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俗人回档-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天明说这些话的时候,眼睛往祝植淳、边学道三人这边扫了一眼。潘中富看见了,心说我地个乖乖,这个书呆子怎么唱了这么一出?

奢侈品?

无论车、化妆品、还是其他什么东西,有比酒庄更奢侈的吗?刚才是在酒庄中介遇见的这三人,现在说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消费结构有问题,还说财富年轻化,这简直是当着和尚骂秃驴!

王天明确实看祝植淳、边学道三人不爽。

他跟潘中富相识几年,了解潘中富的脾气秉性,知道潘中富外圆内方,平时笑面对人,但骨子里不大看得起人。今天在中介公司,潘中富跟祝植淳搭话的场景,王天明都看在眼里,在他看来,这个年轻人,十有七八是个官二代,因为单纯拼财富,让潘中富这么自降身段的家庭没几个,而他没听过哪个富豪家族姓祝。

想着自己读了一辈子书,教了半辈子学,儿子想在上海买个婚房,自己却拿不出多少钱,想到这个他就郁郁难解。若不是为了钱,他也不会点灯熬油给报纸写稿子,也不会上电视台的节目按照人家的意思说这说那。

反观他那些从了政的同学,到了他这个岁数,只要坚持下来的,大多实权在握,区别只是权力大小而已,可是再小的权力,也是权力,有权力就能寻租。他一个同学,在县城土地局当实职副科长,升官5年,燕京一套房,上海一套房,省会三套房,还有若干商铺,每每想到这些,王天明就觉得非常压抑,所以他经常在写给报社的文章里问一个问题:当官发财的社会规则什么时候能改一改?

因为讨厌当官的,所以连带着也看不惯他主观猜测的“官二代”祝植淳三个人。王天明看不惯一个人,那是绝对没好听话的,而且不分场合。这也是为什么他在学校里蹉跎多年没有寸进的原因。

王天明说完,潘中富打圆场说:“扯远了,中国从古至今都是老子赚钱小的花,加上没有遗产税,跟啥社会结构、消费结构没关系。说白了就是一夜暴富的人多了,各种人参差不齐,家庭教育跟不上,孩子就不听话。再者,像我老潘,没啥文化,大老粗一个,有些东西是生来带的,改也改不了,学也学不会,也不懂鉴赏古董啊红酒啊啥的,可有些场合见了人必须得显示一下实力,那咋整?就得挑贵的买,挑大家都说高档的买,不然我天天这么忙,总不能再去学个鉴赏啥的。”

王天明喝了一口水,说:“老潘,其实你们这类人,对奢侈品是占有,而不是拥有,因为你们从不关注品牌内涵,缺乏深层的文化认同。还有,你们在品牌选择上较盲目,很多奢侈品在国外其实是大路货,但宣传做得好,到国内身价飙升数十倍,仍有好些人趋之若鹜。”

听了王天明的话,潘中富也不生气,起身给王天明续水,坐下说:“一针见血啊!你说的在理,咱们其实都被老外坑了,吃了信息……信息……”

潘中富“信息”了半天,也没接上,边学道在旁边补充说:“信息不对称。”

潘中富一拍桌子:“对,就是信息不对称,你看我啊,寻思拽把词,反而把底儿给露了。哎呀,到底是祝公子的朋友,就是有见识。”

边学道听了哭笑不得,知道信息不对称就算有见识了?

祝植淳从兜里摸出烟,抽出两根,起身递给潘中富和王天明,然后看着潘中富说:“潘总,你就叫我小祝吧,你一叫我祝公子,我就感觉像电视剧里进青楼那一嗓子。”

“噗……”正在喝水的裴桐一口水全喷了出来,幸好她下意识地侧了一下头,没喷桌子上,不过坐在裴桐左边的边学道就成了重灾区。

裴桐脸一下就红了,手忙脚乱地抽纸巾,要帮边学道把水擦了,边学道说:“不用,没关系,我去卫生间擦。”

边学道从卫生间回来时,桌子上的话题转移了,从奢侈品说到了在国外安家落户的官二代,继而说到贪官,王天明口若悬河地说:“我认为,不想贪、不敢贪、不能贪是三种吏治境界。不想贪,最靠不住。不敢贪,治标不治本。只有不能贪,才能涤荡官场。”

见大家都在听他说话,王天明继续说:“不能贪,就是说即便你有贪欲,你自甘堕落,但是权力在笼子里,制度的有效约束,让你没有下手的机会。想当官发财的人即便下了手,也很快被捉,不是进班房,就是立马解职回家,此生与当官再无缘分,这样才能止贪,还社会公平、公正和清明。”

以为此处有赞叹和掌声,结果没有。

一桌子人,除了他的学生裴桐眼中露出一丝崇拜,其他人都很平静,脸上没有一点波澜。

别人就不说了,在边学道这个老审读眼里,王天明这一番论调实在不新鲜,再说了,不了解社会的复杂性,只会坐而论道,无限放大一家之言、一己之见,只提想法,不提办法,只说我不高兴,不说解决路径,对社会来说未必是好事。

别的不说,单说“不能贪”这三个字,就有太多理想主义在里面。

理想主义能解决现实问题吗?

也许能,但边学道没见过。

看俗人回档最新章节到长风文学

第471章 当浮一大红

菜上来了。

看上去很有特色,尤其是水煮牛肉和芝麻鸡,看得人食欲大开,服务员上菜时告诉潘中富,甜点晚一些上。

嗯……味道确实不错。

为了缓和刚才喷水的尴尬,边学道尝了几口,扭头跟坐在右边的裴桐说:“味道确实不错,你选的这家店很靠谱。”

吃着吃着,潘中富一直没怎么说话的男秘书突然看着盘里的牛肉说:“看见这牛肉,我突然想起一个笑话。”

祝植淳觉得气氛沉闷,开口问:“什么笑话?”

秘书说:“其实也不算笑话,我在网上看到的,说八六年,一国家体改委副主任带了一个18个人的考察团前往匈牙利考察。这位原副主任告诉媒体,当时匈牙利的人跟他说:我们的牛都认识你们中国人了。”

孟茵云听了,莞尔一笑,心说这个小秘书不合格,老学究刚消停一会儿,他又勾着人家说话。

果然,王天明又开始批评官员出国考察了,他认为这完全是变相福利,一些没必要且无意义的出国考察,是花纳税人的钱让当官的出国旅游。

潘中富看了一眼自己的秘书,端着酒杯说:“来来来,不说了,喝一口,他乡遇故知,当浮一大白,呃……咱这是红酒,那就当浮一大红!”

边学道放下筷子,笑呵呵地看着潘中富,感觉这人实在很有意思。

王天明也被潘中富逗乐了,说:“老潘啊,你诚心的啊?”

潘中富眨着眼睛问:“怎么了?”

王天明指着潘中富的小半杯红酒说:“当浮一大白,说的是饮满一大杯酒,你这是半杯不到,而且你刚才还说喝一口,这么说不对。”

潘中富不管,绕开说:“行,我说错了,可酒还得喝,能喝多少喝多少,大家随意,等我买了酒庄,每人送几瓶,不!送几箱!”

每人喝了一口。

王天明却不放过潘中富:“还有……”

潘中富有点茫然:“还有?还有啥?”

王天明说:“当浮一大白,白字说的是罚酒用的酒杯,不是说白酒,所以不能改成当浮一大红。”

裴桐怕潘中富生老师的气,插话说:“当浮一大白的白原来是酒杯啊,我都不知道,要不是老师你说,我也以为是白酒呢……”

正说着,边学道手机响了,看了一眼号码,跟大家说声“抱歉”,起身往楼梯口走,边走边说:“说吧。”

过了三四分钟,边学道回来了,祝植淳问他:“有事?”

边学道说:“公司的事,不要紧。”

从进餐馆,潘中富就在观察边学道。

他观察边学道,完全是出于好奇,因为他发现祝植淳跟边学道是平辈论交。在潘中富印象里,能跟祝家人平辈论交的,都不是一般人。

听边学道说是公司的事,找到了由头,潘中富笑呵呵地问道:“老弟做什么公司的?”

边学道没想到潘中富有此一问,他一时居然被问住了。说实在的,他干的事情太杂,分别涉足房地产、it、运动馆几个领域,真要让他说他是干哪行的,还真说不清。

见边学道不说,祝植淳接过话说:“边总是搞it的,兼营房地产。”在祝植淳心里,边学道手里的智为科技比敢为地产要有前景得多。

潘中富一听,这个年轻人果然有来头。

他也是商人,见的多听的多,圈里人都知道,搞it得有见识,搞地产得有关系,这个姓边的两行都干,绝对不是一般人。如果换个人介绍,潘中富可能会怀疑是吹牛,可这话是祝植淳说的,那应该假不了。想到这,潘中富掏出名片夹,拿出一张名片,起身双手递给边学道:“这是我的名片,请多关照。”

交换了名片,潘中富拿着边学道的名片,轻声读了出来:边学道,敢为集团……智为集团……

读到这儿,潘中富带着疑惑问秘书:“智为,这个名怎么有点熟?”

秘书看了一眼边学道,说:“前阵子我帮您电脑安的软件叫智为安全卫士。”

“啊!对!对!对!”潘中富恍然大悟地说:“我说怎么眼熟呢,对,你帮我安的那个就叫智为,软件很不错,我这样对电脑一窍不通的人都会用。对了边总,这个智为……安全卫士,不会就是您公司的吧?”

边学道笑了一下说:“谢谢潘总夸奖,正是我们公司的产品。”

“哎呀哎呀……”潘中富拿着手里的名片说:“厉害,今天我老潘是遇见贵人了。”

饭桌上,潘中富好顿吹捧智为安全卫士好用、便捷、人性化,说得边学道都有点听不下去了。王天明半路插了进来:“老潘啊,等回国,你让小李也帮我安一下那个什么什么卫士,我看看是不是真像你说的那么好。”

说完一扭头,王天明看着边学道说:“随着经济发展,中国虽然形成了新贵群体,但人们看不到他们温文尔雅、苍生为怀、博学慎思的一面,只能看到他们买豪车、买游艇、打高尔夫、改换国籍。还有一些新贵生活丑闻、贿赂丑闻不断,在道德上,成了整个社会的短板。这些新贵的存在,对国家和社会没见有什么益处,却向人们灌输了一种丑陋的观念只要有钱,就可以任意炫耀,只要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

这下满桌人都发现气氛不对了,裴桐略带紧张地看着王天明,然后偷偷扭头瞄边学道和祝植淳。

祝植淳眉头微蹙,潘中富见了,放下筷子说:“老王,这话不对,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看着王天明,边学道忽然说:“我想请教王老师一个问题。”

王天明愣了一秒说:“你问。”

边学道说:“刘禹锡与柳宗元有很多共同之处,他们一起进京应试,同榜登进士第,同朝为官,后又因永贞革新失败双双一贬再贬,为什么刘禹锡活到70岁,而柳宗元只活到46岁?”

包括王天明,桌上所有人都被边学道问蒙了。

一句“身体原因”在裴桐嘴边忍住了,她不好在这个时候抢老师的话。

见王天明不说话,边学道说:“个人见解,气大伤身,另一个说法叫牢骚太盛防肠断……”

看俗人回档最新章节到长风文学

第472章 书生意气

牢骚太盛防肠断……

不等王天明反应过来,边学道说:“我们都希望富人有文化,为社会做出好的典范,但也应看到,富人没文化,关键在于文化没力量。靠文化和规则,既换不来成功,又换不来尊重,也换不来金钱,更解决不了长远的问题,甚至只有背向文化、背向道德、背向规则,才能得到实际利益,那么,富人们走向文化的动力何在?未富先奢,有虚荣性消费的因素,但同时也是不平衡的大环境的产物,不解决大环境这个根本问题,一味指责富人,意义不大。”

王天明嘴唇翕动,正在措辞,边学道接着说:“文化和创新一样,只有持之以恒,不断投入,才能最终获得收益,是一个长期效应。可对企业来说,如果没有好的大环境,不管做多大,随时都可能倒下,如果总有一只闲不住的手,在企业和企业家的怀里乱摸,如果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盗版遍地,那么,为什么要为明天投资呢?为什么要创新呢?为什么要惠及他人呢?没文化不是富人的错,只会山寨复制别人的产品也不全是企业的错,这些应从大环境入手,需要在制度层面上提供更有效的保护。”

既然已经开了口,边学道就不准备放过王天明,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这话不假,可他压根不准备再跟王天明相见了:“有一些义愤,说一些气话,其实没什么,但于事无补。更何况,这个社会上的很多人,天天骂贪官,转身就去报考公务员,天天骂社会不公平,一旦跻身既得利益集团立刻誓死捍卫他们曾痛骂诅咒不耻的规则,天天看不起富人的德行,然后下班路上必买彩票……我刚才说刘禹锡,是因为我觉得现在这个社会上,敢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人很少很少,几乎没有。一个人,如果自己的德行本身就不够看,却整天以批判别人的德行为己任,是不是很滑稽?”

王天明终于回过神来,调整坐姿,问边学道:“边总很有辩才,不知是什么学历?在哪里留的学?”

边学道平静地说:“本科,没留过学。”

王天明感觉自己扳回一局,语带戏谑地说:“我教了差不多二十届本科生,硕士、博士也带过几批,本科……也算知识分子了。”

边学道笑了:“不敢当知识分子。”

王天明说:“韩愈诗言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广义的知识按内容分为四种,关于‘知道是什么’的知识,记载事实的数据;关于‘知道为什么’的知识,记载自然和社会的原理与规律方面的理论;关于‘知道怎样做’的知识,指某类工作的实际技巧和经验;关于‘知道是谁’的知识,指谁知道是什么,谁知道为什么和谁知道怎么做的信息。”

王天明是大学教授,掉书袋,拼定义类记忆从不服人,刚才被边学道将了一军,他立刻就找到办法反击。

潘中富看看王天明,看看祝植淳,又看看边学道,在心里叹息一声:不管了,随他们较劲。

王天明用手轻轻转着水杯说:“如果按照这样的定义理解知识一词,那么知识分子应该是掌握了知识的一个阶层,翻译成英语应该是knowledgeablepeople。在古代汉语中,其实本来有一个字专指有知识的人,那就是士,是士农工商四民之一,现代的学士、硕士、博士应该都属于知识分子阶层。你本科毕业,如果没什么处分,拿了证的话,应该是学士,所以当得起知识分子这四个字,别谦虚了。”

还没等自信满满的王天明把后背靠在椅背上,边学道直接说:“你这么说不对。”

立刻,整张桌子的人都醉了!

好好一顿饭,这两人居然语言厮杀根本停不下来。孟茵云在桌子下面轻轻踢了祝植淳一下,祝植淳伸筷子夹了一口菜给孟茵云,期间递了个“没关系”的眼神。

边学道看着王天明说:“王老师,既然当老师,应该没少翻字典,那么请问王老师,汉英词典里,对应知识分子的,真的是knowledgeablepeople吗?”

王天明一时语塞,裴桐忍不住插话说:“汉英词典里对应知识分子的词是intellectuals。”

边学道扭头冲裴桐说:“谢谢。”

看着王天明,他接着侃侃而谈:“将intellectuals偷换成knowledgeablepeople,是一种曲解,也是一种退步。”

祝植淳来了兴趣,问:“这话怎么说?”

边学道说:“如果说知识分子是knowledgeablepeople,那么当一个知识分子的必要条件就是有超强的记忆力,这也是数千年来中国式教育的着力点,从私塾背诵古文、科举八股文直到今天的高考,有了好记性就能考高分进名校出人头地,这样的人应该算知道分子吗?我说不算!”

自问自答,气场十足,在场的人都感觉到边学道身上的自信。

掉书袋?拼观点?

简直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闯进来。

除了特别勤奋的图书馆管理员,和专职的报纸评论员,很少有人比强制性读报的审读边学道更有观点,尤其现在是2006年,他有领先时代8年的见识。

这个时候,王天明没法接话,因为他要等边学道说出为什么knowledgeablepeople不算知识分子,才好找机会反驳。

边学道继续说:“一个intellectual应该是具有研究、思考、推断能力,可以在各领域提出和回答问题的人。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固然不错,但是我们不能忘记爱因斯坦的名言‘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我国科技工作者总数超过20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但却至今没有一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究其原因与我们对知识分子概念的理解和培养方式的偏差不无关系。在当今中国,学富五车的knowledgeablepeople数不胜数,博士、硕士、学士满天飞,但是才高八斗的intellectuals却寥寥无几,缺少发明家、缺少创新者,更缺少具有独立见解的思想家。”

“所以我说,得到博士学位的人早已不足看作是知识分子,即便是大学教授也不一定就是知识分子……”

边学道说到这,王天明的脸一下就红了,裴桐紧张地看着老师,感觉像是怕他当场掀桌子。

把目光从王天明身上移开,边学道说:“至于科学家,只在有限的条件下才算是知识分子。真正的知识分子,应该不止是一个读书多的人,他的心灵必须有独立精神和原创能力,他必须为观念而追求观念,他应该是以思想为生活的人。另外,知识分子必须是他所在的社会的批评者,也是现有价值的反对者,批评他所在的社会而且反对现有的价值。”

“一个人,不对流行的意见,现有的风俗习惯,和大家在无意之间认定的价值发生怀疑并且提出批评,那么,这个人即便读书很多,也不过是一个人云亦云的活书柜而已。从这一点上看,在座诸位,只有针砭时弊的王老师,才当得起知识分子四个字。”

坐在椅子上的王天明,脸上青一阵红一阵,突然起身,端起自己面前的酒杯,一饮杯尽,拂袖而去。

裴桐见了,起身说“对不起”,追了出去。潘中富向秘书使了个眼色,秘书也追了出去。

看着秘书的背影,潘中富转回身笑呵呵地说:“王教授书生意气,边总别见怪。”

边学道说:“我大学时是辩论队的,遇到好对手就按捺不住,潘总回去帮我跟王老师道个歉。”

潘中富说:“包我身上了。”

餐馆外,跟潘中富分开,祝植淳问边学道:“你大学时真是辩论队的?”

边学道拍着胸脯说:“如假包换,我那还是校队呢……”

……

在波尔多几天,潘中富的酒庄没买成。

一是他眼光高,看中的几家都太贵。二是中介告诉他,投资波尔多酒庄不是那么简单的,不仅需要投资者事先经过细致的调查研究,而且还需要投资者有十二分的耐心,因为通常情况下,卖家方面还有一系列程序要走,要完成一项波尔多酒庄收购计划往往需要6个月之久。

6个月……黄花菜都凉了。

潘中富买酒庄是想报一言之仇,6个月后,再想把班上的同学聚在一起就不容易了,况且到时没准人家都忘了这茬儿,他又何必自揭伤疤?

而且冷静下来仔细想想,投资酒庄风险不小,至少在潘中富眼中是这样的。因为他卖保健品起家,一路都是赚快钱,赚慢钱,他不喜欢。

潘中富不买酒庄了,裴桐也就失业了,失业前,她还要替潘中富去一趟中介,帮他撤销购买意愿。

在中介,裴桐遇见了在饭桌上把王老师气走的边学道。

这次边学道是一个人。

看俗人回档最新章节到长风文学

第473章 翻译裴桐

祝植淳和孟茵云去意大利阿古斯塔·韦斯特兰公司看飞机去了,边学道一个人留在波尔多,继续做他的酒庄梦。

没办法,自从萌生在波尔多买酒庄的念头,边学道就像遇见了让自己一见钟情的女神的少男,见猎心喜,不可自抑。

孟茵云陪祝植淳去了意大利,边学道身边没了免费翻译,在中介逛游半天,大多数时间都在看城堡和葡萄园照片。

裴桐进门,刚好跟边学道四目相对。

出于礼貌,她开口打招呼:“你好。”

边学道灵机一动,问:“你好,你还有时间再兼职一份翻译吗?或者你同学也行。”

裴桐问:“翻译?谁需要?”

边学道说:“我需要。”

裴桐问:“你不懂法语?”

边学道摇头:“英语懂一些,法语一点不懂。”

裴桐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她听孟茵云和祝植淳都懂法语,加上在饭桌上边学道雄辩滔滔,把王老师说得哑口无言,就想当然以为边学道也懂法语,她问边学道:“你朋友呢?让他们帮你啊!”

边学道没隐瞒,说:“他们离开法国了。”

听了这句,裴桐眼中闪过一丝戒备,问:“就你自己了?”

边学道点头。

裴桐说:“我要给潘总当翻译,实在没时间,我回去帮你问问我同学吧。”

边学道掏出一张名片说:“那谢谢了。”

接过边学道的名片,想到饭桌上潘中富递名片那一幕,裴桐心里涌起一种莫名的感觉。见边学道不说话了,裴桐有点无语,只好开口问:“你大概要雇几天?行程都去哪?还有,你找翻译打算怎么付费,告诉我,我回去也好跟同学说。”

边学道蹙着眼眉:“我没找过翻译,也不知道这边什么价位,对了,潘总请你多少钱?我按照潘总的价格给。至于天数,世界杯决赛前我会去德国,没几天。”

本来想把活介绍给其他同学的裴桐,一下心动了,陷入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中。

很明显,这个让潘中富都很重视的年轻得过分的边总,肯定是个有钱人,给的薪酬不会比潘中富少。而裴桐现在正是需要钱的时候,不然就算王老师找她,她也不会在这么忙的时候还接潘中富这个活,实在是因为筹备她自己的小店,把钱都花空了。

自费来法国读了几年书,父母也没什么钱了,这次开店,裴桐把同学、朋友借了个遍,连辞职在家的表妹都借了,现在她已经是背水一战了。

可是孤男寡女的,虽然说是翻译,万一他提什么要求,然后用这个威胁不给酬劳怎么办?另一个声音在裴桐心里说:不会的,这样的人不会缺女人。再说了,他想干什么,大不了领他去红灯区,让那里的女人宰他。学校里一直传说,一个韩国男留学生,去了一趟巴黎的红灯区,几乎是穿着内裤出来的。

这个姓边的要是敢有啥想法,也让他穿着内裤回宾馆,嘻嘻,这个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家伙,会穿什么样的内裤?红色的?蓝色的?hellokitty……蜡笔小新……樱桃小丸子……还是机器猫?

呃……好好的,怎么就想到男人内裤了。好吧,自己是搞服装设计的,这是职业病!

……

第二天早上,边学道接到了裴桐电话,说她可以做他的翻译,要求是不陪他喝酒,并且她有权随时取消雇佣关系。

边学道都答应了,他确确实实就想找个翻译。

找女人?沈馥就在德国呢!

裴桐正式上岗了。

周六陪边学道跑了两家中介,下午分开的时候,裴桐告诉边学道,周日法国95%的商店都关门,包括中介公司,她问边学道明天她还用过来吗?

边学道说:“那咱们明天租车去周边看酒庄?”

裴同摇头:“我不建议,法国人跟中国人不一样,比较懒散,对他们来说,周末就是休息休闲时间,很少谈工作、谈生意。”

边学道说:“这样啊,那你明天不用过来了,我自己逛逛波尔多。”

想到边学道给了和潘中富一样的高薪酬,裴桐说:“我还是过来吧,我来过波尔多,我领着你,你能少走冤枉路,也方便点。”

周日,走遍波尔多。

胜利广场、镜面广场、波尔多大钟门、梅花广场……细细品尝了牛角面包,吃了各种搭配的沙拉和牛排,不得不说,相比德国,法国饭还是吃得下去的。

在波尔多吃饭,怎么能不喝葡萄酒?

为了对比店里几种酒的口感和回味,边学道每种两杯,连要了六种,喝到第四种,他没什么事,裴桐却喝醉了。

陪体力极好的边学道走了一天,裴桐又饿又渴,坐在餐厅里,见了葡萄酒,完全忘了不陪边学道喝酒的约法三章,拿起来直接当水喝。边学道倒是还记得不喝酒的说法,不过裴桐主动喝,他也不好说啥,说多了好像自己心疼那点酒钱似的。

喝下来发现,裴桐的酒量很一般,比菜菜子差远了,难怪她提前说不陪喝酒,这样的酒量,跟心怀不轨的男人喝酒确实很危险。

裴桐喝醉的速度太快了,快到边学道想帮她换点苏打水喝的时候,她已经醉了。裴桐喝醉的表现有点特别,不像别人醉酒后话多,她喝醉后几乎不说话,你问她什么,她只是点头,然后直勾勾地看着某样东西。

边学道结了账,想拉她起来,裴桐甩开边学道的手,伸手往自己的包里摸,拿出来一样东西……

防狼喷雾!

边学道当时就郁闷了,这女人出来给自己当导游,居然带着这玩意,她啥意思?不过再想一想,法国治安差是出了名的,一个亚洲女人,随身带着这个也可以理解。

边学道不知道裴桐住哪儿,也不好带她回自己住的宾馆,看了看天色,点两杯咖啡,坐着等裴桐清醒一点再走。

有一点很神奇,裴桐醉的快,醒酒也快,边学道几乎是眼看着她脸上的潮红褪去,眼神也一点一点恢复清明。

醒酒的裴桐除了动作比平时慢了一拍,思维已经恢复了。

看着窗外的天色,裴桐说:“得麻烦你送我回宾馆了,在法国我不敢一个人走夜路。”

边学道站起来说:“好。”

两人一路太平,直到遇见三个阿拉伯青年。

看俗人回档最新章节到长风文学

第474章 夜遇抢劫

波尔多的人口密度本来就很低,加上是周日,店铺都不开门,除了景点,街上异常冷清。

裴桐住的地方比较偏,应该是考虑价格因素找的小旅馆,跟主城区不同,越往这边走涂鸦越多,人却一个也没有。

因为是古城,街道很窄,尽管街边的路灯造型很艺术,还是难掩萧瑟,难怪裴桐说她一个人不敢走。

空空荡荡的街道,只有他和裴桐的影子和脚步声,这样的环境,让居住在有800万人口的松江市的边学道很不适应,有那么一瞬间,他想到了威尔史密斯主演的,可现在是2006年,应该还没上映呢。

路上只有他们两个人,裴桐不自觉地向边学道身边靠,虽然没挽着手臂,但如果有人看见,肯定认为他俩是情侣。

尽管有点害怕,但裴桐一路都忍着没说话,她怕说话声引起什么人注意。这个街区,看着安静,其实是一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