我得把手里的工作跟经理交待一下;再跟大家喝几顿酒;估计最快也得半个月。”

边学道听了;说:“行;元旦后过来就行;我近期要出趟国;我要是有事耽搁了没回来;你到松江后先跟一个叫丁克栋的联系。一会儿我把他手机号用短信给你;到时你的吃住他都会安排。”

王德亮最后问了一句:“哥们;你说真的啊?”

边学道说:“你真墨迹”

坐在会议室里;边学道觉得台上用ppt讲解浏览器开进度的技术员说话真墨迹。

他在心里问了五六遍;一个胡子拉碴的男技术员;用ppt讲解技术问题;背景页面还选得那么娘;难道果然是宅男都不能貌相?

不过为了给王一男面子;不好坐下听了没几句就飙;弄得好像他带着意见来的一样。毕竟微博一旦成立;就会从王一男手里分权;做事业;还是团结的好。

浏览器是个纯技术型项目;边学道插不上太多话;他也没打算开出自己家独立的浏览器内核;所以强调了两遍“度和兼容性”后;话题进入到了微博。

说到微博项目;参与开人员和项目组成员纷纷说了他们的想法。

边学道一直听;偶尔用笔记下几句。

等大家都说完了;轮到他了。

边学道说:“相信你们中很多人都知道甚至接触过ttta和fac我们正在开的微博;就是这两家的中国混合版;而我的目标是;将智为微博做成智为科技旗下另一款杀手级应用。”

“第一点;我要明确的是;我们要推出的微博;是一个社交网络平台。智为微博的宗旨性功能是;应用简单;可以⊥最大范围的人群都用起来得心应手;以及方便人与人之间交流互动。”

“第二;直播、围观、交流、互动;这八个字是智为微博的关键词。未来几年之内;我们的微博;将成为一种微媒体;成为一种微生活;成为新闻要闻的原地和第一落点;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影响商业世界的运转轨迹。

“第三;未来的智为微博;先是一个社交网络平台;其次是一个数据提供商;最后是一个内容提供商。这个平台可以承载一定的媒体属性;卖广告位赚钱;但这个不能成为主要盈利渠道。我们要做的;是像扎克伯格那样做时间线、做搜索图谱;让用户将自己的生活投影到网络上;例如谁想换家电;谁想请家教;谁想学乐器;谁要结婚了需要婚庆公司、谁想组团出国旅游……我们通过微博;挖掘出单个用户的需求和单个用户的价值;收集信息;经过整理;洞察潜在商机;分门别类的再转卖给广告主;在用户需求和商业服务之间建立桥梁;我们从中收取过桥费;将用户变现。”

包括王一男在内;会议室里的一众人都听呆了。

大家心里同时涌起一个念头:这也太牛了吧战略目标明确;展路径清晰;分析头头是道;难道这就是人家是老板;我们是打工仔的原因?

王一男问:“初期怎么推广?还有;我始终觉得这个东西盈利前景不明朗。”

边学道听了;满意地点头说:“你的观点是对的;初期肯定是赔本赚吆喝;用吆喝换取注意力;甚至一到两年内;都是战略性赔钱阶段。大家可以放心;对这一点;我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微博项目的基础架构和网络设备等投入;我准备投入6—b个亿的资金;到时如果前景看好;我还会追加。所以诸位;钱我来想办法;怎么把项目做好;就拜托大家了。”

看了一眼会议室里的人;边学道接着说:“至于初期的推广;一招;拉名人开微博;一个一个的拉、教、推;然后坐等闻风而来的粉丝。”

说到这里;边学道第一个想到的;是沈馥。

(请大家每天来创世网帮作者庚不让投金键盘奖;谢谢大家)

…………

第557章 十三叔

走出戴高乐机场;边学道打车;直奔马成德和律师团下榻的酒店。

马成德先边学道两天到法国;提前跟法国的中介和法律机构接触。

路上边学道提前打了电话;想到会有人在酒店大堂等自己;但没想到等自己的人会姓祝。

边学道走进酒店;一个坐在大堂沙里看杂志的年轻男人跟他挥手。

乍一看;边学道差点以为对面是费翔。

他又仔细地看了两眼;近看就看出了不同;这人的眉毛比费翔有棱角。

拿不准对方是什么来路;边学道站住脚步说:bsp;   对面的男人伸出手;一脸笑容地说:“边学道吧?我是祝清源;植淳的十三叔。”

十三叔?

边学道瞬间想到了黄飞鸿里的十三姨。

虽然是男的;不过这个十三叔也够美;啊不;够帅的。

可是……

这个十三叔怎么看着这么年轻?

还有他这一口音奇特的普通话;感觉是常年在国外生活的。

祝清源补充说:“我跟植淳同岁;生日比他小两个月。”

看见边学道脸上的表情;祝清源哈哈一笑:“植淳早就适应了;他后面还有四个叔叔、三个姑姑呢。”

边学道看过祝海山的手稿;知道这种情况的成因是什么。

因为身处的时代比较特殊;祝海山中青年时期大多数时间都在淘文物;结交几十年后迹的官员、商人、学者、名流。

进入上世纪8年代;祝海山事业的春天才真正到来;也是在那段时间;祝海山在各种场合结识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红颜知己。

所以;真算起来;祝植淳的一些小叔叔和小姑姑;可能比边学道还年轻。

两人走到电梯口;等电梯的时候;祝清源说:“我听说了;你是老爷子的关门弟子;算起来咱俩同辈;你叫我十三哥就行。”

十三哥……

边学道一听就明白了;这是祝家二代中第一个向自己伸出橄榄枝的。

看看祝清源的脸;其实很好分析。

祝清源是混血儿;他母亲很有可能居住在国外;没跟祝海山生活在一起。

所以;就算祝清源后来认祖归宗了;但祝家老大的儿子比都祝清源大;这样的兄弟没什么感情;也谈不上亲情;就算交流;中间隔着不知多少条代沟。

推导下来;祝清源在祝海山这棵大树下享受一片荫凉没问题;但想在祝家掌握话语权;那就难比登天;最起码他前面有十二个哥哥;若于个姐姐、姐夫。

因为在祝家压根没有多少股份;所以;无论祝海山给了边学道多少好处;祝清源的不爽程度要远低于祝植淳爸爸和几个掌权的叔叔、姑姑。

另外;边学道没想到的是;祝清源其实很乐于看见有人来分一杯羹;因为只有搅动局面;他这样的边缘人才会升值;成为各方“团结”的对象。

所以;祝清源对边学道没有多少敌意;特别是;他接下来还要有求于边学道。

因为……祝清源是个酒商。

在酒店房间;边学道见到了马成德。

马成德还是一副光头;但没穿僧衣;穿了一身唐装。

跟在山上时一样;马成德还是那么沉稳随和;细长的眼睛像平湖一样;可是边学道感觉出了不同;马成德身上的气场不同了;尽管内敛;但很有派头。

不是装出来的那种派头;是真有派头。

让人看一眼;就觉得他很不一般。

看见边学道;马成德习惯性地双手合十;然后自哂一笑:“哎;习惯成自然;出来也改不了。”

边学道说:“让大师操劳了。”

马成德坐下;摆摆手:“谈不上;在山上一待好几年;说不想下山转转;那是违心之语。”

边学道说:“这一趟都听大师安排。”

马成德说:“别叫大师了;我就是佛前一个小和尚;跟植淳一起叫我马叔吧。”

边学道笑着说:“那……这一趟都听马叔安排。”

马成德在祝家很有地位。

马成德在国内很有能量。

如果在国内;他这次要办的事;根本不算个事;他甚至不用出面;几个电话就能搞定。可是出来了;一切都得按照人家的规矩办;就算肯花钱;只能是在某个环节加一下;但想跳过环节;不走法定程序;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没人敢承担那个责任。

马成德已经跟中介联系过了;对方的说法是;原则上现在进行二次交易是允许的;但是;因为两次交易的时间太近;加上奥比康酒庄地位特殊;可能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阻碍。

但无论什么阻碍;多少阻碍;都是马成德的工作。

除了马成德;对这次交易最上心的;是受雇于祝家的法国当地的律师、公证人、房产专家、葡萄园专家、土地局工作人员、审计师、会计师等;因为一旦交易成功;这些人的酬劳都是十分可观的;大体占到酒庄收购价格的o左右

当然;这次交易;祝家不会像之前从美国家族手里买时那样;将交易额定得那么高;那样等于平白让法国政府抽税;让受雇人员得利。

这次的账面交易额;定在了2亿美金。

尽管在法律上酒庄已经属于祝家了;理论上应该是祝家想怎么卖就怎么卖;想卖多少就卖多少;可是要考虑法国政府抽税的愿望;以及当地酒庄主的感受;毕竟是国宝级酒庄;不能太儿戏。

2亿美金;这个是法国相关部门能接受的底线;如果再低;就可能会在交易过程中刁难祝家和边学道。

马成德告诉边学道;让他先在巴黎看看风景;或者去欧洲其他国家转转也行;等中介从波尔多传回来消息;他们一起动身去波尔多。

回到自己的房间;锁上门;边学道呈大字形躺在床上。

他心里清楚;这次交易;半个月能完事回去都是快的。

来之前;边学道没告诉董雪。

董雪这个姑娘很粘人;边学道怕提前告诉了她;董雪粘着他一起去波尔多。

边学道当然乐意董雪陪在身边;可是他怕马成德有想法。

交易中出现什么新动向;马成德可能随时要跟边学道沟通;如果董雪腻在身边;会不太方便。

酒庄是祝家的;钱是祝家掏的;人是祝家雇的;若是边学道在配合度上都不能百分百让对方满意;那实在说不过去。

酒庄是正事。

董雪那边;等办完正事再见不迟。

当然;除了这一点;还有一个原因;边学道这次来;打算去德国看看沈馥。

去看沈馥;肯定不能带着董雪;所以;只能先见沈馥;后见董雪。

第558章 游到唱歌的人身边

在巴黎待了三天;波尔多那边迟迟没有进展;边学道跟马成德说了一声;一个人来到德国。

这次的目的地是柏林。

虽然是客座教授;不从学院拿工资;但沈馥责任心强;觉得大家喊她一声“沈老师”;她就应该对学员负责。于是;柏林的孔子学院成立后不久;沈馥带着沈老师搬到了柏林。

在柏林;沈馥成立了一家音乐工作室;和一个规模不大的中国古典乐器兴趣班。

成立的初衷是为了打时间;却不想;工作室和兴趣班都挺火;开业半年多;雇员数量就从升到6人。

随着沈老师病情的日渐好转;沈馥能抽出更多时间在孔子学院和兴趣班上课;而音乐工作室;正在为沈馥打造一张中国风的轻音乐专辑。

几次晚上在家母女聊天;沈老师都问了沈馥的感情生活。

当妈的不能不关心这个话题;眼看着女儿事业稳定;年纪渐长;她觉得到了该松一口气考虑考虑个人生活的时候了。

每次沈老师提到这个话题;沈馥都顾左右言他;后来见沈老师坚持问;沈馥就说自己现在是明星;结婚的话可能会影响人气。

谁知当了一辈子老师的妈妈不好糊弄;沈老师说:“你结过一次婚了;还谈什么结婚影响人气?你老实跟妈说;是不是心里有人选了?”

沈馥摇头说:“没有。”

沈老师两眼紧紧盯着沈馥的脸;问:“真没有?”

沈馥说:“这两年一直在写歌、唱歌;四处奔波;没遇到合适的人。”

沈老师轻叹一口气说:“你啊;心眼实;我怕你白白地耽误好年华啊”

好年华?

沈馥侧头看向墙角的地灯。

如果边学道在这里;一定能认出来;沈馥家的这个地灯;跟他在红楼摆的地灯是同一款。

这款地灯不是什么大品牌;德国没有卖的;是沈馥上次回国;用了两天时间、找了n家商场才买到;然后托运到德国的。

她也说不清楚自己为什么突然疯了似的就想买这款地灯。

灯买回来后;就放在家里的沙旁;跟当初边学道的摆法一样。每天沈馥工作完回家;吃了东西;洗了头;拿着一罐啤酒;懒懒地坐在沙里;周围都是地灯散出来的晕黄的光;她就会觉得特别沉静。

她也曾在心里问过自己;这么迷恋这种似曾相识的灯光和感觉;是对那段日子有什么怀念?还是对那段感情有什么期待?

可以怀念;但不应有期待。

沈馥对这一点的认识十分清醒。

可是;当她接到边学道的电话;说他正在来柏林的路上;沈馥慌了。

这天;沈馥教导的学员第一次听见沈老师弹错了音。

傍晚;沈馥来到酒店;敲响了边学道的房门。

门开;沈馥走进房间;后背靠在门上;两人对视了四五秒;然后同时笑了。

再次见到沈馥;边学道现沈馥变化很大。

初次见面时;沈馥清幽、坚强;但身上难免缠绕一丝若有若无的怨气。可是现在;沈馥如脱胎换骨一般;再看不出一丝一毫的负面情绪。

眼前的沈馥;笑的那么自然;那么美丽;让人沉醉的端庄中流露出妩媚的色彩;像是经过淤泥淬炼的荷花;白色的花瓣带着粉色的花尖;明媚盛开。

边学道先开口;他看着沈馥身上的衣服问:“怎么这一身?你刚从俱乐部出来?”

沈馥在房间里看了一圈;问边学道:“你带能跑步的衣服了吗?”

“跑步?”边学道说:“没带;这次是出来谈生意的。”

沈馥说:“走;我带你买一身去。”

边学道拉着沈馥问:“买衣服于什么?”

沈馥说:“跑步去啊”

边学道看了看窗外说:“现在是2月;再说;天快黑了。”

沈馥说:“你不去?”

边学道说:“我去。”

边学道住的这家酒店一楼有商场;卖的都是名牌;贵;不过对于边学道来说;毛毛雨。

因为是在德国;边学道挑了一套numa从头到脚全是新的。

走出酒店;戴上帽兜;跟在沈馥身后穿过一个街区;开始沿路慢跑。

跑了一段;见边学道戴着帽兜;还一直跟在身后;沈馥停下来等他;看着他笑;然后说:“你这么小心;是怕狗仔现后损我人气;还是怕你女朋友看到报道后;跟你闹别扭?”

边学道没停下;一边原地跑一边说:“我不认路;当然在后面跟着你跑。”

沈馥说:“行了;别落那么远;这是德国;没几个人认识我;也没几个人认识你。”

大约跑了半小时;天色彻底暗了下来。

两人一直跑到洪堡大学门口的亚历山大-冯-洪堡雕像前;沈馥才停下来;看着身旁有点气喘吁吁的边学道;她问:“在国内时;记得你经常运动;怎么现在跑一会儿就累成这样?”

边学道看着洪堡雕像说:“那时我还在上学;现在天天被公司的事情缠着;俱乐部的教练给我制定了运动计划;可是总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让边学道歇了一会儿;两人开始往回跑;这次两人并肩跑;边学道问沈馥:“从什么时候开始跑步的?”

沈馥说:“一年多了。”

边学道问:“为什么晚上跑?”

沈馥说:“喜欢看着天亮变成天黑的那种静谧感。”

静谧感……只有寂寞的人才会喜欢吧?

路过一家咖啡厅;边学道要进去歇一会儿;沈馥只好跟他一起。

挑了一个靠窗的桌子;边学道看着沈馥用德语跟服务员交流;等服务员走后;边学道说:“你德语学得这么快?

沈馥说:“学院那边有专门的德语课;再说这里有语言环境;不学就处处受憋;逼着人学。”

一边喝咖啡;一边看窗外的夜景;一边闲聊;边学道问:“这一年多辛苦吗?”

沈馥问:“你说的辛苦指什么?”

边学道说:“综合的……感觉。”

沈馥反问:“你辛苦吗?”

边学道说:“天天想着赚钱;能不辛苦吗?”

沈馥说:“度过了那段非常时期;生活对我来说不复杂;能挣到钱养活自己就行。”

边学道心有所感;说:“我的生活却越来越复杂了。”

沈馥问:“哪方面?”

边学道摇摇头;端起杯喝了一口。

沈馥说:“是感情吧?”

边学道笑了笑;问:“你呢?”

沈馥悠悠地说:“一个人在海上乘船远行;他听见飘渺海雾那边传来的曼妙歌声;心醉神迷。同船的人告诉他那是蛊惑人心的海妖;他不信。同船的人要缚住他的手脚;堵上他的双耳;他却挣脱所有的束缚;纵身跃入海中;游到唱歌的人身边。”

沈馥停了一下;继续说:“虽千万人吾往矣;这种时候;又该说什么呢?”

(求月票;求金键盘票;拜求大家来创世投票支持俗人和庚不让。)

……

第559章 忧伤还是快乐

这一晚,沈馥没在酒店留宿。

这是她和边学道之间的默契,两人之间,沈馥控制着主动权。

基本上,只有在沈馥情动的时候,边学道才可能在她的默许下吃上一口肉。当然,如果边学道一定要,沈馥也会给,可是那样没什么意思,因为沈馥这样的女人,她发自心底的爱意才是男人最沉迷的。

第二天,沈馥推掉了工作安排,戴着墨镜,领着边学道挽臂游了一整天柏林。

这一天,沈馥最亲密的表现就是挽着边学道手臂,依旧没有留下陪边学道。

第三天,沈馥要去孔子学院上课,边学道一个人去了沈馥开的中国古典乐器兴趣班。

兴趣班临街,很好找。

负责接待的华人女性看边学道很年轻,以为他是想来学乐器的,问出边学道是中国人后,开始热情地用中文介绍兴趣班的“师资力量”,其中特别介绍了校长沈馥的资历。

老实说,兴趣班在边学道眼里,有点寒碜。

总共150平米的样子,用玻璃和隔音板分割成几块,挂着古筝牌子的房间,里面一共摆了8张桌子,桌子上放着练习用的古筝。

往前走,边学道听到一阵耳熟的旋律。

|一|本|读|小说 'y''b''d''u'  然后,隔着玻璃,他看到两个白人孩子正在努力地吹手里的陶笛。两个孩子吹的很勉强,旋律不连贯,但边学道还是听出来了,他俩吹的是边学道在学校主楼楼顶给沈馥吹过的——《千年风雅》。

傍晚,沈馥又带着边学道出去跑步。

路上,边学道说:“我想去看看沈老师。”

沈馥听了,停下来,看着边学道说:“你去见了我妈,我就不能夜不归宿了,你想好了?”

边学道眼睛有点直,傻傻地说:“夜不归宿?你多大了还有这个框框。”

沈馥侧头不看边学道,说:“本来是可以想办法不回去的,但是你去看了我妈,我就不能不回去了。”

边学道两眼放光地说:“也不用非得晚上,其实白天也可以……”

不等他说完,沈馥一扭身,朝前跑去。

又跑了大概600多米,沈馥在街口停下来,挥手拦下一辆出租车,跟边学道一起坐在后座,告诉司机去一个地方。

见司机启动车子,边学道问沈馥:“去你家?”

沈馥说:“工作室。”

…………

到地方下车,沈馥掏出钥匙开门,开灯,带着边学道上楼。

沈馥的工作室超乎预料的好。

就环境布局和设备水平来说,比边学道的爱乐工作室好了不是一点半点。

看了一圈,边学道问:“都是你弄的?”

沈馥说:“不全是。这里本来是一个德国摇滚乐队的工作室,两年前,主唱和两个乐手聚会吸毒,产生幻觉后开枪,导致两死三伤,乐队被歌迷抛弃,没多久就解散了。我是从中介手里买下这里的,大体没动,换了些设备,简单装修了一下。”

看着很有规模的工作室,边学道说:“真难想象你居然经营这么大一个工作室。”

两人走进录音棚,沈馥打开灯说:“买下这里纯属巧合,因为我想这辈子肯定是要在音乐上刨食吃了,家里不能练歌,起初想把这里当练歌房的。”

看着楼梯,边学道问:“上面还有?”

沈馥点点头:“上面是休息的地方,老外设计的格局,讲究劳逸结合,我把钢琴房安排在楼上了。”

边学道说:“带我去看看。”

来到楼上,边学道情不自禁地说:“真不错,这笔买卖不亏。”

沈馥笑了,说:“你都不知道我花了多少钱买的,怎么知道不亏?”

边学道摸着墙上一幅画的边框说:“千金难买心头好,喜欢就不亏。”

沈馥指着右手边说:“那边是琴房。”

打开灯,边学道走到三角钢琴前,打开琴盖,用手指按了两下。

沈馥问:“你会弹吗?”

边学道摇头。

说到钢琴,那些世界有名的钢琴曲,边学道个个都听得囫囵吞枣,唯独一首,前世在报社上夜班时,他单曲循环听了几个月。

这首钢琴曲在中国互联网上名叫《忧伤还是快乐》,原曲是韩国作曲家july的《my…soul》。

对这首旋律简单的《忧伤还是快乐》,边学道做不到耳熟能弹,但确实到了耳熟能哼的程度。

脑海里想着旋律,边学道把沈馥拉到琴前,说:“我忽然来了灵感,我哼,你试着弹一弹。”

沈馥坐在琴凳上,看着边学道说:“没有曲谱,怎么弹?”

边学道用手指敲着钢琴边缘,嘴里像口技一样配合发音,那场面,看得沈馥几次忍俊不禁,扭头不去看他。

边学道一连用嘴“弹”了三遍,沈馥终于听出了大体旋律结构,可是曲子起始音定在哪儿,还有和弦,这两样边学道怎么也说不清。

见边学道兴致很高,沈馥耐着性子陪他一起疯,一个音一个音地试,一个小节一个小节地弹。

沈馥的乐器水平和音乐天赋真不是盖的,一个多小时后,她已经能弹出曲子的雏形了,尽管个别音还需要调,但大框已经出来了。

收回双手放在腿上,沈馥说:“给你的灵感起个名字吧。”

边学道想也没想就说:《忧伤还是快乐》。

沈馥却听成了另一个意思:“忧伤还是快乐?主旋律有点忧伤,但副旋律却很欢快,曲子挺积极的,就叫快乐吧。”

边学道笑着说:“不是从忧伤和快乐里选,而是名字就叫《忧伤还是快乐》。”

沈馥问:“为什么叫这个名?”

边学道当然不能说前世就叫这个名,只好说:“很多人的人生都是由悲转喜,由苦到甘,希望这个曲子能让听到的人远离忧伤,选择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